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烟雾化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子烟雾化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61515.X (22)申请日 2017.07.17 (73)专利权人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 中路三段188号 专利权人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 司 (72)发明人 刘建福 陈超英 郭小义 代远刚 尹新强 沈轶 陈超 蔡吉俊 周永权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 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卢宏 李美丽 (51)Int.Cl. A24F 4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
2、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包括 油仓、 毛细管和吸嘴, 毛细管的进油端与油仓内 腔相连通, 毛细管的出油端与吸嘴相通, 油仓上 设有连通油仓内腔与大气的通气孔, 还包括可打 开或关闭通气孔的按键组件; 还包括电路板和用 以控制电路板上电路按键开关是否接通的电路 开关组件; 按键组件和电路开关组件联动, 当按 键组件控制通气孔打开时, 电路开关组件控制电 路按键开关接通; 当按键组件控制通气孔关闭 时, 电路开关组件控制电路按键开关断开。 利用 本实用新型能及时快速地将烟油通过毛细管供 给至发热组件雾化, 用户不易。
3、吸食到大颗粒液 滴, 雾化充分, 烟雾颗粒细腻, 烟雾口感好, 烟雾 量大, 不会烫伤口腔, 用户体验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8页 CN 207011687 U 2018.02.16 CN 207011687 U 1.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包括油仓 (1) 、 毛细管 (2) 和吸嘴 (3) , 毛细管 (2) 的进油端与油仓 (1) 内腔相连通, 毛细管 (2) 的出油端与吸嘴 (3) 相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仓 (1) 上设有连通 油仓 (1) 内腔与大气的通气孔 (4) , 还包括可打开或关闭所述通气孔 (4) 的按键组件 (5)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4、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路板 (6) 和用以控制电路 板 (6) 上电路按键开关 (73) 是否接通的电路开关组件 (7) ; 所述按键组件 (5) 和电路开关组 件 (7) 联动, 当按键组件 (5) 控制通气孔 (4) 打开时, 电路开关组件 (7) 控制电路按键开关 (73) 接通; 当按键组件 (5) 控制通气孔 (4) 关闭时, 电路开关组件 (7) 控制电路按键开关 (73) 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组件 (5) 包括按键壳 (51) 、 按键轴 (52) 、 第一复位弹簧 (53) 和密封片 (54) , 所述油仓 (1) 设于外壳 (。
5、8) 内, 所述密封片 (54) 设于油仓 (1) 内, 所述按键轴 (52) 的一端与密封片 (54) 垂直相连, 按键轴 (52) 的另一端 穿出油仓 (1) 并与按键壳 (51) 相连, 按键轴 (52) 上设有第一限位部 (521) , 第一复位弹簧 (53) 套设于按键轴 (52) 外, 第一复位弹簧 (53) 的一端与油仓 (1) 相抵接, 第一复位弹簧 (53) 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部 (521) 相抵接; 在常态下, 密封片 (54) 封住所述通气孔 (4) ; 按下按键 壳 (51) , 按键壳 (51) 通过按键轴 (52) 带动密封片 (54) 打开通气孔 (4) 。 4.。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开关组件 (7) 包括开关轴 (71) 、 第二复位弹簧 (72) 和所述电路按键开关 (73) , 开关轴 (71) 上设有第二限位部 (711) ; 所述第二复位弹簧 (72) 的一端套设于电路按键开关 (73) 的控制杆外并与电路按键开关 (73) 的基座相抵接, 第二复位弹簧 (72) 的另一端套设于开关轴 (71) 的一端外并与第二限位 部 (711) 相抵接; 在常态下, 开关轴 (71) 与电路按键开关 (73) 不接触, 电路按键开关 (73) 断 开, 开关轴 (71) 与按键壳 (51) 不接触; 按下按键, 按键壳 。
