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7411446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263109.8

申请日:

20180223

公开号:

CN208001850U

公开日:

201810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29/00,G01G17/00,H04W4/38,H04W88/16

主分类号:

A01K29/00,G01G17/00,H04W4/38,H04W88/16

申请人:

南京慧牧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源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仙林大道18号(马群科创中心)

优先权:

CN20182026310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其中座体上固定有支柱;支柱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板;壳体内安装有风扇;壳体内的上下壁板均对称安装有卡槽板;线路板活动插接在卡槽板上;壳体内部还安装有蓄电池;壳体的前部上拐角均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显示屏和遮阳板;遮阳板上部壁板设置有辅助照明灯和控制开关;支柱内部通过支撑板固定有滑动管;滑动管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杆;滑动管的顶部内壁与活塞杆的下部之间对称安装有复位弹簧;连接板端部的半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定位卡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角度调节方便、外壳防雨防晒且屏幕显示清晰的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支柱(2)、第一转轴(3)、连接板(4)、壳体(5)、风扇(6)、防护隔网(7)、卡槽板(8)、线路板(9)、蓄电池(10)、第一接线口(11)、第二接线口(12)、充电口(13)、扬声器(14)、第二转轴(15)、显示屏(16)、遮阳板(17)、密封条(18)、辅助照明灯(19)、控制开关(20)、支撑板(21)、滑动管(22)、活塞杆(23)、复位弹簧(24)、手柄(25)和定位卡齿(26),所述座体(1)上固定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3)活动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左侧面为半圆弧型;所述连接板(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内安装有风扇(6);所述风扇(6)的前端固定有防护隔网(7);所述壳体(1)内的上下壁板均对称安装有卡槽板(8);所述卡槽板(8)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卡槽孔;所述线路板(9)活动插接在所述卡槽板(8)上;所述壳体(5)内部还安装有蓄电池(10);所述壳体(5)的下部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接线口(11)、第二接线口(12)和充电口(13);所述壳体(1)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扬声器(14);所述壳体(1)的前部上拐角均通过第二转轴(15)活动连接有显示屏(16)和遮阳板(17);所述遮阳板(17)的结构为四周围挡且底部中空;所述遮阳板的四周底边上设置有密封条(18);所述遮阳板(17)上部壁板设置有辅助照明灯(19)和控制开关(20);所述支柱(2)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柱(2)内部通过支撑板(21)固定有滑动管(22);所述滑动管(22)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杆(23);所述滑动管(22)的顶部内壁与活塞杆(23)的下部之间对称安装有复位弹簧(24);所述活塞杆(23)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手柄(25);所述连接板(4)端部的半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定位卡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口(11)通过导线连接有装载端称重感应器(27),所述第二接线口(12)通过导线连接有牛舍端称重感应器(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板(8)上还安装有无线网卡(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背部上边缘还安装有弧形挡雨板(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背景技术

牧场管理中有句俗话说“养牛先养胃”,喂好牛是奶牛饲养的头等大事。TMR(全称为“全混合日粮”)技术通过特定的营养浓度配比,均匀混合,为不同阶段奶牛提供一致、营养均衡的饲料,确保牛胃的酸碱度平衡,有效提高了产奶量。

