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29378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82449.X

申请日:

20160816

公开号:

CN206165789U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P30/40

主分类号:

A23P30/40

申请人:

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严斌生

地址: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泉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园

优先权:

CN201620882449U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余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搅拌锅包括锅架、锅体和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将锅体翻转置入或移出炉膛,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支管以及两块铲板,两块铲板固装于支管的两端,搅拌轴与支管固连,安装于锅架上的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呈行星式绕转,两块铲板伸入锅体内且底面呈弧形。其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搅拌方式单一、搅拌均匀度不高的问题,搅拌过程较为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且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所述搅拌锅包括锅架(1)、锅体(2)和安装于所述锅架(1)上的翻转机构(4),所述锅架(1)内具有炉膛(11),所述锅体(2)由所述翻转机构(4)悬置于所述炉膛(11)内,且所述翻转机构(4)可将所述锅体(2)翻转置入或移出所述炉膛(1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6)、支管(7)以及两块铲板(8),且两块所述铲板(8)固装于所述支管(7)的两端,所述搅拌轴(6)的一端与所述支管(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于所述锅架(1)上的一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传动相连,且所述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搅拌轴(6)呈行星式绕转;两块所述铲板(8)伸入所述锅体(2)内且底面呈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6)由一端具有盲孔的第一轴(61)和端部穿设于所述盲孔内的第二轴(62)相嵌套构成,所述第一轴(61)的轴端连接所述支管(7),所述第二轴(62)远离所述第一轴(61)的端部嵌装于所述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的一行星齿轮(55)的中心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62)嵌入所述第一轴(61)内部的轴段上套装有缓冲件(6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63)为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62)上贯穿开设有一腰型孔(64),所述第一轴(61)上贯穿开设有一通孔(65),且所述通孔(65)内穿设有一销轴,所述销轴可沿着所述腰型孔(64)的孔道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62)为阶梯轴,所述缓冲件(63)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二轴(62)的轴肩和所述盲孔的内底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铲板(8)分别安装于所述支管(7)的侧向两边,所述搅拌轴(6)垂直连接于所述支管(7)的中部,每一所述铲板(8)分别通过三颗螺钉固连所述支管(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机械行业中,目前的食品物料搅拌锅大多采用上搅拌式结构,即动力源(减速电机)设置在锅体的上方,通过向下的传动轴带动搅拌杠在锅体内运动,能够基本完成对食品搅拌加工的操作。但这样的结构存在缺陷:搅拌铲通常只是单一的普通单铲式或呈爪型,食品物料在锅体内存在着搅拌方式单一、搅拌均匀度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解决搅拌方式单一、搅拌均匀度不高的问题的搅拌铲组件,应用于搅拌锅中,以提高产品质量,并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搅拌锅包括锅架、锅体和安装于锅架上的翻转机构,锅架内具有炉膛,锅体由翻转机构悬置于炉膛内,且翻转机构可将锅体翻转置入或移出炉膛,

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支管以及两块铲板,且两块铲板固装于支管的两端,搅拌轴的一端与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于锅架上的一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传动相连,且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呈行星式绕转;两块铲板伸入锅体内且底面呈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搅拌轴由一端具有盲孔的第一轴和端部穿设于盲孔内的第二轴相嵌套构成,第一轴的轴端连接支管,第二轴远离第一轴的端部嵌装于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的一行星齿轮的中心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轴嵌入第一轴内部的轴段上套装有缓冲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缓冲件为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轴上贯穿开设有一腰型孔,第一轴上贯穿开设有一通孔,且通孔内穿设有一销轴,销轴可沿着腰型孔的孔道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轴为阶梯轴,缓冲件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二轴的轴肩和盲孔的内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两块铲板分别安装于支管的侧向两边,搅拌轴垂直连接于支管的中部,每一铲板分别通过三颗螺钉固连支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搅拌铲组件应用于搅拌锅中,搅拌锅包括锅架、锅体和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将锅体翻转置入或移出炉膛,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支管以及两块铲板,两块铲板固装于支管的两端,搅拌轴与支管固连,安装于锅架上的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呈行星式绕转,两块铲板伸入锅体内且底面呈弧形,从而能够解决搅拌方式单一、搅拌均匀度不高的问题,搅拌过程较为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且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2)搅拌轴由一端具有盲孔的第一轴和端部穿设于盲孔内的第二轴相嵌套构成,第二轴上贯穿开设有一腰型孔,第一轴上贯穿开设一通孔,且通孔内穿设有一销轴,销轴可沿着腰型孔的孔道滑动,从而实现滑动连接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搅拌铲组件的实施例应用于搅拌锅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作具体阐述。

