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30051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84641.6

申请日:

20160328

公开号:

CN105684972A

公开日:

2016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A01K63/00,A23K50/80,A23K10/30,A23K10/22,A23K10/20

主分类号:

A01K61/00,A01K63/00,A23K50/80,A23K10/30,A23K10/22,A23K10/20

申请人:

莆田市荔城区聚慧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健

地址: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西洪村西至191号

优先权:

CN201610184641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宏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池底中间高两边低呈倒V字型结构的泥东风螺养殖池,在沿V字型结构池底的倾斜面设置带孔管道,带孔管道的出口上方设排污口;在养殖池的底部铺设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后再铺设筛绢和细海砂;每天通过带孔管道向养殖池内通入空气、纯氧和天然或人造海水,以实现泥东风螺养殖池内水体不易黑化变质的目的,同时实现加快泥东风螺生长速率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建立泥东风螺的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池底呈倒V字型结构并且中间高两边低,在V字型结构池底的下方对称设有排污口,在沿V字型结构池底的倾斜面每间隔0.3-0.5m处设置管道,所述管道的进口位于V字形结构的顶端,出口贴紧养殖池壁;所述管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孔径小于泥东风螺大小的孔;(B)在养殖池的底部铺设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直至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将倒V字型结构的顶端覆盖;在铺设的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上铺设置一至三层筛绢后再铺上1cm-3cm厚的细海砂;然后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控制天然或人造海水在沙面上的水深为0.3-0.6m、PH值的范围在6.8-8.5;(C)选取受到刺激时反应迅速的泥东风螺幼螺投入养殖池,控制养殖池内泥东风螺幼苗的量不超过10万粒/亩;每天喂以泥东风螺人造饲料,人造饲料的用量为泥东风螺体重的2-4%;(D)每天傍晚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控制空气的流速为10-13m/s,通入空气的时间为20min-40min;每两天在通入空气后半小时通过排污口排放池底的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直至养殖池的水位降低50mm-300mm,然后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直到养殖池的水位恢复原位;每三至五天中午时分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其中臭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1:5-23,控制混合气体的流速为11-13m/s,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30min-4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隔一周至半个月将养殖池的水排空,让泥东风螺置于空气中0.5-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的倒V字型结构斜面的倾斜角为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绢的孔的大小小于细海砂颗粒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筛绢的材质为尼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饲料以颗粒形式投放,人造饲料的颗粒大小大于筛绢的孔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阴雨天气,可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的加有纯氧的空气,纯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0.5: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面积为2-4亩,养殖池的池深1.5-2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池壁贴有瓷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牡蛎3-5份、鱼虾4-8份、盐藻1-3份、贝类3-7份、水草1-3份、褐藻1-2份、红虫5-8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 方法。

背景技术

泥东风螺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螺 类。泥东风螺栖息于潮下带泥沙底质的海域,为底栖生活的螺类,肉 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海珍品。

由于泥东风螺在自然海区的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广大的市场需 求。现逐渐有人工养殖场进行规模养殖泥东风螺,但存在较大的问题 是人工养殖场在养殖泥东风螺的过程中,底质易变黑恶化,破坏泥东 风螺的生长环境,导致泥东风螺的生长不快,更有甚者出现大规模死 亡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已有技术人员对泥东风螺的养殖场进行 改进,如中国专利CN101785439B“东风螺潜流式供水养殖方法及其 装置”,其建立东风螺潜流式养殖池,所述的养殖池设置有支撑漏板, 该支撑漏板设置有若干孔径小于东风螺幼螺的通孔;养殖池设置有 进水管和出水管,该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支撑漏板和养殖池池底之 间的空间内,该出水管设置于养殖池的进水管相对的另一端。但这种 养殖池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为了排污需要将养殖池内的池水进行不 断的更换,这样既浪费大量的水源,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因养殖池 的水不断进行大规模的更换,泥东风螺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生长环境进 而影响泥东风螺的生长速度,降低泥东风螺的产率;二是池底属于单 方向倾斜,养殖所需用水量较大,而且在排污过程中仅依靠水流的作 用进行排除沉于池底的有害物质,这样更换养殖池水仅起到更换下层 的水体的清洁度,但位于支撑楼板上层的泥东风螺生长区域中存在的 有害物质并没有得到清洗和排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其 采用倒V字型结构改进现有养殖池所存的问题,很好的解决泥东风 螺养殖池池底的变黑恶化的现象,提高了泥东风螺的生长速度,同时 也降低了泥东风螺的病害发生的几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泥东风螺的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池底呈倒V字型结 构并且中间高两边低,在V字型结构池底的下方对称设有排污口, 在沿V字型结构池底的倾斜面每间隔0.3-0.5m处设置管道,所述管 道的进口位于V字形结构的顶端,出口贴紧养殖池壁;所述管道上 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孔径小于泥东风螺大小的孔;

