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探测雷达小车.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4752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73425.3

申请日:

2011.03.02

公开号:

CN102765431A

公开日:

2012.11.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2D 57/02登记生效日:2016072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常州中铁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常州中铁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汉江路396号变更后权利人: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汉江路396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常州金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57/02申请日:20110302|||公开

IPC分类号:

B62D57/02; G01S7/02; E21F17/00

主分类号:

B62D57/02

申请人:

常州中铁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惠华强; 徐委华; 周圣冠; 蒋林宇

地址:

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汉江路39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隧道探测雷达小车主要由保护罩(1)、安装架(2)、姿态调整拉簧(3)、安装架座(4)、橡胶轮(5)、探测雷达(6)、旋转销(7)、锁具(8)、辅助上连杆(9)、上连杆(10)、起升拉簧(11)、辅助下连杆(12)、下连杆(13)、底座(14)组成,工作时安装架座(4)、辅助上连杆(9)、上连杆(10)、起升拉簧(11)、辅助下连杆(12)、下连杆(13)、底座(14)构成起升装置,托动安装架(2)使橡胶轮(5)贴到隧道衬砌内壁。姿态调整拉簧(3)调节装有探测雷达(6)的安装架(2)的姿态,保证四个橡胶轮(5)同时紧抵隧道衬砌内壁,保护罩(1)对探测雷达(6)起防撞击保护。

权利要求书

1: 隧道探测雷达小车主要由保护罩 (1)、 安装架 (2)、 姿态调整拉簧 (3)、 安装架座 (4)、 橡胶轮 (5)、 探测雷达 (6)、 旋转销 (7)、 锁具 (8)、 辅助上连杆 (9)、 上连杆 (10)、 起升拉簧 (11)、 辅助下连杆 (12)、 下连杆 (13)、 底座 (14) 组成, 其特征是 : 安装架座 (4)、 辅助上连杆 (9)、 上连杆 (10)、 起升拉簧 (11)、 辅助下连杆 (12)、 下连杆 (13)、 底座 (14) 以销轴为关节 构成两组并排的双四连杆机构, 形成具有受电弓原理的起升装置, 起升装置托动安装架座 (4), 安装架座 (4) 与其上部的安装架 (2) 用两个旋转销 (7) 相连, 四个姿态调整拉簧 (3) 分别连接安装架 (2) 和安装架座 (4) 四个对应的角部位置, 探测雷达 (6) 安装在安装架 (2) 内, 安装架 (2) 上部四个角上有四个橡胶轮 (5), 前部装有保护罩 (1), 安装架座 (4) 和底座 (14) 之间有锁具 (8) 相连, 限定两者之间的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隧道探测雷达小车, 其特征是 : 保护罩 (1) 为圆弧面结构, 圆 弧前端顶部在工作位置距隧道衬砌内壁面 167.5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隧道探测雷达小车, 其特征是 : 四个姿态调整拉簧 (3) 分左 右两组, 相互牵拉安装架 (2) 使之以两个旋转销 (7) 为轴线旋转, 实现安装架 (2) 的姿态调 整。

