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 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造纸法再造烟叶是卷烟重要原料之一,因其可塑性强、化学组分 和纤维组分可调可控,而在卷烟减害降焦和增香保润中越来越受到重 视。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借鉴造纸工业上的成熟技术,包括原料 预处理、提取、分离、浓缩、打浆、抄片、涂布以及烘烤后处理等工 艺过程。将烟梗、碎片、烟末等原料通过制浆抄造制成再造烟叶纸基, 然后经过涂布加工形成具有特定风格的再造烟叶产品。造纸法再造烟 叶的柔软度越接近烟叶的柔软度,其与叶片混配的均匀性以及切丝后 烟丝混配均匀性越好,有利于提高卷烟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质量稳定性。
目前,柔软度检测方法主要测试皮革柔软度、铜线材柔软度、丝 绸织物柔软度,所用测试设备构造和原理差别较大,不适用于测量造 纸法再造烟叶的柔软度,目前尚无统一的测定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 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方法,以更 加适合于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的测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 方法,包括:
步骤1:将待测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放置在设有狭缝的测试平台 上,使得所述样品的测量位置对准所述狭缝,并对所述测量位置进行 步骤2的操作;
步骤2:通过刀片对所述测量位置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 设距离,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最大阻力的大小;
步骤3:根据所记录的所述最大阻力的大小确定所述样品的柔软 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测量位置包括所述样品的其中一个面 的至少两个位置、所述样品的两个面的各一个位置或所述样品的两个 面的各至少两个位置,对不同的所述测量位置轮流进行步骤2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对所记录的所述样品不同 位置的所述最大阻力的大小取平均值,并根据所述平均值确定所述样 品的柔软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测量位置包括所述样品的其中一个面 的至少两个位置,所述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方法的具体操作为:
将待测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的第一面放置在设有狭缝的测试平 台上,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一面的第一位置对准所述狭缝;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一位置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离, 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一最大阻力的大小;
旋转所述样品,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一面的第二位置对准所述狭 缝;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二位置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离, 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二最大阻力的大小;
计算所述第一最大阻力和所述第二最大阻力的平均值,以确定所 述样品的第一面的柔软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和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相互垂 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与所述样品的 横切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样品 的纵切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测量位置包括所述样品的两个面的各 至少两个位置,所述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方法的具体操作为:
将待测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的第一面放置在设有狭缝的测试平 台上,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一面的第一位置对准所述狭缝;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一位置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离, 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一最大阻力的大小;
旋转所述样品,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一面的第二位置对准所述狭 缝;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二位置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离, 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二最大阻力的大小;
翻转所述样品,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二面的第三位置对准所述狭 缝;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三位置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离, 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三最大阻力的大小;
旋转所述样品,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二面的第四位置对准所述狭 缝;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四位置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离, 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四最大阻力的大小;
计算所述第一最大阻力、所述第二最大阻力、所述第三最大阻力 和所述第四最大阻力的平均值,以确定所述样品的柔软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和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相互垂 直,所述第三位置的方向和所述第四位置的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与所述样品的 横切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样品 的纵切方向平行,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中的一个与所述样品 的横切方向平行,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样 品的纵切方向平行。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将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放置在设 有狭缝的测试平台上,然后利用刀片向下压对准狭缝的样品的测量位 置,记录下压过程中刀片受到的最大阻力,并以该最大阻力的大小来 确定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柔软度。该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对样品的 至少一个测量位置进行测量,测量不同测量位置的柔软度可以对造纸 法再造烟叶样品不同方向的柔软度进行评价,还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测 量位置的测量结果对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的柔软度做出综合的评价。 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测试速度快,样品无损伤,测定结果准确、重 复性好,能满足企业快速检测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的需求,为生产 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 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 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测量 前样品的测量位置和方向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进行第一次测量时样品的测量位置和方向示 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进行第二次测量时样品的测量位置和方向示 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进行第三次测量时样品的测量位置和方向示 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进行第四次测量时样品的测量位置和方向示 意图。