7、(51) 与开关轴 (71) 相抵接并带动开 关轴 (71) 与电路按键开关 (73) 相抵接, 电路按键开关 (73) 接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 (4) 内填充有多孔件 (16) 。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发热组件 (9) , 所 述发热组件 (9) 包括伸入毛细管 (2) 出油端内的烟油引导部 (91) 、 与毛细管 (2) 出油端外端 面相对的发热部 (92) , 烟油引导部 (91) 与发热部 (92) 相连; 所述发热组件 (9) 上开设连通毛 细管 (2) 出油端与吸嘴 (3) 的过气道 (。
8、93)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部 (92) 为塔形弹簧式发热 丝, 所述烟油引导部 (91) 为圆柱弹簧式发热丝, 发热部 (92) 与烟油引导部 (91) 同轴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发热部 (92) 的较小端与烟油引导部 (91) 相连。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部 (92) 为圆柱弹簧式发热 丝, 所述烟油引导部 (91) 包括多根一端与发热组件 (9) 固连的引导柱, 引导柱与发热部 (92) 的轴线垂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仓 (。
9、1) 、 毛细管 (2) 、 发热组 件 (9) 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011687 U 2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利用毛细管导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包括毛细管、 油仓、 吸嘴和进气孔, 其中毛 细管的一端与油仓内腔相通, 毛细管的另一端与吸嘴相连通。 现有的毛细管都是采用发热 材料制作而成。 毛细管一端将油仓内的烟油吸至毛细管内, 毛细管通过自身发热加热毛细 管内的烟油, 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由毛细管另一端喷出, 气流从进气孔进入, 将烟雾带至吸 嘴。
10、供用户吸食。 0003 现有的利用毛细管导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具有以下缺点: 0004 第一, 由于油仓处于密封状态, 油仓上没有设置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孔, 因而当电子 烟雾化器工作时, 由于毛细管不断将油仓内的烟油加热雾化成烟雾供用户吸食, 因而油仓 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从而油仓内的烟油不能及时通过毛细管输送出, 从而烟雾量小或 出现干烧的现象, 用户体验差。 再者, 在油仓内压强过小的情况下, 油仓还有可能收缩变形, 从而将油仓内的烟油挤出, 导致漏油。 0005 第二, 由于完全依靠毛细管原理导油, 导油速率较慢, 烟雾量小。 同时, 依靠毛细管 自身加热烟油所喷射出来的烟雾基本都是大颗粒。
11、烟油液滴, 细小颗粒烟雾占比很小, 吸烟 时易吸食到大颗粒液滴, 因而颗粒感太重, 烟雾口感差, 易烫伤口腔。 同时大颗粒液滴雾化 不充分, 烟雾量小。 发明内容 0006 现有的利用毛细管传导烟油的电子烟雾化器中, 油仓处于密封状态, 工作时油仓 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无法及时输送烟油并有可能导致干烧或烟雾量小; 毛细管通过自身 发热加热烟油, 喷射的烟雾中大颗粒液滴占比较重, 用户易吸食到大颗粒液滴, 烟雾口感 差, 易烫伤口腔, 雾化不充分, 烟雾量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 足, 提供一种改进了的电子烟雾化器, 油仓上设置有连通油仓内腔与大气的通气孔, 烟油能 。
12、及时快速地通过毛细管供给至发热组件雾化, 用户不易吸食到大颗粒液滴, 雾化充分, 烟雾 颗粒细腻, 烟雾口感好, 烟雾量大, 不会烫伤口腔, 用户体验好。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包括油仓、 毛细管和吸嘴, 毛细管的进油端与油仓内腔相连 通, 毛细管的出油端与吸嘴相通, 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油仓上设有连通油仓内腔与大气的通 气孔, 还包括可打开或关闭所述通气孔的按键组件。 0009 借由上述结构, 由于油仓上设有连通油仓内腔与大气的通气孔, 吸烟时, 通过按键 组件打开通气孔, 从而可以通过通气孔使得油仓内外的气压达到平衡状态。。
