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346885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0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15113.2

申请日:

20150715

公开号:

CN105010382B

公开日:

201708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51/00,A01N47/40,A01P5/00,A01N43/40

主分类号:

A01N51/00,A01N47/40,A01P5/00,A01N43/40

申请人: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大伟,张仙,马强,冯建雄

地址:

710404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集贤产业园创业大道9号

优先权:

CN20151041511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由第一活性成分氟吡菌酰胺、第二活性成分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及助剂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20~20:1,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60%。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颗粒剂、水分散粒剂、乳油、微乳剂、悬浮剂剂型。本发明组分合理,对蔬菜线虫效果好,且其杀线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线虫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用药量减少,对作物安全性好。

权利要求书

1.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线虫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活性成分氟吡菌酰胺、第二活性成分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中的一种及助剂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20~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线虫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5~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线虫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线虫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剂型为颗粒剂、水分散粒剂、乳油、微乳剂、悬浮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线虫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氟吡菌酰胺,第二活性成分烟碱类杀虫剂以及助剂组成,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体形微小,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在中国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对植物有害的线虫约3000种,大多生活在土壤中,有的也寄生在植物体内。线虫通过土壤或种子传播,能破坏植物的根系;直接采食植物,可大幅减少植物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线虫采食植物造成伤口,还给植物病原菌入侵提供了便利,间接地传播由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如枯萎病、猝倒病、根腐病、软腐病等根部病害。

目前线虫防治可选方案不多,使用药剂防治线虫是最普遍的方法,主要采用土壤处理或种子处理。杀线虫剂一般应具有较好的亲脂性和环境稳定性,能在土壤中以液态或气态扩散,从线虫表皮透入起毒杀作用。多数杀线虫剂对人畜有较高毒性,有些品种对作物有药害。随着线虫危害的日益严重,急需开发新型、高效、低毒杀线虫剂。

氟吡菌酰胺,英文名称为fluopyram,化学名称为N-{2-[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乙基]-α,α,α-三氟-0-甲苯酰胺,苯甲酰胺类药剂,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复合体Ⅱ[即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或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succinate-coenzymeQreductase,SQR)],它是作用于此靶标的第一个杀线虫剂,还用于霜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

噻虫嗪,英文名称为thiamethoxam,化学名称为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该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活性。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防效较好。

吡虫啉,英文名称为imidacloprid,化学名称为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

呋虫胺,英文名称为dinotefuran,化学名称为(RS)-1-甲基-2-硝基-3-(四氢-3-呋喃甲基)胍。是通过脊柱神经传递和触杀胃毒作用的系统性杀虫剂,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广泛散布,对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有兴奋作用。

氟啶虫胺腈,英文名称为sulfoxaflor,化学名称为[1-[6-(三氟甲基)吡啶-3-基]乙基]甲基(氧)-λ4-巯基氨腈。氟啶虫胺腈是磺酰亚胺的一个杀虫剂,磺酰亚胺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即作用于胆碱受体内独特的结合位点而发挥杀虫功能。可经叶、茎、根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

目前,防治线虫的药剂主要有噻唑膦和阿维菌素等。噻唑膦作用机理主要是趋避线虫免受侵害,对线虫触杀能力较弱,而未来杀线剂市场巨大,噻唑膦无法满足需求。另外阿维菌素对根结线虫的触杀活性较强,但缺陷是持效期太短。而烟碱类药剂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等对线虫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申请人经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进行复配,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使用复配方案,对线虫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2、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3、克服长期单一使用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线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的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的杀线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的杀线虫组合物剂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线虫上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1)第一活性成分:氟吡菌酰胺;

(2)第二活性成分: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20~20:1,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60%。

本发明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的杀线虫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颗粒剂、水分散粒剂、乳油、微乳剂、悬浮剂。

对颗粒剂,可使用的助剂有:载体如粘土、高岭土、滑石、碳酸钙、玉米淀粉、硅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粘合剂如聚乙烯醇、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水分散粒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TERSPERSE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及其衍生物、膨润土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淀粉、葡萄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

对乳油,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乳化剂T-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单硬酯酸酯聚氧乙烯醚)、TX-10(通用名: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溶剂如二甲苯、溶剂油(S-150、S-180、S-200)、甲苯、生物柴油、甲酯化植物油、N-甲基吡咯烷酮;助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丙酮、甲乙酮;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醋酐。

对微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60-#、TX-10、农乳1601(通用名: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乳600#、农乳400#;助乳化剂选自甲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醇;溶剂选自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甲苯、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水为去离子水。

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拉开粉、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异噻唑啉酮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己醇、丁醇、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尿素、无机盐类中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组分合理,杀线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线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单一制剂相比较,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线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来说明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分别复配对植物线虫的增效作用。

为了防治番茄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我们以氟吡菌酰胺与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分别复配进行增效作用研究,试验方法参考《NY/T1833.1-2009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线虫剂第1部分抑制植物病原线虫试验浸虫法》。

