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31743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82435.4

申请日:

2010.05.12

公开号:

CN102242551A

公开日:

2011.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B1/2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赵世峰变更后:赵世峰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疏影路711弄33号1101室变更后: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疏影路838弄4号503室|||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20申请日:20100512|||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20; E04C1/00; E04C5/02; E04C5/07;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B1/20

申请人:

赵世峰

发明人:

赵世峰

地址: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疏影路711弄33号11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以采用预制配筋砌块作为模板浇筑混凝土的结构体系施工措施。采用沿孔洞周边配有封闭箍筋的预制混凝土空心砌块。以竖向孔砌块为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柱。以水平孔砌块为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梁。以肋梁、砌块为底部模板浇筑上部板混凝土,形成带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填充砌块内配受拉筋。采用配有水平箍筋的空心砌块,对孔错缝搭接砌筑剪力墙并灌孔浇筑混凝土。对于高烈度抗震设防地区的配筋砌块混凝土结构,可采用隔震、减震措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其特征是:先砌筑配
有箍筋的砌块,砌块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模板,浇筑混凝土柱、梁、剪力墙,模
板成为结构的一部分;以预制的肋梁、填充的砌块或砖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模板,
浇筑混凝土楼板;这种配筋砌块混凝土结构处于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地
区时可采取隔震、减震措施;对于设防烈度为6度或6度以下的结构不采取隔
震、减震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
系,其特征是:砌块为沿孔洞周边混凝土壁内配有箍筋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箍
筋可以是钢筋、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砌块内混凝土表面及外侧与现浇混凝土接
触的表面可以设置凹槽或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
系,其特征是:填充砌块内受拉侧配有纵向受力筋;受力筋可以是钢筋、碳纤
维或玻璃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
系,其特征是:砌块柱采用先砌砌块后放置设计需要的纵向受力钢筋再浇筑混
凝土的方式施工;砌块中预先配置设计需要的水平箍筋,箍筋近砌块内表面;
较大、较长的异形柱及大截面尺寸柱可以用配筋砌块组合砌筑,配纵向钢筋及
水平缝箍筋后浇筑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
系,其特征是:砌块梁下部采用先砌砌块后放置设计需要的纵向受力钢筋再浇
筑混凝土的方法施工;砌块中预先配置设计需要的竖向箍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
系,其特征是:砌块板采用先放置预制的小型肋梁后填筑砌块再绑扎、放置设
计需要的水平钢筋网片并浇筑上部混凝土楼板的方法施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
系,其特征是:砌块剪力墙采用配有箍筋的配筋砌块砌筑;对孔错缝搭砌,灌
孔现浇混凝土、配水平及竖向钢筋。

