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317759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3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795662.0

申请日:

20180719

公开号:

CN109121521A

公开日:

2019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B79/02

主分类号:

A01B79/02

申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明人:

陈竹君,张宁,高晶波,罗伟,周建斌

地址: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邰城路3号

优先权:

CN20181079566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芙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涉及农业土壤修复与农业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是在发生连作障碍的土壤中添加有机物料,然后灌水覆膜,维持厌氧环境3‑4周。本发明创造的厌氧环境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生物区系,而且能够提高土壤部分养分的含量、降低土壤电导率,从而改善了土壤性质;本发明所用物料易于获取,操作过程简单,可在北方地区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为:在发生连作障碍的日光温室土壤中,通过向待改善土壤中添加易降解的有机物料,并灌水、覆膜创造厌氧环境,维持所述厌氧环境3-4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是在夏季高温日光温室种植休闲期间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料为未腐熟鸡粪和/或芥菜秸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腐熟鸡粪的添加量为2000-3000kg/667m,所述芥菜秸秆的添加量为1000-2250kg/667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持所述厌氧环境的具体方法是通过灌水且覆盖薄膜来隔绝土壤与大气的交换,其中灌水是向所述待改善土壤的30cm-35cm深土层中灌水至其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25℃以上,日光温室封闭棚膜后棚内的温度60℃以上不低于7天,15cm深土层的温度为30℃-50℃时,维持所述厌氧环境3-4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土壤修复与农业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设施蔬菜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化栽培,随着栽培年限和重茬种植的增加,设施土壤普遍出现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微生物区系破坏、土传病害加重等一系列质量退化及连作障碍问题。上述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菜农收入和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化学熏蒸土壤灭菌方法在控制以土传病虫害为主的连作障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化学熏蒸土壤灭菌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如最常用的溴甲烷会破坏臭氧。

因此,生产实际中亟需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且环境友好的可行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北方日光温室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修复改良土壤性质退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性质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在发生连作障碍的日光温室土壤中,通过向待改善土壤中添加易降解的有机物料,并灌水、覆膜创造厌氧环境,维持所述厌氧环境3-4周。

作为优选,所述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是在夏季高温日光温室种植休闲期间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物料为未腐熟鸡粪和/或芥菜秸秆。

作为优选,所述未腐熟鸡粪的添加量为2000-3000kg/667m2,所述芥菜秸秆的添加量为1000-2250kg/667m2。

作为优选,所述维持厌氧环境的具体方法是通过灌水且覆盖薄膜来隔绝土壤与大气的交换,其中灌水是向所述待改善土壤的30cm-35cm深土层中灌水至其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作为优选,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25℃以上,日光温室封闭棚膜后棚内的温度60℃以上不低于7天,温室15cm深土层的温度为30℃-50℃时,维持所述厌氧环境3-4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日光温室土壤土传病害及土壤理化性质退化的问题,采用厌氧土壤灭菌技术,即向待处理日光温室土壤中添加易降解的有机物料、再灌水、最后覆膜,在土壤中形成厌氧环境,并维持厌氧环境3-4周。本发明采用上述在高温环境下添加有机物料创造厌氧环境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土壤部分养分的含量、降低土壤电导率,而且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生物区系,从而达到防控日光温室土传病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土壤灭菌技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土壤灭菌处理前后电导率EC的变化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土壤灭菌处理前后0-20cm土层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处理前后两种促生细菌属相对丰度的变化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处理前后主要真菌属相对丰度的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在春茬作物收获后,清除田间的作物残体和杂草,于2016年7月20日-2016年8月9日在杨凌区大寨镇设施栽培基地的日光温室高温夏闲期进行厌氧土壤灭菌,试验选取的物料为未腐熟干鸡粪(CM)、碳铵(AB,当地农户高温闷棚时常用来杀根结线虫);添加物使用量分别为:鸡粪2000kg/667m2、碳铵250kg/667m2。每个处理重复3次,田间随机排列,试验小区面积为10m2,小区间开沟用塑料膜隔离。将物料均匀施入土壤表面后,深耕土壤20cm,平整地块、30-35cm土层灌水至土壤饱和含水量,之后在土壤表面覆盖透明地膜,最后密封大棚,进行厌氧土壤灭菌处理20天;在灭菌结束后揭膜,将土壤晾晒一段时间,整地栽植下茬作物(番茄);以灌水不添加物料处理(CK)为对照。

本实施例1的结果表明:

1)较处理前电导率(972μs/cm)相比,CM处理后0-20cm土层土壤电导率下降了27.66%,而AB处理土壤电导率升高;且AB、CM处理后,土壤表层(0-20cm)土壤硝态氮含量较处理前均降低,分别降低了11.86%、96.48%,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程度;较CK处理番茄植株发病率相比,CM处理降低了40%,AB处理番茄发病率升高了40%。

