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立体车库.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72631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3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22418.5

申请日:

2013.03.28

公开号:

CN103233604A

公开日:

2013.08.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06申请日:20130328|||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06

主分类号:

E04H6/06

申请人:

韩福礼; 马胜文

发明人:

韩福礼

地址: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胜利东街西虞天成13号楼3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立体车库,包括底架、固定座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底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据空间小,成本低廉等特点,上、下机动车的进出,互不影响,操作方便,占地空间少,提高了停车面积的使用效率,适用于家庭、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地下室等场地有限的地方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复式立体车库,包括底架(1)、固定座(2)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的另一端与固定座(2)活动连接,所述底架(1)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3)的数量为四条,分别铰接于底架(1)的两侧。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每条支撑臂(3)包括若干节活节腿(4),相邻活节腿(4)之间设有角度限位板(5)。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每条支撑臂(3)包括四条活节腿(4)。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上设有转向盘(7),转向盘(7)上固定设有托车盘(6),底架(1)与转向盘(7)之间设有锁止装置(8)。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8)包括第一套筒(27)、第一销体(28)、第二套筒(29)、第二销体(23)、第一连杆(20)、第二连杆(31)、第三连杆(19)和触地杆(18)。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7)设置在转向盘(7)上,所述第一销体(28)插入第一套筒(27)内,下端位于第二套筒(29)内,所述第一销体(28)上端与转向盘(7)之间设有第一拉簧(24);
所述第二套筒(29)设置在底架(1)上,第二销体(23)位于第二套筒(29)内,第二套筒(29)下端的一侧设有开口(30),第二销体(23)的下端与第一连杆(20)的一端接触;
第一连杆(20)的中间部位与底架(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1)的一端接触,第一连杆(20)与底架(1)铰接处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2);
第二连杆(3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9)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19)与触地杆(18)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1)与第三连杆(19)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1),第三连杆(19)与底架(1)之间设有第二拉簧(37);
所述触地杆(19)竖直设置,触地杆(19)的下端穿出底架(1)。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车盘(6)为长方形,托车盘(6)车辆行驶的一端倾斜设置,托车盘(6)的另一端设有停车阻拦带(9)。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2),电机(12)传动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两端设有滚筒(17),滚筒(17)上缠绕有拉绳(13),拉绳(13)一端与滚筒(17)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转向盘(7)后再与滚筒(17)固定连接,拉绳(13)在转向盘(7)的接触部位与转向盘(7)固定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一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托板(16)。