说明书


隧道探测雷达小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铁路车辆——隧道探测车, 特别是涉及隧道探测车上的隧道 探测雷达小车。 背景技术
     在铁路隧道质量缺陷探测过程中, 隧道衬砌内壁可能存在台阶等, 会造成探测雷 达被碰撞损坏。因此, 在探测隧道时需要一种装置对探测雷达进行保护。
     目前, 国内尚无企业专门对此装置进行研发, 隧道探测一般采用手动拖车方式, 遇 到台阶、 曲面时手工调整, 因此探测速度最大只能达到 5km/h。 另外, 由于探测雷达距隧道衬 砌内壁的距离, 会因内壁面不平整、 凹凸弧面而不断变化, 造成探测信号不稳定, 影响探测 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隧道探测工作的效率及探测信号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铁路隧 道探测雷达小车, 该装置可随隧道衬砌内壁凹凸弧面波动, 并自动避开障碍, 使探测雷达始 终与隧道衬砌内壁保持恒定距离, 探测时行车速度最大可达 20km/h。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隧道探测雷达小车由保护罩、 安装 架、 姿态调整拉簧、 安装架座、 橡胶轮、 探测雷达、 旋转销、 锁具、 辅助上连杆、 上连杆、 起升拉 簧、 辅助下连杆、 下连杆、 底座组成。其中, 安装架座、 辅助上连杆、 上连杆、 起升拉簧、 辅助 下连杆、 下连杆、 底座构成两组并排的双四连杆机构, 形成具有受电弓原理的起升装置。起 升装置托动安装架座, 安装架座与其上部的安装架用两个旋转销相连, 探测雷达安装在安 装架内。四个姿态调整拉簧分别连接安装架和安装架座的四个相对应的角部位置, 分左右 两组, 相互牵拉安装架使之以两个旋转销为轴线旋转, 实现安装架的姿态调整, 使安装架上 部四个角上的四个橡胶轮始终同时紧抵隧道衬砌内壁。起升装置托动探测雷达的安装架, 使安装架上的四个橡胶轮随隧道衬砌内壁的起伏而起伏, 程中始终紧抵隧道衬砌内壁, 达 到随动效果。四个橡胶轮 5 为实心橡胶轮, 在沿隧道衬砌内壁行进时起吸收能量减震的作 用。姿态调整拉簧 3 调节装有探测雷达 6 的安装架 2 的姿态, 使安装架 2 以两个旋转销 7 为轴线旋转, 保证四个橡胶轮 5 同时紧抵隧道衬砌内壁。保护罩 1 的最前端距隧道衬砌内 壁 167.5mm, 在探测行进作业时, 遇到不高于 150mm 的台阶状障碍物时, 探测小车可顺着保 护罩 1 的弧面滑行越过, 从而避免障碍物撞击探测雷达 6。雷达小车升起时, 起升装置的最 大起升高度被锁具 8 限定。探测作业完成后, 将起升装置回到图 5 所示的收缩状态。
     图 3、 图 4、 图 5 为起升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起升装置的上约束点为连接销中心 A 和 连接销中心 B, 下约束点为连接销中心 C 和连接销中心 D。其中, 图 3 为起升装置的最高位 置, 即雷达小车起升最大位置, 角向为 59.4°, 起升装置高度为 399.6mm。图 4 为起升装置 的正常工作位置, 即雷达小车正常探测行车时的设定位置, 角向为 57.7°, 起升装置高度为 264.4mm。两位置的高度差为 135.2mm, 也即在起升装置被压下 135.2mm 的距离时开始行进探测作业。图 5 为起升装置的收缩位置, 其角向为 56.8°, 此时的起升装置高度为 70.4mm。 起升装置通过锁具保护, 保证在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时安装架 2 的角向的变化角度不超过 4°, 使探测雷达 6 的信号辐射接受面始终与隧道衬砌内壁保持平行。从而达到探测雷达与 隧道衬砌内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保护罩为圆弧面结构, 安装在安装架的探测车前进方 向一侧, 在探测作业时其圆弧前端顶部距隧道衬砌内壁面 167.5mm, 用来避开隧道衬砌内壁 上不高于 150mm 的台阶状障碍物, 以防止探测雷达在作业时发生碰撞损坏。安装架座和底 座之间有锁具相连, 锁具的作用是限定起升装置的起升距离, 避免其无限制起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原来的手工探测 5km/h 改为机械化作业 20km/h, 单个探 测雷达的工作效率提高 5 倍 ; 同时, 能使探测雷达始终紧贴隧道内壁, 探测信号的稳定性得 到提高 ; 另外, 还具备防撞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
     图 2 是图 1 的侧视图 ;
     图 3 是本发明的起升装置在最高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的起升装置在正常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是本发明的起升装置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
     1. 保护罩, 2. 安装架, 3. 姿态调整拉簧, 4. 安装架座, 5. 橡胶轮, 6. 探测雷达, 7. 旋转销, 8. 锁具, 9. 辅助上连杆, 10. 上连杆, 11. 起升拉簧, 12. 辅助下连杆, 13. 下连杆, 14. 底座 ;
     A 为上连杆 10 与安装架座 4 间的连接销中心, B 为辅助上连杆 9 与安装架座 4 间 的连接销中心, A、 B 连线的水平夹角表示安装架 2 的角向, C 为下连杆 13 与底座 14 间的连 接销中心, D 为辅助下连杆 12 与底座 14 间的连接销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 1 所示的实施例中, 安装架座 4、 辅助上连杆 9、 上连杆 10、 起升拉簧 11、 辅助 下连杆 12、 下连杆 13、 底座 14 一起构成具有受电弓原理的两组并排的双四连杆机构——起 升装置。探测雷达 6 安装在安装架 2 内, 安装架 2 四角各装一个橡胶轮 5, 起升装置托动安 装架 2 使其四个橡胶轮 5 在行车探测作业过

