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318323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738655.7

申请日:

20180706

公开号:

CN109089773A

公开日:

201812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2/05,A01G24/20,A01G24/12

主分类号:

A01G22/05,A01G24/20,A01G24/12

申请人:

贵州胤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天瑞

地址: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南部新区忠庄街道办事处遵义大道-11号

优先权:

CN201810738655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蒙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方案公开辣椒种植领域的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改造:3~4月时,将产生硫化氢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5~7天,将培养基粉碎投放到偏酸性土壤中,投放量为50~60kg/亩,使其与土壤混合;(2)播种;(3)定植:当辣椒苗长到15~20cm时,移栽辣椒苗,辣椒苗行距50~60cm,株距20~30cm,采用1‑3株1穴,相邻两行辣椒苗之间间种30~40cm高的瓠瓜苗,瓠瓜株距30~40cm,在辣椒苗上设一层薄膜,保持薄膜与地面30~40cm,之后按200~250kg/亩的用量向土壤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双氧水溶液的浓度为20%;(4)建园;(5)施肥;(6)采收。本发明中的辣椒种植方法可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改造:3~4月时,将产生硫化氢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5~7天,将培养基粉碎投放到偏酸性土壤中,投放量为50~60kg/亩,使其与土壤混合;(2)播种:土壤改造完成后,将辣椒种子播撒在含水量为20%的土壤中;(3)定植:当辣椒苗长到15~20cm时,移栽辣椒苗,辣椒苗行距50~60cm,株距20~30cm,采用1-3株1穴,相邻两行辣椒苗之间间种30~40cm高的瓠瓜苗,瓠瓜株距30~40cm,在辣椒苗上设一层薄膜,保持薄膜与地面30~40cm,之后按200~250kg/亩的用量向土壤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双氧水溶液的浓度为20%;(4)建园:定植后第二个月,搭建架子,使瓠瓜沿架子两侧向上生长;(5)施肥:定植后施加混合肥,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5~10份和尿素7~15份,并在土壤上铺设厚度为1~2cm的草木灰;(6)采收:辣椒成熟后5~10天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6份,尿素8份,在土壤上铺设草木灰的厚度为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9份,尿素14份,在土壤上铺设草木灰的厚度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为沙门菌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辣椒定植后,在土壤上铺一层碎矿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辣椒定植后,在土壤中混入羽毛。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辣椒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辣椒种植技术一般包括1.育苗、2.整地、3.管理、4.采收四个环节。辣椒喜氮肥和钾肥,辣椒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钾肥,因此在种植期间需要多次追肥。

我国南方尤其是四川、湖南、贵州一带都喜欢用干红辣椒做为烹调佐料,在选择辣椒作为原料时,很多辣椒的辣度不够,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辣椒素是辣椒的活性成分,它对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都有刺激性并可在口腔中产生灼烧感;辣椒素是辣椒中的主要辣椒元,二氢辣椒素位居第二,这两种化合物的辣度差不多是降二氢辣椒素、高二氢辣椒素与高辣椒素的两倍。辣椒在生长期间吸收足量碳酸钾会使得辣椒素含量增大,反之则会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辣椒种植方式不合理,导致辣椒中辣椒素含量较低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改造:3~4月时,将产生硫化氢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5~7天,将培养基粉碎投放到偏酸性土壤中,投放量为50~60kg/亩,使其与土壤混合;

(2)播种:土壤改造完成后,将辣椒种子播撒在含水量为20%的土壤中;

(3)定植:当辣椒苗长到15~20cm时,移栽辣椒苗,辣椒苗行距50~60cm,株距20~30cm,采用1-3株1穴,相邻两行辣椒苗之间间种30~40cm高的瓠瓜苗,瓠瓜株距30~40cm,在辣椒苗上设一层薄膜,保持薄膜与地面30~40cm,之后按200~250kg/亩的用量向土壤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双氧水溶液的浓度为20%;

(4)建园:定植后第二个月,搭建架子,使瓠瓜沿架子两侧向上生长;

(5)施肥:定植后施加混合肥,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5~10份和尿素7~15份,并在土壤上铺设厚度为1~2cm的草木灰;

