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73103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61683.0

申请日:

2014.09.11

公开号:

CN104208909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17/02合同备案号:2016500000012让与人:重庆工商大学受让人:重庆工商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润滑油聚结分离与真空分离的装置申请日:20140911申请公布日:20141217授权公告日:20151118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606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17/02申请日:20140911|||公开

IPC分类号:

B01D17/02; C10M175/00

主分类号:

B01D17/02

申请人:

重庆工商大学

发明人:

刘先斌

地址:

400067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包括进口切换阀1和3、出口切换阀2和10、喷嘴4、真空压力表5、分离室外壳6、分离滤芯7、真空分离塔8、聚结滤芯9、放水阀11、积水室12及管道连接组成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可根据润滑油液的含水量指标,通过选择所述进出口切换阀(1)、(3)和(2)、(10)分别对污染油液进行聚结分离或真空分离净化。本技术方案具有增加功能、简化结构、降低油液过滤过程中的能耗的作用,优势明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口切换阀1和3、出口切换阀2和10、喷嘴4、真空压力表5、分离室外壳6、分离滤芯7、真空分离塔8、聚结滤芯9、放水阀11、积水室12及管道连接组成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室外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室外壳一端为球面、另一端为法兰结构的圆筒型横卧式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设置于分离室内顶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3相连。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分离塔8,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分离塔设置于分离室中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滤芯7和所述聚结滤芯8,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滤芯和所述聚结滤芯沿圆周D设置,且分离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上部两侧并用管道与出口切换阀2相连,且多支聚结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下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1相连。

6.
   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可根据润滑油液的含水量指标,通过选择所述进出口切换阀(1)、 (3)和(2)、(10)可分别对污染油液进行聚结分离或真空分离净化。

说明书

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油水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油液的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脱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润滑油油水分离技术领域用于脱水的方法主要有:离心分离技术、真空分离技术、加热沉降、聚结分离技术、吸附过滤等,每一种油水分离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设备对润滑油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油水分离技术越来越难于满足润滑油脱水需要,因此,油液净化装置向两种或多种技术组合的复合型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聚结分离与真空分离是两种不同原理的油水分离技术,聚结分离技术的特点是当润滑油中水分含量较高时能够快速分离,而当润滑油中水分含量较低时其分离效果不佳;真空分离技术的特点是分离速度不快,但当润滑油中水分含量较低时能够深度分离。如果将这两种分离技术组合应用效果最佳,既能实现降低油液过滤过程中的能耗,又能得到含水量满足要求的润滑油。
传统的方法是使用两台润滑油过滤设备,能否简化油液净化装置结构,节约设备制造成本投入?因此,研发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一体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包括进口切换阀1和3、出口切换阀2和10、喷嘴4、真空压力表5、分离室外壳6、分离滤芯7、真空分离塔8、聚结滤芯9、放水阀11、积水室12及管道连接组成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
优选地,所述分离室外壳6一端为球面、另一端为法兰结构的圆筒型横卧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喷嘴4设置于分离室内顶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3相连。
优选地,所述真空分离塔设置于分离室中部。
优选地,所述分离滤芯和所述聚结滤芯沿圆周D设置,且分离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上部两侧并用管道与出口切换阀2相连,且多支聚结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下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1相连。
优选地,所述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可根据润滑油液的含水量指标,通过选择所述进出口切换阀(1)、 (3)和(2)、(10)可分别对污染油液进行聚结分离或真空分离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的结构原理图:进口切换阀(1)、(3)、出口切换阀 (2)、(10)、喷嘴(4)、真空压力表 (5)、分离室外壳(6)、分离滤芯(7)、真空分离塔 (8)、聚结滤芯(9)、放水阀(11) 、积水室(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一体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可根据润滑油液的含水量指标,通过选择所述进出口切换阀(1)、 (3)和(2)、(10)可分别对污染油液进行聚结分离或真空分离净化。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包括进口切换阀1和3、出口切换阀2和10、喷嘴4、真空压力表5、分离室外壳6、分离滤芯7、真空分离塔8、聚结滤芯9、放水阀11、积水室12及管道连接组成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室外壳6一端为球面、另一端为法兰结构的圆筒型横卧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4设置于分离室内顶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3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分离塔设置于分离室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滤芯和所述聚结滤芯沿圆周D设置,且分离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上部两侧并用管道与出口切换阀2相连,且多支聚结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下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1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可根据润滑油液的含水量指标,通过选择所述进出口切换阀(1)、 (3)和(2)、(10)可分别对污染油液进行聚结分离或真空分离净化。
更具体地,当润滑油液的含水量较高时,打开切换阀(1)和(2)、关闭切换阀(3)和(10),选择聚结分离快速脱水;当润滑油液的含水量较低时,打开切换阀(3)和(10)、关闭切换阀(1)和(2),选择真空分离深度脱水。降低油液过滤过程中的能耗。
本技术方案与传统的聚结分离装置和真空分离装置比较,具有增加功能、简化结构、降低油液过滤过程中的能耗的作用,优势明显。

