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尖端和适配器的地面接合工具齿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尖端和适配器的地面接合工具齿组件.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689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6899A21申请号201280054913022申请日2012100561/545,27620111010US13/644,42920121004USE02F9/2820060171申请人卡特彼勒公司地址美国伊利诺伊州72发明人WJ伦斯基JR拉霍德TM科格登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代理人苏娟朱利晓54发明名称具有尖端和适配器的地面接合工具齿组件57摘要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工具1的切削边缘的地面接合齿组件10可包括适配器12和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适配器12可具有向前延伸的适配器鼻部。
2、26,适配器鼻部26具有倒置或颠倒的拱顶石形状的轮廓,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具有用于接收适配器鼻部26的鼻腔120和具有与适配器鼻部26互补的形状的外表面72,74,90,92,162,164,170,172,192,194,200,202。适配器鼻部26和尖端14,160,190的鼻腔120还可构造有在向下力施加到尖端14,160,190时增加适配器鼻部26和尖端14之间的保持的互补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尖端14,160,190的表面可包括向内延伸到尖端14,160,190的主体中的去除部102,104,174,176,204,206,以减小重量并随着磨损材料从尖端14,160,。
3、190的前边缘76,166,196磨掉便于尖端14,160,190穿透入作业材料。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508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2/05900920121005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055597EN20130418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4页附图1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4页附图19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6899ACN104066899A1/3页21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工具1的切削边缘的齿组件10的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其中所述齿组件包。
4、括能够附接到地面接合工具1的基部边缘18并具有向前延伸的适配器鼻部26的适配器12,所述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包括后边缘70,162,192;顶部外表面72,164,194;底部外表面74,166,196,其中所述顶部外表面72,164,194和底部外表面74,166,196从所述后边缘70,162,192向前延伸并在前边缘76,168,198处会聚;相对设置的侧向外表面90,92,170,172,200,202,其从底部外表面74,166,196向上延伸到顶部外表面72,164,194;内表面122,124,126,128,其从后边缘70,162,192向内延伸到地面接合尖端14,。
5、160,190中并在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内限定鼻腔120,鼻腔具有与适配器12的适配器鼻部26互补的形状以将适配器鼻部26接收在其中;和一对去除部102,104,174,176,204,206,每个去除部102,104,174,176,204,206从对应的一个侧向外表面90,92,170,172,200,202向内延伸到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中,并且其中每个去除部102,104,174,176,204,206靠近前边缘76,168,198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其中,去除部102,104,174,176,204,206设置在鼻腔120。
