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730150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646592.8

申请日:

20170801

公开号:

CN107455524A

公开日:

2017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六安玫瑰红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闻,孙宇琪

地址:

237200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与儿街镇大沙埂

优先权:

CN201710646592A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显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桑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补光光照萎凋处理;(2)加入发酵液混合、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3)炒制、揉捻及干燥处理;(4)真空袋装,灭菌,得成品;本发明加工后得到的桑叶红茶,外形乌润,汤色褐红带光圈,滋味回甘,品质良好,不仅色香味得到改善,有效成分也得到保留和提高;本发明的加工方法不但有利于酶促反应的发生,有效促进桑叶内质成分在一系列酶类的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合等反应,生成茶红素、茶黄素等物质,形成红茶茶汤红艳明亮、滋味甜香的品质,而且还有利于桑叶红茶内含成分的积累,有效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1)补光光照萎凋处理将采摘后的新鲜桑叶切成宽度为0.4~0.5cm的条状,置入温度为32~36℃、相对湿度为30%~35%的条件下无重叠进行摊放,使用光照强度为1200~1300Lx的蓝色光进行光照处理,萎凋至含水量为82%~86%,使用光照强度为2100~2200Lx的红色光进行光照处理,萎凋至含水量为54%~58%,得萎凋桑叶;(2)加入发酵液混合、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向萎凋桑叶中加入发酵液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压力为0.33~0.35MPa的条件下恒压处理13~15min、以0.04~0.06MPa/min的升压速率升压至0.77~0.79MPa继续恒压处理18~20min,置入温度为27~29℃、相对湿度为74%~78%的条件下发酵170~190min,得发酵桑叶;(3)炒制、揉捻及干燥处理将发酵桑叶置入温度为58~62℃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7~9min,取出,揉捻15~17min,置入温度为64~68℃的旋转炒锅内继续恒温炒制10~12min,取出,揉捻19~21min,微波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5%,得桑叶红茶;(4)真空袋装,灭菌,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新鲜桑叶,为经霜后的一芽两叶的新鲜桑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鲜柠檬汁13~14份、鲜百合汁3.4~3.8份、维生素E1.2~1.4份、异亮氨酸1.6~1.8份、天门冬氨酸0.7~0.9份、水85~9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液与萎凋桑叶的重量比为1:7.4~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微波干燥,温度为49~51℃、频率为680~690MPa。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桑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每年可摘3~6次,生命力很强,因此桑叶在我国有着极大的资源优势,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很多地方都种植了桑树,作为特种经济林,桑园面积增加很快,目前除养蚕外,出现了大量桑叶过剩的现象,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利用过剩的桑叶加工成桑叶茶,是促进蚕农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

但是目前桑叶茶加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桑叶的青臭气和涩味仍然是制约桑茶品质的主要原因,同时加工后其有效成分含量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保留;因此,改进桑叶茶的加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保留和提高桑叶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提升其保健价值也是高品质桑叶茶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补光光照萎凋处理

将采摘后的新鲜桑叶切成宽度为0.4~0.5cm的条状,置入温度为32~36℃、相对湿度为30%~35%的条件下无重叠进行摊放,使用光照强度为1200~1300Lx的蓝色光进行光照处理,萎凋至含水量为82%~86%,使用光照强度为2100~2200Lx的红色光进行光照处理,萎凋至含水量为54%~58%,得萎凋桑叶;

(2)加入发酵液混合、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

向萎凋桑叶中加入发酵液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压力为0.33~0.35MPa的条件下恒压处理13~15min、以0.04~0.06MPa/min的升压速率升压至0.77~0.79MPa继续恒压处理18~20min,置入温度为27~29℃、相对湿度为74%~78%的条件下发酵170~190min,得发酵桑叶;

(3)炒制、揉捻及干燥处理

将发酵桑叶置入温度为58~62℃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7~9min,取出,揉捻15~17min,置入温度为64~68℃的旋转炒锅内继续恒温炒制10~12min,取出,揉捻19~21min,微波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5%,得桑叶红茶;