13、 当电子烟雾化 器工作时, 由于油仓内的压强变小, 通过按键组件打开通气孔使油仓外的气压补充到油仓 内腔的气压, 从而使得油仓内外气压平衡, 此时油仓内的烟油才能够不断的自动的通过毛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7011687 U 3 细管导送至发热组件雾化, 烟雾量大, 用户体验好。 由于吸烟时, 油仓内外气压平衡, 因而油 仓不会收缩变形, 避免出现漏油现象; 不吸烟时, 通过按键组件关闭通气孔, 油仓内外不连 通, 油仓内气压处于负压状态即油仓内气压小于油仓外大气压, 所以烟油不会从毛细管流 出, 从而避免出现漏油现象。 0010 进一步地, 还包括电路板和用以控制电路板上电路。
14、按键开关是否接通的电路开关 组件; 所述按键组件和电路开关组件联动, 当按键组件控制通气孔打开时, 电路开关组件控 制电路按键开关接通; 当按键组件控制通气孔关闭时, 电路开关组件控制电路按键开关断 开。 0011 吸烟时, 通过按键组件打开通气孔, 油仓内外气压达到平衡, 供油连续, 同时电路 按键开关接通, 电路开始工作, 电子烟雾化器正常雾化。 不吸烟时, 松开按键组件, 通气孔关 闭, 油仓内腔与外界不连通, 由于油仓内腔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所以烟油不会流出, 同时 电路按键开关断开, 电路停止工作, 电子烟雾化器不雾化就不会出现因没有烟油而干烧的 现象, 与此同时联动操作简单方便。。
15、 0012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壳、 按键轴、 第一复位弹簧和密封片, 所述油仓设于外壳内, 所述密封片设于油仓内, 所述按键轴的一端与密封片垂直相连, 按键 轴的另一端穿出油仓并与按键壳相连, 按键轴上设有第一限位部, 第一复位弹簧套设于按 键轴外, 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油仓相抵接, 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部相抵接; 在常态下, 密封片封住所述通气孔; 按下按键壳, 按键壳通过按键轴带动密封片打开通气 孔。 0013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电路开关组件包括开关轴、 第二复位弹簧和所述电路按 键开关, 开关轴上设有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套设于电路按键。
16、开关的控制 杆外并与电路按键开关的基座相抵接, 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设于开关轴的一端外并与 第二限位部相抵接; 在常态下, 开关轴与电路按键开关不接触, 电路按键开关断开, 开关轴 与按键壳不接触; 按下按键, 按键壳与开关轴相抵接并带动开关轴与电路按键开关相抵接, 电路按键开关接通。 0014 借由上述结构, 油仓内设有用于隔绝油仓内外两种气压的密封片, 该密封片与按 键轴连接, 当按键壳被按下时通气孔打开, 油仓内外气压连通即平衡, 油仓内烟油通过毛细 管流出; 同时按键壳外壁抵接开关轴并推动开关轴向下运动, 从而触动电路按键开关使电 路导通, 此时电子烟雾化器正常工作。 当按键壳未按下。
17、时, 油仓内形成负压, 此时与油仓内 腔连通的毛细管内的烟油不会自动流出, 电路按键开关未接通, 所以电子烟雾化器无法工 作, 避免在没有烟油导出的情况下, 发热组产生干烧的现象。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通气孔内填充有多孔件。 0016 油仓上设置有通气孔使油仓内外连通, 该通气孔可以直接在油仓壁上设置也可以 通过镶嵌由多孔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孔件, 然后通过密封片将该通气孔密封, 确保在不吸烟 时油仓内的烟油不会流出。 0017 进一步地, 还包括发热组件, 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伸入毛细管出油端内的烟油引导 部、 与毛细管出油端外端面相对的发热部, 烟油引导部与发热部相连; 所述发热组件上开设 。
18、连通毛细管出油端与吸嘴的过气道。 0018 在发热组件上设置有烟油引导部, 主要用于将毛细管内的烟油引导到发热组件进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7011687 U 4 行雾化, 提升导油速率和雾化效率。 同时, 发热部还可以阻挡毛细管出油端喷出的大颗粒烟 油液滴并对其进一步加热雾化, 使烟雾更加细腻、 烟雾量更大, 避免用户吸食到大颗粒烟油 液滴, 避免用户被烫伤口腔, 提升烟雾量和烟雾口感; 或烟油引导部还可以阻挡毛细管出油 端喷出的大颗粒烟油液滴并将大颗粒烟油液滴引导输送至发热部, 使发热部对其进一步加 热雾化, 进一步的提升烟雾量和烟雾口感。 0019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所。
