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下和地面生产多相井流体的组合式泵和压缩机及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4307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38838.8

申请日:

2014.06.24

公开号:

CN105408581A

公开日:

2016.03.1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12申请日:20140624|||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12; E21B43/38; F04B47/02

主分类号:

E21B43/12

申请人: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发明人:

J·萧; R·A·谢普勒

地址:

沙特阿拉伯达兰

优先权:

61/838,761 2013.06.24 US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代理人:

赵培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公开了一种处理油、气和水组成的多相流体的生产的组合系统。采出流首先被分成两股流:液基流(例如GVF<5%)和气基流(例如GVF>95%)。分离可通过套罩、圆柱形旋风、重力、联机等分离技术来实现。两股流然后分别被送到泵送不同流体的泵,例如液体泵和气体压缩机,随后被重组。两台泵由单一电动机轴驱动,所述轴包括内部通道,所述通道与两台泵中的一者相关联,用于接收来自另一泵的流体,从而改善冷却性能,并提高与其相关联的所有系统的总效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多相流体人工举升或增压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为多相流体提供人工举升或增压的系统,所述系统
包括:
a)用于将所述多相流体分成至少两股分离的单相基流的装置,所
述单相基流包括第一股流和第二股流;
b)第一泵送设备,用于接收和泵送所述第一股流;
c)第二泵送设备,用于接收和泵送所述第二股流;
d)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设置有用于同时运转所述第一泵送设备
和第二泵送设备的共用驱动轴,所述共用驱动轴具有内部通道,所述
内部通道与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中的至少一者定位相
同,所述内部通道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中的
另一者排出的单相基流的装置,以便使该单相基流从该装置中流过,
然后再使来自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的多股分离的单相基
流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接收并且汇合
分别从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排出的第一单相基流和第二
单相基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流体包
括液相和气相,所述第一泵送设备为液体泵,所述第二泵送设备为气
体压缩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相流体包括液相
和气相,所述第一泵送设备为气体压缩机,所述第二泵送设备为液体
泵。
5.一种用于为多相流体提供人工举升或增压的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
a)将多相流体流引到用于将所述多相流体流分成至少两股分离的
单相基流的设备,所述至少两股分离的单相基流包括第一股流和第二
股流;
b)将所述第一股流引到第一泵送设备,用于泵送流过其中的第
一股流;
c)将所述第二股流引到第二泵送设备,用于泵送流过其中的第二
股流;
d)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由动力设备运转,所述动
力设备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的共用驱动轴,
所述共用驱动轴具有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与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
第二泵送设备二者中的至少第一泵送设备定位相同,所述内部通道设
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二者中的第二泵送设
备排出的流的装置,以便使该流在所述第二泵送设备中流过。
e)将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二者中的第二泵送设备排
出的流引到与所述第一泵送设备相关联的所述共用驱动轴的所述内部
通道;并且
f)分别从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排出所述第一股流和
第二股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汇合所述第一
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排出的所述第一股流和第二股流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相流体至少包括
液相和气相,并且所述第一泵送设备为液体泵,所述第二泵送设备为
气体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相流体至少包括
液相和气相,并且所述第一泵送设备为气体压缩机,所述第二泵送设
备为液体泵。
9.一种用于为多相流体提供人工举升或增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
a)将所述多相流体分成液基的第一多相液基流和气基的第二多相
气基流,
b)将所述液基流引到液体泵送设备,用于泵送流过其中的所述
液基流,
c)将所述气基流引到压缩机泵送设备,用于压缩和泵送流过其中
的所述气基流,
d)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由具有用于所述第一泵送
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二者的共用驱动轴的动力设备驱动,并且
e)所述共用驱动轴具有轴向延伸贯穿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
送设备二者中的一者而不在所述泵送设备中的另一者中的内部通道。
f)将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二者中的另一者所排放的
所述流引到与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二者中的所述一者相
关联的所述驱动轴的所述内部通道;
g)随后汇合所述第一泵送设备和第二泵送设备分别排放的所述第
一股流和第二股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部通道轴向延伸贯
穿共用驱动轴的延伸贯穿液体泵送设备的部分,所述内部通道接收所
通过的来自压缩机泵送设备的气基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部通道轴向延伸
贯穿共用驱动轴的接收所通过的来自所述液体泵送设备的液基流的部
分。
12.一种用于为多相流体提供人工举升或增压的系统,所述系统
包括:
a)分离器,其将所述多相流体分成气相基流和分离的液相基流,
b)第一泵送设备,用于接收和泵送通过的所述液相基流,
c)压缩和泵送设备,用于接收和泵送通过的所述气相基流,
d)动力源,其设置有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泵送设备以及所述
压缩和泵送设备两者的共用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具有内部通道,所述
内部通道轴向延伸贯穿所述共用驱动轴的延伸贯穿所述第一泵送设备
以及所述压缩和泵送设备两者中的一者的部分,所述内部通道用于在
来自所述第一泵送设备以及所述压缩和泵送设备两者中的另一者的所
述分离的单相基流排出之前,排出所通过的由所述第一泵送设备中以
及所述压缩和泵送设备两者中的所述一者排出的单相基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接收和汇合分
别从所述第一泵送设备以及所述压缩和泵送设备两者排出的所述第一
单相基流和第二单相基流。

