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的可环接的可变形的筷子.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266576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5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28135.7

申请日:

20140314

公开号:

CN105358018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21/10

主分类号:

A47G21/10

申请人:

K·M·佩科拉罗

发明人:

K·M·佩科拉罗

地址: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优先权:

61/798,059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洪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描述了一双筷子,这双筷子可以被可翻转地以协作的方式附接,用于提供夹持物体(例如食物)所用的钳子状的或镊子状的弹性动作,或者以传统的使用筷子的方式来使用。深度为筷子的宽度的约一半的位于每只筷子的非夹持端附近的成相同角度的沟槽允许与相对的沟槽装配在一起以便连结筷子。保持构件可被缠绕在该沟槽连结部的周围以稳定住该连结部并将筷子保持在一起。

权利要求书

1.一双筷子,包括:第一筷子,所述第一筷子具有选定的长尺寸、上侧和相对的下侧、外侧和相对的内侧、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所述上侧中的第一沟槽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长尺寸成选定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二端的区域中,所述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度,并且在所述第一沟槽的所述深度与所述下侧之间形成第一基部构件;第二筷子,所述第二筷子与所述第一筷子相同,具有选定的长尺寸、上侧和相对的下侧、外侧和相对的内侧、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所述上侧中的第二沟槽以相对于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长尺寸成选定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端的区域中,所述第二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度,并且在所述第二沟槽的所述深度与所述下侧之间形成第二基部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一基部构件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沟槽中,同时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基部构件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一沟槽中,从而形成在所述第一筷子与所述第二筷子之间具有所述选定角度的连结部;以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在所述连结部处将所述第一筷子与所述第二筷子保持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选定深度为在所述第一沟槽的附近测量到的介于所述上侧与所述相对的下侧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第一筷子在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夹持端与所述第一沟槽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在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具有对于将柔性给予所述第一筷子而言是有效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二筷子具有外侧和内侧、以及介于所述第二筷子的夹持端与所述第二沟槽之间的至少一个部分,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对于将柔性给予所述第二筷子而言是有效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第一筷子的介于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的距离通过使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外侧和所述内侧变薄来减小,并且介于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的距离通过使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外侧和所述内侧变薄来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保持构件为带状或绳状,由此所述保持构件被缠绕在所述连结部的周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一双筷子还包括封装所述一双筷子的包装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保持构件是所述包装件的可分离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绳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粘合件。 11.一双筷子,包括:第一筷子,所述第一筷子具有选定的长尺寸、上侧和相对的下侧、外侧和内侧、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所述上侧中的第一沟槽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长尺寸成选定的倾斜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二端的区域中,所述第一沟槽既通向所述外侧又通向所述内侧并具有与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二端最为接近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夹持端最为接近的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点,所述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度,从而在所述第一沟槽的所述深度与所述下侧之间形成第一基部构件,在所述外侧中具有始于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端并终止于所述沟槽的所述中点的第一凹痕,并且在所述内侧中具有始于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端并终止于所述沟槽的所述中点的第二凹痕,从而在所述中点处分别形成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向止挡部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向止挡部;以及第二筷子,所述第二筷子与所述第一筷子相同,所述第二筷子具有选定的长尺寸、上侧和相对的下侧、外侧和内侧、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所述上侧中的第二沟槽以相对于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长尺寸成选定的倾斜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端的区域中,所述第二沟槽既通向所述外侧又通向所述内侧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端最为接近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夹持端最为接近的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点,所述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度,从而在所述第二沟槽的所述深度与所述下侧之间形成第二基部构件,在所述外侧中具有始于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端并且终止于所述沟槽的所述中点的第一凹痕,并且在所述内侧中具有始于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端并且终止于所述沟槽的所述中点的第二凹痕,从而在所述中点处分别形成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向止挡部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向止挡部;其中,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一基部构件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沟槽中,同时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基部构件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一沟槽中,从而形成具有选定倾斜角度的连结部,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一侧向止挡部的所述第一表面接合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侧向止挡部的所述第二表面,并且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二侧向止挡部的所述第二表面接合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一侧向止挡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从而防止所述第一筷子和所述第二筷子在所述连结部中的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选定深度为在所述第一沟槽的附近测量到的介于所述上侧与所述相对的下侧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选定宽度小于或等于在所述第一沟槽的附近测量到的介于所述外侧与所述内侧之间的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与所述第二基部构件相关的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以及与所述第一基部构件相关的所述第二沟槽的宽度被选择成使得所述连结部为摩擦配合连结部。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第一筷子和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是倒圆的,并且形成于所述上表面的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的边缘是倒圆的。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是回切的以便在其间形成互锁的连结部。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第一基部构件和所述第二基部构件具有互锁的有棱表面。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第一筷子在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食物夹持端与所述第一沟槽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具有对于将柔性给予所述第一筷子而言是有效的横截面;并且,所述第二筷子在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食物夹持端与所述第二沟槽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具有对于将柔性给予所述第二筷子而言是有效的横截面。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所述第一筷子在其所述夹持端与所述第一沟槽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在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具有对于将柔性给予所述第一筷子而言是有效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二筷子具有外侧和内侧、以及介于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夹持端与所述第二沟槽之间的至少一个部分,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对于将柔性给予所述第二筷子而言是有效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双筷子,其中,介于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的距离通过使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外侧和所述内侧变薄来减小,并且所述第二筷子的介于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的距离通过使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外侧和所述内侧变薄来减小。

说明书

关联申请

本专利申请要求由KeithM.Pecoraro于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名 为“协作的带有凹口的可变形的筷子”的临时专利申请No.61/798,059的权 益,所述申请所公开和教导的全部内容被通过参引的方式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餐具,并且更为具体地,涉及可被协作地附接以便能 够更为容易地用于夹持物体的柔性筷子。

背景技术

由于操纵每只筷子使它们作为统一标准的配对起作用所需要的手工技 巧和协调,导致筷子对于许多人来说会是难以使用的。已经设计出了许多 产品用于将单只筷子连接起来以提供类似于弹簧的作用,从而使不熟练的 使用者能够更为容易地握持和操纵筷子。

解决方法包括用于将两只筷子连接起来以形成统一标准的配对的类似 于弹簧的柔性桥接构件。由于需要附加的通常为塑料的构件来实现该功能, 因此增加了该餐具的成本,并且,如果不重复使用,则该构件浪费了资源 又加剧了环境污染。此外,在餐馆环境中,服务员必须询问谁在使用标准 筷子时需要帮助,从而使一些顾客感觉不自在并且需要额外的时间。

