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床垫.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7438107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2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43157.4

申请日:

20160225

公开号:

CN205548122U

公开日:

201609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27/08,A47C31/12

主分类号:

A47C27/08,A47C31/12

申请人:

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徐传毅

地址: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北路101号高科总部大厦1001室

优先权:

CN201620143157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宋菲;刘云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压力感应层、气囊层、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气源模块;其中,压力感应层和气囊层位于床垫本体内部;压力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将人体作用在其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气囊层包括至少一个气囊,气囊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数据处理模块与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气源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对至少一个气囊进行充放气。本方案提供的智能床垫,能够自动调节床垫的软硬度,使人体各个部位获得良好的支撑,令使用者获得优质的睡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压力感应层、气囊层、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气源模块;其中,所述压力感应层和所述气囊层位于所述床垫本体内部;所述压力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将人体作用在其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气囊层包括至少一个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气源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所述至少一个气囊进行充放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包括上垫层和下垫层,所述压力感应层设置在所述上垫层与所述气囊层之间,所述气囊层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层与所述下垫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按照M行和N列排列,其中,每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具有一个正极输出端和一个负极输出端;每行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引出所述压力感应层的M个第一输出端;每列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引出所述压力感应层的N个第二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放大电路与所述压力感应层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放大电路相连,用于滤除所述放大电路输出信号中的杂波;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相连,用于将滤波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模数转换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给所述气源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内或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的外部,通过导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空气干燥机、多个电磁阀和输气管路;其中,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将空气进行压缩;所述储气罐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储存压缩空气;所述空气干燥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所述多个电磁阀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安装在所述气囊层中,每个气囊均具有充气端和放气端,在所述每个气囊的充气端和放气端各安装一个电磁阀,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充气端的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输气管路与所述空气干燥机的出气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床垫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振动提示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存储使用者的预设睡姿信息及实时睡姿信息;所述振动提示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包括至少一个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提示模块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的上垫层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床垫还包括:体征感测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体征感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内,或体征感测模块经封装后平铺在智能床垫之上,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心率信息与呼吸频率信息;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当使用者的心率和/或呼吸频率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对终端设备发出无线控制信号并将异常情况时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与报警信息发送到客户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征感测模块包括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所述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力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4或6-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为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所述摩擦发电机为三层结构、四层结构、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发电机;所述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所述压电发电机为氧化锌、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发电机。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为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所述摩擦发电机为三层结构、四层结构、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发电机;所述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所述压电发电机为氧化锌、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发电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或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为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所述摩擦发电机为三层结构、四层结构、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发电机;所述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所述压电发电机为氧化锌、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发电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床垫设置为单人模式和双人模式2种使用模式,通过转换开关进行切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床垫还包括:电源和开关模块;所述电源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供电;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源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供电。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床垫。

背景技术

床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使用者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一个软硬适中的床垫不仅能令使用者获得良好的睡眠,而且能够保证其脊柱得到合理的弯曲和支撑。同时,良好的睡姿也是获得良好睡眠和身体健康的前提。此外,在睡眠状态下发生心脏问题不易察觉,无法及时发现并采取急救措施。

目前市面上的床垫或软硬不可调节,或可调节的智能化程度低,或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广大人群多方面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智能床垫,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床垫软硬不可调节或可调节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压力感应层、气囊层、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气源模块;其中,压力感应层和气囊层位于床垫本体内部;压力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将人体作用在其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气囊层包括至少一个气囊,气囊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数据处理模块与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气源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对至少一个气囊进行充放气。

可选地,床垫本体包括上垫层和下垫层,压力感应层设置在上垫层与气囊层之间,气囊层设置在压力感应层与下垫层之间。

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按照M行和N列排列,其中,每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具有一个正极输出端和一个负极输出端;每行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引出压力感应层的M个第一输出端;每列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引出压力感应层的N个第二输出端。

可选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控制器;其中,放大电路与压力感应层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相连,用于将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电路与放大电路相连,用于滤除放大电路输出信号中的杂波;模数转换电路与滤波电路相连,用于将滤波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控制器与模数转换电路相连,用于根据模数转换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给气源模块。

