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52178A43申请公布日20131218CN103452178ACN103452178A21申请号201310376389522申请日20130826E03D11/04200601E03D11/1720060171申请人陈小练地址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金澜北路269号4座605房72发明人陈小练74专利代理机构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7代理人詹仲国54发明名称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包括蹲便器主体、蹲便器主体上设置的蹲便盆、冲水通道和排污通道,蹲便盆底部设置有水封,水封与排污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
2、述蹲便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进水孔,顶进水孔与冲水通道连通,外接进水管。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环保节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52178ACN103452178A1/1页21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包括蹲便器主体、蹲便器主体上设置的蹲便盆、冲水通道和排污通道,蹲便盆底部设置有水封,水封与排污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进水孔,顶进水孔与冲水通道连通,外接进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
3、于,顶进水孔的直径为1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通道包括环城冲水通道和辅冲水通道,环城冲水通道环绕蹲便盆上缘设置,环城冲水通道的内径为210CM,水封的下部设置有其出水方向指向排污通道入口的辅冲孔,辅冲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该辅冲孔通过辅冲水通道与顶进水孔连接;所述环城冲水通道的上缘向外凸伸410CM,与蹲便盆侧壁构成反S型防溅水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城冲水通道为与蹲便盆一体的环形管道,环城冲水通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冲水孔,冲水孔的孔径小于05C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
4、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城冲水通道为分段式结构,由若干段弧形水槽组成,每段弧形水槽的出水口沿蹲便盆周向设置,在出水口的外部设置有导向槽,若干段弧形水槽的导向槽共同构成旋转式冲水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入口设置在水封的后部,辅冲孔设置在水封的前部或侧部或底部,辅冲水通道从蹲便盆的后部延伸至蹲便盆的前部与辅冲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入口设置在水封的前部,辅冲孔设置在水封的底部或后部或侧部,辅冲水通道为直通管。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
5、污通道的排污方式为前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前部;或为后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后部;或为左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左侧;或为右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右侧;所述排污通道为直冲式排污管,排污口直径为3510CM。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盆的开口宽度为1022CM;蹲便器主体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后端距离D6为1CM以上,蹲便盆开口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前端距离D7为1CM以上;蹲便盆的上方设置有活动盖板,蹲便盆后部设置有与活动盖板对应的两个盖板定位孔,两个盖板定位孔之间的中心距为1220CM,与蹲便器主体后端的距离为820CM,与蹲便盆开口后。
6、端的距离为58CM;所述蹲便器主体的边缘设置有支撑裙边,该支撑裙边的高度高于蹲便盆的深度,排污通道设置在支撑裙边与蹲便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该支撑裙边的高度H为2345CM。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S型虹吸弯管,排污口直径为4565CM。权利要求书CN103452178A1/5页3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蹲便器。背景技术0002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蹲便器分为无遮挡和有遮挡;蹲便器结构有存水弯和无存水弯。存水弯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一个横“S“型弯管,造成一个“。
7、水封”,防止下水道的臭气倒流。蹲便器的进水管通常是设置在蹲便器后方,并且常埋在地下,进水管采用的材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金属水管,另一种是塑料管,金属水管常用的有铁管、不锈钢管,铁管使用时间长容易在水管的内部和外部出现生锈现象,特别是在管道连接位置经常出现渗漏,而且使用时间越久,密封橡胶越越容易老化,渗漏会影响楼层结构安全,更重要的是造成水资源白白流失;不锈钢管虽然不会生锈,但成本非常高,不适合普通消费者;塑料管常见的有PP管、PVC管、PE管等,成本低,不会生锈,目前PE管广泛用于排水管道,PP管一般用于供水,但是,它们的缺点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老化,但是,尽管目前的蹲便器的进水管的进水端部。
8、分是埋在地下,但是从蹲便器进水端水箱这段是暴露于空气中的,而且管道接口位置通常是橡胶,是最容易老化并出现漏水的,而且无法控制,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就必须先将地板敲碎,再将受损管道取出,维修和更换后再重新修复地面,十分麻烦。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维护和更换管道方便,能有效控制漏水现象,耗水少、冲洗和排污能力强的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0004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包括蹲便器主体、蹲便器主体上设置的蹲便盆、冲水通道和排污通道,蹲便盆底部设置有水封,水封与排污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器主体的。
