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上料门、上料平台及上料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740428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1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56695.9

申请日:

2014.11.18

公开号:

CN105584962A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F 17/00申请日:20141118|||公开

IPC分类号:

B66F17/00; B66F9/12; E05C7/04

主分类号:

B66F17/00

申请人:

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官炳政; 王丙良; 宋志强; 高扬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营旧路两侧工业园路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向平台上料的安全上料门及设有该安全上料门的上料平台、使用该上料门和上料平台的上料方法,该安全上料门安装在平台上的上料位置的外侧,包括立柱、与立柱转动连接的上料门门体、用于关闭或打开上料门门体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延伸到平台下方的推拉杆,并通过设置用于检测上料门是否关闭的感应装置、根据感应装置发送的信号进行动作的报警装置实现在上料门打开时的警告措施。操作人员无须上下平台,在地面上既可实现对上料门的开关操作,且在上料门打开时可发出警告,安全性能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安全上料门,包括立柱(1)、与立柱(1)转动连接的上料门门体、用于关闭或`打开上料门门体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可延伸到上料门门体下方的推拉杆(5),所述上料门设有用于检测上料门门体是否关闭的感应装置和根据感应装置的状态进行动作的报警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上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门门体包括对开的A门(2)、B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上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5)下端设置第一开锁把手(7),B门(8)下端通过连接杆(14)设置第二开锁把手(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上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固定在A门(2)上部的上锁块(12)、固定在A门(2)下部的下锁块(4);上锁块(12)、下锁块(4)均与B门(8)配合且两者的锁腔均设有向下开口;上锁块(12)、下锁块(4)分别与推拉杆(5)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上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固定在A门(2)上部的上锁块(12)、固定在A门(2)下部的下锁块(4)、固定在A门(2)下端并与下锁块(4)相连接的复位弹簧(3);上锁块(12)、下锁块(4)均与B门(8)配合且两者的锁腔均设有向上开口;上锁块(12)、下锁块(4)分别与推拉杆(5)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上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跟随上料门门体共同转动的反射板(6)、和固定在上料门门体一侧的具有发射和接收功能的传感器,所述报警装置(11)包括声光报警模块(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上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光电开关(10)。 8.一种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3)上的上料位置的外侧设有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安全上料门。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平台进行上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推拉杆(5)打开平台(13)上的上料门门体,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不再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驱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开始向平台上料; 上料结束后,操作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推拉杆(5)关闭平台(13)上的上料门门体,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不再驱动报警模块,报警装置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人员在地面上操纵推拉杆(5)使上锁块(12)、下锁块(4)脱离B门(8),利用第一开锁把手(7)打开A门(2),此时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不再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驱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再利用第二开锁把手(18)打开B门(8),开始上料;上料结束后,先利用第二开锁把手(18)关闭B门(8),然后利用第一开锁把手(7)将A门(2)拉回关闭位置,同时操纵推拉杆(5)根据B门(18)的关闭位置关闭A门(2),使两门齐平,松开推拉杆(5),上锁块(12)、下锁块(4)与B门(8)配合把两门锁住,此时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报警装置复位。

说明书

安全上料门、上料平台及上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门,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安装在上料平台上的安全上料门,还涉及一种带有该安全上料门的上料平台和利用此上料门和上料平台进行上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常使用叉车上料的加料或储料平台,一般在叉车上料平台上的叉车上料位置都安装有方便叉车操作人员上料和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上料门,该种上料门应该具备如下三个特点:1)能够保证平台上方操作工的安全;2)方便叉车操作人员自行开关;3)占地面积小,生产成本低。

现有技术中,部分上料门布置在上料位置的内侧,仅供平台上的操作工取料使用,平台外侧没有上料门。因平台外侧没有上料门,上到平台上的物料有从平台上坠落的风险;操作工在取远离上料门的物料时需要穿安全带;上料门打开状态没有警告措施,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还有部分上料门布置在上料位置的外侧,但叉车工上料时,需要通知操作工或叉车操作人员在平台上穿安全带把上料门打开,然后再上料,上料结束后再去平台上关闭上料门。因上料门需要在平台上方穿安全带开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上料门打开状态也没有警告措施,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操作人员在地面上开关、安全性能高的适合安装在上料平台上的上料门和设有该安全上料门的上料平台、使用该上料门和上料平台上料的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安全上料门,安装在平台上的上料位置的外侧,包括立柱、与立柱转动连接的上料门门体、用于关闭或打开上料门门体的锁紧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可延伸到上料门门体下方的推拉杆,所述上料门设有用于检测上料门门体是否关闭的感应装置和根据感应装置的状态进行动作的报警装置。

优选的,所述上料门门体包括对开的A门、B门。所述A门和B门分别通过铰链与立柱转动连接。

为了便于在地面上操纵锁紧机构对A门、B门进行打开或关闭操作,所述推拉杆下端设置第一开锁把手,B门下端通过连接杆设置第二开锁把手。通过第一开锁把手可操纵推拉杆打开锁紧机构和打开、关闭A门,通过第二开锁把手可打开、关闭B门。