(B)在养殖池的底部铺设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 合物,直至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将倒V字型结 构的顶端覆盖;在铺设的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上 铺设置一至三层筛绢后再铺上1cm-3cm厚的细海砂;然后通过管道 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控制天然或人造海水 在沙面上的水深为0.3-0.6m、PH值的范围在6.8-8.5;

(C)选取受到刺激时反应迅速的泥东风螺的幼螺投入养殖池, 控制养殖池内泥东风螺幼苗的量不超过10万粒/亩;每天喂以泥东风 螺人造饲料,人造饲料的用量为泥东风螺体重的2-4%;

(D)每天傍晚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控制空 气的流速为10-13m/s,通入空气的时间为20min-40min;每两天在通 入空气后半小时通过排污口排放池底的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直至养 殖池的水位降低50mm-300mm,然后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 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直到养殖池的水位恢复原位;每三至五天的 中午时分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 其中臭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1:5-23,控制混合气体的流速为11-13m/s, 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30min-45min。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每隔一周至半个月将养殖池的水 排空,让泥东风螺置于空气中0.5-2h。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池底的倒V字型结构斜面 的倾斜角为2°-8°。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筛绢的孔的大小小于细海砂 颗粒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筛绢的材质为尼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人造饲料以颗粒形式投放, 人造饲料的颗粒大小大于筛绢的孔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在阴雨天气,可通过管道的进口 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的加有纯氧的空气,纯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 0.5:1-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殖池的面积为2-4亩,养 殖池的池深1.5-2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殖池的池壁贴有瓷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人造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 物质:牡蛎3-5份、鱼虾4-8份、盐藻1-3份、贝类3-7份、水草1-3 份、褐藻1-2份、红虫5-8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将养殖池的池底呈倒V字型结构并且中间高两边低,在沿V 字型结构池底的倾斜面每间隔0.3-0.5m处设置管道,并在池底往上一 次铺设中粗海砂、筛绢和细海砂,在给泥东风螺喂食后所残留的饲料 残渣会通过筛绢的孔渗漏到粗海砂区域,再进行养殖池排污时,饲料 残渣可通过排污口排除。

2、定期通过管道对养殖池通入空气和天然或人造海水,可保持 养殖池内水体的含氧量,也降低饲料残渣在养殖池内的腐烂速度;另 外,每两天往养殖池内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一是促进养殖池内 水体的流动性,二是提高养殖池内的清洁程度,三是避免现有技术中 经常性一次性更换养殖池内的水,不会使得泥东风螺会因突然更换环 境而造成不成长或死亡的现象;定期往养殖池内通入空气与臭氧的混 合气体,一是能够对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部分消毒杀菌提高泥东风螺 的生长速率;二是能够减缓水体中饲料食物残渣的腐烂速度,进而提 高水体的质量。

3、人造饲料通过加入盐藻、红虫等,使得人造饲料中含有泥东 风螺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同时也降低人造饲料的成本,提 高养殖泥东风螺纯利润而选取粗海砂和粗细砂能够补充泥东风螺成 长所需要的微量的必要成分。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能够降低40%以上 的用水量,而泥东风螺的生长速率较现有技术提高15-30%,同时养 殖池再经过一次换水和杀毒后能够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层、2细海砂、3尼龙筛绢、4中粗海砂、5排污口、6 管道,图中箭头的方向代表气流或水体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一 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进行说明。

