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通信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移动式通信塔.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43646A43申请公布日20131009CN103343646ACN103343646A21申请号201310245555822申请日20130618E04H12/1820060171申请人浙江巨匠钢业有限公司地址314515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桥工业区浙江巨匠钢业有限公司72发明人李震范志华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代理人柯奇君54发明名称一种可移动式通信塔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通信塔,包括有一平板车,固定安装在平板车上的机房框架,连接在机房框架右侧的塔体,以及安装在塔体上部的天支。所述的塔体包括有依次套接在一起的下塔杆、中塔杆。
2、和上塔杆;下塔杆与机房框架连接,所述的天支设置在上塔杆上端。该通信塔的塔体能够收缩折叠起来形成较小的体积,方便地通过平板车移动到使用位置。塔体能够通过液压缸及驱动装置迅速地展开,安装方便快捷且结构稳固。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43646ACN103343646A1/2页21一种可移动式通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平板车,固定安装在平板车上的机房框架,连接在机房框架右侧的塔体,安装在塔体上部的天支以及安装在塔体上端部的避雷针;所述的平板车包括有右侧的一组滚轮以及左侧的一组。
3、转向轮,以及用以驱动平板车移动、驱动转向轮转向的拖架;平板车右端部下方设有一组第一支脚,平板车下方滚轮与导向轮之间的位置设有一组第二支脚;所述的第一支脚包括有外杆以及上下滑动套接在外杆里的内杆,外杆上端与平板车固定连接,外杆上部通过轴承连接有一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下端通过螺纹与内杆传动连接,驱动螺杆上端与设置在平板车上的驱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脚与第一支脚结构相同;所述的塔体包括有依次套接在一起的下塔杆、中塔杆和上塔杆;下塔杆与机房框架连接,所述的天支设置在上塔杆上端;所述的机房框架侧面设有竖支杆,竖支杆刚好位于第二支脚的上方;机房框架的上部为矩形的上框架,上框架上对应竖支杆的位置设有横支。
4、杆;横支杆与上框架连接位置与上框架右端中部之间连接有斜支杆;上框架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塔杆铰接壁,相应的下塔杆侧面设有塔杆铰接板,塔杆铰接壁和塔杆铰接板通过轴铰接;上框架的右端内侧设置有液压缸连接壁,相应的下塔杆侧面塔杆连接板的上方设有液压缸连接板,液压缸连接板上部与下塔杆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液压缸连接壁和液压缸连接板之间连接有一个液压缸;上框架的两个斜支杆左端部上方分别连接有支撑杆连接壁;下塔杆侧面液压缸连接板的上方设有两组支撑杆连接板,支撑杆连接壁和支撑杆连接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构成塔体的塔杆端面为等边三角形,每节塔杆均包括有三根圆管以及分别与相邻两根圆管连接的横杆和斜杆,横杆与圆管垂直。
5、设置,所有横杆长度相等且沿圆管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斜杆倾斜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横杆之间,且相邻两个斜杆以它们中间的横杆为中线对称设置;所述的下塔杆下端部设有圆角过渡的等边三角形底板,底板外周均匀设有12个连接孔,平板车上对应底板上连接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底板与平板车之间通过穿过连接孔和通孔的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的下塔杆上端部、中塔杆的上、下端部以及上塔杆的下端部均分别设有带轮,下塔杆的下部侧面设有驱动装置;下塔杆与中塔杆之间的带轮上绕有一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在下塔杆上,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中塔杆与上塔杆之间的带轮上绕有另一根钢丝绳,该钢丝绳两端固定在中塔杆上;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一个电机、一个绕制。