从番茄根上挑取根结线虫的卵块用水清洗,置于培养皿的湿滤纸上,20~25℃下孵化,获得龄期一致的二龄幼虫。用水将培养好的线虫从培养基上洗脱,过滤,1000r/min下离心2min,弃上清液,加水,再离心,最后用水将线虫重悬浮至400头/ml备用。

采用96%氟吡菌酰胺原药、98%噻虫嗪原药、95%吡虫啉原药、98%呋虫胺原药、98%氟啶虫胺腈原药,根据设定的配比浓度,添加丙酮,配置成所需的药液,备用。

用移液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3ml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等量线虫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混合液于24孔生化测试板的小孔内,加盖,于25℃恒温培养24h。每处理4次重复,以2.5%丙酮溶液和不含药剂的处理作为对照。

从各处理中取1ml混合液在解剖镜下观察线虫死亡情况,每重复观察线虫数应不少于100头,记录调查的总线虫数和死亡线虫数。死亡那个的线虫僵直,用发丝针或竹丝针触碰仍不能弯曲运动。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数(%),按照下式计算:

若对照死亡率小于5%,无需校正;若对照死亡率在5%~15%之间,需要校正;对照死亡率大于15%,试验需重做。

根据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植物病原线虫校正死亡率的几率值做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评价两种药剂复配后对线虫的活性。

表1氟吡菌酰胺与噻虫嗪混配对番茄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表2氟吡菌酰胺与吡虫啉混配对番茄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表3氟吡菌酰胺与呋虫胺混配番茄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表4氟吡菌酰胺与氟啶虫胺腈混配对番茄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按表1~4的比例1:20~20:1混用,对番茄根结线虫有较高的毒力,尤其是比例为1:5~5:1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配方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制剂实施例1

称取5%氟吡菌酰胺、10%噻虫嗪、8%烷基萘磺酸钠、5%萘磺酸钠、3%糊精,滑石粉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过挤压、造粒、干燥,并经筛分步骤制得1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颗粒剂。

制剂实施例2

称取5%氟吡菌酰胺、10%吡虫啉、5%木质素磺酸钠、3%烷基磺酸钠、5%聚乙烯吡咯烷酮,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过挤压、造粒、干燥,并经筛分步骤制得15%氟吡菌酰胺·吡虫啉颗粒剂。

制剂实施例3

称取5%氟吡菌酰胺、10%呋虫胺、4%聚羧酸钠、4%烷基硫酸钠、4%聚乙烯醇,碳酸钙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过挤压、造粒、干燥,并经筛分步骤制得15%氟吡菌酰胺·呋虫胺颗粒剂。

制剂实施例4

称取0.5%氟吡菌酰胺、0.5%氟啶虫胺腈、3%木质素磺酸钠、3%萘磺酸钠、5%糊精,粘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过挤压、造粒、干燥,并经筛分步骤制得1%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颗粒剂。

制剂实施例5

称取5%氟吡菌酰胺、25%噻虫嗪、6%烷基萘磺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2%烷基磺酸钠、2%萘磺酸钠,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30%氟吡菌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6

称取15%氟吡菌酰胺、35%吡虫啉、5%木质素磺酸钠、3%聚羧酸盐T36、3%十二烷基硫酸钠、2%烷基磺酸钠,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50%氟吡菌酰胺·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7

称取10%氟吡菌酰胺、30%呋虫胺、8%聚羧酸盐T36、2%木质素磺酸钠、2%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2%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40%氟吡菌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8

称取50%氟吡菌酰胺、10%氟啶虫胺腈、6%聚羧酸盐GY-D06、2%烷基萘磺酸钠、2%萘磺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陶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60%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9

称取25%氟吡菌酰胺、10%噻虫嗪、3%农乳700#、2%农乳1601#、5%斯盘-60#、2%丙酮、2%亚磷酸三苯酯,甲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3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乳油。

制剂实施例10

称取2%氟吡菌酰胺、30%吡虫啉、3%农乳500#、3%农乳700#、2%农乳1601#、2%二甲基甲酰胺、2%环氧氯丙烷,生物柴油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32%氟吡菌酰胺·吡虫啉乳油。

制剂实施例11

称取25%氟吡菌酰胺、5%呋虫胺、3%农乳700#、2%农乳2201、5%乳化剂T-60、2%环己酮、2%环氧氯丙烷,二甲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30%氟吡菌酰胺·呋虫胺乳油。

制剂实施例12

称取30%氟吡菌酰胺、5%氟啶虫胺腈、2%农乳600#、3%农乳1601#、5%斯盘-60#、2%乙酸乙酯、2%醋酐,溶剂油S-150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35%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乳油。

制剂实施例13

称取15%氟吡菌酰胺、30%噻虫嗪、4%农乳600#、3%斯盘-60#、5%二甲苯、4%溶剂油S-150、1%乙醇、1%亚磷酸三苯酯,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4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14

称取9%氟吡菌酰胺、36%吡虫啉、5%农乳700#、3%农乳1601、5%甲苯、4%N-甲基吡咯烷酮、3%正丁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45%氟吡菌酰胺·吡虫啉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15