可选地,数据处理模块设置在床垫本体内或设置在床垫本体的外部,通过导线与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可选地,气源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空气干燥机、多个电磁阀和输气管路;其中,空气压缩机用于将空气进行压缩;储气罐的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空气干燥机的进气口与储气罐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多个电磁阀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安装在气囊层中,每个气囊均具有充气端和放气端,在每个气囊的充气端和放气端各安装一个电磁阀,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充气端的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输气管路与空气干燥机的出气口相连。

可选地,智能床垫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振动提示模块;其中,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存储使用者的预设睡姿信息及实时睡姿信息;振动提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包括至少一个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的数量与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可选地,振动提示模块设置在床垫本体的上垫层内。

可选地,智能床垫还包括:体征感测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体征感测模块设置在床垫本体内或经封装后平铺在智能床垫之上,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心率信息与呼吸频率信息;报警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当使用者的心率和/或呼吸频率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对终端设备发出无 线控制信号并将异常情况时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与报警信息发送到客户端。

可选地,体征感测模块包括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力传感器。

可选地,第一压力传感器或第二压力传感器为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摩擦发电机为三层结构、四层结构、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发电机;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压电发电机为氧化锌、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发电机。

可选地,智能床垫设置为单人模式和双人模式2种使用模式,通过转换开关进行切换。

可选地,智能床垫还包括:电源和开关模块;电源为数据处理模块供电;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电源为数据处理模块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其中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形成的压力感应层设置在床垫本体内部,能够依据施加在压力感应层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对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调理、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气囊充放气,能够自动调节床垫的软硬度,使人体各个部位获得良好的支撑,令使用者获得优质的睡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压力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气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的另一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的又一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包括:如图1所示的床垫本体、压力感应层10、气囊层20、如图2所示的数据处理模块40以及气源模块50。

压力感应层10和气囊层20位于床垫本体内部,压力感应层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将人体作用在其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

气囊层20包括至少一个气囊,气囊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如图1所示,床垫本体包括上垫层31和下垫层32,压力感应层10设置在上垫层31与气囊层20之间,气囊层20设置在压力感应层10与下垫层32之间。

数据处理模块40与压力感应层1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11连接,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

气源模块50与数据处理模块40连接,用于根据数据处理模块40输出的控制信号对气囊层20中的至少一个气囊21进行充放气。

如图2所示,智能床垫还包括:电源60和开关模块70;电源60为智能床垫的能量来源,为数据处理模块及其他用电器件供电。开关模块70用于控制电源60为智能床垫中的数据处理模块及其他用电器件供电。

当使用者以某一姿势躺在现有床垫上时,使用者本身的重量由与床垫接触的多个点来支撑,这些接触点所承受的人体重量不同,受到的压力也不同,因此床垫各接触点对人体提供的支撑力也不相同,对于使用者来说,感受到的是床垫接触点各处的软硬程度不同,令使用者感到不舒适。

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时,接通电源,闭合开关模块,人体平躺于智能床垫上,由智能床垫根据各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自动计算出适合于该使用者的标准气压。在使用过程中,当监测到某接触点输出的电压信号高于或低于其他接触点的电压信号时,则由数据处理模块和 气源模块控制对该接触点对应的气囊进行放气或充气,直至各接触点输出的电压相同,即各气囊的气压相同,各接触点压力分布均匀,使使用者感觉到智能床垫软硬适中。

上述提及的智能床垫还可以设置为单人模式和双人模式2种使用模式,通过转换开关进行切换。当双人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时,将智能床垫设置为双人模式,则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为两部分,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自动调节所处部位接触点对应的气囊的压力。

图3为图1中压力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压力传感器11可以为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压力感应层由多个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即第一压力传感器)按照M行和N列排列组成,其中,每个摩擦发电机/压电发电机具有一个正极输出端和一个负极输出端;每行的多个摩擦发电机/压电发电机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引出压力感应层的M个第一输出端;每列的多个摩擦发电机/压电发电机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引出压力感应层的N个第二输出端。如图3中示出,每行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正极输出端彼此相互连接,得到第一行的第一输出端M1、第二行的第一输出端M2和第三行的第一输出端M3,同时每列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负极输出端彼此相互连接,得到第一列的第二输出端N1、第二列的第二输出端N2和第三列的第二输出端N3,将上述输出端通过接口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当外力作用在第一压力传感器上时,相应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产生电信号,由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电信号输入的端子识别产生电信号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位置。例如,当数据处理模块检测到第一输出端M2和第二输出端N1输出的电信号时,则说明受力点位于第二行第一列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位置。

