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0003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0 CN 202800032 U *CN202800032U* (21)申请号 201220459572.2 (22)申请日 2012.09.11 A23C 9/12(2006.01) C12M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 800 号 (72)发明人 袁祎琳 李云飞 陈正贝 王邦权 梅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代理人 王毓理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57) 摘要 一种。
2、奶制品制造领域的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 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包括 : 培养箱、 与培养箱连通 的沥水箱以及设有控制器的控制箱, 其中 : 培养 箱包括 : 加热箱、 内胆、 水浴间隔和保温间隔, 其 中 : 内胆的内部设有开菲尔粒固定台, 加热箱位 于内胆外壁的一侧, 内胆外壁的其他侧面设置水 浴间隔, 水浴间隔和加热箱的外围设置保温间隔。 所述的内胆的上方设有推送装置和线轮, 其中 : 线轮由控制器控制, 线轮与开菲尔粒固定台之间 由连接绳连接, 推送装置位于培养箱和沥水箱的 连通处。推送装置将培养结束后的开菲尔粒固定 台推送至沥水箱。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开菲尔粒 培养和发酵过程中出现的抱团现象,。
3、 使得发酵充 分, 同时避免二次污染。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一种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培养箱、 与培养箱 连通的沥水箱以及设有控制器的控制箱, 其中 : 培养箱包括 : 加热箱、 内胆、 水浴间隔和保 温间隔, 其中 : 内胆的内部设有开菲尔粒固定台, 加热箱位于内胆外壁的一侧, 内胆外壁的 其他侧面设置水浴间隔, 水浴间隔和加。
4、热箱的外围设置保温间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其特征是, 所述的 内胆的上方设有推送装置和线轮, 其中 : 线轮由控制器控制, 线轮与开菲尔粒固定台之间由 连接绳连接, 推送装置位于培养箱和沥水箱的连通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其特征是, 所述 的开菲尔粒固定台包括 : 固定板、 上盖网和下盖网, 其中 : 固定板上阵列设置放置开菲尔粒 的圆孔, 上盖网与固定板活动连接, 下盖网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其特征是, 所述的 固定板上的圆孔的。
5、直径均为 30-35mm, 固定板的厚度为 35-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其特征是, 所述 的培养箱设有连通内胆和培养箱外部的培养液进口和培养液出口 ; 所述的培养箱设有连通 水浴间隔和培养箱外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其特征是, 所述 的沥水箱包括 : 沥水箱振动台、 凸轮和振动电机, 其中 : 凸轮与振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并由 振动电机控制, 凸轮位于沥水箱振动台的下方以带动沥水箱振动台上下振动, 振动电机与 控制箱的控制器相连并由其控制。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用于开。
6、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其特征是, 所述的 沥水箱振动台上设有称量装置, 该称量装置由控制器控制。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其特征是, 所述的 推送装置包括 : 推送轨、 推板、 推送电机和滑块, 其中 : 推板与推送电机上部连接, 滑块设置 在推送轨上, 推送电机与滑块相连。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其特征是, 所述的 加热箱包括 : 均与控制器相连且由其控制的加热器、 水泵和传感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00032 U 2 1/3 页 3 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技术领。