说明书

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可以适
用于民用建筑结构及中小型多层工业建筑结构。可以大幅减小施工过程中对模
板的消耗,缩短工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施工技术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有现浇整体式混凝土结
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但现浇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需
要模板,对模板消耗较大,施工工期较长;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整
体性较差,抗震性能较差,对吊装机具要求较高。混凝土砌块常用于无筋砌体
结构及配筋砌体结构中,其受力性能体现为砌体的受力特点,承载力相对较低,
尤其是抗拉、抗弯能力较低,用于配筋砌体剪力墙中时,受力特点接近钢筋混
凝土剪力墙。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结构底部设置水平隔震层,即基础隔震,或者
在建筑中部设置水平隔震层,即层间隔震。减震技术是在建筑结构中设置阻尼
器,增加结构阻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施工技术条件下现浇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对模板大量消耗的不
足,以及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较差、对吊装机具要求较高的
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措施,这种措施用配筋砌块作为模板现浇混凝土,
大幅减小了主要受力构件对模板的消耗,砌块不需要吊装机具,预制的肋梁自
重较小,也克服了装配式结构在使用中容易漏水的不足。在高烈度抗震设防地
区采用隔震、减震措施,以降低对结构整体性的要求。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种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①采用沿孔洞周边配有封闭
箍筋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箍筋近砌块内表面,配筋可以是钢筋、碳纤维、玻璃
纤维。砌块内混凝土表面及外侧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表面预制时可以设置凹槽
或凸起,以增强与现浇混凝土部分的粘结能力,也可以局部埋短钢筋;纵向凹
槽或凸条预制时比较容易拆模。②先砌筑配水平箍筋的竖向孔砌块,放置纵向
钢筋,再以砌块为模板浇筑内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柱。③先干砌配竖向
箍筋的水平孔砌块,放置纵向钢筋,再以砌块为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
凝土梁的下部,再后浇混凝土梁的上部叠合部分,形成整个钢筋混凝土梁。梁
也可以不分次浇筑,最后与板一次性共同浇筑完成。分次浇筑时梁可以作为肋
梁的支承。梁砌块内混凝土表面以及上部外侧表面预制时可以设置凹槽或凸起,
以增强与现浇混凝土的粘结能力。对于个别小梁或扁梁,不需要时可不设砌块
外伸箍筋部分及砌块内部分隔壁。④先安放钢筋混凝土肋梁,再在肋梁间填筑
砌块或砖,放置钢筋网片,以肋梁、砌块或砖为底部模板浇筑上部板混凝土,
形成带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顶面预制时可以设置凸起,以增强与现浇混
凝土部分的粘结能力。考虑地震力较大的情况时,在肋梁间的填筑砌块内受拉
侧配受拉筋,受力筋可以是钢筋、碳纤维、玻璃纤维。板的现浇部分与梁的现
浇叠合部分同时浇筑。⑤对于剪力墙,采用配有水平箍筋的空心砌块,对孔错
缝搭接砌筑,并灌孔现浇混凝土,在竖孔中配置纵向钢筋、在水平缝中配置水
平钢筋,剪力墙中的暗柱、暗梁按照柱、梁的砌筑方式完成。较厚的剪力墙也
可以设现浇混凝土夹心层。⑥对于高烈度抗震设防地区,可采用隔震、减震措
施,减小地震反应,增加结构可靠度,克服整体性略差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不
足。对于设防烈度为6度或6度以下的结构不采用隔震、减震措施。

对于圆形截面柱,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其螺旋箍筋外侧保护层混凝土易
脱落,与整体现浇混凝土柱比较,配筋砌块混凝土柱整体性略差的不足不会显
现。对于大截面尺寸柱,可以采用矩形截面配筋砌块组合搭砌为“回字形”截
面,配纵向钢筋及水平缝箍筋后,再现浇中部砌块所围范围以及各砌块内孔范
围,砌块的内侧壁可以预留孔,使砌块所围范围与各砌块内孔范围连通,可以
方便浇筑施工,也加强柱的整体性;需加强混凝土间粘结性能时,与现浇混凝
土接触的砌块表面可以设置凹槽或凸起,也可以埋短钢筋。对于截面较大、较
长的异形柱,可以采用矩形截面配筋砌块对孔组合搭砌,配纵向钢筋及水平缝
箍筋后,再现浇混凝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预制砌块与现浇混凝土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
避免或大幅减小模板工程的工作量,减小了模板的损耗,减少了木模板的使用,
也减少了脚手架的工程量,为碳排放低的施工建筑,也加快了施工进度,方便
定型生产,减小了施工的繁杂程度,也方便乡村房屋自建。克服了形状不规则
结构部分在现浇时需要大量木模板的不足;尤其是采用配箍筋圆形空心砌块浇
筑钢筋混凝土柱时,其节约木模板、降低造价、施工简单、加快施工进度而整
体性能、受力性能仍保持良好的优势显著。采用填充砌块后,楼板的隔音、保
温、隔热性能得到提高,也减轻了楼板自重,克服了装配式结构容易漏水的不
足。在高烈度抗震设防地区采用隔震、减震措施,减小地震反应,提高结构可
靠度,也克服了整体性略差的不足。具体施工时也是可行的,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图6是本发明中柱子砌块的六种水平面剖面图。图1为方形截面柱砌块
截面图,箍筋沿内表面,以便较好约束纵向受力筋。先用砌块沿高度方向砌筑
为柱,在内侧周边根据需要配置纵向钢筋后,浇筑内部混凝土。箍筋可以是钢
筋、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图2为较大截面尺寸的方形截面柱砌块水平剖面及箍筋
布置,为减轻每块砌块自重,方便施工,砌块厚度可以较小。图3为大截面尺寸
且需较多箍筋的方形截面柱砌块水平剖面及箍筋布置。图4为矩形截面柱砌块水
平剖面及箍筋布置,也可以用于组合砌筑大截面柱。图5为长宽比大的矩形截面
柱砌块水平剖面及箍筋布置,可以用于组合砌筑大截面柱及异形柱。图6为圆形
截面柱砌块水平剖面及箍筋布置。砌块截面外轮廓形状可以是正方形、矩形、
多边形、圆形、工字形及异形截面。