说明书

复式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停放车辆的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式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购买力大大提高,私家车、公务轿车等各种机动车的数量与日剧增,由于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所以人均面积小,加上日益增加的车辆,使停车位显得格外紧张,如何解决车辆停放成为了人们关注和关心的话题。于是有人设计了立体车库,但多数的立体车库为大型建筑,不适合家庭用停车。 
此外,在众多的立体车库中,大多采用升降式和码垛式,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并大多适用于大型停车场,作为一项建筑工程安装,而针对私人住宅、企事业单位、地下室等受限场所开发的小型立体车库,上层车辆进入时,下层车辆必须避开,使用时互相干扰,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占据空间小的复式立体车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复式立体车库,包括底架、固定座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底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四条,分别铰接于底架的两侧。 
每条支撑臂包括若干节活节腿,相邻活节腿之间设有角度限位板。 
每条支撑臂包括四条活节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底架上设有转向盘,转向盘上固定设有托车盘,底架与转向盘之间设有锁止装置。 
所述锁止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销体、第二套筒、第二销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触地杆。 
所述第一套筒设置在转向盘上,所述第一销体插入第一套筒内,下端位于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一销体上端与转向盘之间设有第一拉簧; 
所述第二套筒设置在底架上,第二销体位于第二套筒内,第二套筒下端的一侧设有开口,第二销体的下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接触; 
第一连杆的中间部位与底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接触,第一连杆与底架铰接处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与触地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三连杆与底架之间设有第二拉簧; 
所述触地杆竖直设置,触地杆的下端穿出底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托车盘为长方形,托车盘车辆行驶的一端倾斜设置,托车盘的另一端设有停车阻拦带。 
托车盘倾斜设置便于车辆驶上托车盘,停车阻拦带便于固定车辆,防止车辆移动。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传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设有滚筒,滚 筒上缠绕有拉绳,拉绳一端与滚筒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转向盘后再与滚筒固定连接,拉绳在转向盘的接触部位与转向盘固定连接。 
所述底架的一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托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据空间小,成本低廉等特点,上、下机动车的进出,互不影响,操作方便,占地空间少,提高了停车面积的使用效率,适用于家庭、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地下室等场地有限的地方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复式立体车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托车盘旋转90°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中相邻活节腿以及角度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1中过载保护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1中过载保护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1中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停车的初始状态图; 
附图8是本发明停车的中间状态图; 
附图9是本发明停车的最终状态图。 
附图10是本发明中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底架;2‑固定座;3‑支撑臂;4‑活节腿;5‑角度限位板;6‑托车盘;7‑转向盘;8‑锁止装置;9‑停车阻拦带;10‑立柱;11‑横梁;12‑电机;13‑拉绳;14‑导向货轮;15‑转轴;16‑托板;17‑滚筒;18‑触地杆;19‑第三连杆;20‑第一连杆;21‑第二复位弹簧;22‑第一复位弹簧;23‑第二销体;24‑第一拉簧;25‑压板;26‑螺钉;27‑第一套筒;28‑第一销体;29‑第二套筒;30‑开口;31‑第二 连杆;32‑过载保护装置;33‑壳体;34‑张紧弹簧;35‑支撑轴;36‑滑轮;37‑第二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复式立体车库,包括底架1、固定座2和动力装置,所述底架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的另一端与固定座2活动连接,本发明采用的活动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底架1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底架2上设有转向盘7,转向盘7上设有托车盘6,底架1与转向盘7之间设有锁止装置8。 
