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平装置、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车.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268031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586289.0

申请日:

20130922

公开号:

CN203724673U

公开日:

201407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C27/00,B66F11/04,B66F13/00

主分类号:

A62C27/00,B66F11/04,B66F13/00

申请人: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志坚,姚占磊,董洪月,张凌枫

地址: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路165号

优先权:

CN201320586289U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平装置、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车,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台调平角度范围小、耗时长以及成本高的问题。该调平装置包括待调平部件、座体和两个伸缩机构,每个伸缩机构都具有固定部和活动部,活动部能相对于固定部伸出或缩回;固定部和活动部两者其中之一与待调平部件活动连接;固定部和活动部两者其中另一与座体活动连接;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座体在活动连接处活动连接,两个伸缩机构的其中之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待调平部件顺时针转动,两个伸缩机构的其中另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待调平部件逆时针转动。上述调平装置调平角度大,耗时短,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调平部件、座体和两个伸缩机构,每个所述伸缩机构都具有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伸出或缩回;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两者其中之一与所述待调平部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两者其中另一与所述座体活动连接;所述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所述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所述座体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机构的其中之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所述待调平部件相对于所述座体绕所述待调平部件与所述座体的活动连接处顺时针转动,两个所述伸缩机构的其中另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所述待调平部件相对于所述座体绕所述待调平部件与所述座体的活动连接处逆时针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油缸或气缸;所述油缸和所述气缸均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缸筒为所述固定部,所述活塞杆为所述活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推杆,所述电机的主轴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推杆伸出或缩回,所述电机为所述固定部,所述推杆为所述活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为销轴连接。 5.一种转台调平系统,包括托架、回转支承和副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调平装置;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底部,转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顶部;所述托架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顶部,转台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托架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台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安装腔室,所述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所述安装腔室中,所述调平装置的活动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托架的底部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台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转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内圈的顶部;所述外圈的周向外表面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转台上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的齿牙与所述传动齿相互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台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圈的顶部;所述内圈的内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转台上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的齿牙与所述传动齿相互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台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所述托架的顶部,所述调平装置的活动部铰接在所述转台的侧壁上,所述转台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调平装置的伸缩机构经过所述凹槽。 10.一种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台以及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转台调平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平装置、具 有该调平装置的转台调平系统以及具有该转台调平系统的消防车。

背景技术

举高消防车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参见图1a、图1b和图2, 现有的举高消防车,其主要由底盘1、支腿、臂架(或者梯架)以及 转台2等部件组成。举高消防车的额定工作高度大于15米,臂架回转 角度大于90°。一般可分为登高平台消防车、云梯消防车、举高喷射 消防车和破拆消防车。转台2是指一端安装臂架,另一端通过回转支 承与副车架4相连接,可连续360°回转的平台。副车架4是与底盘1 大梁连接,用于承载举高消防车上装的钢结构架。举高消防车在上车 作业时要求转台2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上车转台2的底面与水平面 的夹角变为零度的过程称为调平过程。

目前,大多数举高消防车上车的调平操作如图1a、图1b所示是 通过调节支腿来实现的。即分别控制四个支腿伸出的长短量,使上车 处于水平状态。这种调平方式调节角度范围较小,耗时较长。另外, 也有一种上车转台2的调平操作如图2所示是通过回转支承(三圈) 楔形旋转调平(旋转罗盘式调平系统)来实现的,例如日本森田消防 车。

下面更为详细地介绍现有技术提供的上述两种调平方案:

现有技术中的应用第一种调平方案的消防车如图1a和图1b所 示,在车架四个支腿上布置四个垂直伸缩油缸3,四个垂直伸缩油缸3 的方位分别为: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当上车需要作业时,四个 支腿水平伸出后,四个垂直油缸3开始伸出,伸出后的垂直油缸3将 整车支承起来,分别控制四个支腿伸出的长短量,使上车处于水平状 态。当上车转台2的底面不水平时,假设车头方向高于车尾方向,此 时控制左后、右后垂直支腿,使其伸出,进而调节转台2的底面与水 平面的夹角,使其保持水平。

现有技术中应用第二种调平方案的消防车如图2所示,该消防车 使用了旋转罗盘式调平系统,即转台2直接连接在回转支承上,回转 支承下端与副车架4相连接,而这种回转支承是一种特殊的回转支承: 它由外圈5、内圈6、中间环7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该机构通过 回转支承三个部分之间的楔形旋转运动,保证内圈6水平,即保证转 台2水平。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下述问题:

