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页岩气储层的压裂改造不同于常规气藏,页岩气储层射孔后依靠自身能量无法达到工
业气流,故必须压裂投产。另外,改造期间的压裂模式、加砂规模均与常规压裂不同,页岩气储层
改造主要目的是在沟通天然微裂缝系统的同时形成新的水力裂缝,以尽量增大改造体积。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以直井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为主的页岩气开发技术。
目前常规的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方法采用大型滑溜水压裂工艺,使用的滑溜水压裂液
主要由清水、粘土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杀菌剂、降阻剂等组成,单级压裂用水量在2000方
以上,对于水平井多级压裂,用水量则达到上万方。因此,对于页岩气井大型滑溜水压裂工
艺,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时压裂后返排的压裂液需要净化处理,对环境有潜在
危害;另一方面页岩气储层含有大量的粘土矿物,特别是陆相页岩气储层,粘土矿物含量甚
至超过60%,大量水进入储层后会造成粘土矿物膨胀、分散运移,导致渗透率降低、孔隙吼
道堵塞,影响到最终的增产改造效果。
而采用气体压裂工艺存在基本不影响页岩气储层的优点,如专利号为201210301134.8
的专利提出的液态CO2压裂工艺,但是此工艺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压入的为液体二氧化碳,
温度较低,在汽化过程大量吸收热量,可能出现结冰等现象,影响了CO2的返排,对后期的
开采不利,同时液体CO2在汽化时体积大大膨胀,瞬间产生高压,可能引起其他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方法,工
艺简单,成本低,返排彻底,压力的释放比较缓慢,安全性大大提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配料,CO2、N2的混合气体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加入乳化液中,高速搅拌1-5小时,同
时加入吸附剂,再在高速搅拌1-5小时配制成气固液三相乳化液;
(2)泵液,将气固液三相乳化液通过高压泵泵入油气井内,泵入压力为5.0Mpa以上,泵入
至油气井内的压力增大1Mpa以上后停止;
(3)封堵,将封堵膨胀液通过高压泵泵入油气井内,泵入的压力为1-2Mpa,封堵膨胀液的
泵入量为气固液乳化液泵入量的0.5-1%,泵入完毕后保持当前的压力5-24小时;
(4)排气,按照每小时0.1-0.5Mpa降压,同时不断的测量排出气的CO2和N2的含量,当
CO2和N2低于5%时,完成一次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然后再从步骤1-4循环,直至页岩气
储层压裂改造完成。
所述步骤(1)中乳化液由质量分数为5-20%的表面活性剂、5-10%的增稠剂、0.5-5%
的分散剂、65-80%的水组成,压力为2-5Mpa,搅拌转速均为800-2000r/min,吸附剂包括吸
附颗粒和分解剂,吸附颗粒为比表面积大于30m3/g,孔隙率大于20%,粒度为0.1-5um的粉
末,分解剂为碳酸氢盐,混合气体和吸附剂分别占气固液乳化液质量分数的10-30%和5-10%。
所述步骤(3)中封堵膨胀液组分为质量分数20-35%的发泡剂、10-30%的交联剂、
5-10%的膨胀剂、5-10%的粘结剂和15-60%的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工艺简单,成本低,采用泵入固液乳化液的方式在油气井内形成高压,在固液乳化液内混
合有气体,当在油气井下,气体释放出来,形成高压,从而完成压裂改造,工艺简单,成本
低。
2、返排彻底,由于不产生汽化作用,基本不降低油气井的温度,从而避免结冰等现象,
可彻底返排。
3、压力的释放比较缓慢,安全性大大提高,通过封堵膨胀液将固液乳化液封堵,同时
由于封堵膨胀液中含有的发泡剂,可在封堵面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产生大量的通道,可使
得返排过程压力缓慢释放,安全性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申请所述的一种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方法的进行描述
和说明,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不是对所述技术内容的限制,在
