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天敌防治苹果害虫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天敌防治苹果害虫的方法.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588687.3 (22)申请日 2018.06.08 (71)申请人 山东农业大学 地址 271018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72)发明人 刘永杰 张硕 陈鹏 刘锦 王晓 李东超 尹淑艳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代理人 李茜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G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天敌防治苹 果害虫的方法 (57)摘。
2、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 育天敌防治苹果害虫的方法, 本发明针对苹果害 虫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通过人工栽种部分草种, 在苹果园内形成人工种草与自然生草相结合的 混合生草模式, 即在苹果生长季节形成自然杂草 +紫花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的苹果园混 合生草格局利, 用这些草种不同的花期吸引和繁 育自然天敌, 为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使苹 果园内自然天敌的种类和数量长时间保持在较 高水平, 达到持续控制苹果害虫危害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6页 CN 108934677 A 2018.12.07 CN 108934677 A 1.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
3、天敌防治苹果害虫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 骤: (1)第一年秋季, 在果树行间播种紫花苜蓿, 在果树株间开阔地和苹果园边缘撒播毛苕 子; (2)第二年春季, 根据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发芽出苗情况进行补种; 同时去除与果树强 烈争夺肥水的野生草种, 保留园内水肥消耗较少的自然生草种; 苹果生长季节形成在自然 生草基础上混合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苹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3)第三年春季, 在保留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基础上, 在苹果行间开阔处播种孔雀草和 万寿菊, 同时保留园内水肥消耗较少的自然生草种; 苹果生长季节形成自然杂草+紫花苜蓿 +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的苹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4)第四年。
4、及以后, 根据果园的实际生草情况, 进行撒播补充, 维持自然杂草+紫花苜蓿 +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的苹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紫花苜蓿和毛苕子在第一年秋 季的9-10月份播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紫花苜蓿的播种量为: 每667m2 苹果园播种紫花苜蓿种子0.51.0kg; 毛苕子的播种量为: 每667m2苹果园播种毛苕子种子 0.51.0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采用人工撒播或机器播种紫花 苜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2)和步骤(3)中, 所述水肥消耗较少 的自然生草种包括: 打碗花、 狗尾草、 马唐、 繁缕和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步骤(3)中, 孔雀草和万寿菊在第三年春 季的5-6月份播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步骤(3)中, 孔雀草和万寿菊的播种量为: 每667m2苹果园 撒播孔雀草和万寿菊种子各100200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苹果生长季节适时浇 水; 对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进行适时刈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人工种草全年刈割1-2次, 留茬高度8- 12cm, 秋播草种当年不进行刈。