图7、图8是本发明中梁的截面图。阴影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图7为梁砌
块、预制肋梁、现浇混凝土位置关系截面图。图8也是梁砌块、预制肋梁、现浇
混凝土位置关系截面图,与图7的预制肋梁截面不同。图9为图7中的配筋砌块部
分的截面图,砌块上部壁及内部分隔壁预留孔洞,以方便浇筑混凝土。

图10~图14是本发明中板的截面图,说明现浇板、填充砌块、肋梁位置关系;
斜阴影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网状阴影部分为填充砌块或砖,无阴影部分为
预制的肋梁。图10中肋梁为倒T形截面,填充砌块为配筋砌块。图11中相邻肋梁
紧靠,填充砌块不配筋。图12中肋梁为工字形截面,填充砌块为配筋砌块。图
13中工字形截面肋梁上下翼缘宽度不同,填充砌块为配筋砌块。图14中肋梁为
工字形截面,填充砌块为矩形砌块,填充砌块根据需要配筋或不配筋。

图15~图18是本发明中板间配筋填充砌块剖面图——沿肋梁间距方向;分别
为不同的受拉筋配筋形式。配筋后,可防止砌块因开裂而掉落。

具体实施方式

砌块柱采用先砌砌块后放置设计需要的纵向受力钢筋再浇筑混凝土的方式
施工,但柱底部需要留空,以方便纵向钢筋在底部的搭接。底部局部可用钢模
支承,留空上方的砌块壁厚局部加大外伸,以防止与钢模接触面局部压坏。钢
筋搭接好以后,留空处用模板或砌块封堵,浇筑柱内部混凝土。砌块中预先配
好设计需要的水平箍筋,箍筋近砌块内表面。砌筑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砌块混
凝土强度。圆形截面砌块也可以采用高速离心法生产。

砌块梁下部采用先砌砌块后放置设计需要的纵向受力钢筋再浇筑混凝土的
方法施工。①在支承上设计位置水平对孔放好砌块,砌块间缝隙外侧用橡胶带
或者塑料密封带封堵,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跑浆,也保证缝隙处混凝土浇筑质量,
砌块中预先配置设计需要的竖向箍筋,箍筋近砌块内表面。②在水平孔中放置
水平纵向钢筋并采取固定措施——可以用分布筋固定,再浇筑混凝土,砌块上
部壁及内部分隔壁局部留孔,方便浇筑、振捣混凝土。③砌块梁上部采用叠合
梁的方法,与楼板混凝土一起浇筑;分次浇筑时梁可以作为肋梁的支承。梁的
混凝土也可以不分次浇筑,而是与板的混凝土同时一次性浇筑完成。

砌块板采用先放置预制的小型肋梁后填筑砌块再绑扎、放置设计需要的水
平钢筋网片并浇筑上部混凝土的方法施工。①架好脚手架,把预制的肋梁放置
于支承处,端部放在梁的预制砌块上部,但施工时预制肋梁传递的荷载由脚手
架支承承担,梁分次浇筑时可以作为肋梁的支承;肋梁跨度较大时,中部也设
置竖向支承防止施工时挠度过大;肋梁截面宽度较小,以减小自重,方便施工。
②在肋梁之间填筑小型砌块或砖,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实。③绑扎、放置设计需
要的钢筋网片,浇筑上部楼板的混凝土。