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其输出电压的大小与其所受的作用力大小呈近似正比的关系。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数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智能床垫的尺寸以及所要求的控制精度自行选择,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的三层结构、四层结构、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发电机,采用的摩擦发电机至少包 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还可以采用压电发电机,优选氧化锌、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发电机。根据各种压电材料的不同特性,此处不做限定。

图4为图2中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数据处理模块40包括:放大电路41、滤波电路42、模数转换电路43和控制器44。

放大电路41与压力感应层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1相连,用于将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

滤波电路42与放大电路41相连,用于滤除放大电路41输出信号中的杂波。

模数转换电路43与滤波电路42相连,用于将滤波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控制器44与模数转换电路43相连,用于根据模数转换电路43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给气源模块50。

数据处理模块40可以设置在床垫本体内或设置在床垫本体的外部,通过导线与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此处不做限定。

图5为图2中气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气源模块50包括:空气压缩机51、储气罐52、空气干燥机53、多个电磁阀54和输气管路(图中未示出)。

空气压缩机51用于将空气进行压缩。储气罐52的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51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空气干燥机53的进气口与储气罐52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多个电磁阀54与数据处理模块的控制器44相连。电磁阀安装在气囊层中,每个气囊均具有充气端和放气端,在每个气囊21的充气端和放气端各安装一个电磁阀54,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充气端的电磁阀54的进气口通过输气管路(图中未示出)与空气干燥机53的出气口相连。

气源模块50可以设置在床垫本体内或设置在床垫本体的外部,通过导线和输气管路与气囊层连接。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的另一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与图2不同之处在于,智能床垫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80和振动提示模块90。

数据存储模块80与数据处理模块40相连,用于存储使用者的预设睡姿信息及实时睡姿信息。数据存储模块可以为SD卡等可用于数据存储的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此处不做限定。

振动提示模块90与数据处理模块40相连,包括至少一个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的数量与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用于当使用者的实时睡姿信息与数据存储模块80中预设睡姿信息不符时,在不影响使用者睡眠的前提下,产生微小振动,提示使用者进行睡姿调整。振动提示模块设置在床垫本体的上垫层内,与使用者的接触点较近,可以更好的通过微小振动,提示使用者进行睡姿的调整。

本实施例的智能床垫具有睡姿监控功能,在使用时,压力感应层及数据处理模块首先根据使用者正确的睡姿确定各受力点之间的距离与位置关系,并确定为预设睡姿信息储存在数据存储模块内。当使用者在睡眠过程中的实时睡姿信息与预设睡姿信息不符时,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与预设睡姿信息不符的受力点所对应的振动提示模块中的振动装置产生微小的振动,提示使用者对睡姿进行调整,直至睡姿正确为止,同时,数据存储模块将使用者的实时睡姿信息进行储存,供使用者对睡眠习惯及睡姿进行分析。

除了以上不同之外,本实施例中其它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都可参见图2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的又一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图6的基础之上,智能床垫还包括:体征感测模块100、报警模块110和无线通信模块120。

体征感测模块100设置在床垫本体内或经封装后平铺在智能床垫之上,与数据处理模块40连接,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心率信息与呼吸频率信息。气温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人的心率降低,呼吸频率升高;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人的心率升高,呼吸频率降低。体征感测模块包括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通过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检测使用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采用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采用现有的三层结构、四层结构、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发电机,采用的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或采用压电发电机,优选氧化锌、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发电机。根据各种压电材料的不同特性,此处不做限定。

报警模块110与数据处理模块40相连,用于当使用者的心率和/或呼吸频率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报警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声光报警器,以发出声光报警。

无线通信模块120与数据处理模块40相连,用于对终端设备发出无线控制信号并将异常情况时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与报警信息发送到客户端。