7、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奶制品制造领域的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开菲尔粒培养 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背景技术 0002 开菲尔粒是一种颗粒状物质, 传说来自于西藏, 目前印、 巴、 藏当地人在家中用其 泡牛奶喝。开菲尔粒中有酵母菌、 乳酸菌、 醋酸菌等多种微生物, 这些菌种经过长期的相互 适应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菌相。开菲尔粒经过长期的相互适应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菌相, 在发 酵过程中产生酒精、 乳酸、 醋酸, 使发酵乳具有独特发酵风味和清爽的沙口感, 因此这种发 酵乳也叫做酸奶酒。 0003 目前国内外许多实验室对于各个品种的开菲尔研究正处于高速上升阶段, 但是由 于开菲尔的菌相受到培养条。
8、件的影响及目前实验室培养环境技术的不统一, 即使相同品种 的开菲尔, 也会出现不同的研究结果。 0004 开菲尔的培养和开菲尔酸奶的制作每次将开菲尔沥出都需要用到塑料漏斗或者 纱布的过滤, 这很难避免开菲尔在这个阶段的二次污染, 这也是外界环境干扰菌相的主要 原因 ; 培养 ( 发酵 ) 过程中, 开菲尔粒会发生抱团现象, 这样会导致内部的开菲尔粒难以接 触培养液 ; 发酵到了一定阶段, 外层开菲尔粒的表面会粘附上一层酪蛋白, 抑制了开菲尔的 培养与发酵。 0005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 中国专利文献号 CN202197754U, 公开日 2012-4-25, 记载了一种均匀快速加热的酸。
9、奶机, 包括主机壳体、 内胆、 内座和储物盒, 在内胆与内座间 设置有液体传热腔, 液体传热腔是由内胆外壁与内座内壁所构成的腔体, 内胆与内座间通 过密封圈密闭防水。但该现有技术不针对开菲尔粒而开发, 不能用于解决开菲尔粒在培养 发酵过程中出现的抱团现象和二次污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出一种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 酸奶一体机, 能够解决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过程中出现的抱团现象, 使得发酵充分, 同时避 免二次污染。 0007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开菲尔粒培养和发酵的酸奶一体机, 包括 : 。
10、培养箱、 与培 养箱连通的沥水箱以及设有控制器的控制箱, 其中 : 培养箱包括 : 加热箱、 内胆、 水浴间隔 和保温间隔, 其中 : 内胆的内部设有开菲尔粒固定台, 加热箱位于内胆外壁的一侧, 内胆外 壁的其他侧面设置水浴间隔, 水浴间隔和加热箱的外围设置保温间隔。 0009 所述的内胆的上方设有推送装置和线轮, 其中 : 线轮由控制器控制, 线轮与开菲尔 粒固定台之间由连接绳连接, 推送装置位于培养箱和沥水箱的连通处。推送装置将培养结 束后的开菲尔粒固定台推送至沥水箱。 说 明 书 CN 202800032 U 3 2/3 页 4 0010 所述的开菲尔粒固定台包括 : 固定板、 上盖网和。
11、下盖网, 其中 : 固定板上阵列设置 放置开菲尔粒的圆孔, 上盖网与固定板活动连接, 下盖网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1 所述的固定板上的圆孔的直径均为 30-35mm, 固定板的厚度为 35-40mm。 0012 所述的培养箱设有连通内胆和培养箱外部的培养液进口和培养液出口。 0013 所述的培养箱设有连通水浴间隔和培养箱外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0014 所述的沥水箱包括 : 沥水箱振动台、 凸轮和振动电机, 其中 : 凸轮与振动电机的输 出轴相连并由振动电机控制, 凸轮位于沥水箱振动台的下方以带动沥水箱振动台上下振 动, 振动电机与控制箱的控制器相连并由其控制。 0015 所述的沥水箱振动。
12、台上设有称量装置, 该称量装置由控制器控制。 0016 所述的推送装置包括 : 推送轨、 推板、 推送电机和滑块, 其中 : 推板与推送电机上 部连接, 滑块设置在推送轨上, 推送电机与滑块相连。推送电机提供动力, 在推送轨的导向 下, 使推板延固定方向运动。 0017 所述的加热箱包括 : 均与控制器相连且由其控制的加热器、 水泵和传感器。 0018 有益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线轮带动开菲尔粒固定台振动, 不仅能够保证所有开菲尔粒都 能接触到培养液, 还能阻止酪蛋白在开菲尔粒表面的沉积, 保证发酵的充分性, 消除了开菲 尔传统培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同时, 培养箱与沥水箱连通且设有推。
13、送装置自动推送开菲 尔粒固定台, 使得开菲尔培养过程与清洗过程科学结合, 无需外界器具的介入, 减少了开菲 尔粒二次污染的机会, 使科研数据更具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机构示意图。 0021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3 是推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4 是沥水台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0025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26 图 7 是开菲尔固定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 提下进行实施, 给出了详细的。