在现实操作过程中,营养师无法掌握牛群实际的采食量,无从分析实际采食情况,无法持续优化奶牛营养结构,配方日粮、投喂日粮、采食日粮三种日粮与实际配方产生很大误差。由于配料工的责任心、操作随意性,导致实际投喂料单与设计料单偏离严重,影响设备发挥的价值:随意的投放造成了饲料的浪费;不合理的精粗料比例,无法满足奶牛营养摄入,影响奶产量,引起牛群的代谢病;喂料量仅凭经验,投喂无法量化,不利于大规模标准化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角度调节方便、外壳防雨防晒且屏幕显示清晰的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包括座体、支柱、第一转轴、连接板、壳体、风扇、防护隔网、卡槽板、线路板、蓄电池、第一接线口、第二接线口、充电口、扬声器、第二转轴、显示屏、遮阳板、密封条、辅助照明灯、控制开关、支撑板、滑动管、活塞杆、复位弹簧、手柄和定位卡齿,所述座体上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左侧面为半圆弧型;所述连接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前端固定有防护隔网;所述壳体内的上下壁板均对称安装有卡槽板;所述卡槽板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卡槽孔;所述线路板活动插接在所述卡槽板上;所述壳体内部还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壳体的下部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接线口、第二接线口和充电口;所述壳体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扬声器;所述壳体的前部上拐角均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显示屏和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的结构为四周围挡且底部中空;所述遮阳板的四周底边上设置有密封条;所述遮阳板上部壁板设置有辅助照明灯和控制开关;所述支柱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柱内部通过支撑板固定有滑动管;所述滑动管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滑动管的顶部内壁与活塞杆的下部之间对称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塞杆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手柄;所述连接板端部的半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定位卡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线口通过导线连接有装载端称重感应器,所述第二接线口通过导线连接有牛舍端称重感应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板上还安装有无线网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背部上边缘还安装有弧形挡雨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风扇和防护隔网,具有可以实现在该装置工作时将壳体内热气排出,达到散热以维持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还设置了卡槽板、线路板和蓄电池,可以实现在外部断电后也能维持内部设备的正常工作,具有免去了突发断电对装置工作的影响、提高设备工作稳定性的有益技术效果;

(2)本技术方案还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显示屏和遮阳板,而且还在遮阳板的底部四周设置密封圈,并还设置了辅助照明灯,具有减少白天强光对设备显示的影响、保证夜间使用时提供辅助光源以实现清晰照明、防止夜间长时间使用对操作者视力影响的有益技术效果;

(3)本技术方案的支撑板端部半圆弧面上设置了定位卡齿,还在支柱内安装支撑板、滑动管、活塞杆和复位弹簧,且在活塞杆的侧壁连接有手柄,这样就可以通过活塞杆操作实现对定位卡齿的位置调节,具有对壳体及显示屏安置多个不同角度调节、调节快速方便、定位牢固稳定的有益技术效果;

(4)本技术方案还设置了装载端称重感应器和牛舍端称重感应器,具有装载设备及牛舍内已有饲料重量的实时记录采集以达到对饲料喂养量实时监测管理的有益技术效果;

(5)本技术方案的壳体内还设置了无线网卡,具有实现饲料数据的无线传输、提高设备传输便利性且减少布线繁琐的有益技术效果;

(6)本技术方案还在壳体背部上边缘安装了挡雨板,具有防止外界雨水淋湿扩音器、可降低壳体内部进水受潮概率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体;2.支柱;3.第一转轴;4.连接板;5.壳体;6.风扇;7.防护隔网;8.卡槽板;9.线路板;10.蓄电池;11.第一接线口;12.第二接线口;13.充电口;14.扬声器;15.第二转轴;16.显示屏;17.遮阳板;18.密封条;19.辅助照明灯;20.控制开关;21.支撑板;22.滑动管;23.活塞杆;24.复位弹簧;25.手柄;26.定位卡齿;27.装载端称重感应器;28.牛舍端称重感应器;29.无线网卡;30.弧形挡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包括座体1、支柱2、第一转轴3、连接板4、壳体5、风扇6、防护隔网7、卡槽板8、线路板9、蓄电池10、第一接线口11、第二接线口12、充电口13、扬声器14、第二转轴15、显示屏16、遮阳板17、密封条18、辅助照明灯19、控制开关20、支撑板21、滑动管22、活塞杆23、复位弹簧24、手柄25、定位卡齿26、装载端称重感应器27、牛舍端称重感应器28、无线网卡29和弧形挡雨板30,所述座体1上固定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3活动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左侧面为半圆弧型;所述连接板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内安装有风扇6;所述风扇6的前端固定有防护隔网7;所述壳体1内的上下壁板均对称安装有卡槽板8;所述卡槽板8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卡槽孔;所述线路板9活动插接在所述卡槽板8上;所述壳体5内部还安装有蓄电池10;所述壳体5的下部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接线口11、第二接线口12和充电口13;所述壳体1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扬声器14;所述壳体1的前部上拐角均通过第二转轴15活动连接有显示屏16和遮阳板17;所述遮阳板17的结构为四周围挡且底部中空;所述遮阳板的四周底边上设置有密封条18;所述遮阳板17上部壁板设置有辅助照明灯19和控制开关20;所述支柱2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柱2内部通过支撑板21固定有滑动管22;所述滑动管22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杆23;所述滑动管22的顶部内壁与活塞杆23的下部之间对称安装有复位弹簧24;所述活塞杆23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手柄25;所述连接板4端部的半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定位卡齿26;所述第一接线口11通过导线连接有装载端称重感应器27,所述第二接线口12通过导线连接有牛舍端称重感应器28;所述卡槽板8上还安装有无线网卡29;所述壳体5的背部上边缘还安装有弧形挡雨板30。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263109.8 (22)申请日 2018.02.23 (73)专利权人 南京慧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 道仙林大道18号 (马群科创中心) (72)发明人 徐源 (51)Int.Cl. A01K 29/00(2006.01) G01G 17/00(2006.01) H04W 4/38(2018.01) H04W 88/16(2009.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牧场。

