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5932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3374.0

申请日:

2014.09.02

公开号:

CN104186088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C 21/00申请日:20140902|||公开

IPC分类号:

A01C21/00; A01N63/04; A01P21/00

主分类号:

A01C21/00

申请人:

华侨大学

发明人:

王明元; 曾理; 刘建福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张松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2)将步骤(1)制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按照1:4~5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3)将500~6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以内40~50cm的环形区域内。本发明的方法促进了柑橘的生长,改善了果实的品质;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简洁,操作简便,对土壤无任何污染或破坏,可以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良好的技术指导,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a、将蛭石、园土和草炭以3.5~4.5:0.8~1.2:0.8~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高压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得基质;
b、将红三叶草种子用清水浸泡2~2.5h,再用4.5~5‰的高锰酸钾浸泡15~30min并冲洗至无明显红色,于26℃催芽12~14h,得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
c、将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播种于1.7~1.9kg的基质中,并接种50~60g丛枝菌根真菌;
d、播种的红三叶草种子在出苗9~10天后定苗,再培养85~100天后,剪除红三叶草的地上部分,然后剪剪碎红三叶草的根系,与基质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2)将步骤(1)制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按照1:4~5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
(3)将500~6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以内40~50cm的环形区域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步骤a中蛭石、园土和草炭的体积比为4:1:1。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步骤b为将红三叶草种子用清水浸泡2h,再用5‰的高锰酸钾浸泡20min并冲洗至无明显红色,于26℃催芽12h,得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步骤c为:将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播种于1.7kg的基质中,并 接种50g丛枝菌根真菌。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步骤d为:播种的红三叶草种子在出苗10天后定苗,再培养3个月后,剪除红三叶草的地上部分,然后剪剪碎红三叶草的根系,与基质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的体积比为1:4。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5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以内40cm的环形区域内。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枝菌根真菌为地表球囊霉。

说明书

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化肥依然是提高我国作物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柑橘作为我国第一大果树,施化肥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使用化肥依然是我国南方柑橘产区首要的增产方式。但化肥施用在增加果实产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果实品质,如水果特有风味物质下降,果实口感不佳,矿质养分不均衡等。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当季作物利用率普遍较低,如氮肥当季利用率约在30%。过多施用化肥,导致肥料淋溶,经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进入河流湖泊,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导致水体恶化,水质严重下降。
目前,改善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主要是施用生物有机肥,例如,CN 102329165 B公开了一种改善作物、水果产量和品质的方法,采用了天然抗菌活性物质,制备生物肥料添加剂。CN 103864497 A则公开了混合尿素、磷酸一铵、腐殖酸、硅藻土等的一种酸性土壤柑橘专用肥。但以上方法或存在增加产量不能有效改善品质,或存在没有实际应用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a、将蛭石、园土和草炭以3.5~4.5:0.8~1.2:0.8~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高压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得基质;
b、将红三叶草种子用清水浸泡2~2.5h,再用4.5~5‰的高锰酸钾浸泡15~30min并冲洗至无明显红色,于26℃催芽12~14h,得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
c、将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播种于1.7~1.9kg的基质中,并接种50~60g丛枝菌根真菌;
d、播种的红三叶草种子在出苗9~10天后定苗,再培养85~100天后,剪除红三叶草的地上部分,然后剪剪碎红三叶草的根系,与基质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2)将步骤(1)制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按照1:4~5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
(3)将500~6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以内40~50cm的环形区域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的步骤a中蛭石、园土和草炭的体积比为4:1: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的步骤b为将红三叶草种子用清水浸泡2h,再用5‰的高锰酸钾浸泡20min并冲洗至无明显红色,于26℃催芽12h,得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的步骤c为:将发芽的 红三叶草种子播种于1.7kg的基质中,并接种50g丛枝菌根真菌。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的步骤d为:播种的红三叶草种子在出苗10天后定苗,再培养3个月后,剪除红三叶草的地上部分,然后剪碎红三叶草的根系,与基质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的体积比为1: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为:将5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以内40cm的环形区域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丛枝菌根真菌为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BGC)提供,菌种编号BGC50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柑橘根毛少,或没有根毛,根系营养与水分的吸收主要依赖于土壤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就是其中一种,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柑橘树施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一方面,丛枝菌根真菌与柑橘根系建立了良好的互惠共生体,丛枝菌根真菌强大的根外菌丝,能够延伸到根系以外更远的空间。在根系养分亏缺区以外的土壤溶液中,数量庞大的菌丝网将水分及矿质元素源源不断的提供给柑橘根系;另一方面,丛枝菌根真菌利用菌根际分泌物,活化柑橘根系无法吸收的矿质元素,进而转化为根系可以吸收的元素形态,从而为柑橘根系争取了更多的可以利用的矿质营养,促进了叶片或果实中同化产物的积累;此外,丛枝菌根真菌与柑橘根系建立的共生结构体,能够激活水杨酸等信号物质,从而促进了果实中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而果实中次生代谢产物往往是果实中重要的风味物质,综上本发明的方法促进了柑橘的 生长,改善了果实的品质;
2、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简洁,操作简便,对土壤无任何污染或破坏,可以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良好的技术指导,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施放所述混合基质的环形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1)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所述丛枝菌根真菌为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BGC提供,菌种编号BGC504:
a、将蛭石、园土和草炭以4:1: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121℃高压灭菌2h,冷却至室温后,得基质;
b、取上口直径20cm,下口直径14cm,高18cm得白色塑料盆,1-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杀菌,蒸馏水冲洗数次,至无明显红色溶液为止,自然晾干,备用;
c、将籽粒饱满红三叶草种子用清水浸泡2h,再用5‰的高锰酸钾浸泡20min并冲洗至无明显红色,于26℃催芽12h,得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
d、:将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播种于上述白色塑料盆中,每盆装1.7kg的基质,并接种50g丛枝菌根真菌;
e、播种的红三叶草种子在出苗10天后定苗,每盆定苗50棵,并按红三 叶草正常管理方法再培养3个月后,剪除红三叶草的地上部分,然后剪剪碎红三叶草的根系,与基质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封口袋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2)将步骤(1)制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按照1:4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
(3)如图1所示,将5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10以内40cm的环形区域20内。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培育的柑橘果实的品质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丛枝菌根真菌对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注:表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表2丛枝菌根真菌对柑橘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mg/kg)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柑橘树施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一方面,丛枝菌根真菌与柑橘根系建立了良好的互惠共生体,丛枝菌根真菌强大的根外菌丝,能够延伸到根系以外更远的空间。在根系养分亏缺区以外的土壤溶液中,数量庞大的菌丝网将水分及矿质元素源源不断的提供给柑橘根系;另一方面,丛枝菌根真菌利用菌根际分泌物,活化柑橘根系无法吸收的矿质元素,进而转化为根系可以吸收的元素形态,从而为柑橘根系争取了更多的可以利用的矿质营养,促进了叶片或果实中同化产物的积累;此外,丛枝菌根真菌与柑橘根系建立的共生结构体,能够激活水杨酸等信号物质,从而促进了果实中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而果实中次生代谢产物往往是果实中重要的风味物质,综上本发明的方法促进了柑橘的生长,改善了果实的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6088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6088A21申请号201410443374022申请日20140902A01C21/00200601A01N63/04200601A01P21/0020060171申请人华侨大学地址362000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72发明人王明元曾理刘建福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代理人张松亭54发明名称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2将步骤1制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按照145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

