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及池塘养殖模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及池塘养殖模式.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40387.4 (22)申请日 2017.03.10 (71)申请人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 道336号咸宁大厦13楼至14楼 (72)发明人 雷晓中 张从义 朱勇夫 王英雄 李金忠 石义元 李圣华 胡秋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苗燕 (51)Int.Cl. A01K 61/10(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及池塘养殖模 式 。
2、(57)摘要 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及池塘养殖模 式, 其主要涉及养殖技术领域。 该方法通过在进 行投喂鳙鱼粉状饲料的同时, 结合投施生物肥培 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 使得池塘中主养的鳙 鱼和套放的其他鱼种能够在除觅食鳙鱼粉状饲 料以外, 还可以觅食到天然饵料生物, 这既满足 了鱼种的觅食需要, 也降低了饲料成本。 因此, 包 括上述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的池塘养殖模式, 通过降低饲料成本的方法, 提高了整个池塘养殖 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CN 106912409 A 2017.07.04 CN 106912409 A 1.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3、 其包括: 每年的1-3月份分1-2次将鳙鱼投放到池塘, 同年4-6月份开始投放鲫鱼、 白鲢、 草鱼、 鳊 鱼、 青鱼和黄颡鱼苗种; 对投放到所述池塘中的鱼种进行饲料投喂, 投喂的饲料包括鳙鱼粉状饲料和用于培育 所述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的生物肥; 同年8月下旬开始对达到上市规格的鳙鱼进行轮捕操作, 捕大留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行饲料投喂时, 所述 鳙鱼粉状饲料包括鱼粉、 饼粕、 三等粉、 麸皮、 米糖, 且所述鳙鱼粉状饲料蛋白质含量为26- 28; 所述生物肥为生物有机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鲫鱼的投。
4、放时间为 6月10日-6月20日, 所述白鲢和所述草鱼的投放时间为6月15日-6月25日, 所述鳊鱼的投放 时间为6月20日-6月30日, 所述青鱼和所述黄颡鱼的投放时间为6月25日-7月5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鱼种投放前, 用生石灰 对所述池塘依次进行干池清塘、 晒塘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行干池清塘时, 所述 生石灰的用量按照120-130千克/亩进行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塘的深度为3- 3.2米, 最大蓄水深度为2.5米; 所述池塘的池底设置。
5、有淤泥, 所述淤泥的深度为20-30厘米; 所述池塘的四周设置有池埂, 所述池埂的宽度大于2米。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鱼种投放时, 所述鳙鱼的规格为750-755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200尾/亩; 所述白鲢的规格为3-5厘 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200尾/亩; 所述草鱼的规格为3-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4000- 4010尾/亩; 所述鲫鱼的规格为3-3.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7-669尾/亩; 所述鳊鱼的规 格为2-3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70-6675尾/亩; 所述青鱼的规格为150-155克/尾, 平。
6、均放 养量为6-7尾/亩; 所述黄颡鱼的规格为3-3.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7-669尾/亩。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养殖前期保持 水位1.2-1.5米, 养殖过程中逐渐加水, 待投放所述白鲢和所述草鱼后, 水位加至2米。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年的7-9月 份通过全池泼撒生物制剂进行病害防控。 10.一种池塘养殖模式,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912409 A 2 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及池塘养殖模。