6、的前方。3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其中,每个去除部102,104,174,176,204,206包括从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的对应侧向外表面90,92,170,172,200,202向内延伸的前部106,108和从前部106,108的内端延伸到在去除部102,104,174,176,204,206的后端处与侧向外表面90,92,170,172,200,202交叉的点的后渐缩部110,112。4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其中,底部外表面74,166,196包括靠近后边缘70,162,192的后部86,186,214和。
7、靠近前边缘76,168,198并设置在去除部102,104,174,176,204,206下面的前部88,184,216,并且底部外表面74,166,196的前部88,184,216相对于鼻腔120和去除部102,104,174,176,204,206设置得比底部外表面74,166,196的后部86,186,214低。5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其中,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的顶部外表面72,164,194包括靠近后边缘70,162,192的后部78,182,210和靠近前边缘76,168,198的前部82,180,212,并且顶部外表面72,164,。
8、194的前部82,180,212比顶部外表面72,164,194的后部78,182,210宽。6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其中,侧向外表面90,92,170,172,200,202渐缩,使得侧向外表面90,92,170,172,200,202之间的距离随着侧向外表面90,92,170,172,200,202从底部外表面74,166,196朝着顶部外表面72,164,194向上延伸减小。7用于地面接合工具1的切削边缘的地面接合齿组件10,该地面接合齿组件10包括适配器12,其包括权利要求书CN104066899A2/3页3向后延伸的顶部搭扣20,向后延伸的底部搭。
9、扣22,其中顶部搭扣20和底部搭扣22之间限定用于接收地面接合工具1的切削边缘的间隙28,和向前延伸的适配器鼻部26,其包括底表面42,前表面50,顶表面44,顶表面具有靠近前表面50并具有后边缘的第一支承表面52、靠近顶部搭扣20和底部搭扣22并具有前边缘的第二支承表面56以及从第二支承表面56的前边缘延伸到第一支承表面52的后边缘的中间表面54,其中第一支承表面56和底表面42之间的距离比第二支承表面56和底表面42之间的距离小,并且第二支承表面56基本平行于底表面42,以及相对设置的侧表面46,48,其从底表面42向上延伸到顶表面44,和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该地面接合尖端1。
10、4,160,190包括后边缘70,162,192,顶部外表面72,164,194,底部外表面74,166,196,其中底部外表面72,164,194和底部外表面74,166,196从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的后边缘70,162,192向前延伸并在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的向前的前边缘76,168,198处会聚,相对设置的侧向外表面90,92,170,172,200,202,其从底部外表面74,166,196向上延伸到顶部外表面72,164,194,以及内表面122,124,126,128,其从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的后边缘70,162,192向内延伸到地面接合尖端14。
11、,160,190并在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内限定鼻腔120,鼻腔具有与适配器12的适配器鼻部26互补的形状以将适配器鼻部26接收在其中。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接合齿组件10,其中所述鼻腔120包括底部内表面122;前部内表面130;顶部内表面124,其具有靠近前部内表面130的第一支承部分132、靠近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的后边缘70,162,192的第二支承部分136以及在第一支承部分132和第二支承部分136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134,第一支承部分132和底部内表面12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支承部分136和底部内表面122之间的距离;以及相对设置的侧部内表面126,128。
