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睡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97595.7 (22)申请日 2017.07.04 (73)专利权人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21533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 菉溪东路20号 (72)发明人 杨磊 王俊马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孙仿卫 郝彩华 (51)Int.Cl. A47D 7/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婴儿睡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睡篮, 包括睡篮 架、 布套, 睡篮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
2、支架、 位 于上方的第一围杆和第二围杆、 位于下方的第一 底杆和第二底杆、 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 第一滑动 件、 第二滑动件和驱动件, 第一围杆和第二围杆 分别与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 第一滑动件和第二 滑动件均滑动地设置在支架上, 第一连杆的两端 部分别与第一围杆和第一滑动件转动连接, 第二 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二围杆和第一滑动件转 动连接, 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分别与第二滑动件 转动连接, 驱动件分别与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 件相配合。 该婴儿睡篮结构简单, 能够折叠, 且折 叠和展开操作十分方便, 而且该婴儿睡篮折叠后 体积较小, 便于携带及存放。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3、 207949456 U 2018.10.12 CN 207949456 U 1.一种婴儿睡篮, 包括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的睡篮架、 设置在所述睡篮架上的布套和 用于将所述睡篮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睡篮架包括沿上下方 向延伸的支架、 位于上方的第一围杆和第二围杆、 位于下方的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 第一连 杆、 第二连杆、 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 所述第一围杆和所述第二围杆分别位于所述支架 的前后两侧, 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二底杆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前后两侧, 所述第一围杆 的后端部和所述第二围杆的前端部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上部相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件和 所述第二滑动件。
4、均能够沿所述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第一连 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围杆和所述第一滑动件相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部分 别与所述第二围杆和所述第一滑动件相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底杆的后端部和所述第二底杆 的前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相转动连接, 所述睡篮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 所述第二滑动件相配合的驱动件, 当所述第一围杆和所述第二围杆翻转折叠或展开时, 驱 使所述第一滑动件相对所述支架滑动, 通过所述驱动件驱使所述第二滑动件相对所述支架 滑动, 从而使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二底杆也同步翻转折叠或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睡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
5、动件为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 支架上的齿轮, 所述齿轮上设有棘齿, 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棘齿相配合的第一齿 条, 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棘齿相配合的第二齿条, 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 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且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相对两侧, 所述 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棘齿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睡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 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所述第一齿条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 所述第一滑槽中, 所述第二齿条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 二滑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
6、1所述的婴儿睡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为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 支架上的转轮, 所述转轮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分别通过斜面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睡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套的上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 一围杆和所述第二围杆上, 所述布套的下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二底杆 上, 当所述睡篮架处于展开状态时, 所述布套处于张紧状态, 所述睡篮架还包括在所述睡篮 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二底杆向上翻转的第一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睡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 第二滑动件的前后两端部的开口朝下的U形槽,。