称取27%氟吡菌酰胺、9%呋虫胺、5%农乳1601、5%农乳400#、5%二甲苯、1%环己酮、2%异丙醇、1%亚磷酸三苯酯,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0克重量份,搅拌后制得36%氟吡菌酰胺·呋虫胺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16

称取10%氟吡菌酰胺、30%氟啶虫胺腈、5%农乳1601、3%农乳400#、5%二甲苯、1%溶剂油S-200、3%甲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40%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17

称取10%氟吡菌酰胺、25%噻虫嗪、3%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2%烷基硫酸钠、0.1%羧甲基纤维素、0.2%膨润土、4%山梨醇、0.1%苯甲酸钠、1%硅油,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μm后制得3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18

称取5%氟吡菌酰胺、35%吡虫啉、8%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4%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0.3%羧乙基纤维素、0.3%黄原胶、3%聚乙二醇、0.05%山梨酸钾、0.1%辛醇,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μm后制得40%氟吡菌酰胺·吡虫啉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19

称取36%氟吡菌酰胺、9%呋虫胺、6%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烷基萘磺酸钠、0.2%硅酸镁铝、5%丙三醇、0.1%苯甲酸、1%辛醇,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μm后制得45%氟吡菌酰胺·呋虫胺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20

称取21%氟吡菌酰胺、3%氟啶虫胺腈、4%木质素磺酸钠、2%烷基萘磺酸钠、0.4%羧乙基纤维素、3%丙二醇、0.1%甲醛、1%己醇,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μm后制得24%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悬浮剂。

生物实施例1: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田间药效试验。

2014年5月在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进行了制剂实施例1(1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颗粒剂)、制剂实施例2(15%氟吡菌酰胺·吡虫啉颗粒剂)、制剂实施例3(15%氟吡菌酰胺·呋虫胺颗粒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田间试验,通过与对照药剂10%氟吡菌酰胺颗粒剂、10%噻虫嗪颗粒剂、2%吡虫啉颗粒剂、10%呋虫胺颗粒剂的效果进行对比,验证复配后的增效效果。试验采用撒施法,每个处理重复4次,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20m2,共32个小区。试验地平坦,线虫虫量大。

调查方法:寻找受害可疑病株,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2株,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株分级方法:

0级:根系无虫瘿;

1级:根系有少量小虫瘿;

3级:三分之二根系布满小虫瘿;

5级:根系布满小虫瘿并有次生虫瘿;

7级:根系形成须根团。

表6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复配防治黄瓜根结线虫试验结果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颗粒剂用药量为8g/亩防效为84.36%,15%氟吡菌酰胺·吡虫啉颗粒剂用药量为10g/亩防效为86.33%,15%氟吡菌酰胺·呋虫胺颗粒剂用药量为8g/亩防效为83.71%,3个实施例的防效要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0%氟吡菌酰胺颗粒剂用药量为12g/亩、10%噻虫嗪颗粒剂用药量为15g/亩、2%吡虫啉颗粒剂用药量为20g/亩、2%呋虫胺颗粒剂用药量为15g/亩的防效,复配制剂防效在80%左右,而单剂的防效分别为57.01%、49.83%、48.11%、和44.68%,说明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中任一种复配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安全性调查,试验期间观察,所有供试药剂对黄瓜生长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生物实施例2: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田间药效试验。

2014年5月在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进行了制剂实施例6(50%氟吡菌酰胺·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制剂实施例11(30%氟吡菌酰胺·呋虫胺乳油)、制剂实施例16(40%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微乳剂)、制剂实施例17(3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悬浮剂)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的田间试验,通过与对照药剂1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呋虫胺悬浮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0%噻虫嗪悬浮剂的效果进行对比,验证复配后的增效效果。试验采用加水稀释淋地法,每个处理重复4次,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20m2,共40个小区。试验地平坦,线虫虫量大。

调查方法:寻找受害可疑病株,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2株,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株分级方法:

0级:根系无虫瘿;

1级:根系有少量小虫瘿;

3级:三分之二根系布满小虫瘿;

5级:根系布满小虫瘿并有次生虫瘿;

7级:根系形成须根团。

表7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复配防治辣椒根结线虫试验结果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50%氟吡菌酰胺·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用药量为10g/亩防效为77.73%,30%氟吡菌酰胺·呋虫胺乳油用药量为10g/亩防效为78.05%,40%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微乳剂用药量为10g/亩防效为79.11%,3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悬浮剂用药量为10g/亩防效为75.23%,防效要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用药量为12g/亩、70%吡虫啉悬浮剂用药量为20g/亩、20%呋虫胺悬浮剂15g/亩、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6g/亩、30%噻虫嗪悬浮剂用药量为15g/亩的防效,复配制剂防效在75%以上,而单剂的防效分别为53.55%、45.38%、45.82%、47.10%和41.79%,说明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中任一种复配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安全性调查,试验期间观察,所有供试药剂对辣椒生长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从以上2个实施例可见,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按照重量比为1:20~20:1进行复配,可制成颗粒剂、水分散粒剂、乳油、微乳剂、悬浮剂,对蔬菜线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增效作用明显,降低了用药量及用药成本,且对作物安全,是防治线虫的理想药剂,因此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活性成分复配方案,其活性和杀线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明显的杀线虫效果外,还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成本降低,对作物安全,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415113.2 (22)申请日 2015.07.15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0103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1.04 (73)专利权人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地址 710404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集贤产业 园创业大道9号 (72)发明人 周大伟 张仙 马强 冯建雄 (51)Int.Cl. A01N 51/00(2006.01) A01N 47/40(2006.01) A01P 5/00(2006.01) A01。

