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坝巴根草护坡的一种撮栽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坝巴根草护坡的一种撮栽技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34407A43申请公布日20131002CN103334407ACN103334407A21申请号201310297619922申请日20130717E02B3/12200601A01G1/0020060171申请人吴正松地址221009江苏省徐州市解放路186号72发明人吴正松余智囊俞志强54发明名称土坝巴根草护坡的一种撮栽技术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坝,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堤防、围堰等土质坝抵挡雨水、洪水、风浪冲刷技术,属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技术领域。该技术通过在坝坡、坝肩准备好后,顺坝轴线方向,在坝肩、坝坡面上打出一道道水平线并用白灰线标记,保证每两相邻水平线间距。
2、离,即行距为15CM30CM,再从坝顶路与坝肩结合处的第一条水平线开始,按撮距15CM30CM的间距,测定每撮巴根草的栽埋位置,并用十字白灰线标记。然后按照相邻行之间错开半个撮距(75CM15CM)的栽埋位置,从坝肩开始向坝脚方向,依次在每条水平线上标记出待栽埋巴根草的位置。所有栽埋位置标记好后,即可人工刨坑深度1015CM,并由人工把一撮撮巴根草分别栽埋到一个个土坑内。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34407ACN103334407A1/1页21土坝巴根草护坡的一种撮栽技。
3、术,其特征是从坝顶路(4)两侧坝肩(1)到坝脚(3)之间的整个坡面(2)为撮栽巴根草(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坝巴根草护坡的一种撮栽技术,其特征是撮栽巴根草(5)行距为15CM30CM,撮距为15CM30CM,相邻行之间撮栽巴根草位置错开半个撮距(75CM15CM)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坝巴根草护坡的一种撮栽技术,其特征是撮栽巴根草(5)为野生巴根草,每撮巴根草根须以上茎部直径为0515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坝巴根草护坡的一种撮栽技术,其特征是撮栽巴根草(5)由人工刨坑(坑深1015CM)、人工栽埋。权利要求书CN103334407A1/3页3土坝巴根草护坡的一种撮栽技术。
4、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土坝巴根草护坡的一种撮栽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堤防、围堰等土质坝抵挡雨水、洪水、风浪冲刷技术,属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土坝填筑完成后,其迎水坡、坝肩、背水坡,或迎水坡设计洪水位以下采用混凝土、砌石护坡后,其上接高坝坡、坝肩及背水坡,一般均需要做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减轻雨水、洪水、风浪对土坝的冲刷,特别是要防止出现大的雨淋冲沟以及淘刷崩塌对土坝结构造成破坏,确保土坝维持原设计断面尺寸不降低,保证工程安全。0003当前堤防、围堰水土保持工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铺设草皮块。该方法就是事先按要求在专门场地种植、养护草皮,待土坝施工完成后,将草皮切成根部带。
5、土的草皮块(尺寸可为30CM30CM,切深以不破坏根系为宜),经保湿、防热,运输至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可按草皮块间无间隙或有010CM间隙的行距和块距的结构进行铺设草皮块,即自坝脚处向上钉铺,用小尖木桩或竹签将草皮块钉固于坝坡上。铺设后进行喷灌浇水、施肥养护。0004该方法有如下几种弊端一是造价高,首先需要征用专门场地种植、养护草皮,然后须保湿、防热、运输,最后人工铺设。征用土地面积广、工序多、投入人力数量大,费用高二是如果土坝工程战线长,草皮需求量太大,征地、草皮种植和养护难度大,往往会出现草皮供不应求的状况,从而影响土坝主体工程设计功能的早日发挥;三是草皮块根须生长植入土壤。
6、内至少需要从三月中旬至九月中旬间的连续6个月的扎根生长时间,又因草皮块带土自重较大,因此,尽管铺设时有小尖木桩或竹签的固定,但是雨水过后,坝坡面土壤的湿软和草皮块重量增加,草皮块仍然容易沿坝坡向下滑落,根须的松动、脱落造成草皮块与坝坡土壤间完全牢固结合时间的加长,因此,对于完工不久急需承担防洪挡水任务的堤防和水下方泥浆排放场地的冲填区围堰,这种护坡方式很难及时发挥作用。0005二是撒播草种。采用机械喷播工艺,将采用的草籽和混合肥料拌和,均匀地撒播到已准备好坝坡、坝肩上,在24小时内,用专用机具轻轻压实,随即浇水。0006这种方法,也有其不利方面一是草籽太轻,撒播后易被雨水冲走,因此,需要用草栅。
