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流体部分射流数目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流体部分射流数目的装置,它包括一个管,在管的长度方向上,有许多依次排列的穿过管壁的孔,一个活塞,把上述管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室和第二室,通过第一室流体趋向流动,而第二室与第一室闭合,一个活塞杆,它延伸通过第二室,其一端延伸出管外一段距离,部分射流的数目取决于通过管壁与第一室连通的孔的数目。
在这种装置中,需要用简单的方法,把活塞沿管固定在不同的精确位置,而不需要使装置带有辅助件和在完成变化后不涉及任何部件的待后处理。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改变流体的部分射流的数目的装置,它可完成上述的要求并且具有简单和价廉的设计。装置的所有部件都用来沿管把活塞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目的,可由这种上述的装置取得,它包括:
一个第一止动件,可替换地沿轴向设置在活塞杆的向管外延伸的端部,它适合靠紧管的一个端面,
一个第二止动件,用来保持第一止动件轴向压紧上述管的端面,和
一定数量的套筒件带有不同的轴向伸展部分,它可更换地在管内绕活塞杆依次设置,它的轴向伸展部分连起来在活塞和上述第一止动件之间作为间隔装置,当第一止动件由第二止动件压紧在管的上述端面时,至少其中一个套筒件可移动和夹紧在两个止动件间的一个位置作为一个间隔装置,就可实现部分射流数目的改变,而剩余的套筒件夹紧在活塞和第一止动件之间。
这种装置的优点是,不管由活塞相对管的位置所决定的部分射流的数目如何,所有的套筒件都在应有的位置,从而使装置工作。即使装置包括许多套筒件,也没有使这些件损失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一个第一压缩弹簧设在第二止动件和第三止动件之间,并可松开地与活塞杆的端部连接。因此,在活塞和接近活塞的套筒件之间设一个环状垫圈,在第一压缩弹簧的力作用下,该环状垫圈可沿轴向延伸从而密封在活塞和管之间。相应地,环状垫圈的尺寸在不延伸状态,它不会在活塞和管之间产生相应的移动。因此,由于在环状垫圈的不延伸状态,它不会穿入管孔内,所以可避免在垫圈通过这些孔时的损坏。
上述第一压缩弹簧保证环状垫圈总是令人满意的延伸封闭活塞和管,除非由于老化,环状垫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永久变形或尺寸变化。
在本发明的特殊用途中,管通过热交换板上的排列好的孔延伸,热交换板可松开地夹持在第一和第二结构板之间。然后,连通管内部的上述第一室的管孔设置与热交换板之间的每个第二通道相对。最接近第一室的管端靠紧一个凸肩,凸肩围绕流体通过第一结构板的一个通道并与结构板结合。进一步说,具有端壁的封壳可伸缩的装在管的延伸通过并在第二结构板的孔外部的部分上,可松开地与第二结构板连接,第二压缩弹簧装在封壳底端和第二止动件之间。
热交换板的数量可很容易地增加或减少,因为很容易实现把与管内部的第一室连通的相应的孔进行改变。因此,借助于本发明的装置,用简易的方法可改变热交换器的能力。如,一个板式蒸发器。
在板式蒸发器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用作被蒸发流体的一个进口装置,然后,流体通过其中一个结构板上的一个通道进入管内部的第一室。蒸发的流体通过管道进入热交换板之间的每个通道,加热介质如蒸汽进入热交换板之间的其它通道内。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使用不考虑流体流过穿孔管上孔的流动方向。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介绍,图1为通过带有本发明装置的板式蒸发器的顶部的剖视图,它可调节四个部分射流。图2表示了通过带有可调节五个部分射流的装置的板式蒸发器的相应剖视图。