所述安全上料门的锁紧机构的其中一种结构形式为推式锁紧机构,该推式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在A门上部的上锁块、固定在A门下部的下锁块;上锁块、下锁块均与B门配合且两者的锁腔均设有向下开口;上锁块、下锁块分别与推拉杆铰接。B门与上、下锁块的配合处相应位置镀铬以使其耐磨。操作人员向上推推拉杆可将上料门打开,关闭上料门时,先通过第二开锁把手将B门关上,再通过第一开锁把手将A门关到一定转角,松开推拉杆锁紧A门与B门。

所述安全上料门的锁紧机构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为拉式锁紧机构,该拉式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在A门上部的上锁块、固定在A门下部的下锁块、固定在A门下端并与下锁块相连接的复位弹簧;上锁块、下锁块均与B门配合且两者的锁腔均设有向上开口;上锁块、下锁块分别与推拉杆铰接。B门与上、下锁块的配合处相应位置镀铬以使其耐磨。操作人员向下拉推拉杆可将上料门打开,关闭上料门时,先通过第二开锁把手将B门关上,再通过第一开锁把手将A门关到一定转角,松开推拉杆,复位弹簧带动锁块实现A门与B门的锁紧。

如上所述的安全上料门,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跟随上料门门体共同转动的反射板、和固定在上料门门体一侧的具有发射和接收功能的传感器,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同时进行声音和灯光报警,提醒平台上操作员的效果更好,可更好的提高安全性能。反射板可以安装在推拉杆上跟随上料门门体转动,也可以安装在上料门门体上或者其他地方上以跟随上料门门体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可利用反射板对光束的遮挡或反射,由同步回路选通电路,从而检测反射板有无,实现检测上料门门体是否关闭状态。当反射板随上料门的打开而转动时,光电开关不能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光电开关就会发出开关量信号触发报警装置。

一种上料平台,所述平台上的上料位置的外侧设有所述的安全上料门。推拉杆延伸到平台下方。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使用上述上料平台和安全上料门进行上料的方法:操作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推拉杆打开平台上的上料门门体,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不再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驱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开始向平台上料;上料结束后,操作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推拉杆关闭平台上的上料门门体,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不再驱动报警模块,报警装置复位。

优选的,操作人员在地面上操纵推拉杆使上锁块、下锁块脱离B门,利用第一开锁把手打开A门,此时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不再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驱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再利用第二开锁把手打开B门,开始上料;上料结束后,先利用第二开锁把手关闭B门,然后利用第一开锁把手将A门拉回关闭位置,同时操纵推拉杆根据B门的关闭位置关闭A门,使两门齐平,松开推拉杆,上锁块、下锁块与B门配合把两门锁住,此时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报警装置复位。

本发明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将安全上料门设置在平台上料位置的外侧,避免了上到平台上的物料平台上坠落的风险;通过感应装置和报警装置,可在门打开时提供警示措施,减少安全隐患;锁紧机构中的推拉杆延伸到安全上料门下方(即平台下方),在地面上即可方便的进行对上料门操作,无须上、下平台,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电气原理图。

其中:立柱1、A门2、复位弹簧3、下锁块4、推拉杆5、反射板6、第一开锁把手7、B门8、铰链9、光电开关10、报警装置11、上锁块12、平台13、连接杆14、开关电源15、声光报警模块16、中间继电器17、第二开锁把手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安全上料门,安装在平台13上的上料位置的外侧,包括立柱1、与立柱1转动连接的上料门门体、用于关闭或打开上料门门体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可延伸到上料门门体下方的推拉杆5,推拉杆延伸到平台13的下方使操作人员的手可以操纵。所述上料门设有用于检测上料门门体是否关闭的感应装置和根据感应装置的状态进行动作的报警装置。推拉杆5下端设置第一开锁把手7,B门8下端通过连接杆14设置第二开锁把手18。

该上料门门体包括对开的A门2、B门8。所述A门和B门分别通过铰链9与立柱1转动连接。该锁紧机构为拉式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在A门2上部的上锁块12、固定在A门2下部的下锁块4、固定在A门2下端并与下锁块4相连接的复位弹簧3;上锁块12、下锁块4均与B门8配合且两者的锁腔均设有向上开口;上锁块12、下锁块4分别与推拉杆5铰接。同样的,复位弹簧3的下端也可通过上锁块4固定。复位弹簧3为实现推拉杆5复位的拉簧,打开上料门时,推拉杆5克服复位弹簧的锁紧力实现A门2和B门8的脱离。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固定在推拉杆5上跟随上料门门体共同转动的反射板6、和固定在上料门门体一侧的具有发射和接收功能的传感器。所述报警装置11包括声光报警模块16。所述传感器为光电开关10。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电气原理图,本次电路采用24V安全控制电源,具体原理为:系统由开关电源15提供控制电源,由于声光报警模块工作电流较大,传感器无法直接驱动,本系统特增加中间继电器17中转信号。具体控制流程为:当门打开时,传感器无法接收到反射板6反馈,传感器动作,自身常开点闭合,传感器闭合常开点驱动中间继电器17线圈,中间继电器17动作,中间继电器17常开点闭合,闭合的常开点驱动声光报警模块16发出声音及灯光警示,当门关闭到位后传感器重新接收到反射板6反馈信号停止动作,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控制电路具体接线为(如图3):光电开关10的棕、蓝线分别接开关电源15的正(24V+)、负(24V-)端,光电开关10的黑线接中间继电器17的线圈。声光报警模块16经过中间继电器17的常开接点接开关电源15正端。其中开关电源15也可用其他电源代替,只是开关电源15更加稳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料平台,该平台13上的上料位置的外侧设有本实施例所述的安全上料门。安全上料门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上料平台可是叉车上料平台,也可是其他类似的平台13位于地面上方的上料平台尤其是操作人员手无法直接对门体操作的上料平台。