7、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及池塘养 殖模式。 背景技术 0002 湖北省是淡水养殖第一大省, 养殖产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首位, 2015年全省水产 品产量455.89万吨, 其中大宗淡水鱼类产量超过50。 近年来由于养殖投入品如饲料、 鱼药 等价格持续上升, 而大宗商品鱼价格逐渐下滑, 造成养殖者出现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 严重 影响了渔民养殖的积极性, 阻碍了我省渔业健康持续发展。 0003 2016年2月份,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项目国家大宗鱼类技术产业体 系武汉综合试验站对洪湖、 荆门、 长阳、 新洲、 鄂州、 浠水等六个。
8、示范区进行大宗鱼类养殖情 况调研, 综合分析参与调研的养殖户大宗鱼类苗种投放模式与经济效益情况, 通过调研分 析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主养草鱼的池塘因饲料投入成本大、 商品草鱼集中上市度 高, 造成市场饱和, 从而引起价格下滑, 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能够减少饲料成本及其他 投入品, 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模式, 其能够降低池塘养殖的成本, 提 高池塘的综合利用率, 增加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本发明提出一种池。
9、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包括: 0008 每年的1-3月份分1-2次将鳙鱼投放到池塘, 同年4-6月份开始投放鲫鱼、 白鲢、 草 鱼、 鳊鱼、 青鱼和黄颡鱼苗种; 0009 对投放到池塘中的鱼种进行饲料投喂, 投喂的饲料包括鳙鱼粉状饲料和用于培育 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的生物肥; 0010 同年8月下旬开始对达到上市规格的鳙鱼进行轮捕, 捕大留小。 0011 一种池塘养殖模式, 其包括上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0012 本发明实施例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及池塘养殖模式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进 行投喂鳙鱼粉状饲料的同时, 结合投施生物肥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 使得池塘中主 养的鳙鱼和套放的其。
10、他鱼种能够在除觅食鳙鱼粉状饲料以外, 还可以觅食到天然饵料生 物, 这样既满足了上述鱼种的觅食需要, 还降低了饲料成本。 因此, 包括上述池塘主养鳙鱼 养殖方法的池塘养殖模式, 通过降低饲料成本, 提高了整个池塘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 说 明 书 1/10 页 3 CN 106912409 A 3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 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 议的条件进行。 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 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 品。 0014 下面对本发明。
11、实施例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及池塘养殖模式进行具体说明。 001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其包括: 0016 S1、 池塘准备, 对用于主养鳙鱼的池塘设置独立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且进水系 统和排水系统均与池塘的内部连通。 0017 需要说明的是, 独立设置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是为了给准备主养的鳙鱼和部分 套放的鱼种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利条件, 以便养殖人员及时的对池塘中的水位进行调节, 并 且池塘中独立设置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自通过一台3千瓦的水泵进行进水和排水。 另 外, 为了使池塘中的水始终保持有充足的溶解氧以供鱼种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 池塘 还设置了1.5千。
12、瓦和3千瓦的增氧机各一台。 需要强调的是, 上述的水泵和增氧机均是根据 池塘面积为15亩的标准来设计的, 在具体的实施养殖过程中, 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所介绍 的水泵和增氧机的个数, 也不限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功率大小, 具体的个数和功率大小可 根据实际池塘的尺寸面积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标准可参照本实施例所介绍的设置标准。 0018 进一步地, 为了便于饲养人员对鱼种进行养殖以及促进所养殖的鱼种正常健康的 生长, 池塘的深度设置为3-3.2米, 最大蓄水深度控制在2.5米, 并且池塘的池底设置有淤 泥, 淤泥的深度控制在20-30厘米。 另外, 池塘的四周还设置有宽度大于2米的池埂, 以便于 养殖。