9、顶部设置有顶进水孔,顶进水孔与冲水通道连通,外接进水管。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顶进水孔的直径为110CM,取456CM效果最佳。0006所述冲水通道包括环城冲水通道和辅冲水通道,环城冲水通道环绕蹲便盆上缘设置,环城冲水通道的内径为210CM,水封的下部设置有其出水方向指向排污通道入口的辅冲孔,辅冲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该辅冲孔通过辅冲水通道与顶进水孔连接。0007所述环城冲水通道为与蹲便盆一体的环形管道,环城冲水通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冲水孔,冲水孔的孔径小于05CM。0008所述环城冲水通道为分段式结构,由若干段弧形水槽组成,每段弧形水槽的出水口沿蹲便盆周向设置,在出水口的外部设。
10、置有导向槽,若干段弧形水槽的导向槽共同构成旋转式冲水结构。0009所述环城冲水通道的上缘向外凸伸410CM,与蹲便盆侧壁构成反S型防溅水结构。说明书CN103452178A2/5页40010所述排污通道入口设置在水封的后部,辅冲孔设置在水封的前部或侧部或底部,辅冲水通道从蹲便盆的后部延伸至蹲便盆的前部与辅冲孔连接。0011所述排污通道入口设置在水封的前部,辅冲孔设置在水封的底部或后部或侧部,辅冲水通道为直通管。0012所述排污通道的排污方式为前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前部;或为后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后部;或为左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左侧;或为右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右侧。
11、。0013所述排污通道为直冲式排污管,排污口直径为3510CM。0014所述排污通道为S型虹吸弯管,排污口直径为4565CM,其排污效果最佳,也是构成虹吸的条件。0015所述蹲便盆的开口宽度为1022CM,一般在1518CM效果最佳,与传统的1828CM的蹲便盆开口宽度相比,能避免蹲便盆开口太宽而造成的用户滑倒等人身伤害现象;蹲便器主体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后端距离为1CM以上,蹲便盆开口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前端距离为1CM以上。0016所述蹲便器主体采用蹲便器两侧同时注浆的方式将其壁厚增加到12CM,从而增强了蹲便器主体的强度,以免用户不小心滑倒时踩穿蹲便盆,割破脚跟,避免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0017。
12、所述蹲便盆的上方设置有活动盖板,蹲便盆后部设置有与活动盖板对应的两个盖板定位孔,两个盖板定位孔之间的中心距为1220CM,与蹲便器主体后端的距离为820CM,与蹲便盆开口后端的距离为58CM。0018所述蹲便器主体的边缘设置有支撑裙边,该支撑裙边的高度高于蹲便盆的深度,排污通道设置在支撑裙边与蹲便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该支撑裙边的高度H为2345CM。0019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00201、本发明采用在蹲便器主体顶部设置进水孔,从产品的上面进水,与传统的蹲便器的进水口设置在蹲便器后方,并且要埋在地下的方式相比,更加容易安装维护和更换配件,而且能控制蹲便器进水管道漏水等现。
13、象,通过简单的设计改造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解决传统蹲便器固有的维护困难等问题,而且,由于蹲便器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应用最为广泛,因此,顶部进水的设计其实用性更强。00212、本发明在环城冲水通道的上缘设置反S型防溅水结构,与传统的蹲便盆侧壁结构相比,能防止用户小便过程中,尿液溅射四方,更加卫生。00223、本发明由于将进水孔设置在蹲便器顶部,水流垂直而下,不再经过转弯,水流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更有效的冲洗蹲便盆和大大提高排污能力;排污口的设计不再受进水管道干涉,其排污方向不受限制,适合蹲便器排污的前直排、后直排、左右直排等任何方向。00234、本发明在蹲便盆上方配置活动盖板,并对其安装位置。
14、作了严格的限制,与现有的嵌入式蹲便器盖板结构相比,能避免蹲便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变形时,造成盖板无法使用的问题,具有防臭、防掉落等优点。附图说明0024图1为本发明的蹲便器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3452178A3/5页50025图2为图1的俯视图;0026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0027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0028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0029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0030图7为图6的俯视图;0031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0032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0033附图标记说明1、蹲便器主体2、蹲便盆21、蹲便盆开口3、冲。
15、水通道31、环城冲水通道311、冲水孔312、弧形面32、辅冲水通道321、弧形水槽322、导向槽4、排污通道41、排污口5、水封6、顶进水孔7、辅冲孔8、活动盖板9、盖板定位孔10、支撑裙边。具体实施方式003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0035实施例1003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顶部直进水冲洗蹲便器,包括蹲便器主体1、蹲便器主体1上设置的蹲便盆2、冲水通道3和排污通道4,蹲便盆2底部设置有水封5,水封5与排污通道3连通,蹲便器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进水孔6,顶进水孔6与冲水通道4连通,外接进水管。蹲便器主体1为陶瓷或金属或塑料制品。冲水通道3包括环城冲水通道3。
16、1和辅冲水通道32,环城冲水通道31环绕蹲便盆上缘设置,并配有多个冲水孔311,其中多个冲水孔311分布于环城冲水通道31的侧壁上,冲水孔311的出水方向指向或沿蹲便盆内壁;环城冲水通道31的内径为3CM,冲水孔311的孔径03CM,水封5的下部设置有其出水方向指向排污通道入口的辅冲孔7,辅冲孔7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两个或更多,本实施例中,辅冲孔7只有一个,该辅冲孔7通过辅冲水通道32与顶进水孔6连接。环城冲水通道31的上缘向外凸伸410CM,并与蹲便盆侧壁构成反S型防溅水结构,凸伸部位的端部为弧形面312,防止割脚;其中,本实施例的环城冲水通道31的上缘向外凸伸5CM,当该凸伸部位小于4。