以叉车上料为例,对该安全上料门进行多次试验发现,其单个操作流程平均耗时为:拉推拉杆5用时2s,打开A门2用时3s,再打开B门8用时5s;关闭B门8用时5s,关闭A门2用时5s,拉推拉杆5上锁2s。累计用时12s。实践证明,本安全上料门可以有效提高上料效率,比叉车操作人员上下平台,然后穿上安全带去开关门一个操作流程平均节约时间90s,按照1天上料100次计算可节约时间9000s,节约时间2.5小时,转换成经济效益每人每天可节约约102元成本。

另外,该安全上料门的设计满足了CE的防护安全指令,通过了日本设备安全部门的审查,安全性能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针对上述安全上料门和上料平台的上料方法:操作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推拉杆5打开平台13上的上料门门体,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不再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驱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开始向平台上料;上料结束后,操作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推拉杆5关闭平台13上的上料门门体,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不再驱动报警模块,报警装置复位。

优选的上料方法为:操作人员在地面上拉下推拉杆5使上锁块12、下锁块4脱离B门8,利用第一开锁把手7打开A门2,此时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不再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驱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再利用第二开锁把手18打开B门8,开始上料;上料结束后,先利用第二开锁把手18关闭B门8,然后利用第一开锁把手7将A门2拉回关闭位置,同时拉下推拉杆5根据B门18的关闭位置关闭A门2,使两门齐平,松开推拉杆5,复位弹簧3带动锁块复位,上锁块12、下锁块4与B门8配合把两门锁住,此时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报警装置复位。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安全上料门,安装在平台13上的上料位置的外侧,包括立柱1、与立柱1转动连接的上料门门体、用于关闭或打开上料门门体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可延伸到上料门门体下方的推拉杆5。所述上料门设有用于检测上料门门体是否关闭的感应装置和根据感应装置的状态进行动作的报警装置。推拉杆5下端设置第一开锁把手7,B门8下端通过连接杆14设置第二开锁把手18。

该上料门门体包括对开的A门2、B门8。所述A门2和B门8分别通过铰链9与立柱1转动连接。与实施例中所述的图1中所示的安全上料门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锁紧机构采用推式锁紧机构,该推式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在A门2上部的上锁块12、固定在A门2下部的下锁块4;上锁块12、下锁块4均与B门8配合且两者的锁腔均设有向下开口;上锁块12、下锁块4分别与推拉杆5铰接。该种机构的推式锁紧机构与实施例1中所述拉式锁紧机构相比,开锁过程中推拉杆5及上、下锁块的重量全部加在操作人员的手臂上,结构虽较为简单,但劳动强度较大。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固定在推拉杆5上跟随上料门门体共同转动的反射板6、和固定在上料门门体一侧的具有发射和接收功能的传感器。所述报警装置11包括声光报警模块16。传感器为光电开关10。具体如图3的电气原理图所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料平台,该平台13上的上料位置的外侧设有本实施例所述的安全上料门。安全上料门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针对上述安全上料门和上料平台的上料方法:操作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推拉杆5打开平台13上的上料门门体,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不再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驱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开始向平台13上料;上料结束后,操作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推拉杆5关闭平台上的上料门门体,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不再驱动报警模块,报警装置复位。

优选的上料方法为:操作人员在地面上向上推推拉杆5使上锁块12、下锁块4脱离B门8,利用第一开锁把手7打开A门2,此时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不再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驱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地面上的操作人员再利用第二开锁把手18打开B门8,开始上料;上料结束后,先利用第二开锁把手18关闭B门8,然后利用第一开锁把手7将A门2拉回关闭位置,同时向上推推拉杆5根据B门18的关闭位置关闭A门2,使两门齐平,松开推拉杆5,上锁块12、下锁块4与B门8配合把两门锁住,此时传感器检测到上料门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报警装置复位。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安全上料门、上料平台及上料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上料门、上料平台及上料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上料门、上料平台及上料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上料门、上料平台及上料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上料门、上料平台及上料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向平台上料的安全上料门及设有该安全上料门的上料平台、使用该上料门和上料平台的上料方法,该安全上料门安装在平台上的上料位置的外侧,包括立柱、与立柱转动连接的上料门门体、用于关闭或打开上料门门体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延伸到平台下方的推拉杆,并通过设置用于检测上料门是否关闭的感应装置、根据感应装置发送的信号进行动作的报警装置实现在上料门打开时的警告措施。操作人员无须上下平台,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