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7295917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6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59437.2

申请日:

20121115

公开号:

CN102919198B

公开日:

201406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2

主分类号:

A01K67/02

申请人:

任旭平

发明人:

任旭平

地址:

611300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晋原镇五斗街78号

优先权:

CN201210459437A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雅图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曹洪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包括有自然水流通过的水池,水池是人工构建的有洞穴和阳光区的养殖水池,水池的阳光区无遮盖,水池的洞穴由水池与水池上部盖板形成,盖板有上下贯通的1-3厘米宽缝隙,盖板上是沿盖板边缘砌墙形成的凹槽,凹槽中填土并种植有树木,树木须根通过盖板上下贯通的缝隙深入水池形成须根水帘,可以有多组养殖水池横向或/纵向排列连接。本发明根据大鲵生长、养殖特点模拟野生条件的大鲵生活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调节养殖环境,仿生效果良好,大鲵养殖存活率、生长速度、养殖成本及大鲵优质率均优于同区域其他养殖环境。

权利要求书

1.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包括有自然水流通过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是人工构建的有洞穴和阳光区的养殖水池,水池的阳光区无遮盖,水池的洞穴由水池与水池上部盖板形成,盖板有上下贯通的1-3厘米宽缝隙,盖板上是沿盖板边缘砌墙形成的凹槽,凹槽中填土并种植有树木,树木须根通过盖板上下贯通的缝隙深入水池形成须根水帘;须根水帘由洞穴外口向洞穴内部设置至少两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区周边上有多个洞穴,阳光区与周边的多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区周边相对两端各有一个洞穴,阳光区与相对两端的两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系统由数组养殖水池平行并列组成,每组养殖水池之间阳光区隔墙的水面下部分为仅允许水流通过的透水隔墙,自然水流由平行并列的一端养殖水池流入、另一端养殖水池流出,透水隔墙底部有允许大鲵通过并可开闭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种植的树木是有防病功能的药用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水池洞穴的深度为1-4米,洞穴口宽度1-4米,洞穴高度0.5-1.8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水池阳光区宽度1-4米,长度4-10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属于大鲵养殖人工仿生态环境设计与建设,特别涉及一种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Amphibia,有尾Caudata,隐鳃鲵亚目Cryptobranchoidea,隐鳃鲵科Cryptobrachidae,大鲵属Andrias。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四大区域:包括湖南、江西、湖北、安徽、陕西、贵州和四川等地。

大鲵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已成为水产养殖中高效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  

药用价值:大鲵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根据现代临床医学观察,对贫血、霍乱、痢疾、癫痫和血经等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大鲵具有滋阴补肾、强壮、补血行气的功效。据有关文献报道:可从大鲵肌体中提取最有效的防癌物。民间常以大鲵的皮肤粉拌桐油治疗烫伤。另外大鲵皮、胃、尾、血、脂肪和腺体分泌液,均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和“软黄金”,倍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它一直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的高附加值商品。  

食用价值:大鲵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及东南亚、日本等各国及地区的市场上,被视为珍稀名贵的滋补品,对人体补虚有奇效。据分析在大鲵肌肉的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其中必须氨基酸含量为39.69%。

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由于大鲵可作为中药、高档食物等原因,曾一度出现非法进行贸易的现象,加之食物回流被切断、环境污染等原因,大鲵的数量急剧减少,现已被列为国家濒危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大鲵的人工养殖一直受到重视,对其繁育、饲料、饲养等各领域的研究均不断在深入进行,由于大鲵生长对环境要求高,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要求模拟其自然生长环境的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进行中,大鲵的人工繁殖驯养和模拟其自然生长环境技术一直是影响我国大鲵生产发展的瓶颈技术难题,多年来没有较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大鲵的生物学特性规律设计了适合大鲵繁殖驯养和健康快速生长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提供系统养殖水池的建设和使用结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包括有自然水流通过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是人工构建的有洞穴和阳光区的养殖水池,水池的阳光区无遮盖,水池的洞穴由水池与水池上部盖板形成,盖板有上下贯通的1-3厘米宽缝隙,盖板上是沿盖板边缘砌墙形成的凹槽,凹槽中填土并种植有树木,树木须根通过盖板上下贯通的缝隙深入水池形成须根水帘。