7、 所述第一底杆的后端部能够转动地设置在 前部的所述U形槽中, 所述第二底杆的前端部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后部的所述U形槽中, 当所 述睡篮架处于展开状态时, 所述第一底杆的后端部、 所述第二底杆的前端部分别抵设在所 述U形槽的槽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睡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睡篮架处于展开状态时, 所述 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上部, 所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下部, 当所述睡篮架折 叠时, 所述第一滑动件向下滑动, 所述第二滑动件向上滑动, 所述睡篮架还包括在所述睡篮 架折叠时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距离的第二限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睡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8、二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支架 的下端部的限位凸台。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7949456 U 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睡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梁 和设置在所述竖梁的上端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梁, 所述第一围杆的后端部与所述横梁 的前部相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围杆的前端部与所述横梁的后部相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 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均能够沿所述竖梁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竖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睡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睡篮架包括分别设 置在所述睡篮架的左右两侧的侧挡架和连接在左右两侧的所述侧挡架之间的横撑,。
9、 每侧的 所述侧挡架均包括所述支架、 所述第一围杆、 所述第二围杆、 所述第一底杆、 所述第二底杆、 所述第一连杆、 所述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滑动件、 所述第二滑动件和所述驱动件。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7949456 U 3 婴儿睡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婴儿睡篮。 背景技术 0002 婴儿睡篮或幼儿睡篮一般包括睡篮架和包覆于睡篮架上的布套。 为了方便携带及 便于运输的目的, 通常将睡篮设计为可折叠式。 现有技术中, 可折叠式的睡篮架的结构都相 对复杂, 睡篮架折叠后体积较大, 且折叠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
10、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能够折叠、 折叠操作方便、 且 折叠后体积较小的婴儿睡篮。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婴儿睡篮, 包括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的睡篮架、 设置在所述睡篮架上的布套 和用于将所述睡篮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睡篮架包括沿上下 方向延伸的支架、 位于上方的第一围杆和第二围杆、 位于下方的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 第一 连杆、 第二连杆、 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 所述第一围杆和所述第二围杆分别位于所述支 架的前后两侧, 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二底杆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前后两侧, 所述第一围 杆的后端部和。
11、所述第二围杆的前端部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上部相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件 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均能够沿所述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第一 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围杆和所述第一滑动件相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部 分别与所述第二围杆和所述第一滑动件相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底杆的后端部和所述第二底 杆的前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相转动连接, 所述睡篮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件 和所述第二滑动件相配合的驱动件, 当所述第一围杆和所述第二围杆翻转折叠或展开时, 驱使所述第一滑动件相对所述支架滑动, 通过所述驱动件驱使所述第二滑动件相对所述支 架滑动, 从而使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二。
12、底杆也同步翻转折叠或展开。 0006 优选地, 所述驱动件为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齿轮, 所述齿轮上设有棘 齿, 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棘齿相配合的第一齿条, 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 棘齿相配合的第二齿条, 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且所述第一齿 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 棘齿相啮合。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所述第 一齿条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中, 所述第二齿条 能够沿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
13、槽中。 0008 优选地, 所述驱动件为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转轮, 所述转轮与所述第 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分别通过斜面相配合。 0009 优选地, 所述布套的上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杆和所述第二围杆上, 所述布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207949456 U 4 套的下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杆和所述第二底杆上, 当所述睡篮架处于展开状态时, 所述布套处于张紧状态, 所述睡篮架还包括在所述睡篮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用于阻挡所述第 一底杆和所述第二底杆向上翻转的第一限位结构。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件的前后两端部的开口 朝下的U形槽, 所。