图中:1-第一边,2-第二边,A-第一面,B-第二面,X-狭缝,W1- 第一位置,W2-第二位置,W3-第三位置,W4-第四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 “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 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 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 的限制。
为了使柔软度测量方法更加适合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的测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将待测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放置在设有狭缝X的测试平 台上,使得所述样品的测量位置对准所述狭缝X,并对所述测量位置 进行步骤2的操作;
步骤2:通过刀片对所述测量位置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 设距离,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最大阻力的大小;
步骤3:根据所记录的所述最大阻力的大小确定所述样品的柔软 度。
其中,预设距离的大小可以采用造纸行业的一般标准,设置为 08.cm~1cm,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由于刀片下压深度不同, 测试结果也可能不同,因此当对样品的多个测量位置进行测量时,每 次测量时刀片下压的深度应该相同,以避免由于下压深度不同而影响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上述方法通过将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放置在设有狭缝的测试平 台上,然后利用刀片向下压对准狭缝的样品的测量位置,记录下压过 程中刀片受到的最大阻力,并以该最大阻力的大小来确定造纸法再造 烟叶的柔软度。该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至少 一个测量位置进行测量,测量不同测量位置的柔软度可以对造纸法再 造烟叶样品不同方向的柔软度进行评价,还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测量位 置的测量结果对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的柔软度做出综合的评价。该方 法操作简便,分析测试速度快,样品无损伤,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 好,能满足企业快速检测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的需求,为生产工艺 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上述方法中,只选用烟草样品的一个位置按照步骤1和步骤2进 行测量时,可以评价该位置所在方向的柔软度;选择烟草样品的两个 位置,分别按照步骤1和步骤2进行测量时,可以对测量结果取平均 值,以对这两个位置所在平面的柔软度进行评价;还可以选择烟草样 品的两个平面的四个位置,分别按照步骤1和步骤2进行测量,然后 对测量结果取平均值,以评价烟草样品整体的柔软度。当然,选用的 测量位置的个数并不限于一个、两个和四个,实际过程中可以根据需 要进行灵活选择。
所述步骤1中的测量位置包括所述样品的其中一个面的至少两个 位置、所述样品的两个面的各一个位置或所述样品的两个面的各至少 两个位置,对不同的所述测量位置轮流进行步骤2的操作。
根据以上描述,本发明的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方法可以通 过测量样品正面或反面的一个测量位置的柔软度,来确定该测量位置 所在方向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柔软度;也可以通过测量样品正面或反 面的至少两个测量位置的柔软度,以综合评价正面或反面整个面的柔 软度;还可以通过同时测量样品正面的一个测量位置和反面一个测量 位置的柔软度,来综合评价造纸法再造烟叶整体的柔软度;当然,为 了更加准确地确定造纸法再造烟叶整体的柔软度,还可以同时测量正 面的至少两个测量位置和反面的至少两个测量位置的柔软度,以进行 更加全面的评价。
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可以为:对所记录的所述样品不同位置的 所述最大阻力的大小取平均值,并根据所述平均值确定所述样品的柔 软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的测量位置包括所述样品的其中 一个面的至少两个位置,所述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方法的具体 操作为:
将待测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的第一面A放置在设有狭缝X的测 试平台上,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一面A的第一位置W1对准所述狭缝X;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一位置W1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 离,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一最大阻力的大小;
旋转所述样品,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一面A的第二位置W2对准所 述狭缝X;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二位置W2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 离,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二最大阻力的大小;
计算所述第一最大阻力和所述第二最大阻力的平均值,以确定所 述样品的第一面A的柔软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置W1的方向和所述第二位置W2的方向相 互垂直。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置W1和所述第二位置W2中的一个与所 述样品的横切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位置W1和所述第二位置W2中的 另一个与所述样品的纵切方向平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的测量位置包括所述样品的两 个面的各至少两个位置,所述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方法的具体 操作为:
将待测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的第一面A放置在设有狭缝X的测 试平台上,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一面A的第一位置W1对准所述狭缝X;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一位置W1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 离,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一最大阻力的大小;