参阅图1,为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为一种搅拌铲组件的实施例应用于搅拌锅中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为图2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且为清晰显示搅拌锅的机构,图中部分结构以透视或剖视的方式示出,部分结构则省略示出。如图1至图3中所示,搅拌铲组件应用于搅拌锅中,搅拌锅包括锅架1、锅体2和安装于锅架1上的翻转机构4,锅架1内具有炉膛11,锅体2由翻转机构4悬置于炉膛11内,翻转机构4可将锅体2翻转置入或移出炉膛11,具体的,搅拌锅还包括安装于锅架1上加热机构3,加热机构3的炉头31位于炉膛11的底部,用以对锅体2加热处理。

上述的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6、支管7以及两块铲板8,且两块铲板8固装于支管7的两端,搅拌轴6的一端与支管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于锅架1上的一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传动相连,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带动搅拌轴6呈行星式绕转,两块铲板8伸入锅体2内且底面呈弧形。从而能够解决搅拌方式单一、搅拌均匀度不高的问题,搅拌过程较为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且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2和图3所示,搅拌轴6由一端具有盲孔的第一轴61和端部穿设于盲孔内的第二轴62相嵌套构成,第一轴61的轴端连接支管7,第二轴62远离第一轴61的端部嵌装于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的一行星齿轮55的中心孔内。进一步的,第二轴62嵌入第一轴61内部的轴段上套装有缓冲件63,用以对搅拌铲在搅拌时碰到锅体2底部时产生缓冲效果,防止硬性触碰产生的损坏。且优选的,缓冲件63为弹簧,但也可以是气弹簧或封存高压油或橡胶垫等缓冲阻尼的方式实现,不局限于此。

具体的,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于锅架1上的基座51、固装于基座51上的驱动电机52、安装于基座51上并与驱动电机52的电机轴传动相连的齿轮箱53,齿轮箱53内安装有中心齿轮54和与中心齿轮54啮合相连的行星齿轮55,且行星齿轮55套装于搅拌轴6上,能够在驱动电机52驱动下,通过齿轮箱53内的若干传动齿轮带动中心齿轮54转动,并传动行星齿轮55绕中心齿轮54转动,进而通过搅拌轴6带动铲板8在锅体2内进行搅拌物料的操作。齿轮箱53包括一内部具有内齿圈的行星盘,中心齿轮54和行星齿轮55均位于行星盘内,且行星齿轮55与内齿圈相啮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二轴62上贯穿开设有一腰型孔64,第一轴61上贯穿开设一通孔65,且通孔65内穿设有一销轴,销轴可沿着腰型孔64的孔道滑动,从而实现滑动连接第一轴61和第二轴62的效果。进一步的,第二轴62为阶梯轴,缓冲件63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二轴62的轴肩和盲孔的内底面。进一步的,第二轴62外还套装有一外套66,且第一轴61的部分轴段也伸入外套66内,从而起到防止灰尘进入盲孔的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中所示,两块铲板8分别安装于支管7的侧向两边,搅拌轴6垂直连接于支管7的中部,每一铲板8分别通过三颗螺钉固连支管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搅拌铲组件应用于搅拌锅中,搅拌锅包括锅架1、锅体2和翻转机构4,翻转机构4将锅体2翻转置入或移出炉膛11,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6、支管7以及两块铲板8,两块铲板8固装于支管7的两端,搅拌轴6与支管7固连,安装于锅架1上的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带动搅拌轴6呈行星式绕转,两块铲板8伸入锅体2内且底面呈弧形,从而能够解决搅拌方式单一、搅拌均匀度不高的问题,搅拌过程较为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且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搅拌轴6由一端具有盲孔的第一轴61和端部穿设于盲孔内的第二轴62相嵌套构成,第二轴62上贯穿开设有一腰型孔64,第一轴61上贯穿开设一通孔65,且通孔65内穿设有一销轴,销轴可沿着腰型孔64的孔道滑动,从而实现滑动连接第一轴61和第二轴62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82449.X (22)申请日 2016.08.16 (73)专利权人 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萍乡经济技术 开发区清泉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园 (72)发明人 严斌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代理人 王余钱 (51)Int.Cl. A23P 30/4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 搅拌铲组件,。

