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盒.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731001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670254.3

申请日:

20170610

公开号:

CN208463548U

公开日:

201902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23/04,B65D25/04,B65D25/24,B65D81/38

主分类号:

A47G23/04,B65D25/04,B65D25/24,B65D81/38

申请人: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奚晓嬿,陈志明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53号

优先权:

CN201720670254U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赵赞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盒,包括多个层板、一个底板;每一所述层板形成为一下端开口的第一腔体形状,且所述第一腔体的相对侧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多个层板能够以下一层板的第一腔体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卡合固定的方式层层叠置;所述底板包括第二面板和和设置于其上的第二凸块;与所述底板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腔体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卡合固定;所述层板和所述底板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多个下端开口的层板和底板,并通过层层叠置的层板,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保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板、一个底板,所述多个层板置于所述底板之上;每一所述层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一侧围板和第一凸板;所述第一面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面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围板环绕所述第一表面的外周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一腔体形状;所述第一凸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凸板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相匹配;所述多个层板能够以下一层板的第一腔体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板卡合固定的方式层层叠置;所述底板包括第二面板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层板的开口相匹配;与所述底板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腔体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卡合固定;所述层板和所述底板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置于所述多个层板之上;所述顶板包括第三面板、第二侧围板和第三凸块,所述第二侧围板环绕所述第三面板的外周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二腔体形状,所述第三凸块连接于所述第三面板上,且所述第二侧围板与所述第三凸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面板的相对两侧;与所述顶板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凸板能够与所述顶板的第二腔体开口卡合固定;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面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条,所述多条凸条形成网格状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且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相同。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盒。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饮食中,往往会做几道菜,而几道菜不会同时出锅,做好最后一道菜,准备食用时,前面的菜已经变凉了,尤其是冬季和寒冷的气候下,目前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将已变凉的菜再用微波炉加热,这种方法费时、不环保,而且二次加热也影响口感。

因此,如何对多道饭菜同时进行保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多道饭菜同时保温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盒,包括多个层板、一个底板,所述多个层板置于所述底板之上;每一所述层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一侧围板和第一凸板;所述第一面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面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围板环绕所述第一表面的外周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一腔体形状;所述第一凸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凸板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相匹配;所述多个层板能够以下一层板的第一腔体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卡合固定的方式层层叠置;所述底板包括第二面板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层板的开口相匹配;与所述底板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腔体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卡合固定;所述层板和所述底板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且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相同。

优选的,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置于所述多个层板之上;所述顶板包括第三面板、第二侧围板和第三凸块,所述第二侧围板环绕所述第三面板的外周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二腔体形状,所述第三凸块连接于所述第三面板上,且所述第二侧围板与所述第三凸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面板的相对两侧;与所述顶板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凸块能够与所述顶板的第二腔体开口卡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面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条,所述多条凸条形成网格状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盒,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多个下端开口的层板和底板,在使用时,将第一个碗碟放入底板后,盖上一层板,后续将碗碟依次放入前一个层板上,并盖上下一个层板,通过层层叠置的层板,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盒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保温盒,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包括多个层板11、一个底板12,所述多个层板11置于所述底板12之上;每一所述层板11包括第一面板112、第一侧围板113和第一凸板111;所述第一面板11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面板11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围板113环绕所述第一表面的外周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一腔体形状;所述第一凸板111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凸板111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相匹配;所述多个层板11能够以下一层板的第一腔体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111卡合固定的方式层层叠置;所述底板12包括第二面板122和第二凸块121;所述第二凸块121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122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凸块121与所述层板11的开口相匹配;与所述底板12接触的层板11上的第一腔体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121卡合固定;所述层板11和所述底板12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层板11中的第一腔体的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根据待放置的碗碟的大小,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在使用过程中,将第一个盛有饭菜的碗碟置于底板12中的第二凸块121之上后,在所述底板12的上方以开口向下的方式盖合一层板11,所述层板1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凸块121卡合固定,从而将碗碟置于由底板12和层板11构成的密闭腔体内;之后再将下一个碗碟置于上一个层板11的第一凸块111之上,并盖合下一个层板,下一层板的开口均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卡合固定;通过多个层板11的依次盖合,实现了对多道饭菜的保温,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通过下一层板的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或底板上的第二凸块)的卡合固定,不仅增加了保温盒的密封保温性能,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层板或底板的移动,增加了保温盒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增强保温盒整体的美观,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112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面板122的形状为矩形,且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相同。其中,为了确保层板11的开口能够与底板12上的第二凸块121卡合固定,第一凸块111的形状与第二凸块121的形状相同。