12、,其从底部内表面122向上延伸到顶部内表面124,其中在适配器鼻部26完全插入鼻腔120时,底部内表面122、顶部内表面124和侧部内表面126,128分别面对并接合适配器鼻部26的底表面42、顶表面44和侧表面46,48。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接合齿组件10,其中,适配器鼻部14,160,190的底表面42和第一和第二支承表面52,56基本平行于底部搭扣22的顶表面34,并且鼻腔120的底部内表面122和底部内表面124的第一和第二支承部分132,136基本垂直于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的后边缘70,162,192。权利要求书CN104066899A3/3页4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
13、地面接合齿组件10,其中,当适配器鼻部26完全插入鼻腔120中时,鼻腔120的顶部内表面124的第一支承部分132、第二支承部分136和中间部分134分别面对并接合适配器鼻部26的顶表面44的第一支承表面52、第二支承表面56和中间表面54,并且当顶部内表面124的中间部分134从顶表面44的中间表面54脱离接合时,第一和第二支承部分132,136与第一和第二支承表面52,56保持接合,以便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相对于适配器12向前运动一距离,使得第一和第二支承部分132,136与第一和第二支承表面52,56之间的接合防止地面接合尖端14,160,190围绕地面接合齿组件10的纵向轴。
14、线显著转动。权利要求书CN104066899A1/14页5具有尖端和适配器的地面接合工具齿组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整体涉及具有地面接合工具的土方作业机器,具体地,涉及具有附接到这种地面接合工具的前边缘或基部边缘的可更换尖端和适配器系统的齿组件。背景技术0002本领域已知的土方运动机器用于挖掘到土壤或石头中并将松动的作业材料从工地的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位置。这些机器和设备通常包括容纳发动机并具有通过发动机驱动的后轮、履带或类似部件的主体部分以及用于操纵者的升高的驾驶室。机器和设备还包括关节运动机械臂或例如Z杆连接机构的其他类型的连接机构,用于操纵机器的一个或多个工具。连接机构能够升高和降低工具和。
15、使工具转动从而以希望的方式接合地面或其他作业材料。在土方运动应用中,机器或其他设备的工具是铲斗,其设置有在基部边缘上的坡口唇或铲板,以运动或挖掘污物或其他类型的作业材料。0003为了促进土壤运动过程以及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多个齿组件沿着工具的基部边缘间隔开并附接到工具的表面。齿组件从基部边缘向前突出为第一接触点并穿透作业材料,以减小基部边缘的磨损量。对于这种布置,齿组件受到由与作业材料反复接合造成的磨损和破损。最终,齿组件必须更换,但工具在多个齿组件更换周期中保持可用。根据设备的各种使用和作业材料,还可能希望更换齿组件的类型或形状以最有效地利用工具。0004在许多工具中,齿组件的安装和更换可通。
16、过将齿组件设置为两件式系统来促进。系统可包括附接到工具的基部边缘的适配器、能够附接到适配器的地面接合尖端和在使用过程中将尖端固定到适配器的保持机构。适配器可焊接、栓接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基部边缘,接着尖端可附接到适配器并通过保持机构保持就位。尖端忍受由与作业材料接合造成的大部分冲击和磨损并比适配器更快磨损和更频繁地断裂。因此,多个尖端可附接到适配器、磨损并在适配器本身必须更换之前更换。最终,适配器会磨损并需要在工具的基部边缘磨坏之前更换。0005挖掘齿组件的一个实例在授予FELLNER的美国专利NO4949481中示出和描述。铲斗的挖掘齿具有相交的凹形顶表面和凸形底表面,从而形成前切削刃。侧壁连。
17、接两个表面并是具有犁壁形状的凹形。齿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将挖掘齿安装到铲斗的安装组件。底表面从前切削刃到后部连续会聚;而顶表面从前切削刃到后部首先会聚然后发散。后部包括柄接收腔,其顶壁和底壁随着腔在齿内向前延伸而会聚,以给予腔从侧面看三角形或楔形的形状。0006授予FELLNER的美国专利NO5018283提供一种装载机铲斗齿的实例。装载机铲斗的挖掘齿包括具有凹形构造的顶表面和具有平的前部和凸形后部的底表面。平的前部和顶表面相交以形成前切削刃。侧壁连接两个表面并为具有犁头形状的凹形。齿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将其安装到铲斗的安装组件。底表面从前切削刃到后部连续会聚,而顶表面从前切削刃到后部首先会聚然后发散。