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池底中间高两边 低呈倒V字型结构的泥东风螺养殖池,如图1所示,养殖池的面积 为2-4亩,养殖池的池深1.5-2m,其中,所述养殖池的池壁贴有瓷 砖,池底的倒V字型结构的斜面的倾斜角为2°-8°,优选为6°; 在沿V字型结构池底的倾斜面每间隔0.3-0.5m处设置管道6,优选为 0.5m;管道6的进口位于V字形结构的顶端,出口贴紧养殖池壁; 所述管道6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孔径小于泥东风螺大小的孔;并且在 V字型结构池底的下方对称设有排污口5,排污口5的位置优选为管 道6出口的上方。

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泥东风螺养殖池进行泥东风螺养殖时,为了 在泥东风螺养殖过程中泥东风螺能更全面的吸收盐类物质,先在养殖 池的底部铺设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直至中 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将倒V字型结构的顶端 覆盖,这里的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能补充在 养殖泥东风螺过程中所用人造海水或者经过过滤天然的海水所缺少 的部分泥东风螺成长所需的物质。然后在铺设的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 砂4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上铺设置至三层尼龙筛绢3后再铺上 1cm-3cm厚的细海砂2,这里尼龙筛绢3的孔的大小小于细海砂2颗 粒的大小,细海砂层的厚度优选为2cm,这样能够保证泥东风螺不会 落入尼龙筛绢3下方的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与岩焦碎块的混合物中 去,而泥东风螺的食物残渣则能通过尼龙筛绢3的孔落入中粗海砂4 层中。

然后通过管道6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 控制天然或人造海水在沙面上的水层1深为0.3-0.6m、优选为0.4m, 水位过低则泥东风螺的活动范围较小,水位过高一是养殖所需水量 大,二是养殖池内水的含氧量会降低,而且过深的水也不适合泥东风 螺的生长;PH值的范围在6.8-8.5、优选为8,PH过低则水呈酸性, 一是养殖池内泥东风螺的食物残渣容易腐烂,二是过酸的水不适合泥 东风螺的生长;PH过高,则水体呈碱性,碱性水会破坏人造饲料的 营养成分同时碱性水也不适合泥东风螺的生长。为了提高泥东风螺养 殖池的水质,并同时保证泥东风螺的生长速率不受环境和疾病的影 响,每天傍晚通过管道6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控制空气的 流速为10-13m/s,优选为11m/s,气流过大,养殖池内水的波动会更 大,影响泥东风螺的生长,气流过小,则气流不足以使养殖池内的泥 东风螺生长区域的水体1产生波动,进而将泥东风螺生长区域内的通 入空气的时间为20min-40min,优选为30min;每两天在通入空气后 半小时通过排污口5排放池底的水,直至养殖池的水位降低 50mm-300mm,优选为300mm;然后通过管道6的进口向养殖池池 底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直到养殖池的水位恢复原位;每三至五天 中午时分通过管道6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与臭氧的混合气 体,其中臭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1:5-23,优选为1:15,并控制混合气 体的流速为11-13m/s,优选为13m/s,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 30min-45min,优选为30min;为了使养殖池的池底消毒更加彻底, 每隔一周至半个月将养殖池的水排空,让泥东风螺置于空气中 0.5-2h,优选为1h;另外,在阴雨天气为了提高养殖池内水的含氧量, 可通过管道6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的加有纯氧的空气,纯氧与空 气的体积比为0.5:1-4。在这里通过管道6向养殖池内通入空气、空气 与臭氧混合气体、空气与纯氧的混合气体或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时, 能够将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上泥东风螺的食 物残渣冲洗出去,并通过排污口5排出;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 岩礁碎块的混合物层能够对气流或水流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气流 或水流对细海砂层的冲击作用降低。

