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7267946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15879.2

申请日:

20140110

公开号:

CN203763717U

公开日:

201408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C3/07

主分类号:

A62C3/07

申请人: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建文,李永涛,韩强伟,刘芳斌,聂治理

地址: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十八里河宇通工业园区

优先权:

CN201420015879U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泳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储水罐上连接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出水管道与设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管连通,喷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喷水口。在感知火情后,自动打开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上的进气阀,在储水罐中充入高压气体,迅速将储水罐中的水从喷管的喷水口高压打出,强压下如暴雨而至,达灭火效果。该灭火系统可以在车厢内对突发火情进行有效控制或熄灭,延缓火势蔓延,为车内人员逃生争取宝贵时间;使用安全、可靠,对人不会有任何伤害,保证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储水罐上连接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出水管道与设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管连通,喷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喷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均与设置在储水罐上的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口设置于储水罐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加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上旁接有放水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喷水口均包括多个沿喷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各组之间绕喷管周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组喷水口中相邻两个喷水口在沿喷管的轴向上错位分布。 8.一种具有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汽车,包括车体及车体内设置的至少一组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储水罐上连接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出水管道与设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管连通,喷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喷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均与设置在储水罐上的水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具有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每组喷水口均包括多个沿喷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各组之间绕喷管周向分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公交车及客车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公交车及客 车频繁出现火灾问题,由于车辆呢属于封闭环境,且公交车及客车中的汽油 等属于易燃易爆物品,起火后火势蔓延比较迅速,车内人员往往无法顺利逃 生。由于车辆一般只配备用于辅助敲击玻璃的逃生锤,而不设置在火灾时减 小火势蔓延或灭火的装置,无法保证在起火时乘车人员能及时逃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在有的车辆在车厢内配置了干粉灭火系统,但是这 种系统需要大量的干粉,成本较高,控制复杂。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采用 高压水的车厢灭火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以解决现有车厢 气压灭火系统成本高、控制复杂的问题,同时提供一种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 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 案是:包括用于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储水罐上连接有进水管道、出水管 道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出水管道 与设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管连通,喷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喷水口。

所述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均与设置在储水罐上的水口连接。

所述水口设置于储水罐的底部。

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加水阀。

所述出水管道上旁接有放水阀。

每组喷水口均包括多个沿喷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各组之间绕喷 管周向分布。

同一组喷水口中相邻两个喷水口在沿喷管的轴向上错位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汽车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 体及车体内设置的至少一组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车厢 气压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储水罐上连接有进水管道、出水 管道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出水管 道与设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管连通,喷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喷水口。

所述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均与设置在储水罐上的水口连接。

每组喷水口均包括多个沿喷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各组之间绕喷 管周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在感知 火情后,自动打开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上的进气阀,在储水罐中充入高 压气体,迅速将储水罐中的水从喷管的喷水口高压打出,强压下如暴雨而至, 达灭火效果。该灭火系统可以在车厢内对突发火情进行有效控制或熄灭,延 缓火势蔓延,为车内人员逃生争取宝贵时间;使用安全、可靠,对人不会有 任何伤害,保证了乘客的生命安全,是目前理想的防火技术,对运输企业、

车主十分有益,对社会公共安全也很有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喷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储水罐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 知,该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1,储水罐1上连接有进水管道4、 出水管道3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2;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5,出 水管道3与设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管8连通,喷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喷水口9 (如图3所示)。

由于该灭火系统在使用时需要靠高气压将储水罐1中的水从喷管8的喷 水口9打出,因此储水罐就需要进行密闭,故储水罐上的开口越少越好,且 每个开口都需要考虑密封问题。基于上述考虑,本实施例的进水管道与出水 管道共用一个水口,即进水管道4与出水管道3均与设置在储水罐上的水口 连接。当然,出水管道与进水管道也可以采用独立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即为 便于进水,将进水口设置于储水罐的上部,为便于高压吹水,将出水口设置 于储水罐的底部,那么就需要考虑密封问题。

另外,为便于安装及从节省空间方面考虑,本实施例的储水罐设于汽车 的下部(可以通过安装架安放于行李箱中),而喷管是设置于车厢内的车顶部, 储水罐与喷管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因此,本实施例的出水管道上不设置控制 喷水的出水阀,使出水管道与喷管一直保持连通状态,综合考虑出水方便的 问题,将共用的水口设置于储水罐的底部。