2)采用本发明技术处理后,CM处理土壤中两种促生细菌属——Bacillus(芽孢杆菌属)和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较处理前(2.38%、0.84%)相比分别增加了883.46%、2266.34%;AB处理土壤中,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较处理前增加了168.99%。

3)经本发明技术处理后,三种病原真菌属-镰刀菌属(Fusarium)、马杜拉分枝菌属(Madurella)、油壶菌属(Olpidium)的相对丰度较处理前相比均降低;在AB、CM处理中镰刀菌属所占比例较处理前相比分别降低了74.14%、82.76%;马杜拉分枝菌属所占比例分别降低了54.99%、70.18%;CM处理中油壶菌属所占比例降低了7.56%,而AB处理中其所占比例升高。且三种有益真菌属曲霉属(Aspergillus)、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毛壳菌属(Chaetomium)相对丰度较处理前均有所增加;在AB、CM处理中曲霉属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123.08%、476.92%,枝顶孢霉属相对丰度分别提高43.86%、59.65%,毛壳菌属相对丰度分别提高158.33%、291.67%。

本实施例1的上述结果说明添加鸡粪的厌氧土壤灭菌处理改良效果更好。

实施例2

于2017年7月27日至8月24日在杨凌区大寨镇种植年限8年的日光温室内进行厌氧土壤灭菌。按要求加入鸡粪(CM)、芥菜秸秆(BJS);其中鸡粪添加量为3000kg/667m2、芥菜秸秆添加量为2250kg/667m2,每理6次重复。随后,各处理均加水至土壤饱和含水量,覆盖塑料薄膜隔绝土壤与大气气体交换,厌氧灭菌处理28天后揭膜,待土壤自然晾干后,种植下季作物(番茄);以不灌水不添加物料处理(CK)为对照。

本实施例2的结果表明:

1)采用本发明技术处理后,CM、BJS处理土壤中电导率较处理前电导率(953μs/cm,超过蔬菜正常生长的EC临界值600μs/cm)相比均降低,且降低幅度分别达46.9%、36.3%,并且均降低至蔬菜可正常生长的适宜范围;较处理前有机质含量相比,两处理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除此之外,且均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累积的硝态氮,从而减轻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程度。

2)对照处理番茄发病率为20%,添加鸡粪、芥菜秸秆的处理均无发病植株。

本实施例2的上述结果说明,添加鸡粪、芥菜秸秆的厌氧灭菌处理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且可以降低作物的发病率。

表1.厌氧土壤灭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上述方法以形成厌氧环境为基础并多在高温季节进行,同时需要加入大量易分解有机物料创造厌氧环境使大多好气病原菌微生物无法生存。然而,生产实践中,添加有机物料一般就地取材,而不同添加物料性质不同、厌氧灭菌实施的土壤及环境条件不同,实施后灭菌的效果亦具有较大差异。添加未腐熟鸡粪,其在腐熟过程中能提高土壤温度,还可分解产生有机酸、氨气、硫化氢等,从而杀灭或抑制病原菌,并且能够减轻其在外堆放腐熟时对环境的污染;添加芸苔属植物-芥菜秸秆,是因为其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降解生成的异硫氰酸酯具有抑制植物寄生线虫、杂草、病原真菌等作用。因此本发明选取未腐熟鸡粪、芥菜秸秆等物料,通过厌氧灭菌技术改良日光温室土壤,防控土传病害。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厌氧土壤灭菌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对于次生盐渍化土壤,可以降低土壤的EC值,从而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

(2)在厌氧条件下,产生大量的还原性产物,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改良土壤微生物区系,促进作物生长;

(3)所用有机物料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廉,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物料资源丰富,可以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轻农业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4)较其他土壤消毒方法相比,不需要添加化学品,环境友好;

(5)能有效改良土壤性质,改良成本低,时间短,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推广。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95662.0 (22)申请日 2018.07.19 (71)申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地址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邰城路3号 (72)发明人 陈竹君 张宁 高晶波 罗伟 周建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董芙蓉 (51)Int.Cl. A01B 79/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 理化性质的方法, 涉。

2、及农业土壤修复与农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方法首先是在发生连作障碍的 土壤中添加有机物料, 然后灌水覆膜, 维持厌氧 环境3-4周。 本发明创造的厌氧环境不仅能够改 善土壤的微生物区系, 而且能够提高土壤部分养 分的含量、 降低土壤电导率, 从而改善了土壤性 质; 本发明所用物料易于获取, 操作过程简单, 可 在北方地区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9121521 A 2019.01.04 CN 109121521 A 1.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具体实施过程 为: 在发生连作障碍的日光温室土壤中, 通过向待改善土壤中添加易降。