图1中所示的板式蒸发器包括三对热交换板。每一对板1形成板间通道2,使诸如蒸汽的加热介质从这个通道流过,在板对之间的空间3形成蒸发通路,使流过该通路的流体趋向蒸发。第一和第二结构板4和5分别保持板对1连在一起,并由垫圈6绕它们的边缘相互密封靠紧,从而形成密闭的空间。结构板4、5和板对上有校直的通孔。管7通过第二结构板5的孔穿过板对的孔,并伸入第一结构板4的孔一段距离,在此,管7与凸肩8靠紧,凸肩绕通过第一结构板4的通路9,通路9用于蒸发流体的进入。在管7的端部装有环状垫圈10从而密封管7和第一结构板4之间。管7上有十一个孔,其中的四个分别与蒸发器通道3相对。
在管7内,有一个活塞12,从而把管的内部分成第一室13和第二室14,通过第一室蒸发流体流动并通过上述四个孔11,第二室14与第一室闭合。活塞杆15从活塞12延伸通过第二室,其延伸端部超出管7一段距离。一个第一止动件16可置换地沿轴向装在活塞杆15的端部,该端部伸出管7外并和管7的端面靠紧。第二止动件17也可置换地设在活塞杆15上,并在活塞杆的端部和第一止动件16之间紧靠。不同轴向延伸长度的四个套筒件18-21可移动地依次装在管7内的活塞杆15上。套筒件18-21连起来形成一个轴向延伸,从而在活塞12和第一止动件16之间作为间隔装置,位于接近活塞12的套筒件18其一端通过环状垫圈22紧靠活塞。其它三个套筒件19-21相对于相邻管孔11间的许多距离有轴向长度沿管有同样的相互距离(除图中从左边算起的两个第一孔外)。然而,从活塞12算起的第二个套筒件19的轴向长度,对应于两个相邻孔11之间的距离,第三个套筒件20的长度是上述距离的二倍。第四个套筒件21的轴向长度是上述距离的四倍。止动件16、17借助于位于绕活塞杆15并靠紧第三止动件24的第一压缩弹簧23压紧在套筒件21和活塞12上。第三止动件24由螺栓25可移动地固定在活塞杆的端部并形成绕压缩弹簧23的端部套筒。
装置还包括带有端壁26且可伸缩地装在管7部分上的封壳27,该部分从结构件5的通孔伸出。封壳27伸入孔内一段距离,与凸肩紧靠,凸肩通过垫圈28围绕孔。在靠近封壳27的开口端有凸缘29,借助于螺栓30可松开地连接结构板5。垫圈28径向伸展,从而密封结构板5和管7。在封壳内的端壁26和第二止动件17之间装有另外的压缩弹簧31。管7借助于压缩弹簧31的作用通过止动件16、17压紧在台肩8上,凸肩围绕通过结构板4的流动通道9。
当板式蒸发器被扩大带有一对热交换板,即有一个蒸发通道时,参照图1和图2,介绍它的过程。
首先从结构板5上松开封壳,然后从管7上卸下。压缩弹簧31也同样取下。然后,在活塞杆端部的螺栓至少放松到压缩弹簧23的作用解除为止,因此,在活塞12上的垫圈22变为不负载,这样从管中取出活塞杆15成为可能,由于套筒件19-21的存在,所以活塞杆仅能取到一定程度。除去在活塞杆端部的螺栓25,然后按顺序依次从活塞杆15上除去端套筒件24、压缩弹簧23、止动件16、17和套筒件19-21。
第三和第四套筒件20和21(从图1中的左边算起)和第一止动件16按顺序重新装在活塞杆15上,随后,其长度与两相邻管孔11的距离对应的第二套筒件19绕活塞杆15装配。第二止动件17,压缩弹簧23,端套筒件24和螺栓25按次序安装,螺栓25的拧紧要正好使压缩弹簧23不受压挤。然后,活塞杆15装在管7内的一个位置,从而使第一止动件16靠紧管的端面。在这个位置,五个管孔11与管的第一室13连通。这时螺栓25完全旋紧,也就是说在活塞12上的环形垫圈22沿径向伸展,从而在活塞12和管7之间密封。然后,结构板4卸下,另一对热交换板1A加入板组(见图2),随后,再重新装上结构板4。
同样地,第二结构板5也卸下,在另外的板对加入板组后,结构板4重新装上。这种安装方法的优点是充入蒸发流体的管道不需要从结构板4上重装。
管7通过板组与绕结构板4上通道9(进口)的凸肩8靠紧,这样,每五个管孔与相应的蒸发通道3相对。最后,装上带有压缩弹簧31的封壳27。这样板式蒸发器就可使用,并可提高蒸发能力。
用类似的方法,对于板对的数量,蒸发器的能力可借助于装置中存在的套筒件19-21的结合而从三对变到十对,因此,每个管孔将与蒸发通道相对。
在附图中,示出的管孔11直接向下。为了使已在板组最上部分的蒸发流体取得良好分布,它们也可以直接向上。在管孔中,可装入可置换喷嘴,喷嘴孔尺寸的选择取决于流体分布的形式。如果喷嘴是特别设计的,即使管孔直接向下,也能得到良好的分布。
上述的板式蒸发器配有本发明的装置,借助于该装置流入的蒸发流体分成许多部分射流。还可想象到,这种装置也可用在蒸发器的出口,从而把从蒸发通道出来的蒸发流体的部分射流带入一个共同的出口。
另外,其它种类的板式热交换器也可采用本发明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