隧道探测雷达小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隧道探测雷达小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隧道探测雷达小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探测雷达小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探测雷达小车.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65431A43申请公布日20121107CN102765431ACN102765431A21申请号201010573425322申请日20110302B62D57/02200601G01S7/02200601E21F17/0020060171申请人常州中铁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3022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汉江路396号72发明人惠华强徐委华周圣冠蒋林宇54发明名称隧道探测雷达小车57摘要隧道探测雷达小车主要由保护罩1、安装架2、姿态调整拉簧3、安装架座4、橡胶轮5、探测雷达6、旋转销7、锁具8、辅助上连杆9、上连杆10、起升拉簧11、辅助下连杆12、下连杆13、底座14。

2、组成,工作时安装架座4、辅助上连杆9、上连杆10、起升拉簧11、辅助下连杆12、下连杆13、底座14构成起升装置,托动安装架2使橡胶轮5贴到隧道衬砌内壁。姿态调整拉簧3调节装有探测雷达6的安装架2的姿态,保证四个橡胶轮5同时紧抵隧道衬砌内壁,保护罩1对探测雷达6起防撞击保护。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1页21隧道探测雷达小车主要由保护罩1、安装架2、姿态调整拉簧3、安装架座4、橡胶轮5、探测雷达6、旋转销7、锁具8、辅助上连杆9、上连杆10、起升拉簧11、辅助下连杆12、下连杆13、底座14。

3、组成,其特征是安装架座4、辅助上连杆9、上连杆10、起升拉簧11、辅助下连杆12、下连杆13、底座14以销轴为关节构成两组并排的双四连杆机构,形成具有受电弓原理的起升装置,起升装置托动安装架座4,安装架座4与其上部的安装架2用两个旋转销7相连,四个姿态调整拉簧3分别连接安装架2和安装架座4四个对应的角部位置,探测雷达6安装在安装架2内,安装架2上部四个角上有四个橡胶轮5,前部装有保护罩1,安装架座4和底座14之间有锁具8相连,限定两者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探测雷达小车,其特征是保护罩1为圆弧面结构,圆弧前端顶部在工作位置距隧道衬砌内壁面167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探。

4、测雷达小车,其特征是四个姿态调整拉簧3分左右两组,相互牵拉安装架2使之以两个旋转销7为轴线旋转,实现安装架2的姿态调整。权利要求书CN102765431A1/2页3隧道探测雷达小车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铁路车辆隧道探测车,特别是涉及隧道探测车上的隧道探测雷达小车。背景技术0002在铁路隧道质量缺陷探测过程中,隧道衬砌内壁可能存在台阶等,会造成探测雷达被碰撞损坏。因此,在探测隧道时需要一种装置对探测雷达进行保护。0003目前,国内尚无企业专门对此装置进行研发,隧道探测一般采用手动拖车方式,遇到台阶、曲面时手工调整,因此探测速度最大只能达到5KM/H。另外,由于探测雷达距隧道衬砌内。

5、壁的距离,会因内壁面不平整、凹凸弧面而不断变化,造成探测信号不稳定,影响探测效果。发明内容0004为了提高隧道探测工作的效率及探测信号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铁路隧道探测雷达小车,该装置可随隧道衬砌内壁凹凸弧面波动,并自动避开障碍,使探测雷达始终与隧道衬砌内壁保持恒定距离,探测时行车速度最大可达20KM/H。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探测雷达小车由保护罩、安装架、姿态调整拉簧、安装架座、橡胶轮、探测雷达、旋转销、锁具、辅助上连杆、上连杆、起升拉簧、辅助下连杆、下连杆、底座组成。其中,安装架座、辅助上连杆、上连杆、起升拉簧、辅助下连杆、下连杆、底座构成两组并排的双四连。