为了提高泥东风螺的成长速度,在选取泥东风螺幼苗时,可选取 受到刺激时反应迅速的泥东风螺的幼螺投入养殖池,控制养殖池内泥 东风螺幼苗的量不超过10万粒/亩,优选为6-7万粒,过多的量会使 泥东风螺成长时造成营养物质分布不均,养殖池内水体易污染变质, 过少的养殖量则会浪费养殖池大量的资源;每天以颗粒形式投放人造 饲料,颗粒大小大于筛绢的孔的大小,这样既能保证泥东风螺能够吃 到人造饲料同时残留的食物残渣的颗粒则能通过筛绢的孔隙落至中 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层,进而通过排污口6排除而不会 残留在养殖池内破坏水质;人造饲料的用量为泥东风螺体重的2-4%, 优选为3.5%。

为了提高泥东风螺的生长速率,将牡蛎3-5份、鱼虾4-8份、盐 藻1-3份、贝类3-7份、水草1-3份、褐藻1-2份、红虫5-8份带壳 碾碎混合在一起,并捏成颗粒后挤压脱水至半干,压制颗粒状,然后 投放至泥东风螺的养殖池内。这里选用红虫与水草、褐藻等混合在一 起既能提供泥东风螺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使泥东风螺快速生长,又能 降低人造饲料的成本进而提高泥东风螺的纯利润。

以上所述,仅为本方法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方法 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方法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 饰,皆应仍属本方法涵盖的范围内。

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84641.6 (22)申请日 2016.03.28 A01K 61/00(2006.01) A01K 63/00(2006.01) A23K 50/80(2016.01) A23K 10/30(2016.01) A23K 10/22(2016.01) A23K 10/20(2016.01) (71)申请人 莆田市荔城区聚慧科技咨询有限公 司 地址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西 洪村西至 191 号 (72)发明人 李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531 代理人 李。

2、宏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是涉及 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建立 池底中间高两边低呈倒 V 字型结构的泥东风螺养 殖池, 在沿 V 字型结构池底的倾斜面设置带孔管 道, 带孔管道的出口上方设排污口 ; 在养殖池的 底部铺设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 物后再铺设筛绢和细海砂 ; 每天通过带孔管道向 养殖池内通入空气、 纯氧和天然或人造海水, 以实 现泥东风螺养殖池内水体不易黑化变质的目的, 同时实现加快泥东风螺生长速率的目的。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3、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5684972 A 2016.06.22 CN 105684972 A 1.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泥东风螺的养殖池, 所述养殖池的池底呈倒V字型结构并且中间高两边低, 在V 字型结构池底的下方对称设有排污口, 在沿V字型结构池底的倾斜面每间隔0.3-0.5m处设 置管道, 所述管道的进口位于V字形结构的顶端, 出口贴紧养殖池壁; 所述管道上均匀分布 有若干个孔径小于泥东风螺大小的孔; (B)在养殖池的底部铺设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 直至中粗海砂或 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

4、将倒V字型结构的顶端覆盖; 在铺设的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 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上铺设置一至三层筛绢后再铺上1cm-3cm厚的细海砂; 然后通过管道 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 控制天然或人造海水在沙面上的水深为 0.3-0.6m、 PH值的范围在6.8-8.5; (C)选取受到刺激时反应迅速的泥东风螺幼螺投入养殖池, 控制养殖池内泥东风螺幼 苗的量不超过10万粒/亩; 每天喂以泥东风螺人造饲料, 人造饲料的用量为泥东风螺体重的 2-4; (D)每天傍晚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 控制空气的流速为10-13m/s, 通 入空气的时间为20min-40min; 每两天在通入空。

5、气后半小时通过排污口排放池底的天然的 或人造的海水, 直至养殖池的水位降低50mm-300mm, 然后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 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直到养殖池的水位恢复原位; 每三至五天中午时分通过管道的进口 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 其中臭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1:5-23, 控制混合 气体的流速为11-13m/s, 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30min-4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隔一周至半个月将 养殖池的水排空, 让泥东风螺置于空气中0.5-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底的倒V字。

6、型 结构斜面的倾斜角为2 -8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绢的孔的大小 小于细海砂颗粒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筛绢的材质为尼 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造饲料以颗粒 形式投放, 人造饲料的颗粒大小大于筛绢的孔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阴雨天气, 可通过 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的加有纯氧的空气, 纯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0.5: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7、, 所述养殖池的面积为 2-4亩, 养殖池的池深1.5-2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池的池壁贴 有瓷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造饲料包括 如下重量份的物质: 牡蛎3-5份、 鱼虾4-8份、 盐藻1-3份、 贝类3-7份、 水草1-3份、 褐藻1-2份、 红虫5-8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684972 A 2 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泥东风螺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

