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07615.2 (22)申请日 2017.05.03 (71)申请人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地址 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 远大二路736号 (72)发明人 宋春芳 魏中伟 马国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代理人 宁星耀 (51)Int.Cl. A01G 16/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 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以秧田沟泥作。
2、育秧基质, 施入复合肥后, 完成早稻或晚稻播种; 水稻田施 入复合肥, 完成早稻和晚稻机插; 机插48d后施 分蘖肥, 晒田复水后施穗粒肥, 并于齐穗后喷施 叶面肥; 机插后保持田面浅水, 机插510d内脱 水促根, 然后灌浅水促蘖, 收获前断水; 适时进行 除草管理; 按照传统水稻防病虫害技术, 对机插 秧水稻进行病虫害管理。 本发明提出的栽培方法 简单易操作, 全程机械化生产, 有效的提高了水 稻栽培效率和水稻产量, 改善了水稻质量, 减少 了农业面源污染, 保护了生态环境, 实现了丰产 节氮的目标, 充分展示了其技术优势和推广应用 前途, 得到项目区农户的高度认可, 值得推广。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6900443 A 2017.06.30 CN 106900443 A 1.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培育壮秧: 以秧田沟泥作育秧基质, 并在秧田第二次翻耕平田后, 按2228Kg/亩的施肥量, 施入 浓度为3645的N、 P2O5、 KO2比为20:7:13的复混肥, 根据机插面积、 机插进度和气候相关 条件, 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 以118142g/盘的播种量, 于3月下旬 完成早稻播种, 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 以7588g/盘的播种量, 于6 月下旬完成晚稻播种; 。
4、S2、 适龄机插: 水稻田按2228Kg/亩的施肥量, 施入浓度为3645的N、 P2O5、 KO2比为20:10:10的复 合肥, 并于4月1825日进行早稻机插, 于7月1725日进行晚稻机插, 机插时保证水稻田面 水深12cm, 株行距为1025cm, 每蔸插24苗, 空蔸、 漂秧率不超过5; S3、 施肥管理: 机插48d后, 早稻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46kg、 浓度为5862的氯化钾7 8kg作分蘖肥, 晒田复水后, 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46kg、 浓度为5862的氯 化钾23kg作穗粒肥, 并于齐穗后喷施叶面肥; 晚稻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79kg、 浓度为5。
5、862的氯化钾78kg作分蘖肥, 晒田复水后, 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2 4kg、 浓度为5862的氯化钾23kg作穗粒肥, 并于齐穗后喷施叶面肥; S4、 灌溉管理: 机插45d后, 保持水稻田面水深12cm, 机插510d内进行脱水促根, 插秧10d后灌1 2cm深的浅水促蘖, 并于收获前58d断水; S5、 除草管理: 机插57d后, 亩配施浓度为8.511的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318g 或浓度为2832的苄嘧磺隆丙草胺可湿性粉剂90105g; 机插1520d后或当田间稗 草、 千金子长到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时, 亩叶面喷施浓度为2.22.8的五氟磺草胺乳油 5862ml或浓度为8.。
6、511的氰氟草酯乳油4754ml, 并于每次施药后保持35cm水层5 7d; S6、 病虫害管理: 按照传统推广的种子包衣控病、 健苗控药、 性诱剂控蛾和天敌控虱相关绿色增效栽培 技术, 开展以性诱剂、 赤眼蜂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机插秧水稻的病虫害管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900443 A 2 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75亿亩, 单产、 总产世界。
7、第一。 我国作为粮食大国, 粮食安全对于我 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水稻栽培方法主要有移栽和直播两种, 移栽的 方式主要有插秧和抛秧。 随着工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 水稻机械化插秧成为了可能, 水稻机 插秧技术有效的提高了水稻劳动生产率, 成为了水稻种植领域未来发展的主导性技术。 现 有的机械化插秧技术中, 双季水稻机插秧由于其具有育秧困难、 管理难度大, 极易造成肥料 浪费、 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成为了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难点。 不仅如此, 现有的机插秧 水稻栽培方法, 由于管理问题, 还普遍存在产量低, 品质差等问题。 基于上述陈述, 本发明提 出了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