一体式的类似于镊子的工具已经被设计成用于夹起食物。然而,这种 复杂的形状通常是制造昂贵且包装昂贵的。筷子也已经被在一端附近利用 槽形的(channeled)连结部连结在一起,细长的窄缝提供了类似于板簧的 机构,其中,实现了类似于钳子的功能,当使用者并未将它们挤压在一起 时,该弹簧元件使筷子打开。该动作也倾向于在使用者并未小心地将其保 持在一起时使筷子分离开。

后一装置的变型包括一双模制的塑料筷子,这双筷子被通过斜向沟槽 连结起来,该斜向沟槽与筷子的具有朝向沟槽的内部显现出的肋的上端相 接近,由此使筷子适于被扣合在一起。筷子的下端会由于制造材料的柔性 特质而被集合到一起。但是,当未被使用者握持时,该简单的斜向沟槽的 几何结构允许筷子旋转,使得它们之间的角度增大,并且该沟槽连结部不 再保持在一起。另外,该构造往往需要在沟槽上施加较大的剪切力,从而 使利用许多常规的材料来制造筷子是不切实际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提供下列筷子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和局限性, 该筷子在未附接时以传统的方式使用,或者在将筷子彼此协作地连结用于 夹持物体的情况下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下列筷子,该筷子可被彼此协作地 附接用于夹持物体,而在使用者想要释放该物体时,无需用于自动地分离 开筷子的夹持端的附加的类似于弹簧的机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再一目的为提供下列筷子,该筷子可被彼此协作地 附接用于夹持物体,并且只需要较小的努力来将夹持端挤压在一起用于夹 持物体即可。

本发明的附加的目的、优点和新颖的特征将在下列描述中被部分地阐 述,并且一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研究了下列内容后将变得清楚, 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发明来学会。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借助于在所附权利 要求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以实现及获得。

为达到前述及其它目的,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中所具体体 现和广泛描述的那样,一双筷子包括:第一筷子,其具有选定的长尺寸、 上侧和相对的下侧、外侧和相对的内侧、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上侧中的 第一沟槽以相对于第一筷子的长尺寸成选定角度地设置在第一筷子的第二 端的区域中,该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度,并且在第一沟槽的深 度与下侧之间形成第一基部构件;第二筷子,其与第一筷子相同,具有选 定的长尺寸、上侧和相对的下侧、外侧和相对的内侧、食物夹持端和第二 端,上侧中的第二沟槽以相对于第二筷子的长尺寸成选定角度地设置在第 二筷子的第二端的区域中,第二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度,并且在第 二沟槽的深度与下侧之间形成第二基部构件;其中,第一筷子的第一基部 构件被插入到第二筷子的第二沟槽中,同时第二筷子的第二基部构件被插 入到第一筷子的第一沟槽中,从而形成在第一筷子与第二筷子之间具有选 定角度的连结部;以及保持构件,其用于在连结部处将第一筷子与第二筷 子保持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并且根据其目的和意图,这一双筷子包括:第 一筷子,其具有选定的长尺寸、上侧和相对的下侧、外侧和内侧、食物夹 持端和第二端,上侧中的第一沟槽以相对于第一筷子的长尺寸成选定的倾 斜角度地设置在第一筷子的第二端的区域中,第一沟槽既通向外侧又通向 内侧并具有与第一筷子的第二端最为接近的第一端、和与夹持端最为接近 的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点,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 和选定宽度,从而在第一沟槽的深度与下侧之间形成第一基部构件,在外 侧中具有始于该沟槽的第一端并终止于该沟槽的中点的第一凹痕,并且在 内侧中具有始于该沟槽的第二端并终止于该沟槽的中点的第二凹痕,从而 在该中点处分别形成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向止挡部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 二侧向止挡部;以及第二筷子,其与第一筷子相同,该第二筷子具有选定 的长尺寸、上侧和相对的下侧、外侧和内侧、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上侧 中的第二沟槽以相对于第二筷子的长尺寸成选定的倾斜角度地设置在第二 筷子的第二端的区域中,第二沟槽既通向外侧又通向内侧并且具有与所述 第二筷子的第二端最为接近的第一端、和与夹持端最为接近的第二端以及 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点,该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度, 从而在第二沟槽的深度与下侧之间形成第二基部构件,在外侧中具有始于 该沟槽的第一端并且终止于该沟槽的中点的第一凹痕,并且在内侧中具有 始于该沟槽的第二端并且终止于该沟槽的中点的第二凹痕,从而在中点处 分别形成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向止挡部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向止挡 部;其中,第一筷子的第一基部构件被插入到第二筷子的第二沟槽中,同 时第二筷子的第二基部构件被插入到第一筷子的第一沟槽中,从而形成具 有选定倾斜角度的连结部,第一筷子的第一侧向止挡部的第一表面接合第 二筷子的第二侧向止挡部的第二表面,并且第一筷子的第二侧向止挡部的 第二表面接合第二筷子的第一侧向止挡部的第一表面,从而防止第一筷子 和第二筷子在连结部中的旋转。

本发明的益处和优点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可被可翻转地协作地连结以便 能够更为易于用来夹持物体的柔性筷子。相同的筷子可被在具有最少损耗 的情况下使用可持续的材料制成,并且可被作为一对制成为单个附接的单 元,使得可随后在使用前分离开各个筷子。

附图说明

被结合到本专利说明书中并作为本专利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 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阐明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示出了处于其常开位置中的一 双协作地附接的筷子,每只筷子均具有形成在其本体中以使其易于弯曲的 弹性部,并示出了用于将筷子保持处于其附接状态的保持条带。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示了由该协作 地附接的筷子的弹性部给予筷子的柔性,从而使筷子能够被用于夹持物体, 并图示了用于将筷子保持处于其附接状态的保持条带。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示意图,图示了在分 离开的相同的两只筷子中的每只的一侧中形成在每只筷子的弹性部与端部 之间的相同的倾斜凹口,这些凹口使筷子能够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那样 被协作地连结在一起。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示了其弹性部 的另一实施例。

图5是图1-4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示了其 弹性部的另一实施例。

图6A是图1-3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图示了被制造 为一体式的单元的一双包装好的筷子,并且一旦从包装件中移出并被彼此 分开即可使用,该包装件具有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与其一体形成的保持 条带;而图6B是其侧视示意图。