13、人员进行日常的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 池埂上可以种植饲草或其它经济作物, 以便在鱼 种养殖期间作为其饲料的一部分, 进一步降低养殖的饲料成本。 0019 进一步的, 为了在投放鱼种之前给鱼种提供一个较好的池塘环境, 在池塘准备阶 段, 需用生石灰对池塘依次进行干池清塘、 晒塘和天然降雨处理。 具体地, 干池清塘是先将 池塘水放干, 或留水6-9厘米, 然后在塘底挖掘几个小潭, 按照每亩用生石灰120-130千克的 数量, 把生石灰放入小潭乳化, 不待冷却立即均匀遍洒全池。 次日清晨用长柄泥耙耙动塘 泥, 充分发挥石灰的消毒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 干池清塘的时间在每年养殖结束后的12月份 至翌年。
14、1月份的时候开始进行, 需要强调的是, 采用干池清塘的方法进行清塘的优点是成本 低, 生石灰用量比较少有利于降低养殖的成本。 另外, 清塘后再结合晒塘, 可以有效的对池 塘进行消毒杀菌, 并且杀灭池塘中的水生昆虫、 蟹、 虾、 蚂蝗、 螺蛳、 蝌蚪、 青泥苔、 野杂鱼类、 寄生虫及其卵等, 这对于后期鱼种在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控管理大有裨益。 0020 进一步地, 池塘准备阶段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向清理和杀菌处理过后的池塘中放 水准备进行鱼种投放。 具体地放水过程为: 在鱼种投放前采用80目的网片向池塘中过滤加 水至1.2-1.3米的水深。 0021 S2、 每年的1-3月份分1-2次将鳙鱼投放到。
15、池塘, 同年6月份开始投放鲫鱼、 白鲢、 草 鱼、 鳊鱼、 青鱼和黄颡鱼苗种。 0022 优选地, 鱼种投放时间为: 每年的1-3月份分两次将鳙鱼投放到池塘, 6月10日-6月 20日投放鲫鱼, 6月15日-6月25日同时投放白鲢和草鱼, 6月20日-6月30日投放鳊鱼, 6月25 日-7月5日同时投放青鱼和黄颡鱼。 0023 进一步对鱼种投放时间进行优选, 即每年的1月20日和1月25日分两次将鳙鱼投放 到池塘, 6月10日投放鲫鱼, 6月15日同时投放白鲢和草鱼, 6月20日投放鳊鱼, 6月25日同时 说 明 书 2/10 页 4 CN 106912409 A 4 投放青鱼和黄颡鱼。 需要。
16、说明的是, 之所以对鱼种投放的时间进行优选, 是因为不同鱼种的 生长周期不同, 且只有满足不同鱼种的生物特性和季节特性, 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养殖过 程中的难度, 提高鱼的产量, 从而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0024 进一步地, 进行鱼种投放过程中, 鱼种投放的标准为: 鳙鱼的规格为750-755克/ 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200尾/亩; 白鲢的规格为3-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200尾/亩; 草鱼的规格为3-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4000-4010尾/亩; 鲫鱼的规格为3-3.5厘米/尾, 平 均放养量为667-669尾/亩; 鳊鱼的规格为2-3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7。
17、0-6675尾/亩; 青鱼 的规格为150-155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6-7尾/亩; 黄颡鱼的规格为3-3.5厘米/尾, 平均放养 量为667-669尾/亩。 0025 S3、 对投放到池塘中的鱼种进行饲料投喂, 投喂的饲料包括鳙鱼粉状饲料和用于 培育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的生物肥。 0026 进一步地, 在步骤S2中将鱼种投放到池塘中, 需要对其进行日间的生产管理, 保证 鱼种正常的生长。 需要说明的是, 生产管理过程中包括饲料投喂、 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控三个 大的方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进行饲料投喂过程中, 投喂的鳙鱼粉状饲料包括鱼粉、 饼粕、 三等粉、 麸皮、 米糖等, 且鳙鱼粉状饲料的。
18、蛋白质含量为26-28; 生物肥为生物有机肥, 同 时还可以添加少量的经过生石灰发酵的粪肥, 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 0027 进一步地, 由于投放的鳙鱼与套放的其他小规格鱼苗在食性上基本相同, 故为了 达到饲料精准投喂的效果, 具体的饲料投喂过程为: 在池塘的长边用8cm网片围设一个面积 80m2的鱼苗粉料投饲区, 分隔鳙鱼和鱼苗, 鱼苗粉料投喂在投饲区中; 同时在池中设有4个 点, 用60目网布制成饲料挂袋, 鳙鱼专用配合粉状饲料装入挂袋中, 供鳙鱼摄食。 0028 进行生产管理的第二项重要工作便是对池塘中的水进行水质调节。 需要说明的 是, 进行水质调节可以保证池塘中的水始终为鱼种提。