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890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08909A21申请号201410461683022申请日20140911B01D17/02200601C10M175/0020060171申请人重庆工商大学地址400067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72发明人刘先斌54发明名称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包括进口切换阀1和3、出口切换阀2和10、喷嘴4、真空压力表5、分离室外壳6、分离滤芯7、真空分离塔8、聚结滤芯9、放水阀11、积水室12及管道连接组成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与真空分离室。

2、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可根据润滑油液的含水量指标,通过选择所述进出口切换阀1、3和2、10分别对污染油液进行聚结分离或真空分离净化。本技术方案具有增加功能、简化结构、降低油液过滤过程中的能耗的作用,优势明显。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8909ACN104208909A1/1页21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口切换阀1和3、出口切换阀2和10、喷嘴4、真空压力表5、分离室外壳6、分离滤芯7、真空分离塔8、聚结滤芯9、放水阀11、积水室1。

3、2及管道连接组成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室外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室外壳一端为球面、另一端为法兰结构的圆筒型横卧式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设置于分离室内顶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3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分离塔8,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分离塔设置于分离室中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滤芯7和所述聚结滤芯8,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滤芯和所述聚结滤芯沿圆周D设置,且分离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上部两侧并用管道与出口切换阀2相连,且多支聚结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下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1相连。6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

4、,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可根据润滑油液的含水量指标,通过选择所述进出口切换阀1、3和2、10可分别对污染油液进行聚结分离或真空分离净化。权利要求书CN104208909A1/2页3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油水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油液的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脱水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润滑油油水分离技术领域用于脱水的方法主要有离心分离技术、真空分离技术、加热沉降、聚结分离技术、吸附过滤等,每一种油水分离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设备对润滑油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油水分离技术越来越难于满足润滑油脱水需要,因此,油。

5、液净化装置向两种或多种技术组合的复合型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0003聚结分离与真空分离是两种不同原理的油水分离技术,聚结分离技术的特点是当润滑油中水分含量较高时能够快速分离,而当润滑油中水分含量较低时其分离效果不佳;真空分离技术的特点是分离速度不快,但当润滑油中水分含量较低时能够深度分离。如果将这两种分离技术组合应用效果最佳,既能实现降低油液过滤过程中的能耗,又能得到含水量满足要求的润滑油。0004传统的方法是使用两台润滑油过滤设备,能否简化油液净化装置结构,节约设备制造成本投入因此,研发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一体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

6、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包括进口切换阀1和3、出口切换阀2和10、喷嘴4、真空压力表5、分离室外壳6、分离滤芯7、真空分离塔8、聚结滤芯9、放水阀11、积水室12及管道连接组成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0007优选地,所述分离室外壳6一端为球面、另一端为法兰结构的圆筒型横卧式结构。0008优选地,所述喷嘴4设置于分离室内顶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3相连。0009优选地,所述真空分离塔设置于分离室中部。0010优选地,所述分离滤芯和所述。

7、聚结滤芯沿圆周D设置,且分离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上部两侧并用管道与出口切换阀2相连,且多支聚结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下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1相连。0011优选地,所述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可根据润滑油液的含水量指标,通过选择所述进出口切换阀1、3和2、10可分别对污染油液进行聚结分离或真空分离净化。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4208909A2/2页40012图1为本发明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的结构原理图进口切换阀1、3、出口切换阀2、10、喷嘴4、真空压力表5、分离室外壳6、分离滤芯7、真空分离塔8、聚结滤芯9、放水阀11、积水室12。具体实施方式0013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

8、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一体的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可根据润滑油液的含水量指标,通过选择所述进出口切换阀1、3和2、10可分别对污染油液进行聚结分离或真空分离净化。001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5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的结构原理图。0016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润滑油聚结与真空分离室技术方案,包括进口切换阀1和3、出口切换阀2和10、喷嘴4、真空压力表5、分离室外壳6、分离滤芯7、真空分离塔8、聚结滤芯9、放水阀11、积水室12及管道连接组成的聚。

9、结与真空分离室,具有聚结分离和真空分离两种功能。0017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室外壳6一端为球面、另一端为法兰结构的圆筒型横卧式结构。0018进一步地,所述喷嘴4设置于分离室内顶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3相连。0019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分离塔设置于分离室中部。0020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滤芯和所述聚结滤芯沿圆周D设置,且分离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上部两侧并用管道与出口切换阀2相连,且多支聚结滤芯设置于真空分离塔下部并用管道与进口切换阀1相连。0021进一步地,所述聚结与真空分离室可根据润滑油液的含水量指标,通过选择所述进出口切换阀1、3和2、10可分别对污染油液进行聚结分离或真空分离净化。0022更具体地,当润滑油液的含水量较高时,打开切换阀1和2、关闭切换阀3和10,选择聚结分离快速脱水;当润滑油液的含水量较低时,打开切换阀3和10、关闭切换阀1和2,选择真空分离深度脱水。降低油液过滤过程中的能耗。0023本技术方案与传统的聚结分离装置和真空分离装置比较,具有增加功能、简化结构、降低油液过滤过程中的能耗的作用,优势明显。说明书CN104208909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0890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