2、全混合日粮饲喂 监管装置, 其中座体上固定有支柱; 支柱的上端 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板; 壳体内安装有 风扇; 壳体内的上下壁板均对称安装有卡槽板; 线路板活动插接在卡槽板上; 壳体内部还安装有 蓄电池; 壳体的前部上拐角均通过第二转轴活动 连接有显示屏和遮阳板; 遮阳板上部壁板设置有 辅助照明灯和控制开关; 支柱内部通过支撑板固 定有滑动管; 滑动管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杆; 滑动 管的顶部内壁与活塞杆的下部之间对称安装有 复位弹簧; 连接板端部的半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 定位卡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 结构合理、 安装角度调节方便、 外壳防雨防晒且 屏幕显示清晰的牧场全混合日粮饲。

3、喂监管装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001850 U 2018.10.26 CN 208001850 U 1.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座体 (1) 、 支柱 (2) 、 第一转轴 (3) 、 连接板 (4) 、 壳体 (5) 、 风扇 (6) 、 防护隔网 (7) 、 卡槽板 (8) 、 线路板 (9) 、 蓄电池 (10) 、 第一 接线口 (11) 、 第二接线口 (12) 、 充电口 (13) 、 扬声器 (14) 、 第二转轴 (15) 、 显示屏 (16) 、 遮阳 板 (17) 、 密封条 (18) 、 辅助照明灯 (19) 。

4、、 控制开关 (20) 、 支撑板 (21) 、 滑动管 (22) 、 活塞杆 (23) 、 复位弹簧 (24) 、 手柄 (25) 和定位卡齿 (26) , 所述座体 (1) 上固定有支柱 (2) ; 所述支柱 (2) 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 (3) 活动设置有连接板 (4) ; 所述连接板 (4) 左侧面为半圆弧型; 所 述连接板 (4) 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壳体 (5) ; 所述壳体 (5) 内安装有风扇 (6) ; 所述风扇 (6) 的前 端固定有防护隔网 (7) ; 所述壳体 (1) 内的上下壁板均对称安装有卡槽板 (8) ; 所述卡槽板 (8) 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卡槽孔; 所述线路板 (9)。

5、 活动插接在所述卡槽板 (8) 上; 所述壳体 (5) 内部还安装有蓄电池 (10) ; 所述壳体 (5) 的下部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接线口 (11) 、 第二接线 口 (12) 和充电口 (13) ; 所述壳体 (1) 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扬声器 (14) ; 所述壳体 (1) 的前部上 拐角均通过第二转轴 (15) 活动连接有显示屏 (16) 和遮阳板 (17) ; 所述遮阳板 (17) 的结构为 四周围挡且底部中空; 所述遮阳板的四周底边上设置有密封条 (18) ; 所述遮阳板 (17) 上部 壁板设置有辅助照明灯 (19) 和控制开关 (20) ; 所述支柱 (2) 为中空结构; 所述支柱 。