6、割; 自然生草刈割2-3次, 留茬高度25-35cm。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矮化密植苹果园和/或乔化果园苹果害虫防治中 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934677 A 2 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天敌防治苹果害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天敌防治苹果 害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品种, 在我国, 苹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约占水果总量的 20和30, 自2005年起, 我国就成为了世界苹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当前, 病虫危害严 重仍是制约我国苹果优质生产的重要因素。
7、。 我国对于苹果害虫的基础研究工作相对薄弱, 害虫综合防治工作也相对落后。 近年来, 随着果园栽培技术的改变, 果园内害虫的发生种类 与数量均出现了变化, 主要表现为主次害虫的轮换, 蚜虫与叶螨类害虫仍然是目前苹果上 的主要害虫, 过去危害比较严重的食叶害虫和蚧类害虫已得到基本控制, 潜叶害虫逐渐上 升为主要害虫, 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普遍应用, 蛀果害虫的危害程度明显减轻, 康氏粉蚧的 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0003 面对苹果害虫持续危害,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手段, 每年防 治苹果害虫需要使用大量化学农药(杀虫剂和杀螨剂)。 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不但导致 多种(类)害虫产生。
8、抗药性、 防治效果下降、 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 苹果农药残留超标等问 题, 还严重杀伤了果园内的自然天敌, 降低了自然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导致害虫再猖 獗, 同时引发了环境污染加剧、 生态环境形成恶性循环。 0004 苹果园生草是对全园或行间生草, 覆盖园内土地, 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果园土壤管 理方式, 始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果园生草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1998 年正式引入此项技术并开始逐步推广, 但发展较为缓慢, 根据调查显示, 我国现有生草苹果 园面积仅占全国苹果园总面积的20左右。 果园生草后, 园内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种 类与数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部分。
9、害虫的危害程度减轻, 或者发生时间推迟, 降低了防治难 度; 同时园内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 发生高峰提前, 发生期延长, 园内生草还可以保 护自然天敌免受自然灾害等不良条件的影响, 使自然天敌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苹果害虫的 发生与为害。 苹果园生草覆盖于地面, 冬春季节可以大大减轻风蚀, 盛夏雨季可以减少土、 肥、 水流失, 防止果园土壤被侵蚀, 对改善生态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意义重大。 苹果园生草可 以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进而影响果树长势, 改变果树叶片营养, 提高果实产 量和品质。 0005 果园生草主要分为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两种模式。 自然生草具有成本低、 管理上 省。
10、工省力、 植物群落丰富、 草种适应性强且稳定性好等优点, 但自然生草多为禾本科植物, 花期短, 难以满足果园自然天敌对蜜源的要求; 而且自然生草草种种类多, 会掺杂一些恶性 杂草, 需及时清除, 管理稍有繁琐。 与自然生草相比, 人工种草具有针对性强、 人为能够控制 等优点。 但目前我国人工种草因缺乏针对不同草种、 不同区域适应性的深入研究而难以大 规模推广应用。 0006 目前我国对于苹果园生草草种的研究和应用还比较少, 主要为紫花苜蓿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8934677 A 3 (Medicago sativa)、 毛苕子(Vicia villosaRoth)、 鼠茅草(。
11、Vulpia myuros)、 白三叶 (Trifolium repens)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等几种, 且多以大面积种植单一草 种为主。 目前果园生草草种的花期较短, 且多集中在56月份, 但苹果害虫及天敌的发生高 峰多集中于710月份, 当前果园常见生草草种与生草方式难以满足天敌发生高峰时期对 蜜源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天敌防治 苹果害虫的方法。 本发明针对苹果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通过人工栽种部分草种, 在苹果 园内形成人工种草与自然生草相结合的混合生草模式, 利用这些草种不同的花期吸引和。