所述阳光区周边上有多个洞穴,阳光区与周边的多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优选所述阳光区周边相对两端各有一个洞穴,阳光区与相对两端的两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

所述养殖系统由数组养殖水池平行并列组成,每组养殖水池之间阳光区隔墙的水面下部分为仅允许水流通过的透水隔墙,自然水流由平行并列的一端养殖水池流入、另一端养殖水池流出,透水隔墙底部有允许大鲵通过并可开闭的通道。

所述须根水帘由洞穴外口向洞穴内部设置至少两排须根水帘。

所述盖板上种植的树木是有防病功能的药用植物。

所述养殖水池洞穴的深度为1-4米,洞穴口宽度1-4米,洞穴高度0.5-1.8米。养殖水池阳光区宽度与洞穴口宽度相同为1-4米,长度4-10米。平行并列的数组养殖水池组成养殖系统时,整体阳光区的长度可达100米。

所述养殖水池还可以横向排列连接组合。

大鲵畏光喜阴暗环境、喜欢25℃以下凉水、性喜穴居、昼伏夜出、繁殖季节喜欢晒阳光。根据上述特点,本发明人工养殖系统将水池设置为有盖板的洞穴和能直接接受自然阳光照射的阳光区,大鲵可自由地在洞穴和阳光区间游动;洞穴由水池设置盖板形成,为了进一步增加隔热、隔音效果,在盖板上填土并种植植物,在盖板上预留有上下贯通的1-3厘米宽缝隙,种植植物须根穿过盖板缝隙深入洞穴水面形成须根水帘,须根水帘能达到冬季保温防水结冰冻,夏季降温凉爽、保持高湿度和避光作用,植物须根生长入大鲵洞穴水中还是大鲵产卵带和卵自然孵化的重要条件;如种植植物是具有药用作用的植物,还可以具有自然生态的防病和抗病作用,须根水帘以两排以上最佳,具有较好的保湿和避光作用。

根据大鲵生长、养殖特点,养殖水池采用流水养殖,将阳光区周边上设置多个洞穴,阳光区与周边的多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通常优选周边相对两端设置两个洞穴,阳光区与相对两端的两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根据大鲵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及繁殖配对需要阳光区与多个洞穴之间任意开闭隔断墙底部通道构成一组养殖水池。为了节约土地,集约化养殖,同时又要适应不同时期的养殖需要,养殖系统可由数组养殖水池平行并列组成,每组养殖水池之间阳光区隔墙的水面下部分为仅允许水流通过的透水隔墙,自然水流由平行并列的一端养殖水池流入、另一端养殖水池流出,透水隔墙底部有可通过门板开闭的孔,可开闭的孔根据养殖需要开闭以方便大鲵自由进出互访和方便雌雄大鲵亲近交尾。

养殖水池以组为单位可平行并列,还可以横向排列,根据地势特点不同可以是圆形、多边形或方形等,整体养殖区一端高一端低有适当坡度便于排水清洁管理。

本发明根据大鲵生长、养殖特点模拟野生条件的大鲵生活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调节养殖环境,仿生效果良好,大鲵养殖存活率、生长速度、养殖成本及大鲵优质率均优于同区域其他养殖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养殖系统三组养殖水池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养殖系统多组平行并列养殖水池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养殖系统多组平行并列养殖水池盖板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组养殖水池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横向排列两组养殖水池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洞穴,1a是盖板缝隙,1b是洞穴隔墙,1c是阳光区隔墙,2是阳光区,3是填土,4是植物,5是水面,6是须根水帘,7是进水口,8是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5,如图所示。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包括有自然水流通过的水池,水池是人工构建的有洞穴和阳光区的养殖水池,水池的阳光区无遮盖,水池的洞穴由水池与水池上部盖板形成,盖板有上下贯通的1-3厘米宽缝隙,盖板上是沿盖板边缘砌墙形成的凹槽,凹槽中填土并种植有树木,树木须根通过盖板上下贯通的缝隙深入水池形成须根水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阳光区相对两端各有两个洞穴,阳光区与相对两端的两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