图7是与图1和图6B的实施例相似的一双筷子的透视示意图,并且图 示了在未通过保持构件保持就位的情况下,连结部的任何松开或材料的柔 性都会导致筷子旋转分开。

图8A是筷子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示意图,其中,形成连结部的主 要沟槽被侧向凹痕改型和扩增,这些侧向凹痕形成图8B中所示的侧向止挡 部,以减少图7中所示的筷子的相对旋转,使得不再需要保持构件。

图9是用于利用图8A和8B中所示的连结部的实施例的一双附接的筷 子的连结部和周围元件的透视示意图。

图10A是筷子的上部的前视示意图,它们可由单件材料制成,其中, 它们是可容易地沿弱化线分开的,图10B是组装好的筷子的连结部的侧视 示意图,并且图10C和图10D是在图9和图10B中所指示的位置处贯穿该 连结部截取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A是在图10B中所图示的位置处沿沟槽看到的透视示意图,并且 更为清楚地图示了该实施例中的沟槽和基底构件的倾斜的回切面,图11B 是在图10B中所图示的位置处沿沟槽看到的截面示意图,并且图11C是在 图10B中所示的位置处沿沟槽看到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双筷子,这双筷子被以协作的方式容易地附接 以及分离开,用于提供用来夹持物体(例如食物)的类似于钳子或镊子的 弹性作用,或者用来以常规的使用筷子的方式使用。位于每只筷子的非夹 持端附近的深度为筷子的宽度的约一半的成相同角度的沟槽允许与相对的 沟槽装配在一起以连结筷子。保持构件可缠绕在该沟槽连结部的周围以稳 定住该连结部并将筷子保持在一起。材料的位于每只筷子的连结沟槽与夹 持端之间的一部分被移除,由此降低了筷子的硬度及其抗弯强度。也就是 说,产生了类似于弹簧的部段,由此,尽管筷子保持笔直,但通过仅在筷 子的弹性部与夹持端之间施加中等的挤压力,从而在沟槽处产生轻微的剪 切力,即可使它们弯曲。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那样,这可以若干种方式来 实现。组装好的筷子对可随后以与镊子或钳子或在一端弹性连接的沙拉夹 的方式操作,用于夹持食物。

筷子可由单片竹子或其它木材成双制造,这双筷子之间具有细材料线, 使得单只筷子可在使用前被分离开。保持构件可由纸质筷子包装材料的一 部分形成。筷子同样可由其它材料制成,这些材料例如包括塑料和金属。

筷子可以是直的或锥形的,并且可具有例如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的横 截面。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在每只筷子中的主倾斜沟槽的斜向相对侧, 在每只筷子的宽度中切削有两个浅的倾斜的侧向凹痕,从而形成阻止沟槽 连结部的旋转和打开的压缩表面。侧向凹痕中的回切和主沟槽中的回切允 许筷子被可翻转地锁扣在一起,使得筷子可以被随意组装及拆解。在该情 况中,在组装好的沟槽连结部处无需外部保持拉伸构件。

现将参照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当前实施例的示例被 图示在附图中。在附图中,相似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明。将会 理解的是,附图出于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 限制于此。现转向图1,一对附接的相同的筷子12被示出为处于其打开构 造中,并且包括筷子14a和14b以及被缠绕在连结部18周围的保持构件16, 该连结部18使这两只筷子保持处于选定角度19。筷子12可被用作用于夹 持食物和其它物体的用具。手20被示出为在挤压区域21a和21b处朝向筷 子的与顶部区域24a和24b相反的夹持区域22a和22b保持住筷子。

图2示出了挤压该挤压区域21a和21b、强行将夹持区域22a和22b 合为一体、从而使筷子12能够夹持食物或其它物体的手20。从图1可观察 到的是,在打开构造中,筷子14a和14b是大致笔直的,而图2图示了在 夹持构造中,筷子14a和14b通过手20的食指26和拇指28的动作而被向 内弯曲,从而减小了通过连结部18给予附接的这对筷子的选定角度19。为 了实现该功能,筷子14a和14b分别具有弹性区域30a和30b,这些弹性区 域30a和30b比筷子厚度36a和36b薄,以便增加沿弯曲方向的挠性,使 得在不施加相当大的力或破坏连结部18的情况下即可弯曲筷子。

图3图示了一双分离开的筷子,该筷子如上文中所述可被以传统的使 用筷子的方式来使用。每只相同的筷子14a、14b均可由单片材料构建而成。 在筷子14a的顶部24a的附近以选定角度形成沟槽32a,在筷子14b中的相 同位置中形成相同的沟槽32b。沟槽32a和32b的后面剩余的材料分别被称 之为基部构件33a和33b。沟槽32a和32b的深度31a和31b通常为筷子的 沟槽形成于其中的一侧的宽度34a、34b的约一半,但可更小。沟槽宽度39a 和39b可与筷子厚度36a和36b相等。沟槽32a和32b分别以与平行于筷 子14a和14b的长度(长向尺寸)的轴线40a和40b成介于约15°到约30° 之间的角度38a和38b形成,使得当通过将相对的沟槽32a和32b放置在 一起而将筷子14a和14b连结成组件12时,形成在筷子14a与14b之间具 有与角度38a和38b相等的合成角度19(图1)的连结部18。保持件16(图 1和2)可被粘附在连结沟槽32的周围以便为连结部18增加硬度并将筷子 14a和14b保持在一起。

筷子14a和14b的纵向侧或表面被标记为表面41a(上侧或表面)和 41b、42a(内侧或表面)和42b、43a(相对的下侧或表面)和43b、以及 44a(相对的外侧或表面)和44b。主沟槽32a和32b被分别切削到表面41a 和41b的深度中。通过切削表面42a和42b和/或44a和44b的深度而形成 弹性部30a和30b。表面43a和43b可在深度方向上被保持未切削。

图4图示了弹性部30a和30b的另一实施方式,示出了分别处于筷子 14a和14b的表面42a和42b的一部分中的连续的凹痕,从而在那个位置处 形成了一区域,该区域具有比筷子的本体36a和36b的宽度窄的宽度48a 和48b。其它有效的弹性形状可包括在筷子的两侧上都具有弓形或其它形状 的长而窄的区域,或仅在筷子的一侧上具有削去的形状或凹痕。