当然,为了避免储水罐的水从进水管流出,本实施例在进水管道上设置 用于进水的加水阀6;另外,进一步考虑到储水罐中水的更换及排污问题,本 实施例在出水管道上旁接有一个放水阀7。

如图2所示,喷管随车型的不同,其形状也各不相同,具体结构视车辆 的情况而定,为不影响车内美观,喷管可用不锈钢管,本实施例的喷管采用 中部为上圆弧形的结构。

如图3所示,每组喷水口均包括多个沿喷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 各组之间绕喷管周向分布;同时为了实现大面积喷洒,将同一组喷水口中相 邻两个喷水口在沿喷管的轴向上错位分布。本实施例的每个喷管上设有近百 个喷水口,直径在2mm左右;喷管的朝下方向沿轴向设置四排喷水口,每排 喷水口均错位设置,使喷水口的喷射方向分别为15°、30°、45°、60°、75°等; 也可以在喷管的朝上方向沿轴向设置两排喷水口,且向上的喷水口设置密度 小于向下的(稀数布置),当然也不局限于上述角度的周向设置,也可以是其 他角度。

本实施例的气压包为专用的35L单向阀蓄压(6kg/cm2以上),与制动气包 分立,其进气阀为电磁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汽车,包括车体及车 体内设置的至少一组车厢气压灭火系统,每组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结构如上 所述。根据车的大小可安装多个储水罐,并配置相应的喷管,具体以水罩面 积而定。储水罐容积在35L-40L较佳。气压打入储水罐可在一秒内喷出水, 每根喷管喷口近百个喷嘴,强压下如暴雨而至,达灭火效果。一般在普通客 车车辆上设置两组灭火系统(即两个储水罐),两根横向喷管设置在车厢内的 1/3、2/3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当车厢内出现火警前兆时,车内设 置的温度、烟度传感器感知火警,通过信息传输线将信息传给控制器,控制 器进行分析,判断火是否形成,如火已形成,则控制器通过CAN通信系统控 制进气阀打开通气,高压气迅速进入储水罐内,高压水从喷管爆出,达到灭 火目的;如果未实现自动启动,则驾驶员按下手动按钮,启动灭火系统,进 行灭火。

另外,控制器将判断结果发给行车记录仪,警示驾驶员注意;如火已形 成,行车记录仪发出报警,同时上传信息给平台系统求救并语音联系通报情 况。驾驶员听到报警后,首先停车打开车门,视情手动打开灭火系统,指挥 人员逃生,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与平台系统联络。平台系统及时将车辆所在 地点、时间、人数、提取转发给有关部门、医院,提前准备,查明实情后再 转有无伤员情况。

该灭火系统需要定期维护,检测有效与否。冬季时要在储水罐中的水里 加盐或防冻剂,防冻或放水,在放水时可以打开储水罐出水管道上旁接的放 水阀进行排水。

本实用新型的储水罐仅是为了储水用,其形状不做限制,可以采用如图1 所示的球形,也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上下截头的圆球,当然也可以采用其 他形状;水口的设置位置也不局限于实施例所述,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 只要满足使用要求即可。上述类似变换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6371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13 CN 203763717 U (21)申请号 201420015879.2 (22)申请日 2014.01.10 A62C 3/07(2006.01) (73)专利权人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十八里河宇通工 业园区 (72)发明人 王建文 李永涛 韩强伟 刘芳斌 聂治理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19 代理人 胡泳棋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 统的汽车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厢。

2、气压灭火系 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 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包括用于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 储水罐上连接 有进水管道、 出水管道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的进 气管道 ; 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 出水管道与设 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管连通, 喷管上设有至少一 组喷水口。 在感知火情后, 自动打开与气压包连接 的进气管道上的进气阀, 在储水罐中充入高压气 体, 迅速将储水罐中的水从喷管的喷水口高压打 出, 强压下如暴雨而至, 达灭火效果。该灭火系统 可以在车厢内对突发火情进行有效控制或熄灭, 延缓火势蔓延, 为车内人员逃生争取宝贵时间 ; 使用安全、 可靠, 对人不会有任何伤害, 保证了乘 客的生命安全。 (。