无线通信模块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如空调,通过使用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状况,无线通信模块可控制空调调节温度。或可连接终端设备如客户端,将使用者的情况传输给客户端等,具体实施时,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设定,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床垫除了具有图6所述的智能床垫的软硬自动调节和睡姿监控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室温自动调节与体征监测功能。监测使用者的心率与呼吸频率,若使用者的心率降低,呼吸频率升高,则说明室温降低,由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空调发出控制信号,启动空调制热,心率与呼吸恢复正常后,控制空调关闭,若使用者心率升高,呼吸频率降低,则说明室温升高,由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空调发出控制信号,启动空调制冷,心率与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后,控制空调关闭。当使用者的心率和/或呼吸频率超出限定的安全范围时,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无线通信模块将报警信号与心率和呼吸频率信息发送到客户端。

除了以上不同之外,本实施例中其它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都可参见图2和图6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采用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作为压力传感器,由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形成的压力感应层设置在床垫本体内部,能够依据施加在压力感应层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对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调理、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气囊充放气,能够自动调节床垫的软硬度, 使人体各个部位获得良好的支撑,令使用者获得优质的睡眠。进一步,通过数据存储模块存储使用者的睡姿数据,以监控使用者的睡姿,有助于使用者形成正确的睡眠姿态,促进身体健康。体征监测能够有效监测使用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情况并通过无线通信控制空调调节室内温度,当使用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出现异常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客户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结构简单,功能完善,智能化程度高,可以更好的帮助使用者获得优质、健康的睡眠。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各种模块、电路均为由硬件实现的电路,虽然其中某些模块、电路集成了软件,但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是集成软件对应的功能的硬件电路,而不仅仅是软件本身。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或实施例中所示的装置结构仅仅是示意性的,表示逻辑结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显示的模块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物理模块。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动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智能床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智能床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智能床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床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床垫.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43157.4 (22)申请日 2016.02.25 (73)专利权人 纳智源科技 (唐山) 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北路101号 高科总部大厦1001室 (72)发明人 徐传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代理人 宋菲 刘云贵 (51)Int.Cl. A47C 27/08(2006.01) A47C 31/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智能床垫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

2、了一种智能床垫, 包括: 床 垫本体、 压力感应层、 气囊层、 数据处理模块以及 气源模块; 其中, 压力感应层和气囊层位于床垫 本体内部; 压力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 感器, 用于将人体作用在其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 号; 气囊层包括至少一个气囊, 气囊与第一压力 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数据处理模块与至 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用于对至少一个第 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 并输出控 制信号; 气源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用于根 据控制信号对至少一个气囊进行充放气。 本方案 提供的智能床垫, 能够自动调节床垫的软硬度, 使人体各个部位获得良好的支撑, 令使用者获得 优质的。

3、睡眠。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205548122 U 2016.09.07 CN 205548122 U 1.一种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床垫本体、 压力感应层、 气囊层、 数据处理模块以 及气源模块; 其中, 所述压力感应层和所述气囊层位于所述床垫本体内部; 所述压力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 用于将人体作用在其上的压力转换为 电信号; 所述气囊层包括至少一个气囊, 所述气囊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 应;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压 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 并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气源。

4、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所述至少一个气囊 进行充放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垫本体包括上垫层和下垫层, 所述压力感应层设置在所述上垫层与所述气囊层之间, 所述气囊层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层 与所述下垫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按照M 行和N列排列, 其中, 每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具有一个正极输出端和一个负极输出端; 每行的 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 引出所述压力感应层的M个第一输出端; 每列的 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 引出所述压力感应层的N个第二输出。

5、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放大电路、 滤 波电路、 模数转换电路和控制器; 其中, 所述放大电路与所述压力感应层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相连, 用于将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 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放大电路相连, 用于滤除所述放大电路输出信号中的杂波;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相连, 用于将滤波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相连, 用于根据所述模数转换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输 出控制信号给所述气源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设置在所述床 垫本体内或设置在所述。

6、床垫本体的外部, 通过导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源模块包括: 空气压缩机、 储气 罐、 空气干燥机、 多个电磁阀和输气管路; 其中, 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将空气进行压缩; 所述储气罐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 用于储存压缩空气; 所述空气干燥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相连, 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 所述多个电磁阀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安装在所述气囊层中, 每个气囊均具有充 气端和放气端, 在所述每个气囊的充气端和放气端各安装一个电磁阀, 用于对所述气囊进 行充气和放气, 充气端的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所述。

