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拔两用凿岩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拔两用凿岩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55155A43申请公布日20110817CN102155155ACN102155155A21申请号201010575364422申请日20101206E21B1/38200601A62B99/0020090171申请人董兰田地址250013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泺河小区8号楼4单元301室72发明人刘延民崔芳芳王东董婷婷董娜董兰田54发明名称打拔两用凿岩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拔两用凿岩器,属于救援装备领域,包括打拔锤、滑动杆、逆向拔击台、顺向打击台、拔击凿头和打击凿头。其特点是打拔锤顺滑动杆上下移动,向上冲击逆向拔击台,提供逆向冲击力,通过拔击凿头逆向破岩,向下冲击。
2、顺向打击台,提供顺向冲击力,通过打击凿头顺向破岩。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避免在遇难者身体上方或近旁顺向凿岩。凿岩器的顺向冲击力极易直接损伤,所溅碎石也易间接损伤遇难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灵活安全,适用于遇难者近身处凿岩的打拔两用凿岩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2页CN102155158A1/1页21一种打拔两用凿岩器,包括打拔锤、滑动杆、逆向拔击台、顺向打击台、凿杆、逆向拔击凿头和顺向打击凿头,其特征是打拔锤为设置有打拔锤把手的筒状重锤,可顺滑动杆上下移动,滑动杆上端为设置有上扶。
3、手的逆向拔击台,下端为设置有下扶手的顺向打击台,顺向打击台向下的延长部分设置凿杆固定库,凿杆固定库上底部设有凿杆栓槽,与凿杆栓槽呈90角设有向下贯通全程的凿杆插入槽筒,下口处设置稳固环,凿杆为圆柱形,尾端设置凿杆栓,头端设钩状拔击凿头,凿杆与拔击凿头间呈锐角连接形成打击凿头。权利要求书CN102155155ACN102155158A1/1页3打拔两用凿岩器0001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装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打拔两用凿岩器。0002二、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下塌方救援中人工破岩所使用器械、器材均以顺向冲击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需人工破岩的位置一般多在遇难者身体上方或近旁,这种顺向冲击力极。
4、易直接损伤、所溅碎岩也易间接损伤遇难者,造成二次伤害。0003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对遇难者造成二次伤害威胁的,即能提供顺向冲击力,又能提供逆向冲击力的打拔两用凿岩器。0004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打拔两用凿岩器,包括打拔锤、滑动杆、逆向拔击台、顺向打击台、凿杆、拔击凿头和打击凿头,其特征是打拔锤为设置有打拔锤把手的筒状重锤,可顺滑动杆上下移动,滑动杆上端为设置有上扶手的逆向拔击台,下端为设置有下扶手的顺向打击台,顺向打击台向下的延长部分设置凿杆固定库,凿杆固定库上底部设有凿杆栓槽,与凿杆栓槽呈90角设有向下贯通全程的凿杆插入槽筒,下口处设置稳固环,凿杆为圆柱。
5、形,尾端设置凿杆栓,头端设钩状拔击凿头,凿杆与拔击凿头间呈锐角连接形成打击凿头。四、附图说明0005附图1为打拔两用凿岩器的结构示意图。0006附图2为打拔两用凿岩器的打拔锤俯视示意图。0007附图3为打拔两用凿岩器的凿杆插入槽筒横断面示意图。0008附图标记打拔锤1、滑动杆2、逆向拔击台3、顺向打击台4、上扶手5、下扶手6、打拔锤把手7、凿杆8、凿杆固定库9、拔击凿头10、打击凿头11、凿杆栓12、凿杆栓槽13、凿杆插入槽筒14、稳固环15。0009五、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打拔两用凿岩器作以下详细说明0010一种打拔两用凿岩器,包括打拔锤1、滑动杆2、逆向拔击台3、顺向打击台4、凿。
6、杆8、拔击凿头10和打击凿头11,其特征是打拔两用凿岩器所有组件均有弹簧钢制做,打拔锤1为设置有打拔锤把手7的筒状重锤,可顺滑动杆2上下移动,滑动杆2上端为设置有上扶手5的逆向拔击台3,下端为设置有下扶手的顺向打击台4,顺向打击台4向下的延长部分设置凿杆固定库9,凿杆固定库9上底部设有凿杆栓槽13、与凿杆栓槽呈90角设有向下贯通全程的凿杆插入槽筒14,下口处设置稳固环15,凿杆8为圆柱形,尾端设置凿杆栓12,头端设钩状拔击凿头10,凿杆2与拔击凿头10呈锐角连接形成打击凿头11。拔击凿头10和打击凿头11可分别制做,打击或拔击凿岩专用。0011使用时将凿杆8顺凿杆插入槽筒14插入凿杆固定库9,旋转将凿杆栓12转入凿杆栓槽13,一手握上扶手5或下扶手6,对准目标岩石,另一手握打拔锤把手7,需逆向凿岩时,用力拉动打拔锤1,猛力撞击逆向拔击台3,需顺向凿岩时,将打拔锤猛力撞击顺向打击台4。0012本发明的打拔两用凿岩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做方便、使用灵活、安全、适用于遇难者近身处凿岩,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0013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说明书CN102155155ACN102155158A1/2页4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55155ACN102155158A2/2页5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15515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