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提取物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430649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4279.3

申请日:

19971031

公开号:

CN1216232A

公开日:

199905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2/38,A23L2/44,A23L2/385,A61K35/78,A61K7/02

主分类号:

A23L2/38,A23L2/44,A23L2/385,A61K35/78,A61K7/02

申请人:

黄小周

发明人:

黄小周

地址:

518026广东省深圳市莲花北8幢103

优先权:

CN97114279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振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芦荟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取新鲜芦荟叶片,清洗干净后放入杀菌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洗净沥干后用专用芦荟剥皮机将外皮与凝胶分离,并分别加工后再进行混合,制成芦荟汁液或浓缩芦荟汁或芦荟干粉等产品。上述获得的产品可按不同需要加入适量添加剂后制得不同用途的芦荟产品。本发明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芦荟凝胶的有效成分,并能有效地控制蒽醌及甙类物质的含量。采用瞬时高温对芦荟汁液进行降解的方法,取代了化学方法,从而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芦荟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取新鲜芦荟叶片为主原料,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可通过如下步骤获得:(1)用清水浸泡芦荟叶后,再用清洗机洗净叶片;(2)削去叶片两端肉质不多的部分,将叶片放在杀菌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后沥干;(3)用芦荟专用剥皮机干净地分离芦荟叶片的外皮与凝胶,并将凝胶与外皮分别研磨;(4)将研磨后的凝胶通过瞬时高温(105℃-125℃/3-5分钟)降解后存放使之自然冷却;(5)将高温降解后粘度大为降低的汁液进行粗滤、精滤,去掉纤维及沉淀物,即得到澄清的汁液;(6)在澄清的汁液中加入适量柠檬酸,将PH值调整到3.2-4.2之间,再加入维生素VE0.01%、Vc0.02%、山梨酸钾0.05%、苯钾酸钠0.02%、茶多酚0.03%等抗氧化剂和细菌抑制剂,再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后搅拌均匀;(7)将所得汁液用高压均质机均质,再通过瞬时灭菌(120℃-130℃/3-5分钟),即得到芦荟凝胶汁(亦称肉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可通过如下步骤取得:(1)将上述(4)中经瞬时高温降解的凝胶,保持出料温度在80℃-100℃,立即进行粗滤,粗滤后温度在70℃-90℃时加入一定粉末活性碳和无毒氧化剂(如HO),一边搅拌,一边让其自然冷却,其过程不得低于3个小时;(2)将所得汁液进行精滤获得澄清汁液后,在汁液中加入一定表面活性剂后搅抖均匀,并用高压均质机均质,经高温瞬时灭菌后灌装即得到稳定的脱色芦荟凝胶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可通过如下步骤获得:(1)将1(3)中所述外皮汁液进行粗滤,加热至70℃-90℃后加入一定的活性碳和无毒氧化剂(如HO)后一边搅拌,一边使其自动冷却;(2)将粗滤后冷却的外皮汁液进行精滤得到澄清汁液,并加入适量的柠檬酸,调整其PH值至3.2-4.2之间,加入一定的维生素V0.01%、V0.02%、山梨酸钾0.05%,苯钾酸钠0.02%、茶多酚0.03%等抗氧化剂,再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后搅拌均匀,均质后再用瞬时高温灭菌机(120℃-130℃/3-5分钟)灭菌,即得到稳定的芦荟外皮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可通过如下步骤获得:(1)将上述澄清汁液中加入一定的维生素E0.01%、茶多酚0.03%、卡松0.01%等抗氧化剂和细菌抑制剂,再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后搅拌均匀:(2)用高压均质机均质后再用瞬时高温灭菌机灭菌(120℃-130℃/3-5分钟),即得到稳定的芦荟外皮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得的芦荟凝胶汁与芦荟外皮质按不同比例混合,即可得到成份不同的各种芦荟全汁。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脱色芦荟凝胶汁与芦荟外皮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得到成份不同的各种芦荟全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得的澄清汁液用真空浓缩机(沸腾温度小于65℃)浓缩至一定比例,分别插入1(5)与1(6)之间,插入2(2)中,插入3(2)中,插入4(1)之前,即可相应得到各种浓缩芦荟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得的澄清汁液用真空浓缩机(沸腾温度小于65℃),制成1∶10的浓缩芦荟汁,用喷雾干燥机制成干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缩汁用冷冻干燥机制成干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的清洁芦荟叶片用切片机横向切成0.5-0.7厘米的薄片,放在网状物料盘上置于干燥机中,干燥温度控在60℃-70℃,送风使芦荟片缓慢干燥至水份含量占6%,送入红外线烤箱中烘烤20-30分钟,使水份含量降至3-3.5%,同时杀灭细菌,使其总数降至10个/g以下,添加一定比例的细菌生长抑制剂后,按无菌操作要求将所得干燥物粉碎至直径10μ以下,即得芦荟干粉。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芦荟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芦荟提取物的制 造方法。