6、(2) 内部 通过支撑板 (21) 固定有滑动管 (22) ; 所述滑动管 (22) 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杆 (23) ; 所述滑动 管 (22) 的顶部内壁与活塞杆 (23) 的下部之间对称安装有复位弹簧 (24) ; 所述活塞杆 (23) 的 侧壁上还安装有手柄 (25) ; 所述连接板 (4) 端部的半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定位卡齿 (2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 线口 (11) 通过导线连接有装载端称重感应器 (27) , 所述第二接线口 (12) 通过导线连接有牛 舍端称重感应器 (28)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牧场。

7、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板 (8) 上还安装有无线网卡 (29)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 (5) 的背部上边缘还安装有弧形挡雨板 (30)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01850 U 2 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牧场管理中有句俗话说 “养牛先养胃” , 喂好牛是奶牛饲养的头等大事。 TMR (全称 为 “全混合日粮” ) 技术通过特定的营养浓度配比, 均匀混合, 为不。

8、同阶段奶牛提供一致、 营 养均衡的饲料, 确保牛胃的酸碱度平衡, 有效提高了产奶量。 0003 在现实操作过程中, 营养师无法掌握牛群实际的采食量, 无从分析实际采食情况, 无法持续优化奶牛营养结构, 配方日粮、 投喂日粮、 采食日粮三种日粮与实际配方产生很大 误差。 由于配料工的责任心、 操作随意性, 导致实际投喂料单与设计料单偏离严重, 影响设 备发挥的价值: 随意的投放造成了饲料的浪费; 不合理的精粗料比例, 无法满足奶牛营养摄 入, 影响奶产量, 引起牛群的代谢病; 喂料量仅凭经验, 投喂无法量化, 不利于大规模标准化 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

9、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 安装角度调节 方便、 外壳防雨防晒且屏幕显示清晰的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包括座体、 支柱、 第一转轴、 连接板、 壳体、 风 扇、 防护隔网、 卡槽板、 线路板、 蓄电池、 第一接线口、 第二接线口、 充电口、 扬声器、 第二转 轴、 显示屏、 遮阳板、 密封条、 辅助照明灯、 控制开关、 支撑板、 滑动管、 活塞杆、 复位弹簧、 手 柄和定位卡齿, 所述座体上固定有支柱; 所述支柱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左侧面为半圆弧型; 所述连接。

10、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壳体; 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风 扇; 所述风扇的前端固定有防护隔网; 所述壳体内的上下壁板均对称安装有卡槽板; 所述卡 槽板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卡槽孔; 所述线路板活动插接在所述卡槽板上; 所述壳体内部还安 装有蓄电池; 所述壳体的下部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接线口、 第二接线口和充电口; 所述壳体 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扬声器; 所述壳体的前部上拐角均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显示屏和遮 阳板; 所述遮阳板的结构为四周围挡且底部中空; 所述遮阳板的四周底边上设置有密封条; 所述遮阳板上部壁板设置有辅助照明灯和控制开关; 所述支柱为中空结构; 所述支柱内部 通过支撑板固定有滑动管; 所述滑动管内活动。

11、安装有活塞杆; 所述滑动管的顶部内壁与活 塞杆的下部之间对称安装有复位弹簧; 所述活塞杆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手柄; 所述连接板端 部的半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定位卡齿。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接线口通过导线连接有装载端称重感应 器, 所述第二接线口通过导线连接有牛舍端称重感应器。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卡槽板上还安装有无线网卡。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壳体的背部上边缘还安装有弧形挡雨板。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001850 U 3 001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1 (1)。

1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风扇和防护隔网, 具有可以实现在 该装置工作时将壳体内热气排出, 达到散热以维持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 技术方案还设置了卡槽板、 线路板和蓄电池, 可以实现在外部断电后也能维持内部设备的 正常工作, 具有免去了突发断电对装置工作的影响、 提高设备工作稳定性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2 (2) 本技术方案还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显示屏和遮阳板, 而且还在遮阳板的底部 四周设置密封圈, 并还设置了辅助照明灯, 具有减少白天强光对设备显示的影响、 保证夜间 使用时提供辅助光源以实现清晰照明、 防止夜间长时间使用对操作者视力影响的有益技术 效果; 0013。