3、解的有机物料, 并灌 水、 覆膜创造厌氧环境, 维持所述厌氧环境3-4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是在夏季高温日光温室种植休闲期间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有机物料为未腐熟鸡粪和/或芥菜秸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未腐熟鸡粪的添加量为2000-3000kg/667m2, 所述芥菜秸秆的添加量为1000-2250kg/667m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

4、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维持所述厌氧环境的具体方法是通过灌水且覆盖薄膜来隔绝土壤与大气的交换, 其中灌水 是向所述待改善土壤的30cm-35cm深土层中灌水至其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外 界环境温度高于25以上, 日光温室封闭棚膜后棚内的温度60以上不低于7天, 15cm深土 层的温度为30-50时, 维持所述厌氧环境3-4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21521 A 2 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土壤修复与农业应用技术领域,。

5、 尤其涉及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 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设施蔬菜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化栽培, 随着栽培年限和重茬种植的增加, 设施 土壤普遍出现次生盐渍化、 酸化、 养分失调、 微生物区系破坏、 土传病害加重等一系列质量 退化及连作障碍问题。 上述问题的产生, 严重影响菜农收入和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0003 传统的化学熏蒸土壤灭菌方法在控制以土传病虫害为主的连作障碍方面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但是, 化学熏蒸土壤灭菌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如最常用的溴甲烷会破坏臭 氧。 0004 因此, 生产实际中亟需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且环境友好的可行方 法。 发明内容 0。

6、005 有鉴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 主 要目的是解决北方日光温室土壤连作障碍问题, 修复改良土壤性质退化。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性质的方法, 所述方法 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在发生连作障碍的日光温室土壤中, 通过向待改善土壤中添加易降解 的有机物料, 并灌水、 覆膜创造厌氧环境, 维持所述厌氧环境3-4周。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防控土传病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是在夏季高温日光温室种 植休闲期间进行。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有机物料为未腐熟鸡。

7、粪和/或芥菜秸秆。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未腐熟鸡粪的添加量为2000-3000kg/667m2, 所述芥菜秸秆的添加 量为1000-2250kg/667m2。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维持厌氧环境的具体方法是通过灌水且覆盖薄膜来隔绝土壤与大 气的交换, 其中灌水是向所述待改善土壤的30cm-35cm深土层中灌水至其含水量达到饱和 状态。 0012 作为优选,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25以上, 日光温室封闭棚膜后棚内的温度60 以上不低于7天, 温室15cm深土层的温度为30-50时, 维持所述厌氧环境3-4周。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 本发明针对日光温室。

8、土壤土传病害及土壤理化性质退化的问题, 采用厌氧土壤灭 菌技术, 即向待处理日光温室土壤中添加易降解的有机物料、 再灌水、 最后覆膜, 在土壤中 形成厌氧环境, 并维持厌氧环境3-4周。 本发明采用上述在高温环境下添加有机物料创造厌 氧环境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土壤部分养分的含量、 降低土壤电导率, 而且能够改善土壤的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121521 A 3 微生物区系, 从而达到防控日光温室土传病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土壤灭菌技术原理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土壤灭菌处理前后电导率EC的变化图; 001。

9、7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厌氧土壤灭菌处理前后0-20cm土层硝态氮含量的变化 图; 0018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处理前后两种促生细菌属相对丰度的变化图; 0019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处理前后主要真菌属相对丰度的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 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方案、 特征及其功效, 详细说明如后。 下 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 结构、 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1 实施例1 0022 在春茬作物收获后, 清除田间的作物残体和杂草, 于2016年7月2。

10、0日-2016年8月9 日在杨凌区大寨镇设施栽培基地的日光温室高温夏闲期进行厌氧土壤灭菌, 试验选取的物 料为未腐熟干鸡粪(CM)、 碳铵(AB, 当地农户高温闷棚时常用来杀根结线虫); 添加物使用量 分别为: 鸡粪2000kg/667m2、 碳铵250kg/667m2。 每个处理重复3次, 田间随机排列, 试验小区 面积为10m2, 小区间开沟用塑料膜隔离。 将物料均匀施入土壤表面后, 深耕土壤20cm, 平整 地块、 30-35cm土层灌水至土壤饱和含水量, 之后在土壤表面覆盖透明地膜, 最后密封大棚, 进行厌氧土壤灭菌处理20天; 在灭菌结束后揭膜, 将土壤晾晒一段时间, 整地栽植下茬作。

11、物 (番茄); 以灌水不添加物料处理(CK)为对照。 0023 本实施例1的结果表明: 0024 1)较处理前电导率(972 s/cm)相比, CM处理后0-20cm土层土壤电导率下降了 27.66, 而AB处理土壤电导率升高; 且AB、 CM处理后, 土壤表层(0-20cm)土壤硝态氮含量较 处理前均降低, 分别降低了11.86、 96.48,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程度; 较CK处理番茄植株发病率相比, CM处理降低了40, AB处理番茄发病率升高了40。 0025 2)采用本发明技术处理后, CM处理土壤中两种促生细菌属Bacillus(芽孢杆 菌属)和Pseudomonas(。