说明书

在井下和地面生产多相井流体的组合式泵和压缩机及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照

本申请依据35U.S.C.119,120要求申请人2013年6月24日提交
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38,761的优先权,所述美国临时申请通过引用
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人工举升方法在井下或地面生产多相流体
(即,油、气和水)的系统和方法,所述人工举升方法例如是使用电潜
泵(ESP)、湿气压缩机(WGC)以及多相泵(MPP)。

背景技术

人们常需要井下人工举升或表面增压用于增加烃类的生产和回
收。产出流体通常为气、油和水的混合物。在油井的情况下,井下工
作压力可能低于泡点压力,否则油井会具有与油一道从气顶产出的气
体。对气井而言,气体常与冷凝物和水一起产出。

电潜泵(ESP)是用于高产油井的人工举升方法。ESP是具有密
闭联接到泵体上的电动机的装置。整个组件浸没在待泵送的流体中。
ESP泵通常是可以有数百级的多级离心泵,每一级由叶轮和扩散器组
成。叶轮将轴的机械能转化为流体的动能,扩散器将流体的动能转化
为流体压头或压力。泵的性能取决于流体类型、密度和粘度。当游离
气与油和水一道产出时,气体作为气泡会积聚在叶轮叶片的低压侧。
气体的存在降低了由泵产生的压头。此外,由于气体磨琢叶轮叶片,
泵的容积效率降低。当游离气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发生气锁,并且
泵将不会产生任何压头/压力。

为了改善ESP性能,已经开发了许多技术。可将这些解决方案分
为气体分离/避免方案和气体处理方案。分离和避免涉及分离游离气并
且阻止其进入泵中。分离可通过重力结合特殊的完井设计(如使用套
罩)完成,或者由安装并且附接到泵的吸入部的气体分离器完成。通
常通过套管环带将分离的气体产出到地面上。然而,在需要通过用深
置封隔器将环带与游动烃隔开来进行防腐保护的井中,这可能并不总
是可行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井将需要借助用于气体的单独导管
来完成。为了利用气举效益,可在管道和气体导管之间达到压力平衡
后将气体引回到与泵的排出口相隔一定距离的管道。为了缩短距离,
喷射泵可以安装在ESP之上以方便“吸”入气体。所有这些选项增加
了完井和井控的复杂度。

气体处理是改变泵级设计,从而可承受较高比例的游离气。基于
叶轮叶片的设计,泵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径向流泵、混流泵和轴向
流泵。径向流泵的几何形状更可能捕集多个级叶片中的气体并且其通
常可以处理气体体积百分率(GVF)高达10%的情况。在混流泵级中,
由于流体混合物要行经更复杂的流动路径,因此混流泵通常可以处理
高达25%的游离气,据称有些混流泵能处理高达45%的游离气。在轴
向流泵中,流动方向平行于泵的轴。该几何形状减小了气体在多个级
中受困从而形成气锁的可能性。轴向流泵级可以处理高达75%的游离
气,但效率比混流泵级差。

对气井而言,随着气田成熟和压力下降,将需要人工举升来维持
产气。采用ESP、螺杆泵(PCP)和杆式泵的传统人工举升都要求将
气体与液体分离。液体将由泵处理,气体将自然流动到地面。井下湿
气压缩机(WGC)是被设计成以便处理气液混合物的新技术。然而,
在目前的阶段,它处理液体的能力仍然有限。