2、3将5006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以内4050CM的环形区域内。本发明的方法促进了柑橘的生长,改善了果实的品质;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简洁,操作简便,对土壤无任何污染或破坏,可以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良好的技术指导,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6088ACN104186088A1/1页21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A、将蛭石、园土和草炭以3545081208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高压灭菌,冷。

3、却至室温后,得基质;B、将红三叶草种子用清水浸泡225H,再用455的高锰酸钾浸泡1530MIN并冲洗至无明显红色,于26催芽1214H,得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C、将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播种于1719KG的基质中,并接种5060G丛枝菌根真菌;D、播种的红三叶草种子在出苗910天后定苗,再培养85100天后,剪除红三叶草的地上部分,然后剪剪碎红三叶草的根系,与基质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2将步骤1制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按照145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3将5006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以内4050CM的环形区域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

4、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步骤A中蛭石、园土和草炭的体积比为4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步骤B为将红三叶草种子用清水浸泡2H,再用5的高锰酸钾浸泡20MIN并冲洗至无明显红色,于26催芽12H,得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步骤C为将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播种于17KG的基质中,并接种50G丛枝菌根真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步骤D为播种的红三叶草种子在出苗10天后定苗,再培养3个月后,剪除红三叶草的地上部分,然后剪剪碎红三叶草的根系,与基。

5、质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的体积比为1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5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以内40CM的环形区域内。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枝菌根真菌为地表球囊霉。权利要求书CN104186088A1/4页3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使用化肥依然是提高我国作物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柑橘作为我国第一大果树,施。

6、化肥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使用化肥依然是我国南方柑橘产区首要的增产方式。但化肥施用在增加果实产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果实品质,如水果特有风味物质下降,果实口感不佳,矿质养分不均衡等。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当季作物利用率普遍较低,如氮肥当季利用率约在30。过多施用化肥,导致肥料淋溶,经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进入河流湖泊,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导致水体恶化,水质严重下降。0003目前,改善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主要是施用生物有机肥,例如,CN102329165B公开了一种改善作物、水果产量和品质的方法,采用了天然抗菌活性物质,制备生物肥料添加剂。CN103864497A则公开了混合尿素、磷酸一铵、腐殖酸、硅藻土等的。