为了便于用户拆分保温盒,优选的,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板13,所述顶板置于所述多个层板11之上;所述顶板13包括第三面板、第二侧围板和第三凸块,所述第二侧围板环绕所述第三面板的外周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二腔体形状,所述第三凸块连接于所述第三面板上,且所述第二侧围板与所述第三凸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面板的相对两侧;与所述顶板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凸块能够与所述顶板的第二腔体开口卡合固定。更优选的,为了简化制作工序、降低制作成本,所述第三面板的形状、尺寸与第一面板112相同,所述第二侧围板的形状、尺寸与第一侧围板113相同。所述第三凸块凸设于所述保温盒的外侧,便于用户拿取。

优选的,所述第二面板122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面板12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凸块121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条,所述多条凸条形成网格状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面板122。采用这种结构,当将所述保温盒置于桌面时,所述第二面板122不与桌面接触,由所述底板12上的多个凸条与桌面接触,确保了在放置保温盒时的稳定性,防止了保温盒倾倒,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因碗碟、第二面板的传热对桌面的损伤。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多个下端开口的层板和底板,在使用时,将第一个碗碟放入底板后,盖上一层板,后续将碗碟依次放入前一个层板上,并盖上下一个层板,通过层层叠置的层板,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保温盒,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包括多个层板21、一个底板22,所述多个层板21置于所述底板22之上;每一所述层板21包括第一面板212、第一侧围板213和第一凸板211;所述第一面板21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面板21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围板213环绕所述第一表面的外周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一腔体形状;所述第一凸板211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凸板211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相匹配;所述多个层板21能够以下一层板的第一腔体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211卡合固定的方式层层叠置;所述底板22包括第二面板和第二凸块221;所述第二凸块221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凸块221与所述层板21的开口相匹配;与所述底板22接触的层板21上的第一腔体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221卡合固定;所述层板21和所述底板22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层板21中的第一腔体的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根据待放置的碗碟的大小,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在使用过程中,将第一个盛有饭菜的碗碟置于底板22中的第二凸块221之上后,在所述底板22的上方以开口向下的方式盖合一层板21,所述层板2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凸块221卡合固定,从而将碗碟置于由底板22和层板21构成的密闭腔体内;之后再将下一个碗碟置于上一个层板21的第一凸块211之上,并盖合下一个层板,下一层板的开口均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卡合固定;通过多个层板21的依次盖合,实现了对多道饭菜的保温,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通过下一层板的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或底板上的第二凸块)的卡合固定,不仅增加了保温盒的密封保温性能,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层板或底板的移动,增加了保温盒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增强保温盒整体的美观,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212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相同。其中,为了确保层板21的开口能够与底板22上的第二凸块221卡合固定,第一凸块211的形状与第二凸块221的形状相同。

为了便于用户拆分保温盒,优选的,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板23,所述顶板置于所述多个层板21之上;所述顶板23包括第三面板、第二侧围板和第三凸块231,所述第二侧围板环绕所述第三面板的外周设置,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二腔体形状,所述第三凸块231连接于所述第三面板上,且所述第二侧围板与所述第三凸块2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面板的相对两侧;与所述顶板23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凸块211能够与所述顶板23的第二腔体开口卡合固定。更优选的,为了简化制作工序、降低制作成本,所述第三面板的形状、尺寸与第一面板212相同,所述第二侧围板的形状、尺寸与第一侧围板213相同。所述第三凸块231凸设于所述保温盒的外侧,便于用户拿取。