8、海和南海, 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螺类。 泥东风螺栖 息于潮下带泥沙底质的海域, 为底栖生活的螺类, 肉味鲜美, 营养丰富, 深受消费者喜爱, 是 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海珍品。 0003 由于泥东风螺在自然海区的产量有限, 不能满足广大的市场需求。 现逐渐有人工 养殖场进行规模养殖泥东风螺, 但存在较大的问题是人工养殖场在养殖泥东风螺的过程 中, 底质易变黑恶化, 破坏泥东风螺的生长环境, 导致泥东风螺的生长不快, 更有甚者出现 大规模死亡现象。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现已有技术人员对泥东风螺的养殖场进行改进, 如中国专 利CN101785439B “东风螺潜流式供水养殖方法及其装置” ,。

9、 其建立东风螺潜流式养殖池, 所 述的养殖池设置有支撑漏板, 该支撑漏板设置有若干孔径小于东风螺幼螺的通孔; 养殖池 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该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支撑漏板和养殖池池底之间的空间内, 该 出水管设置于养殖池的进水管相对的另一端。 但这种养殖池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是为了排 污需要将养殖池内的池水进行不断的更换, 这样既浪费大量的水源, 造成资源的浪费; 同时 因养殖池的水不断进行大规模的更换, 泥东风螺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泥东 风螺的生长速度, 降低泥东风螺的产率; 二是池底属于单方向倾斜, 养殖所需用水量较大, 而且在排污过程中仅依靠水流的作用进行排除沉于池底的有害物。

10、质, 这样更换养殖池水仅 起到更换下层的水体的清洁度, 但位于支撑楼板上层的泥东风螺生长区域中存在的有害物 质并没有得到清洗和排出。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其采用倒V字型结构 改进现有养殖池所存的问题, 很好的解决泥东风螺养殖池池底的变黑恶化的现象, 提高了 泥东风螺的生长速度, 同时也降低了泥东风螺的病害发生的几率。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7 (A)建立泥东风螺的养殖池, 所述养殖池的池底呈倒V字型结构并且中间高两边 低, 在V字型结构池底的下方对称设有排污口, 在沿。

11、V字型结构池底的倾斜面每间隔0.3- 0.5m处设置管道, 所述管道的进口位于V字形结构的顶端, 出口贴紧养殖池壁; 所述管道上 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孔径小于泥东风螺大小的孔; 0008 (B)在养殖池的底部铺设中粗海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 直至中粗海 砂或中粗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将倒V字型结构的顶端覆盖; 在铺设的中粗海砂或中粗 海砂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上铺设置一至三层筛绢后再铺上1cm-3cm厚的细海砂; 然后通过 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 控制天然或人造海水在沙面上的水深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684972 A 3 为0.3-0.6m、 PH。

12、值的范围在6.8-8.5; 0009 (C)选取受到刺激时反应迅速的泥东风螺的幼螺投入养殖池, 控制养殖池内泥东 风螺幼苗的量不超过10万粒/亩; 每天喂以泥东风螺人造饲料, 人造饲料的用量为泥东风螺 体重的2-4; 0010 (D)每天傍晚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 控制空气的流速为10-13m/ s, 通入空气的时间为20min-40min; 每两天在通入空气后半小时通过排污口排放池底的天 然的或人造的海水, 直至养殖池的水位降低50mm-300mm, 然后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 底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直到养殖池的水位恢复原位; 每三至五天的中午时分通过管道 的进口向养殖池池。

13、底通入空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 其中臭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1:5-23, 控 制混合气体的流速为11-13m/s, 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30min-45min。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每隔一周至半个月将养殖池的水排空, 让泥东风 螺置于空气中0.5-2h。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池底的倒V字型结构斜面的倾斜角为2 -8 。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筛绢的孔的大小小于细海砂颗粒的大小。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筛绢的材质为尼龙。 001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人造饲料以颗粒形式投放, 人造饲料的颗粒 大小大于筛。