12、繁 育自然天敌, 为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使苹果园内自然天敌的种类和数量长时间保持 在较高水平, 达到持续控制苹果害虫危害的目的。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天敌防治苹果害虫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0 (1)第一年秋季, 在果树行间播种紫花苜蓿, 在果树株间开阔地和苹果园边缘撒播 毛苕子; 0011 (2)第二年春季, 根据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发芽出苗情况进行补种; 同时去除与果 树强烈争夺肥水的野生草种, 保留园内水肥消耗较少的自然生草种; 苹果生长季节形成在 自然生草基础上混合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苹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
13、0012 (3)第三年春季, 在保留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基础上, 在苹果行间开阔处播种孔雀 草和万寿菊, 同时保留园内水肥消耗较少的自然生草种; 苹果生长季节形成自然杂草+紫花 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的苹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0013 (4)第四年及以后, 根据果园的实际生草情况, 进行撒播补充, 维持自然杂草+紫花 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的苹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0014 优选的, 步骤(1)中, 紫花苜蓿和毛苕子在第一年秋季的9-10月份播种。 在9-10月 份播种可以有效避免春季自然生草的水肥竞争,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同时还可以 控制毛苕子的花期在4-6月份, 紫花苜蓿的。
14、花期在6-7月份。 0015 优选的, 步骤(1)中, 紫花苜蓿的播种量为: 每667m2苹果园播种紫花苜蓿种子0.5 1.0kg; 毛苕子的播种量为: 每667m2苹果园播种毛苕子种子0.51.0kg。 0016 优选的, 步骤(1)中, 采用人工撒播或机器播种紫花苜蓿。 0017 优选的, 步骤(2)和步骤(3)中, 所述水肥消耗较少的自然生草种包括: 打碗花、 狗 尾草、 马唐、 繁缕和藜。 0018 优选的, 步骤(3)中, 孔雀草和万寿菊在第三年春季的5-6月份播种。 在5-6月份进 行播种, 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更为关键的是, 控制孔雀草的花期在8-9月份, 万寿菊的花 期在9。
15、-10月份。 0019 优选的, 步骤(3)中, 孔雀草和万寿菊的播种量为: 每667m2苹果园撒播孔雀草和万 寿菊种子各100200g。 0020 优选的, 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苹果生长季节适时浇水; 对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进行 适时刈割。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8934677 A 4 0021 具体的, 人工种草全年刈割1-2次, 留茬高度8-12cm, 秋播草种当年不进行刈割; 自 然生草刈割2-3次, 留茬高度25-35cm。 0022 上述方法在矮化密植苹果园和/或乔化果园苹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4 本发明通过对。
16、苹果园生草草种的深入研究, 优选苹果园生草草种, 在苹果生长季 节形成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的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利用这些植物不 同的花期(毛苕子46月、 紫花苜蓿67月、 孔雀草89月、 万寿菊910月)吸引和繁育自 然天敌, 为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使苹果园内自然天敌的种类和数量长时间保持在较 高水平, 达到持续控制苹果害虫危害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 图1: 山东沂水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天敌的发生动态。 0026 图2: 山东沂水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生草上天敌的发生动态。 0027 图3: 山东沂水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害虫的发生动态。 0028 图4。
17、: 山东沂水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园益害比。 0029 图5: 山东沂水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主要天敌种类的发生动态; 其中, A为 苹果树上中华通草蛉数量变化; B为苹果树上龟纹瓢虫数量变化; C为苹果树上异色瓢虫数 量变化。 0030 图6: 山东沂水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生草上主要天敌种类的发生动态; 其中, A为生 草上寄生蜂数量变化; B为生草上食蚜蝇数量变化; C为生草上龟纹瓢虫数量变化; D为生草 上异色瓢虫数量变化; E为生草上中华通草蛉数量变化。 0031 图7: 山东沂水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主要害虫种类的发生动态; 其中, A为 苹果绣线菊蚜数量变化; B为卷叶蛾数量。