12、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较处理前(2.38、 0.84)相比分别增加了 883.46、 2266.34; AB处理土壤中, 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较处理前增加了168.99。 0026 3)经本发明技术处理后, 三种病原真菌属-镰刀菌属(Fusarium)、 马杜拉分枝菌属 (Madurella)、 油壶菌属(Olpidium)的相对丰度较处理前相比均降低; 在AB、 CM处理中镰刀 菌属所占比例较处理前相比分别降低了74.14、 82.76; 马杜拉分枝菌属所占比例分别 降低了54.99、 70.18; CM处理中油壶菌属所占比例降低了7.56, 而AB处理中其所占比 例升高。 且三种有益真菌属曲霉。

13、属(Aspergillus)、 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 毛壳菌属 (Chaetomium)相对丰度较处理前均有所增加; 在AB、 CM处理中曲霉属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 123.08、 476.92, 枝顶孢霉属相对丰度分别提高43.86、 59.65, 毛壳菌属相对丰度 分别提高158.33、 291.67。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9121521 A 4 0027 本实施例1的上述结果说明添加鸡粪的厌氧土壤灭菌处理改良效果更好。 0028 实施例2 0029 于2017年7月27日至8月24日在杨凌区大寨镇种植年限8年的日光温室内进行厌氧 土壤灭菌。 按要求加入鸡粪。

14、(CM)、 芥菜秸秆(BJS); 其中鸡粪添加量为3000kg/667m2、 芥菜秸 秆添加量为2250kg/667m2, 每理6次重复。 随后, 各处理均加水至土壤饱和含水量, 覆盖塑料 薄膜隔绝土壤与大气气体交换, 厌氧灭菌处理28天后揭膜, 待土壤自然晾干后, 种植下季作 物(番茄); 以不灌水不添加物料处理(CK)为对照。 0030 本实施例2的结果表明: 0031 1)采用本发明技术处理后, CM、 BJS处理土壤中电导率较处理前电导率(953 s/cm, 超过蔬菜正常生长的EC临界值600 s/cm)相比均降低, 且降低幅度分别达46.9、 36.3, 并且均降低至蔬菜可正常生长的。

15、适宜范围; 较处理前有机质含量相比, 两处理均能够在一 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从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除此之外, 且均能够有效去除土壤 中累积的硝态氮, 从而减轻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程度。 0032 2)对照处理番茄发病率为20, 添加鸡粪、 芥菜秸秆的处理均无发病植株。 0033 本实施例2的上述结果说明, 添加鸡粪、 芥菜秸秆的厌氧灭菌处理不仅可以改善土 壤的理化性质, 而且可以降低作物的发病率。 0034 表1.厌氧土壤灭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的影响 0035 0036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上述方法以形成厌氧环境为基础并多在高温季节进行, 同时 需要加入大量易分解有机物料创造厌氧。

16、环境使大多好气病原菌微生物无法生存。 然而, 生 产实践中, 添加有机物料一般就地取材, 而不同添加物料性质不同、 厌氧灭菌实施的土壤及 环境条件不同, 实施后灭菌的效果亦具有较大差异。 添加未腐熟鸡粪, 其在腐熟过程中能提 高土壤温度, 还可分解产生有机酸、 氨气、 硫化氢等, 从而杀灭或抑制病原菌, 并且能够减轻 其在外堆放腐熟时对环境的污染; 添加芸苔属植物-芥菜秸秆, 是因为其含有的硫代葡萄糖 苷降解生成的异硫氰酸酯具有抑制植物寄生线虫、 杂草、 病原真菌等作用。 因此本发明选取 未腐熟鸡粪、 芥菜秸秆等物料, 通过厌氧灭菌技术改良日光温室土壤, 防控土传病害。 0037 综上所述本发。

17、明的厌氧土壤灭菌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8 (1)对于次生盐渍化土壤, 可以降低土壤的EC值, 从而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 0039 (2)在厌氧条件下, 产生大量的还原性产物, 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数 量, 改良土壤微生物区系, 促进作物生长;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9121521 A 5 0040 (3)所用有机物料可就地取材, 成本低廉, 作物秸秆、 畜禽粪便等物料资源丰富, 可 以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减轻农业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0041 (4)较其他土壤消毒方法相比, 不需要添加化学品, 环境友好; 0042 (5)能有效改良土壤性质, 改良。

18、成本低, 时间短, 操作过程简单, 易于推广。 0043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 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0044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 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 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 准。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121521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109121521 A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109121521 A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109121521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