(6)采收:辣椒成熟后5~10天进行采收。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3~4月种植辣椒,当辣椒苗长到15~20时移栽辣椒苗,将30~40cm的瓠瓜苗种于辣椒苗两侧,瓠瓜位于辣椒两侧形成挡风墙,在挡风墙的阻挡作用下,减少瓠瓜之间空气的流通量,进而提高辣椒生长温度,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并促进辣椒素的生成;且瓠瓜苗株距大于辣椒苗株距,瓠瓜可在辣椒生长期间避免辣椒过分光照,辣椒不益强光照射且过分光照会使得辣椒素减少;由于在配置床土时向床土中混入了产生硫化氢的菌种,在定植中在土壤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双氧水溶液可对土壤进行消毒,硫化氢可与双氧水溶液反应生成硫酸和水,生成的水可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反应生成的硫酸是缓慢而少量的,这样可避免大量的硫酸生成对辣椒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由于反应生成的硫酸缓慢而少量,使得整个过程更加可持续,保证了辣椒在生长周期内硫酸的供给;而硫酸可与草木灰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水可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二氧化碳可为辣椒苗和瓠瓜苗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而硫酸钾可为辣椒施肥,使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增加;另一方面薄膜可保湿增温,增强光照,从而增强辣椒的光合作用,即可促进辣椒吸收硫酸钾生成辣椒素。

进一步,所述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6份,尿素8份,在土壤上铺设草木灰的厚度为1cm。铺设厚度为1cm的草木灰,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的草木灰含量较少,产生的硫酸钾、水和二氧化氮等也就相应较少。

进一步,所述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9份,尿素14份,在土壤上铺设草木灰的厚度为2cm。铺设厚度为2cm的草木灰,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的草木灰含量较多,产生的硫酸钾、水和二氧化氮等也就相应较多。

进一步,所述菌种为沙门菌属。沙门菌属菌种可产生硫化氢,产生的硫化氢与双氧水反应得到硫酸,硫酸再与草木灰反应最终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

进一步,辣椒定植后,在土壤上铺一层碎矿石。矿石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时候可促进生成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进一步,辣椒定植后,在土壤中混入羽毛。羽毛中含有大量的含硫氨基酸,含硫氨基酸可与土壤中的细菌反应得到硫化氢,增加了硫化氢含量,在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后,就可获得更多的硫酸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土壤改造:3~4月时,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的PH为5~6的偏酸性土壤,将沙门菌属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5~7天,将培养基粉碎投放到土壤中,投放量为50~60kg/亩,使其与土壤混合;

(2)播种:土壤改造完成后,将辣椒种子播撒在含水量为20%的土壤中;

(3)定植:在土壤中混入羽毛,当辣椒苗长到15~20cm时,移栽辣椒苗,辣椒苗行距50~60cm,株距20~30cm,采用1-3株1穴,相邻两行辣椒苗之间间种30~40cm高的瓠瓜苗,瓠瓜株距30~40cm,在土壤上铺一层碎矿石,在辣椒苗上设一层薄膜,保持薄膜与地面30~40cm,之后按200kg/亩的用量向土壤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双氧水溶液的浓度为20%;

(4)建园:定植后第二个月,搭建架子,使瓠瓜沿架子两侧向上生长;

(5)施肥:定植后施加混合肥,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6份,尿素8份,并在土壤上铺设草木灰1cm;

(6)采收:辣椒成熟后5~10天进行采收。

(7)管理:定植后到出果期是辣椒田间管理的前期,管理上要促根、促秧、促发棵。期间要注意浇水和中耕,在定植15天后追磷肥10公斤、尿素5公斤,并结合中耕培土高10~13公分,以保护根系防止倒伏。进入盛果期后管理的重点是壮秧促果。要及时摘除门椒,防止果实坠落引起长势下衰。结合浇水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磷肥20公斤,尿素5公斤,并再次对根部培土。注意排水防涝。要结合喷施叶面肥和激素,以补充养分和预防病毒。

实施例2与实例1的区别仅在于:混合肥的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9份,尿素14份,在土壤上铺设草木灰2cm。

对照组:传统的辣椒种植技术

传统的辣椒种植技术:包括1、育苗2、整地3、管理4、采收。

一、育苗

1.种子处理: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或者用0.5%的磷酸三钠,或300~400倍的高锰酸钾,或1%硫脲浸泡20~30分钟,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后,再用25~30度的温水浸泡8~12小时。