18、。后部包括柄接收腔,其底壁向内延伸,其顶壁具有基本平行于底壁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朝着底壁倾斜并延伸到圆的前部的第二部分。说明书CN104066899A2/14页60007授予STEPHENSON的美国专利NO2982035提供一种挖掘机齿的实例,该齿具有附接到挖具主体的前边缘的适配器和附接到适配器的尖端。尖端包括会聚成相对尖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尖端具有水平对称平面。适配器的上下表面具有凹入的中心表面,上中心表面具有从对称平面向上发散并拐弯成适配器的前表面的前表面。尖端的内部具有对应的平面表面,其通过适配器的中心表面接收并包括前表面,此前面在接近前表面时从对称平面发散,且尖端的前表面中的一个在所述。
19、部件适当地组装时邻接适配器的前表面。0008讨论的工具可用在具有不同操作条件的各种应用中。在装载机应用中,安装在轮式装载机或者履带装载机的前面的铲斗具有随着装载机机器向前驱动沿着地面刮擦并挖入土壤或作业材料堆中的底表面和基部边缘。随着铲斗进入堆,齿组件上的力推动尖端与对应适配器接合。借着,铲斗升高并承受作业材料的载荷,装载机运动并在另一位置倾卸作业材料。在铲斗升高经过作业材料时,力向下施加在齿组件上。由于与作业材料的刮擦和接合的组合,以及在底表面由于更频繁接合作业材料通常更快磨损的其他类型的底部磨损应用中,尖端的磨损材料从尖端的前部和尖端和适配器的底表面磨损掉。尖端前部处的磨损材料的丧失使得尖。
20、端的最初尖的前端转变成圆的钝的表面,类似于将手从具有延伸的手指变为具有闭合的拳头。磨损的形状在装载机向前运动时在挖经作业材料方面效率变低,虽然尖端可能仍具有足够的磨损材料以在更换前在工具上使用一段时间。0009在其中顶表面由于更频繁接合作业材料而通常更快磨损的挖掘机应用和其他类型的顶部磨损应用中,铲斗以与上面描述的例如装载机应用的底部磨损应不同的角度接合并经过地面或作业材料,并因此造成齿组件的磨损材料以不同的方式磨损。例如反铲的挖掘机装置最初接合作业材料,其中基部边缘和齿组件相对于作业材料的表面接近垂直取向,并通常以向下的运动进入作业材料。在最初穿入作业材料后,机械臂进一步破碎作业材料并通过朝。
21、着挖掘机机器牵拉铲斗并向内转动铲斗以将作业材料铲入铲斗来在铲斗中收集作业材料载荷。铲斗的复杂运动造成当力用来将尖端推动成与适配器接合时的向下穿透运动过程中齿组件的尖端处磨损。在最初穿透后,铲斗被朝着机器牵拉,并且转动以进一步在铲起运动中破碎作业材料并开始加载工具。在此运动过程中,力最初在与齿组件的顶表面法向的方向上作用,并且作业材料经过齿顶上方和周围,造成齿的顶表面磨损。随着工具进一步转动并被牵拉经过作业材料,力和作业材料再次作用在齿的尖端上,造成尖端处磨损。如同装载机齿组件一样,挖掘机齿组件在反复侵入作业材料后磨损而效率低下,但可能对于继续使用来说仍保持足够磨损材料而不更换。鉴于此,需要用于。
22、装载机和挖掘机工具的改善的齿组件设计,其分布磨损材料使得在磨损材料从尖端磨损掉并重塑尖端时,尖端更高效地挖入作业材料,直到最终必须更换尖端。发明内容0010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工具的切削边缘的齿组件的地面接合尖端,其中齿组件包括能够附接到地面接合工具的基部边缘并具有向前延伸的适配器鼻部的适配器。地面接合尖端可包括后边缘、顶部外表面、底部外表面和相对设置的侧向外表面,其中顶部外表面和底部外表面从后边缘向前延伸并在前边缘处会聚,侧向外表面从底部外表面向上延伸到顶部外表面。地面接合尖端可进一步包括内表面和一对去除部,内表面从后边缘向内延伸到地面接合尖端中并在地面接合尖端内限。
23、定鼻腔,鼻腔具有说明书CN104066899A3/14页7与适配器的适配器鼻部互补的形状以将适配器鼻部接收在其中,每个去除部从对应的一个侧向外表面向内延伸到地面接合尖端中,并且其中每个去除部靠近前边缘设置。0011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工具的切削边缘的齿组件的地面接合尖端,其中齿组件包括能够附接到地面接合工具的基部边缘并具有向前延伸的适配器鼻部的适配器。地面接合尖端可包括后边缘、顶部外表面、底部外表面、相对设置的侧向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中顶部外表面和底部外表面从后边缘向前延伸并在前边缘处会聚,侧向外表面从底部外表面向上延伸到顶部外表面,内表面从后边缘向内延伸到地面接合尖端。
24、中并在地面接合尖端内限定鼻腔,鼻腔具有与适配器的适配器鼻部互补的形状以将适配器鼻部接收在其中。内表面可包括底部内表面、前部内表面、顶部内表面和相对设置的侧部内表面,顶部内表面具有靠近前部内表面的第一支承部分、靠近地面接合尖端的后边缘的第二支承部分和在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二支承部分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其中第一支承部分和底部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支承部分和底部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侧部内表面从底部内表面向上延伸到顶部内表面。0012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工具的切削边缘的齿组件的地面接合尖端,其中齿组件包括能够附接到地面接合工具的基部边缘并具有向前延伸的适配器鼻部的适配器。地面接。