6、钢丝绳的卷筒以及连接在电机转轴与卷筒转轴之间的减速齿轮组;所述的带轮所在平面与塔杆的一个面平行,且带轮到该与之平行的面的距离A与该面到另一端圆管的距离H之比为13;相邻的两个塔杆之间通过一个卡紧夹连接,卡紧夹为两端设有螺纹的V形螺栓,卡紧夹的两臂之间的形成的夹角P为9;相邻两个塔杆的两个圆管夹在卡紧夹的两臂之间,卡紧夹两端部套有一个卡板,卡紧夹端部连接有螺母将卡板及两个圆管完全固定;权利要求书CN103343646A2/2页3所述的平板车的长度为430M,宽度为220M,三节塔杆的长度均为800M,三节塔杆展开后构成的塔体高度为2100M,上塔杆、中塔杆、下塔杆等边三角形端面的边长分别为054。
7、M、043M、033M;所述的塔杆铰接板到平板车上表面的距离为049M,所述的液压缸连接板到塔杆铰接板的距离为016M,所述的支撑杆连接板到液压缸连接板的距离为062M。权利要求书CN103343646A1/4页4一种可移动式通信塔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通信传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的通信塔。背景技术0002公开号为10229687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通信塔,将升降塔运送到指定位置后,启动电动机,钢丝绳拉动塔体使之立起来,然后再将塔体通过钢丝绳一节一节拉上去,每节塔体之间通过钢箍抱紧固定,非常方便,施工量小,较为安全。但是由于通信塔重量较大,运输非常不方便,当需要移动通信塔。
8、的时候也非常的不方便。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牢固的可移动式通信塔。0004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移动式通信塔,包括有一平板车,固定安装在平板车上的机房框架,连接在机房框架右侧的塔体,安装在塔体上部的天支以及安装在塔体上端部的避雷针。0005所述的平板车包括有右侧的一组滚轮以及左侧的一组转向轮,以及用以驱动平板车移动、驱动转向轮转向的拖架;平板车右端部下方设有一组第一支脚,平板车下方滚轮与导向轮之间的位置设有一组第二支脚。0006所述的第一支脚包括有外杆以及上下滑动套接在外杆里的内杆,外杆上端与平板车固定连接,外杆上部通。
9、过轴承连接有一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下端通过螺纹与内杆传动连接,驱动螺杆上端与设置在平板车上的驱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脚与第一支脚结构相同。通信塔使用时通过两组支脚制成平板车和塔体。0007所述的塔体包括有依次套接在一起的下塔杆、中塔杆和上塔杆;下塔杆与机房框架连接,所述的天支设置在上塔杆上端。天支在塔体展开后进行安装,在塔体收起前拆下。0008所述的机房框架侧面设有竖支杆,竖支杆刚好位于第二支脚的上方;机房框架的上部为矩形的上框架,上框架上对应竖支杆的位置设有横支杆;横支杆与上框架连接位置与上框架右端中部之间连接有斜支杆。0009上框架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塔杆铰接壁,相应的下塔杆侧面设有塔杆铰。
10、接板,塔杆铰接壁和塔杆铰接板通过轴铰接;上框架的右端内侧设置有液压缸连接壁,相应的下塔杆侧面塔杆连接板的上方设有液压缸连接板,液压缸连接板上部与下塔杆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液压缸连接壁和液压缸连接板之间连接有一个液压缸;上框架的两个斜支杆左端部上方分别连接有支撑杆连接壁;下塔杆侧面液压缸连接板的上方设有两组支撑杆连接板,支撑杆连接壁和支撑杆连接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机房框架右部在塔体展开后受力较大,斜支杆使机房框架右部结构更为牢固,保证液压缸和支撑杆的连接牢固度和支撑强度。0010构成塔体的塔杆端面为等边三角形,每节塔杆均包括有三根圆管以及分别与相邻两根圆管连接的横杆和斜杆,横杆与圆管垂直设。
11、置,所有横杆长度相等且沿圆管长度方向说明书CN103343646A2/4页5等距设置,斜杆倾斜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横杆之间,且相邻两个斜杆以它们中间的横杆为中线对称设置。端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塔杆结构牢固,不容易产生晃动,且节省材料。0011所述的下塔杆下端部设有圆角过渡的等边三角形底板,底板外周均匀设有12个连接孔,平板车上对应底板上连接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底板与平板车之间通过穿过连接孔和通孔的螺栓进行连接。0012所述的下塔杆上端部、中塔杆的上、下端部以及上塔杆的下端部均分别设有带轮,下塔杆的下部侧面设有驱动装置;下塔杆与中塔杆之间的带轮上绕有一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在下塔杆上,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
