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36163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0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61912.5

申请日:

2011.12.31

公开号:

CN103104006A

公开日:

2013.05.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B 3/08申请日:20111231|||公开

IPC分类号:

E03B3/08; E03B3/18

主分类号:

E03B3/08

申请人:

日本那贺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三村等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1.11.11 JP 2011-24763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陈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在取水井的设置作业中使取水井下沉时,不会产生由于过滤器与地基中的石块和砂砾等摩擦接触而导致的损伤和变形,并且即使由于长期使用取水井而使过滤器的狭缝产生堵塞,也能够将这样的堵塞简单地去除。取水口设置在取水井的周向上,并具有规定的高度,取水口构造具有: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8、9),其在取水口的上下端面上安装在取水井的周向上;一对端面凸缘(10、11),其安装在取水口的周向的两端面上;过滤器(6),其固定在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以及一对端面凸缘上,并在取水口的整面范围内设置;多个过滤器保护管(5),在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外侧,该多个过滤器保护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所述取水口设置在取水井的全周或全周的一部分上,且具有规定的高度,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其在所述取水口的上下端面上安装在取水井的周向上;
一对端面凸缘,其安装在所述取水口的周向的两端面上;
过滤器,其固定在所述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以及所述一对端面凸缘上,并在取水口的整面范围内设置;
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在所述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外侧,该多个过滤器保护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多个逆洗管,在所述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该多个逆洗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该多个逆洗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所述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
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所述逆洗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
连接管,其分别连接所述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所述逆洗管,从而使所述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逆洗管连通。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所述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
该取水口构造还具有:
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所述过滤器保护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
连接管,其分别连接所述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所述过滤器保护管,从而使所述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过滤器保护管连通。