7、一种酸性土壤柑橘专用肥。但以上方法或存在增加产量不能有效改善品质,或存在没有实际应用效果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0005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0006一种提高柑橘果实品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71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0008A、将蛭石、园土和草炭以3545081208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高压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得基质;0009B、将红三叶草种子用清水浸泡225H,再用455的高锰酸钾浸泡1530MIN并冲洗至无明显红色,于26催芽1214H,得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0010C、将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播种于1719KG的基质中。

8、,并接种5060G丛枝菌根真菌;0011D、播种的红三叶草种子在出苗910天后定苗,再培养85100天后,剪除红三叶草的地上部分,然后剪剪碎红三叶草的根系,与基质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00122将步骤1制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按照145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00133将5006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以内4050CM的环形区域内。0014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的步骤A中蛭石、园土和草炭的体积比为411。001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的步骤B为将红三叶草种子用清说明书CN104186088A2/4页4水浸泡2H,再用5的高。

9、锰酸钾浸泡20MIN并冲洗至无明显红色,于26催芽12H,得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001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的步骤C为将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播种于17KG的基质中,并接种50G丛枝菌根真菌。0017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的步骤D为播种的红三叶草种子在出苗10天后定苗,再培养3个月后,剪除红三叶草的地上部分,然后剪碎红三叶草的根系,与基质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001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的体积比为14。0019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为将500G混合基质均匀施于柑橘树冠滴水线以内40CM。

10、的环形区域内。0020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丛枝菌根真菌为地表球囊霉GLOMUSVERSIFORME,GV,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BGC提供,菌种编号BGC504。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221、柑橘根毛少,或没有根毛,根系营养与水分的吸收主要依赖于土壤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就是其中一种,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柑橘树施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一方面,丛枝菌根真菌与柑橘根系建立了良好的互惠共生体,丛枝菌根真菌强大的根外菌丝,能够延伸到根系以外更远的空间。在根系养分亏缺区以外的土壤溶液中,数量庞大的菌丝网将水分及矿质元素源源不断的提供给柑橘根系;。

11、另一方面,丛枝菌根真菌利用菌根际分泌物,活化柑橘根系无法吸收的矿质元素,进而转化为根系可以吸收的元素形态,从而为柑橘根系争取了更多的可以利用的矿质营养,促进了叶片或果实中同化产物的积累;此外,丛枝菌根真菌与柑橘根系建立的共生结构体,能够激活水杨酸等信号物质,从而促进了果实中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而果实中次生代谢产物往往是果实中重要的风味物质,综上本发明的方法促进了柑橘的生长,改善了果实的品质;00232、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简洁,操作简便,对土壤无任何污染或破坏,可以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良好的技术指导,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附图说明0024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施放所述混合基质的。

12、环形区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00261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所述丛枝菌根真菌为地表球囊霉GLOMUSVERSIFORME,GV,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的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BGC提供,菌种编号BGC5040027A、将蛭石、园土和草炭以41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121高压灭菌2H,冷却至室温后,得基质;0028B、取上口直径20CM,下口直径14CM,高18CM得白色塑料盆,12高锰酸钾溶液浸说明书CN104186088A3/4页5泡20MIN,杀菌,蒸馏水冲洗数次,至无明显红色溶液为止,自然晾干,备用;00。

13、29C、将籽粒饱满红三叶草种子用清水浸泡2H,再用5的高锰酸钾浸泡20MIN并冲洗至无明显红色,于26催芽12H,得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0030D、将发芽的红三叶草种子播种于上述白色塑料盆中,每盆装17KG的基质,并接种50G丛枝菌根真菌;0031E、播种的红三叶草种子在出苗10天后定苗,每盆定苗50棵,并按红三叶草正常管理方法再培养3个月后,剪除红三叶草的地上部分,然后剪剪碎红三叶草的根系,与基质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封口袋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00322将步骤1制得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园土按照14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混合基质;00333如图1所示,将500G混合基质均匀施。

14、于柑橘树冠滴水线10以内40CM的环形区域20内。0034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培育的柑橘果实的品质如下表1和表2所示0035表1丛枝菌根真菌对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00360037注表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0038表2丛枝菌根真菌对柑橘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MG/KG0039说明书CN104186088A4/4页60040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柑橘树施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一方面,丛枝菌根真菌与柑橘根系建立了良好的互惠共生体,丛枝菌根真菌强大的根外菌丝,能够延伸到根系以外更远的空间。在根系养分亏缺区以外的土壤溶液中,数量庞大的菌丝网将水分及矿质元素源源不断的提供给柑橘根系;另一方。

15、面,丛枝菌根真菌利用菌根际分泌物,活化柑橘根系无法吸收的矿质元素,进而转化为根系可以吸收的元素形态,从而为柑橘根系争取了更多的可以利用的矿质营养,促进了叶片或果实中同化产物的积累;此外,丛枝菌根真菌与柑橘根系建立的共生结构体,能够激活水杨酸等信号物质,从而促进了果实中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而果实中次生代谢产物往往是果实中重要的风味物质,综上本发明的方法促进了柑橘的生长,改善了果实的品质。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4186088A1/1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8608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