在地面上,传统方法是将产出产品分成气体和液体,并且将泵用
于液体而将压缩机用于气体。该方法需要两台电动机,这导致系统复
杂。地面MPP和WGC昂贵、复杂并且很多时候还有可靠性问题。

目前需要开发一种用于井下人工举升或表面增压的紧凑系统,其
可良好地在较宽范围的气体体积百分率(GVF)的情况下工作。我们
发明了在井下和地面生产所述多相流体的系统和方法,并且提高了总
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油、气和水组成的多相流体的生产的组合
系统。采出流首先分成两股流:液基流(例如GVF<5%)和气基流
(例如GVF>95%)。分离可通过重力、套罩、或圆柱形旋风分离技
术来完成。两股流然后分别取径至液体泵和气体压缩机,并随后重组。
可替代地,对井下应用情况而言,必要时可以将分离的流动流分别带
到地面。系统可用于在井下或地面上实现人工举升或表面增压。

泵和压缩机都由单一电动机轴驱动,该轴包括内部通道,该通道
与接收来自另一机器的流体的机器中的一者相关联,从而提供更好的
冷却效果,并且提高与其相关联的所有系统的效率。

泵和压缩机均被设计成以便最佳地单独处理液体和气体,因此该
组合系统可以具有更高的总效率。本发明紧凑并可实现井下人工举升
和表面增压,特别可以用于海上油气田的应用情况。此外,基于所采
用的具体分离技术,可以将产出流体布置成以便直接冷却所述电动机,
如在传统的ESP应用情况中那样。

本发明的显著特征是,泵和压缩机共享由同一电动机驱动的共用
轴。对地面应用情况而言,驱动装置也可为同一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
动机。在一个实施例中,轴的压缩机部分是中空的,以便为从泵排出
的液体提供流动路径。在另一实施例中,轴的泵部分是中空的,以便
为从压缩机排出的气体提供流动路径。可选地,可将变速箱加在压缩
机或泵之间,这样二者可以不同速度运行。

本发明的混合型同轴式泵和压缩机系统紧凑,特别适用于瓦斯油
井或湿天然气生产井的井下人工举升。它还可用于地面增压,尤其是
在空间总是有限并且成本高的海上平台上使用。

本发明将成熟的泵及压缩机技术结合,并以创新的方式将它们组
合,用于多相生产应用,在多相生产应用中,单一装置在被用于处理
油、气和水的混合物时是不适用的。

本发明不需要特定类型的泵或压缩机。将现有的成熟的泵和压缩
机的技术组合到所述结构和顺序布置中是有效的,由此有助于在宽范
围的游离气百分率的情况下进行独特的多相生产。泵和压缩机被联接
到同一轴上,使得单一电动机可用于驱动两台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
压缩机轴的一部分是中空的,以允许流体通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与泵相关联的轴的一部分可以是中空的以便
接收气体,为从压缩机排出的气体提供流动路径。

在任一实施例中,会发生一定量的有益并且稳定的热传递。

本发明利用单一电动机同时驱动泵和压缩机,具有沿不同方向引
导液体和气体的特定特征。如上所述,泵和压缩机可以是本发明范围
内的任何设计,并且每个实施例可在其关于气体或液体容差的效率最
佳的工况下操作。去除了第二个电动机、以及本发明的独特结构布置,
使本系统对于井下和井场地面应用而言十分理想。

从下文的描述可以看到,总产出流首先分为液基流和气基流。如
所述的,分离可以以数种方式实现,例如利用重力、离心式气体分离
器或旋转式气体分离器、气液圆柱形旋风分离器、联机分离器实现。
泵用于为液基流提供人工举升或增压,而压缩机用于为气基流提供增
压。泵和压缩机可为径向流型、混流型或轴向流型。两个装置在同一
轴上,该轴由同一电动机或燃料发动机驱动,如地面应用的情况那样。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在井下或地面上生产多相流体(油、气
和水)的方法。所述系统将用于处理液基流的泵与处理气基流的压缩
机组合起来。泵和压缩机共享共用轴,在地面应用的情况下所述轴由
同一电动机或燃料发动机驱动。所述轴用于压缩机的部分是中空的,
其充当从泵排出的液体的流动路径。可使产出流体穿过冷却套以使电
动机冷却,并且分离的液体也使压缩机冷却,这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
基于单一系统的组件的优选顺序布置,压缩气体和泵送的液体在压缩
机出口处汇合,或在泵出口处汇合。系统具有宽的气体体积百分率
(GVF)工作范围,并且在井下和陆上/海上井口使用时是紧凑的。