25、合尖端可包括后边缘、顶部外表面、底部外表面、相对设置的侧向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中顶部外表面和底部外表面从后边缘向前延伸并在前边缘处会聚,侧向外表面从底部外表面向上延伸到顶部外表面,其中侧向外表面渐缩,使得侧向外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侧向外表面从底部外表面朝着顶部外表面向上延伸减小,内表面从后边缘向内延伸到地面接合尖端中并在地面接合尖端内限定鼻腔,鼻腔具有与适配器的适配器鼻部互补的形状以将适配器鼻部接收在其中。0013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工具的切削边缘的齿组件的适配器。适配器可包括向后延伸的顶部搭扣、向后延伸的底部搭扣和向前延伸的适配器鼻部,其中顶部搭扣和底部搭扣之间限定用。
26、于接收地面接合工具的切削边缘的间隙。适配器鼻部可包括底表面、前表面、顶表面和相对设置的侧表面,其中顶表面具有靠近前表面的第一支承表面、靠近顶部搭扣和底部搭扣的第二支承表面以及在第二支承表面和第一支承表面之间延伸的中间表面,其中第一支承表面和底表面之间的距离比第二支承表面和底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侧表面从底表面向上延伸到顶表面。0014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工具的切削边缘的地面接合齿组件,其可包括适配器和地面接合尖端。适配器可包括向后延伸的顶部搭扣、向后延伸的底部搭扣和向前延伸的适配器鼻部,其中顶部搭扣和底部搭扣之间限定用于接收地面接合工具的切削边缘的间隙。适配器鼻部可包括。
27、底表面、前表面、顶表面和从底表面向上延伸到顶表面的相对设置的侧表面,其中顶表面具有靠近前表面的第一支承表面、靠近顶部搭扣和底部搭扣的第二支承表面以及在第二支承表面和第一支承表面之间延伸的中间表面,其中第一支承表面和底表面之间的距离比第二支承表面和底表面之间的距离小。地面接合尖端可包括后边缘、顶部外表面、底部外表面、相对设置的侧向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中底部外表面和底部外表面从地面接合尖端的后边缘向前延伸并在向前的前边缘处会聚,相对设置的侧向外表面从底部外表面向上延伸到顶部外表面,内表面从地面接合尖端的后边缘向内延伸到地面接合尖端并在地面接合尖端内限定鼻腔,鼻腔具有与适配器的适配器鼻部互说明书CN1。
28、04066899A4/14页8补的形状以将适配器鼻部接收在其中。0015本发明的另外方面通过该专利的权利要求限定。附图说明0016图1是装载机铲斗的等轴测图,在其基部边缘处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齿组件;0017图2是挖掘机铲斗的等轴测图,在其基部边缘处附接有根据本发明的齿组件;0018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齿组件的等轴测图;0019图4是图3的齿组件的侧视图;0020图5是图3的齿组件的适配器的等轴测图;0021图6是图5的适配器附接到工具的基部边缘的侧视图;0022图7是图5的适配器的俯视图;0023图8是图5的适配器的仰视图;0024图9是图5的适配器经过图7的线99取的横截面视图;0025图10。
29、是图3的齿组件的尖端的等轴测图;0026图11是图10的尖端的侧视图;0027图12是图10的尖端的俯视图;0028图13是图10的尖端的仰视图;0029图14是图10的尖端的前视图;0030图15是图10的尖端经过图11的线1515取的横截面视图;0031图16是图10的尖端的后视图;0032图17是图10的尖端经过图16的线1717的横截面视图;0033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齿组件的尖端的替代实施方式的等轴测图;0034图19是图18的尖端的俯视图;0035图20是图18的尖端的前侧视图;0036图21是图18的尖端的左侧视图0037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齿组件的尖端的进一步替代实施方。
30、式的等轴测图;0038图23是图22的尖端的俯视图;0039图24是图22的尖端的前视图;0040图25是图22的尖端的左侧视图;0041图26是图3的齿组件经过线2626取的横截面视图,图17所示的尖端安装在图6的适配器上;0042图27是图26的齿组件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尖端由于保持机构内的公差向前运动;0043图28是图26的齿组件的横截面视图,其中截面线去除并显示出在工具挖进一堆作业材料时施加到齿组件的力;0044图29是图28的齿组件的横截面视图,其中齿组件和工具部分向上指向,并显示在工具经过一堆作业材料升高时施加到齿组件的力;0045图30是图29的齿组件的放大图,示出了作用在适配器。
