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69707A43申请公布日20131225CN103469707ACN103469707A21申请号201310432069722申请日20130915E01C1/0020060171申请人湘潭大学地址411105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羊牯塘27号72发明人谭红霞杨裕恒54发明名称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成凸状的梯形断面,把绿化带设计成倾斜面满足人行道净空高度要求并分隔机动车辆和行人,机动车辆在顶面行驶,行人在底面行走,各行其道互不干涉,交叉口处设置路面下通道及公交站台,上下台阶,机动车上下坡道,不需设置人行斑马线和行。
2、人红绿灯,可避免人、车争路,消除行人和机动车辆间的交通事故,方便老人、小孩、残疾人等各种人群穿行马路,减小废气、噪音、振动、灰尘等交通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在路面下通道设置停车位,行车和停车于一体的城市道路,既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适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69707ACN103469707A1/1页21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包括机动车道1,人行道2,机动车道1与人行道2之间设有绿化隔离带3,其特征在于机动车道1路面高于人行道2路面,高差值不小于2。
3、5米,绿化隔离带3设成坡度为不大于12的斜坡,机动车道1外侧有隔离墩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机动车道1两侧相对的绿化隔离带3上开设有公交车站10,公交车站10两端有机动车上下坡道6连通机动车道1,在绿化隔离带3上开有绿化带人行上下台阶8,绿化带人行上下台阶8连通公交车站10和人行道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道1路面下开有通道7,通道7连通机动车道1两侧的公交车站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在通道7中设有通道薄壁墩9。权利要求书CN103469707A1/3页3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技术领域000。
4、1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对城市道路断面线形和结构设计的优化,属于城市道路设计领域。背景技术0002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里生活的人员越来越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用轿车越来越普及,有的家庭甚至有多台小车。于是,城市道路上车辆和行人的干扰影响也越来越突出,驾驶员抱怨十字路口除了等机动车辆红绿灯外,还要等斑马线行人红绿灯,还有行人过马路时,老人或者残疾人速度太慢,还有的人速度时快时慢很难把握;而行人也抱怨过马路要等红绿灯,另外也恐惧横穿马路,因为有的驾驶员到斑马线前也不减速,即便亮绿灯,时间也过短,走路速度慢的人走到路中间就变红灯了,停或走在穿梭的车流中都很危险,。
5、常常看到报道有人在横穿马路时被车辆撞飞、碾压等交通事故。另外,也常有报道有些行人为了赶时间图方便等不遵守交通规则,甚至在没有斑马线的路段横穿马路,翻越栏杆。为了杜绝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市政建设方面也曾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如设置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但人行天桥一方面高出建筑物地坪标高45米,影响市容,占地也较大,台阶较陡,行人不愿意爬梯;地下通道不通风不采光,上下台阶一般也较陡,如携带拉杆箱或较重行李不方便,老人、小孩、残疾人行走也有些不便。0003另外,如今有了小车出行确实方便,但要找个停车位确实件头疼的事,虽然有很多大型商场有地下停车库,但停车位数量有限,且仅方便在此商场购物;现在有些城市。
6、道路干脆在两边画出一线停车位,这对如今日益增加的车辆数来说如车水杯薪,且使得本来拥挤的城市道路更加拥挤,利用车道作为停车位也是种浪费。0004专利200410010194,公开了一种W型城市道路,由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形成城市道路横断面为“W”形状的凸起部,由裸土带形成城市道路横断面为“W”形状的凹陷处,并在裸土带两侧设有雨水管道和开合式排水栅栏,裸土带低于人行道和机动车道15CM30CM,此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灰尘、泥土、浮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冲到裸土带上,并通过裸土带存积水分补充城市地下水。此发明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解决城市内涝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彻底解决城市道路中的人车分离,裸土带仅低于人行。
7、道和机动车道15CM,这和常规的绿化带高于人行道和机动车道15CM没什么区别,行人同样可以跨越,而且交叉路口一样需设斑马线供行人通行。0005专利031264646,公开了一种全立体化城市道路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交通方法,主要特征是城市道路系统为棋盘式的两层结构,下层为机动车道,上层为人行道,这样人、车是完全分离了,但付出的代价是道路两旁的建筑物一层必须为架空层,房屋架空层或停车库一般只需2米多,而机动车道必须有45米的净空高度,这样就增加了建筑物的造价,而且人行道置于机动车上方,一方面汽车的尾气、噪音等污染都往上传到人行道上,影响空气质量,另一方面,绿化带、路灯等也不能人、车共享,在机动车道行。