7、输气管路与所述空气干燥机的出气 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床垫还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 和振动提示模块; 其中,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用于存储使用者的预设睡姿信息及实时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5548122 U 2 睡姿信息; 所述振动提示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包括至少一个振动装置, 所述振动装置 的数量与所述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提示模块设置在所述床垫本 体的上垫层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

8、征在于, 所述智能床垫还包括: 体征感测模块、 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 所述体征感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内, 或体征感测模块经封装后平铺在智能床垫 之上, 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心率信息与呼吸频率信息; 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用于当使用者的心率和/或呼吸频率出现异 常情况时, 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用于对终端设备发出无线控制信号并将 异常情况时使用者的心率、 呼吸频率与报警信息发送到客户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征感测模块包括心率传感器 和呼吸传感器, 所述心率传感器和呼吸。

9、传感器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力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4或6-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 为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 所述摩擦发电机为三层结构、 四层结构、 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 发电机; 所述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 所述压电发电机为氧化锌、 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发电机。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为摩擦发电机 和/或压电发电机; 所述摩擦发电机为三层结构、 四层结构、 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 发电机; 所述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

10、个表面; 所述压电发电机为氧化锌、 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发电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或所述第二压 力传感器为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 所述摩擦发电机为三层结构、 四层结构、 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 发电机; 所述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 所述压电发电机为氧化锌、 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发电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床垫设置为单人模式和双 人模式2种使用模式, 通过转换开关进行切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

11、智能床垫还包括: 电源和开关模 块; 所述电源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供电;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源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供电。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5548122 U 3 智能床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应用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床垫。 背景技术 0002 床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使用者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 一个软硬适中的床垫不 仅能令使用者获得良好的睡眠, 而且能够保证其脊柱得到合理的弯曲和支撑。 同时, 良好的 睡姿也是获得良好睡眠和身体健康的前提。 此外, 在睡眠状态下发生心脏问题不易察觉, 无 法及时发现并采取急救措施。 0003 目前市面上。

12、的床垫或软硬不可调节, 或可调节的智能化程度低, 或功能单一, 不能 满足广大人群多方面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了一种智能床垫, 用于解决 现有技术中的床垫软硬不可调节或可调节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智能床垫, 包括: 床垫本体、 压力感应层、 气囊层、 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气源模块; 其中, 压力感应层和气囊层位于床垫本体内部; 压力 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 用于将人体作用在其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 气囊 层包括至少一个气囊, 气囊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数据处理。

13、模块与至少 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 并输 出控制信号; 气源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对至少一个气囊进行充放 气。 0006 可选地, 床垫本体包括上垫层和下垫层, 压力感应层设置在上垫层与气囊层之间, 气囊层设置在压力感应层与下垫层之间。 0007 可选地, 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按照M行和N列排列, 其中, 每个第一压力传感器 具有一个正极输出端和一个负极输出端; 每行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正极输出端相连 接, 引出压力感应层的M个第一输出端; 每列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 引出压力感应层的N个第二输出端。

14、。 0008 可选地, 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放大电路、 滤波电路、 模数转换电路和控制器; 其中, 放大电路与压力感应层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相连, 用于将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 大; 滤波电路与放大电路相连, 用于滤除放大电路输出信号中的杂波; 模数转换电路与滤波 电路相连, 用于将滤波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控制器与模数转换电路相连, 用于根 据模数转换电路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出控制信号给气源模块。 0009 可选地, 数据处理模块设置在床垫本体内或设置在床垫本体的外部, 通过导线与 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0010 可选地, 气源模块包括: 空气压缩机、 储气罐、 空气干燥机、。

15、 多个电磁阀和输气管 路; 其中, 空气压缩机用于将空气进行压缩; 储气罐的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205548122 U 4 用于储存压缩空气; 空气干燥机的进气口与储气罐的出气口相连, 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干 燥; 多个电磁阀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安装在气囊层中, 每个气囊均具有充气端和放气端, 在每个气囊的充气端和放气端各安装一个电磁阀, 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 充气端的 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输气管路与空气干燥机的出气口相连。 0011 可选地, 智能床垫还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和振动提示模块; 其中, 数据存储模块与 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用于存。