31、的鼻部和尖端的鼻腔表面上的力;说明书CN104066899A5/14页90046图31是图4的齿组件经线3131取的横截面视图;0047图32是图4的齿组件经线2222取的横截面视图;0048图33是图4的齿组件经线3333取的横截面视图;0049图33A是图3的齿组件的仰视图,其中图33中所示的尖端的前部和底部到切削表面处的磨损材料磨损掉;0050图34是图4的齿组件经线3434取的横截面视图;0051图35是图4的齿组件经线3535取的横截面视图;和0052图36是图4的齿组件经线3636取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53虽然下面的文本阐述了本发明的多个不同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但应理解本。
32、发明的法定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语言限定。详细说明应只解释为示例性的,并不描述发明的每个可能实施方式。使用当前的技术或者该专利的申请日以后开发的技术可以实施多种替代实施方式,它们也落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0054应当理解,除非一个术语在本专利中使用句子“这里使用的术语“”特此定义为意思是”或者类似语句明确定义,不打算明确或含蓄地将该术语限制为超出其普通或平常的意思,因此该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基于权利要求的语言之外的该专利的任何部分所进行的任何陈述的范围。该专利结尾处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任何术语在本专利中以与单个意思一致的方式的程度提及,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清楚而不使读者困惑,并不打算通过暗示或。
33、其他方式将该权利要求术语限制为该单个意思。最后,除非一项权利要求元件通过记载词语“装置”加功能来限定而没有记载其任何结构,不打算按照35USC112,第6段的应用来解释任何权利要求元件的范围。0055现在参考图1,以结合了本发明特征的装载机铲斗组件1的形式显示了用于例如装载机机器的底部磨损应用的工具。装载机铲斗组件1包括图1部分显示的铲斗2。铲斗2用在装载机机器上从而以已知方式挖掘作业材料。铲斗组件10可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支承臂3,上面可以安装对应的角护件4。铲斗组件10可进一步包括一些边缘保护组件5,其介于根据本发明的齿组件10之间,边缘保护组件5和齿组件沿着铲斗2的基部边缘18固定。图2以。
34、挖掘机铲斗组件6的形式示出了用于例如挖掘机的顶部磨损应用的工具。挖掘机铲斗组件6包括具有连接在任一侧的角护件4的挖掘机铲斗7和附接在铲斗7的基部边缘18上的多个齿组件10。这里描述可以实施在底部磨损和顶部磨损应用中的齿组件的各种实施方式。即使特定的齿组件或部件实施方式可能就特定底部磨损或顶部磨损应用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齿组件不限于特定类型的应用并可在各种应用的工具之间相互交换,针对本发明的齿组件,发明人想到这种可更换性。0056图3和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齿组件10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可以与土方运动工具一起使用,并在底部磨损应用中具有特别使用。但是,齿组件10可用于具有基部边缘18的其他。
35、类型的地面接合工具。齿组件10包括能够附接到工具1、6分别是图1和图2的基部边缘18的适配器12和能够附接到适配器12的尖端14。齿组件10进一步包括将尖端14固定到适配器12的保持机构未显示。保持机构可利用适配器12和尖端14的各方面,例如经过尖端14的侧面的保持孔16,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许多替代保持机构可在说明书CN104066899A6/14页10根据本发明的齿组件10中实施,并且齿组件10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保持机构。如图4所示,一旦附接到适配器12,尖端14就可从工具1、6的基部边缘18向外延伸,以与作业材料未显示初步接合。0057用于底部磨损应用的适配器图5图90058图59详细。
36、显示了适配器12的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5,如通过括号指示的,适配器12可包括具有顶部搭扣20和底部搭扣22的后部19、中间部24和设置在适配器12的前方或向前位置的鼻部26。顶部搭扣20和底部搭扣22之间可如图6所示限定间隙28以接收工具1、6的基部边缘18。顶部搭扣20可具有底表面30,其可面对并靠近基部边缘18的顶表面32设置,底部搭扣22可具有顶表面34,其可面对并接合基部边缘18的底表面36。0059适配器12可通过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连接方法或机构将顶部搭扣20和底部搭扣22附接到基部边缘18而在工具1、6的基部边缘18上固定就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搭扣20、22和基部边缘1。