2、N 43/40(2006.01) 审查员 汤怀武 (54)发明名称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 线虫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 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由第一活性 成分氟吡菌酰胺、 第二活性成分烟碱类杀虫剂噻 虫嗪、 吡虫啉、 呋虫胺、 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及助 剂组成,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 是1:2020:1, 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 1%60%。 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颗粒 剂、 水分散粒剂、 乳油、 微乳剂、 悬浮剂剂型。 本发 明组分合理, 对蔬菜线虫效果好, 且其杀线虫效 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 与现。

3、有的单一制 剂相比, 除具有显著的杀线虫效果外, 而且有显 著的增效作用, 用药量减少, 对作物安全性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2页 CN 105010382 B 2017.08.08 CN 105010382 B 1.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线虫上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由第一活性成分氟吡菌酰胺、 第二活性成分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虫啉、 呋虫胺 中的一种及助剂组成,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20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 线虫上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

4、分的重量比为1:5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在防治农 作物线虫上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 重量的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 线虫上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剂型为颗粒剂、 水分散粒剂、 乳油、 微乳剂、 悬浮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010382 B 2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线虫组合物, 由第一活性成分氟吡菌酰胺, 第二活性成分烟碱 。

5、类杀虫剂以及助剂组成, 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体形微小, 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在中国发生普 遍, 危害严重, 对植物有害的线虫约3000种, 大多生活在土壤中, 有的也寄生在植物体内。 线 虫通过土壤或种子传播, 能破坏植物的根系; 直接采食植物, 可大幅减少植物对营养和水分 的吸收, 线虫采食植物造成伤口, 还给植物病原菌入侵提供了便利, 间接地传播由其他微生 物引起的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如枯萎病、 猝倒病、 根腐病、 软腐病等根部病害。 0003 目前线虫防治可选方案不多, 使用药剂防治线虫是最普遍的方法, 主要采用土壤 处理或种子处理。

6、。 杀线虫剂一般应具有较好的亲脂性和环境稳定性, 能在土壤中以液态或 气态扩散, 从线虫表皮透入起毒杀作用。 多数杀线虫剂对人畜有较高毒性, 有些品种对作物 有药害。 随着线虫危害的日益严重, 急需开发新型、 高效、 低毒杀线虫剂。 0004 氟吡菌酰胺, 英文名称为fluopyram, 化学名称为N-2-3-氯-5-(三氟甲基)-2-吡 啶基乙基- , , -三氟-0-甲苯酰胺, 苯甲酰胺类药剂, 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 的复合体即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 SDH)或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 (succinate-coenzymeQreductase, S。

7、QR), 它是作用于此靶标的第一个杀线虫剂, 还用于霜 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 0005 噻虫嗪, 英文名称为thiamethoxam, 化学名称为3-(2-氯-1,3-噻唑-5-基甲基)-5- 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 该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 是第二代 新烟碱类杀虫剂, 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 但具有更高的活性。 对 害虫具有胃毒、 触杀、 内吸作用, 作用速度快、 持效期长等特点。 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 飞虱、 叶蝉、 粉虱等防效较好。 0006 吡虫啉, 英文名称为imidacloprid, 化学名称为1-(6-氯-3-吡啶基甲基)。

8、-N-硝基 亚咪唑烷-2-基胺。 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 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 干扰害 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 无交互抗性问题。 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 性品系。 0007 呋虫胺, 英文名称为dinotefuran, 化学名称为(RS)-1-甲基-2-硝基-3-(四氢-3- 呋喃甲基)胍。 是通过脊柱神经传递和触杀胃毒作用的系统性杀虫剂, 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 广泛散布, 对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有兴奋作用。 0008 氟啶虫胺腈, 英文名称为sulfoxaflor, 化学名称为1-6-(三氟甲基) 吡啶-3-基 乙基甲基(氧)- 4-巯基氨腈。 氟啶虫胺腈是磺酰亚胺。

9、的一个杀虫剂, 磺酰亚胺作用于昆虫 的神经系统, 即作用于胆碱受体内独特的结合位点而发挥杀虫功能。 可经叶、 茎、 根吸收而 进入植物体内。 0009 目前, 防治线虫的药剂主要有噻唑膦和阿维菌素等。 噻唑膦作用机理主要是趋避 说 明 书 1/12 页 3 CN 105010382 B 3 线虫免受侵害, 对线虫触杀能力较弱, 而未来杀线剂市场巨大, 噻唑膦无法满足需求。 另外 阿维菌素对根结线虫的触杀活性较强, 但缺陷是持效期太短。 而烟碱类药剂如噻虫嗪、 吡虫 啉、 呋虫胺、 氟啶虫胺腈等对线虫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 申请人经试验发现, 将作用机理不 同的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