14、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 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8 实施例 1 0029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包括 : 培养箱 1、 与培养箱 1 连通的沥水箱 2 以及设有控制 器的控制箱 3, 其中 : 培养箱 1 包括 : 加热箱 4、 内胆 5、 水浴间隔 6 和保温间隔 7, 其中 : 内胆 5 的内部设有开菲尔粒固定台 8, 加热箱 4 位于内胆 5 外壁的一侧, 内胆 5 外壁的其他侧面 设置水浴间隔 6, 水浴间隔 6 和加热箱 4 的外围设置保温间隔 7。 0030 所述的内胆 5 的上方设有推送装置 9 和线轮 10, 其中 : 线轮 10 由控制器控。
15、制, 线 说 明 书 CN 202800032 U 4 3/3 页 5 轮 10 与开菲尔粒固定台 8 之间由连接绳连接, 推送装置 9 位于培养箱 1 和沥水箱 2 的连通 处。推送装置 9 将培养结束后的开菲尔粒固定台 8 推送至沥水箱 2。线轮 10 用于提升开菲 尔粒固定台 8。 0031 在培养 ( 发酵 ) 过程中每 5min 线轮 10 将开菲尔粒固定台 8 向上提一次, 而后依 靠开菲尔粒固定台 8 的自身重力下降以完成上下震动, 这样防止培养 ( 发酵 ) 过程中酪蛋 白的在开菲尔表面的沉积。 0032 所述的开菲尔粒固定台 8 包括 : 固定板 11、 上盖网 12 和下盖。
16、网 13, 其中 : 固定板 11 上阵列设置放置开菲尔粒的圆孔 14, 上盖网 12 与固定板 11 活动连接, 下盖网 13 与固定 板 11 固定连接。上盖网 12 可以打开, 用于拿取菌种。 0033 固定板 11 为食品级 PE 板。 0034 所述的固定板 11 上的圆孔 14 的直径均为 30-35mm, 固定板 11 的厚度为 35-40mm。 0035 所述的培养箱 1 设有连通内胆 5 和培养箱 1 外部的培养液进口 15 和培养液出口 16。 0036 所述的培养箱 1 设有连通水浴间隔 6 和培养箱 1 外部的进水口 17 和出水口 18。 0037 培养 ( 发酵 )。
17、 过程中培养液进口 15 敞开, 作为通过风口, 进水口 17、 培养液出口 16 和出水口 18 全部关闭。当培养 ( 发酵 ) 结束需要更换培养液时, 拧开培养液出口 15, 培 养液顺利流出。进水口 17 和出水口 18 配合使用, 及时更换水浴用水, 保证水浴隔间 6 和水 的洁净。 0038 所述的推送装置9包括 : 推送轨19、 推板25、 推送电机26和滑块27, 其中 : 推板25 与推送电机 26 上部连接, 滑块 27 设置在推送轨 19 上, 推送电机 26 与滑块 27 相连。推送 电机 26 提供动力, 在推送轨 19 的导向下, 使推板 25 延固定方向运动。 00。
18、39 所述的培养箱 1 与沥水箱 2 连接面顶部设有转动盖 20, 可延轴上下翻动。 0040 所述的沥水箱 2 包括 : 沥水箱振动台 21、 凸轮 22 和振动电机 23, 其中 : 凸轮 22 与 振动电机 23 的输出轴相连并由振动电机 23 控制, 凸轮 22 位于沥水箱振动台 21 的下方以 带动沥水箱振动台 21 上下振动, 振动电机 23 与控制箱 3 的控制器相连并由其控制。 0041 培养 ( 发酵 ) 结束以后开菲尔粒固定台 8 由线轮 10 提升至推送轨 19 处, 推送装 置 9 将其推送出转动盖 20, 架在沥水振动台 21 上, 用蒸馏水直接清洗开菲尔粒固定台 8。
19、 和 里面的开菲尔粒, 清洗同时开启振动开关, 由振动电机 23 驱动凸轮 22 带动工作。 0042 所述的沥水箱振动台 21 上设有称量装置, 该称量装置由控制器控制。可去皮称量 开菲尔粒固定台 8 内开菲尔粒的质量。开菲尔培养过程与清洗过程的科学结合, 无需外界 器具的介入, 减少了开菲尔粒二次污染的机会, 使科研数据更具科学依据。 0043 沥水箱底部 21 设有污水出口 24, 污水出口可与水槽用橡皮管连接, 清洗开菲尔后 的污水可直接从污水出口排出。 0044 所述的培养箱 1 的内胆 5 和沥水箱 2 内部设有圆角便于清洗。 0045 所述的加热箱 4 包括 : 均与控制器相连且由其控制的加热器 ( 未图示 )、 水泵 ( 未 图示 ) 和传感器 ( 未图示 )。水泵使加热水流动, 保证了加热的均一性 ; 传感器的使用, 使 加热温度的精确度控制在 0.1以内, 保证了加热温度的恒定。 说 明 书 CN 202800032 U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00032 U 6 2/4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00032 U 7 3/4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00032 U 8 4/4 页 9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00032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