优选的,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面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凸块221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条,所述多条凸条形成网格状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面板。采用这种结构,当将所述保温盒置于桌面时,所述第二面板不与桌面接触,由所述底板22上的多个凸条与桌面接触,确保了在放置保温盒时的稳定性,防止了保温盒倾倒,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因碗碟、第二面板的传热对桌面的损伤。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多个下端开口的层板和底板,在使用时,将第一个碗碟放入底板后,盖上一层板,后续将碗碟依次放入前一个层板上,并盖上下一个层板,通过层层叠置的层板,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保温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保温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保温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温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温盒.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670254.3 (22)申请日 2017.06.10 (73)专利权人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 路53号 (72)发明人 奚晓嬿 陈志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代理人 赵赞赞 (51)Int.Cl. A47G 23/04(2006.01) B65D 25/04(2006.01) B65D 25/24(2006.01) B65D 81/3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

2、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保温盒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盒, 包括多个层 板、 一个底板; 每一所述层板形成为一下端开口 的第一腔体形状, 且所述第一腔体的相对侧设置 有第一凸块; 所述多个层板能够以下一层板的第 一腔体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卡合固定的 方式层层叠置; 所述底板包括第二面板和和设置 于其上的第二凸块; 与所述底板接触的层板上的 第一腔体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卡合固定; 所 述层板和所述底板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多个下 端开口的层板和底板, 并通过层层叠置的层板, 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 方便了人们的日常 生。

3、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8463548 U 2019.02.05 CN 208463548 U 1.一种保温盒,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层板、 一个底板, 所述多个层板置于所述底板之 上; 每一所述层板包括第一面板、 第一侧围板和第一凸板; 所述第一面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 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面板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侧 围板环绕所述第一表面的外周设置, 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一腔体形状; 所述第一凸板设 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且所述第一凸板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相匹配; 所述多个层板能够以 下一层板的第一腔体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板卡合。

4、固定的方式层层叠置; 所述底板包括 第二面板和第二凸块; 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表面, 且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 层板的开口相匹配; 与所述底板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腔体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卡合固 定; 所述层板和所述底板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板, 所述顶板置于所述多个层板之上; 所述顶板包括第三面板、 第 二侧围板和第三凸块, 所述第二侧围板环绕所述第三面板的外周设置, 以形成一下端开口 的第二腔体形状, 所述第三凸块连接于所述第三面板上, 且所述第二侧围板与所述第三凸 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面板的相对两侧; 与所述顶板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凸板能够与所述顶 板的第二腔体。

5、开口卡合固定; 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位于所述第二 面板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 所述第四表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条, 所 述多条凸条形成网格状结构, 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所 述第二面板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且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相同。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63548 U 2 保温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盒。 背景技术 0002 日常生活饮食中, 往往会做。

6、几道菜, 而几道菜不会同时出锅, 做好最后一道菜, 准 备食用时, 前面的菜已经变凉了, 尤其是冬季和寒冷的气候下, 目前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将已 变凉的菜再用微波炉加热, 这种方法费时、 不环保, 而且二次加热也影响口感。 0003 因此, 如何对多道饭菜同时进行保温,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盒, 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多道饭菜同时保温的技 术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盒, 包括多个层板、 一个底板, 所 述多个层板置于所述底板之上; 每一所述层板包括第一面板、 第一侧围板和第一凸板; 所述 第一面板具有相。

7、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面 板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侧围板环绕所述第一表面的外周设置, 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一 腔体形状; 所述第一凸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且所述第一凸板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相 匹配; 所述多个层板能够以下一层板的第一腔体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卡合固定的方 式层层叠置; 所述底板包括第二面板和第二凸块; 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表 面, 且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层板的开口相匹配; 与所述底板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腔体开口 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卡合固定; 所述层板和所述底板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 0006 优选的, 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