本发明的方法在以下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与泵相关联的轴的部
分是中空的,以便为从压缩机排出的气体提供流动路径,从而有利于
稳定遍及系统组件的热传递。

附图说明

下文参照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成的组合式液体泵/气体压缩机布置的局部剖
面立视图,该布置以竖直取向示出,并且适合于从井下的井位使流体
向上流动;

图2是类似于图1的液体泵和气体压缩机的放大剖面立视图,所
述布置以水平取向示出,为方便阐述,单一的电动机以示意性形式示
出;

图3是类似于图1和图2的液体泵/气体压缩机布置的可替代实施
例的放大剖面立视图,液体泵和气体压缩机的位置分别交换,轴的泵
部分是中空的,以便为从压缩机排出的气体提供流动路径;

图4是类似于前面各图特别是图1的组合式液体泵/气体压缩机的
剖面立视图,但包括可选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布置在液体泵和气体
压缩机之间,以有助于每个单元分别以不同的速度运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示于图1,该图是以竖直取向示出的在
井下的组合式液体泵/气体压缩机10的部分剖面立视图。井12的典型
部分包括液体/气体混合物14,并设置有合适的套管套筒16,所述套
管套筒在井下伸至液体/气体混合物14所在处。

气体/液体供给的下游是液体/气体分离器18,其示意性地示于图
1,并且所述液体/气体分离器可以是若干公知类型的分离器中的任何
一种,如那些利用重力、套罩、离心式或旋转式气体分离或气液圆柱
形旋风分离、联机分离技术等的分离器。

分离器18的下游是驱动电动机20,其容纳在冷却套22中。电动
机20可用公知的装置从地面供电,该装置包括通过电力电缆24送电
以便驱动电动机20的电源等。产出流体从分离器18经输送管线19(必
要时)引到冷却套22。

在图1中,密封件26形成驱动电动机20与液体泵28之间的界面,
所述液体泵供有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由分离器18从液体/气体混
合物14中分离,并经送液管线30引到泵进口27,然后引到液体泵32。
送气管线34将由分离器18从液体/气体混合物14中分离的气体直接
引到压缩机进口36,然后到气体压缩机38,如图所示。两条输送管线
30和34都是可选的。

驱动电动机20的驱动轴40延伸穿过液体泵和气体压缩机二者并
且驱动液体泵和气体压缩机,如下文将显示和描述的。

轴40的部分40A与液体泵28相关联,而轴40的部分40B与压
缩机38相关联。轴40通常整体由电动机22驱动。

在图1中,轴40的与液体泵28相关联的部分40A如所示的是实
心的,与气体压缩机38相关联的部分40B是中空的,以便接收从泵
28排出的液体流,从而使气体压缩机38冷却。此冷却作用提高了压
缩机的效率,降低了对压缩机运转的功率要求。来自气体压缩机38
的气体流37被排入出口管42,在出口管处所述气体流可以与液体组
分如图所示进行汇合。可见,出口管42由深置封隔器41围绕,该深
置封隔器布置在出口管42和套管16形成的环带43内。特别地,图1
示出了本发明如何能有效地在井下部署以便提供人工举升。

在图1中,液体泵叶片44和气体压缩机叶片46以单级形式示出
以实现说明的目的。在实践中,这类叶片可以设置成多级,有时这类
叶片的级数为数千级。

现在参看图2,以水平取向示出了图1的液体泵28和气体压缩机
38的放大剖面立视图。

分离器18在图2中示意性地显示,但所述分离器可以是上述的任
何期望的类型,即,可以是圆柱形旋风分离器、重力分离器、联机分
离器等。电动机在图2中示意性地显示,并被布置成以便驱动共用轴
40,所述共用轴部分地包括液体泵部分40A和气体压缩机部分40B,
类似于图1所示的布置。

在分离器18处进行的分离过程之后,如图所示,液基流48通过
送液管线30引到液体泵28的泵进口27,然后从液体泵28引到轴40
的与气体压缩机38相关联的中空部分40B。

