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抽水泵以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排出洗米后烹饪器具内的废水,需要对烹饪器具安装抽水泵。现有技术中,抽水泵安装于烹饪器具的内部,维修时,一方面需要繁琐的拆装步骤,影响维修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拆装时对抽水泵的频繁操作,影响抽水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抽水泵,包括:泵体和保护泵体的安装外壳,泵体包括抽水进水口和抽水出水口,安装外壳包括:第一插拔部件,固设于安装外壳的壁上,第一插拔部件的一端与抽水进水口相连通;第二插拔部件,固设于安装外壳的壁上,第二插拔部件的一端与抽水出水口相连通;其中,液体由第一插拔部件流入泵体,通过第二插拔部件流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泵体上设有抽水进水口和抽水出水口,从而实现液体在泵体内的流入与流出,此外泵体通过第一插拔部件、第二插拔部件与保护泵体的安装外壳相连,通过将第一插拔部件与第二插拔部件固设于安装外壳上,在对泵体安装的过程中仅需对准第一插拔部件和抽水进水口,且对准第二插拔部件与抽水出水口即可,同样地,在对泵体拆卸的过程中,直接将第一插拔部件与抽水进水口断开,将第二插拔部件与抽水出水口断开,即可完成拆卸,整个安装或拆卸过程均不对泵体本身的结构产生影响,从而简化泵体的安装与拆卸,进而提高维修效率,延长抽水泵的使用寿命。
其中,经泵体流动的液体先经与第一插拔部件相连的管路抽入泵体,再通过第二插拔部件将液体排出至预设的水池或其他存储液体的容器或设备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抽水泵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抽水进水口与抽水出水口位于泵体的同一侧,其中,第一插拔部件的轴线与抽水进水口的轴线共线;第二插拔部件的轴线与抽水出水口的轴线共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泵体的抽水进水口与抽水出水口的位置进行了限定,即抽水进水口与抽水出水口位于泵体的同一侧;并且对第一插拔部件和第二插拔部件的位置同样进行了限定,即第一插拔部件的轴线与抽水进水口的轴线共线,第二插拔部件的轴线与抽水出水口的轴线共线,明确了泵体与第一插拔部件、第二插拔部件的位置关系,使液体在泵体与第一插拔部件内、泵体与第二插拔部件内的流通路径最短,节省了空间,抽水泵的结构更为紧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泵体还包括第一电输入端、第二电输入端,第一电输入端、第二电输入端位于泵体与抽水进水口、抽水出水口相对的另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电输入端、第二电输入端对泵体供电,使泵体能够控制抽水与排水工作,如果泵体内设置水压传感器,可将泵体内水压实时发送给指定模块,当处于危险状态时,警示用户;另外第一电输入端、第二电输入端位于与抽水进水口、所述抽水出水口相对的另一端,对泵体的第一电输入端、第二电输入端的位置进行了限定,使泵体的外接接口位置更为规整,结构更加合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外壳还包括:第一对接端子,固设于安装外壳的内壁上,与第一电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对接端子,固设于安装外壳的内壁上,与第二电输入端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对接端子与第二对接端子固设于安装外壳上,使第一对接端子与第二对接端子的位置固定,提高安装泵体时第一电输入端、第二电输入端与第一对接端子、第二对接端子对接的准确性。泵体通过第一电输入端、第二电输入端与安装外壳的第一对接端子、第二对接端子,实现了泵体与外界的电连接,使泵体能够运行。并且当拆装时,可将第一对接端子从第一电输入端中插入或拔出,第二对接端子从第二电输入端中插入或拔出,便于泵体的拆装,从而提高维修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对接端子与第二对接端子位于安装外壳内壁的同一侧,其中,第一对接端子的位置与第一电输入端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对接端子的位置与第二电输入端的位置相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对接端子与第一电输入端、第二对接端子与第二电输入端的连接路径最短,电路布置简洁,节省了空间,使抽水泵的结构更紧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电输入端为正极导片,第二电输入端为负极导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规定第一电输入端为正极导片、第二电输入端为负极导片,起到防呆功能,使电路正负极连接正确,不会损坏抽水泵的电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对接端子与第二对接端子均为金属弹片。