8、驶还有种压抑的感觉。说明书CN103469707A2/3页40006专利201320114260、201320090681、89215281,公开了一种垂直升降立体停车库,这种机械运作的停车库,建设运营成本较高,还需不菲的维护费用,而且需要为运载设备设置专用通道,空间利用率低。专利号CN201320074364、CN201120476629、CN201220264197等,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框架式或排架式等多层立体车库,这种停车库结合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特色,但需要占用大范围的城市用地,造价也不低;专利号CN201310019160、CN201220344066等公开了一种横跨高架在道。
9、路上空的立体车库,这种停车库有效利用了道路上空的领域,节约用地范围,但需保证车库下45米的行车道净空要求,则行车道和停车库的连接坡道需较长,另外高架于空中也影响市容。0007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从空间上彻底将机动车辆和行人分离,同时机动车辆可行车于道路上,停车于道路下的新型城市道路,同时也不影响市容,并方便各类行人自由通行,机动车辆自由出入和停放,且无需占用额外的用地和增加额外的造价,只需将城市道路的断面结构设计稍作优化。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空间上彻底将机动车辆和行人分离,同时机动车辆可行车于道路上,停车于道路下的多功能城市道路。0009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
10、种多功能城市道路,包括机动车道,人行道,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设有绿化隔离带,机动车道路面高于人行道路面,二者的高差值不小于25米,绿化隔离带设成坡度为不大于12的斜坡,机动车道外侧有隔离墩。0010机动车道两侧相对的绿化隔离带上开设有公交车站,公交车站两端有机动车上下坡道连通机动车道,在绿化隔离带上开有绿化带人行上下台阶,绿化带人行上下台阶连通公交车站和人行道。0011在机动车道路面下开有通道,通道连通机动车道两侧的公交车站。0012在通道中设有通道薄壁墩。0013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彻底解决城市道路中人车混合使用的现象,实现行人和机动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目的。2方便各种类型行人包括。
11、残疾人、老人、小孩等人群穿行马路,不用担心、害怕疾驰的车辆;提高行人安全,消除城市道路中机动车辆与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3提高机动车辆的行车速度,节约能源;减少机动车辆在斑马线前减速、起步的次数,从而减少废气、噪音等交通污染,减少机动车辆在十字路口的排队时间,提高工作效率。4不需设置人行斑马线和红绿灯,同时也不需对这类设施进行维护,而整个横断面线形的改变也不会给项目增加多少费用。5行人和机动车辆由倾斜的绿化带隔开,机动车辆的尾气、噪音、振动、灰尘都可由绿化带缓冲、净化,有利于行人的身心健康;并有利于两侧建筑物的居民、上班簇、经商族的休息和工作。6解决城市道路停车难的问题,机动车辆即行即停于城市道。
12、路范围,方便适用。7解决城市道路掉头反向行驶难的问题,机动车辆可穿过通道实现掉头行驶,不需绕行,方便安全。8在通道可设停车场,节约了城市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9停车场进出车流行车方向都与道路上车流方向一致,车辆进出停车场无需调头,不影响车道的通行功能。10机动车辆停放在城市道路下面,可遮风避雨防尘防晒,特别是夏天,如车辆停放在露天,车里的温度极高。11机动车辆停放在城市道路下面,可防止别的车辆碰撞,人为对车辆的损坏,安全可靠。12这种集行车与停车于一体的说明书CN103469707A3/3页5城市道路,没有高架、框架等结构设施,只是改变道路的结构形式,投资少、工艺简单。附图说明0014图1是。
13、本发明立体剖面视图。0015图2是本发明横断面视图。0016图3是本发明侧视图。0017图中1机动车道,2人行道,3绿化隔离带,4建筑物,5隔离墩,6机动车辆上下坡道,7通道,8绿化带人行上下台阶9通道薄壁墩,10公交车站。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0019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包括机动车道1,人行道2,机动车道1与人行道2之间设有绿化隔离带3,机动车道1路面底部高于人行道2路面不少于25米,绿化隔离带3设成坡度为不大于12的斜坡,机动车道1外侧有隔离墩5;机动车道1两侧相对的绿化隔离带3上开设有公交车站10,公交车站10两端有机动车。
14、上下坡道6连通机动车道1,在绿化隔离带上开有绿化带人行上下台阶8,绿化带人行上下台阶8连通公交车站10和人行道;在机动车道1路面下开有通道7,通道7连通机动车道1两侧的公交车站10;在通道7中设有通道薄壁墩9。0020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各组成部分形成一个高低错落的梯形断面,使机动车道1和人行道2分别位于梯形断面的底部或顶部,绿化隔离带3位于梯形断面的腰部,由绿化隔离带3的斜坡形成的高差满足通道7的净空要求;行人可在平地上四通八达,自由出入,人行道2和建筑物4地坪同高,方便行人购物休闲;可利用一部分绿化隔离带3设置公交车站10和绿化带人行上下台阶8,绿化带人行上下台阶8一端连接公交车站10,一端连接人行道2,并紧临通道7入口,避免上下车行人横穿马路或需绕行长距离达到其他方向。通道7可取宽度30米左右,中间可设薄壁墩9支撑;在通道7中可以设停车位,机动车上下坡道6包括2个进口坡道、2个出口坡道,通道7仍有25米左右的高差,可满足中小型车辆的停放。机动车辆可由机动车上下坡道6进出通道7中停车场9,不需设置人行斑马线和行人红绿灯,实现机动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涉,也不会与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发生冲突,实现机动车辆可在城市道路上兼行车和停车于一体。说明书CN103469707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469707A2/2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46970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