16、储使用者的预设睡姿信息及实时睡姿信息; 振动提示模块与数 据处理模块相连, 包括至少一个振动装置, 振动装置的数量与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 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0012 可选地, 振动提示模块设置在床垫本体的上垫层内。 0013 可选地, 智能床垫还包括: 体征感测模块、 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 体征感 测模块设置在床垫本体内或经封装后平铺在智能床垫之上, 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用于检 测使用者的心率信息与呼吸频率信息; 报警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用于当使用者的心 率和/或呼吸频率出现异常情况时, 发出报警信号; 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用 于对终端设备发出。

17、无线控制信号并将异常情况时使用者的心率、 呼吸频率与报警信息发送 到客户端。 0014 可选地, 体征感测模块包括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 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 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力传感器。 0015 可选地, 第一压力传感器或第二压力传感器为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 摩擦 发电机为三层结构、 四层结构、 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发电机; 摩擦发 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 压电发电机为氧化锌、 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 压电发电机。 0016 可选地, 智能床垫设置为单人模式和双人模式2种使用模式, 通过转换开关进行切 换。 0017 可选地, 智能床垫。

18、还包括: 电源和开关模块; 电源为数据处理模块供电; 开关模块 用于控制电源为数据处理模块供电。 0018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 其中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形成的压力感应层设 置在床垫本体内部, 能够依据施加在压力感应层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对输出的电 信号进行调理、 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气囊充放气, 能够自动调节床垫的软硬度, 使人体 各个部位获得良好的支撑, 令使用者获得优质的睡眠。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图1中压力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2中数据处。

19、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图2中气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的另一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的又一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205548122 U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特征及功效, 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 新型做详细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此。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功能模块的 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 包括: 如图1所示的床垫本体、 压力感应层10、 气囊层20、 如图。

20、2所 示的数据处理模块40以及气源模块50。 0028 压力感应层10和气囊层20位于床垫本体内部, 压力感应层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 力传感器, 用于将人体作用在其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 0029 气囊层20包括至少一个气囊, 气囊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0030 如图1所示, 床垫本体包括上垫层31和下垫层32, 压力感应层10设置在上垫层31与 气囊层20之间, 气囊层20设置在压力感应层10与下垫层32之间。 0031 数据处理模块40与压力感应层1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11连接, 用于对至 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 并输出控制信号。 0032 气。

21、源模块50与数据处理模块40连接, 用于根据数据处理模块40输出的控制信号对 气囊层20中的至少一个气囊21进行充放气。 0033 如图2所示, 智能床垫还包括: 电源60和开关模块70; 电源60为智能床垫的能量来 源, 为数据处理模块及其他用电器件供电。 开关模块70用于控制电源60为智能床垫中的数 据处理模块及其他用电器件供电。 0034 当使用者以某一姿势躺在现有床垫上时, 使用者本身的重量由与床垫接触的多个 点来支撑, 这些接触点所承受的人体重量不同, 受到的压力也不同, 因此床垫各接触点对人 体提供的支撑力也不相同, 对于使用者来说, 感受到的是床垫接触点各处的软硬程度不同, 令使。

22、用者感到不舒适。 0035 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时, 接通电源, 闭合开关模块, 人体平躺 于智能床垫上, 由智能床垫根据各第一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自动计算出适合于该使 用者的标准气压。 在使用过程中, 当监测到某接触点输出的电压信号高于或低于其他接触 点的电压信号时, 则由数据处理模块和气源模块控制对该接触点对应的气囊进行放气或充 气, 直至各接触点输出的电压相同, 即各气囊的气压相同, 各接触点压力分布均匀, 使使用 者感觉到智能床垫软硬适中。 0036 上述提及的智能床垫还可以设置为单人模式和双人模式2种使用模式, 通过转换 开关进行切换。 当双人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23、智能床垫时, 将智能床垫设置为双人模式, 则 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为两部分, 根据使用者的不同, 自 动调节所处部位接触点对应的气囊的压力。 0037 图3为图1中压力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 第一压力传感器11可以为摩擦 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 压力感应层由多个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即第一压力传 感器)按照M行和N列排列组成, 其中, 每个摩擦发电机/压电发电机具有一个正极输出端和 一个负极输出端; 每行的多个摩擦发电机/压电发电机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 引出压力感应 层的M个第一输出端; 每列的多个摩擦发电机/压电发电机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 引出。