自古以来,芦荟就被很多地区的人们作为民间草药,用于 医治外伤、烧伤、胃肠病、溃疡和过敏性疾病以及美容等。关 于芦荟的药用价值已有广泛的报道宣传。就芦荟的成份而言, 目前各国研究人员尚未彻底弄清,但大体上说,芦荟叶片由外 皮及凝胶两部分组成。芦荟外皮的液体源中,主要含有芦荟素、 芦荟大黄素、蒽醌及甙类物质。芦荟叶片去掉外皮后的叶肉称 芦荟凝胶,含水量高达99%左右,脱水后约1%的固形物质 中,主要含有粘多糖、纤维、蛋白、灰份及少量芦荟素。当然, 芦荟叶片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 根据各国,尤其是日本的报道,现在一般认为芦荟的外皮汁对 胃肠疾病、便秘以及醉酒等有较好的疗效。这主要因为芦荟素、 芦荟大黄素、蒽醌类物质的作用。而芦荟凝胶则对修复细胞, 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有较好的作用。而且认为凝胶中的水 份是特殊的水份,对人体大有帮助。然而就化妆品而言,则需 要几乎不含蒽醌的凝胶,否则会造成化妆品变化以至分成。就 食用芦荟产品而言,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疾病,对蒽醌、大黄 素以及芦荟素的需要量及反应也大不相同。这样就有必要生产 外皮含量不同的芦荟汁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目前比较通行 的芦荟汁生产工艺通常有如下方法:

(1)将处理干净的芦荟汁片粉碎、研磨,加入氧化剂后 缓缓加温至80℃左右,再用活性碳脱色,以得到基本不含蒽醌 的芦荟汁;

(2)将处理干净的芦荟叶片粉碎、研磨后,再用薄膜过 滤的方法,通过渗析,除去蒽醌类物质;

(3)用手工剥去芦荟外皮后取得芦荟凝胶,研磨后再用 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某些成份。

上述第一种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其缺点是在脱去蒽醌 类物质的同时,芦荟凝胶中的许多有效成份会受到破坏;第二 种方法也有同样的缺点,且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第三种方法生 产效率太低,不适应工业化生产,而且在芦荟有效成份并不完 全清楚的情况下,单独萃取有效物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综合 而言,3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不能较好地保留芦 荟的有效成份,而且完全忽视了芦荟皮汁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最大限度地 保留芦荟凝胶的有效成份,可有效地控制蒽醌或甙类物质的含 量,并工业化生产的芦荟提取物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取新鲜芦荟叶片为主原料,通 过如下步骤获得芦荟的提取物:

(1)用清水浸泡芦荟叶后再用清洗机洗净叶片;

(2)削去叶片两端肉质不多的部分,将叶片放在杀菌溶 液中浸泡10-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后沥干;

(3)用芦荟专用剥皮机干净地分离芦荟叶片的外皮与凝 胶,并将凝胶与外皮分别研磨;

(4)将研磨后的凝胶通过瞬时高温(105℃-125℃/3 -5分钟)降解后存放使之自然冷却;

(5)将高温降解后粘度大为降低的汁液进行粗滤、精滤, 去掉纤维及沉淀物,即得到澄清的汁液;

(6)在澄清的汁液中加入适量柠檬酸,将PH值调整到 3.2-4.2之间,再加入维生素VE(0.01%)、Vc(0.02%)、山 梨酸钾(0.05%)、苯钾酸钠(0.02%)、茶多酚(0.03%)等 抗氧化剂和细菌抑制剂,再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后搅拌均匀;

(7)将所得汁液用高压均质机均质,再通过瞬时灭菌 (120℃-130℃/3-5分钟),即得到芦荟凝胶汁(亦称肉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优点:

①最大限度保证了芦荟凝胶的有效成份。

②对芦荟外皮汁可按要求加进不同份量的活性碳以控制其 中蒽醌及甙类物质的含量。

③通过芦荟叶片剥皮机可完全干净地分离芦荟叶片的外皮 与凝胶,以便分别加工,并可工业化生产。

④本发明所获得的提取物可适应不同用途,例如:芦荟汁 及其浓缩汁和干粉一般用于食用。脱色的芦荟凝胶汁与芦荟外 皮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获得的芦荟全汁,制成浓缩汁和干粉, 可用于作化妆品及外用原料。

⑤由于采用了瞬时高温对芦荟汁液进行降解的方法,取代 了化学方法,从而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实施例一:

取新鲜芦荟叶片为主原料,通过如下步骤获得芦荟凝胶汁:

(1)用清水浸泡芦荟叶后,再用清洗机洗净叶片;

(2)削去叶片两端肉质不多的部分,将叶片放在杀菌溶 液中浸泡10-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后沥干;

(3)用芦荟专用剥皮机干净地分离芦荟叶片的外皮与凝 胶,并将凝胶与外皮分别研磨;

(4)将研磨后的凝胶通过瞬时高温(105℃-125℃/3 -5分钟)降解后存放使之自然冷却;

(5)将高温降解后粘度大为降低的汁液进行粗滤、精滤, 去掉纤维及沉淀物,即得到澄清的汁液;

(6)在澄清的汁液中加入适量柠檬酸,将PH值调整到 3.2-4.2之间,再加入维生素VE0.01%、Vc0.02%、山梨酸钾 0.05%、苯钾酸钠0.02%、茶多酚0.03%等抗氧化剂和细菌抑制 剂,再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后搅拌均匀;

(7)将所得汁液用高压均质机均质,再通过瞬时灭菌 (120℃-130℃/3-5分钟),即得到芦荟凝胶汁(亦称肉汁)。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可通过如下步骤取得:

(1)将上述(4)中经瞬时高温降解的凝胶,保持出料温度在 80℃-100℃,立即进行粗滤,粗滤后温度在70℃-90℃时加入 一定粉末活性碳和无毒氧化剂(如H2O2),一边搅拌,一边让其 自然冷却,其过程不得低于3个小时;

(2)将所得汁液进行精滤获得澄清汁液后,在汁液中加入 一定表面活性剂后搅抖均匀,并用高压均质机均质,经高温瞬 时灭菌后灌装即得到稳定的脱色芦荟凝胶汁。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可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将1(3)中所述外皮汁液进行粗滤,加热至70℃-90℃后 加入一定的活性碳和无毒氧化剂(如H2O2)后一边搅拌,一边使 其自动冷却;

(2)将粗滤后冷却的外皮汁液进行精滤得到澄清汁液,并 加入适量的柠檬酸,调整其PH值至3.2-4.2之间,加入一定的 维生素VE0.01%、VC0.02%、山梨酸钾0.05%,苯钾酸钠0.02%、 茶多酚0.03%等抗氧化剂,再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后搅拌均 匀,均质后再用瞬时高温灭菌机(120℃-130℃/3-5分钟)灭菌, 即得到稳定的芦荟外皮汁。

实施例四:

本发明,还可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将上述澄清汁液中加入一定的维生素E0.01%、茶多酚 0.03%、卡松0.01%等抗氧化剂和细菌抑制剂,再加入一定的表 面活性剂后搅拌均匀;

(2)用高压均质机均质后再用瞬时高温灭菌机灭菌(120℃ -130℃/3-5分钟),即得到稳定的芦荟外皮质。

实施例五:

将获得的芦荟凝胶汁与芦荟外皮质按不同比例混合,即可 得到成份不同的各种芦荟全汁。

实施例六:

脱色芦荟凝胶汁与芦荟外皮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得到 成份不同的各种芦荟全汁。

实施例七:

将获得的澄清汁液用真空浓缩机(沸腾温度小于65℃)浓缩 至一定比例,分别插入1(5)与1(6)之间,插入2(2)中,插入3(2) 中,插入4(1)之前,即可相应得到各种浓缩芦荟汁。

实施例八:

将获得的澄清汁液用真空浓缩机(沸腾温度小于65℃),制 成1∶10的浓缩芦荟汁,用喷雾干燥机制成干粉。

实施例九:

获得的浓缩汁还可用冷冻干燥机制成干粉。

实施例十:

将获得的清洁芦荟叶片用切片机横向切成0.5-0.7厘米的 薄片,放在网状物料盘上置于干燥机中,干燥温度控在60℃-70℃ ,送风使芦荟片缓慢干燥至水份含量占6%,送入红外线烤箱中 烘烤20-30分钟,使水份含量降至3-3.5%,同时杀灭细菌,使 其总数降至10个/g以下,添加一定比例的细菌生长抑制剂后, 按无菌操作要求将所得干燥物粉碎至直径10μ以下,即得芦荟 干粉。

芦荟提取物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芦荟提取物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芦荟提取物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芦荟提取物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荟提取物的制造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芦荟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取新鲜芦荟叶片,清洗干净后放入杀菌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洗净沥干后用专用芦荟剥皮机将外皮与凝胶分离,并分别加工后再进行混合,制成芦荟汁液或浓缩芦荟汁或芦荟干粉等产品。上述获得的产品可按不同需要加入适量添加剂后制得不同用途的芦荟产品。本发明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芦荟凝胶的有效成分,并能有效地控制蒽醌及甙类物质的含量。采用瞬时高温对芦荟汁液进行降解的方法,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