18、变化; C为金纹细蛾数量变化; D为食叶毛虫数量变 化。 0032 图8: 山东曲阜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天敌的发生动态。 0033 图9: 山东曲阜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生草上天敌的发生动态。 0034 图10: 山东曲阜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害虫的发生动态。 0035 图11: 山东曲阜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园益害比。 0036 图12: 山东曲阜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主要天敌种类的发生动态; 其中, A 为苹果树上异色瓢虫数量变化; B为苹果树上龟纹瓢虫数量变化; C为苹果树上中华通草蛉 数量变化。 0037 图13: 山东曲阜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生草上主要天敌种类的发生动态; 其。
19、中, A为 生草上龟纹瓢虫数量变化; B为生草上寄生蜂数量变化; C为生草上食蚜蝇数量变化; D为生 草上异色瓢虫数量变化; E为生草上中华通草蛉数量变化。 0038 图14: 山东曲阜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主要害虫种类的发生动态; 其中, A 为苹果绣线菊蚜数量变化; B为金纹细蛾数量变化。 0039 图15: 山东沂水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混合生草苹果园不同季节园内生草植 物的生长情况。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8934677 A 5 0040 图16: 山东曲阜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混合生草苹果园不同 季节园内生草植物的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
20、0041 应该指出, 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 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除非另 有指明, 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 理解的相同含义。 0042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介绍的, 目前苹果种植与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手段防治 苹果害虫, 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化学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基于此, 本发明经过试验与田 间调查, 针对苹果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通过人工栽种部分草种, 在苹果园内形成人工种 草与自然生草相结合的混合生草模式, 即第一年的910月份, 在苹果行间人工撒播或机器 播种紫花苜蓿, 苹果行、 株间开阔地或苹果园边缘撒播一定量的毛。
21、苕子(长柔毛野豌豆), 第 二年形成在自然生草基础上混合一定量的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混合生草格局, 在此基础 上, 第三年56月份在苹果行间等较开阔处人工撒播少量孔雀草和万寿菊, 在苹果生长季 节形成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的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0043 以后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少量撒播补充, 以维持苹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利用这 些植物不同的花期(毛苕子46月、 紫花苜蓿67月、 孔雀草89月、 万寿菊910月)吸引 和繁育自然天敌, 为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使苹果园内自然天敌的种类和数量长时间 保持在较高水平, 达到持续控制苹果害虫危害的目的。 0044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
22、施方案中, 给出的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天敌防治苹果害虫 的方法, 具体如下: 0045 1.第一年生草: 0046 第一年秋季910月在果树行间人工撒播或机器播种行紫花苜蓿, 每667m2苹果园 播种紫花苜蓿种子0.51.0kg, 果树株间开阔地和苹果园边缘撒播少量毛苕子, 每667m2苹 果园播种毛苕子种子0.51.0kg。 0047 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秋播可以有效避免春季自然生杂草的水肥竞争, 提高种子的发 芽率与出苗率。 0048 2.第二年生草: 0049 第二年春季根据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发芽和出苗情况适时补种, 同时人为去除与 果树强烈争夺肥水的自然生草种, 留下无木质化茎或仅能形成。