说明书

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尤其涉及设在取水井的全周或全周的一部分上的具有规定高度的取水口。
背景技术
该取水口一般具有:在其上下端面上,安装在取水井的周向上的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安装在取水口的周向的两端面上的一对端面凸缘,在这些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以及一对端面凸缘上,在取水口整面的范围内通过焊接等固定有取水过滤器(screen)。
在设置取水井的情况下,当取水井的直径为2m以下的较小直径时,对取水地的地基仅以设置取水井所需要的深度进行打孔(boring),穿过孔吊下取水井从而能够将取水井设置在该孔中,但当取水井的直径为超过2m并达到10m那样的较大直径时,由于地下水的水面以下的地基比较柔软,所以若进行打孔则经挖掘的孔容易坍塌,不能通过打孔的方式进行挖掘。因此,为了在地下水的水面以下的地基中埋设取水井,通常使用如下的施工方法,即,以利用取水井的自重或者使用机械从取水井的顶部进行加压而将取水井压入的方式使取水井在地基中下沉到规定深度。
在像这样设置较大直径的取水井的情况下,若使取水井通过自重或压入而下沉到地基中,则安装于取水口的取水过滤器在取水井的下降过程中可能会与地基中的石块、砂砾等摩擦接触从而产生损伤或变形。
此外,这样的取水井的其他问题还在于,作为过滤器若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由螺旋状或者直线状的楔形金属丝构成的过滤器,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地下水中的砂砾、垃圾、砂等会侵入到过滤器的楔形金属丝之间的狭缝(slot)中从而产生堵塞,会导致过滤器的集水效率恶化。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如下极其麻烦的作业,即,必须暂时中止取水,且作业员进入取水井内对过滤器进行清洗由此进行堵塞的去除作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41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的问题点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水口构造,在取水井的设置作业中的取水井下沉时,不会出现过滤器与地基中的石块和砂砾等摩擦接触而产生损伤和变形的情况。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水口构造,即使长期使用取水井,因而由于砂砾、垃圾等而在过滤器的狭缝产生堵塞,也能够简单地去除这样的堵塞。
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其第一结构中,取水口设置在取水井的全周或全周的一部分上,且具有规定的高度,该取水口具有: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其在取水口的上下端面上安装在取水井的周向上;一对端面凸缘,其安装在取水口的周向的两端面上;过滤器,其固定在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以及一对端面凸缘上,并在取水口的整面范围内设置;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在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外侧,该多个过滤器保护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
本发明的第二结构,在第一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多个逆洗管,在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该多个逆洗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该多个逆洗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逆洗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连接管,其分别连接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逆洗管,从而使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逆洗管连通。
本发明的第三结构,在第一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该取水口构造还具有: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过滤器保护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连接管,其分别连接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过滤器保护管,从而使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过滤器保护管连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结构,取水口构造中由于具有多个过滤器保护管,该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在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外侧、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因此,在取水井的设置作业中使取水井下沉时,地基中的石块和砂砾等与这些过滤器保护管接触,从而能够防止过滤器与地基中的石块和砂砾等直接摩擦接触,能够防止过滤器的损失和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结构,由于取水口构造在第一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多个逆洗管,在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该多个逆洗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该多个逆洗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
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逆洗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连接管,其分别连接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逆洗管,从而使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逆洗管连通,因此,当过滤器的狭缝产生堵塞时,将逆洗用的水或空气等的逆洗用流体从逆洗用流体容器通过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并经由连接管供给到各逆洗管,使逆洗用流体从各逆洗管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向过滤器喷出,由此能够去除过滤器狭缝的堵塞。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结构,由于取水口构造在第一结构的基础上,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该取水口构造还具有: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过滤器保护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连接管,其分别连接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过滤器保护管,从而使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过滤器保护管连通,因此,当过滤器的狭缝产生堵塞时,将逆洗用的水或空气等的逆洗用流体从逆洗用流体容器通过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并经由连接管供给到各过滤器保护管,使逆洗用流体从各过滤器保护管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向过滤器喷出,由此能够去除过滤器狭缝的堵塞。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结构,由于将过滤器保护管用作逆洗管,所以能够省略另行配置逆洗管的设置方式,从而能够节省用于设置逆洗管的时间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的1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取水口构造的放大主视图,图的左半部分表示其外表面,图的右半部分表示其内表面。
图4是在图3中取下顶部凸缘而观察到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的B‑B向视图。
图6是图4中的C‑C向视图。
图7是表示过滤器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图7(a)是主视图,图7(b)是俯视图。
图8是图4中的D‑D向视图。
图9是表示逆洗管的逆洗水喷出口的配置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与图4相同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F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及图2中,截面椭圆形的取水井1由混凝土或钢等材料形成为椭圆形截面的筒状,在其下部设有主视大致长方形的取水口2。标记4是当进行施工时等情况下供作业者使用的中间舷梯。在本实施方式中,取水口以规定的高度形成在取水井的周面的一部分上,但也可以在取水井的全周范围内形成。取水井1的直径通常是2m~10m,但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3所示,从取水井的外侧向内侧观察,取水口2配置有过滤器保护管5、过滤器6、逆洗管7。
在取水口2的上下端面上,在取水井的周向上安装有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8、9,在取水口的周向的两端面上,在上下方向上安装有一对端面凸缘10、11。各凸缘8、9、10、11通过多个地脚螺栓17(参照图6)而安装在取水井1的取水口壁面上。在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8、9及一对端面凸缘10、11上,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有在取水口的整面范围内设置的过滤器6。
作为过滤器6,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将图7所示那样的线状楔形金属丝13以多根彼此之间形成规定宽度的狭缝的方式平行地配置、并以适当间隔焊接在与线状楔形金属丝正交的杆20上而得到的部件。线状楔形金属丝13的配置方向可以是上下方向、水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线状楔形金属丝13配置在水平方向上。
在过滤器6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外侧,多个过滤器保护管5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并将其两端部通过焊接等方式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8、9上。希望保护管5是钢制、合金钢制等强度大、且具有即使在取水井下沉时与石块和砂砾等接触也不容易变形的充分强度。
过滤器保护管5使用外径为10~25mm的管,但并不限定于此。此外,过滤器保护管5的设置间隔通常在50mm~100mm的范围内,这是考虑到不使过滤器6的开口率减小而决定的。
作为为了相对于外部的石块和砂砾对过滤器进行保护而使用的部件,还可以代替过滤器保护管5而使用钢杆或合金制杆等的杆状部件,但优选使用在强度上具有与钢杆同等以上的强度而且材料费比杆材低廉的管。
在过滤器6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多根逆洗管7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各逆洗管7的两端部通过焊接等方式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8、9上。各逆洗管7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向过滤器6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7a。此外,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在取水口2的上部配置于逆洗管7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其折曲的两端部12a、12a经由配管18而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19上。在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与逆洗管7之间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是将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和逆洗管7连接从而使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与逆洗管7连通的管。
如图8所示,过滤器6通过板状的加强肋14而被支承,该加强肋14在上下方向上以适宜的间隔配置且在凸缘10、11之间延伸,并且两端焊接在过滤器6的杆及逆洗管7上。
如图9所示,各逆洗管7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7a在与其相邻的逆洗管7之间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交错状地配置,这种配置方式在使逆洗用流体均匀地向过滤器6喷射方面是优选的。
作为逆洗用流体,能够使用空气、水、或空气与水的混流中的任一种。
下面,说明上述结构的取水口构造的动作。
在设置取水井1后进行通常的取水时,驱动设置于取水井1的舷梯4等上的抽水泵(未图示),将通过取水口2从外部流入取水井1内的水抽上来并取出至外部。
在由于持续长期取水而在过滤器6的楔形金属丝13之间的狭缝中产生由砂砾、垃圾、砂等造成的堵塞的情况下,使逆洗用流体从逆洗用流体容器19经由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流入逆洗管7,并使逆洗用流体从各逆洗管7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7a向过滤器6喷出。由此,将过滤器6的楔形金属丝13之间的由砂砾和垃圾等造成的堵塞去除。此时,取水井1内的水暂时变得混浊,所以在该期间中断通常的取水,但当逆洗作业结束并停止喷出逆洗用流体,则浊水的流出也终止,便能够恢复通常的取水。
接着,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0中,对于与图4相同的构成要素以相同的标记示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如下方面与图4的实施方式不同,即,本实施方式没有设置图4的实施方式那样的逆洗管7,而是使过滤器保护管5具有作为逆洗管的功能。
即,多个过滤器保护管5分别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向过滤器6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优选各保护管5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与相邻的保护管5之间交错状地配置。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在取水口2的上部配置在过滤器保护管5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经由配管18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19上。如图11所示,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和各过滤器保护管5通过与图4所示的连接管15相同的连接管15而连接。
当在过滤器6的楔形金属丝13之间的狭缝中产生堵塞的情况下,将逆洗用流体从逆洗用流体容器19通过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并经由连接管供给至各过滤器保护管5,使逆洗用流体从各过滤器保护管5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向过滤器喷出,由此,能够将过滤器狭缝的堵塞去除。