8、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 稻的栽培方法。 0004 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5 S1、 培育壮秧: 0006 以秧田沟泥作育秧基质, 并在秧田第二次翻耕平田后, 按2228Kg/亩的施肥量, 施入浓度为3645的N、 P2O5、 KO2比为20:7:13的复混肥, 根据机插面积、 机插进度和气候 相关条件, 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 以118142g/盘的播种量, 于3月 下旬完成早稻播种, 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 以7588g/盘的播种 量, 。
9、于6月下旬完成晚稻播种; 0007 S2、 适龄机插: 0008 水稻田按2228Kg/亩的施肥量, 施入浓度为3645的N、 P2O5、 KO2比为20:10:10 的复合肥, 并于4月1825日进行早稻机插, 于7月1725日进行晚稻机插, 机插时保证水稻 田面水深12cm, 株行距为1025cm, 每蔸插24苗, 空蔸、 漂秧率不超过5; 0009 S3、 施肥管理: 0010 机插48d后, 早稻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46kg、 浓度为5862的氯化 钾78kg作分蘖肥, 晒田复水后, 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46kg、 浓度为5862的 氯化钾23kg作穗粒肥, 并于齐穗后。
10、喷施叶面肥; 晚稻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素7 9kg、 浓度为5862的氯化钾78kg作分蘖肥, 晒田复水后, 亩施浓度为44.548的尿 素24kg、 浓度为5862的氯化钾23kg作穗粒肥, 并于齐穗后喷施叶面肥; 0011 S4、 灌溉管理: 0012 机插45d后, 保持水稻田面水深12cm, 机插510d内进行脱水促根, 插秧10d后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900443 A 3 灌12cm深的浅水促蘖, 并于收获前58d断水; 0013 S5、 除草管理: 机插57d后, 亩配施浓度为8.511的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3 18g或浓度为2832的苄嘧磺隆丙草胺可湿。
11、性粉剂90105g; 机插1520d后或当田间 稗草、 千金子长到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时, 亩叶面喷施浓度为2.22.8的五氟磺草胺乳 油5862ml或浓度为8.511的氰氟草酯乳油4754ml, 并于每次施药后保持35cm水 层57d; 0014 S6、 病虫害管理: 0015 按照传统推广的种子包衣控病、 健苗控药、 性诱剂控蛾和天敌控虱相关绿色增效 栽培技术, 开展以性诱剂、 赤眼蜂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机插秧水稻的病虫害管理。 0016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 通过培育壮秧、 适龄机插、 施 肥、 灌溉、 除草和病虫害相关管理手段, 实现了双季水稻机插秧与减氮栽培技。
12、术融合, 坚持 “节氮栽培” 和适时适量施肥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改善了土壤的供肥能力, 本发明中早稻适当氮肥后移, 有效的提高产量, 增加稻秆收割时的脆性, 有利于收割时稻草 切碎还田; 晚稻适当氮肥前重, 保证了水稻分蘖的养分, 避免了水稻倒伏或贪青晚熟的现 象, 本发明提出的栽培方法简单易操作, 全程机械化生产, 有效的提高了水稻栽培效率和水 稻产量, 改善了水稻质量, 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保护了生态环境, 实现了丰产节氮的目标, 充分展示了其技术优势和推广应用前途, 得到项目区农户的高度认可, 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13、。 0018 实施例一 0019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0 S1、 培育壮秧: 0021 以秧田沟泥作育秧基质, 并在秧田第二次翻耕平田后, 按25Kg/亩的施肥量, 施入 浓度为40的N、 P2O5、 KO2比为20:7:13的复混肥, 根据机插面积、 机插进度和气候相关条件, 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 以130g/盘的播种量, 于3月下旬完成早稻播 种, 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 以80g/盘的播种量, 于6月下旬完成晚稻 播种; 0022 S2、 适龄机插: 0023 水稻田按25Kg/亩的施肥量, 施。
14、入浓度为40的N、 P2O5、 KO2比为20:10:10的复合 肥, 并于4月22日进行早稻机插, 于7月22日进行晚稻机插, 机插时保证水稻田面水深1.5cm, 株行距为1025cm, 每蔸插3苗, 空蔸、 漂秧率为3; 0024 S3、 施肥管理: 0025 机插5d后, 早稻亩施浓度为46.2的尿素5kg、 浓度为60的氯化钾7.5kg作分蘖 肥, 晒田复水后, 亩施浓度为46.2的尿素5kg、 浓度为60的氯化钾2.5kg作穗粒肥, 并于 齐穗后喷施叶面肥; 晚稻亩施浓度为46.2的尿素8kg、 浓度为60的氯化钾7.5kg作分蘖 肥, 晒田复水后, 亩施浓度为46.2的尿素3kg、。
15、 浓度为60的氯化钾2.5kg作穗粒肥, 并于 齐穗后喷施叶面肥; 0026 S4、 灌溉管理: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900443 A 4 0027 机插5d后, 保持水稻田面水深1.5cm, 机插510d内进行脱水促根, 插秧10d后灌 1.5cm深的浅水促蘖, 并于收获前7d断水; 0028 S5、 除草管理: 机插6d后, 亩配施浓度为10的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g或浓度为 30的苄嘧磺隆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00g; 机插18d后或当田间稗草、 千金子长到三叶一心 或四叶一心时, 亩叶面喷施浓度为2.5的五氟磺草胺乳油60ml或浓度为10的氰氟草酯 乳油50ml, 并于。