23、半木质化茎、 水肥消耗较少、 适应性广的草种, 园内自然生杂草主要种类有打碗花、 狗尾草、 马唐、 繁缕、 藜等, 苹果生长 季形成紫花苜蓿+毛苕子+自然杂草的苹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0050 苹果果树生长季节适时浇水, 雨水丰富时可减少喷灌浇水次数, 干旱高温月份适 当增加喷灌浇水次数, 用以维持紫花苜蓿与毛苕子生长所需土壤湿度。 生长季节适时刈割, 人工种草全年刈割12次, 留茬高度10cm左右, 秋播草种当年不进行刈割, 自然生长越冬后 进入常规刈割管理, 自然生杂草根据长势适时刈割, 一般刈割23次, 留茬高度30cm左右。 0051 秋播毛苕子4月即进入花期, 紫花苜蓿6月进入花期, 。
24、该发明中涉及的自然杂草+紫 花苜蓿+毛苕子的混合生草苹果园内植物的花期明显长于自然生草苹果园, 可以为果园内 的自然天敌提供长久稳定的食物, 有效吸引和繁殖自然天敌, 以此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8934677 A 6 0052 3.第三年生草: 0053 在保留苹果园前一年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基础上, 第三年春季5月份在苹果行间 较开阔处人工撒播孔雀草和万寿菊, 每667m2苹果园撒播孔雀草和万寿菊种子各100 200g, 同时保留园内水肥消耗较少的打碗花、 狗尾草、 马唐、 繁缕、 藜等自然生草种, 苹果生 长季节形成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
25、寿菊的苹果园混合生草格局。 0054 5月份撒播的孔雀草和万寿菊花期大多集中在810月, 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花期 集中于47月, 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的混合生草格局可以充分利用 这些植物的不同花期, 吸引和繁育果园自然天敌, 为园内自然天敌提供长久稳定的食物和 栖息场所, 使苹果园内自然天敌的种类和数量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 达到持续控制苹果 害虫危害的目的。 0055 4.第四年及以后生草: 0056 第四年及以后春季根据苹果园实际生草情况, 适时撒播补充, 同时人为去除园内 水肥消耗较大的自然生杂草种类, 维持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的苹果 园混合生。
26、草格局。 0057 果园生草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 但由于各果产区的立地条件、 气 候条件差别较大, 缺乏针对不同地域适应性、 不同草种的深入研究, 加上受传统的 “与果争 肥水” 、“大田耕作” 、“除草务尽” 等思想的影响, 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对于果园 生草而言, 最为关键的是生草草种的选择和生草模式的规划。 本发明首次提出了 “紫花苜蓿 +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自然生草” 这种混合生草模式, 原因是这种混合生草模式可以利 用这些植物不同的花期吸引和繁育自然天敌, 毛苕子的花期46月、 紫花苜蓿67月、 孔雀 草89月、 万寿菊910月, 苹果生长季节害虫的发生。
27、时间主要为410月, 这种混合生草模 式可以保证苹果生长季节园内生草植物为天敌提供持续稳定食物和栖息场所, 使苹果园内 自然天敌的种类和数量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 达到持续控制苹果害虫危害的目的。 而紫 花苜蓿+毛苕子+自然生草的混合生草模式的苹果园的园内生草植物的花期仅持续在47 月, 7月之后, 紫花苜蓿和毛苕子的长势逐渐衰弱, 自然生草逐渐成为优势草种, 而园内自然 生草草种多为禾本科植物, 因此7月之后紫花苜蓿+毛苕子+自然生草的混合生草模式的苹 果园的生草植物无法为天敌提供持续稳定的蜜源, 园内天敌因缺少蜜源数量会发生一定程 度的减少。 0058 本发明还首次选择孔雀草和万寿菊这两种。
28、植物作为果园生草草种, 孔雀草和万寿 菊属于观赏植物, 开花时间多在8月之后, 花朵颜色鲜艳, 有利于吸引果园周围天敌, 且花期 持续时间长, 可以为园内天敌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同时孔雀草和万寿菊这两种植物 栽培管理技术相对简单、 成活率高、 病虫害发生较少, 生长过程比较耐旱, 水肥消耗也较少, 不会与果树强烈争夺水肥, 比较适合于果园生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0059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以下将结合具 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60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试验材料, 均可通过 商业渠道购买得到。 00。
29、61 实施例1: 0062 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的混合生草格局对苹果园害虫及天敌发生数量影响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8934677 A 7 的试验在山东省沂水县恒和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苹果园内进行。 设立混合生草区和自然生草 区两个处理, 每个处理3个重复区, 每试验区果树15行, 每行果树80m。 混合生草区2016年10 月于果树行间机器播种紫花苜蓿, 每667m2苹果园播种紫花苜蓿种子0.51.0kg, 果树株间 开阔地和苹果园边缘撒播少量毛苕子, 每667m2苹果园播种毛苕子种子0.51.0kg, 前期人 为去除园内杂草, 7月之后保留园内水肥消耗较少的的自然生杂草。。