所述托车盘6为长方形,托车盘6车辆行驶的一端倾斜设置,托车盘6的另一端设有停车阻拦带9。 
所述底架1的一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设置的立柱10,立柱10顶端固定设有横梁11,所述立柱10上设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两端设有滚筒17,所述横梁11上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托板16。 
所述底架1靠近立柱10的一端设有导向货轮14,所述拉绳13的两端均与导向货轮14连接。 
所述支撑臂3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支撑臂3分别铰接于底架1的四个端部。每条支撑臂3包括四条活节腿4,相邻活节腿4之间设有角度限位板5。活节腿4的数量也可以为其它条数,如三条、五条、六条等,条数的选择可以根据活节腿4的长短或所泊车辆的高矮决定。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2,电机12传动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两端设有滚筒17,滚筒17上缠绕有拉绳13,拉绳13一端与滚筒17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转向盘7后再与滚筒17固定连接,拉绳13在转向盘7的接触部位与转 向盘7固定连接,如图10所示。电机12与转轴15的传动方式为链传动,当然传动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为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等其它传动方式。 
如图4所示,所述立柱10上设有过载保护装置32,所述过载保护装置32包括壳体33、壳体33内设有张紧弹簧34和支撑轴35,张紧弹簧34位于壳体33的底部,支撑轴35穿出壳体33的一端设有滑轮36,拉绳13通过滑轮36。在拉绳13承载的拉力比较小时,张紧弹簧34将支撑轴35顶出张紧拉绳13,当拉绳13承载的拉力较大时,张紧弹簧34被压缩,张紧弹簧34压缩到一定程度后,触及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可以及时使电机12停止工作,实现过载保护。当然,如图5所示,拉绳13也可以位于滑轮36内侧,此时张紧弹簧34为拉簧,随着拉绳13的承载力的增大,当张紧弹簧34被拉绳13拉到一定程度后,触及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及时控制好电机12,同样可以实现过载保护。 
如图6所示,所述锁止装置8包括第一套筒27、第一销体28、第二套筒29、第二销体23、第一连杆20、第二连杆31、第三连杆19和触地杆18。 
所述第一套筒27设置在转向盘7上,所述第一销体28插入第一套筒27内,下端位于第二套筒29内,第一销体28的上端设有压板25,压板25通过螺钉26固定在第一销体28上,压板25与转向盘7之间设有第一拉簧24,第一拉簧24可以使第一销体28复位。 
所述第二套筒29设置在底架1上,第二销体23位于第二套筒29内,第二套筒29下端的一侧设有开口30,第二销体23的下端与第一连杆20的一端接触; 
第一连杆20的中间部位与底架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1的一端接触,第一连杆20与底架1铰接处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2; 
第二连杆3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9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19与触地杆19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1与第三连杆19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1,第三连杆19 与底架1之间设有第二拉簧37;所述触地杆19竖直设置,触地杆19的下端穿出底架1。 
所述锁止装置8的工作原理:底架1触地后,由于触地杆18先触地上升,与触地杆18铰接的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下降,第二连杆31虽然与第三连杆19铰接,但是第二连杆31只能向下转动,所以第二连杆31也随之下压,压动第一连杆20,第一连杆20一端下降,另一端翘起,推动第二销体23上移,第二销体23将第一销体28顶出第二套筒29,第一销体28的锁止解除,转向盘7可以转动,在第一连杆20下降的过程中,第二连杆31与第一连杆20脱离,位于第一连杆20的下方;当底架1升起时,触地杆18离地,在第二拉簧37的作用下开始下降,第三连杆19带动第二连杆31上移,当第二连杆31碰到第一连杆20时,第二连杆31通过向下转动而通过第一连杆20的端部,重新位于第一连杆20的上部,第二连杆31在第二复位弹簧21的作用下复位,第一销体28在拉簧24的作用下再次进入第二套筒29内,此时,锁止装置8锁止。 
首先,如图7所示,首先,为了便于车辆驶上托车盘6,托车盘6可以旋转,当车辆驶上托车盘6后,拉绳13通过底架1上的绳轮牵引转向盘7,使托车盘6与底架1旋转一定角度,当托车盘6由横向转至纵向时锁止装置8锁止,此时继续牵引,所述底盘两侧的各两组四条活节腿逐级向上有限制的弯曲,所述底架1与托车盘6以水平状态斜向向上运动,如图8所示,升至托板16上,所述底架1到托板16终止位置时,电机12停止工作,上升终止,此时支撑臂3由于托板16的自锁性,不能自由下滑,底架1的下方也是一个停车位,如图9所示; 
下降时,电机12反转,拉绳13通过底架1上的绳轮,牵引底架1与托车盘6脱离托板16,并呈水平状态并斜向向下运动,底架1两侧的各两组四条活 节腿逐级向下有限制的弯曲,保证底架1平稳下落,当拉绳13向下牵引的力大于活节腿4的自锁力时,底架1和托车盘6平稳下降,当下降至无自锁力时,通过拉绳13的牵引下降,使底架1、托车盘6以及车辆平稳落地,当底架1与托车盘6降至地面时,触地杆18触地向上运动,第三连杆19带动第二连杆31的末端下压,压动第一连杆20,第一连杆20的另一端托着第二销体23上升,将第一销体28伸入第二套筒29内的部分顶出第二套筒29,锁止装置8解除锁止,拉绳13通过底架1上的绳轮牵引转向盘7转动,使托车盘6转动一定的角度,电机12停止工作,下降终止,车辆驶下托车盘6即可。 