图5图示了弹性部30a和30b的另一实施例。弹性部30a和30b可包 括一系列多个短弹性部,这些弹性部形成了锯齿状的或梳子状的结构,这 些结构分别形成在筷子14a和14b的相对表面42a和44a以及42b和44b 中的一者或两者上,并且分别大致垂直于表面42a和44a以及42b和44b, 其中,至少一个部分具有分别比侧面43a和43b的厚度36a和36b窄的宽 度。如图2中所图示,这降低了筷子14a和14b的在弯曲平面中的硬度, 并且使筷子14a和14b的组件12能够在手20的食指26与拇指28之间仅 施加中等的挤压力即可被挠曲,并且在连结部18上施加了最小的力,这使 夹持区域22a和22b集合在一起用于夹持食物和其它物体。

图6A示出了一双筷子14a和14b可由单片材料制作而成,使得它们是 可沿弱化线50容易地分开的,从而能够作为一个单元方便地进行包装和/ 或销售。如图6A中所示,保持构件16可位于用于筷子对10的纸质或塑料 包装件52内或与该包装件52一体化。可包括穿孔54,用于更为容易地从 包装件52中拆下保持构件16。一旦将保持构件16缠绕在连结部18的周围, 就可利用位于保持构件16的端部附近的粘合片56a和56b将其固定住。保 持件16的一端可被塞到连结部18中以将其固定住,该保持构件16的剩余 部分随后被缠绕在该连结部的周围,另一端被利用粘合片56a或56b粘附 住。用于稳定住连结部18的其它方法可包括在连结部自身处使用诸如松紧 带、夹子、和绳子之类的粘合件。

图6B是图5A中所示的附接的筷子12和14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与图1到图6B的实施例相似的带有连结部18的一对相同的筷 子12的侧视示意图,并且图示出了如果不通过诸如构件16之类的保持构 件或另一种用于稳定住连结部18的方法将其保持就位,则连结部中的任何 松动或材料的柔性会允许筷子14a和14b在连结部18处旋转分离开。

图8A是筷子12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示意图,其中,形成连结部 18的主沟槽32a和32b被侧向凹痕58a和60a以及58b和60b改型和扩增, 该侧向凹痕58a和60a以及58b和60b分别形成了如图8B中所示的具有宽 度75a和75b的侧向止挡部66a和68a以及66b和68b,用于减少图7中所 图示的筷子的相对旋转,使得在长期使用期间不再需要诸如保持构件16(图 4中所图示)之类的保持构件来实现连结部18的可操作性。图8B是用于 该实施例的分离开的筷子14a和14b的沟槽32a和32b以及周围元件的放 大分解透视示意图,而图9是用于其附接的这对筷子12的连结部18和周 围元件的透视示意图。

图10A是筷子14a和14b的上部的前视示意图,这些筷子14a和14b 可由单片材料制成,其中,它们是可容易地沿弱化线50分开的,而图10B 是组装好的筷子12的连结部18的侧向示意图,其中,筷子14b被以虚线 示出,用于清楚地标记出筷子14a的细节。图10C和10D是在图9和图10B 中标示的位置处贯穿连结部18截取的横截面示意图。浅的成角度的倾斜侧 向凹痕58a和60a分别形成在筷子14a的表面44a和42a上,并且浅的成角 度的倾斜侧向凹痕58b和60b分别形成在筷子14b的表面44b和42b上, 这些侧向凹痕分别始于沟槽32a和32b的斜向相对端,并且终止于其大致 的中点处,从而分别在筷子14a的沟槽32a的中点附近临近于表面44a和 42a形成侧向止挡部66a和68a,并且在筷子14b中的沟槽32b的中点附近 分别临近于表面44a和42a形成侧向止挡部66b和68b。当组装筷子以形成 连结部18时,侧向凹痕58a和60a装配到筷子14b中的主沟槽32b中,侧 向凹痕58b和60b装配到筷子14a中的主沟槽32a中,并且侧向止挡部66a 的表面与侧向止挡部68b的表面邻接,且侧向止挡部66b的表面与侧向止 挡部68a的表面邻接,使得它们将形成将该组件保持在一起的互锁单元。 侧向止挡部的邻接表面压在一起并防止连结部18出现不这样做就会出现 (如图7中所示)的旋转分离。基部构件也可具有位于沟槽的侧部或底部 的互锁相对的有棱表面或其它粗糙的表面(附图中未示出),用于进一步稳 定住该连结部。此外,沟槽和基部构件的尺寸可被选择成当被连结到一起 时获得摩擦配合。

如上文中所述,沟槽32a和32b分别以角度38a和38b形成,角度38a 和38b为与平行于筷子14a和14b的长度的轴线40a和40b成约15°到约 30°。侧向凹痕以与轴线40a和40b成角度72a和72b地形成,使得当通过 将相对的沟槽32a和32b放置在一起而将筷子14a和14b连结为组件12时, 在筷子14a与14b之间形成具有合成角度74(图8B和图9)的连结部18, 该合成角度74等于角度38a和38b与角度72a和72b之和。

因此,角度72a和72b分别是选择侧向止挡部66a和66b以及68a和 68b的宽度(75a和75b)所获得的合成角度。例如:对于6mm宽的筷子 而言,具有17°的选定角度19并且侧向止挡部66a和66b以及68a和68b 的选定宽度为1.2mm导致角度72a和72b为约3.5度。

角度38a和38b、72a和72b、以及74a和74b以及筷子厚度36a和36b 影响基部构件33a和33b的宽度76a和76b。沟槽32a和32b的宽度39a和 39b约等于基部构件33a和33b的宽度76a和76b。

如图8、10A、10B、10C、和10D中所图示,侧向凹痕58a、60a、58b、 和60b以及沟槽32a和32b的配合表面、基部构件33a和33b以及侧向止 挡表面66a、66b、68a、和68b可在组合方向上是略为回切的,由此增大了 将组装好的对保持在一起的互锁结构的强度。替代方案包括用于紧密的摩 擦配合的略小的凹口或者一系列网格状的棱和槽等。沿着沟槽32a和32b、 基部构件33a和33b、以及回切的侧切表面66a和66b以及68a和68b的组 装方向上的前缘78a和78b、80a和80b、82a和82b、84a和84b、86a和 86b、以及88a和88b可以是成角度的或切成圆弧的以便于连结部18的组 装。