2.育苗播种:苗床做好后要灌足底水,再喷用绿亨一号3000倍进行消毒。然后撒薄薄一层细土,将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0.5~1厘米厚的细土覆盖,最后覆盖小棚保湿增温。

3.苗床管理:播种后白天气温25~28度,地温20度左右。6~7天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后,要趁叶面没有水时向苗床撒细土0.5厘米厚。以弥缝保墒,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应,但又不能使土壤过湿。辣椒高度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炼苗要逐步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长,可以喷洒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壮素,或者5毫升每千克缩节胺。秧苗弱黄可喷天达2116定植前用病毒灵或植病灵等灌根带叶面喷洒,对预防病毒又较好作用。

二、整地

1.辣椒生长期长,根系弱,为使其不断开花结果,必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营养条件,定植前翻地10~15cm深。亩施厩肥5000kg,可掺施过磷酸钙15kg~20kg,短灌、短排作沟渠,沟沟相通,使雨后田间不积水。

2.定植过程:适期定植,促早发根。早发苗是掌握定植期及定植后管理的主要原则。辣椒又以沟栽或平栽为宜,定植时浅覆土,以后逐渐培土封垄,定植后只依靠干旱蹲苗会损伤根系,所以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一促到底。

3.定植密度:辣椒株型紧凑,适于密植。试验证明,辣椒密植增产潜力大,尤其一直生长到秋季的青椒。适当密植有利于早封垄,由于地表覆盖遮荫,土温及上壤湿度变化小,暴雨后根系不至于被暴晒,起到促根促秧的作用。一般青椒生产密度为每亩3000~4000穴(双株),行距50~60cm,株距25~30Cm。一般多采用双株或3株1穴。定植方式有大垄单行密植、大小垄相同密植及大垄双行密植等,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三、管理

定植后到出果期是辣椒田间管理的前期,管理上要促根、促秧、促发棵。期间要注意浇水和中耕,在定植15天后追磷肥10公斤、尿素5公斤,并结合中耕培土高10~13公分,以保护根系防止倒伏。进入盛果期后管理的重点是壮秧促果。要及时摘除门椒,防止果实坠落引起长势下衰。结合浇水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磷肥20公斤,尿素5公斤,并再次对根部培土。注意排水防涝。要结合喷施叶面肥和激素,以补充养分和预防病毒。

四、采收:一般花谢后2~3周,果实充分膨大、色泽青绿时就可采收,也可在果实变黄或红色成熟时再采摘。注意尽量分多次采摘,连果柄一起摘下,留较多果实在植株上,可提高产量。

选取3块土地,进行试验对照,其中,采用传统的辣椒种植技术为对照组,本发明的2个实施例为实验组,通过对辣椒的筋部辣椒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得出如下数据:

辣椒素的含量(mg·100g-1·DW) 对照组 212 实施例1 264 实施例2 279

结论:按本发明种植的辣椒,辣椒筋中的辣椒素含量高达254~289(mg·100g-1·DW),远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212(mg·100g-1·DW),因此,本发明种植的辣椒中辣椒素含量更高,适于推广运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38655.7 (22)申请日 2018.07.06 (71)申请人 贵州胤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南部新区忠庄 街道办事处遵义大道-11号 (72)发明人 黄天瑞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蒙捷 (51)Int.Cl. A01G 22/05(2018.01) A01G 24/20(2018.01) A01G 24/12(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

2、植方法 (57)摘要 本方案公开辣椒种植领域的一种提高辣椒 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改 造: 34月时, 将产生硫化氢的菌种接种到培养 基上培养57天, 将培养基粉碎投放到偏酸性土 壤中, 投放量为5060kg/亩, 使其与土壤混合; (2)播种; (3)定植: 当辣椒苗长到1520cm时, 移 栽辣椒苗, 辣椒苗行距5060cm, 株距2030cm, 采用1-3株1穴, 相邻两行辣椒苗之间间种30 40cm高的瓠瓜苗, 瓠瓜株距3040cm, 在辣椒苗 上设一层薄膜, 保持薄膜与地面3040cm, 之后 按200250kg/亩的用量向土壤中加入双氧水溶 液, 双氧水溶。