施工时的支承:砌块梁施工前先架好脚手架作为支承,砌块自重及其传递
的荷载由支承承担,在施工时其荷载不传递给柱。预制的肋梁施工前也先架好
脚手架作为支承,预制的肋梁自重及其传递的荷载由临时支承承担,在施工时
其荷载不传递给砌块梁;梁的混凝土分次浇筑时,肋梁荷载可以传递给第一次
浇筑的砌块梁部分。在满足施工期间承载力要求的条件下,支承的局部也可以
用砖或砌块作为支承。

每层的主要施工顺序为:先施工柱,后施工梁,最后浇筑板。

隔震措施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方法,预埋件埋于现浇混凝土中。

在图1~图6中,砌块上下对齐砌筑,再沿砌块内侧周边放置纵向受力筋,
浇筑混凝土。具体尺寸及钢筋数目可根据计算及构造要求确定。在图4、图5中,
砌块可用于组合砌筑大截面柱、异形柱、剪力墙,上、下层搭砌。

把图9的砌块沿梁长度方向对孔紧密安放,布置纵向受力筋并采取固定措
施——可以用分布筋固定,再把预制的肋梁安放就位,并在肋梁间填筑砌块或
砖,布置板的钢筋,最后现浇其余混凝土——图7中阴影部分。梁的混凝土也
可以两次浇筑。浇筑混凝土前,梁的砌块间缝隙可采用密封带在外侧封堵。

在图10~图14中,先放置预制的肋梁,然后填筑预制肋梁之间的砌块或砖,
布置板的箍筋,最后现浇上部混凝土。

在图15~图18中,砌块或砖为预制。

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42551A43申请公布日20111116CN102242551ACN102242551A21申请号201010182435422申请日20100512E04B1/20200601E04C1/00200601E04C5/02200601E04C5/07200601E04B1/9820060171申请人赵世峰地址201100上海市闵行区疏影路711弄33号1101室72发明人赵世峰54发明名称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57摘要一种可以采用预制配筋砌块作为模板浇筑混凝土的结构体系施工措施。采用沿孔洞周边配有封闭箍筋的预制混凝土空心砌块。以竖向孔砌块为模板浇筑。

2、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柱。以水平孔砌块为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梁。以肋梁、砌块为底部模板浇筑上部板混凝土,形成带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填充砌块内配受拉筋。采用配有水平箍筋的空心砌块,对孔错缝搭接砌筑剪力墙并灌孔浇筑混凝土。对于高烈度抗震设防地区的配筋砌块混凝土结构,可采用隔震、减震措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CN102242556A1/1页21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其特征是先砌筑配有箍筋的砌块,砌块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模板,浇筑混凝土柱、梁、剪力墙,模板成为结构的一部分;以预制的肋梁、填充的砌块。

3、或砖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模板,浇筑混凝土楼板;这种配筋砌块混凝土结构处于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地区时可采取隔震、减震措施;对于设防烈度为6度或6度以下的结构不采取隔震、减震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其特征是砌块为沿孔洞周边混凝土壁内配有箍筋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箍筋可以是钢筋、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砌块内混凝土表面及外侧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可以设置凹槽或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其特征是填充砌块内受拉侧配有纵向受力筋;受力筋可以是钢筋、碳纤维或玻璃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

4、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其特征是砌块柱采用先砌砌块后放置设计需要的纵向受力钢筋再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施工;砌块中预先配置设计需要的水平箍筋,箍筋近砌块内表面;较大、较长的异形柱及大截面尺寸柱可以用配筋砌块组合砌筑,配纵向钢筋及水平缝箍筋后浇筑混凝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其特征是砌块梁下部采用先砌砌块后放置设计需要的纵向受力钢筋再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施工;砌块中预先配置设计需要的竖向箍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其特征是砌块板采用先放置预制的小型肋梁后填筑砌块再绑扎、放置设计需要的水平钢筋网片并浇筑上部。