相同或近似的原理下,对所述工艺步骤进行的改进,包括反应条件、所用试剂改进和替换,
达到相同的目的,则都在本发明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实施例一
(1)配料,CO2、N2的混合气体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加入乳化液中,高速搅拌3小时,
同时加入吸附剂,再在高速搅拌3小时配制成气固液三相乳化液;
(2)泵液,将气固液三相乳化液通过高压泵泵入油气井内,泵入压力为5.0Mpa以上,泵入
至油气井内的压力增大1Mpa以上后停止;
(3)封堵,将封堵膨胀液通过高压泵泵入油气井内,泵入的压力为1.5Mpa,封堵膨胀液的
泵入量为气固液乳化液泵入量的0.7%,泵入完毕后保持当前的压力20小时;
(4)排气,按照每小时0.3Mpa降压,同时不断的测量排出气的CO2和N2的含量,当CO2
和N2低于5%时,完成一次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然后再从步骤1-4循环,直至页岩气储层
压裂改造完成。
所述步骤(1)中乳化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表面活性剂、5%的增稠剂、5%的分散
剂、65%的水组,压力为2.5Mpa,搅拌转速均为1000r/min,吸附剂包括吸附颗粒和分解剂,
吸附颗粒为比表面积大于30m3/g,孔隙率大于20%,粒度为2um的粉末,分解剂为碳酸氢钠,
混合气体和吸附剂分别占气固液乳化液质量分数的20%和8%。
所述步骤(3)中封堵膨胀液组分为质量分数30%的发泡剂、20%的交联剂、8%的
膨胀剂、8%的粘结剂和34%的溶剂。
实施例二
一种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配料,CO2、N2的混合气体在高压条件下加入乳化液中,高速搅拌5小时,同时加入
吸附剂,再高速搅拌4小时配制成气固液三相乳化液;
(2)泵液,将气固液三相乳化液通过高压泵泵入油气井内,泵入压力为5.0Mpa以上,泵入
至油气井内的压力增大1Mpa以上后停止;
(3)封堵,将封堵膨胀液通过高压泵泵入油气井内,泵入的压力为1Mpa,封堵膨胀液的泵
入量为气固液乳化液泵入量的0.8%,泵入完毕后保持当前的压力20小时;
(4)排气,按照每小时0.4Mpa降压,同时不断的测量排出气的CO2和N2的含量,当CO2
和N2低于5%时,完成一次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然后再从步骤1-4循环,直至页岩气储层
压裂改造完成。
所述步骤(1)中乳化液由质量分数为10%的表面活性剂、5%的增稠剂、5%的分散
剂、80%的水组成,压力为4mpa,搅拌转速均为1000r/min,吸附颗粒为比表面积大于30m3/g,
孔隙率大于20%,粒度为0.8um的粉末,分解剂为碳酸氢铵,混合气体和吸附剂分别占气固
液乳化液质量分数的15%和8%。
所述步骤(3)中封堵膨胀液组分为质量分数30%的发泡剂、20%的交联剂、8%的
膨胀剂、8%的粘结剂和34%的溶剂。
实施例三
一种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配料,CO2、N2的混合气体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加入乳化液中,高速搅拌1.5小时,同
时加入吸附剂,再在高速搅拌2.5小时配制成气固液三相乳化液;
(2)泵液,将气固液三相乳化液通过高压泵泵入油气井内,泵入压力为5.0Mpa以上,泵入
至油气井内的压力增大1Mpa以上后停止;
(3)封堵,将封堵膨胀液通过高压泵泵入油气井内,泵入的压力为1.8Mpa,封堵膨胀液的
泵入量为气固液乳化液泵入量的0.75%,泵入完毕后保持当前的压力18小时;
(4)排气,按照每小时0.15Mpa降压,同时不断的测量排出气的CO2和N2的含量,当CO2
和N2低于5%时,完成一次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然后再从步骤1-4循环,直至页岩气储层
压裂改造完成。
所述步骤(1)中乳化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表面活性剂、8%的增稠剂、2%的分散
剂、75%的水组成,压力为3.5Mpa,搅拌转速均为1000r/min,吸附剂包括吸附颗粒和分解剂,
吸附颗粒为比表面积大于30m3/g,孔隙率大于20%,粒度为2.8um的粉末,分解剂为碳酸氢
盐镁,混合气体和吸附剂分别占气固液乳化液质量分数的25%和8%。
所述步骤(3)中封堵膨胀液组分为质量分数25%的发泡剂、25%的交联剂、8%的
膨胀剂、8%的粘结剂和34%的溶剂。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
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