如图2和3所示,本例养殖系统由数组养殖水池平行并列组成,每组养殖水池之间阳光区隔墙的水面下部分为仅允许水流通过的透水隔墙,自然水流由平行并列的一端养殖水池流入、另一端养殖水池流出,透水隔墙底部有可通过门板开闭的孔。

须根水帘由洞穴外口向洞穴内部设置至少两排须根水帘。

盖板上种植的树木是有防病功能的药用植物。

养殖水池洞穴的深度为1-4米,洞穴口宽度1-4米,洞穴高度0.5-1.8米。养殖水池阳光区宽度与洞穴口宽度相同为1-4米,长度4-10米。平行并列的数组养殖水池组成养殖系统时,整体阳光区的长度可达100米。

根据大鲵畏光喜阴暗环境、喜欢25℃以下凉水、性喜穴居、昼伏夜出、繁殖季节喜欢晒阳光的特点,实际应用中大鲵驯养繁殖场的场地选择根据地势特点不同可以是圆形、多边形或方形等,先将场地平整成一端高一端低有适当坡度便于今后排水清洁管理,养殖场池四周及池内部洞穴墙体设计为承重墙体,采用宽基浅埋便于承重,墙体用水泥砂浆满载充实砌严,修建高度0.5-1.8米,墙体内外涂抹水砂浆成光面保证不漏水,并起到防止大鲵及喂养饵料逃跑作用,大鲵洞穴的修建为面对面双向排列或单向排列,中央巷道区域为大鲵晒阳光区这是促进大鲵快速生长和繁殖的关键,同时也是饲养管理观察走廊区,地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地面保证不漏水。进水口为沙卵石过滤方形槽起到过滤清洁水体和调节水速作用。排污口安有防逃篦子措施;

根据场地条件和饲养规模设计大鲵人工洞穴的深度为1-4米,洞穴口宽度1-4米,高度0.5-1.8米,便于对大鲵的管理和防病观察;

修建完成大鲵繁殖驯养场池及洞穴承重墙体后盖上水泥预制板,保证水泥板间宽度有1-3厘米间隙,起到保证今后上面填土种植的药材植物根系穿过水泥板间隙进入大鲵洞穴内水体形成植物药材须根水帘,达到冬季保温防水结冰冻,夏季降温凉爽、保持高湿度和避光作用,植物须根生长入大鲵洞穴水中还是大鲵产卵带和卵自然孵化的必具条件。中间修建隔断墙,隔断墙上段用水泥砂浆抹光面下段半截墙不抹灰为清水墙,保证能顺利透水并避免大鲵翻越,隔断墙底部留有便于大鲵自由进出互访的洞口方便雌雄大鲵亲近交尾,需要时用地板砖隔断堵住,目地是起到隔离不同规格的大鲵分群饲养和避免大吃小现象;隔离产卵后的种鲵避免影响卵的孵化发育。盖完水泥预制板后,在大鲵场池四周及洞穴承重墙向上对应水泥板以上修建填土槽墙体,洞穴口水泥板上砌砖抬空,装泥土墙修建高度0.4-1.5米厚度。

修建好装土槽后填上泥土并种植药材遮荫植物,下面形成人工洞穴,保证大鲵繁殖驯养场地洞穴内温度低于25℃,外面温度高大鲵出来吃食旺盛,繁殖活跃,完后进洞凉爽休息好。保持达到灼热阳光晒到植物而晒不到泥土保证大鲵在人工洞穴中凉爽舒适休息的目的,大鲵自己需要时才出来晒阳光,不需要时回洞穴休息。

