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丁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30149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0223.5

申请日:

20031215

公开号:

CN1545912A

公开日:

200411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212,A23L1/01

主分类号:

A23L1/212,A23L1/01

申请人:

谷爱荣

发明人:

谷爱荣,李建涛

地址:

462000河南省漯河市八一路富豪花园5号楼2单元103室

优先权:

CN200310110223A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欣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采用传统的小菜丁配料,主要是胡萝卜、莲菜、山药等具有清脆口感的蔬菜和花生、黄豆、牛肉等香味营养兼备的食料进行配料,经净化处理、酸液浸渍、酱炒、汤炖、包装而成。本发明制作的产品与市场上现有的小菜丁相比,清脆可口,少盐多香,风味独特。其制作工艺使产品具备以下的特点:一是经食醋,或食醋与其它食用酸液如酸乳浆液和柠檬酸适当调制的混酸液的浸渍,使产品既能保持入口清脆,又能做到在少盐的条件下天然防腐保鲜;二是经酱炒和汤炖,使产品融酱香和花椒、八角、辣椒、大枣、牛肉、牛骨髓等的香味于一体,并可防止长时间在酸液中浸渍而太酸。本发明制作的产品,适应于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尤其适宜需要限盐的人群食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菜丁的制备方法,采用胡萝卜、莲菜、山药和花生、黄豆等蔬菜进行配料和净化处理,其特征在于,经酸液浸渍、酱炒、汤炖、包装等操作:酸液浸渍配料采用食用酸,其浸渍用量为主配料的一倍以上,在耐酸的容器中进行浸渍,淹没配料,浸渍的时间大于24小时;酱炒用酱量为配料的3-7%,与等量的植物油一并加入炒锅内加热,沸后,加入经酸液浸渍过的配料进行酱炒,反复翻炒均匀为止;然后将酱炒过的配料放在香汤中汤炖,应淹没配料,时间从开锅算起4-6分钟,经酸渍、酱炒、汤炖并可连续灭菌,最后进行罐装、瓶装或袋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菜丁的配料应选用新鲜胡萝卜、莲菜、山药作配料,用料比例不限,莲菜、山药须削皮,经净化处理清洗干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所用的酸液是采用单一的食醋或由食醋与其它食用酸液调制的混酸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菜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酸液采用食醋、酸乳浆液和柠檬酸调制的混酸液,各成分按重量的含量分别为食醋75-85%,酸乳浆液14-20%,柠檬酸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菜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酸液采用食醋、酸乳浆液和柠檬酸可按重量80∶17∶3的含量比例进行配制。 6.根据权利要求II所述的菜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酱炒所用的酱是按我国传统方法发酵并经自然日晒而成的面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汤炖所用的香汤,由牛肉、牛骨髓加花椒、八角、辣椒、大枣和食盐,牛肉、牛骨髓的用量为主配料的15-25%,采用文火熬制8小时以上而成,其中牛肉熟后,也要切成0.5×1×1厘米的小丁与主配料一起汤炖。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佐餐食品清脆浓香小菜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佐餐小菜是把胡萝卜、莲菜、山药等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菜 丁,腌制成咸菜或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基本工艺都是咸盐 腌制防腐和酱制增味,某些蔬菜原有的清脆口感基本丧失,咸味普遍较 重的缺点难以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改变传统佐餐小菜丁单靠咸盐腌制防腐的制备方法,将 配料通过专门的酸渍、酱炒和汤炖等,使小菜丁更加浓香可口,并保持 蔬菜原有清脆口感。

本发明采用传统的小菜丁配料,包括胡萝卜、莲菜、山药等具有清 脆口感的蔬菜和花生、黄豆、牛肉等香味营养兼备的食料等进行配制, 其制备流程如下:

菜丁配料→净化处理→酸液浸渍→酱炒→汤炖→包装

在配料工序中,选用新鲜胡萝卜、莲菜、山药和花生、黄豆等作配 料,各成分用料比例不限,莲菜、山药须削皮,并经净化处理清洗干净。

浸渍用的酸液是食用酸,可采用单一食醋或由食醋与其它食用酸液 适当调制的混酸液,例如由食醋、酸乳浆液和柠檬酸调制的混合酸液, 其中各成分按重量的含量分别可采用食醋75-85%,酸乳浆液14-20%,柠 檬酸1-5%的比例调制。该混酸液中的酸乳浆液是依据发明专利ZL 98121748.6特制的一种含有1%乳酸和0.05%以上的乳酸链球菌素的酸性 乳液。浸渍用的酸液用量以主配料的一倍或一倍以上为宜,在耐酸的容 器中进行浸渍,应淹没配料,浸渍的时间须大于24小时。这是保持菜丁 清脆口感,并在少盐条件下天然防腐保鲜的关键因素。

酱炒所用的酱是按我国民间传统方法发酵并经自然日晒而成的面 酱。酱炒的方法,用酱量为配料的3-7%,与等量的植物油一并加入炒锅 内加热,待沸后,即可放入配料酱炒,反复翻炒均匀为止。

汤炖需用香汤,是由牛肉、牛骨髓加适量的花椒、八角、辣椒、大 枣和食盐等,牛肉、牛骨髓的用量为主配料的15-25%,采用文火熬制8 小时以上制成,其中牛肉熟后,也要切成0.5×1×1厘米3的小丁加入配 料。将酱炒后的配料放在香汤中汤炖以淹没配料为准,时间从开锅算起 为4-6分钟即可。

本发明的特点,一是经食醋,或食醋与其它食用酸液如酸乳浆液和 柠檬酸适当调制的混酸液的浸渍,使产品既能保持入口清脆,又能做到 在少盐的条件下天然防腐保鲜;二是经酱炒和汤炖,使产品融酱香和花 椒、八角、辣椒、大枣、牛肉、牛骨髓等的香味于一体,并可防止长时 间在酸液中浸渍而太酸。

本发明制作的产品,清脆可口,少盐多香,风味独特,适应生活节 奏加快的现代社会,尤其适宜于需要限盐的人群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工艺流程经菜丁配料、净化处理、酸液浸渍、酱炒、汤炖、 包装等工序操作。

在菜丁配料工序,选用新鲜胡萝卜、莲菜、山药等具有清脆口感的 蔬菜和花生、黄豆、牛肉等香味营养兼备的食料作配料,各成分用料比 例不限,莲菜、山药须削皮,并经净化处理清洗干净。

将配料放入盛有浸渍用酸液的耐酸容器中进行浸渍,酸液用量为主 配料的一倍以上,应淹没配料,浸渍的时间24-26小时。浸渍用的酸液 可以是单一食用醋,也可采用由食醋、酸乳浆液和柠檬酸按重量80∶17∶ 3的含量比例调制的混酸液。其中的酸豆乳浆是由乳酸链球菌发酵绿豆乳 或豌豆乳生成的含有1%乳酸和0.05%以上的乳酸链球菌素的酸性乳液。

酱炒工序采用民间传统发酵并经自然日晒而成的面酱,用酱量为配 料的5%,与等量的植物油一并加入炒锅内加热,待沸后,放入配料酱炒, 反复翻炒均匀为止。

然后将酱炒后的配料放入香汤中汤炖,淹没配料,时间从开锅算起 为5分钟即可。香汤是由牛肉、牛骨髓加适量的花椒、八角、辣椒、大 枣和食盐,牛肉、牛骨髓的用量为主配料的20%,采用文火熬制8小时而 成,其中牛肉熟后,切成0.5×1×1厘米3的小丁与主配料一起汤炖。

经酸渍、酱炒、汤炖等工序,并可连续取得灭菌效果,最后进行罐 装、瓶装或袋包装均可。

一种菜丁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菜丁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菜丁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菜丁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菜丁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采用传统的小菜丁配料,主要是胡萝卜、莲菜、山药等具有清脆口感的蔬菜和花生、黄豆、牛肉等香味营养兼备的食料进行配料,经净化处理、酸液浸渍、酱炒、汤炖、包装而成。本发明制作的产品与市场上现有的小菜丁相比,清脆可口,少盐多香,风味独特。其制作工艺使产品具备以下的特点:一是经食醋,或食醋与其它食用酸液如酸乳浆液和柠檬酸适当调制的混酸液的浸渍,使产品既能保持入口清脆,又能做到在少盐的条件下天然防腐保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