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对接端子与第二对接端子均为具有伸缩功能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弹性伸缩功能可以弥补泵体接入第一插拔部件与第二插拔部件后,泵体第一电输入端与第一对接端子、第二电输入端与第二对接端子的距离尺寸差异,使第一对接端子与第一电输入端、第二对接端子与第二电输入端的电连接更为稳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插拔部件与第二插拔部件均为中空软管,套接于抽水出水口与抽水进水口端部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插拔部件与第二插拔部件均为中空软管,软管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当第一插拔部件与抽水进水口、第二插拔部件与抽水出水口连接时,可将软管套接与抽水进水口、抽水出水口的端口外,当第一插拔部件从抽水进水口、第二插拔部件从抽水出水口拆下时,可将软管直接从抽水进水口、抽水出水口的端口外拔出,便于第一插拔部件与第二插拔部件与泵体的拆装,并且使第一插拔部件、第二插拔部件与泵体的连接更紧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外壳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以及盖板,设于壳体的开口,盖板与壳体活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泵体进行拆装时可以打开盖板,取出壳体内的泵体,结束拆装后可以对壳体盖合,在泵体运行时盖体与壳体一起为壳体内的所有部件提供保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外壳包括:支架,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泵体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安装外壳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固设于壳体内壁,为泵体提供稳固的支撑,减缓泵体运行时产生的晃动,使泵体与第一对接端子、第二对接端子、第一插拔部件、第二插拔部件的连接更为稳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抽水进水口具有轴向突起,与第一插拔部件连通;抽水出水口具有轴向突起,与第二插拔部件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抽水进水口的轴向突起与第一插拔部件连通,抽水出水口的轴向突起与第二插拔部件连通,使抽水进水口与第一插拔部件、抽水出水口与第二插拔部件的连接更为平滑,液体在两个部件交界面界面间的流动更为平缓。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洗米盒和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抽水泵,其中,所述抽水泵的第一插拔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洗米盒连接,将洗米后的废水抽至所述抽水泵中;抽水泵的第二插拔部件的一端与出水管路连接,将抽水泵中的废水排出;或者,所述抽水泵的第一插拔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洗米盒连接,所述抽水泵的第二插拔部件的一端与水源连接,将水源中的水运送至所述洗米盒中;或者,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抽水泵,其中,所述抽水泵的第一插拔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连通,所述抽水泵的第二插拔部件的一端与水源连接,将水源中的水运送至所述内锅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的抽水泵,从而具有上述抽水泵的全部有益效果。并且,通过抽水泵,可以将洗米盒内洗米后的废水抽出或向洗米盒内运送清洗用的水或向内锅内运送烹饪用的水。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包括: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电蒸锅或豆浆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的种类包括: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电蒸锅或豆浆机,应用场景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抽水泵的截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泵体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外壳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上述抽水泵的烹饪器具的外表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上述抽水泵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烹饪器具,10抽水泵,20洗米盒,102泵体,104安装外壳,1022抽水进水口,1024抽水出水口,1042第一插拔部件,1044第二插拔部件,1026第一电输入端,1028第二电输入端,1046第一对接端子,1048第二对接端子,1050壳体,1052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抽水泵及烹饪器具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抽水泵10,包括:泵体102和保护泵体的安装外壳104,泵体102包括抽水进水口1022和抽水出水口1024,安装外壳104包括:第一插拔部件1042,固设于安装外壳104的壁上,第一插拔部件1042的一端与抽水进水口1022相连通;第二插拔部件1044,固设于安装外壳104的壁上,第二插拔部件1044的一端与抽水出水口1024相连通;其中,液体由第一插拔部件1042流入泵体102,通过第二插拔部件1044流出。
在该实施例中,