24、压力 感应层的N个第二输出端。 如图3中示出, 每行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正极输出端彼此相互连接,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205548122 U 6 得到第一行的第一输出端M1、 第二行的第一输出端M2和第三行的第一输出端M3, 同时每列 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负极输出端彼此相互连接, 得到第一列的第二输出端N1、 第二列的第 二输出端N2和第三列的第二输出端N3, 将上述输出端通过接口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 当外 力作用在第一压力传感器上时, 相应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产生电信号, 由数据处理模块根据 电信号输入的端子识别产生电信号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位置。 例如, 当数据处理模块检测 到第一输出端。

25、M2和第二输出端N1输出的电信号时, 则说明受力点位于第二行第一列的第一 压力传感器位置。 0038 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 其输出电压的大小与其所受的作用力大小 呈近似正比的关系。 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数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智 能床垫的尺寸以及所要求的控制精度自行选择, 此处不做限定。 0039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的三层结构、 四层结构、 五层居间薄 膜结构或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发电机, 采用的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 表面。 0040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还可以采用压电发电机, 优选氧化锌、 PZT或PVDF压 电材料制作的。

26、压电发电机。 根据各种压电材料的不同特性, 此处不做限定。 0041 图4为图2中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 数据处理模块40包括: 放大 电路41、 滤波电路42、 模数转换电路43和控制器44。 0042 放大电路41与压力感应层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1相连, 用于将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 出信号进行放大。 0043 滤波电路42与放大电路41相连, 用于滤除放大电路41输出信号中的杂波。 0044 模数转换电路43与滤波电路42相连, 用于将滤波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0045 控制器44与模数转换电路43相连, 用于根据模数转换电路43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出 控制信号给气源模块。

27、50。 0046 数据处理模块40可以设置在床垫本体内或设置在床垫本体的外部, 通过导线与至 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此处不做限定。 0047 图5为图2中气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 气源模块50包括: 空气压缩机51、 储气罐52、 空气干燥机53、 多个电磁阀54和输气管路(图中未示出)。 0048 空气压缩机51用于将空气进行压缩。 储气罐52的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51的出气口 相连, 用于储存压缩空气。 空气干燥机53的进气口与储气罐52的出气口相连, 用于对压缩空 气进行干燥。 多个电磁阀54与数据处理模块的控制器44相连。 电磁阀安装在气囊层中, 每个 气囊均具有充气端。

28、和放气端, 在每个气囊21的充气端和放气端各安装一个电磁阀54, 用于 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 充气端的电磁阀54的进气口通过输气管路(图中未示出)与空气干 燥机53的出气口相连。 0049 气源模块50可以设置在床垫本体内或设置在床垫本体的外部, 通过导线和输气管 路与气囊层连接。 0050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的另一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与图2不同之处在 于, 智能床垫还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80和振动提示模块90。 0051 数据存储模块80与数据处理模块40相连, 用于存储使用者的预设睡姿信息及实时 睡姿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可以为SD卡等可用于数据存储的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29、根据需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205548122 U 7 要自行选择, 此处不做限定。 0052 振动提示模块90与数据处理模块40相连, 包括至少一个振动装置, 振动装置的数 量与压力感应层所包括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用于当使用者的实时睡姿 信息与数据存储模块80中预设睡姿信息不符时, 在不影响使用者睡眠的前提下, 产生微小 振动, 提示使用者进行睡姿调整。 振动提示模块设置在床垫本体的上垫层内, 与使用者的接 触点较近, 可以更好的通过微小振动, 提示使用者进行睡姿的调整。 0053 本实施例的智能床垫具有睡姿监控功能, 在使用时, 压力感应层及数据处理模块 首。