现有技术第一种调平方案的缺点是:通过控制支腿的伸长量来控 制上车上如图1a所示转台2的水平度,调平角度范围小,耗时长。

现有技术第二种调平方案的缺点是:回转支承三个部分的制造精 度高,故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调平装置、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 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台调平角度范围小、耗时长以及成本高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平装置,包括待调平部件、座体和两 个伸缩机构,每个所述伸缩机构都具有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 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伸出或缩回;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两者其中之一与所述待调平部件活动 连接;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两者其中另一与所述座体活动连接;

所述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所述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所述座体 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机构的其中之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所述待 调平部件相对于所述座体绕所述待调平部件与所述座体的活动连接处 顺时针转动,两个所述伸缩机构的其中另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所述 待调平部件相对于所述座体绕所述待调平部件与所述座体的活动连接 处逆时针转动。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为油缸或气缸;

所述油缸和所述气缸均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缸筒为所述固定 部,所述活塞杆为所述活动部。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为电动推杆;

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推杆,所述电机的主轴能通 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推杆伸出或缩回,所述电机为所述固定部, 所述推杆为所述活动部。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连接为销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包括托架、回转支承和 副车架,还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调平装置;

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底部,转台固定连接在所述 回转支承的顶部;所述托架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固定连 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接 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或者,

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顶部,转台与所述调平装置 的待调平部件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托架与所述调 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安装腔室, 所述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所述安装腔室中,所述调平装置的活动 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托架的底部相铰接。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 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转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内圈的顶 部;所述外圈的周向外表面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转台上设置有回转 机构,所述回转机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的齿牙与 所述传动齿相互啮合。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 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圈的顶 部;所述内圈的内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转台上设置有回转机构, 所述回转机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的齿牙与所述传 动齿相互啮合。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所 述托架的顶部,所述调平装置的活动部铰接在所述转台的侧壁上,所 述转台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调平装置的伸缩机构经过所述凹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包括转台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 技术方案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 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调平装置中待调平部件(例如:转台)介 于两个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座体活动连接,且两个伸缩机构能够在 左右方向(左右方向也可以理解为: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上将 底面不平的待调平部件调平,以使得待调平部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上述调平过程通过伸缩机构的伸出或回缩实现,以左侧伸缩机构 伸出为例,左侧伸缩机构的伸出能使得待调平部件的左侧和右侧同时 顺时针转动,由于两个伸缩机构距离待调平部件调平过程中的转动中 心更近,根据杠杆原理可知,伸缩机构仅需要伸出或回缩较小的距离, 既可将待调平部件转动较大的角度,伸出或回缩的距离越小则调平耗 时越短,故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调平角度范围大,耗时短的优点;同时, 由于上述方案不需要采用复杂结构的回转支承,伸缩机构成本低,也 使得整个调平装置的成本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 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现有技术中应用第一种调平方案的消防车的局部结构的 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消防车的K向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应用第二种调平方案的消防车的局部结构的示 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与底 盘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转台调平系统调平前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转台调平系统调平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与 底盘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盘;2、转台;3、垂直伸缩油缸;4、副车架; 5、外圈;6、内圈;7、中间环;8、底盘;9、副车架;10、油缸;11、 回转支承托架;12、回转支承;13、转台;14、转台托架;α、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a~图6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实用新型的 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 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 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 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 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 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 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 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 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图3~图6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 的阐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 提供的任一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 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本文 中所指的前、后、左和右等方位均以相应的图中所示方向为示意,其 并非其限定作用。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平 装置至少存在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以及图6所示的实 施方式。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平装置其包括待调平部 件(图3所示待调平部件为与转台13通过回转支承12相连接的回转 支承托架11、图6所示待调平部件为转台13)、座体(图3所示座体 为与底盘为一体式结构的副车架9、图6所示座体为转台托架14)和 两个伸缩机构(图3所示为油缸10),每个伸缩机构都具有固定部和 活动部,活动部能相对于固定部伸出或缩回。固定部和活动部两者其 中之一与待调平部件活动连接且能相对于待调平部件绕活动连接处转 动(优选为通过销轴连接)。固定部和活动部两者其中另一与座体活 动连接且能相对于座体绕活动连接处转动(优选为通过销轴连接)。 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座体活动连接(优选为通 过销轴连接),两个伸缩机构的其中之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待调平 部件相对于座体绕待调平部件与座体的活动连接处顺时针转动,两个 伸缩机构的其中另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待调平部件相对于座体绕待 调平部件与座体的活动连接处逆时针转动。