10、虫啉、 呋虫胺、 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进行复配, 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 使用复配方案, 对线虫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显著提高了防治效 果; 2、 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降低防治成本; 3、 克服长期单一使用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 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 增效作用显著、 杀线虫效果好、 用药成本 低、 对作物安全的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虫啉、 呋虫胺、 氟啶虫胺腈中 的一种的杀线虫组合物。 001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虫啉、 呋 虫胺、 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的杀线虫组合物剂型。

11、。 0012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线虫上的应用。 0013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0014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杀线虫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0015 (1) 第一活性成分: 氟吡菌酰胺; 0016 (2) 第二活性成分: 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虫啉、 呋虫胺、 氟啶虫胺腈中的一种; 0017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2020:1, 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 重量的1%60%。 0018 本发明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虫啉、 呋虫胺、 氟啶虫胺腈 中的一种的杀线虫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12、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 颗粒剂、 水分散粒剂、 乳油、 微乳剂、 悬浮剂。 0019 对颗粒剂, 可使用的助剂有: 载体如粘土、 高岭土、 滑石、 碳酸钙、 玉米淀粉、 硅酸铝 中的一种或多种; 分散剂如聚羧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 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润湿 剂如烷基硫酸盐、 烷基磺酸盐、 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粘合剂如聚乙烯醇、 糊精、 聚乙烯 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 对水分散粒剂, 可使用的助剂有: 分散剂如聚羧酸盐 (TERSPERSE2700、 T36、 GY-D06 等) 、 木质素磺酸盐、 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 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 烷基磺酸盐、 。

13、萘磺 酸盐中一种或多种; 崩解剂如硫酸铵、 硫酸钠、 聚乙烯吡咯烷酮、 淀粉及其衍生物、 膨润土中 一种或多种; 粘结剂如淀粉、 葡萄糖、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蔗糖中的一种 或多种; 填料如硅藻土、 高岭土、 白炭黑、 轻钙、 滑石粉、 凹凸棒土、 陶土一种或多种。 0021 对乳油, 可使用的助剂有: 乳化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农乳500#) 、 农乳700#、 农 乳2201、 斯盘-60#、 乳化剂T-60 (通用名: 失水山梨醇单硬酯酸酯聚氧乙烯醚) 、 TX-10 (通用 名: 辛基酚聚氧乙烯 (10) 醚) 、 农乳1601#、 农乳600#、 农乳400#。

14、; 溶剂如二甲苯、 溶剂油 (S- 150、 S-180、 S-200) 、 甲苯、 生物柴油、 甲酯化植物油、 N-甲基吡咯烷酮; 助溶剂如乙酸乙酯、 甲醇、 二甲基甲酰胺、 环己酮、 丙酮、 甲乙酮; 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 环氧氯丙烷、 醋酐。 0022 对微乳剂, 可使用的助剂有: 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农乳500#) 、 农乳 说 明 书 2/12 页 4 CN 105010382 B 4 700#、 农乳2201、 斯盘-60#、 吐温60-#、 TX-10、 农乳1601 (通用名: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 丙烯醚) 、 农乳600#、 农乳400#; 助乳化剂选自甲醇、。

15、 异丙醇、 正丁醇、 乙醇; 溶剂选自环己酮、 N-甲基吡咯烷酮、 二甲苯、 甲苯、 溶剂油 (牌号: S-150、 S-180、 S-200) ; 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 苯酯、 环氧氯丙烷; 水为去离子水。 0023 对悬浮剂, 可使用的助剂有: 分散剂如聚羧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 烷基萘甲醛缩合 物磺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 醚磷酸酯、 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 拉开粉、 十二烷基 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一种或多种; 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 苯乙 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烷基硫酸盐、。

16、 烷基磺酸盐、 烷基萘磺酸盐、 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 乙烯醚、 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一种或多种; 增稠剂如黄原胶、 聚乙烯 醇、 膨润土、 硅酸镁铝、 羧甲基纤维素、 羧乙基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中一种或多种; 防腐剂如 甲醛、 苯甲酸、 苯甲酸钠、 山梨酸钾、 异噻唑啉酮中一种或多种; 消泡剂如硅油、 硅酮类化合 物、 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 C8-10脂肪醇类、 己醇、 丁醇、 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冻剂 如乙二醇、 丙二醇、 丙三醇、 聚乙二醇、 山梨醇、 尿素、 无机盐类中一种或多种; 水为去离子 水。 0024 本发明组分合理, 杀线虫效果好, 用药成本低,。

17、 且其活性和杀线虫效果不是各组分 活性的简单叠加, 与现有单一制剂相比较, 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对作物安全性好, 符合农 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本发明对线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来说明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虫啉、 呋虫胺、 氟啶虫胺腈分别复配对植物线虫的增效作用。 0026 为了防治番茄根结线虫 (Meloidogyneincognita) , 我们以氟吡菌酰胺与噻虫嗪、 吡虫啉、 呋虫胺、 氟啶虫胺腈分别复配进行增效作用研究, 试验方法参考 NY/T1833.1-2009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线虫剂第1部分抑制植物病原线虫。