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04006A43申请公布日20130515CN103104006ACN103104006A21申请号201110461912522申请日20111231201124763220111111JPE03B3/08200601E03B3/1820060171申请人日本那贺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大阪府72发明人三村等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代理人陈伟54发明名称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在取水井的设置作业中使取水井下沉时,不会产生由于过滤器与地基中的石块和砂砾等摩擦接触而导致的损伤和变形,并且即使由于长期使用取水井而使过滤器的。

2、狭缝产生堵塞,也能够将这样的堵塞简单地去除。取水口设置在取水井的周向上,并具有规定的高度,取水口构造具有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8、9,其在取水口的上下端面上安装在取水井的周向上;一对端面凸缘10、11,其安装在取水口的周向的两端面上;过滤器6,其固定在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以及一对端面凸缘上,并在取水口的整面范围内设置;多个过滤器保护管5,在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外侧,该多个过滤器保护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9页10申请。

3、公布号CN103104006ACN103104006A1/1页21一种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所述取水口设置在取水井的全周或全周的一部分上,且具有规定的高度,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其在所述取水口的上下端面上安装在取水井的周向上;一对端面凸缘,其安装在所述取水口的周向的两端面上;过滤器,其固定在所述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以及所述一对端面凸缘上,并在取水口的整面范围内设置;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在所述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外侧,该多个过滤器保护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多个逆洗管,在所述过滤器。

4、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该多个逆洗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该多个逆洗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所述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所述逆洗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连接管,其分别连接所述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所述逆洗管,从而使所述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逆洗管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所述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该取水口构造还具有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所述过滤器保护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

5、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连接管,其分别连接所述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所述过滤器保护管,从而使所述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过滤器保护管连通。权利要求书CN103104006A1/4页3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尤其涉及设在取水井的全周或全周的一部分上的具有规定高度的取水口。背景技术0002该取水口一般具有在其上下端面上,安装在取水井的周向上的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安装在取水口的周向的两端面上的一对端面凸缘,在这些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以及一对端面凸缘上,在取水口整面的范围内通过焊接等固定有取水过滤器SCREEN。0003在设置取水井的情况下,当取水井的直径为2M以下的较小直。

6、径时,对取水地的地基仅以设置取水井所需要的深度进行打孔BORING,穿过孔吊下取水井从而能够将取水井设置在该孔中,但当取水井的直径为超过2M并达到10M那样的较大直径时,由于地下水的水面以下的地基比较柔软,所以若进行打孔则经挖掘的孔容易坍塌,不能通过打孔的方式进行挖掘。因此,为了在地下水的水面以下的地基中埋设取水井,通常使用如下的施工方法,即,以利用取水井的自重或者使用机械从取水井的顶部进行加压而将取水井压入的方式使取水井在地基中下沉到规定深度。0004在像这样设置较大直径的取水井的情况下,若使取水井通过自重或压入而下沉到地基中,则安装于取水口的取水过滤器在取水井的下降过程中可能会与地基中的石。