(4)真空袋装,灭菌,得成品。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新鲜桑叶,为经霜后的一芽两叶的新鲜桑叶。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鲜柠檬汁13~14份、鲜百合汁3.4~3.8份、维生素E1.2~1.4份、异亮氨酸1.6~1.8份、天门冬氨酸0.7~0.9份、水85~90份。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发酵液与萎凋桑叶的重量比为1:7.4~7.8。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所述的微波干燥,温度为49~51℃、频率为680~690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加工后得到的桑叶红茶,外形乌润,汤色褐红带光圈,滋味回甘,品质良好,不仅色香味得到改善,有效成分也得到保留和提高;本发明的加工方法不但有利于酶促反应的发生,有效促进桑叶内质成分在一系列酶类主要是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的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合等反应,生成茶红素、茶黄素等物质,形成红茶茶汤红艳明亮、滋味甜香的品质,而且还有利于桑叶红茶内含成分的积累,有效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补光光照萎凋处理

将采摘后的新鲜桑叶切成宽度为0.4~0.5cm的条状,置入温度为32℃、相对湿度为30%的条件下无重叠进行摊放,使用光照强度为1200Lx的蓝色光进行光照处理,萎凋至含水量为82%,使用光照强度为2100Lx的红色光进行光照处理,萎凋至含水量为54%,得萎凋桑叶;

(2)加入发酵液混合、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

向萎凋桑叶中加入发酵液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压力为0.33MPa的条件下恒压处理13min、以0.04MPa/min的升压速率升压至0.77MPa继续恒压处理18min,置入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74%的条件下发酵170min,得发酵桑叶;

(3)炒制、揉捻及干燥处理

将发酵桑叶置入温度为58℃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7min,取出,揉捻15min,置入温度为64℃的旋转炒锅内继续恒温炒制10min,取出,揉捻19min,微波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得桑叶红茶;

(4)真空袋装,灭菌,得成品。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新鲜桑叶,为经霜后的一芽两叶的新鲜桑叶。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鲜柠檬汁13份、鲜百合汁3.4份、维生素E1.2份、异亮氨酸1.6份、天门冬氨酸0.7份、水85份。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发酵液与萎凋桑叶的重量比为1:7.4。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所述的微波干燥,温度为49℃、频率为680MPa。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补光光照萎凋处理

将采摘后的新鲜桑叶切成宽度为0.4~0.5cm的条状,置入温度为34℃、相对湿度为33%的条件下无重叠进行摊放,使用光照强度为1250Lx的蓝色光进行光照处理,萎凋至含水量为84%,使用光照强度为2150Lx的红色光进行光照处理,萎凋至含水量为56%,得萎凋桑叶;

(2)加入发酵液混合、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

向萎凋桑叶中加入发酵液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压力为0.34MPa的条件下恒压处理14min、以0.05MPa/min的升压速率升压至0.78MPa继续恒压处理19min,置入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76%的条件下发酵180min,得发酵桑叶;

(3)炒制、揉捻及干燥处理

将发酵桑叶置入温度为60℃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8min,取出,揉捻16min,置入温度为66℃的旋转炒锅内继续恒温炒制11min,取出,揉捻20min,微波干燥至水分含量为4%,得桑叶红茶;

(4)真空袋装,灭菌,得成品。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新鲜桑叶,为经霜后的一芽两叶的新鲜桑叶。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鲜柠檬汁13.5份、鲜百合汁3.6份、维生素E1.3份、异亮氨酸1.7份、天门冬氨酸0.8份、水88份。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发酵液与萎凋桑叶的重量比为1:7.6。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所述的微波干燥,温度为50℃、频率为685MPa。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补光光照萎凋处理

将采摘后的新鲜桑叶切成宽度为0.4~0.5cm的条状,置入温度为36℃、相对湿度为35%的条件下无重叠进行摊放,使用光照强度为1300Lx的蓝色光进行光照处理,萎凋至含水量为86%,使用光照强度为2200Lx的红色光进行光照处理,萎凋至含水量为58%,得萎凋桑叶;

(2)加入发酵液混合、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

向萎凋桑叶中加入发酵液混合搅拌均匀,置入压力为0.35MPa的条件下恒压处理15min、以0.06MPa/min的升压速率升压至0.79MPa继续恒压处理20min,置入温度为29℃、相对湿度为78%的条件下发酵190min,得发酵桑叶;

(3)炒制、揉捻及干燥处理

将发酵桑叶置入温度为62℃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9min,取出,揉捻17min,置入温度为68℃的旋转炒锅内继续恒温炒制12min,取出,揉捻21min,微波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得桑叶红茶;

(4)真空袋装,灭菌,得成品。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所述的新鲜桑叶,为经霜后的一芽两叶的新鲜桑叶。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所述的发酵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鲜柠檬汁14份、鲜百合汁3.8份、维生素E1.4份、异亮氨酸1.8份、天门冬氨酸0.9份、水90份。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发酵液与萎凋桑叶的重量比为1:7.8。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所述的微波干燥,温度为51℃、频率为690MPa。