2、 搅拌锅包括锅架、 锅体和翻转机构, 翻转机构将锅体翻转置入或移出炉膛, 搅拌铲组 件包括搅拌轴、 支管以及两块铲板, 两块铲板固 装于支管的两端, 搅拌轴与支管固连, 安装于锅 架上的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呈行星 式绕转, 两块铲板伸入锅体内且底面呈弧形。 其 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搅拌方式单一、 搅拌均匀度不 高的问题, 搅拌过程较为均匀, 提高了产品质量, 且自动化程度高, 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165789 U 2017.05.17 CN 206165789 U 1.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所述搅拌锅包括锅架(1)、 锅。

3、体(2)和安装于所 述锅架(1)上的翻转机构(4), 所述锅架(1)内具有炉膛(11), 所述锅体(2)由所述翻转机构 (4)悬置于所述炉膛(11)内, 且所述翻转机构(4)可将所述锅体(2)翻转置入或移出所述炉 膛(1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6)、 支管(7)以及两块铲板(8), 且两块所述铲板(8)固装 于所述支管(7)的两端, 所述搅拌轴(6)的一端与所述支管(7)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安装于所 述锅架(1)上的一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传动相连, 且所述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带动 所述搅拌轴(6)呈行星式绕转; 两块所述铲板(8)伸入所述锅体(2)内且底面呈弧形。

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轴(6)由 一端具有盲孔的第一轴(61)和端部穿设于所述盲孔内的第二轴(62)相嵌套构成, 所述第一 轴(61)的轴端连接所述支管(7), 所述第二轴(62)远离所述第一轴(61)的端部嵌装于所述 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的一行星齿轮(55)的中心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62)嵌 入所述第一轴(61)内部的轴段上套装有缓冲件(6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件(63)为 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

5、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62)上 贯穿开设有一腰型孔(64), 所述第一轴(61)上贯穿开设有一通孔(65), 且所述通孔(65)内 穿设有一销轴, 所述销轴可沿着所述腰型孔(64)的孔道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62)为 阶梯轴, 所述缓冲件(63)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二轴(62)的轴肩和所述盲孔的内底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其特征在于, 两块所述铲板(8) 分别安装于所述支管(7)的侧向两边, 所述搅拌轴(6)垂直连接于所述支管(7)的中部, 每一 所述铲板(8)分别通。

6、过三颗螺钉固连所述支管(7)。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65789 U 2 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 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在食品加工机械行业中, 目前的食品物料搅拌锅大多采用上搅拌式结构, 即动力 源(减速电机)设置在锅体的上方, 通过向下的传动轴带动搅拌杠在锅体内运动, 能够基本 完成对食品搅拌加工的操作。 但这样的结构存在缺陷: 搅拌铲通常只是单一的普通单铲式 或呈爪型, 食品物料在锅体内存在着搅拌方式单一、 搅拌均匀度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

