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748979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68323.1

申请日:

2013.08.21

公开号:

CN103437303A

公开日:

2013.12.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1D 21/10申请公布日:201312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10申请日:20130821|||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10

主分类号:

E01D21/10

申请人: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晓明; 姜玉龙; 桌鑫; 李松; 徐习宝; 王冰; 赵军科; 田新平

地址: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芳草二路电子商务产业园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陈家安;陈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包括位于已浇筑箱梁下方的后横梁和与已浇筑箱梁两侧的翼缘板分别滑动接触的移运器,两个移运器顶部分别固定有朝向翼缘板外侧布置的悬臂,两个悬臂外侧端面分别固结有纵向设置的吊臂,两个吊臂分别与后横梁两端固结,所述后横梁停止运动时通过锚固装置与已浇筑箱梁固定相连。本发明具有承载力大、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包括位于已浇筑箱梁(1)下方的后横梁(2)和与已浇筑箱梁(1)两侧的翼缘板(1.1)分别滑动接触的移运器(3),其特征在于:两个移运器(3)顶部分别固定有朝向翼缘板(1.1)外侧布置的悬臂(4),两个悬臂(4)外侧端面分别固结有纵向设置的吊臂(5),两个吊臂(5)分别与后横梁(2)两端固结,所述后横梁(2)停止运动时通过锚固装置(6)与已浇筑箱梁(1)固定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4)沿翼缘板(1.1)横截面方向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在一起的悬臂(4)、吊臂(5)和后横梁(2)整体呈倒放的“C”字型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4)和吊臂(5)、吊臂(5)和后横梁(2)的连接处内侧分别设有上筋板(7)和下筋板(8)。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已浇筑箱梁(1)两侧的翼缘板(1.1)的顶面上分别铺设有钢板,两个移运器(3)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钢板滑动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运器(3)与悬臂(4)之间、悬臂(4)与吊臂(5)之间、吊臂(5)与后横梁(2)之间均 通过焊接相连。

说明书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工程中,特别是在建造较宽的倒梯形展翅箱梁时,悬浇段的施工对挂篮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很高。作为挂篮重要组成部分,底篮由前横梁、后横梁以及连接前横梁和后横梁的纵梁组成,并悬吊于主桁下方,其中,前横梁通过吊杆与主桁悬空的一端相连,而对于后横梁,现有的技术手段是在主桁中部搁置有中横梁,中横梁通过吊杆将后横梁吊起来,使前横梁和后横梁在一个水平面上,并通过主桁的行走带动整个底篮同步行走。这种后横梁行走方式只适用于宽度较窄、自重较小的桥梁,而对于超长、超宽、超重的桥梁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而且这套行走装置的自重非常大,也与实现轻量化施工的要求不符。所以,开发新的适应桥梁施工技术发展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使其具有承载力大、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包 括位于已浇筑箱梁下方的后横梁和与已浇筑箱梁两侧的翼缘板分别滑动接触的移运器,两个移运器顶部分别固定有朝向翼缘板外侧布置的悬臂,两个悬臂外侧端面分别固结有纵向设置的吊臂,两个吊臂分别与后横梁两端固结,所述后横梁停止运动时通过锚固装置与已浇筑箱梁固定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臂沿翼缘板横截面方向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在一起的悬臂、吊臂和后横梁整体呈倒放的“C”字型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臂和吊臂、吊臂和后横梁的连接处内侧分别设有上筋板和下筋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已浇筑箱梁两侧的翼缘板的顶面上分别铺设有钢板,两个移运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钢板滑动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运器与悬臂之间、悬臂与吊臂之间、吊臂与后横梁之间均通过焊接相连。
本发明的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的后横梁行走装置,本发明具有承载力大、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超长、超宽、超重的桥梁施工,并且契合了现代施工中有关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 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2,本发明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包括后横梁2、移运器3、悬臂4、吊臂5、锚固装置6、上筋板7、下筋板8和钢板(图中未示出)。
已浇筑箱梁1两侧的翼缘板1.1的顶面上分别铺设有钢板,所述移运器3有两个,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钢板滑动接触。两个移运器3顶部分别焊接有朝向翼缘板1.1外侧布置的悬臂4,所述悬臂4沿翼缘板1.1横截面方向设置。
两个悬臂4外侧端面分别焊接有纵向设置的吊臂5,两个吊臂5分别与位于已浇筑箱梁1下方的后横梁2两端焊接,连接在一起的悬臂4、吊臂5和后横梁2整体呈倒放的“C”字型结构。所述后横梁2停止运动时通过锚固装置6与已浇筑箱梁1固定相连。
所述悬臂4和吊臂5、吊臂5和后横梁2的连接处内侧分别设有上筋板7和下筋板8,所述上筋板7和下筋板8的设置可以增加悬臂4和吊臂5、吊臂5和后横梁2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
相对于现有的后横梁行走装置,本发明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具有承载力大、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的特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37303A43申请公布日20131211CN103437303ACN103437303A21申请号201310368323122申请日20130821E01D21/1020060171申请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地址430056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芳草二路电子商务产业园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72发明人朱晓明姜玉龙桌鑫李松徐习宝王冰赵军科田新平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陈家安陈懿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包括位于已浇筑箱梁下方的后横梁。