14、绢的孔的大小。 0016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在阴雨天气, 可通过管道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 入的加有纯氧的空气, 纯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0.5:1-4。 0017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养殖池的面积为2-4亩, 养殖池的池深1.5- 2m。 0018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养殖池的池壁贴有瓷砖。 0019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人造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物质: 牡蛎3-5 份、 鱼虾4-8份、 盐藻1-3份、 贝类3-7份、 水草1-3份、 褐藻1-2份、 红虫5-8份。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1 1、 将养殖池的池底呈倒V字型结构并且中间。

15、高两边低, 在沿V字型结构池底的倾斜 面每间隔0.3-0.5m处设置管道, 并在池底往上一次铺设中粗海砂、 筛绢和细海砂, 在给泥东 风螺喂食后所残留的饲料残渣会通过筛绢的孔渗漏到粗海砂区域, 再进行养殖池排污时, 饲料残渣可通过排污口排除。 0022 2、 定期通过管道对养殖池通入空气和天然或人造海水, 可保持养殖池内水体的含 氧量, 也降低饲料残渣在养殖池内的腐烂速度; 另外, 每两天往养殖池内通入天然的或人造 的海水, 一是促进养殖池内水体的流动性, 二是提高养殖池内的清洁程度, 三是避免现有技 术中经常性一次性更换养殖池内的水, 不会使得泥东风螺会因突然更换环境而造成不成长 或死亡的现。

16、象; 定期往养殖池内通入空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 一是能够对养殖池内的水体 进行部分消毒杀菌提高泥东风螺的生长速率; 二是能够减缓水体中饲料食物残渣的腐烂速 度, 进而提高水体的质量。 0023 3、 人造饲料通过加入盐藻、 红虫等, 使得人造饲料中含有泥东风螺生长所需的营 养成分更加全面, 同时也降低人造饲料的成本, 提高养殖泥东风螺纯利润而选取粗海砂和 粗细砂能够补充泥东风螺成长所需要的微量的必要成分。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684972 A 4 0024 因此,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能够降低40以上的用水量, 而泥 东风螺的生长速率较现有技术提高15-30,。

17、 同时养殖池再经过一次换水和杀毒后能够重 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25 附图1为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水层、 2细海砂、 3尼龙筛绢、 4中粗海砂、 5排污口、 6管道, 图中箭头的方向代 表气流或水体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一种泥东风螺的养 殖方法进行说明。 0028 一种泥东风螺的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池底中间高两边低呈倒V字型结构 的泥东风螺养殖池, 如图1所示, 养殖池的面积为2-4亩, 养殖池的池深1.5-2m, 其中, 所述养 殖池的池壁贴有瓷砖, 池底的倒V字型结构的斜面的倾。

18、斜角为2 -8 , 优选为6 ; 在沿V字型 结构池底的倾斜面每间隔0.3-0.5m处设置管道6, 优选为0.5m; 管道6的进口位于V字形结构 的顶端, 出口贴紧养殖池壁; 所述管道6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孔径小于泥东风螺大小的孔; 并且在V字型结构池底的下方对称设有排污口5, 排污口5的位置优选为管道6出口的上方。 0029 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泥东风螺养殖池进行泥东风螺养殖时, 为了在泥东风螺养殖 过程中泥东风螺能更全面的吸收盐类物质, 先在养殖池的底部铺设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 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 直至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将倒V字型结构的 顶端覆盖, 这里的中粗海砂4或。

19、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能补充在养殖泥东风螺过程 中所用人造海水或者经过过滤天然的海水所缺少的部分泥东风螺成长所需的物质。 然后在 铺设的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上铺设置至三层尼龙筛绢3后再铺上 1cm-3cm厚的细海砂2, 这里尼龙筛绢3的孔的大小小于细海砂2颗粒的大小, 细海砂层的厚 度优选为2cm, 这样能够保证泥东风螺不会落入尼龙筛绢3下方的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与 岩焦碎块的混合物中去, 而泥东风螺的食物残渣则能通过尼龙筛绢3的孔落入中粗海砂4层 中。 0030 然后通过管道6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 控制天然或人造 海水在沙面上的水层1深为0.3。