图11A是在图10B中所图示的位置处、沿着沟槽32a看到的透视示意 图,并且更为清楚地图示了该实施例中的沟槽和基部构件的倾斜的回切表 面。图11B是在图10B中所图示的位置处、沿着沟槽32a看到的横截面示 意图,并且图11C是在图10B中所图示的位置处、沿着沟槽32a看去的横 截面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的保持构件与上文中所述并且在图1-6中所图示的那些保 持构件相似。

本发明的前述描述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被展示出来,且并非 意在是穷举性的或者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并且显然, 根据上述教导,可做出许多改型和变型。对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以便 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按照 适于预期的具体用途的情况来最好地利用处于多种实施例中并且具有多种 改型的本发明。意图是,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以附于此处的权利要求加以 限定。

协作的可环接的可变形的筷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协作的可环接的可变形的筷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协作的可环接的可变形的筷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协作的可环接的可变形的筷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协作的可环接的可变形的筷子.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80028135.7 (22)申请日 2014.03.14 61/798,059 2013.03.15 US A47G 21/10(2006.01) (71)申请人 KM佩科拉罗 地址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72)发明人 KM佩科拉罗 (74)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蔡洪贵 (54) 发明名称 协作的可环接的可变形的筷子 (57) 摘要 描述了一双筷子, 这双筷子可以被可翻转地 以协作的方式附接, 用于提供夹持物体 ( 例如食 物 ) 所用的钳子状的或镊子状的弹性动作, 或者 以传统的使用筷子的方。

2、式来使用。深度为筷子的 宽度的约一半的位于每只筷子的非夹持端附近的 成相同角度的沟槽允许与相对的沟槽装配在一起 以便连结筷子。保持构件可被缠绕在该沟槽连结 部的周围以稳定住该连结部并将筷子保持在一 起。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5.11.13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4/028320 2014.03.14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4/144068 EN 2014.09.18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1页 CN 10。

3、5358018 A 2016.02.24 CN 105358018 A 1/3 页 2 1.一双筷子, 包括 : 第一筷子, 所述第一筷子具有选定的长尺寸、 上侧和相对的下侧、 外侧和相对的内侧、 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 所述上侧中的第一沟槽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长尺寸成选定 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二端的区域中, 所述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 度, 并且在所述第一沟槽的所述深度与所述下侧之间形成第一基部构件 ; 第二筷子, 所述第二筷子与所述第一筷子相同, 具有选定的长尺寸、 上侧和相对的下 侧、 外侧和相对的内侧、 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 所述上侧中的第二沟槽以相对于所述第二筷。

4、 子的所述长尺寸成选定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端的区域中, 所述第二沟槽 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度, 并且在所述第二沟槽的所述深度与所述下侧之间形成第二基部 构件 ; 其中, 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一基部构件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沟槽中, 同时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基部构件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一沟槽中, 从而形 成在所述第一筷子与所述第二筷子之间具有所述选定角度的连结部 ; 以及 保持构件, 所述保持构件用于在所述连结部处将所述第一筷子与所述第二筷子保持在 一起。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选定深度为在所述第一沟槽的附近测量 到的介于所述上侧与所述。

5、相对的下侧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第一筷子在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夹持端 与所述第一沟槽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部分, 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在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具 有对于将柔性给予所述第一筷子而言是有效的距离 ; 并且所述第二筷子具有外侧和内侧、 以及介于所述第二筷子的夹持端与所述第二沟槽之间的至少一个部分, 所述第二筷子的所 述至少一个部分对于将柔性给予所述第二筷子而言是有效的。 4.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第一筷子的介于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 间的距离通过使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外侧和所述内侧变薄来减小, 并且介于所述第二筷子 的所述内侧与。

6、所述外侧之间的距离通过使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外侧和所述内侧变薄来减 小。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为带状或绳状, 由此所述保持构 件被缠绕在所述连结部的周围。 6.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一双筷子还包括封装所述一双筷子的包 装件。 7.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是所述包装件的可分离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纸。 9.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绳子。 10.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粘合件。 11.一双筷子。

7、, 包括 : 第一筷子, 所述第一筷子具有选定的长尺寸、 上侧和相对的下侧、 外侧和内侧、 食物夹 持端和第二端, 所述上侧中的第一沟槽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长尺寸成选定的倾斜 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二端的区域中, 所述第一沟槽既通向所述外侧又通向 所述内侧并具有与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二端最为接近的第一端、 和与所述夹持端最为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58018 A 2 2/3 页 3 近的第二端、 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点, 所述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 和选定宽度, 从而在所述第一沟槽的所述深度与所述下侧之间形成第一基部构件, 在所述 外侧中具有始于所。

8、述沟槽的所述第一端并终止于所述沟槽的所述中点的第一凹痕, 并且在 所述内侧中具有始于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端并终止于所述沟槽的所述中点的第二凹痕, 从 而在所述中点处分别形成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向止挡部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向止 挡部 ; 以及 第二筷子, 所述第二筷子与所述第一筷子相同, 所述第二筷子具有选定的长尺寸、 上侧 和相对的下侧、 外侧和内侧、 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 所述上侧中的第二沟槽以相对于所述第 二筷子的所述长尺寸成选定的倾斜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端的区域中, 所 述第二沟槽既通向所述外侧又通向所述内侧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端最为 接近的第一端、 和与所述夹。

9、持端最为接近的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的中点, 所述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度, 从而在所述第二沟槽的所述深度与所述 下侧之间形成第二基部构件, 在所述外侧中具有始于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端并且终止于所 述沟槽的所述中点的第一凹痕, 并且在所述内侧中具有始于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端并且终 止于所述沟槽的所述中点的第二凹痕, 从而在所述中点处分别形成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侧 向止挡部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向止挡部 ; 其中, 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一基部构件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沟槽中, 同时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基部构件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一沟槽中, 从而形 成具有选定。

10、倾斜角度的连结部, 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一侧向止挡部的所述第一表面接合 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二侧向止挡部的所述第二表面, 并且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第二侧向 止挡部的所述第二表面接合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一侧向止挡部的所述第一表面, 从而防 止所述第一筷子和所述第二筷子在所述连结部中的旋转。 12.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选定深度为在所述第一沟槽的附近测 量到的介于所述上侧与所述相对的下侧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13.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选定宽度小于或等于在所述第一沟槽 的附近测量到的介于所述外侧与所述内侧之间的距离。 14.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一。