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解决搅拌方式单一、 搅拌 均匀度不高的问题的搅拌铲组件, 应用于搅拌锅中, 以提高产品质量, 并减轻操作人员的工 作负担。 0004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 搅拌锅包括锅架、 锅体和安装于锅架上的翻 转机构, 锅架内具有炉膛, 锅体由翻转机构悬置于炉膛内, 且翻转机构可将锅体翻转置入或 移出炉膛, 0006 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 支管以及两块铲板, 且两块铲板固装于支管的两端, 搅拌 轴的一端与支管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安装于锅架上的一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传动相连, 且 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呈行星式。

8、绕转; 两块铲板伸入锅体内且底面呈弧形。 0007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 还具有这样的特征, 搅拌 轴由一端具有盲孔的第一轴和端部穿设于盲孔内的第二轴相嵌套构成, 第一轴的轴端连接 支管, 第二轴远离第一轴的端部嵌装于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的一行星齿轮的中心孔内。 0008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 还具有这样的特征, 第二 轴嵌入第一轴内部的轴段上套装有缓冲件。 0009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 还具有这样的特征, 缓冲 件为弹簧。 0010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 还具有这样的特征, 第二 。

9、轴上贯穿开设有一腰型孔, 第一轴上贯穿开设有一通孔, 且通孔内穿设有一销轴, 销轴可沿 着腰型孔的孔道滑动。 0011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 还具有这样的特征, 第二 轴为阶梯轴, 缓冲件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二轴的轴肩和盲孔的内底面。 0012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中, 还具有这样的特征, 两块 铲板分别安装于支管的侧向两边, 搅拌轴垂直连接于支管的中部, 每一铲板分别通过三颗 螺钉固连支管。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165789 U 3 001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1)搅拌铲组件应用于搅拌锅中, 搅拌锅包。

10、括锅架、 锅体和翻转机构, 翻转机构将 锅体翻转置入或移出炉膛, 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 支管以及两块铲板, 两块铲板固装于支 管的两端, 搅拌轴与支管固连, 安装于锅架上的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呈行星式 绕转, 两块铲板伸入锅体内且底面呈弧形, 从而能够解决搅拌方式单一、 搅拌均匀度不高的 问题, 搅拌过程较为均匀, 提高了产品质量, 且自动化程度高, 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0015 (2)搅拌轴由一端具有盲孔的第一轴和端部穿设于盲孔内的第二轴相嵌套构成, 第二轴上贯穿开设有一腰型孔, 第一轴上贯穿开设一通孔, 且通孔内穿设有一销轴, 销轴可 沿着腰型孔的孔道滑动, 从而实现滑动。

11、连接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搅拌铲组件的实施例应用于搅拌锅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图2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以 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作具体阐述。 0020 参阅图1, 为一种应用于搅拌锅中的搅拌铲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结合 图2为一种搅拌铲组件的实施例应用于搅拌锅中的结构示意图; 以及图3, 为图2中I。

12、部的局 部放大图。 且为清晰显示搅拌锅的机构, 图中部分结构以透视或剖视的方式示出, 部分结构 则省略示出。 如图1至图3中所示, 搅拌铲组件应用于搅拌锅中, 搅拌锅包括锅架1、 锅体2和 安装于锅架1上的翻转机构4, 锅架1内具有炉膛11, 锅体2由翻转机构4悬置于炉膛11内, 翻 转机构4可将锅体2翻转置入或移出炉膛11, 具体的, 搅拌锅还包括安装于锅架1上加热机构 3, 加热机构3的炉头31位于炉膛11的底部, 用以对锅体2加热处理。 0021 上述的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6、 支管7以及两块铲板8, 且两块铲板8固装于支管7 的两端, 搅拌轴6的一端与支管7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安装于锅。