3、液的浓度为20; (4)建园; (5)施 肥; (6)采收。 本发明中的辣椒种植方法可提高辣 椒中辣椒素的含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9089773 A 2018.12.28 CN 109089773 A 1.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改造: 34 月时, 将产生硫化氢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57天, 将培养基粉碎投放到偏酸性土壤 中, 投放量为5060kg/亩, 使其与土壤混合; (2)播种: 土壤改造完成后, 将辣椒种子播撒在含水量为20的土壤中; (3)定植: 当辣椒苗长到1520cm时, 移栽辣椒苗, 辣椒苗行距5060。

4、cm, 株距20 30cm, 采用1-3株1穴, 相邻两行辣椒苗之间间种3040cm高的瓠瓜苗, 瓠瓜株距3040cm, 在辣椒苗上设一层薄膜, 保持薄膜与地面3040cm, 之后按200250kg/亩的用量向土壤中 加入双氧水溶液, 双氧水溶液的浓度为20; (4)建园: 定植后第二个月, 搭建架子, 使瓠瓜沿架子两侧向上生长; (5)施肥: 定植后施加混合肥, 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510份和 尿素715份, 并在土壤上铺设厚度为12cm的草木灰; (6)采收: 辣椒成熟后510天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肥包括。

5、 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6份, 尿素8份, 在土壤上铺设草木灰的厚度为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肥包括 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9份, 尿素14份, 在土壤上铺设草木灰的厚度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菌种为沙门菌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辣椒定植后, 在 土壤上铺一层碎矿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辣椒定植后, 在 土壤中混入羽毛。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6、 2 CN 109089773 A 2 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辣椒种植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辣椒种植技术一般包括1.育苗、 2.整地、 3.管理、 4.采收四个环节。 辣椒喜 氮肥和钾肥, 辣椒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钾肥, 因此在种植期间需要多次追肥。 0003 我国南方尤其是四川、 湖南、 贵州一带都喜欢用干红辣椒做为烹调佐料, 在选择辣 椒作为原料时, 很多辣椒的辣度不够, 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辣椒素是辣椒的活性成分, 它对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都有刺激性并可在口腔中产生灼烧感; 辣椒素是辣椒中的主要。

7、辣椒 元, 二氢辣椒素位居第二, 这两种化合物的辣度差不多是降二氢辣椒素、 高二氢辣椒素与高 辣椒素的两倍。 辣椒在生长期间吸收足量碳酸钾会使得辣椒素含量增大, 反之则会减少。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以解决现有辣椒种植方式不 合理, 导致辣椒中辣椒素含量较低的问题。 0005 本方案中的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土壤改造: 34月时, 将产生硫化氢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57天, 将培 养基粉碎投放到偏酸性土壤中, 投放量为5060kg/亩, 使其与土壤混合; 0007 (2)播种: 土壤改造完成后, 将辣椒。

8、种子播撒在含水量为20的土壤中; 0008 (3)定植: 当辣椒苗长到1520cm时, 移栽辣椒苗, 辣椒苗行距5060cm, 株距20 30cm, 采用1-3株1穴, 相邻两行辣椒苗之间间种3040cm高的瓠瓜苗, 瓠瓜株距3040cm, 在辣椒苗上设一层薄膜, 保持薄膜与地面3040cm, 之后按200250kg/亩的用量向土壤中 加入双氧水溶液, 双氧水溶液的浓度为20; 0009 (4)建园: 定植后第二个月, 搭建架子, 使瓠瓜沿架子两侧向上生长; 0010 (5)施肥: 定植后施加混合肥, 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510 份和尿素715份, 并在土壤上铺设厚度为12c。

9、m的草木灰; 0011 (6)采收: 辣椒成熟后510天进行采收。 0012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34月种植辣椒, 当辣椒苗长到1520时移栽辣椒苗, 将30 40cm的瓠瓜苗种于辣椒苗两侧, 瓠瓜位于辣椒两侧形成挡风墙, 在挡风墙的阻挡作用下, 减 少瓠瓜之间空气的流通量, 进而提高辣椒生长温度, 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并促进辣椒素的生 成; 且瓠瓜苗株距大于辣椒苗株距, 瓠瓜可在辣椒生长期间避免辣椒过分光照, 辣椒不益强 光照射且过分光照会使得辣椒素减少; 由于在配置床土时向床土中混入了产生硫化氢的菌 种, 在定植中在土壤中加入双氧水溶液, 双氧水溶液可对土壤进行消毒, 硫化氢可与双氧水 溶液反。