13、 (3) 本技术方案的支撑板端部半圆弧面上设置了定位卡齿, 还在支柱内安装支撑 板、 滑动管、 活塞杆和复位弹簧, 且在活塞杆的侧壁连接有手柄, 这样就可以通过活塞杆操 作实现对定位卡齿的位置调节, 具有对壳体及显示屏安置多个不同角度调节、 调节快速方 便、 定位牢固稳定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 (4) 本技术方案还设置了装载端称重感应器和牛舍端称重感应器, 具有装载设备 及牛舍内已有饲料重量的实时记录采集以达到对饲料喂养量实时监测管理的有益技术效 果; 0015 (5) 本技术方案的壳体内还设置了无线网卡, 具有实现饲料数据的无线传输、 提高 设备传输便利性且减少布线繁琐的有益技术效果; 。

14、0016 (6) 本技术方案还在壳体背部上边缘安装了挡雨板, 具有防止外界雨水淋湿扩音 器、 可降低壳体内部进水受潮概率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8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1.座体; 2.支柱; 3.第一转轴; 4.连接板; 5.壳体; 6.风扇; 7.防护隔网; 8.卡 槽板; 9.线路板; 10.蓄电池; 11.第一接线口; 12.第二接线口; 13.充电口; 14.扬声器; 15.第 二转轴; 16.显示屏; 17.遮阳板; 18.密封条; 19.辅助照明灯; 20.控制开关; 21.支撑。

15、板; 22. 滑动管; 23.活塞杆; 24.复位弹簧; 25.手柄; 26.定位卡齿; 27.装载端称重感应器; 28.牛舍 端称重感应器; 29.无线网卡; 30.弧形挡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 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牧场全混合日粮饲喂监管装置, 包括座体 1、 支柱2、 第一转轴3、 连接板4、 壳体5、 风扇6、 防护隔网7、 卡槽板8、 线路板9、 蓄电池10、 第一 接线口11、 第二接线口12、 充电口13、 扬声器14、 第二转轴15、 显示屏16、 遮阳板17、 密封条 18、 辅助照明灯1。

16、9、 控制开关20、 支撑板21、 滑动管22、 活塞杆23、 复位弹簧24、 手柄25、 定位 卡齿26、 装载端称重感应器27、 牛舍端称重感应器28、 无线网卡29和弧形挡雨板30, 所述座 体1上固定有支柱2; 所述支柱2的上端通过第一转轴3活动设置有连接板4; 所述连接板4左 侧面为半圆弧型; 所述连接板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壳体5; 所述壳体5内安装有风扇6; 所述风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001850 U 4 扇6的前端固定有防护隔网7; 所述壳体1内的上下壁板均对称安装有卡槽板8; 所述卡槽板8 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卡槽孔; 所述线路板9活动插接在所述卡槽板8上; 所。

17、述壳体5内部还安装 有蓄电池10; 所述壳体5的下部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接线口11、 第二接线口12和充电口13; 所述壳体1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扬声器14; 所述壳体1的前部上拐角均通过第二转轴15活动连 接有显示屏16和遮阳板17; 所述遮阳板17的结构为四周围挡且底部中空; 所述遮阳板的四 周底边上设置有密封条18; 所述遮阳板17上部壁板设置有辅助照明灯19和控制开关20; 所 述支柱2为中空结构; 所述支柱2内部通过支撑板21固定有滑动管22; 所述滑动管22内活动 安装有活塞杆23; 所述滑动管22的顶部内壁与活塞杆23的下部之间对称安装有复位弹簧 24; 所述活塞杆23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手柄25; 所述连接板4端部的半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定 位卡齿26; 所述第一接线口11通过导线连接有装载端称重感应器27, 所述第二接线口12通 过导线连接有牛舍端称重感应器28; 所述卡槽板8上还安装有无线网卡29; 所述壳体5的背 部上边缘还安装有弧形挡雨板30。 0022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 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00185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001850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