3、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63717 U CN 203763717 U 1/1 页 2 1. 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用于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 储水 罐上连接有进水管道、 出水管道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 ; 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 气阀, 出水管道与设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管连通, 喷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喷水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水管道与。

4、出水 管道均与设置在储水罐上的水口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口设置于储水 罐的底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 加水阀。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出水管道上旁接 有放水阀。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每组喷水口均包括多 个沿喷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 各组之间绕喷管周向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 1 6 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同一组 喷水口中相邻两。

5、个喷水口在沿喷管的轴向上错位分布。 8. 一种具有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汽车, 包括车体及车体内设置的至少一组车厢气压灭 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每组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 储水罐上连 接有进水管道、 出水管道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 ; 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 出 水管道与设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管连通, 喷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喷水口。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具有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水管道 与出水管道均与设置在储水罐上的水口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或 9 所述的具有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汽车, 其特征在于 : 每组喷水 口均包括。

6、多个沿喷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 各组之间绕喷管周向分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63717 U 2 1/3 页 3 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的公交车及客车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公交车及客车频繁出 现火灾问题, 由于车辆呢属于封闭环境, 且公交车及客车中的汽油等属于易燃易爆物品, 起 火后火势蔓延比较迅速, 车内人员往往无法顺利逃生。由于车辆一般只配备用于辅助敲击 玻璃的逃生锤, 而不设置在火灾时减小火势蔓延或灭火的装置, 无法保证在起。

7、火时乘车人 员能及时逃生。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现在有的车辆在车厢内配置了干粉灭火系统, 但是这种系统需 要大量的干粉, 成本较高, 控制复杂。因此, 有必要研发一种采用高压水的车厢灭火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以解决现有车厢气压灭火 系统成本高、 控制复杂的问题, 同时提供一种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 0005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包 括用于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 储水罐上连接有进水管道、 出水管道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 的进气管道 ; 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 出水管道与设置在。

8、车厢内顶部的喷管连通, 喷管 上设有至少一组喷水口。 0006 所述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均与设置在储水罐上的水口连接。 0007 所述水口设置于储水罐的底部。 0008 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加水阀。 0009 所述出水管道上旁接有放水阀。 0010 每组喷水口均包括多个沿喷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 各组之间绕喷管周向分 布。 0011 同一组喷水口中相邻两个喷水口在沿喷管的轴向上错位分布。 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汽车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包括车体及车体 内设置的至少一组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每组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包括设置 在车体内的储水罐, 储水罐上连接有进。

9、水管道、 出水管道和用于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 ; 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 出水管道与设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管连通, 喷管上设有至少 一组喷水口。 0013 所述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均与设置在储水罐上的水口连接。 0014 每组喷水口均包括多个沿喷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 各组之间绕喷管周向分 布。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及使用该灭火系统的汽车, 在感知火情后, 自动打开与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上的进气阀, 在储水罐中充入高压气体, 迅速将储水罐 说 明 书 CN 203763717 U 3 2/3 页 4 中的水从喷管的喷水口高压打出, 强压下如暴雨而至, 达灭火效果。 。

10、该灭火系统可以在车厢 内对突发火情进行有效控制或熄灭, 延缓火势蔓延, 为车内人员逃生争取宝贵时间 ; 使用安 全、 可靠, 对人不会有任何伤害, 保证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是目前理想的防火技术, 对运输企 业、 0016 车主十分有益, 对社会公共安全也很有益。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2 为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3 为喷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4 为储水罐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0022 如图 1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汽。

11、车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 该系 统包括用于设置在车体内的储水罐 1, 储水罐 1 上连接有进水管道 4、 出水管道 3 和用于与 气压包连接的进气管道 2 ; 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 5, 出水管道 3 与设置在车厢内顶部的喷 管 8 连通, 喷管上设有至少一组喷水口 9(如图 3 所示) 。 0023 由于该灭火系统在使用时需要靠高气压将储水罐 1 中的水从喷管 8 的喷水口 9 打 出, 因此储水罐就需要进行密闭, 故储水罐上的开口越少越好, 且每个开口都需要考虑密封 问题。基于上述考虑, 本实施例的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共用一个水口, 即进水管道 4 与出水 管道 3 均与。