13、架1上的一行星式搅拌驱动机 构5传动相连, 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带动搅拌轴6呈行星式绕转, 两块铲板8伸入锅体2内且 底面呈弧形。 从而能够解决搅拌方式单一、 搅拌均匀度不高的问题, 搅拌过程较为均匀, 提 高了产品质量, 且自动化程度高, 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002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具体如图2和图3所示, 搅拌轴6由一端具有盲孔的第一 轴61和端部穿设于盲孔内的第二轴62相嵌套构成, 第一轴61的轴端连接支管7, 第二轴62远 离第一轴61的端部嵌装于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的一行星齿轮55的中心孔内。 进一步的, 第 二轴62嵌入第一轴61内部的轴段上套装有缓冲件63, 用。

14、以对搅拌铲在搅拌时碰到锅体2底 部时产生缓冲效果, 防止硬性触碰产生的损坏。 且优选的, 缓冲件63为弹簧, 但也可以是气 弹簧或封存高压油或橡胶垫等缓冲阻尼的方式实现, 不局限于此。 0023 具体的, 行星式搅拌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于锅架1上的基座51、 固装于基座51上的 驱动电机52、 安装于基座51上并与驱动电机52的电机轴传动相连的齿轮箱53, 齿轮箱53内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165789 U 4 安装有中心齿轮54和与中心齿轮54啮合相连的行星齿轮55, 且行星齿轮55套装于搅拌轴6 上, 能够在驱动电机52驱动下, 通过齿轮箱53内的若干传动齿轮带动中心齿轮。

15、54转动, 并传 动行星齿轮55绕中心齿轮54转动, 进而通过搅拌轴6带动铲板8在锅体2内进行搅拌物料的 操作。 齿轮箱53包括一内部具有内齿圈的行星盘, 中心齿轮54和行星齿轮55均位于行星盘 内, 且行星齿轮55与内齿圈相啮合。 0024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二轴62上贯穿开设有一腰型孔64, 第一轴61上贯 穿开设一通孔65, 且通孔65内穿设有一销轴, 销轴可沿着腰型孔64的孔道滑动, 从而实现滑 动连接第一轴61和第二轴62的效果。 进一步的, 第二轴62为阶梯轴, 缓冲件63的两端分别抵 靠第二轴62的轴肩和盲孔的内底面。 进一步的, 第二轴62外还套装有一外套66, 且。

16、第一轴61 的部分轴段也伸入外套66内, 从而起到防止灰尘进入盲孔的效果。 0025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具体如图1中所示, 两块铲板8分别安装于支管7的侧向 两边, 搅拌轴6垂直连接于支管7的中部, 每一铲板8分别通过三颗螺钉固连支管7。 002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搅拌铲组件应用于搅拌锅中, 搅拌锅包括锅架1、 锅体2和翻转 机构4, 翻转机构4将锅体2翻转置入或移出炉膛11, 搅拌铲组件包括搅拌轴6、 支管7以及两 块铲板8, 两块铲板8固装于支管7的两端, 搅拌轴6与支管7固连, 安装于锅架1上的行星式搅 拌驱动机构5带动搅拌轴6呈行星式绕转, 两块铲板8伸入锅体2内且底面呈弧。

17、形, 从而能够 解决搅拌方式单一、 搅拌均匀度不高的问题, 搅拌过程较为均匀, 提高了产品质量, 且自动 化程度高, 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搅拌轴6由一端具有盲孔的第一轴61和端部穿设于 盲孔内的第二轴62相嵌套构成, 第二轴62上贯穿开设有一腰型孔64, 第一轴61上贯穿开设 一通孔65, 且通孔65内穿设有一销轴, 销轴可沿着腰型孔64的孔道滑动, 从而实现滑动连接 第一轴61和第二轴62的效果。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 而 非限制性的。 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 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 进行许多改变, 修改, 甚至等效, 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16578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165789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165789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