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832663.X
2014.12.29
CN104612404A
2015.05.13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02申请日:20141229|||公开
E04G21/02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张洪林; 黄晓燕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五冶路9号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李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卸料机构,包括料斗和输料筒,所述料斗上设有多个用于提升料斗的拉环,所述输料筒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固定在料斗上且与料斗连通,输出端设有用于开闭输料筒的端盖。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原料或混凝土洒落,提高卸料的连续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也提高施工人工的操作安全性。
1. 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和输料筒(2),所述料斗上设有多个用于提升料斗的拉环(4),所述输料筒(2)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固定在料斗上且与料斗连通,输出端设有用于开闭输料筒(2)的端盖(1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包括料仓(1)以及用于密封料仓(1)的盖板(3),所述输料筒(2)的输入端贯穿料仓(1)的其中一个侧壁,且固定在该侧壁上,拉环(4)设置在料仓(1)的上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刮除结构和传动结构,所述刮除结构包括刮环(5)以及设置在刮环(5)上的至少一把刮刀(6),所述刮刀(6)平行于刮环(5)的中心线;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绞盘(10)和拉绳(8),绞盘(10)固定在输料筒(2)的外部,拉绳(8)绕在绞盘(10)上,拉绳(8)的两端分别对应从输料筒(2)的两端穿入并与刮环(5)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筒(2)的内壁上设有数量与刮刀(6)的数量相等的凹槽(7),凹槽(7)与输料筒(2)的中心线平行,刮刀(6)对应卡入凹槽(7)内且能够在拉绳(8)的作用下沿着凹槽(7)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环(5)上设有两把刮刀(6),两把刮刀(6)的距离与刮环(5)的直径长度相等,所述输料筒(2)的内壁设有两道与刮刀(6)对应的凹槽(7)。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滑轮(9),所述定滑轮(9)固定在输料筒(2)的输出端的外部,拉绳(8)绕在定滑轮(9)上。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筒(2)的输出端的侧壁设有通孔(13),拉绳(8)穿过该通孔(13)后与输料筒(2)内的刮环(5)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管(11),所述U形管(11)的一端固定在料仓(1)的内壁上且贯穿该内壁,另一端伸入输料筒(2)内,拉绳(8)穿过该U形管(11)。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11)的固定端到料仓(1)底部的距离大于U形管(11)的自由端到料仓(1)底部的距离。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环(12),所述挡环(12)固定在输料筒(2)的输入端的内壁上,且与输料筒(2)的筒口齐平,挡环(12)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刮环(5)的宽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卸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12)和刮环(5)的宽度均为2~3cm,且挡环(12)和刮环(5)的外壁均与输料筒(2)的内壁相贴。
一种卸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卸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原料(比如沙子、水泥、水等等)或搅拌好的混凝土送到指定的楼层用于砌砖、刷墙等操作,一般的做法是将原料或混凝土通过提升装置吊到指定的楼层,楼层内的施工人员再踩在外架上进行取料。这种传统的方式有几个问题,首先,由于需要人工进行取料,每次提升的原料或混凝土的量较小,整个工作效率较低;其次,由于是人工取料,不可避免地可能出现原料或混凝土散落的问题,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最后,由于施工人员踩在外架上才能取料,施工人员要兼顾取料和自身安全,进而增大了施工人员发生掉落危险的可能性,给整个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料机构,解决目前传统的卸料方式存在效率较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是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卸料机构,包括料斗和输料筒,所述料斗上设有多个用于提升料斗的拉环,所述输料筒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固定在料斗上且与料斗连通,输出端设有用于开闭输料筒的端盖。 在本方案中,料斗作为储料单元,起到暂存原料或混凝土的作用,输料筒作为排出结构,用于将料斗中的原料或混凝土等排出至指定的楼层。在操作过程中,先将原料或混凝土送入料斗中,然后通过提升装置(如塔吊、卷扬机等)将料斗提升至指定高度,随后平移,使输料筒的输出端靠近楼层,施工人员站在楼层内即可实现卸料,而无需站在楼层外的脚手架上进行卸料,整个卸料过程无需将料斗取下,卸完料即可降下料斗开始下次备料,从而大大提高了卸料的连续性,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人工的操作安全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卸料机构被吊起来后,通过调整与拉环连接的绳子的长度,完全可使输料筒的输出端朝下,输入端朝上,从而方便快速卸料;输料筒可选用一般的钢管,钢管的粗细可根据装料的特点进行选择,比如,若原料为细沙、水泥等干料,可选用较细的钢管,若为混凝土,可选用略粗的钢管,以便于卸料。