19、述发热部为塔形弹簧式发热丝, 所述烟油引导部为圆柱弹 簧式发热丝, 发热部与烟油引导部同轴相连。 0020 上述结构的发热组件为喇叭形, 且该发热组件抵接在毛细管的出油端上, 发热丝 对烟油起到导向作用, 烟油可以顺着发热丝的周壁向下流动雾化, 可以加快烟油流动速率 及提升雾化效率。 0021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发热部的较小端与烟油引导部相连。 0022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发热部为圆柱弹簧式发热丝, 所述烟油引导部包括多 根一端与发热组件固连的引导柱, 引导柱与发热部的轴线垂直。 0023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油仓、 毛细管、 发热组件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0024 毛细管设置在油。
20、仓的下方, 在油仓内外气压平衡的状态下通过毛细管内烟油本身 的重力供给到发热组件上雾化, 供油速度快。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 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及时快速地将烟油通过毛细管供给至发热组 件雾化, 用户不易吸食到大颗粒液滴, 雾化充分, 烟雾颗粒细腻, 烟雾口感好, 烟雾量大, 不 会烫伤口腔, 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中按键壳按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1上部的爆炸图。 0029 图4为图1下部的爆炸图。 0030 图5为图1中毛细管与发热组件的连接关系图。 0031 图6为图1中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
21、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8为毛细管与发热组件另一种连接关系图。 0034 其中, 1为油仓, 2为毛细管, 3为吸嘴, 4为通气孔, 5为按键组件, 51为按键壳, 52为 按键轴, 521为第一限位部, 53为第一复位弹簧, 54为密封片, 6为电路板, 7为电路开关组件, 71为开关轴, 711为第二限位部, 72为第二复位弹簧, 73为电路按键开关, 8为外壳, 9为发热 组件, 91为烟油引导部, 92为发热部, 93为过气道, 10为限位槽, 11为支架, 111为过气槽, 12 为出气通道, 13为油仓盖, 14为电池, 15为底座, 16为多孔件。。
22、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实施例一 0036 如图1至图6所示, 电子烟雾化器包括油仓1、 毛细管2和吸嘴3, 毛细管2的进油端与 油仓1内腔相连通, 毛细管2的出油端与吸嘴3相通, 所述油仓1上设有连通油仓1内腔与大气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7011687 U 5 的通气孔4, 还包括可打开或关闭所述通气孔4的按键组件5。 毛细管2的内径为0.31.5mm, 优选为0.50.8mm。 0037 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电路板6和用以控制电路板6上电路按键开关73是否接通的 电路开关组件7; 所述按键组件5和电路开关组件7联动, 当按键组件5控制通气孔4打开时, 电路开关组件7控制电。
23、路按键开关73接通; 当按键组件5控制通气孔4关闭时, 电路开关组件 7控制电路按键开关73断开。 0038 所述按键组件5包括按键壳51、 按键轴52、 第一复位弹簧53和密封片54, 所述油仓1 设于外壳8内, 所述密封片54设于油仓1内, 所述按键轴52的一端与密封片54垂直相连, 按键 轴52的另一端穿出油仓1并与按键壳51相连, 按键轴52上设有第一限位部521, 第一复位弹 簧53套设于按键轴52外, 第一复位弹簧53的一端与油仓1相抵接, 第一复位弹簧53的另一端 与第一限位部521相抵接; 在常态下, 密封片54封住所述通气孔4; 按下按键壳51, 按键壳51 通过按键轴52带。