5、混凝土楼板的方法施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其特征是砌块剪力墙采用配有箍筋的配筋砌块砌筑;对孔错缝搭砌,灌孔现浇混凝土、配水平及竖向钢筋。权利要求书CN102242551ACN102242556A1/4页3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可以适用于民用建筑结构及中小型多层工业建筑结构。可以大幅减小施工过程中对模板的消耗,缩短工期。背景技术0002目前,公知施工技术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有现浇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但现浇整体式。

6、混凝土结构需要模板,对模板消耗较大,施工工期较长;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较差,抗震性能较差,对吊装机具要求较高。混凝土砌块常用于无筋砌体结构及配筋砌体结构中,其受力性能体现为砌体的受力特点,承载力相对较低,尤其是抗拉、抗弯能力较低,用于配筋砌体剪力墙中时,受力特点接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结构底部设置水平隔震层,即基础隔震,或者在建筑中部设置水平隔震层,即层间隔震。减震技术是在建筑结构中设置阻尼器,增加结构阻尼。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施工技术条件下现浇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对模板大量消耗的不足,以及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较差、对吊装机具要求较高的不足,本发明。

7、提供了一种改进措施,这种措施用配筋砌块作为模板现浇混凝土,大幅减小了主要受力构件对模板的消耗,砌块不需要吊装机具,预制的肋梁自重较小,也克服了装配式结构在使用中容易漏水的不足。在高烈度抗震设防地区采用隔震、减震措施,以降低对结构整体性的要求。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种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沿孔洞周边配有封闭箍筋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箍筋近砌块内表面,配筋可以是钢筋、碳纤维、玻璃纤维。砌块内混凝土表面及外侧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表面预制时可以设置凹槽或凸起,以增强与现浇混凝土部分的粘结能力,也可以局部埋短钢筋;纵向凹槽或凸条预制时比较容易拆模。先砌筑配水平。

8、箍筋的竖向孔砌块,放置纵向钢筋,再以砌块为模板浇筑内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柱。先干砌配竖向箍筋的水平孔砌块,放置纵向钢筋,再以砌块为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梁的下部,再后浇混凝土梁的上部叠合部分,形成整个钢筋混凝土梁。梁也可以不分次浇筑,最后与板一次性共同浇筑完成。分次浇筑时梁可以作为肋梁的支承。梁砌块内混凝土表面以及上部外侧表面预制时可以设置凹槽或凸起,以增强与现浇混凝土的粘结能力。对于个别小梁或扁梁,不需要时可不设砌块外伸箍筋部分及砌块内部分隔壁。先安放钢筋混凝土肋梁,再在肋梁间填筑砌块或砖,放置钢筋网片,以肋梁、砌块或砖为底部模板浇筑上部板混凝土,形成带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顶。

9、面预制时可以设置凸起,以增强与现浇混凝土部分的粘结能力。考虑地震力较大的情况时,在肋梁间的填筑砌块内受拉侧配受拉筋,受力筋可以是钢筋、碳纤维、玻璃纤维。板的现浇部分与梁的现浇叠合部分说明书CN102242551ACN102242556A2/4页4同时浇筑。对于剪力墙,采用配有水平箍筋的空心砌块,对孔错缝搭接砌筑,并灌孔现浇混凝土,在竖孔中配置纵向钢筋、在水平缝中配置水平钢筋,剪力墙中的暗柱、暗梁按照柱、梁的砌筑方式完成。较厚的剪力墙也可以设现浇混凝土夹心层。对于高烈度抗震设防地区,可采用隔震、减震措施,减小地震反应,增加结构可靠度,克服整体性略差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不足。对于设防烈度为6度或6度。