30、 自然生草区春季人为去 除园内水肥消耗较大的自然生杂草种类, 仅保留马唐、 狗尾草、 藜、 牛繁缕等水肥消耗较少 的杂草。 2017年410月系统调查了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和生草上害虫及其天敌 的发生动态, 对苹果树上害虫及天敌的调查采用目测观察的方法, 生草上天敌的调查采用 扫网调查的方法。 0063 如图1和图2所示, 苹果树上和生草上天敌数量混合生草区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区。 苹果树上天敌的数量, 混合生草区最大发生量每枝2.05头, 平均发生量每枝0.90头, 自然生 草区最大发生量每枝1.7头, 平均发生量每枝0.54头。 生草上天敌的数量, 混合生草区的最 大发生量为每网23.2。
31、头, 是自然生草区的1.47倍, 混合生草区天敌的平均发生量为每网 18.3头, 是自然生草区的1.61倍。 因此, 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的混合生草格局可以有 效吸引和繁育自然天敌。 0064 如图3所示, 苹果树上害虫的数量, 混合生草区明显少于自然生草区。 害虫的最大 发生量, 混合生草区每枝54.35头, 自然生草区每枝112.10头。 害虫的平均发生量, 紫花苜蓿 种植区每枝9.99头, 自然生草区每枝21.18头。 因此, 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的混合生 草格局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0065 如图4所示, 调查期间内两试验区的果园益害比均显著高于生物防治有效益害比。
32、 1:2530, 说明生草果园的天敌可有效抑制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5月15日全园喷施高效氯氰 菊酯后, 园内天敌的数量有所减少, 蚜虫数量大爆发, 导致果园益害比显著降低, 其余调查 时间果园益害比均维持在较高数量水平。 调查期间混合生草区的益害比均显著大于自然生 草区, 因此, 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的混合生草格局可以有效吸引和繁育天敌, 达到持 续控制害虫的目的。 0066 根据调查结果, 紫花苜蓿和毛苕子混合生草区及自然生草区苹果树上的主要天敌 种类为中华通草蛉、 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 生草上的主要天敌种类为寄生蜂、 食蚜蝇、 龟纹 瓢虫、 异色瓢虫和中华通草蛉。 图5和图6分别为山。
33、东沂水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和 生草上主要天敌种类的发生动态, 混合生草区每种天敌的发生数量基本均高于相同调查时 期内自然生草区天敌的发生数量。 苹果树上的三种主要天敌, 由于5月15日全园喷施高效氯 氰菊酯, 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的数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 中华通草蛉虽略有增加, 但增幅 较小, 6月上旬三种天敌均达到全年发生高峰, 之后数量逐渐减少, 混合生草区的中华通草 蛉在7中下旬数量有所增加。 生草上的天敌, 寄生蜂和食蚜蝇的数量最多, 其次是龟纹瓢虫, 异色瓢虫和中华通草蛉的数量相对较少, 5月15日喷施高效氯氰菊酯后, 生草区龟纹瓢虫和 异色瓢虫的数量均显著减少。 寄生蜂在5月。
34、下旬达到发生高峰, 之后数量逐渐较少, 至9月上 旬数量有所增加。 食蚜蝇在6月中旬达到发生高峰, 之后数量逐渐减少。 龟纹瓢虫、 异色瓢虫 和中华通草蛉的数量在6月下旬7月下旬维持在较高水平, 之后逐渐减少。 0067 根据调查, 混合生草区和自然生草区的主要害虫为苹果绣线菊蚜、 卷叶蛾类、 金纹 细蛾和食叶毛虫类, 其中苹果绣线菊蚜的发生数量最多, 危害最严重。 图7为山东沂水不同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8934677 A 8 生草试验区苹果树上主要害虫种类的发生动态绣线菊蚜在5月下旬达到全年发生高峰, 此 时自然生草区的发生量为每枝111.7头, 是混合生草区的2.06倍。
35、, 之后数量逐渐减少。 卷叶 蛾类在9月上旬达到发生高峰, 此时自然生草区发生量为每枝1.75头, 是混合生草区的2.26 倍。 自然生草区的金纹细蛾在7月下旬达到最大发生量, 为每枝0.65头, 混合生草区金纹细 蛾数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数量水平。 食叶毛虫类在7月下旬达到发生高峰, 此时自然生草区为 每枝0.9头, 是混合生草区的1.2倍, 之后数量逐渐较少。 0068 实施例2: 0069 紫花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自然生草种的苹果园混合生草模式对苹果害 虫及天敌发生数量影响的试验在山东省曲阜市丑果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苹果园进行。 2016 年10月于果树行间人工种植2行紫花苜蓿, 每。
36、667m2苹果园播种紫花苜蓿种子0.51.0kg, 果树株间撒播少量毛苕子, 每667m2苹果园播种紫花苜蓿种子0.51.0kg, 2017年5月份在 苹果行间较开阔处人工撒播孔雀草和万寿菊, 每667m2苹果园撒播孔雀草和万寿菊种子各 100200g, 同时保留园内水肥消耗较少的打碗花、 狗尾草、 马唐、 繁缕、 藜等自然生草种, 苹 果生长季节形成自然杂草+紫花苜蓿+毛苕子+孔雀草+万寿菊的苹果园混合生草格局在苹 果生长季节保留园内部分水肥消耗较少的自然生杂草, 形成混合生草区; 以自然生草区为 对照。 苹果生长季节未喷施杀虫杀螨剂。 2017年410月系统调查了山东曲阜不同生草模式 试验。