对比例1

未处理新鲜桑叶

对比例2

现有技术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对比例3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不进行光照处理,其他条件均相同。

对比例4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不进行变压处理,其他条件均相同。

对比例5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不加入发酵液,其他条件均相同。

对经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的同一批新鲜桑叶进行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如表1:

表1 实施例和对比例桑叶有效成分的测定结果

芦丁含量(mg/g) 槲皮素含量(mg/g) 游离氨基酸含量(mg/g) 总黄酮含量 (mg/g) 总多糖含量(mg/g) 多酚类含量(mg/g) 实施例1 1.431 0.086 22.439 29.882 31.547 3.112 实施例2 1.432 0.087 22.431 29.878 31.549 3.115 实施例3 1.434 0.087 22.434 29.879 31.553 3.113 对比例1 0.737 0.035 15.323 25.564 23.768 2.379 对比例2 0.756 0.041 17.767 24.321 24.988 2.113 对比例3 1.195 0.072 19.898 28.213 29.348 2.899 对比例4 1.178 0.070 19.776 28.179 29.465 2.935 对比例5 1.113 0.065 19.432 28.012 29.021 2.761

从表1可知,经实施例加工后的桑叶红茶的有效成分得到极大的提升,有效提升其营养保健价值。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46592.8 (22)申请日 2017.08.01 (71)申请人 六安玫瑰红茶品有限公司 地址 237200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与儿街 镇大沙埂 (72)发明人 孙闻 孙宇琪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29 代理人 李显锋 (51)Int.Cl. A23F 3/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桑叶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 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

2、叶红茶加工方法, 具体方 法如下:(1) 补光光照萎凋处理;(2) 加入发酵液 混合、 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3) 炒制、 揉捻及干 燥处理;(4) 真空袋装, 灭菌, 得成品; 本发明加工 后得到的桑叶红茶, 外形乌润, 汤色褐红带光圈, 滋味回甘, 品质良好, 不仅色香味得到改善, 有效 成分也得到保留和提高;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不但 有利于酶促反应的发生, 有效促进桑叶内质成分 在一系列酶类的作用下, 经过氧化、 聚合等反应, 生成茶红素、 茶黄素等物质, 形成红茶茶汤红艳 明亮、 滋味甜香的品质, 而且还有利于桑叶红茶 内含成分的积累, 有效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

3、页 CN 107455524 A 2017.12.12 CN 107455524 A 1.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方法如下: (1) 补光光照萎凋处理 将采摘后的新鲜桑叶切成宽度为0.40.5cm的条状, 置入温度为3236、 相对湿度为 30%35%的条件下无重叠进行摊放, 使用光照强度为12001300Lx的蓝色光进行光照处理, 萎凋至含水量为82%86%, 使用光照强度为21002200Lx的红色光进行光照处理, 萎凋至含 水量为54%58%, 得萎凋桑叶; (2) 加入发酵液混合、 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 向萎凋桑叶中加入发酵液混合搅拌均匀, 置入压力为。

4、0.330.35MPa的条件下恒压处理 1315min、 以0.040.06MPa/min的升压速率升压至0.770.79MPa继续恒压处理1820min, 置入温度为2729、 相对湿度为74%78%的条件下发酵170190min, 得发酵桑叶; (3) 炒制、 揉捻及干燥处理 将发酵桑叶置入温度为5862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79min, 取出, 揉捻1517min, 置入温度为6468的旋转炒锅内继续恒温炒制1012min, 取出, 揉捻1921min, 微波干燥 至水分含量为3%5%, 得桑叶红茶; (4) 真空袋装, 灭菌, 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

5、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所述的新鲜桑叶, 为经霜后的一芽两叶的新鲜桑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所述的发酵液,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鲜柠檬汁1314份、 鲜百合汁3.43.8份、 维生 素E1.21.4份、 异亮氨酸1.61.8份、 天门冬氨酸0.70.9份、 水859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发酵液与萎凋桑叶的重量比为1:7.4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所述的微。

6、波干燥, 温度为4951、 频率为680690MPa。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455524 A 2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桑叶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 每年可摘36次, 生命力很强, 因此桑叶在我国有着极大 的资源优势,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很多地方都种植了桑树, 作为特 种经济林, 桑园面积增加很快, 目前除养蚕外, 出现了大量桑叶过剩的现象, 浪费了大量宝 贵资源, 利用过剩的桑叶加工成桑叶茶, 是促进蚕农增收,。