待调平部件也可以为转台13。伸缩机构可以为气缸、油缸10或 是其他部件。以图3-图5所示方向为例,在需要调平时,位于转台13 右侧的伸缩机构可以带动转台13逆时针转动,位于转台13左侧的油 缸10可以带动转台13顺时针转动。当转台13的左侧比右侧高时,可 以伸出右侧的油缸10,或是回缩左侧的油缸10,当然,也可以同时进 行上述两个动作。当转台13的左侧比右侧低时,可以回缩右侧的油缸 10,或是伸出左侧的油缸10,当然,也可以同时进行上述两个动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 和座体在活动连接处活动连接,且设置有两个伸缩机构,能够在左右 方向上将底面不平的待调平部件调平,以使得待调平部件能够满足使 用要求。上述调平过程通过伸缩机构的伸出或回缩实现,以左侧伸缩 机构伸出为例,左侧伸缩机构的伸出能使得待调平部件的左侧和右侧 同时顺时针转动,由于两个伸缩机构距离待调平部件调平过程中的转 动中心更近,故而伸缩机构仅需要伸出或回缩较小的距离,既可将待 调平部件转动较大的角度,根据杠杆原理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调平 角度范围大,耗时短,伸缩机构成本低也使得整个调平装置的成本低。

伸缩机构优选为如图3所示油缸10,当然,也可以采用气缸。油 缸10和气缸均包括缸筒和活塞杆,缸筒为固定部,活塞杆为活动部。 油缸10或气缸性能可靠,安装简便,便于控制。

伸缩机构还可以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推 杆,电机的主轴能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推杆伸出或缩回,电机为固定部, 推杆为活动部。电动推杆可以采用现有产品,电动推杆控制准确。

本文所提及的活动连接均优选为销轴连接。例如:待调平部件介 于两个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座体之间优选通过销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调平装置,能够调平待调平部件,且调节过 程简便,快捷。

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其 优选可应用在举高消防车、高空作业平台等机械设备上。该转台调平 系统包括托架(此处优选为回转支承托架11)、回转支承12和副车 架9,副车架9安装在底盘8上。其中,转台调平系统包括本实用新 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调平装置。托架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承12的底 部,转台13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承12的顶部。托架与调平装置的待调 平部件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如图3~图5所示一体式结构,托架与 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时,回转支承托架11可以理 解为与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为同一部件,副车架9与调平装置的座 体固定连接或两者为如图3~图5所示一体式结构,副车架9与调平 装置的座体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时,副车架9可以理解为与调平装置的 座体为同一部件。

下文具体以托架与待调平部件为如图3~图5所示一体式结构、 座体与副车架9为一体式结构为例。在调节时,伸出或回缩伸缩机构 直接调节的是回转支承托架11的水平度,但由于回转支承12设置在 回转支承托架11上,转台13位于回转支承12上,故在调节回转支承 托架11的过程中,其上方的转台13的水平度也被调节了,也就是说 达到了调整转台13水平度的目的。

副车架9上可设置安装腔室,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安装腔室 中,调平装置的活动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与托架的底部相铰接。这样 可以将伸缩机构的其中一部分位于安装腔室内,以使得整个转台调平 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更为重要的是:调平装置的两个伸缩机构更接 近待调平部件调平过程中的转动中心,由此可以有效地增大调平角度 的范围,减少调平操作耗费的时间。

回转支承12优选包括内圈和外圈,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有滚珠。 转台13固定连接在内圈的顶部。外圈的周向外表面上设置有传动齿, 转台13上设置有回转机构,回转机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 上的齿牙与传动齿相互啮合。回转机构可以通过上述啮合结构带动转 台13转动。如图3~图5所示,以上述转台调平系统应用在举高消防 车上为例,当举高消防车处在坡度为α的斜面上时,初始状态下转台 13与水平面有一个α的夹角,如图4所示。车上角度传感器就会检测 到这一角度,然后左右调平油缸10伸出或缩回进行调平。初始调平后 的状态如图5所示。

当转台13以及回转支承12的内圈转过某任意一角度时,由于回 转支承12的外圈与回转支承托架11固定在一起,所以仅回转支承12 内圈回转,外圈固定不动,且调平后,回转支承托架11保持水平不变, 所以转台13与回转支承12的内圈以及外圈也始终保持水平,即回转 支承12的内圈无论如何回转时,转台13始终保持水平。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直接控制回转支承12使其保持水平,调平角度范围大,耗 时短。

(2)转台13初始调平后,当回转支承12回转某任一一角度时, 转台13始终保持水平不变,即回转过程中不需要随动调平。

(3)由于不需要随动调平的动态检测、反馈等环节,所以成本 低。

(4)调平装置部分置于副车架9安装腔体内部,压缩了布置空 间,降低了重心,有利于整车稳定性。

基于上述相类似的思路,在本实施例如图6所示的另一种实施方 式中,转台调平系统包括托架(此处优选为转台托架14)、回转支承 12和副车架9,副车架9安装在底盘8上。转台调平系统包括本实用 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调平装置。托架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承12 的顶部,转台13与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如图 6所示的一体式结构,托架与调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接或两者为如图6 所示的一体式结构。