10、应生成硫酸和水, 生成的水可增加土壤的含水量, 反应生成的硫酸是缓慢而少量的, 这样可避免大量的硫酸生成对辣椒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由于反应生成的硫酸缓 慢而少量, 使得整个过程更加可持续, 保证了辣椒在生长周期内硫酸的供给; 而硫酸可与草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089773 A 3 木灰反应生成硫酸钾、 水和二氧化碳, 水可增加土壤的含水量, 二氧化碳可为辣椒苗和瓠瓜 苗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 而硫酸钾可为辣椒施肥, 使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增加; 另一方面薄 膜可保湿增温, 增强光照, 从而增强辣椒的光合作用, 即可促进辣椒吸收硫酸钾生成辣椒 素。 0013 进一步, 。

11、所述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6份, 尿素8份, 在土壤上 铺设草木灰的厚度为1cm。 铺设厚度为1cm的草木灰, 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的草木灰含量较少, 产生的硫酸钾、 水和二氧化氮等也就相应较少。 0014 进一步, 所述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9份, 尿素14份, 在土壤 上铺设草木灰的厚度为2cm。 铺设厚度为2cm的草木灰, 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的草木灰含量较 多, 产生的硫酸钾、 水和二氧化氮等也就相应较多。 0015 进一步, 所述菌种为沙门菌属。 沙门菌属菌种可产生硫化氢, 产生的硫化氢与双氧 水反应得到硫酸, 硫酸再与草木灰反应最终生成硫酸钾、 水和二氧化碳。

12、。 0016 进一步, 辣椒定植后, 在土壤上铺一层碎矿石。 矿石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 在发生 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时候可促进生成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0017 进一步, 辣椒定植后, 在土壤中混入羽毛。 羽毛中含有大量的含硫氨基酸, 含硫氨 基酸可与土壤中的细菌反应得到硫化氢, 增加了硫化氢含量, 在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后, 就可 获得更多的硫酸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实施例1: 0020 一种提高辣椒中辣椒素的种植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为: 0021 (1)土壤改造: 34月时, 选择地势高、 排灌方便、 保水保肥性能好的PH为56的。

13、偏 酸性土壤, 将沙门菌属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57天, 将培养基粉碎投放到土壤中, 投放量为 5060kg/亩, 使其与土壤混合; 0022 (2)播种: 土壤改造完成后, 将辣椒种子播撒在含水量为20的土壤中; 0023 (3)定植: 在土壤中混入羽毛, 当辣椒苗长到1520cm时, 移栽辣椒苗, 辣椒苗行距 5060cm, 株距2030cm, 采用1-3株1穴, 相邻两行辣椒苗之间间种3040cm高的瓠瓜苗, 瓠瓜株距3040cm, 在土壤上铺一层碎矿石, 在辣椒苗上设一层薄膜, 保持薄膜与地面30 40cm, 之后按200kg/亩的用量向土壤中加入双氧水溶液, 双氧水溶液的浓度为20; 0。

14、024 (4)建园: 定植后第二个月, 搭建架子, 使瓠瓜沿架子两侧向上生长; 0025 (5)施肥: 定植后施加混合肥, 混合肥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6份, 尿 素8份, 并在土壤上铺设草木灰1cm; 0026 (6)采收: 辣椒成熟后510天进行采收。 0027 (7)管理: 定植后到出果期是辣椒田间管理的前期, 管理上要促根、 促秧、 促发棵。 期间要注意浇水和中耕, 在定植15天后追磷肥10公斤、 尿素5公斤, 并结合中耕培土高10 13公分, 以保护根系防止倒伏。 进入盛果期后管理的重点是壮秧促果。 要及时摘除门椒, 防 止果实坠落引起长势下衰。 结合浇水施肥, 每667平。