6、杆机构,形成具有受电弓原理的起升装置。起升装置托动安装架座,安装架座与其上部的安装架用两个旋转销相连,探测雷达安装在安装架内。四个姿态调整拉簧分别连接安装架和安装架座的四个相对应的角部位置,分左右两组,相互牵拉安装架使之以两个旋转销为轴线旋转,实现安装架的姿态调整,使安装架上部四个角上的四个橡胶轮始终同时紧抵隧道衬砌内壁。起升装置托动探测雷达的安装架,使安装架上的四个橡胶轮随隧道衬砌内壁的起伏而起伏,程中始终紧抵隧道衬砌内壁,达到随动效果。四个橡胶轮5为实心橡胶轮,在沿隧道衬砌内壁行进时起吸收能量减震的作用。姿态调整拉簧3调节装有探测雷达6的安装架2的姿态,使安装架2以两个旋转销7为轴线旋转,。

7、保证四个橡胶轮5同时紧抵隧道衬砌内壁。保护罩1的最前端距隧道衬砌内壁1675MM,在探测行进作业时,遇到不高于150MM的台阶状障碍物时,探测小车可顺着保护罩1的弧面滑行越过,从而避免障碍物撞击探测雷达6。雷达小车升起时,起升装置的最大起升高度被锁具8限定。探测作业完成后,将起升装置回到图5所示的收缩状态。0006图3、图4、图5为起升装置的工作原理图,起升装置的上约束点为连接销中心A和连接销中心B,下约束点为连接销中心C和连接销中心D。其中,图3为起升装置的最高位置,即雷达小车起升最大位置,角向为594,起升装置高度为3996MM。图4为起升装置的正常工作位置,即雷达小车正常探测行车时的设定。

8、位置,角向为577,起升装置高度为2644MM。两位置的高度差为1352MM,也即在起升装置被压下1352MM的距离时开始行进说明书CN102765431A2/2页4探测作业。图5为起升装置的收缩位置,其角向为568,此时的起升装置高度为704MM。起升装置通过锁具保护,保证在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时安装架2的角向的变化角度不超过4,使探测雷达6的信号辐射接受面始终与隧道衬砌内壁保持平行。从而达到探测雷达与隧道衬砌内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保护罩为圆弧面结构,安装在安装架的探测车前进方向一侧,在探测作业时其圆弧前端顶部距隧道衬砌内壁面1675MM,用来避开隧道衬砌内壁上不高于150MM的台阶状障碍物。

9、,以防止探测雷达在作业时发生碰撞损坏。安装架座和底座之间有锁具相连,锁具的作用是限定起升装置的起升距离,避免其无限制起升。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原来的手工探测5KM/H改为机械化作业20KM/H,单个探测雷达的工作效率提高5倍;同时,能使探测雷达始终紧贴隧道内壁,探测信号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另外,还具备防撞保护功能。附图说明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09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0010图2是图1的侧视图;0011图3是本发明的起升装置在最高位置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4是本发明的起升装置在正常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5是本发明的起升装置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

10、14图中标记00151保护罩,2安装架,3姿态调整拉簧,4安装架座,5橡胶轮,6探测雷达,7旋转销,8锁具,9辅助上连杆,10上连杆,11起升拉簧,12辅助下连杆,13下连杆,14底座;0016A为上连杆10与安装架座4间的连接销中心,B为辅助上连杆9与安装架座4间的连接销中心,A、B连线的水平夹角表示安装架2的角向,C为下连杆13与底座14间的连接销中心,D为辅助下连杆12与底座14间的连接销中心。具体实施方式0017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架座4、辅助上连杆9、上连杆10、起升拉簧11、辅助下连杆12、下连杆13、底座14一起构成具有受电弓原理的两组并排的双四连杆机构起升装置。探测雷达6安装在安装架2内,安装架2四角各装一个橡胶轮5,起升装置托动安装架2使其四个橡胶轮5在行车探测作业过说明书CN102765431A1/3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65431A2/3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765431A3/3页7图5说明书附图CN10276543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