具体地,此处,以转台13与待调平部件两者为如图6所示的一 体式结构为例。转台13与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时,转台13可以理解为与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为同一部件。托架与 调平装置的座体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托架与调平装置的座体两者为一 体式结构时,托架可以理解为与调平装置的座体为同一部件。

回转支承12优选包括内圈和外圈,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有滚珠。 托架固定连接在外圈的顶部。内圈的内壁上设置有传动齿,转台13 上设置有回转机构,回转机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上的齿 牙与传动齿相互啮合。回转机构可以通过上述啮合结构带动转台13 转动。

本文中所提及的回转机构可以包括液压马达以及回转减速机,回 转机构的主轴可以为回转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或者回转机构的主轴 为与回转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轴。当然,使用电机取代 回转机构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托架的顶部,调平装置的活动部铰接在 转台13的侧壁上,转台13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调平装置的伸缩机 构(优选为图6所示油缸10的缸筒)经过凹槽,这样可以使得调平装 置部分隐藏在凹槽中,以使得调平装置安装后尽量靠近转台。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与如图3~图5所示转台调平 系统同理,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直接控制转台13使其保持水平,调平 角度范围大,耗时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消防车,其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 术方案所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消防车,由于具有上述转台调平系统,能够 方便地实现如图3或图6所示转台13的调平,且至少具有调节范围大, 耗时短的优点。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 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 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 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 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 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 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 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 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 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 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 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 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 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 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 方案范围当中。

调平装置、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调平装置、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调平装置、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平装置、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平装置、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车.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2467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23 CN 203724673 U (21)申请号 201320586289.0 (22)申请日 2013.09.22 A62C 27/00(2006.01) B66F 11/04(2006.01) B66F 1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路 165 号 (72)发明人 田志坚 姚占磊 董洪月 张凌枫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 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张丹 (54) 实用新型名称 调平装置、 转台调平系。

2、统以及消防车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平装置、 转台调平 系统以及消防车, 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用于解 决现有技术中转台调平角度范围小、 耗时长以及 成本高的问题。 该调平装置包括待调平部件、 座体 和两个伸缩机构, 每个伸缩机构都具有固定部和 活动部, 活动部能相对于固定部伸出或缩回 ; 固 定部和活动部两者其中之一与待调平部件活动连 接 ; 固定部和活动部两者其中另一与座体活动连 接 ; 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 座体在活动连接处活动连接, 两个伸缩机构的其 中之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待调平部件顺时针转 动, 两个伸缩机构的其中另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 动待调平部。

3、件逆时针转动。上述调平装置调平角 度大, 耗时短, 成本低。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24673 U CN 203724673 U 1/1 页 2 1. 一种调平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待调平部件、 座体和两个伸缩机构, 每个所述伸缩 机构都具有固定部和活动部, 所述活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伸出或缩回 ;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两者其中之一与所述待调平部件活动连接 ; 。

4、所述固定部和所 述活动部两者其中另一与所述座体活动连接 ; 所述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所述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所述座体活动连接, 两个所述伸 缩机构的其中之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所述待调平部件相对于所述座体绕所述待调平部 件与所述座体的活动连接处顺时针转动, 两个所述伸缩机构的其中另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 动所述待调平部件相对于所述座体绕所述待调平部件与所述座体的活动连接处逆时针转 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机构为油缸或气缸 ; 所述油缸和所述气缸均包括缸筒和活塞杆, 所述缸筒为所述固定部, 所述活塞杆为所 述活动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平装置,。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机构为电动推杆 ; 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机、 传动机构和推杆, 所述电机的主轴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 所述推杆伸出或缩回, 所述电机为所述固定部, 所述推杆为所述活动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3 任一所述的调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连接为销轴连接。 5. 一种转台调平系统, 包括托架、 回转支承和副车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权利要求 1-4 任一所述的调平装置 ; 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底部, 转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顶部 ; 所 述托架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副车架与所 述调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接或两者为。

6、一体式结构 ; 或者, 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顶部, 转台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固 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托架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 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转台调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安装腔室, 所述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所述安装腔室中, 所述 调平装置的活动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托架的底部相铰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转台调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 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设置有滚珠 ; 所述转台固定 连接在所述内圈的顶部 ; 所述外圈的周向外表面上设置有传动齿, 所。

