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楼层建筑物设计.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73634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9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18506.8

申请日:

2008.04.08

公开号:

CN101680235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1/02申请日:20080408授权公告日:20110713终止日期:201504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02申请日:20080408|||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02; E04H1/04; E04H1/06

主分类号:

E04H1/02

申请人:

林桐康

发明人:

林桐康

地址:

新加坡罗比新月

优先权:

2007.4.13 SG 200702717-0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翟 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多楼层建筑物具有数个中间迭楼,每一中间迭楼通过数个空中露台相邻的连接下一个中间迭楼。所述数个空中露台是交替设置于连续的楼层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数个中间迭楼;
数个空中露台,连接一中间迭楼至另一中间迭楼;
其中至少一中间迭楼邻接于二组数个空中露台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每一中间迭楼的各楼层包含至少一可居住单元。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数个角落迭楼,其中至少一角落迭楼邻接于一组数个空中露台。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每一角落迭楼的各楼层包含至少一可居住单元。

5.
  如权利要求1和3的任一项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空中露台彼此之间垂直相隔至少两个楼层。

6.
  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在各中间迭楼的一侧面的所述空中露台相对于同一中间迭楼的另一侧面的所述空中露台是交替的低一个或高一个楼层。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迭楼和所述空中露台的配置是垂直向的重复。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迭楼最远的可居住单元是两个楼层的单元。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最远的可居住单元的上楼层是空的。

1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落迭楼的最远的可居住单元是空的。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空中露台连接一个中间迭楼至另一个中间迭楼形成封闭环圈的配置。

12.
  如前述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每一可居住单元包含至少一侧面有窗户。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窗户的侧面之一朝向一低楼层的空中露台开启。

14.
  如前述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每一可居住单元包含一侧面以进入空中露台。

15.
  如前述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迭楼和所述数个空中露台是布置成线形的配置。

16.
  如前述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迭楼和所述数个空中露台是布置成非线形的配置。

17.
  如前述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露台是通过楼梯或电梯来进入。

18.
  一种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单独迭楼;
数个空中露台;及
所述单独迭楼连接一组数个空中露台至另一组数个空中露台,
其中所述数个空中露台是交替设置于连续的楼层。

19.
  一种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
一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及
一中间迭楼,连接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其中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是设置于不同的楼层。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另交替设置于连续的楼层。

21.
  如权利要求19和20的任一项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彼此之间垂直间隔至少两个楼层。

22.
  如权利要求19和20的任一项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迭楼包含数个可居住单元,各具有一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其中一个邻接,以及具有一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其中一个垂直间隔开至少一个楼层。

23.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迭楼连接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形成封闭环圈的配置。