18、试验浸虫法 。 0027 从番茄根上挑取根结线虫的卵块用水清洗, 置于培养皿的湿滤纸上, 2025下 孵化, 获得龄期一致的二龄幼虫。 用水将培养好的线虫从培养基上洗脱, 过滤, 1000r/min下 离心2min, 弃上清液, 加水, 再离心, 最后用水将线虫重悬浮至400头/ml备用。 0028 采用96%氟吡菌酰胺原药、 98%噻虫嗪原药、 95%吡虫啉原药、 98%呋虫胺原药、 98%氟 啶虫胺腈原药, 根据设定的配比浓度, 添加丙酮, 配置成所需的药液, 备用。 0029 用移液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依次吸取药液3ml分别加入试管中, 然后吸取制备好 的等量线虫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 。

19、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混合液于24孔生化测试板 的小孔内, 加盖, 于25恒温培养24h。 每处理4次重复, 以2.5%丙酮溶液和不含药剂的处理 作为对照。 0030 从各处理中取1ml混合液在解剖镜下观察线虫死亡情况, 每重复观察线虫数应不 少于100头, 记录调查的总线虫数和死亡线虫数。 死亡那个的线虫僵直, 用发丝针或竹丝针 触碰仍不能弯曲运动。 0031 根据调查数据, 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单位为百分数 (%) , 按照下式 计算: 说 明 书 3/12 页 5 CN 105010382 B 5 0032 0033 0034 若对照死亡率小于5%, 无需校正; 若对照。

20、死亡率在5%15%之间, 需要校正; 对照死 亡率大于15%, 试验需重做。 0035 根据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植物病原线虫校正死亡率的几率值做回归分析, 计算 各药剂的LC50, 评价两种药剂复配后对线虫的活性。 0036 表1氟吡菌酰胺与噻虫嗪混配对番茄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0037 0038 表2氟吡菌酰胺与吡虫啉混配对番茄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说 明 书 4/12 页 6 CN 105010382 B 6 0039 0040 表3氟吡菌酰胺与呋虫胺混配番茄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说 明 书 5/12 页 7 CN 105010382 B 7 0041 0042 表4氟吡菌酰胺与氟啶。

21、虫胺腈混配对番茄根结线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说 明 书 6/12 页 8 CN 105010382 B 8 0043 0044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虫啉、 呋虫胺、 氟 啶虫胺腈按表14的比例1:2020:1混用, 对番茄根结线虫有较高的毒力, 尤其是比例为 1:55:1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0045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配方中的 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0046 制剂实施例1 0047 称取5氟吡菌酰胺、 10噻虫嗪、 8%烷基萘磺酸钠、 5%萘磺酸钠、 3%糊精, 滑石粉 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在混合缸。

22、中混合均匀, 经过挤压、 造粒、 干燥, 并经筛分步骤制 得1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颗粒剂。 0048 制剂实施例2 0049 称取5氟吡菌酰胺、 10吡虫啉、 5%木质素磺酸钠、 3%烷基磺酸钠、 5%聚乙烯吡咯 烷酮, 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 经过挤压、 造粒、 干燥, 并经 筛分步骤制得15氟吡菌酰胺吡虫啉颗粒剂。 0050 制剂实施例3 0051 称取5氟吡菌酰胺、 10呋虫胺、 4%聚羧酸钠、 4%烷基硫酸钠、 4%聚乙烯醇, 碳酸 钙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 经过挤压、 造粒、 干燥, 并经筛分步骤 制得15氟吡菌酰胺呋虫胺颗粒剂。

23、。 0052 制剂实施例4 0053 称取0.5氟吡菌酰胺、 0.5氟啶虫胺腈、 3%木质素磺酸钠、 3%萘磺酸钠、 5%糊精, 粘土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 经过挤压、 造粒、 干燥, 并经筛分步 说 明 书 7/12 页 9 CN 105010382 B 9 骤制得1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颗粒剂。 0054 制剂实施例5 0055 称取5氟吡菌酰胺、 25噻虫嗪、 6烷基萘磺酸钠、 3木质素磺酸钠、 2烷基 磺酸钠、 2萘磺酸钠, 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 混合、 超微气流粉碎、 混合、 造粒步骤制取30%氟吡菌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

24、剂。 0056 制剂实施例6 0057 称取15氟吡菌酰胺、 35吡虫啉、 5木质素磺酸钠、 3聚羧酸盐T36、 3十二 烷基硫酸钠、 2烷基磺酸钠, 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 的方法即混合、 超微气流粉碎、 混合、 造粒步骤制取50%氟吡菌酰胺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0058 制剂实施例7 0059 称取10氟吡菌酰胺、 30呋虫胺、 8聚羧酸盐T36、 2木质素磺酸钠、 2拉开 粉BX (二丁基萘磺酸钠) 、 2十二烷基硫酸钠, 滑石粉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常规制 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 超微气流粉碎、 混合、 造粒步骤制取40%氟吡菌酰胺呋虫胺 水。