在泵体102上设有抽水进水口1022和抽水出水口1024,从而实现液体在泵体102内的流入与流出,此外泵体102通过第一插拔部件1042、第二插拔部件1044与保护泵体102的安装外壳相连,通过将第一插拔部件1042与第二插拔部件1044固设于安装外壳上,在对泵体102安装的过程中仅需对准第一插拔部件1042和抽水进水口1022,且对准第二插拔部件1044与抽水出水口1024即可,同样地,在对泵体102拆卸的过程中,直接将第一插拔部件1042与抽水进水口1022断开,将第二插拔部件1044与抽水出水口1024断开,即可完成拆卸,整个安装或拆卸过程均不对泵体102本身的结构产生影响,从而简化泵体102的安装与拆卸,进而提高维修效率,延长抽水泵10的使用寿命。
其中,经泵体102流动的液体先经与第一插拔部件1042相连的管路抽入泵体102,再通过第二插拔部件1044将液体排出至预设的水池或其他存储液体的容器或设备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抽水泵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抽水进水口1022与抽水出水口1024位于泵体102的同一侧,其中,第一插拔部件1042的轴线与抽水进水口1022的轴线共线;第二插拔部件1044的轴线与抽水出水口1024的轴线共线。
在该实施例中,抽水进水口1022与抽水出水口1024位于泵体102的同一侧,且两者轴线相互平行,尺寸参数相同,同样,第一插拔部件1042的轴线与抽水进水口1022的轴线共线,第二插拔部件1044的轴线与抽水出水口1024的轴线共线,两者轴线也相互平行,尺寸参数相同,使液体在泵体102与第一插拔部件1042内、泵体102与第二插拔部件1044内的流通路径最短,节省了空间,抽水泵10的结构更为紧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泵体102还包括第一电输入端1026、第二电输入端1028,第一电输入端1026、第二电输入端1028位于与抽水进水口1022、所述抽水出水口1024相对的另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输入端1026、第二电输入端1028对泵体102供电,使泵体102能够控制抽水时的进水与出水工作,如果泵体102内设置水压传感器,可将泵体102内水压实时发送给指定模块,当处于危险状态时,警示用户;另外泵体102的第一电输入端1026、第二电输入端1028的轴线相互平行,尺寸参数相同,使泵体102的外接接口位置更为规整,结构更加合理。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外壳104还包括:第一对接端子1046,固设于安装外壳104的内壁上,与第一电输入端1026电连接;第二对接端子1048,固设于安装外壳104的内壁上,与第二电输入端1028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对接端子1046与第二对接端子1048可以通过焊接或螺丝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安装外壳104的内壁上。泵体102通过第一电输入端1026、第二电输入端1028与安装外壳104的第一对接端子1046、第二对接端子1048,实现了泵体102与外界的电连接,使泵体102能够运行。并且当拆装时,可将第一对接端子1046从第一电输入端1026中插入或拔出,第二对接端子1048从第二电输入端1028中插入或拔出,便于泵体102的拆装,提高维修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对接端子1046与第二对接端子1048位于安装外壳104内壁的同一侧,其中,第一对接端子1046的位置与第一电输入端1026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对接端子1048的位置与第二电输入端1028的位置相对应。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对接端子1046与第二对接端子1048位于安装外壳104内壁的同一侧,两者轴线相互平行,并且第一对接端子1046的位置与第一电输入端1026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对接端子1048的位置与第二电输入端1028的位置相对应,使第一对接端子1046与第一电输入端1026、第二对接端子1048与第二电输入端1028的连接路径最短,电路布置简洁,节省了空间,使抽水泵的结构更紧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电输入端1026为正极导片,第二电输入端1028为负极导片。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规定第一电输入端1026为正极导片、第二电输入端1028为负极导片,起到防呆功能,使电路正负极连接正确,不会损坏抽水泵10的电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对接端子1046与第二对接端子1048均为金属弹片。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对接端子1046与第二对接端子10均为具有伸缩功能的金属弹片,且尺寸参数相同,通过焊接固定于安装外壳104的内壁上。金属弹片的弹性伸缩功能可以弥补泵体102接入第一插拔部件1042与第二插拔部件1044后,泵体102第一电输入端1026与第一对接端子1046、第二电输入端1028与第二对接端子1048的距离尺寸差异,使第一对接端子1046与第一电输入端1026、第二对接端子1048与第二电输入端1028的电连接更为稳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插拔部件1042与第二插拔部件1044均为中空软管,套接于抽水出水口与抽水进水口端部外。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插拔部件1042与第二插拔部件1044均为中空软管,且材料、尺寸参数相同。