7、述转台上设置有回转 机构, 所述回转机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 所述齿轮上的齿牙与所述传动齿相互啮合。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转台调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 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设置有滚珠 ; 所述托架固定 连接在所述外圈的顶部 ; 所述内圈的内壁上设置有传动齿, 所述转台上设置有回转机构, 所 述回转机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 所述齿轮上的齿牙与所述传动齿相互啮合。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转台调平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所述托架的顶部, 所述调平装置的活动部铰接在所述转 台的侧壁上, 所述转台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 所述。

8、调平装置的伸缩机构经过所述凹槽。 10. 一种消防车, 其特征在于, 包括转台以及权利要求 5-9 任一所述的转台调平系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24673 U 2 1/7 页 3 调平装置、 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调平装置、 具有该调平装置的 转台调平系统以及具有该转台调平系统的消防车。 背景技术 0002 举高消防车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参见图 1a、 图 1b 和图 2, 现有的举高消防车, 其主要由底盘 1、 支腿、 臂架 (或者梯架) 以及转台 2 等部件组成。举高消防车的额定工作高 度大于 15 米,。

9、 臂架回转角度大于 90。一般可分为登高平台消防车、 云梯消防车、 举高喷 射消防车和破拆消防车。转台 2 是指一端安装臂架, 另一端通过回转支承与副车架 4 相连 接, 可连续 360回转的平台。副车架 4 是与底盘 1 大梁连接, 用于承载举高消防车上装的 钢结构架。举高消防车在上车作业时要求转台 2 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 上车转台 2 的底面 与水平面的夹角变为零度的过程称为调平过程。 0003 目前, 大多数举高消防车上车的调平操作如图 1a、 图 1b 所示是通过调节支腿来实 现的。即分别控制四个支腿伸出的长短量, 使上车处于水平状态。这种调平方式调节角度 范围较小, 耗时较长。 另。

10、外, 也有一种上车转台2的调平操作如图2所示是通过回转支承 (三 圈) 楔形旋转调平 (旋转罗盘式调平系统) 来实现的, 例如日本森田消防车。 0004 下面更为详细地介绍现有技术提供的上述两种调平方案 : 0005 现有技术中的应用第一种调平方案的消防车如图 1a 和图 1b 所示, 在车架四个支 腿上布置四个垂直伸缩油缸 3, 四个垂直伸缩油缸 3 的方位分别为 : 左前、 右前、 左后、 右后。 当上车需要作业时, 四个支腿水平伸出后, 四个垂直油缸 3 开始伸出, 伸出后的垂直油缸 3 将整车支承起来, 分别控制四个支腿伸出的长短量, 使上车处于水平状态。当上车转台 2 的 底面不水平。

11、时, 假设车头方向高于车尾方向, 此时控制左后、 右后垂直支腿, 使其伸出, 进而 调节转台 2 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使其保持水平。 0006 现有技术中应用第二种调平方案的消防车如图 2 所示, 该消防车使用了旋转罗盘 式调平系统, 即转台 2 直接连接在回转支承上, 回转支承下端与副车架 4 相连接, 而这种回 转支承是一种特殊的回转支承 : 它由外圈 5、 内圈 6、 中间环 7 三部分组成, 如图 2 所示。该 机构通过回转支承三个部分之间的楔形旋转运动, 保证内圈 6 水平, 即保证转台 2 水平。 0007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下述问题 : 0008 现有技术第一种调平方案的缺点是。

12、 : 通过控制支腿的伸长量来控制上车上如图 1a 所示转台 2 的水平度, 调平角度范围小, 耗时长。 0009 现有技术第二种调平方案的缺点是 : 回转支承三个部分的制造精度高, 故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调平装置、 转台调平系统以及消防车, 解决了现有 技术中转台调平角度范围小、 耗时长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0011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 说 明 书 CN 203724673 U 3 2/7 页 4 00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平装置, 包括待调平部件、 座体和两个伸缩机构, 每个 所述伸缩机构都具有固定部和活动部, 所。

13、述活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伸出或缩回 ; 0013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两者其中之一与所述待调平部件活动连接 ; 0014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两者其中另一与所述座体活动连接 ; 0015 所述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所述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所述座体活动连接, 两个所 述伸缩机构的其中之一的活动部伸出能带动所述待调平部件相对于所述座体绕所述待调 平部件与所述座体的活动连接处顺时针转动, 两个所述伸缩机构的其中另一的活动部伸出 能带动所述待调平部件相对于所述座体绕所述待调平部件与所述座体的活动连接处逆时 针转动。 0016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伸缩机构为油缸或气缸 ; 0017 所述。