11、双筷子, 其中, 与所述第二基部构件相关的所述第一沟槽 的宽度以及与所述第一基部构件相关的所述第二沟槽的宽度被选择成使得所述连结部为 摩擦配合连结部。 15.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第一筷子和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第一 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是倒圆的, 并且形成于所述上表面的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的 边缘是倒圆的。 16.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是回切的以 便在其间形成互锁的连结部。 17.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第一基部构件和所述第二基部构件具 有互锁的有棱表面。 18.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一双筷子。

12、, 其中, 所述第一筷子在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食物 夹持端与所述第一沟槽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部分, 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具有对于将柔性给予所 述第一筷子而言是有效的横截面 ; 并且, 所述第二筷子在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食物夹持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58018 A 3 3/3 页 4 与所述第二沟槽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部分, 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具有对于将柔 性给予所述第二筷子而言是有效的横截面。 19.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所述第一筷子在其所述夹持端与所述第一 沟槽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部分, 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在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具有对于将柔 性给予所述第一筷子而。

13、言是有效的距离 ; 并且, 所述第二筷子具有外侧和内侧、 以及介于所 述第二筷子的所述夹持端与所述第二沟槽之间的至少一个部分, 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至少 一个部分对于将柔性给予所述第二筷子而言是有效的。 20.如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一双筷子, 其中, 介于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 之间的距离通过使所述第一筷子的所述外侧和所述内侧变薄来减小, 并且所述第二筷子的 介于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的距离通过使所述第二筷子的所述外侧和所述内侧变薄来 减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58018 A 4 1/7 页 5 协作的可环接的可变形的筷子 0001 关联申请 0002 本专利申请要求。

14、由 Keith M.Pecoraro 于 2013 年 3 月 15 日提交的、 名为 “协作的 带有凹口的可变形的筷子” 的临时专利申请No.61/798,059的权益, 所述申请所公开和教导 的全部内容被通过参引的方式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主要涉及餐具, 并且更为具体地, 涉及可被协作地附接以便能够更为容易 地用于夹持物体的柔性筷子。 背景技术 0004 由于操纵每只筷子使它们作为统一标准的配对起作用所需要的手工技巧和协调, 导致筷子对于许多人来说会是难以使用的。 已经设计出了许多产品用于将单只筷子连接起 来以提供类似于弹簧的作用, 从而使不熟练的使用者能够更为容易地握。

15、持和操纵筷子。 0005 解决方法包括用于将两只筷子连接起来以形成统一标准的配对的类似于弹簧的 柔性桥接构件。由于需要附加的通常为塑料的构件来实现该功能, 因此增加了该餐具的成 本, 并且, 如果不重复使用, 则该构件浪费了资源又加剧了环境污染。此外, 在餐馆环境中, 服务员必须询问谁在使用标准筷子时需要帮助, 从而使一些顾客感觉不自在并且需要额外 的时间。 0006 一体式的类似于镊子的工具已经被设计成用于夹起食物。然而, 这种复杂的形状 通常是制造昂贵且包装昂贵的。筷子也已经被在一端附近利用槽形的 (channeled) 连结部 连结在一起, 细长的窄缝提供了类似于板簧的机构, 其中, 实。

16、现了类似于钳子的功能, 当使 用者并未将它们挤压在一起时, 该弹簧元件使筷子打开。该动作也倾向于在使用者并未小 心地将其保持在一起时使筷子分离开。 0007 后一装置的变型包括一双模制的塑料筷子, 这双筷子被通过斜向沟槽连结起来, 该斜向沟槽与筷子的具有朝向沟槽的内部显现出的肋的上端相接近, 由此使筷子适于被扣 合在一起。筷子的下端会由于制造材料的柔性特质而被集合到一起。但是, 当未被使用者 握持时, 该简单的斜向沟槽的几何结构允许筷子旋转, 使得它们之间的角度增大, 并且该沟 槽连结部不再保持在一起。 另外, 该构造往往需要在沟槽上施加较大的剪切力, 从而使利用 许多常规的材料来制造筷子是不。

17、切实际的。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提供下列筷子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和局限性, 该筷子在未 附接时以传统的方式使用, 或者在将筷子彼此协作地连结用于夹持物体的情况下使用。 0009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下列筷子, 该筷子可被彼此协作地附接用于夹 持物体, 而在使用者想要释放该物体时, 无需用于自动地分离开筷子的夹持端的附加的类 似于弹簧的机构。 说 明 书 CN 105358018 A 5 2/7 页 6 0010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再一目的为提供下列筷子, 该筷子可被彼此协作地附接用于夹 持物体, 并且只需要较小的努力来将夹持端挤压在一起用于夹持物体即可。 0011 本。

18、发明的附加的目的、 优点和新颖的特征将在下列描述中被部分地阐述, 并且一 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在研究了下列内容后将变得清楚, 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发明来 学会。 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借助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以实现及 获得。 0012 为达到前述及其它目的,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 如本文中所具体体现和广泛描 述的那样, 一双筷子包括 : 第一筷子, 其具有选定的长尺寸、 上侧和相对的下侧、 外侧和相对 的内侧、 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 上侧中的第一沟槽以相对于第一筷子的长尺寸成选定角度 地设置在第一筷子的第二端的区域中, 该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宽度, 并且在第一 沟。

19、槽的深度与下侧之间形成第一基部构件 ; 第二筷子, 其与第一筷子相同, 具有选定的长尺 寸、 上侧和相对的下侧、 外侧和相对的内侧、 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 上侧中的第二沟槽以相 对于第二筷子的长尺寸成选定角度地设置在第二筷子的第二端的区域中, 第二沟槽具有选 定深度和选定宽度, 并且在第二沟槽的深度与下侧之间形成第二基部构件 ; 其中, 第一筷子 的第一基部构件被插入到第二筷子的第二沟槽中, 同时第二筷子的第二基部构件被插入到 第一筷子的第一沟槽中, 从而形成在第一筷子与第二筷子之间具有选定角度的连结部 ; 以 及保持构件, 其用于在连结部处将第一筷子与第二筷子保持在一起。 0013 在本发明。

20、的另一方面中并且根据其目的和意图, 这一双筷子包括 : 第一筷子, 其具 有选定的长尺寸、 上侧和相对的下侧、 外侧和内侧、 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 上侧中的第一沟 槽以相对于第一筷子的长尺寸成选定的倾斜角度地设置在第一筷子的第二端的区域中, 第 一沟槽既通向外侧又通向内侧并具有与第一筷子的第二端最为接近的第一端、 和与夹持端 最为接近的第二端、 以及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点, 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 宽度, 从而在第一沟槽的深度与下侧之间形成第一基部构件, 在外侧中具有始于该沟槽的 第一端并终止于该沟槽的中点的第一凹痕, 并且在内侧中具有始于该沟槽的第二端并终止 于该沟槽的中点的第二凹。