8、为矩形或圆形, 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且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相同。 0007 优选的, 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板, 所述顶板置于所述多个层板之上; 所述顶板包括 第三面板、 第二侧围板和第三凸块, 所述第二侧围板环绕所述第三面板的外周设置, 以形成 一下端开口的第二腔体形状, 所述第三凸块连接于所述第三面板上, 且所述第二侧围板与 所述第三凸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面板的相对两侧; 与所述顶板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凸块能 够与所述顶板的第二腔体开口卡合固定。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 位于所述第二面板的相对两侧; 所述。

9、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 所述第四表面上设置 有多条凸条, 所述多条凸条形成网格状结构, 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面板。 000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盒, 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多个下端开口的层板和底 板, 在使用时, 将第一个碗碟放入底板后, 盖上一层板, 后续将碗碟依次放入前一个层板上, 并盖上下一个层板, 通过层层叠置的层板, 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 方便了人们的日常 生活。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463548 U 3 附图说明 0010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

10、图; 0012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盒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0016 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保温盒,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 温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 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如图1。

11、-3所示,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 包括多个层板11、 一个底板12, 所述 多个层板11置于所述底板12之上; 每一所述层板11包括第一面板112、 第一侧围板113和第 一凸板111; 所述第一面板11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 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面板112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侧围板113环绕所述第一表面的外周设 置, 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一腔体形状; 所述第一凸板111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且所述第 一凸板111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相匹配; 所述多个层板11能够以下一层板的第一腔体开 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111卡合固定的方式层层叠置; 所述底板12包。

12、括第二面板122和第 二凸块121; 所述第二凸块121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122的表面, 且所述第二凸块121与所述 层板11的开口相匹配; 与所述底板12接触的层板11上的第一腔体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 121卡合固定; 所述层板11和所述底板12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 所述层板11中的第一腔体的大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例如根 据待放置的碗碟的大小, 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0019 在使用过程中, 将第一个盛有饭菜的碗碟置于底板12中的第二凸块121之上后, 在 所述底板12的上方以开口向下的方式盖合一层板11, 所述层板11的开。

13、口与所述第二凸块 121卡合固定, 从而将碗碟置于由底板12和层板11构成的密闭腔体内; 之后再将下一个碗碟 置于上一个层板11的第一凸块111之上, 并盖合下一个层板, 下一层板的开口均与上一层板 的第一凸块卡合固定; 通过多个层板11的依次盖合, 实现了对多道饭菜的保温, 极大的便利 了人们的生活。 通过下一层板的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或底板上的第二凸块)的卡合 固定, 不仅增加了保温盒的密封保温性能, 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层板或底板的移动, 增加了保 温盒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20 为了增强保温盒整体的美观, 优选的, 所述第一面板112的形状为矩形, 所述第二 面板122的形状为矩形。

14、, 且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相同。 其中, 为了确 保层板11的开口能够与底板12上的第二凸块121卡合固定, 第一凸块111的形状与第二凸块 121的形状相同。 0021 为了便于用户拆分保温盒, 优选的, 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板13, 所述顶板置于所述 多个层板11之上; 所述顶板13包括第三面板、 第二侧围板和第三凸块, 所述第二侧围板环绕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463548 U 4 所述第三面板的外周设置, 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二腔体形状, 所述第三凸块连接于所述 第三面板上, 且所述第二侧围板与所述第三凸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面板的相对两侧; 与所 述顶板。

15、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凸块能够与所述顶板的第二腔体开口卡合固定。 更优选的, 为 了简化制作工序、 降低制作成本, 所述第三面板的形状、 尺寸与第一面板112相同, 所述第二 侧围板的形状、 尺寸与第一侧围板113相同。 所述第三凸块凸设于所述保温盒的外侧, 便于 用户拿取。 0022 优选的, 所述第二面板122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 面位于所述第二面板122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凸块121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 所述第四表 面上设置有多条凸条, 所述多条凸条形成网格状结构, 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面板122。 采用这 种结构, 当将所述保温盒置于桌面时, 所述第二面板122。