复式立体车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复式立体车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复式立体车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式立体车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式立体车库.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33604A43申请公布日20130807CN103233604ACN103233604A21申请号201310122418522申请日20130328E04H6/0620060171申请人韩福礼地址261041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胜利东街西虞天成13号楼302申请人马胜文72发明人韩福礼54发明名称复式立体车库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立体车库,包括底架、固定座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底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据空间小,成本低廉等特点,上、下机。

2、动车的进出,互不影响,操作方便,占地空间少,提高了停车面积的使用效率,适用于家庭、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地下室等场地有限的地方使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33604ACN103233604A1/1页21复式立体车库,包括底架1、固定座2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的另一端与固定座2活动连接,所述底架1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3的数量为四条,分别铰接于底架1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

3、1或2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每条支撑臂3包括若干节活节腿4,相邻活节腿4之间设有角度限位板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每条支撑臂3包括四条活节腿4。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上设有转向盘7,转向盘7上固定设有托车盘6,底架1与转向盘7之间设有锁止装置8。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8包括第一套筒27、第一销体28、第二套筒29、第二销体23、第一连杆20、第二连杆31、第三连杆19和触地杆18。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7设置在转向盘7上,所述第一销体28插入第一套筒27内,下端。

4、位于第二套筒29内,所述第一销体28上端与转向盘7之间设有第一拉簧24;所述第二套筒29设置在底架1上,第二销体23位于第二套筒29内,第二套筒29下端的一侧设有开口30,第二销体23的下端与第一连杆20的一端接触;第一连杆20的中间部位与底架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1的一端接触,第一连杆20与底架1铰接处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2;第二连杆3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9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19与触地杆18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1与第三连杆19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1,第三连杆19与底架1之间设有第二拉簧37;所述触地杆19竖直设置,触地杆19的下端穿出底架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

5、于所述托车盘6为长方形,托车盘6车辆行驶的一端倾斜设置,托车盘6的另一端设有停车阻拦带9。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2,电机12传动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两端设有滚筒17,滚筒17上缠绕有拉绳13,拉绳13一端与滚筒17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转向盘7后再与滚筒17固定连接,拉绳13在转向盘7的接触部位与转向盘7固定连接。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一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托板16。权利要求书CN103233604A1/4页3复式立体车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停放车辆的设备,具体地说,涉及。

6、一种复式立体车库。背景技术0002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购买力大大提高,私家车、公务轿车等各种机动车的数量与日剧增,由于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所以人均面积小,加上日益增加的车辆,使停车位显得格外紧张,如何解决车辆停放成为了人们关注和关心的话题。于是有人设计了立体车库,但多数的立体车库为大型建筑,不适合家庭用停车。0003此外,在众多的立体车库中,大多采用升降式和码垛式,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并大多适用于大型停车场,作为一项建筑工程安装,而针对私人住宅、企事业单位、地下室等受限场所开发的小型立体车库,上层车辆进入时,下层车辆必须避开,使用时互相干扰,十分不便。发明内容0004。

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占据空间小的复式立体车库。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6复式立体车库,包括底架、固定座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底架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0007作为一种改进0008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四条,分别铰接于底架的两侧。0009每条支撑臂包括若干节活节腿,相邻活节腿之间设有角度限位板。0010每条支撑臂包括四条活节腿。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0012所述底架上设有转向盘,转向盘上固定设有托车盘,底架与转向盘之间设有锁止装置。0013所述。

8、锁止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销体、第二套筒、第二销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触地杆。0014所述第一套筒设置在转向盘上,所述第一销体插入第一套筒内,下端位于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一销体上端与转向盘之间设有第一拉簧;0015所述第二套筒设置在底架上,第二销体位于第二套筒内,第二套筒下端的一侧设有开口,第二销体的下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接触;0016第一连杆的中间部位与底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接触,第一连杆与底架铰接处设有第一复位弹簧;0017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与触地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三连杆与底架之间设有第二拉簧;说明书CN10。