14、油缸和所述气缸均包括缸筒和活塞杆, 所述缸筒为所述固定部, 所述活塞杆 为所述活动部。 0018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伸缩机构为电动推杆 ; 0019 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机、 传动机构和推杆, 所述电机的主轴能通过所述传动机构 带动所述推杆伸出或缩回, 所述电机为所述固定部, 所述推杆为所述活动部。 0020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活动连接为销轴连接。 00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 包括托架、 回转支承和副车架, 还包括本 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调平装置 ; 0022 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底部, 转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顶 部 ;。

15、 所述托架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副车 架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 或者, 0023 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的顶部, 转台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 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托架与所述调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 式结构。 0024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安装腔室, 所述调平装置的 固定部铰接在所述安装腔室中, 所述调平装置的活动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托架 的底部相铰接。 0025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 所述外圈和内圈 之间设置有滚。

16、珠 ; 所述转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内圈的顶部 ; 所述外圈的周向外表面上设置有 传动齿, 所述转台上设置有回转机构, 所述回转机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 所述齿轮上 的齿牙与所述传动齿相互啮合。 0026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 所述外圈和内圈 之间设置有滚珠 ; 所述托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圈的顶部 ; 所述内圈的内壁上设置有传动 齿, 所述转台上设置有回转机构, 所述回转机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 所述齿轮上的齿 牙与所述传动齿相互啮合。 0027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所述托架的顶部, 所述调平装置的活动部铰接在所述转台的。

17、侧壁上, 所述转台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 所述调 平装置的伸缩机构经过所述凹槽。 002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 包括转台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 说 明 书 CN 203724673 U 4 3/7 页 5 转台调平系统。 0029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 0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 由于调平装置中待调平部件 (例如 : 转台) 介于两个伸缩机构之 间的部分和座体活动连接, 且两个伸缩机构能够在左右方向 (左右方向也可以理解为 : 顺时 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上将底面不平的待调平部件调平, 以使得待调平部件能够满足使用要 求。 00。

18、31 上述调平过程通过伸缩机构的伸出或回缩实现, 以左侧伸缩机构伸出为例, 左侧 伸缩机构的伸出能使得待调平部件的左侧和右侧同时顺时针转动, 由于两个伸缩机构距离 待调平部件调平过程中的转动中心更近, 根据杠杆原理可知, 伸缩机构仅需要伸出或回缩 较小的距离, 既可将待调平部件转动较大的角度, 伸出或回缩的距离越小则调平耗时越短, 故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调平角度范围大, 耗时短的优点 ; 同时, 由于上述方案不需要采用复杂 结构的回转支承, 伸缩机构成本低, 也使得整个调平装置的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32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

19、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 0033 图 1a 为现有技术中应用第一种调平方案的消防车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 0034 图 1b 为图 1a 所示的消防车的 K 向示意图 ; 0035 图 2 为现有技术中应用第二种调平方案的消防车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 0036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与底盘的位置关系 示意图 ; 0037 图 4 为图 3 所示转台调平系统调平前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 0038 图 5 为图 3 所示转台调平系统调平后的状态示意图 ; 0039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实施方式。

20、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与底盘的位置关 系的示意图 ; 0040 附图标记 : 1、 底盘 ; 2、 转台 ; 3、 垂直伸缩油缸 ; 4、 副车架 ; 5、 外圈 ; 6、 内圈 ; 7、 中间 环 ; 8、 底盘 ; 9、 副车架 ; 10、 油缸 ; 11、 回转支承托架 ; 12、 回转支承 ; 13、 转台 ; 14、 转台托架 ; 、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 1a 图 6 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及本实用 新型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 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 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包括优选技术方案) 做进一步的详。

21、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 : 本 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 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 一种或几种, 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 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 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 式之一, 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 : 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 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 说 明 书 CN 203724673 U 5 4/7 页 6 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 0042 下面结合图 3 图 6 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

22、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将本实 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 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 明的是, 本文中所指的前、 后、 左和右等方位均以相应的图中所示方向为示意, 其并非其限 定作用。 0043 如图 3、 图 4、 图 5 和图 6 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平装置至少存在如图 3、 图 4 和图 5 所示的实施方式以及图 6 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 的调平装置其包括待调平部件 (图 3 所示待调平部件为与转台 13 通过回转支承 12 相连接 的回转支。

23、承托架 11、 图 6 所示待调平部件为转台 13) 、 座体 (图 3 所示座体为与底盘为一体 式结构的副车架 9、 图 6 所示座体为转台托架 14) 和两个伸缩机构 (图 3 所示为油缸 10) , 每 个伸缩机构都具有固定部和活动部, 活动部能相对于固定部伸出或缩回。固定部和活动部 两者其中之一与待调平部件活动连接且能相对于待调平部件绕活动连接处转动 (优选为通 过销轴连接) 。固定部和活动部两者其中另一与座体活动连接且能相对于座体绕活动连接 处转动 (优选为通过销轴连接) 。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座体活动连接 (优选为通过销轴连接) , 两个伸缩机构的其中之一的活动部。