10、以下的结构不采用隔震、减震措施。0005对于圆形截面柱,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其螺旋箍筋外侧保护层混凝土易脱落,与整体现浇混凝土柱比较,配筋砌块混凝土柱整体性略差的不足不会显现。对于大截面尺寸柱,可以采用矩形截面配筋砌块组合搭砌为“回字形”截面,配纵向钢筋及水平缝箍筋后,再现浇中部砌块所围范围以及各砌块内孔范围,砌块的内侧壁可以预留孔,使砌块所围范围与各砌块内孔范围连通,可以方便浇筑施工,也加强柱的整体性;需加强混凝土间粘结性能时,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砌块表面可以设置凹槽或凸起,也可以埋短钢筋。对于截面较大、较长的异形柱,可以采用矩形截面配筋砌块对孔组合搭砌,配纵向钢筋及水平缝箍筋后,再现浇混凝土。

11、。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预制砌块与现浇混凝土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避免或大幅减小模板工程的工作量,减小了模板的损耗,减少了木模板的使用,也减少了脚手架的工程量,为碳排放低的施工建筑,也加快了施工进度,方便定型生产,减小了施工的繁杂程度,也方便乡村房屋自建。克服了形状不规则结构部分在现浇时需要大量木模板的不足;尤其是采用配箍筋圆形空心砌块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时,其节约木模板、降低造价、施工简单、加快施工进度而整体性能、受力性能仍保持良好的优势显著。采用填充砌块后,楼板的隔音、保温、隔热性能得到提高,也减轻了楼板自重,克服了装配式结构容易漏水的不足。在高烈度抗震设防地区采用隔震、减震措施,减小。

12、地震反应,提高结构可靠度,也克服了整体性略差的不足。具体施工时也是可行的,容易实现。附图说明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08图1图6是本发明中柱子砌块的六种水平面剖面图。图1为方形截面柱砌块截面图,箍筋沿内表面,以便较好约束纵向受力筋。先用砌块沿高度方向砌筑为柱,在内侧周边根据需要配置纵向钢筋后,浇筑内部混凝土。箍筋可以是钢筋、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图2为较大截面尺寸的方形截面柱砌块水平剖面及箍筋布置,为减轻每块砌块自重,方便施工,砌块厚度可以较小。图3为大截面尺寸且需较多箍筋的方形截面柱砌块水平剖面及箍筋布置。图4为矩形截面柱砌块水平剖面及箍筋布置,也可以用于组合砌筑大截面柱。图。

13、5为长宽比大的矩形截面柱砌块水平剖面及箍筋布置,可以用于组合砌筑大截面柱及异形柱。图6为圆形截面柱砌块水平剖面及箍筋布置。砌块截面外轮廓形状可以是正方形、矩形、多边形、圆形、工字形及异形截面。0009图7、图8是本发明中梁的截面图。阴影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图7为梁砌块、预制肋梁、现浇混凝土位置关系截面图。图8也是梁砌块、预制肋梁、现浇混凝土位置关系截面图,与图7的预制肋梁截面不同。图9为图7中的配筋砌块部分的截面图,砌块上部壁及内部分隔壁预留孔洞,以方便浇筑混凝土。0010图10图14是本发明中板的截面图,说明现浇板、填充砌块、肋梁位置关系;斜阴说明书CN102242551ACN102242。

14、556A3/4页5影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网状阴影部分为填充砌块或砖,无阴影部分为预制的肋梁。图10中肋梁为倒T形截面,填充砌块为配筋砌块。图11中相邻肋梁紧靠,填充砌块不配筋。图12中肋梁为工字形截面,填充砌块为配筋砌块。图13中工字形截面肋梁上下翼缘宽度不同,填充砌块为配筋砌块。图14中肋梁为工字形截面,填充砌块为矩形砌块,填充砌块根据需要配筋或不配筋。0011图15图18是本发明中板间配筋填充砌块剖面图沿肋梁间距方向;分别为不同的受拉筋配筋形式。配筋后,可防止砌块因开裂而掉落。具体实施方式0012砌块柱采用先砌砌块后放置设计需要的纵向受力钢筋再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施工,但柱底部需要留空,以方。