2、和与已浇筑箱梁两侧的翼缘板分别滑动接触的移运器,两个移运器顶部分别固定有朝向翼缘板外侧布置的悬臂,两个悬臂外侧端面分别固结有纵向设置的吊臂,两个吊臂分别与后横梁两端固结,所述后横梁停止运动时通过锚固装置与已浇筑箱梁固定相连。本发明具有承载力大、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37303ACN103437303A1/1页21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包括位于已浇筑箱梁(1)下方的后横梁(2)和与已浇筑箱。

3、梁(1)两侧的翼缘板(11)分别滑动接触的移运器(3),其特征在于两个移运器(3)顶部分别固定有朝向翼缘板(11)外侧布置的悬臂(4),两个悬臂(4)外侧端面分别固结有纵向设置的吊臂(5),两个吊臂(5)分别与后横梁(2)两端固结,所述后横梁(2)停止运动时通过锚固装置(6)与已浇筑箱梁(1)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4)沿翼缘板(11)横截面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在一起的悬臂(4)、吊臂(5)和后横梁(2)整体呈倒放的“C”字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

4、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4)和吊臂(5)、吊臂(5)和后横梁(2)的连接处内侧分别设有上筋板(7)和下筋板(8)。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已浇筑箱梁(1)两侧的翼缘板(11)的顶面上分别铺设有钢板,两个移运器(3)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钢板滑动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运器(3)与悬臂(4)之间、悬臂(4)与吊臂(5)之间、吊臂(5)与后横梁(2)之间均通过焊接相连。权利要求书CN103437303A1/2页3一种用于。

5、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桥梁工程中,特别是在建造较宽的倒梯形展翅箱梁时,悬浇段的施工对挂篮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很高。作为挂篮重要组成部分,底篮由前横梁、后横梁以及连接前横梁和后横梁的纵梁组成,并悬吊于主桁下方,其中,前横梁通过吊杆与主桁悬空的一端相连,而对于后横梁,现有的技术手段是在主桁中部搁置有中横梁,中横梁通过吊杆将后横梁吊起来,使前横梁和后横梁在一个水平面上,并通过主桁的行走带动整个底篮同步行走。这种后横梁行走方式只适用于宽度较窄、自重较小的桥梁,而对于超长、超宽、超重。

6、的桥梁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而且这套行走装置的自重非常大,也与实现轻量化施工的要求不符。所以,开发新的适应桥梁施工技术发展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使其具有承载力大、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的特点。000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包括位于已浇筑箱梁下方的后横梁和与已浇筑箱梁两侧的翼缘板分别滑动接触的移运器,两个移运器顶部分别固定有朝向翼缘板外侧布置的悬臂,两个悬臂外侧端面分别固结有纵向设置的吊臂,两个吊臂分别与后横梁两端固结,所述后横梁停止运动时通过锚固。

7、装置与已浇筑箱梁固定相连。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臂沿翼缘板横截面方向设置。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在一起的悬臂、吊臂和后横梁整体呈倒放的“C”字型结构。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臂和吊臂、吊臂和后横梁的连接处内侧分别设有上筋板和下筋板。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已浇筑箱梁两侧的翼缘板的顶面上分别铺设有钢板,两个移运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钢板滑动接触。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运器与悬臂之间、悬臂与吊臂之间、吊臂与后横梁之间均通过焊接相连。0010本发明的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的后横梁行走装置,本发明具有承载力大、强度和刚度高。

8、、重量轻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超长、超宽、超重的桥梁施工,并且契合了现代施工中有关轻量化的要求。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3437303A2/2页40011图1为本发明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0014参见图1至图2,本发明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包括后横梁2、移运器3、悬臂4、吊臂5、锚固装置6、上筋板7、下筋板8和钢板(图中未示出)。0015已浇筑箱梁1两侧的翼缘板11的顶面上分别铺设有钢板,所述移运器3有两个,。

9、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钢板滑动接触。两个移运器3顶部分别焊接有朝向翼缘板11外侧布置的悬臂4,所述悬臂4沿翼缘板11横截面方向设置。0016两个悬臂4外侧端面分别焊接有纵向设置的吊臂5,两个吊臂5分别与位于已浇筑箱梁1下方的后横梁2两端焊接,连接在一起的悬臂4、吊臂5和后横梁2整体呈倒放的“C”字型结构。所述后横梁2停止运动时通过锚固装置6与已浇筑箱梁1固定相连。0017所述悬臂4和吊臂5、吊臂5和后横梁2的连接处内侧分别设有上筋板7和下筋板8,所述上筋板7和下筋板8的设置可以增加悬臂4和吊臂5、吊臂5和后横梁2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0018相对于现有的后横梁行走装置,本发明用于桥梁施工挂篮的底篮后横梁行走装置具有承载力大、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的特点。001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0020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说明书CN103437303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3730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