12、接;中塔杆与上塔杆之间的带轮上绕有另一根钢丝绳,该钢丝绳两端固定在中塔杆上。所述的中塔杆和上塔杆是联动的,即在启动驱动装置时,中塔杆和上塔杆同时上升或下降。0013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一个电机、一个绕制钢丝绳的卷筒以及连接在电机转轴与卷筒转轴之间的减速齿轮组。0014所述的带轮所在平面与塔杆的一个面平行,且带轮到该与之平行的面的距离A与该面到另一端圆管的距离H之比为13。这样保证中塔杆和上塔杆能够竖直地升降,重心稳定。0015相邻的两个塔杆之间通过一个卡紧夹连接,卡紧夹为两端设有螺纹的V形螺栓,卡紧夹的两臂之间的形成的夹角P为9;相邻两个塔杆的两个圆管夹在卡紧夹的两臂之间,卡紧夹两端部套有一个。
13、卡板,卡紧夹端部连接有螺母将卡板及两个圆管完全固定。卡紧夹拆装方便,使通信塔整体拆装的时间短。0016所述的平板车的长度为430M,宽度为220M,三节塔杆的长度均为800M,三节塔杆展开后构成的塔体高度为2100M,上塔杆、中塔杆、下塔杆等边三角形端面的边长分别为054M、043M、033M。平板车的尺寸及各塔杆的尺寸与塔体的高度相匹配,既保证了塔体的稳定牢固,也同时使塔体的用料达到最省,方便运输移动。0017所述的塔杆铰接板到平板车上表面的距离为049M,所述的液压缸连接板到塔杆铰接板的距离为016M,所述的支撑杆连接板到液压缸连接板的距离为062M。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
14、效果是该通信塔的塔体能够收缩折叠起来形成较小的体积,方便地通过平板车移动到使用位置。塔体能够通过液压缸及驱动装置迅速地展开,安装方便快捷且结构稳固。附图说明0019图1是本发明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是本发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3是第一支脚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4是机房框架的上框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5是下塔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6是下塔杆的底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7是液压缸连接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8是带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0027图9是卡紧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3343646A3/4页60028图10是塔体的升降原理图。
15、。00291、平板车;11、第一支脚;111、内杆;112、外杆;113、轴承;114、驱动螺杆;12、滚轮;13、第二支脚;14、转向轮;15、拖架;2、机房框架;21、竖支杆;22、上框架;23、横支杆;24、斜支杆;25、塔杆铰接壁;26、液压缸连接壁;27、支撑杆连接壁;3、塔体;301、圆管;302、横杆;303、斜杆;31、下塔杆;32、中塔杆;33、上塔杆;34、带轮;35、支撑杆连接板;36、液压缸连接板;361、加强板;37、塔杆铰接板;38、底板;381、连接孔;39、卡紧夹;391、卡板;4、液压缸;5、支撑杆;6、驱动装置;61、电机;62、减速齿轮组;63、卷筒;64。
16、、钢丝绳;7、天支;8、避雷针。具体实施方式0030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0031根据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通信塔,包括有一平板车1,固定安装在平板车1上的机房框架2,连接在机房框架2右侧的塔体3,安装在塔体3上部的天支7以及安装在塔体3上端部的避雷针8。0032所述的平板车1包括有右侧的一组滚轮12以及左侧的一组转向轮14,以及用以驱动平板车1移动、驱动转向轮14转向的拖架15;平板车1右端部下方设有一组第一支脚11,平板车1下方滚轮12与导向轮14之间的位置设有一组第二支脚13。0033所述的第一支脚11包括有外杆112以及上下滑动套接在。
17、外杆112里的内杆111,外杆112上端与平板车1固定连接,外杆112上部通过轴承113连接有一驱动螺杆114,驱动螺杆114下端通过螺纹与内杆111传动连接,驱动螺杆114上端与设置在平板车1上的驱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脚13与第一支脚11结构相同。0034所述的塔体3包括有依次套接在一起的下塔杆31、中塔杆32和上塔杆33;下塔杆31与机房框架2连接,所述的天支7设置在上塔杆33上端。0035所述的机房框架2侧面设有竖支杆21,竖支杆21刚好位于第二支脚13的上方;机房框架2的上部为矩形的上框架22,上框架22上对应竖支杆21的位置设有横支杆23;横支杆23与上框架22连接位置与上框。