7、 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 0003 但是目前桑叶茶加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桑叶的青臭气和涩味仍然是制约桑茶品 质的主要原因, 同时加工后其有效成分含量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保留; 因此, 改进桑叶茶的加 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保留和提高桑叶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提升其保健价值也是高 品质桑叶茶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0005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1) 补光光照萎凋处理 将采摘后的新鲜桑叶切成宽度为0.40.5cm的条状, 置入温度为3236、 相对。

8、湿度为 30%35%的条件下无重叠进行摊放, 使用光照强度为12001300Lx的蓝色光进行光照处理, 萎凋至含水量为82%86%, 使用光照强度为21002200Lx的红色光进行光照处理, 萎凋至含 水量为54%58%, 得萎凋桑叶; (2) 加入发酵液混合、 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 向萎凋桑叶中加入发酵液混合搅拌均匀, 置入压力为0.330.35MPa的条件下恒压处理 1315min、 以0.040.06MPa/min的升压速率升压至0.770.79MPa继续恒压处理1820min, 置入温度为2729、 相对湿度为74%78%的条件下发酵170190min, 得发酵桑叶; (3) 炒制、 揉。

9、捻及干燥处理 将发酵桑叶置入温度为5862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79min, 取出, 揉捻1517min, 置入温度为6468的旋转炒锅内继续恒温炒制1012min, 取出, 揉捻1921min, 微波干燥 至水分含量为3%5%, 得桑叶红茶; (4) 真空袋装, 灭菌, 得成品。 0006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1) 所述的新鲜桑叶, 为经霜后的一芽两叶的新鲜桑 叶。 0007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2) 所述的发酵液,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鲜柠 檬汁1314份、 鲜百合汁3.43.8份、 维生素E1.21.4份、 异亮氨酸1.61.8份、 天门冬氨酸 说 明 书 1。

10、/4 页 3 CN 107455524 A 3 0.70.9份、 水8590份。 0008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的发酵液与萎凋桑叶的重量比为1:7.47.8。 0009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3) 所述的微波干燥, 温度为4951、 频率为680 690MPa。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加工后得到的桑叶红茶, 外形乌润, 汤色褐红带光圈, 滋味回甘, 品质良好, 不仅色香味得到 改善, 有效成分也得到保留和提高;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不但有利于酶促反应的发生, 有效促 进桑叶内质成分在一系列酶类主要是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

11、物酶等的作用下, 经过氧化、 聚合 等反应, 生成茶红素、 茶黄素等物质, 形成红茶茶汤红艳明亮、 滋味甜香的品质, 而且还有利 于桑叶红茶内含成分的积累, 有效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2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1) 补光光照萎凋处理 将采摘后的新鲜桑叶切成宽度为0.40.5cm的条状, 置入温度为32、 相对湿度为30% 的条件下无重叠进行摊放, 使用光照强度为1200Lx的蓝色光进行光照处理, 萎凋至含水量 为82%, 使用光照强度为2100。

12、Lx的红色光进行光照处理, 萎凋至含水量为54%, 得萎凋桑叶; (2) 加入发酵液混合、 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 向萎凋桑叶中加入发酵液混合搅拌均匀, 置入压力为0.33MPa的条件下恒压处理 13min、 以0.04MPa/min的升压速率升压至0.77MPa继续恒压处理18min, 置入温度为27、 相 对湿度为74%的条件下发酵170min, 得发酵桑叶; (3) 炒制、 揉捻及干燥处理 将发酵桑叶置入温度为58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7min, 取出, 揉捻15min, 置入温度 为64的旋转炒锅内继续恒温炒制10min, 取出, 揉捻19min, 微波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 得 桑叶红茶;。

13、 (4) 真空袋装, 灭菌, 得成品。 0013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1) 所述的新鲜桑叶, 为经霜后的一芽两叶的新鲜桑 叶。 0014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2) 所述的发酵液,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鲜柠 檬汁13份、 鲜百合汁3.4份、 维生素E1.2份、 异亮氨酸1.6份、 天门冬氨酸0.7份、 水85份。 0015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的发酵液与萎凋桑叶的重量比为1:7.4。 0016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3) 所述的微波干燥, 温度为49、 频率为680MPa。 0017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