19、供一个利于生长发育的水质环境。 0029 进一步地, 水质调节的具体内容包括: 水位方面, 在1-3月份的养殖前期保持水位 1.2-1.5m, 养殖过程中逐渐加水, 一直到6月15日后调节水位至2m的水深; 水质营养方面, 养 殖期间投施生物有机肥, 并结合施加少量的粪肥来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 需要说明 的是, 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主要为浮游生物。 0030 另外, 在水质调节的环节还有其他很多方面需要实施。 如在高温季节, 即就是湖北 省的7-9月份实行早晚巡塘, 及时视察池鱼活动情况, 并适时开启增氧机; 在天气突变时严 防泛塘事故; 根据池塘水质的动态变化, 适时追施生物有机肥。 。
20、0031 进一步地, 病害防控的过程是结合水质调节过程同时进行的。 具体的操作过程需 要在做好水质调节管理的同时, 针对高温期的天气特点向全池泼撒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 节, 以此达到预防病害的目的。 0032 S4、 同年8月下旬开始对达到上市规格的鳙鱼进行轮捕, 捕大留小。 0033 需要说明的是, 捕捞过程以捕大留小的方式进行轮捕, 逐渐的降低池塘中的鱼的 密度,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小规格商品鱼提供生长空间, 另外一方面可以获得最高的产出, 最大限度提高主养鳙鱼的经济效益。 另外, 根据捕捞满足上市规格的鳙鱼所积累的经验, 优 选地, 每年的8月26日-8月28日开始对符合上市规格的鱼进行轮。
21、捕, 以此可以有针对性的较 为集中的对鳙鱼实施捕捞, 从而提高捕捞的整体效率, 降低捕捞过程中的人工成本。 0034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模式, 其包括上述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说 明 书 3/10 页 5 CN 106912409 A 5 利用上述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所构成的池塘养殖模式, 能够降低成本, 提高产出, 增加池 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所介绍的池塘养殖模式, 充分利用鳙鱼能 很好地利用池塘中的浮游生物这一生物学特性, 在养殖过程中增加鳙鱼投放比例, 增加了 鳙鱼养殖的单位产量, 再加上鳙鱼市场价格稳定, 故整体上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
22、为 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0035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6 实施例1 003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具体为: 0038 首先, 选面积为15亩的池塘进行池塘准备。 具体地, 对用于主养鳙鱼的池塘四周设 置独立的且与池塘内部连通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其中, 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自通过 一台3千瓦的水泵分别来控制进水和排水, 池塘配备1.5千瓦和3千瓦的增氧机各一台; 池塘 的深度设置为3米, 最大蓄水深度控制在2.5米, 并且池塘的池底设置淤泥, 淤泥的深度控制 在24-26厘米, 池塘的四周设置宽度大于。
23、2米的池埂, 池埂上种植饲草; 在投鱼种前, 用生石 灰对池塘依次进行干池清塘、 晒塘和天然降雨处理。 其中, 干池清塘是先将池塘水放干, 然 后在塘底挖掘几个小潭, 按照每亩用生石灰120千克的数量, 并视塘底污泥的多少而增减, 把生石灰放入小潭乳化, 不待冷却立即均匀遍洒全池, 次日清晨用长柄泥耙耙动塘泥。 另 外, 在对池塘进行清理和杀菌处理后, 需要在投放鱼种前采用80目的网片向池塘中过滤加 水至1.2米。 0039 其次, 待前一年12月份进行池塘准备工作结束后, 在来年的1月份开始进行鱼种投 放。 具体地鱼种投放时间为: 1月20日和1月25日分两次将鳙鱼投放到池塘, 6月10日投。
24、放鲫 鱼, 6月15日同时投放白鲢和草鱼, 6月20日投放鳊鱼, 6月25日同时投放青鱼和黄颡鱼。 具体 的鱼种投放的标准为: 鳙鱼的规格为750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200尾/亩; 白鲢的规格为3-5 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200尾/亩; 草鱼的规格为3-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4000尾/亩; 鲫 鱼的规格为3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7尾/亩; 鳊鱼的规格为2-3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 6670尾/亩; 青鱼的规格为150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7尾/亩; 黄颡鱼的规格为3厘米/尾, 平均 放养量为667尾/亩。 0040 紧接着, 对投放的鱼种进行生产管理。 这其中包括饲料投喂、。