30、先根据使用者正确的睡姿确定各受力点之间的距离与位置关系, 并确定为预设睡姿信息 储存在数据存储模块内。 当使用者在睡眠过程中的实时睡姿信息与预设睡姿信息不符时, 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 与预设睡姿信息不符的受力点所对应的振动提示模块中的振动装置 产生微小的振动, 提示使用者对睡姿进行调整, 直至睡姿正确为止, 同时, 数据存储模块将 使用者的实时睡姿信息进行储存, 供使用者对睡眠习惯及睡姿进行分析。 0054 除了以上不同之外, 本实施例中其它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都可参见图2的描述, 在 此不再赘述。 0055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的又一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 在图6 的基础。

31、之上, 智能床垫还包括: 体征感测模块100、 报警模块110和无线通信模块120。 0056 体征感测模块100设置在床垫本体内或经封装后平铺在智能床垫之上, 与数据处 理模块40连接, 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心率信息与呼吸频率信息。 气温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 当 环境温度降低时, 人的心率降低, 呼吸频率升高;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 人的心率升高, 呼吸频 率降低。 体征感测模块包括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 通过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检测 使用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0057 心率传感器和呼吸传感器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 采用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 采用现有的三层结。

32、构、 四层结构、 五层居间薄膜结构或 五层居间电极结构摩擦发电机, 采用的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表面。 或 采用压电发电机, 优选氧化锌、 PZT或PVDF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发电机。 根据各种压电材料 的不同特性, 此处不做限定。 0058 报警模块110与数据处理模块40相连, 用于当使用者的心率和/或呼吸频率出现异 常情况时, 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报警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声光报警器, 以发出声光报警。 0059 无线通信模块120与数据处理模块40相连, 用于对终端设备发出无线控制信号并 将异常情况时使用者的心率、 呼吸频率与报警信息发送到客户端。 0060 无线通信模块可连接的。

33、终端设备如空调, 通过使用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状况, 无 线通信模块可控制空调调节温度。 或可连接终端设备如客户端, 将使用者的情况传输给客 户端等, 具体实施时, 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设定, 此处不做限定。 0061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床垫除了具有图6所述的智能床垫的软硬自动调节和睡姿监 控功能外, 同时还具有室温自动调节与体征监测功能。 监测使用者的心率与呼吸频率, 若使 用者的心率降低, 呼吸频率升高, 则说明室温降低, 由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空 调发出控制信号, 启动空调制热, 心率与呼吸恢复正常后, 控制空调关闭, 若使用者心率升 高, 呼吸频率降低, 则说明室温升高, 由数据。

34、处理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空调发出控制信 号, 启动空调制冷, 心率与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后, 控制空调关闭。 当使用者的心率和/或呼吸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205548122 U 8 频率超出限定的安全范围时, 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同时, 无线通信模块将报警信 号与心率和呼吸频率信息发送到客户端。 0062 除了以上不同之外, 本实施例中其它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都可参见图2和图6的描 述, 在此不再赘述。 006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 采用摩擦发电机和/或压电发电机作为压力传感器, 由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形成的压力感应层设置在床垫本体内部, 能够依据施加在压力感应 层。

35、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对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调理、 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气囊 充放气, 能够自动调节床垫的软硬度, 使人体各个部位获得良好的支撑, 令使用者获得优质 的睡眠。 进一步, 通过数据存储模块存储使用者的睡姿数据, 以监控使用者的睡姿, 有助于 使用者形成正确的睡眠姿态, 促进身体健康。 体征监测能够有效监测使用者的心率和呼吸 频率情况并通过无线通信控制空调调节室内温度, 当使用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出现异常情 况时, 发出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客户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床垫结构简单, 功 能完善, 智能化程度高, 可以更好的帮助使用者获得优质、 健康的睡眠。 0064 本实。

36、用新型中所提到的各种模块、 电路均为由硬件实现的电路, 虽然其中某些模 块、 电路集成了软件, 但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是集成软件对应的功能的硬件电路, 而不仅 仅是软件本身。 0065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附图或实施例中所示的装置结构仅仅是示意性的, 表 示逻辑结构。 其中作为分离部件显示的模块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为模块 显示的部件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物理模块。 0066 最后, 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 当然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动和变型, 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 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205548122 U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10 CN 205548122 U 10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11 CN 205548122 U 11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2 CN 205548122 U 12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3 CN 205548122 U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