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墙板及其装配整体式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墙板及其装配整体式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建筑领域的墙外保温结构都是通过现浇剪力墙,利用普通混凝土砌块的二次
结构进行外保温,这种工作方式,钢材、砖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大,且工人劳动强
度大,工作环境差,容易发生施工事故。
现急需一种安装简单,工人劳动强度小,结构强度大且节省建筑材料的保温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墙板及其装配整体式结构,解决现有带保温的墙体
都是通过砌墙然后加装保温材料再二次砌墙的方式,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浪
费建筑材料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复合墙板,包括内墙、保温层和外墙;所述内墙和外墙均为混凝土结构,且
内置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的底部设置有预留孔,并在所述预留孔上开设有
注浆孔;所述纵向钢筋的顶部穿出所述混凝土结构,形成纵向锚固筋;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
均穿出所述混凝土结构,形成横向锚固筋;所述保温层夹在所述内墙和外墙之间,所述内墙
和外墙通过拉接钢筋进行拉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接钢筋为镀锌高强钢筋。
再进一步的,所述拉接钢筋上下布置有多层。
再进一步的,所述拉接钢筋在所述内墙和外墙上的拉接点交错开,使拉接钢筋的
形状类似于弯折线。
一种装配整体式复合墙板连接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墙
板,还包括建筑物内墙和预制板;其具体连接结构包括:
(a)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纵向连接结构;多个所述复合墙板竖向叠加放置,相邻的两个
竖向布置的复合墙板采用浆锚搭接,位于下部的复合墙板的纵向锚固筋伸入位于上部的复
合墙板的预留孔内,并通过所述注浆孔向所述预留孔内注浆;
(b)复合墙板与预制板连接结构;
复合墙板与预制板板端连接节点;所述预制板的板端锚固筋与所述复合墙板的纵向锚
固筋绑扎连接,并在节点区域设置圈梁钢筋,最后在节点处浇筑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时外墙
处预留1.5-3cm厚的空间,在该空间处设置保温材料;
复合墙板与预制板板侧连接节点;所述预制板的板侧钢筋与所述复合墙板的纵向锚固
筋绑扎连接,并在节点区域设置圈梁钢筋,最后在节点处浇筑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时外墙处
预留1.5-3cm厚的空间,在该空间处设置保温材料;
(c)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L型连接结构及复合墙板与建筑物内墙T型连接结构;拐角处
相邻的两个复合墙板之间和/或复合墙板与建筑物内墙之间设置现浇暗柱,所述复合墙板
的横向锚固筋与所述建筑物内墙的锚固筋锚固在所述现浇暗柱内;所述现浇暗柱横向中间
位置填充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复合墙板与预制板连接结构中,外墙处预留2cm厚的空间。
再进一步的,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L型连接结构也适用于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横
向连接结构。
再进一步的,复合墙板与建筑物内墙T型连接结构中,所述现浇暗柱中设置有混凝
土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内墙-保温层-外墙的工厂预制生产,并在外围预留各种连接件,使装配整
体式复合墙板连接结构体系能够实现建筑产业化,实现了保温外围护结构的装配,施工现
场安装,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同时
大幅降低了钢材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量,达到节能减排、低碳降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复合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复合墙板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复合墙板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纵向连接结构和复合墙板与预制板板端连接节点
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纵向连接结构和复合墙板与预制板板侧连接节点
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复合墙板与建筑物内墙T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L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建筑物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墙;2、保温层;3、外墙;4、混凝土结构;5、横向钢筋;6、纵向钢筋;7、
预留孔;701、注浆孔;8、纵向锚固筋;9、横向锚固筋;10、拉接钢筋;11、建筑物内墙;12、预制
板;13、现浇暗柱;14、保温材料;15、混凝土;16、混凝土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复合墙板,包括内墙1、保温层2和外墙3;所述内墙1和外墙3均
为混凝土结构4,且内置横向钢筋5和纵向钢筋6,提高内墙和外墙的结构强度;所述纵向钢
筋6的底部设置有预留孔7,并在所述预留孔7上开设有注浆孔701;所述纵向钢筋6的顶部穿
出所述混凝土结构4,形成纵向锚固筋8;所述横向钢筋5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混凝土结构4,形
成横向锚固筋9;所述保温层2夹在所述内墙1和外墙3之间,所述内墙1和外墙3通过拉接钢
筋10进行拉接,使内墙和外墙保持固定;所述拉接钢筋10为镀锌高强钢筋;所述拉接钢筋10
上下布置有多层,各层均匀间隔布置,具体地各层间隔20cm。
所述拉接钢筋10在所述内墙1和外墙3上的拉接点交错开,使拉接钢筋10的形状类
似于弯折线,是整个内墙和/或外墙的受力点更为均匀。
一种装配整体式复合墙板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复合墙板,还包括建筑物内墙11
和预制板12;其具体连接结构包括:
(a)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纵向连接结构;如图4、5所示,多个所述复合墙板竖向叠加放
置,相邻的两个竖向布置的复合墙板采用浆锚搭接,位于下部的复合墙板的纵向锚固筋8伸
入位于上部的复合墙板的预留孔7内,并通过所述注浆孔701向所述预留孔7内注浆,上下两
块复合墙板正对,使其固定。
(b)复合墙板与预制板12连接结构;
复合墙板与预制板12板端连接节点;如图4所示,所述预制板12的板端锚固筋与所述复
合墙板的纵向锚固筋绑扎连接,并在节点区域设置圈梁钢筋,最后在节点处浇筑混凝土15,
浇注混凝土15时外墙处预留2cm厚的空间,在该空间处设置保温材料14,起到隔热的作用。
复合墙板与预制板12板侧连接节点;如图5所示,所述预制板12的板侧钢筋与所述
复合墙板的纵向锚固筋绑扎连接,并在节点区域设置圈梁钢筋,最后在节点处浇筑混凝土
15,浇注混凝土15时外墙处预留2cm厚的空间,在该空间处设置保温材料14,起到隔热的作
用。
(c)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L型连接结构及复合墙板与建筑物内墙11T型连接结构;
如图6、7所示,拐角处相邻的两个复合墙板之间和/或复合墙板与建筑物内墙11之间设置现
浇暗柱13,现浇暗柱13中设置有混凝土垫块16,增强结构强度;所述复合墙板的横向锚固筋
与所述建筑物内墙11的锚固筋锚固在所述现浇暗柱13内,锚固长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以保证连接强度;所述现浇暗柱13横向中间位置填充保温
材料14,保证其保温性能。
另一种实施例,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L型连接结构也适用于复合墙板与复合墙板
横向连接结构,即横向设置的两个复合墙板中间设置现浇暗柱,现浇暗柱中设置有混凝土
垫块;两个复合墙板的横向锚固筋锚固在所述现浇暗柱内,现浇暗柱横向中间位置填充保
温材料。
整体建筑物完成后如图8结构所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
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
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