15、便纵向钢筋在底部的搭接。底部局部可用钢模支承,留空上方的砌块壁厚局部加大外伸,以防止与钢模接触面局部压坏。钢筋搭接好以后,留空处用模板或砌块封堵,浇筑柱内部混凝土。砌块中预先配好设计需要的水平箍筋,箍筋近砌块内表面。砌筑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砌块混凝土强度。圆形截面砌块也可以采用高速离心法生产。0013砌块梁下部采用先砌砌块后放置设计需要的纵向受力钢筋再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施工。在支承上设计位置水平对孔放好砌块,砌块间缝隙外侧用橡胶带或者塑料密封带封堵,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跑浆,也保证缝隙处混凝土浇筑质量,砌块中预先配置设计需要的竖向箍筋,箍筋近砌块内表面。在水平孔中放置水平纵向钢筋并采取固定措施可以用分。

16、布筋固定,再浇筑混凝土,砌块上部壁及内部分隔壁局部留孔,方便浇筑、振捣混凝土。砌块梁上部采用叠合梁的方法,与楼板混凝土一起浇筑;分次浇筑时梁可以作为肋梁的支承。梁的混凝土也可以不分次浇筑,而是与板的混凝土同时一次性浇筑完成。0014砌块板采用先放置预制的小型肋梁后填筑砌块再绑扎、放置设计需要的水平钢筋网片并浇筑上部混凝土的方法施工。架好脚手架,把预制的肋梁放置于支承处,端部放在梁的预制砌块上部,但施工时预制肋梁传递的荷载由脚手架支承承担,梁分次浇筑时可以作为肋梁的支承;肋梁跨度较大时,中部也设置竖向支承防止施工时挠度过大;肋梁截面宽度较小,以减小自重,方便施工。在肋梁之间填筑小型砌块或砖,缝隙。

17、用水泥砂浆填实。绑扎、放置设计需要的钢筋网片,浇筑上部楼板的混凝土。0015施工时的支承砌块梁施工前先架好脚手架作为支承,砌块自重及其传递的荷载由支承承担,在施工时其荷载不传递给柱。预制的肋梁施工前也先架好脚手架作为支承,预制的肋梁自重及其传递的荷载由临时支承承担,在施工时其荷载不传递给砌块梁;梁的混凝土分次浇筑时,肋梁荷载可以传递给第一次浇筑的砌块梁部分。在满足施工期间承载力要求的条件下,支承的局部也可以用砖或砌块作为支承。0016每层的主要施工顺序为先施工柱,后施工梁,最后浇筑板。0017隔震措施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方法,预埋件埋于现浇混凝土中。0018在图1图6中,砌块上下对齐砌筑,再沿。

18、砌块内侧周边放置纵向受力筋,浇筑混凝土。具体尺寸及钢筋数目可根据计算及构造要求确定。在图4、图5中,砌块可用于组合砌筑大截面柱、异形柱、剪力墙,上、下层搭砌。0019把图9的砌块沿梁长度方向对孔紧密安放,布置纵向受力筋并采取固定措施可以用分布筋固定,再把预制的肋梁安放就位,并在肋梁间填筑砌块或砖,布置板的钢筋,说明书CN102242551ACN102242556A4/4页6最后现浇其余混凝土图7中阴影部分。梁的混凝土也可以两次浇筑。浇筑混凝土前,梁的砌块间缝隙可采用密封带在外侧封堵。0020在图10图14中,先放置预制的肋梁,然后填筑预制肋梁之间的砌块或砖,布置板的箍筋,最后现浇上部混凝土。0021在图15图18中,砌块或砖为预制。说明书CN102242551ACN102242556A1/5页7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242551ACN102242556A2/5页8图4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242551ACN102242556A3/5页9图8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242551ACN102242556A4/5页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242551ACN102242556A5/5页11图17图18说明书附图CN10224255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