37、8可具有对应的孔未显示,例如螺栓或铆钉的紧固件未显示可插入这些孔以保持适配器12就位。替代地,顶部搭扣20和底部搭扣22可焊接到基部边缘18的对应顶表面32和底表面36,使得适配器12和基部边缘18在使用过程中不相对彼此运动。为了减小顶表面和底表面焊点对基部边缘18的金属强度的影响,搭扣20、22可构造有不同的形状以使基部边缘18的顶表面32和底表面36上形成的焊点的重叠最小。如图7和图8可见的,顶部搭扣20的外边缘38可具有与底部搭扣22的外边缘40不同的形状,使得顶部搭扣20可总体上比底部搭扣22短和宽。除了强度保持的好处外,底部搭扣22的另外长度还可在工具1、6的基部边缘18的底表面36。
38、处提供另外的磨损材料,此处在顶部磨损应用中发生更大量的磨损。006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提供用于适配器12的其他连接构造作为上面说明和描述的顶部搭扣20和底部搭扣22的替代。例如,适配器12的后部可设有单个顶部搭扣20而没有底部搭扣22,将顶部搭扣20附接到基部边缘18的顶表面32。相反,可设置单个底部搭扣22而没有顶部搭扣20,且将底部搭扣22附接到基部边缘18的底表面36。作为进一步的替代,单个中间搭扣可设置在适配器12的后部上,并将中间搭扣插入工具1、6的基部边缘18的间隙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其他的替代适配器附接构造,本发明人想到这些构造在根据本发明的齿组件中使用。0061返回。
39、图5,适配器12的中间部分24在搭扣20、22以及从适配器12的前端向外延伸的鼻部26之间提供过渡。鼻部26被构造成由尖端14的对应鼻腔120图16接收,这将在下面更全面描述。如图5和6所示,鼻部26可具有底表面42、顶表面44、相对的侧表面46和48以及前表面50。底表面42可以是大体平面的,并且基本与底部搭扣22的顶表面34以及相应地与工具1、6的底表面36平行。此外,相对于由接合适配器12的搭扣20、22中的一个的表面例如搭扣20的底表面30或者底部搭扣22的顶表面34的主基部边缘18限定的大体纵向轴线“A”,底表面42可在适配器12上设置成比底部搭扣22的顶表面34低。根据应用,底表面。
40、42可相对于纵向轴线“A”具有范围在大约1度3度的略微向上的拔模斜度,以便于适配器12从制造适配器12的模具或模子去除,以及便于鼻部26在尖端14的鼻腔120图16内的配合。0062鼻部26的顶表面44可被构造成在工具1、6的使用过程中支承尖端14,并且便于尖端14在承受作业材料的载荷时在鼻部26上的保持。顶表面44可包括靠近前表面50设说明书CN104066899A107/14页11置的第一支承表面52、从第一支承表面52朝着中间部分24向后延伸的中间倾斜表面54和位于中间表面54和与适配器12的中间部分24的交叉点之间的第二支承表面56。每个表面52、54、56可具有大体平面的构造,但可相。
41、对于彼此以任何角度取向。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表面52可基本平行于底表面42,并可具有微小的拔模斜度以便于从模具或模子去除。第二支承表面56也可基本平行于底表面42和第一支承表面52取向。此外,相对于纵向轴线A,第二支承表面56可在适配器12上设置在比第一支承表面52高的高度上。中间表面54在第一支承表面52的后边缘52A和第二支承表面56的过渡区域56A之间延伸,且中间表面54和底表面42之间的距离随着中间表面54接近第二支承表面56增加。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中间表面54可相对于鼻部26的底表面42、底部搭扣22的顶表面34和第一支承表面52与第二支承表面56以大约30度的角度A取向。中。
42、间表面54的斜度便于鼻部26插入尖端14的腔中,而一旦尖端14安装在鼻部26上,宽的、平的中间表面54限制尖端14的扭曲。第一支承表面52和第二支承表面56也辅助保持尖端14在适配器12上的取向,这将在下面更全面描述。0063鼻部26的侧表面46、48可以是大体平面的,并在底表面42和顶表面44之间向上延伸。柱形表面58沿着轴线“B”基本同轴取向。轴线“B”几乎垂直于纵向轴线“A”。柱形表面58可延伸经过鼻部26和侧表面46、48,以接收用于将尖端14保持在鼻部26上的保持机构未显示。柱形表面58可定位成与尖端14的保持孔16图3对准。随着侧表面46、48从中间部分24朝着鼻部26的前表面50。
43、向前延伸,侧表面46、48可相对于基本平行于纵向轴线“A”的线几乎平行或者以大约3度的纵向锥角“LTA”向内倾斜,使得鼻部26如图7和8所示渐缩。如在图9的横截面视图最佳看到的,侧表面46、48可倾斜,使得随着侧表面46、48从底表面42朝着顶表面44向上延伸,侧表面46、48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垂直于轴线“A”和“B”取向的平行的竖线“VL”以大约6度的竖直锥角“VTA”基本对称地减小。通过以此方式构造,鼻部26可具有通过底表面42、顶表面44和侧表面46、48限定的基本颠倒或倒置的拱顶石形状的轮廓62,其中鼻部26在靠近底表面42处具有比靠近顶表面44处更大量的磨损材料。大致颠倒的拱顶石形状的。