14、述第一底杆的后端部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前部的所述U形槽中, 所述第二底 杆的前端部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后部的所述U形槽中, 当所述睡篮架处于展开状态时, 所述第 一底杆的后端部、 所述第二底杆的前端部分别抵设在所述U形槽的槽底。 0011 优选地, 当所述睡篮架处于展开状态时, 所述第一滑动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上部, 所 述第二滑动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下部, 当所述睡篮架折叠时, 所述第一滑动件向下滑动, 所述 第二滑动件向上滑动, 所述睡篮架还包括在所述睡篮架折叠时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滑动件的 滑动距离的第二限位结构。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端部的限位凸台。 0013 优选地。
15、, 所述支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梁和设置在所述竖梁的上端部并沿前 后方向延伸的横梁, 所述第一围杆的后端部与所述横梁的前部相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围杆 的前端部与所述横梁的后部相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均能够沿所述 竖梁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竖梁上。 0014 优选地, 所述睡篮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睡篮架的左右两侧的侧挡架和连接在左 右两侧的所述侧挡架之间的横撑, 每侧的所述侧挡架均包括所述支架、 所述第一围杆、 所述 第二围杆、 所述第一底杆、 所述第二底杆、 所述第一连杆、 所述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滑动件、 所述第二滑动件和所述驱动件。 001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
16、的运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 型的婴儿睡篮结构简单, 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 折叠或展开时只要翻转第一围杆和第二围 杆两个部件中的一个即可, 从而使该婴儿睡篮的折叠和展开操作十分方便, 而且该婴儿睡 篮折叠后体积结构较小, 便于携带及存放。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篮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去掉布套) ; 0017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篮在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去掉布套) ; 0018 附图3为附图2中A处沿A-A线的剖视图 (放大图) ; 0019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篮在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 (去掉布套) ; 0020 附图5为本。
17、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篮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去掉布套) 。 0021 其中: 1、 侧挡架; 11、 支架; 111、 竖梁; 111a、 第一滑槽; 111b、 第二滑槽; 111c、 限位 凸台; 112、 横梁; 12、 第一围杆; 13、 第二围杆; 14、 第一底杆; 15、 第二底杆; 16、 第一连杆; 17、 第二连杆; 18、 第一滑动件; 18a第一齿条; 19、 第二滑动件; 19a、 第二齿条; 19b、 U形槽; 10、 齿 轮; 21、 第一轴; 22、 第二轴; 23、 第三轴; 24、 第四轴; 25、 第五轴; 26、 第六轴; 27、 第七轴; 28、 第八轴。
18、; 31、 第一横撑; 32、 第二横撑; 33、 第三横撑; 34、 第四横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7949456 U 5 0023 如图1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篮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睡篮架、 设置在睡篮架上的布套和用于将睡篮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 0024 睡篮架包括分别设置在睡篮架的左右两侧的侧挡架1和连接在左右两侧的侧挡架 1之间的横撑。 0025 每侧的侧挡架1均包括支架11、 第一围杆12、 第二围杆13、 第一底杆14、 第二底杆 15、 第一连杆。
19、16、 第二连杆17、 第一滑动件18和第二滑动件19。 支架11沿上下方向延伸, 第一 围杆12、 第一底杆14和第一连杆16均位于支架11的前侧, 第二围杆13、 第二底杆15和第二连 杆17均位于支架11的后侧。 当睡篮架处于展开状态时, 第一围杆12、 第二围杆13、 第一底杆 14和第二底杆15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第一围杆12和第二围杆13均位于睡篮架的上部, 且二 者位于同一平面内, 形成睡篮架的上边框; 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均位于睡篮架的下部, 且二者位于同一平面内, 形成睡篮架的下边框; 第一围杆12的后端部与支架11的前部通过 第一轴21相转动连接, 第二围杆13的前端。
20、部与支架11的后部通过第二轴22相转动连接; 第 一滑动件18和第二滑动件19均能够沿支架11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支架11上; 第一 连杆16的一端部与第一围杆12通过第三轴23相转动连接, 第一连杆16的另一端部与第一滑 动件18通过第四轴24相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17的一端部与第二围杆13通过第五轴25相转动 连接, 第二连杆17的另一端部与第一滑动件18通过第六轴26相转动连接; 第一底杆14的后 端部与第二滑动件19的前部通过第七轴27相转动连接, 第二底杆15的前端部与第二滑动件 19的后部通过第八轴28相转动连接。 这样, 在支架11、 第一围杆12、 第一连杆16和第一滑动。
21、 件18之间形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 在支架11、 第二围杆13、 第二连杆17和第一滑动件18之间 也形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 0026 为了使该睡篮架外形美观及便于加工, 本实施例中, 相对支架11的中心, 第一围杆 12与第二围杆13对称设置, 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对称设置, 第一连杆16和第二连杆17 对称设置。 0027 本实施例中, 支架11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梁111和设置在竖梁111的上端部的 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梁112, 竖梁111和横梁112相交呈T型结构, 第一围杆12的后端部与 横梁112的前部通过第一轴21相转动连接, 第二围杆13的前端部与横梁112的后部通过。