24、伸出能带动待调平部件相对于 座体绕待调平部件与座体的活动连接处顺时针转动, 两个伸缩机构的其中另一的活动部伸 出能带动待调平部件相对于座体绕待调平部件与座体的活动连接处逆时针转动。 0044 待调平部件也可以为转台 13。伸缩机构可以为气缸、 油缸 10 或是其他部件。以 图 3- 图 5 所示方向为例, 在需要调平时, 位于转台 13 右侧的伸缩机构可以带动转台 13 逆 时针转动, 位于转台 13 左侧的油缸 10 可以带动转台 13 顺时针转动。当转台 13 的左侧比 右侧高时, 可以伸出右侧的油缸 10, 或是回缩左侧的油缸 10, 当然, 也可以同时进行上述两 个动作。当转台 13 。

25、的左侧比右侧低时, 可以回缩右侧的油缸 10, 或是伸出左侧的油缸 10, 当然, 也可以同时进行上述两个动作。 0045 上述技术方案中, 由于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伸缩机构之间的部分和座体在活动连 接处活动连接, 且设置有两个伸缩机构, 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将底面不平的待调平部件调平, 以使得待调平部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上述调平过程通过伸缩机构的伸出或回缩实现, 以 左侧伸缩机构伸出为例, 左侧伸缩机构的伸出能使得待调平部件的左侧和右侧同时顺时针 转动, 由于两个伸缩机构距离待调平部件调平过程中的转动中心更近, 故而伸缩机构仅需 要伸出或回缩较小的距离, 既可将待调平部件转动较大的角度, 根据杠杆。

26、原理可知, 本实用 新型具有调平角度范围大, 耗时短, 伸缩机构成本低也使得整个调平装置的成本低。 0046 伸缩机构优选为如图 3 所示油缸 10, 当然, 也可以采用气缸。油缸 10 和气缸均包 括缸筒和活塞杆, 缸筒为固定部, 活塞杆为活动部。油缸 10 或气缸性能可靠, 安装简便, 便 于控制。 0047 伸缩机构还可以为电动推杆。 电动推杆包括电机、 传动机构和推杆, 电机的主轴能 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推杆伸出或缩回, 电机为固定部, 推杆为活动部。 电动推杆可以采用现有 产品, 电动推杆控制准确。 0048 本文所提及的活动连接均优选为销轴连接。例如 : 待调平部件介于两个伸缩机构 之。

27、间的部分和座体之间优选通过销轴连接。 说 明 书 CN 203724673 U 6 5/7 页 7 0049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调平装置, 能够调平待调平部件, 且调节过程简便, 快捷。 0050 如图3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 其优选可应用在举高 消防车、 高空作业平台等机械设备上。该转台调平系统包括托架 (此处优选为回转支承托 架 11) 、 回转支承 12 和副车架 9, 副车架 9 安装在底盘 8 上。其中, 转台调平系统包括本实 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调平装置。托架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承 12 的底部, 转台 13 固 定连接在回转支承 12 的顶部。托架与调。

28、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如图 3 图 5 所示一体式结构, 托架与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时, 回转支承托 架11可以理解为与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为同一部件, 副车架9与调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 接或两者为如图 3 图 5 所示一体式结构, 副车架 9 与调平装置的座体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时, 副车架 9 可以理解为与调平装置的座体为同一部件。 0051 下文具体以托架与待调平部件为如图 3 图 5 所示一体式结构、 座体与副车架 9 为一体式结构为例。在调节时, 伸出或回缩伸缩机构直接调节的是回转支承托架 11 的水平 度, 但由于回转支承 12 设置在回转支承托架 11。

29、 上, 转台 13 位于回转支承 12 上, 故在调节 回转支承托架11的过程中, 其上方的转台13的水平度也被调节了, 也就是说达到了调整转 台 13 水平度的目的。 0052 副车架 9 上可设置安装腔室, 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安装腔室中, 调平装置的 活动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与托架的底部相铰接。 这样可以将伸缩机构的其中一部分位于安 装腔室内, 以使得整个转台调平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 更为重要的是 : 调平装置的两个伸缩 机构更接近待调平部件调平过程中的转动中心, 由此可以有效地增大调平角度的范围, 减 少调平操作耗费的时间。 0053 回转支承 12 优选包括内圈和外圈, 外圈和内圈之。