25、 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控 三个大的方面。 具体地, 投喂的饲料包括鳙鱼粉状饲料和用于培育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的 生物肥。 其中, 鳙鱼粉状饲料包括鱼粉、 饼粕、 三等粉、 麸皮、 米糖, 且鳙鱼粉状饲料的蛋白质 含量为26; 生物肥为生物有机肥, 同时还包括少量的经过生石灰发酵的粪肥。 饲料投喂过 程中在池塘的长边用8cm网片围设一个面积80m2的鱼苗粉料投饲区, 鱼苗粉料投喂在投饲 区中; 同时在池中设4个点, 用60目网布制成饲料挂袋, 将鳙鱼专用配合粉状饲料装入挂袋 中供鳙鱼摄食。 0041 进行生产管理的第二项重要工作便是对池塘中的水进行水质调节。 水位方面, 在 投放鳙鱼1-3个月的养殖前。
26、期保持水位1.2-1.5m, 养殖过程中逐渐加水, 一直到6月15日后 调节水位至2m的水深; 水质营养方面, 养殖期间投施生物有机肥, 并结合施加少量的粪肥来 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 另外, 在水质调节的环节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 如在高温季 节, 实行早晚巡塘, 及时视察池鱼活动情况, 适时开启增氧机; 在天气突变时严防泛塘事故; 根据池塘水质的动态变化, 适时追施生物有机肥。 另外, 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病害防控是在做 说 明 书 4/10 页 6 CN 106912409 A 6 好水质调节管理的同时, 针对高温期的天气特点向全池泼撒生物制剂来实现。 0042 最后, 待池塘中的鱼长大后。
27、, 从同年的8月28日开始, 以捕大留小的方式进行轮捕。 004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模式, 其包括本实施例介绍的池塘主养鳙鱼养 殖方法。 0044 实施例2 004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具体为: 0046 首先, 选面积为15亩的池塘进行池塘准备。 具体地, 对用于主养鳙鱼的池塘四周设 置独立的且与池塘内部连通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其中, 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自通过 一台3千瓦的水泵分别来控制进水和排水, 池塘配备1.5千瓦和3千瓦的增氧机各一台; 池塘 的深度设置为3.2米, 最大蓄水深度控制在2.5米, 并且池塘的池底设置淤泥, 淤泥的深度控 制在26。
28、-30厘米, 池塘的四周设置宽度大于2米的池埂, 池埂上种植饲草; 在投鱼种前, 用生 石灰对池塘依次进行干池清塘、 晒塘和天然降雨处理。 其中, 干池清塘是先将池塘水放干, 然后在塘底挖掘几个小潭, 按照每亩用生石灰130千克的数量, 并视塘底污泥的多少而增 减, 把生石灰放入小潭乳化, 不待冷却立即均匀遍洒全池, 次日清晨用长柄泥耙耙动塘泥。 另外, 在对池塘进行清理和杀菌处理后, 需要在投放鱼种前采用80目的网片向池塘中过滤 加水至1.3米。 0047 其次, 待前一年12月份进行池塘准备工作结束后, 在来年的1月份开始进行鱼种投 放。 具体地鱼种投放时间为: 1月25日和1月30日分两。
29、次将鳙鱼投放到池塘, 6月20日投放鲫 鱼, 6月25日同时投放白鲢和草鱼, 6月30日投放鳊鱼, 7月5日同时投放青鱼和黄颡鱼。 具体 的鱼种投放的标准为: 鳙鱼的规格为755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尾/亩; 白鲢的规格为4-5 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尾/亩; 草鱼的规格为3-4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4010尾/亩; 鲫 鱼的规格为3.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9尾/亩; 鳊鱼的规格为2-2.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 为6675尾/亩; 青鱼的规格为155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6尾/亩; 黄颡鱼的规格为3.3-3.5厘 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9尾/亩。 0048 紧接着。
30、, 对投放的鱼种进行生产管理。 这其中包括饲料投喂、 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控 三个大的方面。 具体地, 投喂的饲料包括鳙鱼粉状饲料和用于培育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的 生物肥。 其中, 鳙鱼粉状饲料包括鱼粉、 饼粕、 三等粉、 麸皮、 米糖, 且鳙鱼粉状饲料的蛋白质 含量为28; 生物肥为生物有机肥, 同时还包括少量的经过生石灰发酵的粪肥。 饲料投喂过 程中在池塘的长边用8cm网片围设一个面积80m2的鱼苗粉料投饲区, 鱼苗粉料投喂在投饲 区中; 同时在池中设4个点, 用60目网布制成饲料挂袋, 将鳙鱼专用配合粉状饲料装入挂袋 中供鳙鱼摄食。 0049 进行生产管理的第二项重要工作便是对池塘中的水进行水。