气基流50转而从分离器18经送气管线34直接引到压缩机进口
36,然后到气体压缩机38,所述气基流在气体压缩机处被压缩、泵送
并且引导到出口管42,以便与流经气体压缩机38的中空轴部分40B
的液基流组合。

在图1和图2中,送液管线30和送气管线34是示意性示出的,
但已能够代表将相应的液基介质或气基介质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任
何公知的系统。可见,液基介质和气基介质可以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以有助于使系统组件间的热传递更好。

现在参看图3,该图示出了图1和图2的液体泵/气体压缩机布置
的可替代实施例51的放大的剖面立视图,其中气体压缩机52和液体
泵54的相应位置分别处于交换的位置和构造。显示了液体泵叶片31
和气体压缩机叶片33。

在图3中,电动机56被示意性示出为可转动地操作驱动轴58,
所述驱动轴是气体压缩机52和液体泵54二者所共用的。在本实施例
中,与气体压缩机52相关联的轴部分58A是实心的,气体在围绕实
心的轴部分58A的环状区中通过气体压缩机52泵送。气基流61从分
离器60经示意性示出的送气管线62引到压缩机进口64,然后到气体
压缩机52。

液基流69从分离器60经送液管线66引到液体泵进口68,然后
到液体泵54,在液体泵处所述液基流作为液基流69朝出口管65泵送,
以便与来自与液体泵54相关联的中空轴部分58B的气基流61汇合。
可见,通过中空轴部分58B的气基流61和通过液体泵54的液基流69
的同时流动提供了通常由单一电动机56驱动的各种组件之间稳定的
热交换。此特征显著提高了所有工作组件的效率。各股流汇合于图3
的出口管65中。

如前所述,为了便于说明,各图中所示的泵和压缩机系统分别表
示为单级的叶片。实际上,本发明的泵和压缩机系统结合有多级的这
类叶片系统,间或叶片级数为数千级,所述叶片系统有时包括叶轮和
扩散器。

现在参看图4,示出了可替代的实施例71,其类似于图1的结构
布置,加有变速箱70,所述变速箱位于液体泵28和气体压缩机38之
间,以有助于每个组件分别以不同的速度运转,以便适应任何特定环
境中的特定条件,如井况、流体粘度和其它流况。

在所有其他方面,图4中的结构和功能布置与图1中所示的布置
相同。

虽然已结合若干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该理解的是,
在上述描述的教导下,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意在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
围内的所有这些替代、修改和变化。

附图标记对照表

10组合式液体泵/气体压缩机

12井

14液体/气体混合物

16套管套筒

18液体/气体分离器

19输送管线

20驱动电动机

22冷却套

24电力电缆

26密封件

27液体泵进口

28液体泵

30送液管线

31液体泵叶片

32液体泵

33气体压缩机叶片

34送气管线

36压缩机进口

37来自压缩机38的气体流

38气体压缩机

40驱动轴

40A驱动轴的液体泵部分

40B中空轴部分

41深置封隔器

42出口管

43环带

44液体泵叶片

45来自泵28的液体流

46气体压缩机叶片

48液基流

50气基流

51可替代实施例

52气体压缩机

54液体泵

56电动机

58驱动轴

58A压缩机的实心轴部分

58B压缩机的空心轴部分

60分离器

61气基流,图3

62送气管线

64压缩机进口

65出口管

66送液管线

68液体泵进口

69液基流,图3

70变速箱

71可替代实施例

在井下和地面生产多相井流体的组合式泵和压缩机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在井下和地面生产多相井流体的组合式泵和压缩机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在井下和地面生产多相井流体的组合式泵和压缩机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井下和地面生产多相井流体的组合式泵和压缩机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井下和地面生产多相井流体的组合式泵和压缩机及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公开了一种处理油、气和水组成的多相流体的生产的组合系统。采出流首先被分成两股流:液基流(例如GVF95)。分离可通过套罩、圆柱形旋风、重力、联机等分离技术来实现。两股流然后分别被送到泵送不同流体的泵,例如液体泵和气体压缩机,随后被重组。两台泵由单一电动机轴驱动,所述轴包括内部通道,所述通道与两台泵中的一者相关联,用于接收来自另一泵的流体,从而改善冷却性能,并提高与其相关联的所有系统的总效率。还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