14、法, 具体方法如下: (1) 补光光照萎凋处理 将采摘后的新鲜桑叶切成宽度为0.40.5cm的条状, 置入温度为34、 相对湿度为33% 的条件下无重叠进行摊放, 使用光照强度为1250Lx的蓝色光进行光照处理, 萎凋至含水量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455524 A 4 为84%, 使用光照强度为2150Lx的红色光进行光照处理, 萎凋至含水量为56%, 得萎凋桑叶; (2) 加入发酵液混合、 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 向萎凋桑叶中加入发酵液混合搅拌均匀, 置入压力为0.34MPa的条件下恒压处理 14min、 以0.05MPa/min的升压速率升压至0.78MPa继续恒压处理19。

15、min, 置入温度为28、 相 对湿度为76%的条件下发酵180min, 得发酵桑叶; (3) 炒制、 揉捻及干燥处理 将发酵桑叶置入温度为60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8min, 取出, 揉捻16min, 置入温度 为66的旋转炒锅内继续恒温炒制11min, 取出, 揉捻20min, 微波干燥至水分含量为4%, 得 桑叶红茶; (4) 真空袋装, 灭菌, 得成品。 0018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1) 所述的新鲜桑叶, 为经霜后的一芽两叶的新鲜桑 叶。 0019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2) 所述的发酵液,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鲜柠 檬汁13.5份、 鲜百合汁3.6份、 维。

16、生素E1.3份、 异亮氨酸1.7份、 天门冬氨酸0.8份、 水88份。 0020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的发酵液与萎凋桑叶的重量比为1:7.6。 0021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3) 所述的微波干燥, 温度为50、 频率为685MPa。 0022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1) 补光光照萎凋处理 将采摘后的新鲜桑叶切成宽度为0.40.5cm的条状, 置入温度为36、 相对湿度为35% 的条件下无重叠进行摊放, 使用光照强度为1300Lx的蓝色光进行光照处理, 萎凋至含水量 为86%, 使用光照强度为2200Lx的红色。

17、光进行光照处理, 萎凋至含水量为58%, 得萎凋桑叶; (2) 加入发酵液混合、 变压处理及发酵处理 向萎凋桑叶中加入发酵液混合搅拌均匀, 置入压力为0.35MPa的条件下恒压处理 15min、 以0.06MPa/min的升压速率升压至0.79MPa继续恒压处理20min, 置入温度为29、 相 对湿度为78%的条件下发酵190min, 得发酵桑叶; (3) 炒制、 揉捻及干燥处理 将发酵桑叶置入温度为62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9min, 取出, 揉捻17min, 置入温度 为68的旋转炒锅内继续恒温炒制12min, 取出, 揉捻21min, 微波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 得 桑叶红茶; (4) 。

18、真空袋装, 灭菌, 得成品。 0023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1) 所述的新鲜桑叶, 为经霜后的一芽两叶的新鲜桑 叶。 0024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2) 所述的发酵液,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鲜柠 檬汁14份、 鲜百合汁3.8份、 维生素E1.4份、 异亮氨酸1.8份、 天门冬氨酸0.9份、 水90份。 0025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的发酵液与萎凋桑叶的重量比为1:7.8。 0026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 (3) 所述的微波干燥, 温度为51、 频率为690MPa。 0027 对比例1 未处理新鲜桑叶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4555。

19、24 A 5 对比例2 现有技术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对比例3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 (1) 不进行光 照处理, 其他条件均相同。 0028 对比例4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 (2) 不进行变 压处理, 其他条件均相同。 0029 对比例5 一种提升桑叶保健价值的桑叶红茶加工方法,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 (2) 不加入发 酵液, 其他条件均相同。 0030 对经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的同一批新鲜桑叶进行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测定结 果如表1: 表1 实施例和对比例桑叶有效成分的测定结果 芦丁含量 (mg/。

20、g) 槲皮素含量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 (mg/g)总黄酮含量 (mg/g)总多糖含量 (mg/g)多酚类含量 (mg/g) 实施例11.4310.08622.43929.88231.5473.112 实施例21.4320.08722.43129.87831.5493.115 实施例31.4340.08722.43429.87931.5533.113 对比例10.7370.03515.32325.56423.7682.379 对比例20.7560.04117.76724.32124.9882.113 对比例31.1950.07219.89828.21329.3482.899 对比例41.1780.07019.77628.17929.4652.935 对比例51.1130.06519.43228.01229.0212.761 从表1可知, 经实施例加工后的桑叶红茶的有效成分得到极大的提升, 有效提升其营养 保健价值。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455524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