25、分散粒剂。 0060 制剂实施例8 0061 称取50氟吡菌酰胺、 10氟啶虫胺腈、 6聚羧酸盐GY-D06、 2烷基萘磺酸钠、 2萘磺酸钠、 1十二烷基硫酸钠, 陶土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 剂的方法即混合、 超微气流粉碎、 混合、 造粒步骤制取60%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水分散 粒剂。 0062 制剂实施例9 0063 称取25%氟吡菌酰胺、 10%噻虫嗪、 3%农乳700#、 2%农乳1601#、 5%斯盘-60#、 2%丙酮、 2%亚磷酸三苯酯, 甲苯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混合, 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35%氟吡菌 酰胺噻虫嗪乳油。 0064 制剂实施例10 。

26、0065 称取2%氟吡菌酰胺、 30%吡虫啉、 3%农乳500#、 3%农乳700#、 2%农乳1601#、 2%二甲基 甲酰胺、 2%环氧氯丙烷, 生物柴油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混合, 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 32%氟吡菌酰胺吡虫啉乳油。 0066 制剂实施例11 0067 称取25%氟吡菌酰胺、 5%呋虫胺、 3%农乳700#、 2%农乳2201、 5%乳化剂T-60、 2%环己 酮、 2%环氧氯丙烷, 二甲苯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混合, 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30%氟吡 菌酰胺呋虫胺乳油。 0068 制剂实施例12 0069 称取30%氟吡菌酰胺、 5%氟啶虫胺腈、 2%农乳。

27、600#、 3%农乳1601#、 5%斯盘-60#、 2%乙 酸乙酯、 2%醋酐, 溶剂油S-150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混合, 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35% 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乳油。 0070 制剂实施例13 0071 称取15%氟吡菌酰胺、 30%噻虫嗪、 4%农乳600#、 3%斯盘-60#、 5%二甲苯、 4%溶剂油S- 150、 1%乙醇、 1%亚磷酸三苯酯, 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 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 搅拌后 制得4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微乳剂。 说 明 书 8/12 页 10 CN 105010382 B 10 0072 制剂实施例14 0073 称取9%氟吡菌酰。

28、胺、 36%吡虫啉、 5%农乳700#、 3%农乳1601、 5%甲苯、 4%N-甲基吡咯 烷酮、 3%正丁醇、 1%环氧氯丙烷, 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 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 搅拌后 制得45%氟吡菌酰胺吡虫啉微乳剂。 0074 制剂实施例15 0075 称取27%氟吡菌酰胺、 9%呋虫胺、 5%农乳1601、 5%农乳400#、 5%二甲苯、 1%环己酮、 2% 异丙醇、 1%亚磷酸三苯酯, 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 去离子水加至1000克重量份, 搅拌后制 得36%氟吡菌酰胺呋虫胺微乳剂。 0076 制剂实施例16 0077 称取10%氟吡菌酰胺、 30%氟啶虫胺腈、 5%农乳16。

29、01、 3%农乳400#、 5%二甲苯、 1%溶剂 油S-200、 3%甲醇、 1%环氧氯丙烷, 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 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 搅拌 后制得40%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微乳剂。 0078 制剂实施例17 0079 称取10%氟吡菌酰胺、 25%噻虫嗪、 3%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2%烷基硫酸钠、 0.1% 羧甲基纤维素、 0.2%膨润土、 4%山梨醇、 0.1%苯甲酸钠、 1%硅油, 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混合, 高速剪切分散30min, 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 m后制得35氟吡菌 酰胺噻虫嗪悬浮剂。 0080 制剂实施例18 0081 称取。

30、5%氟吡菌酰胺、 35%吡虫啉、 8%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4%烷基酚甲醛 树脂聚氧乙烯醚、 0.3%羧乙基纤维素、 0.3%黄原胶、 3%聚乙二醇、 0.05%山梨酸钾、 0.1%辛醇, 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混合, 高速剪切分散30min, 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 小于10 m后制得40氟吡菌酰胺吡虫啉悬浮剂。 0082 制剂实施例19 0083 称取36%氟吡菌酰胺、 9%呋虫胺、 6%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3%烷基萘磺酸钠、 0.2%硅酸镁铝、 5%丙三醇、 0.1%苯甲酸、 1%辛醇, 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混 合, 高速剪切分散3。

31、0min, 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 m后制得45%氟吡菌酰胺呋虫胺 悬浮剂。 0084 制剂实施例20 0085 称取21%氟吡菌酰胺、 3%氟啶虫胺腈、 4%木质素磺酸钠、 2%烷基萘磺酸钠、 0.4%羧乙 基纤维素、 3%丙二醇、 0.1%甲醛、 1%己醇, 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 上述原料经混合, 高速 剪切分散30min, 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D90小于10 m后制得24%氟吡菌酰胺氟啶虫胺腈悬浮 剂。 0086 生物实施例1: 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田间药效试验。 0087 2014年5月在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进行了制剂实施例1 (15%氟吡菌酰胺噻虫 嗪颗粒剂) 、 制剂实。