37、区苹果树上和生草区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 对苹果树上害虫及天敌的调查采用目 测观察的方法, 生草区天敌的调查采用扫网调查的方法。 0070 如图8和图9所示, 混合生草区苹果树上和生草上天敌的数量均高于自然生草区。 苹果树上天敌的数量, 混合生草区最大发生量每枝8.85头, 是自然生草区的1.40倍, 混合生 草区苹果树上天敌的平均发生量每枝2.53头, 是自然生草区的1.49倍。 生草上天敌的数量, 混合生草区最大发生量每网32.8头, 是自然生草区的1.37倍, 平均发生量每网18.38头, 是 自然生草区的1.61倍。 因此, 紫花苜蓿+毛苕子+自然生草的混合生草模式有利于吸引和繁 育。
38、苹果园内自然天敌。 0071 如图10所示, 混合生草区苹果树上害虫的数量明显少于自然生草区。 自然生草区 害虫的最大发生量为每枝252.50头, 是混合生草区的1.85倍, 平均发生量为每枝47.11头, 是混合生草区的2.54倍。 因此, 紫花苜蓿+毛苕子+自然生草的混合生草模式可以有效减少 苹园内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0072 如图11所示, 调查期间内两试验区的果园益害比均显著高于生物防治有效益害比 1:2530, 说明生草苹果园的天敌可有效抑制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5月下旬园内蚜虫达到第 一次发生高峰, 此时混合生草区相对较小, 之后随着园内天敌数量的增加, 益害比显著增大 并维持在较高。
39、数量水平。 至8月中旬时, 园内蚜虫数量达到第二次发生高峰, 此时混合生草 区的益害比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区。 其余调查时间果园益害比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调查期间 混合生草区的益害比均显著大于自然生草区, 因此, 紫花苜蓿+毛苕子+自然生草种的苹果 园混合生草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吸引和繁育天敌, 达到持续控制害虫的目的。 0073 根据调查结果, 混合生草区和自然生草区苹果树上主要天敌种类为异色瓢虫、 龟 纹瓢虫和中华通草蛉, 生草上主要天敌种类为寄生蜂、 龟纹瓢虫、 食蚜蝇、 异色瓢虫和中华 通草蛉, 图12和图13分别为山东曲阜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和生草上主要天敌种类 的发生动态。 苹果树上。
40、的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在5月下旬6月上旬达到发生高峰, 之后数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8934677 A 9 量逐渐减少。 生草上的天敌, 寄生蜂和食蚜蝇的数量最多, 其次是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 中 华通草蛉的数量最少, 五种天敌的数量, 在5月下旬7月上旬维持在较高数量水平, 之后逐 渐减少。 0074 根据调查, 苹果树上的主要害虫种类为苹果绣线菊蚜和金纹细蛾, 其中绣线菊蚜 的发生数量最多, 危害最严重, 图14为山东曲阜不同生草模式试验区苹果树上主要害虫种 类的发生动态、 苹果绣线菊蚜在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 分别为5月下旬和8月中旬, 达到发生 高峰时自然生草区的发生量为。
41、每枝252.5头和102头, 分别是混合生草区的1.85倍和3.40 倍。 金纹细蛾于7月下旬达到第一次发生高峰, 此时自然生草区发生量为每枝1.03头, 是混 合生草区的1.51倍, 之后数量逐渐减少, 进入10月份之后, 由于越冬代虫源的出现, 金纹细 蛾的发生数量有所增加。 0075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8934677 A 10 图1 图2 图3。
42、 说 明 书 附 图 1/16 页 11 CN 108934677 A 11 图4 图5A 图5B 说 明 书 附 图 2/16 页 12 CN 108934677 A 12 图5C 图6A 说 明 书 附 图 3/16 页 13 CN 108934677 A 13 图6B 图6C 说 明 书 附 图 4/16 页 14 CN 108934677 A 14 图6D 图6E 说 明 书 附 图 5/16 页 15 CN 108934677 A 15 图7A 图7B 说 明 书 附 图 6/16 页 16 CN 108934677 A 16 图7C 图7D 说 明 书 附 图 7/16 页 17 。
43、CN 108934677 A 17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8/16 页 18 CN 108934677 A 18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9/16 页 19 CN 108934677 A 19 图12A 图12B 说 明 书 附 图 10/16 页 20 CN 108934677 A 20 图12C 图13A 说 明 书 附 图 11/16 页 21 CN 108934677 A 21 图13B 图13C 说 明 书 附 图 12/16 页 22 CN 108934677 A 22 图13D 图13E 说 明 书 附 图 13/16 页 23 CN 108934677 A 23 图14A 图14B 说 明 书 附 图 14/16 页 24 CN 108934677 A 24 图15 说 明 书 附 图 15/16 页 25 CN 108934677 A 25 图16 说 明 书 附 图 16/16 页 26 CN 108934677 A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