16、每次施药后保持4cm水层6d; 0029 S6、 病虫害管理: 0030 按照传统推广的种子包衣控病、 健苗控药、 性诱剂控蛾和天敌控虱相关绿色增效 栽培技术, 开展以性诱剂、 赤眼蜂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机插秧水稻的病虫害管理。 0031 实施例二 003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3 S1、 培育壮秧: 0034 以秧田沟泥作育秧基质, 并在秧田第二次翻耕平田后, 按28Kg/亩的施肥量, 施入 浓度为36的N、 P2O5、 KO2比为20:7:13的复混肥, 根据机插面积、 机插进度和气候相关条件, 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
17、 以142g/盘的播种量, 于3月下旬完成早稻播 种, 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 以88g/盘的播种量, 于6月下旬完成晚稻 播种; 0035 S2、 适龄机插: 0036 水稻田按28Kg/亩的施肥量, 施入浓度为36的N、 P2O5、 KO2比为20:10:10的复合 肥, 并于4月25日进行早稻机插, 于7月25日进行晚稻机插, 机插时保证水稻田面水深2cm, 株 行距为1025cm, 每蔸插4苗, 空蔸、 漂秧率为2; 0037 S3、 施肥管理: 0038 机插8d后, 早稻亩施浓度为48的尿素4kg、 浓度为62的氯化钾7kg作分蘖肥, 晒 田复水后, 亩施浓度。
18、为48的尿素4kg、 浓度为62的氯化钾2kg作穗粒肥, 并于齐穗后喷施 叶面肥; 晚稻亩施浓度为48的尿素7kg、 浓度为62的氯化钾7kg作分蘖肥, 晒田复水后, 亩施浓度为48的尿素2kg、 浓度为62的氯化钾2kg作穗粒肥, 并于齐穗后喷施叶面肥; 0039 S4、 灌溉管理: 0040 机插5d后, 保持水稻田面水深2cm, 机插510d内进行脱水促根, 插秧10d后灌2cm 深的浅水促蘖, 并于收获前8d断水; 0041 S5、 除草管理: 机插7d后, 亩配施浓度为11的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3g或浓度为 32的苄嘧磺隆丙草胺可湿性粉剂90g; 机插20d后或当田间稗草、 千金子长。
19、到三叶一心 或四叶一心时, 亩叶面喷施浓度为2.2的五氟磺草胺乳油58ml或浓度为11的氰氟草酯 乳油47ml, 并于每次施药后保持5cm水层7d; 0042 S6、 病虫害管理: 0043 按照传统推广的种子包衣控病、 健苗控药、 性诱剂控蛾和天敌控虱相关绿色增效 栽培技术, 开展以性诱剂、 赤眼蜂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机插秧水稻的病虫害管理。 0044 实施例三 004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宜于机插秧水稻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6 S1、 培育壮秧: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900443 A 5 0047 以秧田沟泥作育秧基质, 并在秧田第二次翻耕平田后, 按2。
20、2Kg/亩的施肥量, 施入 浓度为45的N、 P2O5、 KO2比为20:7:13的复混肥, 根据机插面积、 机插进度和气候相关条件, 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 以118g/盘的播种量, 于3月下旬完成早稻播 种, 选用规格为58222cm的机插专用育秧软盘, 以75g/盘的播种量, 于6月下旬完成晚稻 播种; 0048 S2、 适龄机插: 0049 水稻田按22Kg/亩的施肥量, 施入浓度为45的N、 P2O5、 KO2比为20:10:10的复合 肥, 并于4月18日进行早稻机插, 于7月17日进行晚稻机插, 机插时保证水稻田面水深1cm, 株 行距为1025cm, 每蔸。
21、插2苗, 空蔸、 漂秧率为4; 0050 S3、 施肥管理: 0051 机插4d后, 早稻亩施浓度为44.5的尿素6kg、 浓度为58的氯化钾8kg作分蘖肥, 晒田复水后, 亩施浓度为44.5的尿素6kg、 浓度为58的氯化钾3kg作穗粒肥, 并于齐穗后 喷施叶面肥; 晚稻亩施浓度为44.5的尿素9kg、 浓度为58的氯化钾8kg作分蘖肥, 晒田复 水后, 亩施浓度为44.5的尿素4kg、 浓度为58的氯化钾3kg作穗粒肥, 并于齐穗后喷施叶 面肥; 0052 S4、 灌溉管理: 0053 机插4d后, 保持水稻田面水深1cm, 机插510d内进行脱水促根, 插秧10d后灌1cm 深的浅水促蘖。
22、, 并于收获前5d断水; 0054 S5、 除草管理: 机插5d后, 亩配施浓度为8.5的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8g或浓度为 28的苄嘧磺隆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05g; 机插15d后或当田间稗草、 千金子长到三叶一心 或四叶一心时, 亩叶面喷施浓度为2.2的五氟磺草胺乳油62ml或浓度为8.5的氰氟草酯 乳油54ml, 并于每次施药后保持3cm水层5d; 0055 S6、 病虫害管理: 0056 按照传统推广的种子包衣控病、 健苗控药、 性诱剂控蛾和天敌控虱相关绿色增效 栽培技术, 开展以性诱剂、 赤眼蜂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机插秧水稻的病虫害管理。 0057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适宜于机插秧。
23、水稻的栽培方法, 于2016年在醴陵市示 范机插秧水稻栽培面积686.3亩, 其中枧上村345.3亩、 农场居委会203.0亩、 符田村138.0 亩, 经省农委粮油作物处组织有关专家现场抽样测产, 早稻亩产508.7kg, 较前三年平均亩 产增52.0kg, 增幅11.4; 晚稻亩产555.7kg, 较前三年平均亩产增33.0kg, 增幅6.3。 0058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900443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