说明书

多楼层建筑物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建筑设计,用于所有建筑物类型的多楼层建筑物中的空中露台垂直堆迭。
背景技术
城市计划者总是关注于城市发展的永续性,城市发展充满混凝土建筑、空调、道路及道路交通工具,但缺少树木与公园以平衡建筑物密集的环境。众所周知的“都市热效应(urban heat sink)”现象描述城市的环境温度高于其周围区域日益增加。
传统上,多楼层建筑物是建筑成最大可销售的“私人”空间且很少的或没有绿色植物的公共空间。近年来,有些建筑物将具有绿色植物的小型空中露台区域加入公寓或商业建筑物内。一空中露台的定义为在一多楼层建筑物内必须是易于从公共区域进入的一个公共或景观的区域。一“有效区域”的定义是从允许阳光穿射过的开放式围墙的顶部以45度线所覆盖的楼板区域。只有这样的区域才算是空中露台。
为了让绿色植物长得好,空中露台应建到高度约5米或以上的开放式围墙。当可居住空间高度一般为3.3米时,一个两层楼的空地需要被设置在每一个空中露台旁。将这两个设计条件重复置入数个空中露台和可居住单元的模组化对设计师们造成很大的挑战。因此,建筑物现在建筑有一或二个中间层的空中露台,及所述空中露台局限于有限甲板面积。
如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多楼层建筑物,能允许每一可居住单元到达一(数)个空中露台,及增加开放式围墙百分比,同时实现可居住单元的模组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多楼层(storey)建筑物包含:
数个中间迭楼(stack);
数个空中露台,连接一中间迭楼至另一中间迭楼;
及至少一中间迭楼邻接于二组数个空中露台之间。每一中间迭楼的楼层更包含至少一可居住单元。
所述多楼层建筑物更包含数个角落迭楼。至少一角落迭楼邻接于一组数个空中露台。每一角落迭楼的楼层包含至少一可居住单元。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数个空中露台彼此之间垂直相隔至少两个楼层。
所述多楼层建筑物更包含在一中间迭楼一侧面的数个空中露台是相对于同一中间迭楼另一侧面的数个空中露台是交替的低一个或高一个楼层。此布置是垂直向的重复。
根据本发明的每一可居住单元包含一侧面允许直接进入所述空中露台,和至少一侧面有窗户。所述可居住单元的侧面的其中一个具有窗户向一低楼层的空中露台开启。
再者,根据本发明所述数个迭楼和所述数个空中露台的配置可排列成线形的配置或非线形的配置。所述空中露台是通过楼梯或电梯来进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多楼层建筑物包含角落迭楼,其最远的可居住单元可以是两个楼层的单元或可以全部是空的。两个楼层的上楼层也可以是空的。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所述数个空中露台也可能连接一中间迭楼至另一中间迭楼,以形成封闭环圈的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一种多楼层建筑物包含:
一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
一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及
一中间迭楼,连接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是设置于不同的楼层。
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优选是交替设置于连续的楼层。
所述第一组空中露台彼此之间垂直间隔至少两个楼层。
所述中间迭楼更包含数个可居住单元,各具有一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其中一个邻接,以及具有一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其中一个垂直间隔开至少一个楼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中间迭楼也可能连接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形成封闭环圈的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成串的中间和角落迭楼和数个空中露台形成一直链状的平面图。
图2是成串的中间和角落迭楼和数个空中露台形成一链状排列成任何形式、任何形状和大小(即形成线形或非线形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3是一多楼层建筑物具有成串的中间和角落迭楼和交替错开的数个空中露台的立体图。
图4是一多楼层建筑物具有数个空中露台连接一个中间迭楼到下一个中间迭楼形成封闭环圈配置的平面图。
图5是一多楼层建筑物在角落迭楼最远的可居住单元是两个楼层的单元或所述可居住单元的上楼层是空的或所述可居住单元全部是空的的立体图。
图6是一多楼层建筑物中的空中露台是交替设置于不同的楼层的立体图。
图7是一传统建筑物只有一附有绿色植物的空中露台设于一中间迭楼的平面图。
图8(a)和(b)是显示排列成串的迭楼和附有开放式围墙的数个空中露台的配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预期产生空中露台的更多有效区域。这是通过在空中露台设计有至少两层楼的间隔来达成。如此能较那些相隔一层楼的空中露台产生两倍以上的有效区域。由于空中露台是引人注意能提高此单元销售价格的区域,远超过建筑物的成本,此内含物能大幅增加开发案的利益。
本发明是一种多楼层建筑物的设计,其每一中间迭楼或每一角落迭楼包含一个可居住单元或数个可居住单元在一迭楼中。一个可居住单元是任何建筑形式例如公寓、办公室、商业空间或工业空间。所述迭楼(10)和所述空中露台(12)可能排列成一直线或任何不规则的布置。意思是所述迭楼(10)和所述空中露台(12)能布置成一个线形或非线形的配置。
在图1中,其显示是一平面图,成串的迭楼(10)和数个空中露台(12)形成一直链/列状且带有规则的直角转角,即线形的配置,同时图2是一平面图,显示成串的迭楼(10)和数个空中露台(12)形成一链状排列成任何形式、任何形状和大小,包含类似字母U、L、O、S、V、J等等的形状,在沿着建筑区块的任何点位附有直角或斜角,即非线形的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一个多楼层建筑物(14)包含数个空中露台(12)和数个中间迭楼(16)。每一中间迭楼(16)通过数个空中露台(12)连接下一中间迭楼(16),因而至少一中间迭楼(16)连接于两组数个空中露台(12)之间。所述数个空中露台(12)彼此之间是垂直间隔至少两个楼层(18)以形成高耸的空中露台。
在一中间迭楼(16)一侧面的所述数个空中露台(12)相对于同一中间迭楼(16)另一侧面的所述数个空中露台(12)的排列相比是交替的低一个或高一个楼层(20)。所述数个空中露台(12)是交替配置于连续的楼层(20)。所述空中露台(12)和所述中间迭楼(16)的配置是垂直向的重复。
这允许在一中间迭楼(16)内的所有可居住单元各获得直接通道来进入一个位于邻接于可居住单元(22)的同一楼层上的空中露台(12)。位于上方和下方的可居住单元将从相反侧面进入所述空中露台。
本发明所述的多楼层建筑物(14)更包含数个角落迭楼(24),至少一个角落迭楼(24)连接数个空中露台(12)。在一个角落迭楼(24)的可居住单元可特别设计成一个楼层或两个楼层的单元。如此,在中间迭楼的所有可居住单元和角落迭楼的半数可居住单元能达成模组化。
再者,上述建筑物允许每一可居住单元包含至少一侧面设有窗户(26)及一侧面可进入空中露台(12)。所述具窗户(28)的侧面的其中之一可打开窗户观赏在低楼层的空中露台。如此有助于达到隐密、通风和采光,同时也可享受花园景观。
再者,上述建筑物能具有楼梯和/或电梯直接到空中露台以确保公众进入。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一个多楼层建筑物(14)具有数个空中露台(12)连接一中间迭楼(16)到另一个或下一个邻接的中间迭楼(16)以形成封闭环圈的配置。例如,两组数个空中露台和两个中间迭楼能形成封闭环圈的配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没有角落迭楼。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在一多楼层建筑物(14)的角落迭楼(24)最远的可居住单元(30)是两个楼层的单元(32)。所述可居住单元(30)的上楼层(34)可以是空的。所述最远的可居住单元(30)也可以全部是空的(36)。
在本发明再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一多楼层建筑物(14)包含一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38)和一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40)。所述多楼层建筑物更包含一中间迭楼(16)连接所述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38)和所述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40)。所述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38)和所述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40)是设于不同的楼层。所述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38)是设于一侧面,而所述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40)是设于另一侧面。
所述第一组(38)和所述第二组(40)数个空中露台优选的是交替设置于连续的楼层。所述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38)彼此之间垂直间隔至少两个楼层。
所述中间迭楼更包含一组数个可居住单元。每一可居住单元具有一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组数个空中露台(38)其中一个邻接。所述可居住单元更有一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40)其中一个垂直间隔开至少一个楼层。
所述中间迭楼也可连接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数个空中露台形成封闭的配置。
图7和图8提供实施例,显示增加本发明开放式围墙的百分比是可以实现的。图7显示传统的建筑物在一中间迭楼(42)内只有一附有绿色植物的空中露台。在图中,“a”与“c”分别代表闭合式侧围墙和闭合式主围墙。闭合式侧围墙有八面,闭合式主围墙有四面。
在图中,“b”代表开放式围墙,并有四面开放式围墙。开放式围墙的百分比因此是:

图8(a)显示一配置,连结成串的迭楼与具增加开放式围墙的数个空中露台(44)。有六个闭合式侧围墙(“a”),四个闭合式主围墙(“c”)及四个开放式围墙(“b”)。开放式围墙的百分比是:

图8(b)显示一配置,连结成串的迭楼与具增加开放式围墙的数个空中露台(46)。有八个闭合式侧围墙(“a”),二个闭合式主围墙(“c”)及六个开放式围墙(“b”)。开放式围墙的百分比是:

如上所述,可见图7-8有相同的分子。但是图8(a)的分母比图7的小,以及图8(b)的分母比图8(a)的更小。这证明了加入更多的迭楼及空中露台后,开放式围墙的高百分比是可达成的。
图8(a)和(b)代表的建筑类型是所有迭楼和空中露台连接成串的连续链状及可设置中间迭楼。这种建筑类型提供了与传统分开式的迭楼几乎相同的光线和通风。此连续的方式,可从所有围墙中去除包含一段长度的中间迭楼的开放式窗户墙(参考闭合式主围墙“c”)。这有助于增强空中露台的成果。
精通此技术领域之人士能体会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发明概括描述的精神或范围所能做出众多的变化和/或修改。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应在各方面被视为说明性和不具限制的。

多楼层建筑物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多楼层建筑物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多楼层建筑物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楼层建筑物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楼层建筑物设计.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多楼层建筑物具有数个中间迭楼,每一中间迭楼通过数个空中露台相邻的连接下一个中间迭楼。所述数个空中露台是交替设置于连续的楼层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