21、痕, 从而在该中点处分别形成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向止挡部和 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向止挡部 ; 以及第二筷子, 其与第一筷子相同, 该第二筷子具有选定 的长尺寸、 上侧和相对的下侧、 外侧和内侧、 食物夹持端和第二端, 上侧中的第二沟槽以相 对于第二筷子的长尺寸成选定的倾斜角度地设置在第二筷子的第二端的区域中, 第二沟槽 既通向外侧又通向内侧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筷子的第二端最为接近的第一端、 和与夹持端 最为接近的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点, 该第一沟槽具有选定深度和选定 宽度, 从而在第二沟槽的深度与下侧之间形成第二基部构件, 在外侧中具有始于该沟槽的 第一端并且终止于该沟槽的中点的。

22、第一凹痕, 并且在内侧中具有始于该沟槽的第二端并且 终止于该沟槽的中点的第二凹痕, 从而在中点处分别形成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侧向止挡部 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侧向止挡部 ; 其中, 第一筷子的第一基部构件被插入到第二筷子的 第二沟槽中, 同时第二筷子的第二基部构件被插入到第一筷子的第一沟槽中, 从而形成具 有选定倾斜角度的连结部, 第一筷子的第一侧向止挡部的第一表面接合第二筷子的第二侧 向止挡部的第二表面, 并且第一筷子的第二侧向止挡部的第二表面接合第二筷子的第一侧 向止挡部的第一表面, 从而防止第一筷子和第二筷子在连结部中的旋转。 0014 本发明的益处和优点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可被可翻转地协作地连。

23、结以便能够更为 说 明 书 CN 105358018 A 6 3/7 页 7 易于用来夹持物体的柔性筷子。 相同的筷子可被在具有最少损耗的情况下使用可持续的材 料制成, 并且可被作为一对制成为单个附接的单元, 使得可随后在使用前分离开各个筷子。 附图说明 0015 被结合到本专利说明书中并作为本专利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 实施例, 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阐明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 : 0016 图 1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示出了处于其常开位置中的一双协作地附 接的筷子, 每只筷子均具有形成在其本体中以使其易于弯曲的弹性部, 并示出了用于将筷 子保持处于其附接状态的保持条带。。

24、 0017 图 2 是图 1 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示了由该协作地附接的筷 子的弹性部给予筷子的柔性, 从而使筷子能够被用于夹持物体, 并图示了用于将筷子保持 处于其附接状态的保持条带。 0018 图 3 是图 1 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图示了在分离开的相同 的两只筷子中的每只的一侧中形成在每只筷子的弹性部与端部之间的相同的倾斜凹口, 这 些凹口使筷子能够如图 1 和图 2 中所示的那样被协作地连结在一起。 0019 图 4 是图 1 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示了其弹性部的另一实施 例。 0020 图 5 是图 1-4 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

25、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示了其弹性部的另 一实施例。 0021 图6A是图1-3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图示了被制造为一体式的 单元的一双包装好的筷子, 并且一旦从包装件中移出并被彼此分开即可使用, 该包装件具 有如图 1 和图 2 中所示的与其一体形成的保持条带 ; 而图 6B 是其侧视示意图。 0022 图 7 是与图 1 和图 6B 的实施例相似的一双筷子的透视示意图, 并且图示了在未通 过保持构件保持就位的情况下, 连结部的任何松开或材料的柔性都会导致筷子旋转分开。 0023 图 8A 是筷子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其中, 形成连结部的主要沟槽被侧 向凹痕改型和扩。

26、增, 这些侧向凹痕形成图 8B 中所示的侧向止挡部, 以减少图 7 中所示的筷 子的相对旋转, 使得不再需要保持构件。 0024 图 9 是用于利用图 8A 和 8B 中所示的连结部的实施例的一双附接的筷子的连结部 和周围元件的透视示意图。 0025 图 10A 是筷子的上部的前视示意图, 它们可由单件材料制成, 其中, 它们是可容易 地沿弱化线分开的, 图 10B 是组装好的筷子的连结部的侧视示意图, 并且图 10C 和图 10D 是 在图 9 和图 10B 中所指示的位置处贯穿该连结部截取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6 图 11A 是在图 10B 中所图示的位置处沿沟槽看到的透视示意图, 并且。

27、更为清楚地 图示了该实施例中的沟槽和基底构件的倾斜的回切面, 图 11B 是在图 10B 中所图示的位置 处沿沟槽看到的截面示意图, 并且图 11C 是在图 10B 中所示的位置处沿沟槽看到的截面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双筷子, 这双筷子被以协作的方式容易地附接以及分离 说 明 书 CN 105358018 A 7 4/7 页 8 开, 用于提供用来夹持物体(例如食物)的类似于钳子或镊子的弹性作用, 或者用来以常规 的使用筷子的方式使用。 位于每只筷子的非夹持端附近的深度为筷子的宽度的约一半的成 相同角度的沟槽允许与相对的沟槽装配在一起以连结筷子。 保持构件可缠。

28、绕在该沟槽连结 部的周围以稳定住该连结部并将筷子保持在一起。 材料的位于每只筷子的连结沟槽与夹持 端之间的一部分被移除, 由此降低了筷子的硬度及其抗弯强度。 也就是说, 产生了类似于弹 簧的部段, 由此, 尽管筷子保持笔直, 但通过仅在筷子的弹性部与夹持端之间施加中等的挤 压力, 从而在沟槽处产生轻微的剪切力, 即可使它们弯曲。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那样, 这可 以若干种方式来实现。 组装好的筷子对可随后以与镊子或钳子或在一端弹性连接的沙拉夹 的方式操作, 用于夹持食物。 0028 筷子可由单片竹子或其它木材成双制造, 这双筷子之间具有细材料线, 使得单只 筷子可在使用前被分离开。保持构件可由纸质。