44、轮廓62可与尖端14的轮廓93、131图16互补,这可在齿组件10的底部处提供另外的磨损材料,此底部处在底部磨损应用中发生更大量的磨损。0064鼻部26的前表面50可以如图6所示是平面的,或者可包括一弯曲度。如所示的实施方式所示,前表面50可以是大致平面的,并且可随着其从底表面42向上延伸而远离中间部分24倾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表面50可相对于与底表面42或底部搭扣22的顶表面34垂直的线50A以大约15度的角度向前倾斜。通过前表面50以所示倾斜,基本垂直于前表面50向内延伸并基本平分柱形表面58的参考线60可在底表面42和参考线之间以及在顶表面44的中间表面54和参考线60之间形成角度1。
45、、2,均测量为15度。参考线60也可大约经过分别为底表面42和中间表面54的延伸的线60B、60C的交叉点60A。使用底表面42作为基准参考,参考线60相对于底表面42以角度1取向,并平分柱形表面58,中间表面相对于参考线60以角度2取向,并且前表面50基本垂直于参考线60。在替代实施方式中,角度1可以为大约16度,以提供大约1度的拔模斜度,从而便于在制造过程中从模具或模子去除。类似地,角度可以为大约29度以提供大约1度的拔模斜度。0065用于底部磨损应用的通用任务尖端图1017说明书CN104066899A118/14页120066图1017更详细地显示了齿组件10的尖端14。参考图10和图。
46、11,尖端14可以大体为楔形,并可包括后边缘70,后边缘具有从后边缘70的顶边缘70A向前延伸的顶部外表面72和从后边缘70的底边缘70B向前延伸的底部外表面74。顶部外表面72可向下倾斜,底部外表面74可大体垂直于后边缘70延伸,使得顶部外表面72和底部外表面74在尖端14的前方在前边缘76处会聚。顶部外表面72可表示尖端14的大体平面的表面,并可具有相对于彼此略微倾斜的不同部分。因此,顶部外表面72可包括相对于与由后边缘70限定的平面“P”垂直的线从后边缘70以大约29度的第一向下角度“FDA”延伸到第一顶部过渡区域80的后部78、相对于与平面“P”垂直的线以大约25度的第二向下角度“SD。
47、A”从过渡区域80向前延伸的前部82以及相对于与平面“P”垂直的线以大约27度的第三向下角度“TDA”从第二顶部过渡区域82A在前部82和尖部84之间延伸的尖部84。顶部外表面72的大体平面构造可在前边缘76挖入一堆作业材料时允许作业材料顺着顶部外表面72并朝着工具1、6的基部边缘18以与如果齿组件包括具有更大曲率或者具有重新定向作业材料流动的一个或多个凹部的顶部外表面相比对工具1、6的向前运动具有更小阻力滑动。0067底部外表面74也可以是大致平面的,但在底部外表面74上的过渡区域80的底部过渡区域80A处具有中间高度变化。因此,底部外表面74的后部86可延伸,而后边缘70大致与过渡区域80。
48、A形成大致垂直关系,直到底部外表面74过渡到更低的前部88。前部88也可大致垂直于后边缘70定向,并可以以低于后部86一距离D1的高度延伸到前边缘76。在齿组件10挖入作业材料时,尖端14和作业材料之间的大部分摩蚀出现在前边缘76、顶部外表面72的尖端部分84和底部外表面74的前部88处。通过降低底部外表面74的前部88,附加的磨损材料设置在高磨蚀区域处以延长齿组件10的使用寿命。0068尖端14还包括在尖端14的任意侧在顶部外表面72和底部外表面74之间延伸的侧向外表面90、92。每个侧向外表面90、92可具有在后部78、86之间的位置处延伸经过其中的相应一个保持孔16。如图12的俯视图、图。
49、13的仰视图和图14的前视图最好地看到,侧向外表面90、92可以倾斜,使得侧向外表面90、92之间的距离随着侧向外表面90、92从底部外表面74朝着顶部外表面72向上延伸而减小。以此方式构造,尖端14可具有由顶部外表面72、底部外表面74和侧向外表面90、92限定并对应于以上对于鼻部26描述的大致颠倒或倒置的拱顶石形状的轮廓62的大致颠倒或倒置的拱顶石形状的轮廓93图14。由于底部外表面74的前部88降低,尖端14靠近底部外表面74设置更大量的磨损材料,此处出现更大量的磨蚀,并且靠近顶部外表面72设置较小量的磨损材料,此处在底部磨损应用中出现较小磨蚀。在这种构造中,磨损材料量和相应的尖端14的重量和成本可以降低,或者至少更有效地分布,而不降低齿组件10的使用寿命。0069图1214进一步示出可构造有接近沙漏的形状的尖端14。侧向外表面90、92可具有后部94、96,其从后边缘70向前延伸并取向成使得后部94、96之间的距离随着后部94、96接近侧面过渡区域97以相对于与平面“P”垂直的线大约3度的侧锥角“STA”减小。应当注意到,侧锥角“STA”约等于适配器12的鼻部26的纵向锥角“LTA”。过了过渡区域97,侧向外表面90、92过渡到前部98、100,前部98、100可平行或者随着其向前进展到接近前边缘76的最大宽度以相对于与平面“P”垂直的线大于0度的前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