植物药材根系形成的湿帘起到防病、冬季保温防水结冰冻,夏季降温凉爽,还有大量蚯蚓坠落成为饵料的作用。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1919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6.11 CN 102919198 B (21)申请号 201210459437.2 (22)申请日 2012.11.15 A01K 67/02(2006.01) (73)专利权人 任旭平 地址 611300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晋原镇五 斗街 78 号 (72)发明人 任旭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雅图律师事务所 51225 代理人 曹洪光 CN 201640210 U,2010.11.24, 全文 . CN 1788696 A,2006.06.21, 全文 . CN 202873579 U,2013.04.。

2、17, 权利要求 1-7. CN 202059878 U,2011.12.07, 说明书第 13 段, 图 1-3. JP 2607430 B2,1997.05.07, 全文 . CN 101081008 A,2007.12.05, 全文 . 陈去祥 . 生态养殖技术 .大鲵实用养殖技 术 . 金盾出版社 ,2009, 第 79 页 . 王桂民等 . 大鲵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水产 养殖 .2011,( 第 5 期 ), 第 14-15 页 . (54) 发明名称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 统。 包括有自然水流通过的水池, 水池是人工构建 的有。

3、洞穴和阳光区的养殖水池, 水池的阳光区无 遮盖, 水池的洞穴由水池与水池上部盖板形成, 盖 板有上下贯通的 1-3 厘米宽缝隙, 盖板上是沿盖 板边缘砌墙形成的凹槽, 凹槽中填土并种植有树 木, 树木须根通过盖板上下贯通的缝隙深入水池 形成须根水帘, 可以有多组养殖水池横向或 / 纵 向排列连接。 本发明根据大鲵生长、 养殖特点模拟 野生条件的大鲵生活环境,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调 节养殖环境, 仿生效果良好, 大鲵养殖存活率、 生 长速度、 养殖成本及大鲵优质率均优于同区域其 他养殖环境。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袁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

4、(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19198 B CN 102919198 B 1/1 页 2 1.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包括有自然水流通过的水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池是 人工构建的有洞穴和阳光区的养殖水池, 水池的阳光区无遮盖, 水池的洞穴由水池与水池 上部盖板形成, 盖板有上下贯通的 1-3 厘米宽缝隙, 盖板上是沿盖板边缘砌墙形成的凹槽, 凹槽中填土并种植有树木, 树木须根通过盖板上下贯通的缝隙深入水池形成须根水帘 ; 须 根水帘由洞穴外口向洞穴内部设置至少两排。 2. 根据权利要求。

5、 1 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阳光区周边上 有多个洞穴, 阳光区与周边的多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阳光区周边相 对两端各有一个洞穴, 阳光区与相对两端的两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养殖系统由数 组养殖水池平行并列组成, 每组养殖水池之间阳光区隔墙的水面下部分为仅允许水流通过 的透水隔墙, 自然水流由平行并列的一端养殖水池流入、 另一端养殖水池流出, 透水隔墙底 部有允许大鲵通过并可开闭的通道。 5. 根据权利要求 。

6、1 或 2 或 3 或 4 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盖板上种植的树木是有防病功能的药用植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养殖水池洞穴的深度为 1-4 米, 洞穴口宽度 1-4 米, 洞穴高度 0.5-1.8 米。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所述的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养殖水池阳光区宽度 1-4 米, 长度 4-10 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19198 B 2 1/4 页 3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

7、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尤其属于大鲵养殖人工仿生态环境设计与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 俗称娃娃鱼, 属两栖纲 Amphibia, 有尾 Caudata, 隐 鳃鲵亚目Cryptobranchoidea, 隐鳃鲵科Cryptobrachidae, 大鲵属Andrias。 中国大鲵原产 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四大区域 : 包括湖南、 江西、 湖北、 安徽、 陕西、 贵州和四川等 地。 0003 大鲵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已成为水产养殖中高效养殖的优良品种之 一。 0004 药用价值 : 大鲵的药用价。