软管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当第一插拔部件1042与抽水进水口1022、第二插拔部件1042与抽水出水口1024连接时,可将软管套接与抽水进水口1022、抽水出水口1024的端口外,当第一插拔部件1042从抽水进水口1022、第二插拔部件1042从抽水出水口1024拆下时,可将软管直接从抽水进水口1022、抽水出水口1024的端口外拔出,便于第一插拔部件1042与第二插拔部件1044与泵体102的拆装,并且使第一插拔部件1042、第二插拔部件1044与泵体102的连接更紧密。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外壳104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1050;以及盖板1052,设于壳体1050的开口,盖板1052与壳体1050活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对泵体102进行拆装时可以打开盖板1052,取出壳体1050内的泵体102,结束拆装后可以对壳体1050盖合,在泵体102运行时盖体与壳体1050一起为壳体1050内的所有部件提供保护。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外壳104包括:支架,固设于壳体1050内,所述泵体102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安装外壳104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通过焊接或螺丝固定于壳体1050内壁,为泵体102提供稳固的支撑,支架与泵体102的接触面沿泵体102外壁形状设置,并紧贴泵体102外壁,减缓泵体102运行时产生的晃动,使泵体102与第一对接端子1046、第二对接端子1048、第一插拔部件1042、第二插拔部件1044的连接更为稳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抽水进水口1022具有轴向突起,与第一插拔部件1042连通;抽水出水口1024具有轴向突起,与第二插拔部件1044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轴向突起尺寸参数相同,尺寸按照第一插拔部件1042与抽水进水口1022连接部分的接口尺寸、第二插拔部件1044与抽水出水口1024连接部分的接口尺寸对应设置,使泵体102与第一插拔件1042、第二插拔部件1044的连接更为紧密,液体在两个部件交界面界面间的流动更为平缓。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包括:洗米盒20和抽水泵10,其中,所述抽水泵10的第一插拔部件1042的一端与所述洗米盒20连接,将洗米后的废水抽至所述抽水泵10中;抽水泵10的第二插拔部件1044的一端与出水管路连接,将所述抽水泵10中的废水排出。或者,抽水泵10的第一插拔部件1042的一端与洗米盒20连接,抽水泵10的第二插拔部件1044的一端与水源连接,将水源中的水运送至洗米盒中对洗米盒内的食材进行清洗。
其中,烹饪器具的内锅可以同时具有洗米盒20的功能。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抽水泵10,从而具有上述抽水泵10的全部有益效果。并且,通过抽水泵10,将洗米盒20内洗米后的废水抽出或向洗米盒内运送清洗用的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包括抽水泵10,其中,抽水泵10的第一插拔部件1042的一端与烹饪器具的内锅连通,抽水泵10的第二插拔部件1044的一端与水源连接,将水源中的水运送至内锅中以对内锅内的食材进行烹饪。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1包括: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电蒸锅或豆浆机。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的种类包括: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电蒸锅或豆浆机,应用场景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例: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抽水泵10位于烹饪器具1的内部,泵体102为一圆柱体,第一电输入端1026与第二电输入端1028位于泵体102的一个端面,尺寸参数相同,且两者轴线相互平行,抽水进水口1022与抽水出水口1024位于泵体102的另一个端面,尺寸参数相同,且两者轴线相互平行。第一对接端子1046为金属弹片,通过焊接固定与安装外壳104内壁上,与第一电输入端1026相连接;第二对接端子1048为金属弹片,通过焊接固定与安装外壳104内壁上,与第二电输入端1028相连接;第一对接端子1046与第二对接端子1048的尺寸参数相同,且两者轴线相互平行。第一插拔部件1042为中空软管,与抽水进水口1022相连接;第二插拔部件1044为中空软管,与抽水进水口1024相连接;第一插拔部件1042与第二插拔部件1044的尺寸参数相同,且两者轴线相互平行。
如图3和图4所示,抽水泵的盖板位于烹饪器具1的外壁表面或底表面,沿设置于烹饪器具1外壁或底的轨道插入安装外壳104的壳体开口处。安装外壳104的壳体与盖板一起为泵体102、第一对接端子1046与第二对接端子1048、第一插拔部件1042与第二插拔部件1044提供保护。壳体可以独立制成后与烹饪器具1的外壳件固定安装,也可以与烹饪器具1的外壳件一体成型制成。
如图5所示,洗米盒20同样位于烹饪器具1内部,与抽水泵10的第一插拔部件1042的一端连接,将洗米后的废水抽至所述抽水泵10中,抽水泵10的第二插拔部件1044的一端与出水管路连接,将抽水泵10中的废水排出。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水泵及烹饪器具,使泵体能够方便地进行拆装,提高了抽水泵的维修效率,延长了抽水泵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