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21555A43申请公布日20140528CN103821555A21申请号201210469170522申请日20121117E21F11/0020060171申请人西安正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地址710075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路25号创新大厦N201号72发明人赵明利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61213代理人李子安54发明名称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包括上外壳、生氧药罐、呼吸软管、鼻夹、气囊、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超氧化钾生氧剂、不锈钢导管、腰卡、前封带、后封带和开启扳手,超氧化钾生氧剂设置在生氧药罐内部,呼吸软管、鼻夹。
2、、气囊和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均位于上外壳内部,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安装在上外壳右部,呼吸软管一端与鼻夹连通,气囊与呼吸软管另一端连通,不锈钢导管的下端伸入生氧药罐的内部,不锈钢导管上端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生氧药罐和气囊且与呼吸软管相连通,不锈钢导管与气囊相连接,前封带和后封带均设置在上外壳的顶部,开启扳手设置在前封带与后封带之间。本发明重量轻,供人呼吸时间长,制造简单,制造成本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21555ACN103821555A1/1页21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
3、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壳(8)、生氧药罐(9)、呼吸软管(1)、鼻夹(2)、气囊(3)、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4)、超氧化钾生氧剂(5)、不锈钢导管(6)、腰卡(11)、前封带(13)、后封带(14)和开启扳手(12),所述上外壳(8)设置在生氧药罐(9)上且与生氧药罐(9)相配合,所述超氧化钾生氧剂(5)设置在生氧药罐(9)的内部,所述呼吸软管(1)、鼻夹(2)、气囊(3)和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4)均位于上外壳(8)的内部,所述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4)安装在上外壳(8)的右部,所述呼吸软管(1)的一端与鼻夹(2)相连通,所述气囊(3)与呼吸软管(1)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不锈钢导管(6)的下端伸入生。
4、氧药罐(9)的内部,所述不锈钢导管(6)的上端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生氧药罐(9)和气囊(3)且与呼吸软管(1)相连通,所述不锈钢导管(6)与气囊(3)相连接,所述前封带(13)和后封带(14)均设置在上外壳(8)的顶部,所述开启扳手(12)设置在前封带(13)与后封带(14)之间,所述腰卡(11)的上端与上外壳(8)的外壁连接,所述腰卡(11)的下端与生氧药罐(9)的外壁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氧药罐(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PET标签(7)。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氧药罐(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号码牌固定卡(10)。。
5、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氧药罐(9)为不锈钢生氧药罐。权利要求书CN103821555A1/2页3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救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中,用于煤矿井的自救器多数存在重量大,可供人呼吸时间短的问题。当煤矿井下发生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危及矿工生命安全时,不能很好的供人们呼吸以助于井下员工脱险。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安全可靠,有效解决了现有自救器存在重量大、可供人呼吸时间短的问题,同时制造简。
6、单,制造成本低。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壳、生氧药罐、呼吸软管、鼻夹、气囊、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超氧化钾生氧剂、不锈钢导管、腰卡、前封带、后封带和开启扳手,所述上外壳设置在生氧药罐上且与生氧药罐相配合,所述超氧化钾生氧剂设置在生氧药罐的内部,所述呼吸软管、鼻夹、气囊和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均位于上外壳的内部,所述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安装在上外壳的右部,所述呼吸软管的一端与鼻夹相连通,所述气囊与呼吸软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不锈钢导管的下端伸入生氧药罐的内部,所述不锈钢导管的上端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生氧药罐和气囊且与呼吸软管相连通,所述不锈钢导。
7、管与气囊相连接,所述前封带和后封带均设置在上外壳的顶部,所述开启扳手设置在前封带与后封带之间,所述腰卡的上端与上外壳的外壁连接,所述腰卡的下端与生氧药罐的外壁连接。0005上述的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氧药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PET标签。0006上述的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氧药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号码牌固定卡。0007上述的一种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氧药罐为不锈钢生氧药罐。000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091、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安全可靠。00102、本发明将外壳与药罐合二为一,大大减轻自救器的重量,同时增加了装药量,延长了工。
8、人们呼吸的时间。即ZH30(A)型自救器重量为17KG,但呼吸时间仅为30分钟,而本发明的重量为16KG,但呼吸时间为45分钟。00113、本发明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是利用化学药品生氧原理制成的个人呼吸保护装置,对于煤矿井下发生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危及矿工生命安全时可以很好的帮助员工逃生。00124、本发明制造简单,制造成本低。说明书CN103821555A2/2页4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00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图1的左视图。0016图3为图1的俯视图。0017附图标记说明00181呼吸软管;2鼻夹;3气囊;00194小气瓶式初期。
9、生氧器;5超氧化钾生氧剂;00206不锈钢导管;7PET标签;8上外壳;00219生氧药罐;10号码牌固定卡;11腰卡;002212开启扳手;13前封带;14后封带。具体实施方式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上外壳8、生氧药罐9、呼吸软管1、鼻夹2、气囊3、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4、超氧化钾生氧剂5、不锈钢导管6、腰卡11、前封带13、后封带14和开启扳手12,所述上外壳8设置在生氧药罐9上且与生氧药罐9相配合,所述超氧化钾生氧剂5设置在生氧药罐9的内部,所述呼吸软管1、鼻夹2、气囊3和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4均位于上外壳8的内部,所述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4安装在上外壳8的右部,所述呼吸软管1的一。
10、端与鼻夹2相连通,所述气囊3与呼吸软管1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不锈钢导管6的下端伸入生氧药罐9的内部,所述不锈钢导管6的上端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生氧药罐9和气囊3且与呼吸软管1相连通,所述不锈钢导管6与气囊3相连接,所述前封带13和后封带14均设置在上外壳8的顶部,所述开启扳手12设置在前封带13与后封带14之间,所述腰卡11的上端与上外壳8的外壁连接,所述腰卡11的下端与生氧药罐9的外壁连接。0024如图1所示,所述生氧药罐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PET标签7。0025如图2所示,所述生氧药罐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号码牌固定卡10。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生氧药罐9为不锈钢生氧药罐。0027本实施例中,生氧。
11、药罐9和不锈钢导管6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造,表面镀白锌,可以有效防止药粉的氧化腐蚀。0028本发明中,生氧药罐9将将药罐与下外壳合二为一,大大减轻了自救器整体的重量;自救器采用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4,其为低温启动,相比氯酸盐氧烛来说,能够显著降低着火的危险性;超氧化钾生氧剂5为本自救器的生氧药品,相比超氧化钠类生氧药品,其生氧效果更好。使用时,用手掰开开启扳手12,打开上外壳8,然后整理好气囊3,带好鼻夹2,转动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4,即可开始呼吸。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3821555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821555A2/2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82155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