7、覆盖,材料和人工的大量投入导致初期施工造价上升;二是草栅的透气性差,当草籽长出嫩芽时必须揭去草栅,以防嫩芽被捂死,有利于嫩芽在阳光下快速生长,但是,炙热的阳光又使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如果洒水不及时,嫩芽又易被暴晒致死,因此,必须随时掌握土壤水分蒸发情况,适时覆盖草栅进行洒水养护(防止草籽被冲走、嫩芽被水流折断),为此,在草籽撒播早期,需“盖草栅揭草栅再盖草栅再揭草栅”这样反复操作多次,因而造成后期养护困难和费用过高;三是草籽生长较慢,具备挡水、防浪、抗冲刷功能的时间长,无论何时种植,一般当年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功效。发明内容说明书CN103334407A2/3页4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
8、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野生巴根草(也叫巴泥草)撮栽结构技术对堤防、围堰等土坝进行有效防护。该技术是通过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撮距结构,在坝坡、坝肩上栽埋一撮撮巴根草,再经过洒水、施肥养护,巴根草发达的根须在坝肩、坝坡土壤之中迅速延伸、繁殖并旺盛生长,从而形成一个无限伸展的盘根错节的根须网络,将整个栽埋范围内的坝坡、坝肩泥土牢牢巴住,而且其茂密的茎、叶则把整个坝坡、坝肩覆盖,从而起到了阻挡雨水、洪水和泥浆、风浪的冲刷、淘蚀作用。0008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坝坡、坝肩准备好后,顺坝轴线方向,在坝肩、坝坡面上打出一道道水平线并用白灰线标记,保证每两相邻水平线间距离,即行距为15CM30CM,再。
9、从坝顶路与坝肩结合处的第一条水平线开始,按撮距15CM30CM的间距,测定每撮巴根草的栽埋位置,并用十字白灰线标记。然后按照相邻行之间错开半个撮距(75CM15CM)的栽埋位置,从坝肩开始向坝脚方向,依次在每条水平线上标记出待栽埋巴根草的位置。所有栽埋位置标记好后,即可安排人工刨坑深度1015CM,然后由人工把一撮撮巴根草分别植入到一个个土坑内,将根须掩埋、密实,后洒水、施肥养护。0009本发明的优点是一是成本低。首先,撮栽巴根草行距和撮距均为15CM30CM,相邻行之间撮栽巴根草错开半个撮距(75CM15CM)布置,草皮用量大大降低,栽埋时人力投入数量大为减少;其次,该技术使用的巴根草为野生。
10、巴根草,在野外非常容易采集到,无需专门征地种植、养护,节约了土地使用和草皮培育所需人工费用;另外,巴根草生命力极强,运输过程无需进行过热处理和保湿等防护工作,运输成本极低;第四,巴根草生命力极强,只要根须着地并浇灌一至两次,就能全部成活,浇灌无需覆盖,也无需专门设备,租用当地农民用的普通手扶拖拉机带的喷灌机即可,因此养护成本低。0010二是成效快。巴根草根须发达、繁殖速度快、穿土生长力强,尽管栽埋时各撮巴根草之间有一定间距,但是,只要经过七月至九月之间的连续两个月的生长时间就能达到设计所要求的护坡功能和效果,这是以往铺设草皮、撒播草种技术所不能及的。0011三是实用性极强。首先,无论是铺设草皮。
11、块还是撒播草种,当年8月底前任何时间种植的草皮在当年8月底前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的防护效果,但是,在6月底前栽埋的巴根草,到8月底时即可完全具备设计要求的防护效果,另外,在栽埋时适当调整缩小行距和撮距,还可加快根系连接以及茎、叶对坝坡、坝肩的覆盖速度,因此,对当年8月底后即将担负阻挡雨水、洪水、风浪冲刷任务的堤防,以及8月底后即将投入使用的排泥场冲填区围堰,利用撮栽巴根草护坡特别实用;其次,野生巴根草数量丰富,无论规模多大的土坝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只要采用巴根草撮栽结构方法施工,就不会有材料供应方面的后顾之忧。0012四是符合国家富农政策。巴根草的采集、运输、栽埋、施肥和喷灌养护等一系列工作,流程清。
12、晰,工艺简单,且基本无高危作业,非常适合农民工施工,因此,在国家政策、规定允许的前提下,启用当地农民工从事巴根草的护坡施工,不仅降低施工成本,而且对解决当地劳动力剩余问题有一定帮助,也将会给参与施工的农民工家庭增加一笔收入,因此,它也属于富民工程,工程的实施必将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附图说明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CN103334407A3/3页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1、坝肩,2、坝坡,3、坝脚,4、坝顶路,5、撮栽巴根草。0014具体实施方式在坝坡、坝肩准备好后,顺坝轴线方向,在坝肩、坝坡面上打出一道道水平线并用白灰线标记,保证每两相邻水平线间距离,即行距为15CM30CM,再从坝顶路与坝肩结合处的第一条水平线开始,按撮距15CM30CM的间距,测定每撮巴根草的栽埋位置,并用十字白灰线标记。然后按照相邻行之间错开半个撮距(75CM15CM)的栽埋位置,从坝肩开始向坝脚方向,依次在每条水平线上标记出待栽埋巴根草的位置。所有栽埋位置标记好后,即可安排人工刨坑深度1015CM,然后由人工把一撮撮巴根草分别植入到一个个土坑内,将根须掩埋、密实,后洒水、施肥养护。说明书CN103334407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33440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