8、值, 在 本草纲目 中有记载。根据现代临床医学观察, 对 贫血、 霍乱、 痢疾、 癫痫和血经等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大鲵具有滋阴补肾、 强壮、 补血行气的 功效。据有关文献报道 : 可从大鲵肌体中提取最有效的防癌物。民间常以大鲵的皮肤粉拌 桐油治疗烫伤。 另外大鲵皮、 胃、 尾、 血、 脂肪和腺体分泌液, 均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被 专家誉为 “水中人参” 和 “软黄金” , 倍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 它一直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的 高附加值商品。 0005 食用价值 : 大鲵肉味鲜美, 是一种名贵佳肴。在中国香港、 台湾地区及东南亚、 日 本等各国及地区的市场上, 被视为珍稀名贵的滋补品, 对人体。

9、补虚有奇效。据分析在大鲵 肌肉的蛋白质中含有 17 种氨基酸, 其中 8 种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其中必须氨基酸含量为 39.69。 0006 经济价值高, 在美食、 保健、 医药、 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 因而颇 受社会各界关注。由于大鲵可作为中药、 高档食物等原因, 曾一度出现非法进行贸易的现 象, 加之食物回流被切断、 环境污染等原因, 大鲵的数量急剧减少, 现已被列为国家濒危二 级重点保护动物。 0007 大鲵的人工养殖一直受到重视, 对其繁育、 饲料、 饲养等各领域的研究均不断在深 入进行, 由于大鲵生长对环境要求高, 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 要求模拟其自然生长环境的仿 。

10、生态人工养殖系统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进行中, 大鲵的人工繁殖驯养和模拟其自然生长环 境技术一直是影响我国大鲵生产发展的瓶颈技术难题, 多年来没有较好解决。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根据大鲵的生物学特性规律设计了适合大鲵繁殖驯养和健康快速生长的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提 供系统养殖水池的建设和使用结构。 0009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10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包括有自然水流通过的水池,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池是 说 明 书 CN 102919198 B 3 2/4 页 4 人工构建的有洞穴和阳光区的养殖水池, 水池的。

11、阳光区无遮盖, 水池的洞穴由水池与水池 上部盖板形成, 盖板有上下贯通的 1-3 厘米宽缝隙, 盖板上是沿盖板边缘砌墙形成的凹槽, 凹槽中填土并种植有树木, 树木须根通过盖板上下贯通的缝隙深入水池形成须根水帘。 0011 所述阳光区周边上有多个洞穴, 阳光区与周边的多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优 选所述阳光区周边相对两端各有一个洞穴, 阳光区与相对两端的两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 池。 0012 所述养殖系统由数组养殖水池平行并列组成, 每组养殖水池之间阳光区隔墙的水 面下部分为仅允许水流通过的透水隔墙, 自然水流由平行并列的一端养殖水池流入、 另一 端养殖水池流出, 透水隔墙底部有允许大鲵通过并可。

12、开闭的通道。 0013 所述须根水帘由洞穴外口向洞穴内部设置至少两排须根水帘。 0014 所述盖板上种植的树木是有防病功能的药用植物。 0015 所述养殖水池洞穴的深度为 1-4 米, 洞穴口宽度 1-4 米, 洞穴高度 0.5-1.8 米。养 殖水池阳光区宽度与洞穴口宽度相同为 1-4 米, 长度 4-10 米。平行并列的数组养殖水池组 成养殖系统时, 整体阳光区的长度可达 100 米。 0016 所述养殖水池还可以横向排列连接组合。 0017 大鲵畏光喜阴暗环境、 喜欢 25以下凉水、 性喜穴居、 昼伏夜出、 繁殖季节喜欢晒 阳光。根据上述特点, 本发明人工养殖系统将水池设置为有盖板的洞穴。