32、施例2 (15%氟吡菌酰胺吡虫啉颗粒剂) 、 制剂实施例3 (15%氟吡菌酰 胺呋虫胺颗粒剂) 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田间试验, 通过与对照药剂10%氟吡菌酰胺颗粒 剂、 10%噻虫嗪颗粒剂、 2%吡虫啉颗粒剂、 10%呋虫胺颗粒剂的效果进行对比, 验证复配后的 增效效果。 试验采用撒施法, 每个处理重复4次, 小区随机排列, 每小区20m2, 共32个小区。 试 验地平坦, 线虫虫量大。 说 明 书 9/12 页 11 CN 105010382 B 11 0088 调查方法: 寻找受害可疑病株, 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 每点调查2株, 计算发病率、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0089 病株分级方法: 。

33、0090 0级: 根系无虫瘿; 0091 1级: 根系有少量小虫瘿; 0092 3级: 三分之二根系布满小虫瘿; 0093 5级: 根系布满小虫瘿并有次生虫瘿; 0094 7级: 根系形成须根团。 0095 0096 0097 表6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复配防治黄瓜根结线虫试验结果 0098 009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1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颗粒剂用药量为8g/亩防效为 84.36%, 15%氟吡菌酰胺吡虫啉颗粒剂用药量为10g/亩防效为86.33%, 15%氟吡菌酰胺 呋虫胺颗粒剂用药量为8g/亩防效为83.71%, 3个实施例的防效要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0%氟 吡菌酰胺颗粒剂用药量为1。

34、2g/亩、 10%噻虫嗪颗粒剂用药量为15g/亩、 2%吡虫啉颗粒剂用药 量为20g/亩、 2%呋虫胺颗粒剂用药量为15g/亩的防效, 复配制剂防效在80%左右, 而单剂的 防效分别为57.01%、 49.83%、 48.11%、 和44.68%, 说明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 虫啉、 呋虫胺中任一种复配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0100 安全性调查, 试验期间观察, 所有供试药剂对黄瓜生长安全, 无药害现象发生。 说 明 书 10/12 页 12 CN 105010382 B 12 0101 生物实施例2: 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田间药效试验。 0102 2014年5月在山东省寿光市稻田。

35、镇进行了制剂实施例6 (50%氟吡菌酰胺吡虫啉 水分散粒剂) 、 制剂实施例11 (30%氟吡菌酰胺呋虫胺乳油) 、 制剂实施例16 (40%氟吡菌酰 胺氟啶虫胺腈微乳剂) 、 制剂实施例17 (3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悬浮剂) 防治辣椒根结线 虫的田间试验, 通过与对照药剂1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20%呋虫胺 悬浮剂、 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30%噻虫嗪悬浮剂的效果进行对比, 验证复配后的增效 效果。 试验采用加水稀释淋地法, 每个处理重复4次, 小区随机排列, 每小区20m2, 共40个小 区。 试验地平坦, 线虫虫量大。 0103 调查方法: 寻找受害可。

36、疑病株, 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 每点调查2株, 计算发病率、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0104 病株分级方法: 0105 0级: 根系无虫瘿; 0106 1级: 根系有少量小虫瘿; 0107 3级: 三分之二根系布满小虫瘿; 0108 5级: 根系布满小虫瘿并有次生虫瘿; 0109 7级: 根系形成须根团。 0110 0111 0112 表7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复配防治辣椒根结线虫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11/12 页 13 CN 105010382 B 13 0113 011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50%氟吡菌酰胺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用药量为10g/亩防效 为77.73%, 30%氟吡菌酰胺呋。

37、虫胺乳油用药量为10g/亩防效为78.05%, 40%氟吡菌酰胺 氟啶虫胺腈微乳剂用药量为10g/亩防效为79.11%, 35%氟吡菌酰胺噻虫嗪悬浮剂用药量 为10g/亩防效为75.23%, 防效要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用药量为12g/亩、 70%吡虫啉悬浮剂用药量为20g/亩、 20%呋虫胺悬浮剂15g/亩、 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6g/亩、 30%噻虫嗪悬浮剂用药量为15g/亩的防效, 复配制剂防效在75%以上, 而单剂的防效 分别为53.55%、 45.38%、 45.82%、 47.10%和41.79%, 说明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虫啉、 呋虫胺中任。

38、一种复配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0115 安全性调查, 试验期间观察, 所有供试药剂对辣椒生长安全, 无药害现象发生。 0116 从以上2个实施例可见, 氟吡菌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 吡虫啉、 呋虫胺、 氟啶 虫胺腈中的一种按照重量比为1:2020:1进行复配, 可制成颗粒剂、 水分散粒剂、 乳油、 微 乳剂、 悬浮剂, 对蔬菜线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增效作用明显, 降低了用药量及用药成本, 且 对作物安全, 是防治线虫的理想药剂, 因此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117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活性成分复配方案, 其活性和杀线虫效果 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 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 除具有明显的杀线虫效果外, 还具有 显著的增效作用, 防治成本降低, 对作物安全, 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说 明 书 12/12 页 14 CN 105010382 B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