9、3233604A2/4页40018所述触地杆竖直设置,触地杆的下端穿出底架。001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0020所述托车盘为长方形,托车盘车辆行驶的一端倾斜设置,托车盘的另一端设有停车阻拦带。0021托车盘倾斜设置便于车辆驶上托车盘,停车阻拦带便于固定车辆,防止车辆移动。0022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传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设有滚筒,滚筒上缠绕有拉绳,拉绳一端与滚筒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转向盘后再与滚筒固定连接,拉绳在转向盘的接触部位与转向盘固定连接。0023所述底架的一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托板。002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据空间小,。

10、成本低廉等特点,上、下机动车的进出,互不影响,操作方便,占地空间少,提高了停车面积的使用效率,适用于家庭、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地下室等场地有限的地方使用。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0026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复式立体车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7附图2是附图1中托车盘旋转90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28附图3是附图1中相邻活节腿以及角度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0029附图4是附图1中过载保护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30附图5是附图1中过载保护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31附图6是附图1中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2附图7是本发明停车的初。

11、始状态图;0033附图8是本发明停车的中间状态图;0034附图9是本发明停车的最终状态图。附图10是本发明中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0035图中1底架;2固定座;3支撑臂;4活节腿;5角度限位板;6托车盘;7转向盘;8锁止装置;9停车阻拦带;10立柱;11横梁;12电机;13拉绳;14导向货轮;15转轴;16托板;17滚筒;18触地杆;19第三连杆;20第一连杆;21第二复位弹簧;22第一复位弹簧;23第二销体;24第一拉簧;25压板;26螺钉;27第一套筒;28第一销体;29第二套筒;30开口;31第二连杆;32过载保护装置;33壳体;34张紧弹簧;35支撑轴;36滑轮;37第二拉簧。具体。

12、实施方式0036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复式立体车库,包括底架1、固定座2和动力装置,所述底架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的另一端与固定座2活动连接,本发明采用的活动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底架1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0037所述底架2上设有转向盘7,转向盘7上设有托车盘6,底架1与转向盘7之间设有锁止装置8。0038所述托车盘6为长方形,托车盘6车辆行驶的一端倾斜设置,托车盘6的另一端设说明书CN103233604A3/4页5有停车阻拦带9。0039所述底架1的一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设置的立柱10,立柱10顶端固定设有横梁11,所述立柱10上设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

13、的两端设有滚筒17,所述横梁11上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托板16。0040所述底架1靠近立柱10的一端设有导向货轮14,所述拉绳13的两端均与导向货轮14连接。0041所述支撑臂3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支撑臂3分别铰接于底架1的四个端部。每条支撑臂3包括四条活节腿4,相邻活节腿4之间设有角度限位板5。活节腿4的数量也可以为其它条数,如三条、五条、六条等,条数的选择可以根据活节腿4的长短或所泊车辆的高矮决定。0042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2,电机12传动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两端设有滚筒17,滚筒17上缠绕有拉绳13,拉绳13一端与滚筒17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转向盘7后再与滚筒17固定连接,拉绳13。

14、在转向盘7的接触部位与转向盘7固定连接,如图10所示。电机12与转轴15的传动方式为链传动,当然传动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为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等其它传动方式。0043如图4所示,所述立柱10上设有过载保护装置32,所述过载保护装置32包括壳体33、壳体33内设有张紧弹簧34和支撑轴35,张紧弹簧34位于壳体33的底部,支撑轴35穿出壳体33的一端设有滑轮36,拉绳13通过滑轮36。在拉绳13承载的拉力比较小时,张紧弹簧34将支撑轴35顶出张紧拉绳13,当拉绳13承载的拉力较大时,张紧弹簧34被压缩,张紧弹簧34压缩到一定程度后,触及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可以及时使电机12停止工作,实现过载保护。当然,如。