13、和能直接接受自然 阳光照射的阳光区, 大鲵可自由地在洞穴和阳光区间游动 ; 洞穴由水池设置盖板形成, 为了 进一步增加隔热、 隔音效果, 在盖板上填土并种植植物, 在盖板上预留有上下贯通的 1-3 厘 米宽缝隙, 种植植物须根穿过盖板缝隙深入洞穴水面形成须根水帘, 须根水帘能达到冬季 保温防水结冰冻, 夏季降温凉爽、 保持高湿度和避光作用, 植物须根生长入大鲵洞穴水中还 是大鲵产卵带和卵自然孵化的重要条件 ; 如种植植物是具有药用作用的植物, 还可以具有 自然生态的防病和抗病作用, 须根水帘以两排以上最佳, 具有较好的保湿和避光作用。 0018 根据大鲵生长、 养殖特点, 养殖水池采用流水养殖。

14、, 将阳光区周边上设置多个洞 穴, 阳光区与周边的多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 通常优选周边相对两端设置两个洞穴, 阳 光区与相对两端的两个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 ; 根据大鲵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及繁殖配对需 要阳光区与多个洞穴之间任意开闭隔断墙底部通道构成一组养殖水池。为了节约土地, 集 约化养殖, 同时又要适应不同时期的养殖需要, 养殖系统可由数组养殖水池平行并列组成, 每组养殖水池之间阳光区隔墙的水面下部分为仅允许水流通过的透水隔墙, 自然水流由平 行并列的一端养殖水池流入、 另一端养殖水池流出, 透水隔墙底部有可通过门板开闭的孔, 可开闭的孔根据养殖需要开闭以方便大鲵自由进出互访和方便雌雄大鲵。

15、亲近交尾。 0019 养殖水池以组为单位可平行并列, 还可以横向排列, 根据地势特点不同可以是圆 形、 多边形或方形等, 整体养殖区一端高一端低有适当坡度便于排水清洁管理。 0020 本发明根据大鲵生长、 养殖特点模拟野生条件的大鲵生活环境, 充分利用自然条 件调节养殖环境, 仿生效果良好, 大鲵养殖存活率、 生长速度、 养殖成本及大鲵优质率均优 于同区域其他养殖环境。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是本发明养殖系统三组养殖水池立体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102919198 B 4 3/4 页 5 0022 图 2 是本发明养殖系统多组平行并列养殖水池底面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 。

16、3 是本发明养殖系统多组平行并列养殖水池盖板面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4 是本发明一组养殖水池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 0025 图 5 是本发明横向排列两组养殖水池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 1 是洞穴, 1a 是盖板缝隙, 1b 是洞穴隔墙, 1c 是阳光区隔墙, 2 是阳光区, 3 是 填土, 4 是植物, 5 是水面, 6 是须根水帘, 7 是进水口, 8 是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 步的说明, 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 明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

17、进和调整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结合图 1 至图 5, 如图所示。 0029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系统, 包括有自然水流通过的水池, 水池是人工构建的有洞 穴和阳光区的养殖水池, 水池的阳光区无遮盖, 水池的洞穴由水池与水池上部盖板形成, 盖 板有上下贯通的 1-3 厘米宽缝隙, 盖板上是沿盖板边缘砌墙形成的凹槽, 凹槽中填土并种 植有树木, 树木须根通过盖板上下贯通的缝隙深入水池形成须根水帘。 0030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例阳光区相对两端各有两个洞穴, 阳光区与相对两端的两个 洞穴构成一组养殖水池。 0031 如图2和3所示, 本例养殖系统由数组养殖水池平行并列组成, 每组养殖水。