7、块、砂砾等摩擦接触从而产生损伤或变形。0005此外,这样的取水井的其他问题还在于,作为过滤器若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由螺旋状或者直线状的楔形金属丝构成的过滤器,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地下水中的砂砾、垃圾、砂等会侵入到过滤器的楔形金属丝之间的狭缝SLOT中从而产生堵塞,会导致过滤器的集水效率恶化。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如下极其麻烦的作业,即,必须暂时中止取水,且作业员进入取水井内对过滤器进行清洗由此进行堵塞的去除作业。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4183号公报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的问题点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水口构造,在取水井的设置作业中的取。

8、水井下沉时,不会出现过滤器与地基中的石块和砂砾等摩擦接触而产生损伤和变形的情况。0008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水口构造,即使长期使用取水井,因而由于砂砾、垃圾等而在过滤器的狭缝产生堵塞,也能够简单地去除这样的堵塞。0009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其第一结构中,取水口设置在取水井的全周或全周的一部分上,且具有规定的高度,该取水口具有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其在取水口的上下端面上安装在取水井的周向上;一对端面凸缘,其安装在取水口的周向的两端面上;过滤器,其固定在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以及一对端面凸缘上,并在取水口的整面范围内设置;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在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外侧,该。

9、多个过滤器保护管说明书CN103104006A2/4页4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0010本发明的第二结构,在第一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多个逆洗管,在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该多个逆洗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该多个逆洗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逆洗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连接管,其分别连接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逆洗管,从而使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逆洗管连通。0011本发明的第三结构,在第一结构的基础。

10、上,其特征在于,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该取水口构造还具有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过滤器保护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连接管,其分别连接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过滤器保护管,从而使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过滤器保护管连通。0012发明效果0013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结构,取水口构造中由于具有多个过滤器保护管,该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在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外侧、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因此,在取水井的设置作业中使取水井下沉时,地基中的石块和砂砾等与这些过滤器保护管接触,从而能够。

11、防止过滤器与地基中的石块和砂砾等直接摩擦接触,能够防止过滤器的损失和变形。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结构,由于取水口构造在第一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多个逆洗管,在过滤器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该多个逆洗管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且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上,该多个逆洗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0015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逆洗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连接管,其分别连接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逆洗管,从而使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逆洗管连通,因此,当过滤器的狭缝产生堵塞时,将逆洗用的水或空气等的逆洗用流体从逆洗用流体容器通。

12、过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并经由连接管供给到各逆洗管,使逆洗用流体从各逆洗管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向过滤器喷出,由此能够去除过滤器狭缝的堵塞。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结构,由于取水口构造在第一结构的基础上,多个过滤器保护管分别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向过滤器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该取水口构造还具有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其配置在过滤器保护管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上;连接管,其分别连接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和过滤器保护管,从而使逆洗用流体供给管与各过滤器保护管连通,因此,当过滤器的狭缝产生堵塞时,将逆洗用的水或空气等的逆洗用流体从逆洗用流体容器通过逆洗用流体供给管并经由连接管供给到各过。

13、滤器保护管,使逆洗用流体从各过滤器保护管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向过滤器喷出,由此能够去除过滤器狭缝的堵塞。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结构,由于将过滤器保护管用作逆洗管,所以能够省略另行配置逆洗管的设置方式,从而能够节省用于设置逆洗管的时间和费用。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3104006A3/4页5001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的1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0019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0020图3是取水口构造的放大主视图,图的左半部分表示其外表面,图的右半部分表示其内表面。0021图4是在图3中取下顶部凸缘而观察到的俯视图。0022图5是图4中的BB向视图。0023图6是图4中的CC向视图。0。

14、024图7是表示过滤器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图7A是主视图,图7B是俯视图。0025图8是图4中的DD向视图。0026图9是表示逆洗管的逆洗水喷出口的配置的图。0027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与图4相同的俯视图。0028图11是图10中的F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2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30在图1及图2中,截面椭圆形的取水井1由混凝土或钢等材料形成为椭圆形截面的筒状,在其下部设有主视大致长方形的取水口2。标记4是当进行施工时等情况下供作业者使用的中间舷梯。在本实施方式中,取水口以规定的高度形成在取水井的周面的一部分上,但也可以在取水井的全。