15、方米追施磷肥20公斤, 尿素5公斤, 并再 次对根部培土。 注意排水防涝。 要结合喷施叶面肥和激素, 以补充养分和预防病毒。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9089773 A 4 0028 实施例2与实例1的区别仅在于: 混合肥的重量份数为过磷酸钙9份, 尿素14份, 在 土壤上铺设草木灰2cm。 0029 对照组: 传统的辣椒种植技术 0030 传统的辣椒种植技术:包括1、 育苗2、 整地3、 管理4、 采收。 0031 一、 育苗 0032 1.种子处理: 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 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 促进后熟, 提高发芽 率, 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 或者用0.5的磷酸三钠,。

16、 或300400倍的高锰酸钾, 或1 硫脲浸泡2030分钟, 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 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后, 再用2530度 的温水浸泡812小时。 0033 2.育苗播种: 苗床做好后要灌足底水, 再喷用绿亨一号3000倍进行消毒。 然后撒薄 薄一层细土, 将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 再盖一层0.51厘米厚的细土覆盖, 最后覆盖小棚保 湿增温。 0034 3.苗床管理: 播种后白天气温2528度, 地温20度左右。 67天就可以出苗。 70 小苗拱土后, 要趁叶面没有水时向苗床撒细土0.5厘米厚。 以弥缝保墒, 防止苗根倒露。 苗床 要有充分的水供应, 但又不能使土壤过湿。 辣椒高度到5厘米。

17、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 通风 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 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 炼苗要逐步进行, 切 不可一步到位。 如果秧苗徒长, 可以喷洒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壮素, 或者5毫升每千克缩节 胺。 秧苗弱黄可喷天达2116定植前用病毒灵或植病灵等灌根带叶面喷洒, 对预防病毒又较 好作用。 0035 二、 整地 0036 1.辣椒生长期长, 根系弱, 为使其不断开花结果, 必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营养条 件, 定植前翻地1015cm深。 亩施厩肥5000kg, 可掺施过磷酸钙15kg20kg, 短灌、 短排作沟 渠, 沟沟相通, 使雨后田间不积水。 0037 2.定植过程: 适期。

18、定植, 促早发根。 早发苗是掌握定植期及定植后管理的主要原 则。 辣椒又以沟栽或平栽为宜, 定植时浅覆土, 以后逐渐培土封垄, 定植后只依靠干旱蹲苗 会损伤根系, 所以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 一促到底。 0038 3.定植密度: 辣椒株型紧凑, 适于密植。 试验证明, 辣椒密植增产潜力大, 尤其一直 生长到秋季的青椒。 适当密植有利于早封垄, 由于地表覆盖遮荫, 土温及上壤湿度变化小, 暴雨后根系不至于被暴晒, 起到促根促秧的作用。 一般青椒生产密度为每亩30004000穴 (双株), 行距5060cm, 株距2530Cm。 一般多采用双株或3株1穴。 定植方式有大垄单行密 植、 大小。

19、垄相同密植及大垄双行密植等, 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0039 三、 管理 0040 定植后到出果期是辣椒田间管理的前期, 管理上要促根、 促秧、 促发棵。 期间要注 意浇水和中耕, 在定植15天后追磷肥10公斤、 尿素5公斤, 并结合中耕培土高1013公分, 以 保护根系防止倒伏。 进入盛果期后管理的重点是壮秧促果。 要及时摘除门椒, 防止果实坠落 引起长势下衰。 结合浇水施肥, 每667平方米追施磷肥20公斤, 尿素5公斤, 并再次对根部培 土。 注意排水防涝。 要结合喷施叶面肥和激素, 以补充养分和预防病毒。 0041 四、 采收: 一般花谢后23周, 果实充分膨大、 色泽青绿时就可采收,。

20、 也可在果实变 黄或红色成熟时再采摘。 注意尽量分多次采摘, 连果柄一起摘下, 留较多果实在植株上, 可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9089773 A 5 提高产量。 0042 选取3块土地, 进行试验对照, 其中, 采用传统的辣椒种植技术为对照组, 本发明的 2个实施例为实验组, 通过对辣椒的筋部辣椒素的含量进行对比, 得出如下数据: 0043 辣椒素的含量(mg100g-1DW) 对照组212 实施例1264 实施例2279 0044 结论: 按本发明种植的辣椒, 辣椒筋中的辣椒素含量高达254289(mg100g-1 DW), 远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212(mg100g-1DW), 因此, 本发明种植的辣椒中辣椒素含量 更高, 适于推广运用。 004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 过多描述。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 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 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说明书中的 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089773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