18、池之间 阳光区隔墙的水面下部分为仅允许水流通过的透水隔墙, 自然水流由平行并列的一端养殖 水池流入、 另一端养殖水池流出, 透水隔墙底部有可通过门板开闭的孔。 0032 须根水帘由洞穴外口向洞穴内部设置至少两排须根水帘。 0033 盖板上种植的树木是有防病功能的药用植物。 0034 养殖水池洞穴的深度为 1-4 米, 洞穴口宽度 1-4 米, 洞穴高度 0.5-1.8 米。养殖水 池阳光区宽度与洞穴口宽度相同为 1-4 米, 长度 4-10 米。平行并列的数组养殖水池组成养 殖系统时, 整体阳光区的长度可达 100 米。 0035 根据大鲵畏光喜阴暗环境、 喜欢 25以下凉水、 性喜穴居、 昼。

19、伏夜出、 繁殖季节喜 欢晒阳光的特点, 实际应用中大鲵驯养繁殖场的场地选择根据地势特点不同可以是圆形、 多边形或方形等, 先将场地平整成一端高一端低有适当坡度便于今后排水清洁管理, 养殖 场池四周及池内部洞穴墙体设计为承重墙体, 采用宽基浅埋便于承重, 墙体用水泥砂浆满 载充实砌严, 修建高度 0.5-1.8 米, 墙体内外涂抹水砂浆成光面保证不漏水, 并起到防止大 鲵及喂养饵料逃跑作用, 大鲵洞穴的修建为面对面双向排列或单向排列, 中央巷道区域为 大鲵晒阳光区这是促进大鲵快速生长和繁殖的关键, 同时也是饲养管理观察走廊区, 地面 采用水泥混凝土地面保证不漏水。 进水口为沙卵石过滤方形槽起到过。

20、滤清洁水体和调节水 速作用。排污口安有防逃篦子措施 ; 0036 根据场地条件和饲养规模设计大鲵人工洞穴的深度为1-4米, 洞穴口宽度1-4米, 高度 0.5-1.8 米, 便于对大鲵的管理和防病观察 ; 0037 修建完成大鲵繁殖驯养场池及洞穴承重墙体后盖上水泥预制板, 保证水泥板间宽 度有 1-3 厘米间隙, 起到保证今后上面填土种植的药材植物根系穿过水泥板间隙进入大鲵 说 明 书 CN 102919198 B 5 4/4 页 6 洞穴内水体形成植物药材须根水帘, 达到冬季保温防水结冰冻, 夏季降温凉爽、 保持高湿度 和避光作用, 植物须根生长入大鲵洞穴水中还是大鲵产卵带和卵自然孵化的必具。

21、条件。中 间修建隔断墙, 隔断墙上段用水泥砂浆抹光面下段半截墙不抹灰为清水墙, 保证能顺利透 水并避免大鲵翻越, 隔断墙底部留有便于大鲵自由进出互访的洞口方便雌雄大鲵亲近交 尾, 需要时用地板砖隔断堵住, 目地是起到隔离不同规格的大鲵分群饲养和避免大吃小现 象 ; 隔离产卵后的种鲵避免影响卵的孵化发育。 盖完水泥预制板后, 在大鲵场池四周及洞穴 承重墙向上对应水泥板以上修建填土槽墙体, 洞穴口水泥板上砌砖抬空, 装泥土墙修建高 度 0.4-1.5 米厚度。 0038 修建好装土槽后填上泥土并种植药材遮荫植物, 下面形成人工洞穴, 保证大鲵繁 殖驯养场地洞穴内温度低于 25, 外面温度高大鲵出来吃食旺盛 , 繁殖活跃, 完后进洞凉 爽休息好。 保持达到灼热阳光晒到植物而晒不到泥土保证大鲵在人工洞穴中凉爽舒适休息 的目的, 大鲵自己需要时才出来晒阳光, 不需要时回洞穴休息。 0039 植物药材根系形成的湿帘起到防病、 冬季保温防水结冰冻, 夏季降温凉爽, 还有大 量蚯蚓坠落成为饵料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102919198 B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19198 B 7 2/2 页 8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19198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