17、CM时,并不能起到防溅水的效果。排污通道4的入口设置在水封5的前部,辅冲孔7设置在水封5的后部或侧部或底部,本实施例是设置在水封的后部,辅冲水通道32为直通管。排污通道4的排污方式为前排水式,排污口41在蹲便器主体的前部,所述排污通道4为直冲式排污管,排污口41直径为5CM。蹲便盆开口21的一端大、另一端小,大端的宽度D1为16CM,小端的宽度D1为12CM,与传统的1828CM的蹲便盆开口21宽度相比,能避免蹲便盆开口太宽而造成的用户滑倒等现象,并且,蹲便器主体1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后端距离D6为1CM以上,蹲便盆开口后端与相应的顶进水孔的前端距离D7为1CM以上。本实施例中,蹲便盆开口21后端。
18、至蹲便器主体1后端之间的间距D2为12CM,顶进水孔6的内径D8为5CM,蹲便器主体1后端与顶进水孔的后端距离D6取3CM,蹲便盆开口后端与相应的顶进水孔的前端距离D7取4CM。使顶进水孔有充足的空间垂直安装进水管道和设置辅冲水通道。蹲便器主体采用蹲便器两侧同时注浆的方式将其壁厚A1增加到15CM,从而增强了蹲便器主体的强度,以免用户不小心滑倒时踩穿蹲便盆,割破脚跟。0037本发明采用在蹲便器主体顶部设置顶进水孔,顶进水孔可以通过水管连接水箱或说明书CN103452178A4/5页6采用无水箱结构,直接连接自来水管,从产品的上面直接进水,与传统的蹲便器的进水口设置在蹲便器后方,并且要埋在地下的。
19、方式相比,其最突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点1、更加容易维护和更换配件,因为进水管道都是明管设计,一旦进水管道出现漏水等现象,所以问题都一目了然,管道能够及时得到维护,避免传统设计中常见的因埋在地下的水管长期破裂、渗漏用户无法知晓,而造成用户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造成混凝土内的钢筋生锈、影响楼层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水资源白白浪费;2、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若采用传统的后进水方式,水流必须经过从立管横管的转折管道的流动过程才能进入环城冲水通道,能量损耗大,而且环城冲水通道只会将水的冲击力分散,即使在此基础上增设辅冲孔,但由于冲洗水经过一定的转折管道的减速后,再由辅冲水通道流向辅冲孔,此时水的水压和流速也只能是。
20、一个较低值,并不会对蹲便器的排污和冲洗能力有多大的提高;但采用本发明的顶进水式结构,水直接从进水管通过顶进水孔进入辅冲水管道和环城冲水通道,充分利用冲洗水水压并应用流体力学原理,使冲洗的水量和冲洗的动能巧妙匹配,能加大水流速度、使水力集中,并加大辅冲孔的水压,增强排污能力;经多次冲水试验,每次的冲水量仅仅为229L即可将150个PP球连同一条毛巾冲走,而传统的蹲便器则需要用911L的水才能冲走50个PP球。0038实施例2003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排污通道入口设置在水封5的后部,辅冲孔7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水封5的前部,辅冲水通道32从蹲便盆2的后部延伸至蹲。
21、便盆2的前部与辅冲孔7连接。0040实施例3004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辅冲孔7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水封的侧部和底部,两辅冲孔7的水流方向流向排污通道入口。0042实施例4004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排污通道4为S型虹吸弯管,排污口41直径D2为3510CM,一般情况下,排污口41直径选用4565CM,其排污效果最佳,也是构成虹吸的条件,因为若排污口直径若小于35CM,排污通道容易堵塞,若大于10CM,则会造成形成虹吸时虹吸压力过小,无法将管道中的污物排走。0044实施例50045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
22、在于,蹲便盆的上方还设置有活动盖板8,蹲便盆后部与蹲便器主体后端的间距D2为20CM,蹲便盆后部设置有与活动盖板对应的两个盖板定位孔9,其中,两个盖板定位孔之间的中心距D3为14CM,与蹲便器主体后端的距离D4为135CM,与蹲便盆开口后端的距离D5为65CM。0046实施例60047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环城冲水通道31为分段式结构,由若干段弧形水槽321组成,每段弧形水槽的出水口沿蹲便盆周向设置,在出水口的外部设置有导向槽322,若干段弧形水槽的导向槽共同构成旋转式冲水结构,使冲水时在蹲便盆的内腔形成高压旋转水流,与传统的冲水孔出水结构相比,能有效解决冲水时。
23、水花飞溅到蹲便器外,造成地面积水,用户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的问题。0048实施例7说明书CN103452178A5/5页70049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蹲便器主体1的边缘设置有支撑裙边10,该支撑裙边10的高度高于蹲便盆的深度,排污通道设置在支撑裙边与蹲便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该支撑裙边的高度H为2345CM,一般取2628CM,人坐便时最为舒适,较人性化。由于蹲便盆的开口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形成立地式的蹲便器结构,使结构形式既能作为高脚蹲便器使用,也能通过在蹲便盆上方加装坐便圈的后,作为座便器使用,一式两用。005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所述蹲便器排污通道还可采用后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后部;或为左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左侧;或为右排水式,排污口在蹲便器主体的右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452178A1/5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52178A2/5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452178A3/5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452178A104/5页11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452178A115/5页12图9说明书附图CN103452178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