30、间设置有滚珠。转台 13 固定连 接在内圈的顶部。外圈的周向外表面上设置有传动齿, 转台 13 上设置有回转机构, 回转机 构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 齿轮上的齿牙与传动齿相互啮合。回转机构可以通过上述啮 合结构带动转台 13 转动。如图 3 图 5 所示, 以上述转台调平系统应用在举高消防车上为 例, 当举高消防车处在坡度为 的斜面上时, 初始状态下转台 13 与水平面有一个 的夹 角, 如图 4 所示。车上角度传感器就会检测到这一角度, 然后左右调平油缸 10 伸出或缩回 进行调平。初始调平后的状态如图 5 所示。 0054 当转台 13 以及回转支承 12 的内圈转过某任意一角度时, 由。

31、于回转支承 12 的外圈 与回转支承托架11固定在一起, 所以仅回转支承12内圈回转, 外圈固定不动, 且调平后, 回 转支承托架 11 保持水平不变, 所以转台 13 与回转支承 12 的内圈以及外圈也始终保持水 平, 即回转支承 12 的内圈无论如何回转时, 转台 13 始终保持水平。 0055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 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 0056 (1) 直接控制回转支承 12 使其保持水平, 调平角度范围大, 耗时短。 0057 (2) 转台 13 初始调平后, 当回转支承 12 回转某任一一角度时, 转台 13 始终保持水 平不变, 即回转过程中不需要随动调平。 0058。

32、 (3) 由于不需要随动调平的动态检测、 反馈等环节, 所以成本低。 0059 (4) 调平装置部分置于副车架 9 安装腔体内部, 压缩了布置空间, 降低了重心, 有 利于整车稳定性。 0060 基于上述相类似的思路, 在本实施例如图 6 所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 转台调平 说 明 书 CN 203724673 U 7 6/7 页 8 系统包括托架 (此处优选为转台托架 14) 、 回转支承 12 和副车架 9, 副车架 9 安装在底盘 8 上。转台调平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调平装置。托架固定连接在回转 支承 12 的顶部, 转台 13 与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

33、为如图 6 所示的一 体式结构, 托架与调平装置的座体固定连接或两者为如图 6 所示的一体式结构。 0061 具体地, 此处, 以转台 13 与待调平部件两者为如图 6 所示的一体式结构为例。转 台 13 与调平装置的待调平部件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时, 转台 13 可以理解为与调平装置的待 调平部件为同一部件。托架与调平装置的座体两者为一体式结构, 托架与调平装置的座体 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时, 托架可以理解为与调平装置的座体为同一部件。 0062 回转支承 12 优选包括内圈和外圈, 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有滚珠。托架固定连接在 外圈的顶部。内圈的内壁上设置有传动齿, 转台 13 上设置有回转机构, 回。

34、转机构的主轴上 固定连接有齿轮, 齿轮上的齿牙与传动齿相互啮合。回转机构可以通过上述啮合结构带动 转台 13 转动。 0063 本文中所提及的回转机构可以包括液压马达以及回转减速机, 回转机构的主轴可 以为回转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 或者回转机构的主轴为与回转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 接的转轴。当然, 使用电机取代回转机构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0064 调平装置的固定部铰接在托架的顶部, 调平装置的活动部铰接在转台 13 的侧壁 上, 转台 13 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 调平装置的伸缩机构 (优选为图 6 所示油缸 10 的缸筒) 经 过凹槽, 这样可以使得调平装置部分隐藏在凹槽中。

35、, 以使得调平装置安装后尽量靠近转台。 0065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转台调平系统与如图 3 图 5 所示转台调平系统同理, 至少 具有以下优点 : 直接控制转台 13 使其保持水平, 调平角度范围大, 耗时短。 006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消防车, 其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 转台调平系统。 0067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消防车, 由于具有上述转台调平系统, 能够方便地实现如图 3 或图 6 所示转台 13 的调平, 且至少具有调节范围大, 耗时短的优点。 0068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 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 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

36、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 优选的数值 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 无法穷举, 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并且, 上述 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0069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 “第一” 、“第二” 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 该知晓 :“第一” 、“第二” 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 外, 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70 同时, 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 那么, 除另有声明外, 固定连接可。

37、以理解为 : 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 , 也 可以理解为 : 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例如铆接、 焊接) , 当然, 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 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 (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 0071 另外, 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 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 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 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 说 明 书 CN 203724673 U 8 7/7 页 9 独部件。 0072 最后应当说明。

38、的是 :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 ;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 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 ;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CN 203724673 U 9 1/4 页 10 图 1a 图 1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24673 U 10 2/4 页 1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24673 U 11 3/4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24673 U 12 4/4 页 13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24673 U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