16、不与桌面接触, 由所述底板12上的 多个凸条与桌面接触, 确保了在放置保温盒时的稳定性, 防止了保温盒倾倒, 同时也有效防 止了因碗碟、 第二面板的传热对桌面的损伤。 0023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 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多个下端开口的层板 和底板, 在使用时, 将第一个碗碟放入底板后, 盖上一层板, 后续将碗碟依次放入前一个层 板上, 并盖上下一个层板, 通过层层叠置的层板, 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 方便了人们 的日常生活。 0024 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保温盒,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保 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

17、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层板的结构 示意图。 0026 如图4、 5所示,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 包括多个层板21、 一个底板22, 所述 多个层板21置于所述底板22之上; 每一所述层板21包括第一面板212、 第一侧围板213和第 一凸板211; 所述第一面板21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 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面板212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侧围板213环绕所述第一表面的外周设 置, 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一腔体形状; 所述第一凸板211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且所述第 一凸板211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相匹配; 所述多个层板21能够以下一层板的第一腔体开 。

18、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211卡合固定的方式层层叠置; 所述底板22包括第二面板和第二 凸块221; 所述第二凸块221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表面, 且所述第二凸块221与所述层板21 的开口相匹配; 与所述底板22接触的层板21上的第一腔体开口能够与所述第二凸块221卡 合固定; 所述层板21和所述底板22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 层板21中的第一腔体的大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例如根据待放 置的碗碟的大小, 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 0027 在使用过程中, 将第一个盛有饭菜的碗碟置于底板22中的第二凸块221之上后, 在 所述底板22。

19、的上方以开口向下的方式盖合一层板21, 所述层板2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凸块 221卡合固定, 从而将碗碟置于由底板22和层板21构成的密闭腔体内; 之后再将下一个碗碟 置于上一个层板21的第一凸块211之上, 并盖合下一个层板, 下一层板的开口均与上一层板 的第一凸块卡合固定; 通过多个层板21的依次盖合, 实现了对多道饭菜的保温, 极大的便利 了人们的生活。 通过下一层板的开口与上一层板的第一凸块(或底板上的第二凸块)的卡合 固定, 不仅增加了保温盒的密封保温性能, 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层板或底板的移动, 增加了保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463548 U 5 温盒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0、。 0028 为了增强保温盒整体的美观, 优选的, 所述第一面板212的形状为圆形, 所述第二 面板的形状为圆形, 且所述第一面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状相同。 其中, 为了确保层 板21的开口能够与底板22上的第二凸块221卡合固定, 第一凸块211的形状与第二凸块221 的形状相同。 0029 为了便于用户拆分保温盒, 优选的, 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板23, 所述顶板置于所述 多个层板21之上; 所述顶板23包括第三面板、 第二侧围板和第三凸块231, 所述第二侧围板 环绕所述第三面板的外周设置, 以形成一下端开口的第二腔体形状, 所述第三凸块231连接 于所述第三面板上, 且所述第二侧围。

21、板与所述第三凸块2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面板的相对 两侧; 与所述顶板23接触的层板上的第一凸块211能够与所述顶板23的第二腔体开口卡合 固定。 更优选的, 为了简化制作工序、 降低制作成本, 所述第三面板的形状、 尺寸与第一面板 212相同, 所述第二侧围板的形状、 尺寸与第一侧围板213相同。 所述第三凸块231凸设于所 述保温盒的外侧, 便于用户拿取。 0030 优选的, 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 位于所述第二面板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凸块221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 所述第四表面上设 置有多条凸条, 所述多条凸条形成网格状结构, 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面。

22、板。 采用这种结构, 当 将所述保温盒置于桌面时, 所述第二面板不与桌面接触, 由所述底板22上的多个凸条与桌 面接触, 确保了在放置保温盒时的稳定性, 防止了保温盒倾倒, 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因碗碟、 第二面板的传热对桌面的损伤。 0031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 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多个下端开口的层板 和底板, 在使用时, 将第一个碗碟放入底板后, 盖上一层板, 后续将碗碟依次放入前一个层 板上, 并盖上下一个层板, 通过层层叠置的层板, 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 方便了人们 的日常生活。 003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463548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8463548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8463548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8463548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