20、-0.6m、 优选为0.4m, 水位过低则泥东风螺的活动范围较小, 水位过高一是养殖所需水量大, 二是养殖池内水的含氧量会降低, 而且过深的水也不适合 泥东风螺的生长; PH值的范围在6.8-8.5、 优选为8, PH过低则水呈酸性, 一是养殖池内泥东 风螺的食物残渣容易腐烂, 二是过酸的水不适合泥东风螺的生长; PH过高, 则水体呈碱性, 碱性水会破坏人造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时碱性水也不适合泥东风螺的生长。 为了提高泥东风 螺养殖池的水质, 并同时保证泥东风螺的生长速率不受环境和疾病的影响, 每天傍晚通过 管道6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 控制空气的流速为10-13m/s, 优选为11m/s,。

21、 气流过 大, 养殖池内水的波动会更大, 影响泥东风螺的生长, 气流过小, 则气流不足以使养殖池内 的泥东风螺生长区域的水体1产生波动, 进而将泥东风螺生长区域内的通入空气的时间为 20min-40min, 优选为30min; 每两天在通入空气后半小时通过排污口5排放池底的水, 直至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684972 A 5 养殖池的水位降低50mm-300mm, 优选为300mm; 然后通过管道6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天 然的或人造的海水直到养殖池的水位恢复原位; 每三至五天中午时分通过管道6的进口向 养殖池池底通入空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 其中臭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1:5-。

22、23, 优选为1:15, 并控制混合气体的流速为11-13m/s, 优选为13m/s, 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30min-45min, 优 选为30min; 为了使养殖池的池底消毒更加彻底, 每隔一周至半个月将养殖池的水排空, 让 泥东风螺置于空气中0.5-2h, 优选为1h; 另外, 在阴雨天气为了提高养殖池内水的含氧量, 可通过管道6的进口向养殖池池底通入的加有纯氧的空气, 纯氧与空气的体积比为0.5:1- 4。 在这里通过管道6向养殖池内通入空气、 空气与臭氧混合气体、 空气与纯氧的混合气体或 天然的或人造的海水时, 能够将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上泥东风螺的 食物残渣冲洗。

23、出去, 并通过排污口5排出; 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的混合物层能 够对气流或水流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使得气流或水流对细海砂层的冲击作用降低。 0031 为了提高泥东风螺的成长速度, 在选取泥东风螺幼苗时, 可选取受到刺激时反应 迅速的泥东风螺的幼螺投入养殖池, 控制养殖池内泥东风螺幼苗的量不超过10万粒/亩, 优 选为6-7万粒, 过多的量会使泥东风螺成长时造成营养物质分布不均, 养殖池内水体易污染 变质, 过少的养殖量则会浪费养殖池大量的资源; 每天以颗粒形式投放人造饲料, 颗粒大小 大于筛绢的孔的大小, 这样既能保证泥东风螺能够吃到人造饲料同时残留的食物残渣的颗 粒则能通过筛绢的。

24、孔隙落至中粗海砂4或中粗海砂4与岩礁碎块层, 进而通过排污口6排除 而不会残留在养殖池内破坏水质; 人造饲料的用量为泥东风螺体重的2-4, 优选为3.5。 0032 为了提高泥东风螺的生长速率, 将牡蛎3-5份、 鱼虾4-8份、 盐藻1-3份、 贝类3-7份、 水草1-3份、 褐藻1-2份、 红虫5-8份带壳碾碎混合在一起, 并捏成颗粒后挤压脱水至半干, 压 制颗粒状, 然后投放至泥东风螺的养殖池内。 这里选用红虫与水草、 褐藻等混合在一起既能 提供泥东风螺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使泥东风螺快速生长, 又能降低人造饲料的成本进而提 高泥东风螺的纯利润。 0033 以上所述, 仅为本方法较佳实施例而已, 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方法实施的范围, 即依 本方法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方法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684972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5684972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