15、周范围内形成。取水井1的直径通常是2M10M,但并不限定于此。0031如图3所示,从取水井的外侧向内侧观察,取水口2配置有过滤器保护管5、过滤器6、逆洗管7。0032在取水口2的上下端面上,在取水井的周向上安装有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8、9,在取水口的周向的两端面上,在上下方向上安装有一对端面凸缘10、11。各凸缘8、9、10、11通过多个地脚螺栓17参照图6而安装在取水井1的取水口壁面上。在一对顶部及底部凸缘8、9及一对端面凸缘10、11上,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有在取水口的整面范围内设置的过滤器6。0033作为过滤器6,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将图7所示那样的线状楔形金属丝13以多根彼此之间形成规定宽。

16、度的狭缝的方式平行地配置、并以适当间隔焊接在与线状楔形金属丝正交的杆20上而得到的部件。线状楔形金属丝13的配置方向可以是上下方向、水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线状楔形金属丝13配置在水平方向上。0034在过滤器6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外侧,多个过滤器保护管5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并将其两端部通过焊接等方式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8、9上。希望保护管5是钢制、合金钢制等强度大、且具有即使在取水井下沉时与石块和砂砾等接触也不容易变形的充分强度。0035过滤器保护管5使用外径为1025MM的管,但并不限定于此。此外,过滤器保护管5的设置间隔通常在50MM100MM的范围内,这是。

17、考虑到不使过滤器6的开口率减小而决定的。说明书CN103104006A4/4页60036作为为了相对于外部的石块和砂砾对过滤器进行保护而使用的部件,还可以代替过滤器保护管5而使用钢杆或合金制杆等的杆状部件,但优选使用在强度上具有与钢杆同等以上的强度而且材料费比杆材低廉的管。0037在过滤器6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多根逆洗管7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各逆洗管7的两端部通过焊接等方式分别固定在顶部及底部凸缘8、9上。各逆洗管7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向过滤器6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7A。此外,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在取水口2的上部配置于逆洗管7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其折曲的两端部。

18、12A、12A经由配管18而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19上。在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与逆洗管7之间设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是将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和逆洗管7连接从而使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与逆洗管7连通的管。0038如图8所示,过滤器6通过板状的加强肋14而被支承,该加强肋14在上下方向上以适宜的间隔配置且在凸缘10、11之间延伸,并且两端焊接在过滤器6的杆及逆洗管7上。0039如图9所示,各逆洗管7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7A在与其相邻的逆洗管7之间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交错状地配置,这种配置方式在使逆洗用流体均匀地向过滤器6喷射方面是优选的。0040作为逆洗用流体,能够使用空气、水、或空气与水的混流中的。

19、任一种。0041下面,说明上述结构的取水口构造的动作。0042在设置取水井1后进行通常的取水时,驱动设置于取水井1的舷梯4等上的抽水泵未图示,将通过取水口2从外部流入取水井1内的水抽上来并取出至外部。0043在由于持续长期取水而在过滤器6的楔形金属丝13之间的狭缝中产生由砂砾、垃圾、砂等造成的堵塞的情况下,使逆洗用流体从逆洗用流体容器19经由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流入逆洗管7,并使逆洗用流体从各逆洗管7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7A向过滤器6喷出。由此,将过滤器6的楔形金属丝13之间的由砂砾和垃圾等造成的堵塞去除。此时,取水井1内的水暂时变得混浊,所以在该期间中断通常的取水,但当逆洗作业结束并停止喷出逆。

20、洗用流体,则浊水的流出也终止,便能够恢复通常的取水。0044接着,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取水井的取水口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0中,对于与图4相同的构成要素以相同的标记示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004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如下方面与图4的实施方式不同,即,本实施方式没有设置图4的实施方式那样的逆洗管7,而是使过滤器保护管5具有作为逆洗管的功能。0046即,多个过滤器保护管5分别在上下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向过滤器6开口的多个逆洗用流体喷出口。优选各保护管5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与相邻的保护管5之间交错状地配置。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在取水口2的上部配置在过滤器保护管5的取水井半径方向内侧,并经。

21、由配管18连接在逆洗用流体容器19上。如图11所示,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和各过滤器保护管5通过与图4所示的连接管15相同的连接管15而连接。0047当在过滤器6的楔形金属丝13之间的狭缝中产生堵塞的情况下,将逆洗用流体从逆洗用流体容器19通过逆洗用流体供给管12并经由连接管供给至各过滤器保护管5,使逆洗用流体从各过滤器保护管5的逆洗用流体喷出口向过滤器喷出,由此,能够将过滤器狭缝的堵塞去除。说明书CN103104006A1/9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104006A2/9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3104006A3/9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3104006A4/9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104006A105/9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3104006A116/9页12图8说明书附图CN103104006A127/9页13图9说明书附图CN103104006A138/9页14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104006A149/9页15图11说明书附图CN103104006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