22、第二 轴22相转动连接, 第一滑动件18和第二滑动件19均能够沿竖梁111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 设置在竖梁111上, 如此设置支架11可使该睡篮架折叠后结构更紧凑。 0028 每侧的侧挡架1还包括驱动件, 驱动件分别与第一滑动件18和第二滑动件19相配 合, 当第一围杆12和第二围杆13中的一个部件相对支架11翻转折叠或展开时, 通过其所在 的曲柄滑块机构可使第一滑动件18在支架11上滑动, 从而驱使第一围杆12和第二围杆13中 的另一个部件也同步翻转折叠或展开; 而且当第一滑动件18在支架11上滑动时, 通过驱动 件可驱使第二滑动件19也在支架11上滑动, 从而使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随。
23、第一围杆12 和第二围杆13同步翻转折叠或展开。 0029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 驱动件为能够转动地设置在竖梁111上的齿轮 10, 齿轮10具有棘齿, 第一滑动件18上设有与棘齿相配合的第一齿条18a, 第二滑动件19上 设有与棘齿相配合的第二齿条19a, 第一齿条18a和第二齿条19a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且二者 分别设置在齿轮10的相对两侧, 第一齿条18a和第二齿条19a分别与棘齿相啮合, 当第一滑 动件18相对竖梁111滑动时, 驱使齿轮10转动, 从而使得第二滑动件19相对竖梁111反向滑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7949456 U 6 动, 进而使第一底。
24、杆14和第二底杆15相对支架11翻转, 实现该睡篮架的折叠或展开操作。 0030 具体的, 在竖梁111上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1a和第二滑槽111b, 第一齿条18a能够沿第一滑槽111a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槽111a中, 第二齿 条19a能够沿第二滑槽111b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槽111b中。 0031 当然驱动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 如驱动件为转动地设置在竖梁111上的转 轮, 转轮与第一滑动件18和第二滑动件19分别通过斜面相配合, 当第一滑动件18相对竖梁 111滑动时, 通过该驱动件也可使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相对支架11翻转, 从而实。
25、现该睡 篮架的折叠或展开操作。 0032 横撑包括第一横撑31、 第二横撑32、 第三横撑33和第四横撑34, 第一横撑31、 第二 横撑32、 第三横撑33和第四横撑34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第一横撑31的左右两端部与左右两 侧的第一围杆12的前端部固定连接, 第二横撑32的左右两端部与左右两侧的第二围杆13的 后端部固定连接, 第三横撑33的左右两端部与左右两侧的第一底杆14的前端部固定连接, 第四横撑34的左右两端部与左右两侧的第二底杆15的后端部固定连接, 第一横撑31与左右 两侧的第一围杆12形成开口朝后的U字型结构, 第二横撑32与左右两侧的第二围杆13形成 开口朝前的U字型结构, 。
26、第三横撑33与左右两侧的第一底杆14形成开口朝后的U字型结构, 第四横撑34与左右两侧的第二底杆15形成开口朝前的U字型结构。 0033 锁定机构设置在每侧的侧挡架1上, 具体可设置在每侧的侧挡架1上两个曲柄滑块 机构中任意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 本实施例中, 锁定机构分别设置在每侧的第一滑动件18 与竖梁111之间, 只要将第一滑动件18与竖梁111之间的位置锁定, 就可以使第一围杆12、 第 二围杆13、 第一连杆16和第二连杆17的位置也锁定, 而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的位置通 过布套和第一限位结构来限定。 0034 具体的, 布套的上端部固定设置在第一围杆12和第二围杆13上, 布套。
27、的下端部固 定设置在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上, 当睡篮架处于展开状态时, 布套张紧在睡篮架的上 边框和下边框之间, 从而将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拉紧使其不能向下翻转, 而通过第一 限位结构的限定使得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保持在展开状态而不能向上翻转。 0035 本实施例中, 第一限位结构为分别设置在第二滑动件19的前后两端部的U形槽 19b, 该前后两端部的U形槽19b的开口均朝下设置, 第一底杆14的后端部能够转动地设置在 前部的U形槽19b中, 第二底杆15的前端部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后部的U形槽19b中, 当睡篮架 处于展开状态时, 第一底杆14的后端部、 第二底杆15的前端部分。
28、别抵设在U形槽19b的槽底, 这样, 该U形槽19b的槽底就形成对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的阻挡, 使其保持在展开状态 而不能上翻转。 0036 当睡篮架处于展开状态时, 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第一围杆12、 第二围杆13、 第 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第一滑动件18位于支架11的上部, 第二滑动件 19位于支架11的下部, 布套张紧在睡篮架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 0037 当睡篮架需要折叠时, 先使锁定机构解锁, 然后使第一围杆12和第二围杆13两个 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向下翻转与支架11靠拢, 如使第一围杆12绕第一轴21向下翻转与支架11 靠拢, 。
29、通过第一连杆16可驱使第一滑动件18向下滑动, 通过第二连杆17使第二围杆13绕第 二轴22向下翻转与支架11靠拢, 这使得布套松弛, 布套作用在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上 的力消失; 第一滑动件18向下滑动时, 通过棘齿与第一齿条18a的啮合使得齿轮10相对支架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7949456 U 7 11转动, 通过棘齿与第二齿条19a的啮合使得第二滑动件19向上滑动, 第二滑动件19向上滑 动时, 在第一底杆14和第二底杆15自身重力的作用下, 第一底杆14绕第七轴27向下翻转, 第 二底杆15绕第八轴28向下翻转, 直至第一围杆12、 第二围杆13、 第一底杆1。
30、4、 第二底杆15这 四个部件紧密靠拢在一起, 此时, 四个部件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且四个部件与支架11的竖梁 111处于近似平行的状态, 如图5所示。 折叠后的睡篮架呈扁平状, 结构紧凑, 体积较小, 便于 携带及存放。 0038 该睡篮架还包括在睡篮架折叠过程中第一滑动件18向下滑动时用于限定其滑动 距离的第二限位结构, 本实施例中, 第二限位结构为设置在竖梁111的下端部的限位凸台 111c。 0039 而当睡篮架在折叠状态下展开时, 只要使第一围杆12和第二围杆13两个部件中的 一个部件向上翻转即可, 其具体展开过程与折叠时的过程相反, 在此不再赘述。 0040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7949456 U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9 CN 207949456 U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0 CN 207949456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1 CN 207949456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