31、质调节。 水位方面, 在 投放鳙鱼1-3个月的养殖前期保持水位1.3-1.5m, 养殖过程中逐渐加水, 一直到6月25日后 调节水位至2m的水深; 水质营养方面, 养殖期间投施生物有机肥, 并结合施加少量的粪肥来 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 另外, 在水质调节的环节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 如在高温季 节, 实行早晚巡塘, 及时视察池鱼活动情况, 适时开启增氧机; 在天气突变时严防泛塘事故; 根据池塘水质的动态变化, 适时追施生物有机肥。 另外, 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病害防控是在做 好水质调节管理的同时, 针对高温期的天气特点向全池泼撒生物制剂来实现。 0050 最后, 待池塘中的鱼长大后, 从同年的。
32、8月28日开始, 以捕大留小的方式进行轮捕。 说 明 书 5/10 页 7 CN 106912409 A 7 005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模式, 其包括本实施例介绍的池塘主养鳙鱼养 殖方法。 0052 实施例3 005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具体为: 0054 首先, 选面积为15亩的池塘进行池塘准备。 具体地, 对用于主养鳙鱼的池塘四周设 置独立的且与池塘内部连通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其中, 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自通过 一台3千瓦的水泵分别来控制进水和排水, 池塘配备1.5千瓦和3千瓦的增氧机各一台; 池塘 的深度设置为3.1米, 最大蓄水深度控制在2.5米。
33、, 并且池塘的池底设置淤泥, 淤泥的深度控 制在26-30厘米, 池塘的四周设置宽度大于2米的池埂, 池埂上种植饲草; 在投鱼种前, 用生 石灰对池塘依次进行干池清塘、 晒塘和天然降雨处理。 其中, 干池清塘是先将池塘水放干, 然后在塘底挖掘几个小潭, 按照每亩用生石灰125千克的数量, 并视塘底污泥的多少而增 减, 把生石灰放入小潭乳化, 不待冷却立即均匀遍洒全池, 次日清晨用长柄泥耙耙动塘泥。 另外, 在对池塘进行清理和杀菌处理后, 需要在投放鱼种前采用80目的网片向池塘中过滤 加水至1.25米。 0055 其次, 待前一年12月份进行池塘准备工作结束后, 在来年的2月份开始进行鱼种投 放。
34、。 具体地鱼种投放时间为: 2月5日和2月10日分两次将鳙鱼投放到池塘, 6月15日投放鲫 鱼, 6月20日同时投放白鲢和草鱼, 6月25日投放鳊鱼, 7月1日同时投放青鱼和黄颡鱼。 具体 的鱼种投放的标准为: 鳙鱼的规格为755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尾/亩; 白鲢的规格为4-5 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尾/亩; 草鱼的规格为3-4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4010尾/亩; 鲫 鱼的规格为3.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9尾/亩; 鳊鱼的规格为2-2.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 为6675尾/亩; 青鱼的规格为155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6尾/亩; 黄颡鱼的规格为3.3-3.5厘 米。
35、/尾, 平均放养量为669尾/亩。 0056 紧接着, 对投放的鱼种进行生产管理。 这其中包括饲料投喂、 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控 三个大的方面。 具体地, 投喂的饲料包括鳙鱼粉状饲料和用于培育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的 生物肥。 其中, 鳙鱼粉状饲料包括鱼粉、 饼粕、 三等粉、 麸皮、 米糖, 且鳙鱼粉状饲料的蛋白质 含量为27; 生物肥为生物有机肥, 同时还包括少量的经过生石灰发酵的粪肥。 饲料投喂过 程中在池塘的长边用8cm网片围设一个面积80m2的鱼苗粉料投饲区, 鱼苗粉料投喂在投饲 区中; 同时在池中设4个点, 用60目网布制成饲料挂袋, 将鳙鱼专用配合粉状饲料装入挂袋 中供鳙鱼摄食。 0057。
36、 进行生产管理的第二项重要工作便是对池塘中的水进行水质调节。 水位方面, 在 投放鳙鱼1-3个月的养殖前期保持水位1.3-1.5m, 养殖过程中逐渐加水, 一直到6月20日后 调节水位至2m的水深; 水质营养方面, 养殖期间投施生物有机肥, 并结合施加少量的粪肥来 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 另外, 在水质调节的环节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 如在高温季 节, 实行早晚巡塘, 及时视察池鱼活动情况, 适时开启增氧机; 在天气突变时严防泛塘事故; 根据池塘水质的动态变化, 适时追施生物有机肥。 另外, 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病害防控是在做 好水质调节管理的同时, 针对高温期的天气特点向全池泼撒生物制剂来实现。