12、设置在储水罐上的水口连接。当然, 出水管道与进水管道也可以采用独立的进 水口和出水口, 即为便于进水, 将进水口设置于储水罐的上部, 为便于高压吹水, 将出水口 设置于储水罐的底部, 那么就需要考虑密封问题。 0024 另外, 为便于安装及从节省空间方面考虑, 本实施例的储水罐设于汽车的下部 (可 以通过安装架安放于行李箱中) , 而喷管是设置于车厢内的车顶部, 储水罐与喷管具有一定 的高度差, 因此, 本实施例的出水管道上不设置控制喷水的出水阀, 使出水管道与喷管一直 保持连通状态, 综合考虑出水方便的问题, 将共用的水口设置于储水罐的底部。 0025 当然, 为了避免储水罐的水从进水管流出。

13、, 本实施例在进水管道上设置用于进水 的加水阀 6 ; 另外, 进一步考虑到储水罐中水的更换及排污问题, 本实施例在出水管道上旁 接有一个放水阀 7。 0026 如图 2 所示, 喷管随车型的不同, 其形状也各不相同, 具体结构视车辆的情况而 定, 为不影响车内美观, 喷管可用不锈钢管, 本实施例的喷管采用中部为上圆弧形的结构。 0027 如图 3 所示, 每组喷水口均包括多个沿喷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 各组之间 绕喷管周向分布 ; 同时为了实现大面积喷洒, 将同一组喷水口中相邻两个喷水口在沿喷管 的轴向上错位分布。 本实施例的每个喷管上设有近百个喷水口, 直径在2mm左右 ; 喷管的朝 。

14、下方向沿轴向设置四排喷水口, 每排喷水口均错位设置, 使喷水口的喷射方向分别为 15、 30、 45、 60、 75等 ; 也可以在喷管的朝上方向沿轴向设置两排喷水口, 且向上的喷水 口设置密度小于向下的 (稀数布置) , 当然也不局限于上述角度的周向设置, 也可以是其他 说 明 书 CN 203763717 U 4 3/3 页 5 角度。 0028 本实施例的气压包为专用的 35L 单向阀蓄压 (6kg/cm2以上) , 与制动气包分立, 其 进气阀为电磁控制阀。 002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车厢气压灭火系统的汽车, 包括车体及车体内设置 的至少一组车厢气压灭火系统, 每组车厢气压灭。

15、火系统的结构如上所述。根据车的大小可 安装多个储水罐, 并配置相应的喷管, 具体以水罩面积而定。储水罐容积在 35L-40L 较佳。 气压打入储水罐可在一秒内喷出水, 每根喷管喷口近百个喷嘴, 强压下如暴雨而至, 达灭火 效果。一般在普通客车车辆上设置两组灭火系统 (即两个储水罐) , 两根横向喷管设置在车 厢内的 1/3、 2/3 处。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 当车厢内出现火警前兆时, 车内设置的温度、 烟度传感器感知火警, 通过信息传输线将信息传给控制器, 控制器进行分析, 判断火是否形 成, 如火已形成, 则控制器通过 CAN 通信系统控制进气阀打开通气, 高压气迅。

16、速进入储水罐 内, 高压水从喷管爆出, 达到灭火目的 ; 如果未实现自动启动, 则驾驶员按下手动按钮, 启动 灭火系统, 进行灭火。 0031 另外, 控制器将判断结果发给行车记录仪, 警示驾驶员注意 ; 如火已形成, 行车记 录仪发出报警, 同时上传信息给平台系统求救并语音联系通报情况。 驾驶员听到报警后, 首 先停车打开车门, 视情手动打开灭火系统, 指挥人员逃生, 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与平台系统 联络。 平台系统及时将车辆所在地点、 时间、 人数、 提取转发给有关部门、 医院, 提前准备, 查 明实情后再转有无伤员情况。 0032 该灭火系统需要定期维护, 检测有效与否。冬季时要在储水罐中。

17、的水里加盐或防 冻剂, 防冻或放水, 在放水时可以打开储水罐出水管道上旁接的放水阀进行排水。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储水罐仅是为了储水用, 其形状不做限制, 可以采用如图 1 所示的 球形, 也可以采用如图 4 所示的上下截头的圆球,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 ; 水口的设置位 置也不局限于实施例所述, 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 只要满足使用要求即可。 上述类似变换 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763717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63717 U 6 2/2 页 7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63717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