旋转所述样品,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一面A的第二位置W2对准所 述狭缝X;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二位置W2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 离,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二最大阻力的大小;
翻转所述样品,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二面B的第三位置W3对准所 述狭缝X;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三位置W3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 离,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三最大阻力的大小;
旋转所述样品,使得所述样品的第二面B的第四位置W4对准所 述狭缝X;
通过刀片对所述第四位置W4进行下压,使所述刀片下降预设距 离,记录所述刀片在下压过程中所受到的第四最大阻力的大小;
计算所述第一最大阻力、所述第二最大阻力、所述第三最大阻力 和所述第四最大阻力的平均值,以确定所述样品的柔软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置W1的方向和所述第二位置W2的方向相 互垂直,所述第三位置W3的方向和所述第四位置W4的方向相互垂 直。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置W1和所述第二位置W2中的一个与所 述样品的横切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位置W1和所述第二位置W2中的 另一个与所述样品的纵切方向平行,所述第三位置W3和所述第四位 置W4中的一个与所述样品的横切方向平行,所述第三位置W3和所 述第四位置W4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样品的纵切方向平行。
另外,在对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的柔软度进行测量之前,还可以 将待测量的样品放置在温度为22±1℃、相对湿度为60±2%的恒温恒 湿箱中进行水分平衡24小时,以避免样品的温度或湿度不够造成对测 量结果的不利影响。
为进一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还可以将所述样品裁剪成具有预设 尺寸的小块,比如尺寸可以为10cm×10cm。当然,根据实验需要, 还可以裁剪成其他长度和宽度的尺寸。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方法的 三个实施例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一)取样:实验样品(尺寸为3100mm×2800mm),取8个 样品,用密封袋封存,标识日期、正反面,以第一面A为正面,第二 面B为反面为例。
(二)样品准备:样品放置在温度为22±1℃、相对湿度为60± 2%的恒温恒湿箱平衡水分24h后,用纸张裁剪器裁剪成10cm*10cm 的尺寸待测。
(三)样品测试:
(1)测量位置:每个样品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方向和位置进行 一次、二次或四次等几种测试模式,分别记录测试结果。
(2)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测试前样品的位置和方向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边1和第二边2 为相邻的两条边,在后续对样品进行旋转后,对这两条边的标号标示 可以方便地辨认样品的方向。
测试狭缝X的宽度可以调整到20cm,然后开始测试。
实施例1:(一次测试模式)
如图2所示,将样品的第一面A向上放置在测试台上,并使得样 品的第一位置W1对准狭缝X,样品一边超过该狭缝X约1~1.5cm, 并与刀片平行,按下测试仪器的“Start”键后,下压横梁会自动将测 试刀片下压在样品上,测试刀片下压预设距离(以0.8cm为例)后, 样品自动回弹复位到初始位置,记录下压过程中的最大阻力。
检测结果如下:
单位:mN
样品编号 第一位置W1 1 45.5 2 46.3 3 46.5 4 45.7 5 45.2 6 46.5 7 44.9 8 46.0 平均值 45.8
实施例2:(二次测试模式)
如图2所示,将样品的第一面A向上放置在测试台上,并使得样 品的第一位置W1对准狭缝X,样品一边超过该狭缝X约1~1.5cm, 并与刀片平行,按下测试仪器的“Start”键后,下压横梁会自动将测 试刀片下压在样品上,测试刀片下压0.8cm后,样品自动回弹复位到 初始位置,记录下压过程中的最大阻力。
然后,如图3所示,将样品水平旋转90度,并使得样品的第二 位置W2对准狭缝X,重复上述测试过程并记录下压过程中的最大阻 力。
检测结果如下:
单位:mN
样品编号 第一位置W1 第二位置W2 平均值 1 45.5 77.8 61.7 2 46.3 77.2 61.8 3 46.5 76.8 61.7 4 45.7 79.7 62.7 5 45.2 78.3 61.8 6 46.5 77.8 62.2 7 44.9 78.1 61.5 8 46.0 77.0 61.5 平均值 45.8 77.8 61.8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的第一面的两个垂 直方向的柔软度差异较大,将横向和纵向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后的数据 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造纸法再造烟叶第一面整体的柔软度。
实施例3:(四次测试模式)
Ⅰ、如图2所示,将样品的第一面A向上放置在测试台上,并使 得样品的第一位置W1对准狭缝X,样品一边超过该狭缝X约 1~1.5cm,并与刀片平行,按下测试仪器的“Start”键后,下压横梁 会自动将测试刀片下压在样品上,测试刀片下压0.8cm后,样品自动 回弹复位到初始位置,记录下压过程中的最大阻力。
Ⅱ、如图3所示,将样品水平旋转90度,并使得样品的第二位 置W2对准狭缝X,重复上述测试过程并记录下压过程中的最大阻力。
Ⅲ、如图4所示,将样品的第二面B向上放置在测试台上,将第 二面B上与第二位置W2平行的第三位置W3对准狭缝X,按“Ⅰ” 的测试过程测试,并记录下压过程中的最大阻力。
Ⅳ、如图5所示,将第“Ⅲ”次测试样品水平旋转90度,将第 二面B上与第一位置W1平行的第四位置W4对准狭缝X,按“Ⅰ” 的测试过程测试,并记录下压过程中的最大阻力。
检测结果如下:
单位:mN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第一面的横向和纵向 柔软度差异较大,将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横向和纵向四次测量结果取平 均值后的数据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造纸法再造烟叶整体的柔软度。另 外,第一面的横向和纵向两次测量结果平均值与第二面的横向和纵向 两次测量结果平均值比较接近,因此均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造纸法再 造烟叶的其中一个面的柔软度。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
(1)一次测试模式:该测试模式的结果可以代表所测试样品单 方向(横向或纵向)的柔软度。
(2)二次测试模式:该测试模式的两个结果分别代表所测试样 品两个方向(横向或纵向)的柔软度,可以将两个结果数据取平均值, 以反映样品某一个面的柔软度。
(3)四次测试模式:该测试模式的四个结果分别代表所测试样 品正反两个面的两个方向(横向或纵向)的柔软度,可以将四个结果 数据取平均值,以反映样品整体的柔软度。
通过对本发明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方法的多个实施例的 说明,可以看到本发明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测量方法实施例可以通 过三种测试模式评价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柔软度。该方法可以通过一次 测定模式表征样品单方向的柔软度;也可以通过二次测试模式评价样 品第一面或第二面的横向和纵向柔软度,将两个结果数据取平均值后 能反映样品第一面的柔软度;也可以采用四次测试模式测试样品正反 两面两个方向(横向或纵向)的柔软度,将四个结果数据取平均值后 能反映样品整体的柔软度。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测试速度快,样品 无损伤,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能满足企业快速检测造纸法再造 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的需求,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 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 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 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