37、。 0058 最后, 待池塘中的鱼长大后, 从同年的8月28日开始, 以捕大留小的方式进行轮捕。 0059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模式, 其包括本实施例介绍的池塘主养鳙鱼养 殖方法。 说 明 书 6/10 页 8 CN 106912409 A 8 0060 实施例4 006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具体为: 0062 首先, 选面积为15亩的池塘进行池塘准备。 具体地, 对用于主养鳙鱼的池塘四周设 置独立的且与池塘内部连通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其中, 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自通过 一台3千瓦的水泵分别来控制进水和排水, 池塘配备1.5千瓦和3千瓦的增氧机各一台; 池塘。
38、 的深度设置为3.1米, 最大蓄水深度控制在2.5米, 并且池塘的池底设置淤泥, 淤泥的深度控 制在26-30厘米, 池塘的四周设置宽度大于2米的池埂, 池埂上种植饲草; 在投鱼种前, 用生 石灰对池塘依次进行干池清塘、 晒塘和天然降雨处理。 其中, 干池清塘是先将池塘水放干, 然后在塘底挖掘几个小潭, 按照每亩用生石灰123千克的数量, 并视塘底污泥的多少而增 减, 把生石灰放入小潭乳化, 不待冷却立即均匀遍洒全池, 次日清晨用长柄泥耙耙动塘泥。 另外, 在对池塘进行清理和杀菌处理后, 需要在投放鱼种前采用80目的网片向池塘中过滤 加水至1.23米。 0063 其次, 待前一年12月份进行池。
39、塘准备工作结束后, 在来年的2月份开始进行鱼种投 放。 具体地鱼种投放时间为: 2月15日和2月20日分两次将鳙鱼投放到池塘, 6月13日投放鲫 鱼, 6月18日同时投放白鲢和草鱼, 6月23日投放鳊鱼, 6月28日同时投放青鱼和黄颡鱼。 具体 的鱼种投放的标准为: 鳙鱼的规格为755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尾/亩; 白鲢的规格为4-5 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尾/亩; 草鱼的规格为3-4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4010尾/亩; 鲫 鱼的规格为3.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9尾/亩; 鳊鱼的规格为2-2.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 为6675尾/亩; 青鱼的规格为155克/尾, 平。
40、均放养量为6尾/亩; 黄颡鱼的规格为3.3-3.5厘 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9尾/亩。 0064 紧接着, 对投放的鱼种进行生产管理。 这其中包括饲料投喂、 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控 三个大的方面。 具体地, 投喂的饲料包括鳙鱼粉状饲料和用于培育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的 生物肥。 其中, 鳙鱼粉状饲料包括鱼粉、 饼粕、 三等粉、 麸皮、 米糖, 且鳙鱼粉状饲料的蛋白质 含量为26; 生物肥为生物有机肥, 同时还包括少量的经过生石灰发酵的粪肥。 饲料投喂过 程中在池塘的长边用8cm网片围设一个面积80m2的鱼苗粉料投饲区, 鱼苗粉料投喂在投饲 区中; 同时在池中设4个点, 用60目网布制成饲料挂袋, 。
41、将鳙鱼专用配合粉状饲料装入挂袋 中供鳙鱼摄食。 0065 进行生产管理的第二项重要工作便是对池塘中的水进行水质调节。 水位方面, 在 投放鳙鱼1-3个月的养殖前期保持水位1.3-1.5m, 养殖过程中逐渐加水, 一直到6月18日后 调节水位至2m的水深; 水质营养方面, 养殖期间投施生物有机肥, 并结合施加少量的粪肥来 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 另外, 在水质调节的环节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 如在高温季 节, 实行早晚巡塘, 及时视察池鱼活动情况, 适时开启增氧机; 在天气突变时严防泛塘事故; 根据池塘水质的动态变化, 适时追施生物有机肥。 另外, 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病害防控是在做 好水质调节管。
42、理的同时, 针对高温期的天气特点向全池泼撒生物制剂来实现。 0066 最后, 待池塘中的鱼长大后, 从同年的8月28日开始, 以捕大留小的方式进行轮捕。 0067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模式, 其包括本实施例介绍的池塘主养鳙鱼养 殖方法。 0068 实施例5 006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具体为: 说 明 书 7/10 页 9 CN 106912409 A 9 0070 首先, 选面积为15亩的池塘进行池塘准备。 具体地, 对用于主养鳙鱼的池塘四周设 置独立的且与池塘内部连通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其中, 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自通过 一台3千瓦的水泵分别来控制进水和。
43、排水, 池塘配备1.5千瓦和3千瓦的增氧机各一台; 池塘 的深度设置为3.1米, 最大蓄水深度控制在2.5米, 并且池塘的池底设置淤泥, 淤泥的深度控 制在26-30厘米, 池塘的四周设置宽度大于2米的池埂, 池埂上种植饲草; 在投鱼种前, 用生 石灰对池塘依次进行干池清塘、 晒塘和天然降雨处理。 其中, 干池清塘是先将池塘水放干, 然后在塘底挖掘几个小潭, 按照每亩用生石灰128千克的数量, 并视塘底污泥的多少而增 减, 把生石灰放入小潭乳化, 不待冷却立即均匀遍洒全池, 次日清晨用长柄泥耙耙动塘泥。 另外, 在对池塘进行清理和杀菌处理后, 需要在投放鱼种前采用80目的网片向池塘中过滤 加水。