18、架22右端中部之间连接有斜支杆24。0036上框架22的右端外侧设置有塔杆铰接壁25,相应的下塔杆31侧面设有塔杆铰接板37,塔杆铰接壁25和塔杆铰接板37通过轴铰接;上框架22的右端内侧设置有液压缸连接壁26,相应的下塔杆31侧面塔杆连接板37的上方设有液压缸连接板36,液压缸连接板36上部与下塔杆31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361,液压缸连接壁26和液压缸连接板36之间连接有一个液压缸4;上框架22的两个斜支杆24左端部上方分别连接有支撑杆连接壁27;下塔杆31侧面液压缸连接板36的上方设有两组支撑杆连接板35,支撑杆连接壁27和支撑杆连接板35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5。0037构成塔体3的塔杆。
19、端面为等边三角形,每节塔杆均包括有三根圆管301以及分别与相邻两根圆管301连接的横杆302和斜杆303,横杆302与圆管301垂直设置,所有横杆302长度相等且沿圆管301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斜杆303倾斜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横杆302之间,且相邻两个斜杆303以它们中间的横杆302为中线对称设置。0038所述的下塔杆31下端部设有圆角过渡的等边三角形底板38,底板38外周均匀设有12个连接孔381,平板车1上对应底板38上连接孔38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底板38与平说明书CN103343646A4/4页7板车1之间通过穿过连接孔381和通孔的螺栓进行连接。0039所述的下塔杆31上端部、中塔杆32。
20、的上、下端部以及上塔杆33的下端部均分别设有带轮34,下塔杆31的下部侧面设有驱动装置6;下塔杆31与中塔杆32之间的带轮34上绕有一钢丝绳64,钢丝绳64一端固定在下塔杆31上,另一端与驱动装置3连接;中塔杆32与上塔杆33之间的带轮34上绕有另一根钢丝绳64,该钢丝绳64两端固定在中塔杆32上。0040所述的驱动装置6包括有一个电机61、一个绕制钢丝绳的卷筒63以及连接在电机转轴与卷筒转轴之间的减速齿轮组62。0041所述的带轮34所在平面与塔杆的一个面平行,且带轮34到该与之平行的面的距离A与该面到另一端圆管301的距离H之比为13。0042相邻的两个塔杆之间通过一个卡紧夹39连接,卡紧。
21、夹39为两端设有螺纹的V形螺栓,卡紧夹39的两臂之间的形成的夹角P为9;相邻两个塔杆的两个圆管301夹在卡紧夹39的两臂之间,卡紧夹39两端部套有一个卡板391,卡紧夹39端部连接有螺母将卡板391及两个圆管301完全固定。0043所述的平板车1的长度为430M,宽度为220M,三节塔杆的长度均为800M,三节塔杆展开后构成的塔体3高度为2100M,上塔杆33、中塔杆32、下塔杆31等边三角形端面的边长分别为054M、043M、033M。0044所述的塔杆铰接板37到平板车1上表面的距离为049M,所述的液压缸连接板36到塔杆铰接板37的距离为016M,所述的支撑杆连接板35到液压缸连接板36。
22、的距离为062M。0045通信塔不使用时,如图1所示塔体3横向设置在机房框架2上方,各节塔杆套在一起,占据的空间小;使用通信塔时,通过拖车将平板车1拖到预定位置,调整第一支脚11和第二支脚13顶住地面,接着控制液压缸4展开,使下塔杆沿着塔杆铰接板37转动至竖直方向,接着使用螺栓将下塔杆31下端的底板38与平板车固定,再安装支撑杆5,接着启动驱动装置6,通过电机61带动卷筒63卷起钢丝绳64,从而使中塔杆32和上塔杆33上升,随后通过卡紧夹39将相邻两个塔杆固定,所述的天支7可以在上塔杆33上端伸出后即进行安装。收起塔体时按上述逆向操作即可。说明书CN103343646A1/6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3343646A2/6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3343646A3/6页10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343646A104/6页11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343646A115/6页12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343646A126/6页13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343646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