15、图5所示,拉绳13也可以位于滑轮36内侧,此时张紧弹簧34为拉簧,随着拉绳13的承载力的增大,当张紧弹簧34被拉绳13拉到一定程度后,触及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及时控制好电机12,同样可以实现过载保护。0044如图6所示,所述锁止装置8包括第一套筒27、第一销体28、第二套筒29、第二销体23、第一连杆20、第二连杆31、第三连杆19和触地杆18。0045所述第一套筒27设置在转向盘7上,所述第一销体28插入第一套筒27内,下端位于第二套筒29内,第一销体28的上端设有压板25,压板25通过螺钉26固定在第一销体28上,压板25与转向盘7之间设有第一拉簧24,第一拉簧24可以使第一销体28复位。0。

16、046所述第二套筒29设置在底架1上,第二销体23位于第二套筒29内,第二套筒29下端的一侧设有开口30,第二销体23的下端与第一连杆20的一端接触;0047第一连杆20的中间部位与底架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1的一端接触,第一连杆20与底架1铰接处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2;0048第二连杆3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9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19与触地杆19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1与第三连杆19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1,第三连杆19与底架1之间设有第二拉簧37;所述触地杆19竖直设置,触地杆19的下端穿出底架1。0049所述锁止装置8的工作原理底架1触地后,由于触地杆18先触地上升,与触地杆18铰接的第。

17、三连杆的另一端下降,第二连杆31虽然与第三连杆19铰接,但是第二连杆31只能向下转动,所以第二连杆31也随之下压,压动第一连杆20,第一连杆20一端下降,另一端翘起,推动第二销体23上移,第二销体23将第一销体28顶出第二套筒29,第一销体28说明书CN103233604A4/4页6的锁止解除,转向盘7可以转动,在第一连杆20下降的过程中,第二连杆31与第一连杆20脱离,位于第一连杆20的下方;当底架1升起时,触地杆18离地,在第二拉簧37的作用下开始下降,第三连杆19带动第二连杆31上移,当第二连杆31碰到第一连杆20时,第二连杆31通过向下转动而通过第一连杆20的端部,重新位于第一连杆20。

18、的上部,第二连杆31在第二复位弹簧21的作用下复位,第一销体28在拉簧24的作用下再次进入第二套筒29内,此时,锁止装置8锁止。0050首先,如图7所示,首先,为了便于车辆驶上托车盘6,托车盘6可以旋转,当车辆驶上托车盘6后,拉绳13通过底架1上的绳轮牵引转向盘7,使托车盘6与底架1旋转一定角度,当托车盘6由横向转至纵向时锁止装置8锁止,此时继续牵引,所述底盘两侧的各两组四条活节腿逐级向上有限制的弯曲,所述底架1与托车盘6以水平状态斜向向上运动,如图8所示,升至托板16上,所述底架1到托板16终止位置时,电机12停止工作,上升终止,此时支撑臂3由于托板16的自锁性,不能自由下滑,底架1的下方也。

19、是一个停车位,如图9所示;0051下降时,电机12反转,拉绳13通过底架1上的绳轮,牵引底架1与托车盘6脱离托板16,并呈水平状态并斜向向下运动,底架1两侧的各两组四条活节腿逐级向下有限制的弯曲,保证底架1平稳下落,当拉绳13向下牵引的力大于活节腿4的自锁力时,底架1和托车盘6平稳下降,当下降至无自锁力时,通过拉绳13的牵引下降,使底架1、托车盘6以及车辆平稳落地,当底架1与托车盘6降至地面时,触地杆18触地向上运动,第三连杆19带动第二连杆31的末端下压,压动第一连杆20,第一连杆20的另一端托着第二销体23上升,将第一销体28伸入第二套筒29内的部分顶出第二套筒29,锁止装置8解除锁止,拉绳13通过底架1上的绳轮牵引转向盘7转动,使托车盘6转动一定的角度,电机12停止工作,下降终止,车辆驶下托车盘6即可。说明书CN103233604A1/8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3233604A2/8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3233604A3/8页9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233604A4/8页10图6说明书附图CN103233604A105/8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3233604A116/8页12图8说明书附图CN103233604A127/8页13图9说明书附图CN103233604A138/8页14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233604A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