24、动密封片54打开通气孔4。 0039 所述电路开关组件7包括开关轴71、 第二复位弹簧72和所述电路按键开关73, 开关 轴71上设有第二限位部711; 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2的一端套设于电路按键开关73的控制杆 外并与电路按键开关73的基座相抵接, 第二复位弹簧72的另一端套设于开关轴71的一端外 并与第二限位部711相抵接; 在常态下, 开关轴71与电路按键开关73不接触, 电路按键开关 73断开, 开关轴71与按键壳51不接触; 按下按键, 按键壳51与开关轴71相抵接并带动开关轴 71与电路按键开关73相抵接, 电路按键开关73接通。 0040 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发热组件9, 所述发热组。
25、件9包括伸入毛细管2出油端内的烟 油引导部91、 与毛细管2出油端外端面相对的发热部92, 烟油引导部91与发热部92相连; 所 述发热组件9上开设连通毛细管2出油端与吸嘴3的过气道93。 0041 所述发热部92为塔形弹簧式发热丝, 所述烟油引导部91为圆柱弹簧式发热丝, 发 热部92与烟油引导部91同轴相连。 0042 发热部92的较小端与烟油引导部91相连。 0043 所述油仓1、 毛细管2、 发热组件9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0044 所述烟油引导部91的高度大于0.3mm。 0045 所述油仓1与外壳8之间设有对开关轴71限位的限位槽10。 0046 所述外壳8内还设有支架11, 所述电。
26、路板6架设于支架11上, 支架11上开设连通发 热部92与吸嘴3的过气槽111, 限位槽10连通外界与过气槽111。 0047 所述油仓1内还设有连通吸嘴3与过气槽111的出气通道12。 0048 油仓1设有油仓盖13封口, 毛细管2穿过油仓盖13并与油仓1内腔相连通。 支架11上 架设有电池14。 吸嘴3设于外壳8顶部, 外壳8底部设有底座15封口。 0049 图2中箭头分别示出吸食气流走向、 油仓气压平衡调节气流走向、 和烟油导向。 图6 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烟油在发热组件上的传导方向。 0050 实施例二 0051 图7中示出电子烟雾化器实施例二的结构, 其与电子烟雾化器实施例一结构类似, 。
27、区别仅在于, 所述通气孔4内填充有多孔件16。 对于电子烟雾化器实施例二中与电子烟雾化 器实施例一中相同的结构, 在此不做文字赘述, 但并不影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 型的理解和实现。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7011687 U 6 0052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发热组件2还可以替换为图8中所示的发热组件2, 在该 实施例中, 发热组件9包括伸入毛细管2出油端内的烟油引导部91、 与毛细管2出油端外端面 相对的发热部92, 烟油引导部91与发热部92相连; 所述发热组件9上开设连通毛细管2出油 端与吸嘴3的过气道93。 0053 所述发热部92为圆柱弹簧式发热丝, 所述烟油。
28、引导部91包括多根一端与发热组件 9固连的引导柱, 引导柱与发热部92的轴线垂直。 0054 所述油仓1、 毛细管2、 发热组件9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0055 所述烟油引导部91的高度大于0.3mm。 005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 而不是局限性的,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 下, 还可做出很多形式, 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7011687 U 7 图1 说 明 书 。
29、附 图 1/8 页 8 CN 207011687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8 页 9 CN 207011687 U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8 页 10 CN 207011687 U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8 页 11 CN 207011687 U 11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8 页 12 CN 207011687 U 12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8 页 13 CN 207011687 U 13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8 页 14 CN 207011687 U 14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8/8 页 15 CN 207011687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