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料斗包括料仓以及用于密封料仓的盖板,所述输料筒的输入端贯穿料仓的其中一个侧壁,且固定在该侧壁上,拉环设置在料仓的上沿。料斗的结构可以为任意形式,只要保证便于加料和卸料,同时不会出现洒料即可,优选的,可将料仓设计成一个空心的四棱柱结构,在四棱柱的上表面开设入料口,通过盖板可将该入料口密封,四棱柱的横截面为梯形,即有两个平行的侧面,将输料筒设置在两个平行侧面中面积较小的一个侧面上,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卸料效率,同时能使卸料相对彻底。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刮除结构和传动结构,所述刮除结构包括刮环以及设置在刮环上的至少一把刮刀,所述刮刀平行于刮环的中心线;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绞盘和拉绳,绞盘固定在输料筒的外部,拉绳绕在绞盘上,拉绳的两端分别对应从输料筒的两端穿入并与刮环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筒的内壁上设有数量与刮刀的数量相等的凹槽,凹槽与输料筒的中心线平行,刮刀对应卡入凹槽内且能够在拉绳的作用下沿着凹槽运动。 在卸料过程中,尤其是混凝土,由于其是半固体半液体状态,具有一定的黏性,容易残留在输料筒的内壁,且不容易处理掉,长此堆积,极影响输料筒的卸料效率,缩短整个卸料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此,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做出了本方案设计。在本方案中,传动结构带动刮除结构运动,将输料筒内残留的原料或混凝土刮掉,并将其刮出输料筒,从而确保下次卸料时,输料筒具有较为干净的内壁,便于快速卸料。具体地,通过手摇绞盘,使拉绳拉回移动,进而使刮环实现来回运动,卸料时,将刮环停在输料筒的输入口,卸料完成后,转动绞盘,使刮环沿着凹槽向输料筒的输出端运动,刮环、刮刀将输料筒内壁以及凹槽内残留的原料或混凝土刮除并带出输料筒;本方案中,凹槽主要起到卡在刮刀,进而确保刮环的外壁始终与输料筒的内壁相贴,同时,凹槽还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刮环和刮刀平稳地沿着凹槽运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刮环上设有两把刮刀,两把刮刀的距离与刮环的直径长度相等,所述输料筒的内壁设有两道与刮刀对应的凹槽。理论上,刮刀越多,刮环的运动就越平稳,但是刮刀越多,整体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因此,综合来考虑,两把刮刀足以确保刮环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不至于阻力太大。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固定在输料筒的输出端的外部,拉绳绕在定滑轮上。在定滑轮的作用下,能够使传动更为流畅,减小拉绳的磨损,延长拉绳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料筒的输出端的侧壁设有通孔,拉绳穿过该通孔后与输料筒内的刮环连接。通过在输料筒的输出端的侧壁开设通孔,能够使拉绳绕开输料筒的筒口,从而使端盖更好地起到密闭输料筒的作用,防止起吊过程中出现原料或混凝土泄漏。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U形管,所述U形管的一端固定在料仓的内壁上且贯穿该内壁,另一端伸入输料筒内,拉绳穿过该U形管。在U形管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防止原料或混凝土顺着拉绳泄漏,同时还能使拉绳在输料筒的输入端的传动更顺畅,减小拉绳的磨损;U形管的管径与拉绳的粗细相适应,U形管的管径可略大于拉绳的直径,在不影响拉伸传动的基础上,能尽可能地避免原料或混凝土从U形管溢出。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U形管的固定端到料仓底部的距离大于U形管的自由端到料仓底部的距离。原料或混凝土要从U形管处溢出,出口肯定是在U形管的固定端,当把U形管的固定端设置来高于自由端时,能够有效避免原料或混凝土溢出,同时由于U形管内穿接有拉绳,U形管的管内空间已经很小,对于原料或混凝土来说,基本不可能从U形管溢出,从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挡环,所述挡环固定在输料筒的输入端的内壁上,且与输料筒的筒口齐平,挡环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刮环的宽度。进行卸料时,将刮环传动到贴住挡环的位置,此时,挡环刚好能够挡住刮环,避免刮环对卸料产生阻碍作用,而由于挡环位于输料筒的输入端的筒口,因此基本不影响卸料,这种独特的设计在确保顺畅卸料的同时,为刮除结构提供了很好的遮蔽效果,使刮除结构的副作用降低到最小。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环和刮环的宽度均为2~3cm,且挡环和刮环的外壁均与输料筒的内壁相贴。挡环和刮环的宽度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的话要影响卸料效率,过小的话,刮环的刮除效果不理想,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分析发现,当挡环和刮环的宽度均为2~3cm时,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使施工人员站在楼层内即可实现卸料,而无需站在楼层外的脚手架上进行卸料,整个卸料过程无需将料斗取下,卸完料即可降下料斗开始下次备料,从而大大提高了卸料的连续性,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人工的操作安全性。 (2)本发明通过增设刮料装置,能够将残留在输料筒的内壁的原料或混凝土刮除干净,避免堆积而影响输料筒的下次卸料,从而能够使每次卸料都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同时也能延长整个卸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通过增设U形管,在U形管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防止原料或混凝土顺着拉绳泄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还能使拉绳在输料筒的输入端的传动更顺畅,减小拉绳的磨损,延长传动结构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通过增设挡环,进行卸料时,将刮环传动到贴住挡环的位置,此时,挡环刚好能够挡住刮环,避免刮环对卸料产生阻碍作用,而由于挡环位于输料筒的输入端的筒口,因此基本不影响卸料,这种独特的设计在确保顺畅卸料的同时,为刮除结构提供了很好的遮蔽效果,使刮除结构的副作用降低到最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输料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刮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输料筒与刮除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U形管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的挡环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料仓,2、输料筒,3、盖板,4、拉环,5、刮环,6、刮刀,7、凹槽,8、拉绳,9、定滑轮,10、绞盘,11、U形管,12、挡环,13、通孔,1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卸料机构,包括料斗和输料筒2,料斗上设有多个用于提升料斗的拉环4,输料筒2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固定在料斗上且与料斗连通,输出端设有用于开闭输料筒2的端盖14。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料斗可以是如下结构:料斗包括料仓1以及用于密封料仓1的盖板3,输料筒2的输入端贯穿料仓1的其中一个侧壁,且固定在该侧壁上,拉环4设置在料仓1的上沿。 当提升装置(如塔吊、卷扬机等)将料斗提升至指定高度后,只需通过平移,使输料筒2的输出端横穿过外架,靠近楼层,这样,施工人员站在楼层内即可实现卸料,而无需站在楼层外的脚手架上进行卸料,整个卸料过程无需将料斗取下,卸完料即可降下料斗开始下次备料,从而大大提高了卸料的连续性,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人工的操作安全性。 实施例2: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刮料装置,刮料装置包括刮除结构和传动结构,刮除结构包括刮环5以及设置在刮环5上的至少一把刮刀6,刮刀6平行于刮环5的中心线,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在刮环5上设置两把刮刀6,两把刮刀6的距离与刮环5的直径长度相等,输料筒2的内壁设有两道与刮刀6对应的凹槽7。 本实施例的传动结构包括绞盘10和拉绳8,绞盘10固定在输料筒2的外部,拉绳8绕在绞盘10上,拉绳8的两端分别对应从输料筒2的两端穿入并与刮环5固定连接;输料筒2的内壁上设有数量与刮刀6的数量相等的凹槽7,凹槽7与输料筒2的中心线平行,刮刀6对应卡入凹槽7内且能够在拉绳8的作用下沿着凹槽7运动。 为了能够使传动更为流畅,减小拉绳8的磨损,延长拉绳8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还包括定滑轮9,定滑轮9固定在输料筒2的输出端的外部,拉绳8绕在定滑轮9上。 为了能够使拉绳8绕开输料筒2的筒口,从而使端盖14更好地起到密闭输料筒2的作用,防止起吊过程中出现原料或混凝土泄漏,本实施例在输料筒2的输出端的侧壁设置通孔13,拉绳8穿过该通孔13后与输料筒2内的刮环5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通过手摇绞盘10,使拉绳8拉回移动,进而使刮环5实现来回运动,卸料时,将刮环5停在输料筒2的输入口,卸料完成后,转动绞盘10,使刮环5沿着凹槽7向输料筒2的输出端运动,刮环5、刮刀6将输料筒2的内壁以及凹槽7内残留的原料或混凝土刮除并带出输料筒2。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残留在输料筒2的内壁的原料或混凝土刮除干净,避免堆积而影响输料筒2的下次卸料,从而能够使每次卸料都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同时也能延长整个卸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U形管11,U形管11的一端固定在料仓1的内壁上且贯穿该内壁,另一端伸入输料筒2内,拉绳8穿过该U形管11。 优选的,U形管11的固定端到料仓1底部的距离大于U形管11的自由端到料仓1底部的距离。 在U形管11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防止原料或混凝土顺着拉绳8泄漏,同时还能使拉绳8在输料筒2的输入端的传动更顺畅,减小拉绳8的磨损;另外,由于U形管11内穿接有拉绳8,U形管11的管内空间已经很小,对于原料或混凝土来说,基本不可能从U形管11溢出,再加上U形管11的固定端高于自由端时,能够有效避免原料或混凝土溢出,从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挡环12,挡环12固定在输料筒2的输入端的内壁上,且与输料筒2的筒口齐平,挡环12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刮环5的宽度。 优选的,挡环12和刮环5的宽度均为2~3cm,且挡环12和刮环5的外壁均与输料筒2的内壁相贴。 进行卸料时,将刮环5传动到贴住挡环12的位置,此时,挡环12刚好能够挡住刮环5,避免刮环5对卸料产生阻碍作用,而由于挡环12位于输料筒2的输入端的筒口,因此基本不影响卸料,这种独特的设计在确保顺畅卸料的同时,为刮除结构提供了很好的遮蔽效果,使刮除结构的副作用降低到最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卸料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卸料机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卸料机构,包括料斗和输料筒,所述料斗上设有多个用于提升料斗的拉环,所述输料筒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固定在料斗上且与料斗连通,输出端设有用于开闭输料筒的端盖。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原料或混凝土洒落,提高卸料的连续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也提高施工人工的操作安全性。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