44、至1.28米。 0071 其次, 待前一年12月份进行池塘准备工作结束后, 在来年的3月份开始进行鱼种投 放。 具体地鱼种投放时间为: 3月5日和3月10日分两次将鳙鱼投放到池塘, 6月18日投放鲫 鱼, 6月23日同时投放白鲢和草鱼, 6月28日投放鳊鱼, 7月3日同时投放青鱼和黄颡鱼。 具体 的鱼种投放的标准为: 鳙鱼的规格为755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尾/亩; 白鲢的规格为4-5 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195尾/亩; 草鱼的规格为3-4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4010尾/亩; 鲫 鱼的规格为3.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9尾/亩; 鳊鱼的规格为2-2.5厘米/尾, 平均放养量。
45、 为6675尾/亩; 青鱼的规格为155克/尾, 平均放养量为6尾/亩; 黄颡鱼的规格为3.3-3.5厘 米/尾, 平均放养量为669尾/亩。 0072 紧接着, 对投放的鱼种进行生产管理。 这其中包括饲料投喂、 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控 三个大的方面。 具体地, 投喂的饲料包括鳙鱼粉状饲料和用于培育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的 生物肥。 其中, 鳙鱼粉状饲料包括鱼粉、 饼粕、 三等粉、 麸皮、 米糖, 且鳙鱼粉状饲料的蛋白质 含量为26; 生物肥为生物有机肥, 同时还包括少量的经过生石灰发酵的粪肥。 饲料投喂过 程中在池塘的长边用8cm网片围设一个面积80m2的鱼苗粉料投饲区, 鱼苗粉料投喂在投饲 区中;。
46、 同时在池中设4个点, 用60目网布制成饲料挂袋, 将鳙鱼专用配合粉状饲料装入挂袋 中供鳙鱼摄食。 0073 进行生产管理的第二项重要工作便是对池塘中的水进行水质调节。 水位方面, 在 投放鳙鱼1-3个月的养殖前期保持水位1.3-1.5m, 养殖过程中逐渐加水, 一直到6月23日后 调节水位至2m的水深; 水质营养方面, 养殖期间投施生物有机肥, 并结合施加少量的粪肥来 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 另外, 在水质调节的环节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 如在高温季 节, 实行早晚巡塘, 及时视察池鱼活动情况, 适时开启增氧机; 在天气突变时严防泛塘事故; 根据池塘水质的动态变化, 适时追施生物有机肥。 。
47、另外, 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病害防控是在做 好水质调节管理的同时, 针对高温期的天气特点向全池泼撒生物制剂来实现。 0074 最后, 待池塘中的鱼长大后, 从同年的8月26日开始, 以捕大留小的方式进行轮捕。 007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模式, 其包括本实施例介绍的池塘主养鳙鱼养 殖方法。 0076 试验例 0077 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验证, 本发 明选取了实施例1的方法在湖北省洪湖市乌林镇李桥村选取了15亩的试验田进行了试验, 其结果如下: 说 明 书 8/10 页 10 CN 106912409 A 10 0078 试验例中商品鱼和大规格鱼。
48、种总产量: 轮捕鳙鱼5750kg; 干池起捕商品鱼和大规 格鱼种7425kg, 全年总产量共13175kg, 平均产量878.3kg/亩。 0079 鳙鱼产量占比: 轮捕鳙鱼5750kg, 干池起捕鳙鱼1353kg, 鳙鱼总产量共计7103kg, 平均产量473.5kg/亩; 全年商品鱼及大规格鱼种总产量13175kg, 鳙鱼产量占比53.9。 0080 养殖经济效益: 轮捕鳙鱼销售70725元; 干池起捕商品鱼和大规格鱼种销售 80982.2元, 全年销售额151734.2元, 总利润为63107.2元, 平均利润达到了4207.1元/亩, 其 具体的试验池塘养殖成本与销售收入核算见表1。 。
49、0081 表1池塘主养鳙鱼试验养殖成本及利润情况 0082 0083 0084 注: 试验池塘投产比为1: 1.71。 0085 由表1可以看出, 本试验例通过投放大规格鳙鱼进行池塘主养, 同时搭配投放其他 鱼类苗种, 养殖中期实施轮捕, 为小规格商品鱼及其他品种的鱼种提供生长空间, 且在试验 期间采用投饵与施肥相结合, 鳙鱼产量占比达到池塘鱼类产量50以上, 亩产利润达到了 4207.1元/亩, 投产比达到1: 1.71, 表现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与主养草鱼、 鲫鱼等其他大宗 鱼类相比, 本试验例介绍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0086 综上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池塘主养鳙鱼养殖方法, 通过在进行投喂鳙鱼粉状饲 料的同时, 结合投施生物肥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 使得池塘中主养的鳙鱼和套放的 其他鱼种能够在除觅食鳙鱼粉状饲料以外, 还可以觅食到天然饵料生物, 这样既满足了上 述鱼种的觅食需要,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