29、筷子包装材料的一部分形成。筷子同样可由 其它材料制成, 这些材料例如包括塑料和金属。 0029 筷子可以是直的或锥形的, 并且可具有例如方形、 圆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 0030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 在形成在每只筷子中的主倾斜沟槽的斜向相对侧, 在每只筷 子的宽度中切削有两个浅的倾斜的侧向凹痕, 从而形成阻止沟槽连结部的旋转和打开的压 缩表面。侧向凹痕中的回切和主沟槽中的回切允许筷子被可翻转地锁扣在一起, 使得筷子 可以被随意组装及拆解。在该情况中, 在组装好的沟槽连结部处无需外部保持拉伸构件。 0031 现将参照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当前实施例的示例被图示在附图 中。在附图中, 。

30、相似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明。将会理解的是, 附图出于描述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例的目的, 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此。现转向图 1, 一对附接的相同的筷子 12 被示出为处于其打开构造中, 并且包括筷子 14a 和 14b 以及被缠绕在连结部 18 周围的 保持构件 16, 该连结部 18 使这两只筷子保持处于选定角度 19。筷子 12 可被用作用于夹持 食物和其它物体的用具。手 20 被示出为在挤压区域 21a 和 21b 处朝向筷子的与顶部区域 24a 和 24b 相反的夹持区域 22a 和 22b 保持住筷子。 0032 图 2 示出了挤压该挤压区域 21a 和 21b、 强行将夹持区。

31、域 22a 和 22b 合为一体、 从 而使筷子 12 能够夹持食物或其它物体的手 20。从图 1 可观察到的是, 在打开构造中, 筷子 14a和14b是大致笔直的, 而图2图示了在夹持构造中, 筷子14a和14b通过手20的食指26 和拇指 28 的动作而被向内弯曲, 从而减小了通过连结部 18 给予附接的这对筷子的选定角 度 19。为了实现该功能, 筷子 14a 和 14b 分别具有弹性区域 30a 和 30b, 这些弹性区域 30a 和 30b 比筷子厚度 36a 和 36b 薄, 以便增加沿弯曲方向的挠性, 使得在不施加相当大的力或 破坏连结部 18 的情况下即可弯曲筷子。 0033 。

32、图 3 图示了一双分离开的筷子, 该筷子如上文中所述可被以传统的使用筷子的方 式来使用。每只相同的筷子 14a、 14b 均可由单片材料构建而成。在筷子 14a 的顶部 24a 的 附近以选定角度形成沟槽 32a, 在筷子 14b 中的相同位置中形成相同的沟槽 32b。沟槽 32a 和 32b 的后面剩余的材料分别被称之为基部构件 33a 和 33b。沟槽 32a 和 32b 的深度 31a 和 31b 通常为筷子的沟槽形成于其中的一侧的宽度 34a、 34b 的约一半, 但可更小。沟槽宽 度 39a 和 39b 可与筷子厚度 36a 和 36b 相等。沟槽 32a 和 32b 分别以与平行于。

33、筷子 14a 和 14b 的长度 ( 长向尺寸 ) 的轴线 40a 和 40b 成介于约 15到约 30之间的角度 38a 和 38b 形成, 使得当通过将相对的沟槽 32a 和 32b 放置在一起而将筷子 14a 和 14b 连结成组件 12 说 明 书 CN 105358018 A 8 5/7 页 9 时, 形成在筷子 14a 与 14b 之间具有与角度 38a 和 38b 相等的合成角度 19( 图 1) 的连结部 18。保持件 16( 图 1 和 2) 可被粘附在连结沟槽 32 的周围以便为连结部 18 增加硬度并将 筷子 14a 和 14b 保持在一起。 0034 筷子 14a 和 。

34、14b 的纵向侧或表面被标记为表面 41a( 上侧或表面 ) 和 41b、 42a( 内 侧或表面)和42b、 43a(相对的下侧或表面)和43b、 以及44a(相对的外侧或表面)和44b。 主沟槽 32a 和 32b 被分别切削到表面 41a 和 41b 的深度中。通过切削表面 42a 和 42b 和 / 或 44a 和 44b 的深度而形成弹性部 30a 和 30b。表面 43a 和 43b 可在深度方向上被保持未 切削。 0035 图 4 图示了弹性部 30a 和 30b 的另一实施方式, 示出了分别处于筷子 14a 和 14b 的表面42a和42b的一部分中的连续的凹痕, 从而在那个位。

35、置处形成了一区域, 该区域具有 比筷子的本体 36a 和 36b 的宽度窄的宽度 48a 和 48b。其它有效的弹性形状可包括在筷子 的两侧上都具有弓形或其它形状的长而窄的区域, 或仅在筷子的一侧上具有削去的形状或 凹痕。 0036 图 5 图示了弹性部 30a 和 30b 的另一实施例。弹性部 30a 和 30b 可包括一系列 多个短弹性部, 这些弹性部形成了锯齿状的或梳子状的结构, 这些结构分别形成在筷子 14a 和 14b 的相对表面 42a 和 44a 以及 42b 和 44b 中的一者或两者上, 并且分别大致垂直于表 面 42a 和 44a 以及 42b 和 44b, 其中, 至少一。

36、个部分具有分别比侧面 43a 和 43b 的厚度 36a 和 36b 窄的宽度。如图 2 中所图示, 这降低了筷子 14a 和 14b 的在弯曲平面中的硬度, 并且 使筷子 14a 和 14b 的组件 12 能够在手 20 的食指 26 与拇指 28 之间仅施加中等的挤压力即 可被挠曲, 并且在连结部 18 上施加了最小的力, 这使夹持区域 22a 和 22b 集合在一起用于 夹持食物和其它物体。 0037 图 6A 示出了一双筷子 14a 和 14b 可由单片材料制作而成, 使得它们是可沿弱化线 50 容易地分开的, 从而能够作为一个单元方便地进行包装和 / 或销售。如图 6A 中所示, 保。

37、 持构件 16 可位于用于筷子对 10 的纸质或塑料包装件 52 内或与该包装件 52 一体化。可包 括穿孔 54, 用于更为容易地从包装件 52 中拆下保持构件 16。一旦将保持构件 16 缠绕在连 结部18的周围, 就可利用位于保持构件16的端部附近的粘合片56a和56b将其固定住。 保 持件 16 的一端可被塞到连结部 18 中以将其固定住, 该保持构件 16 的剩余部分随后被缠绕 在该连结部的周围, 另一端被利用粘合片 56a 或 56b 粘附住。用于稳定住连结部 18 的其它 方法可包括在连结部自身处使用诸如松紧带、 夹子、 和绳子之类的粘合件。 0038 图 6B 是图 5A 中所。

38、示的附接的筷子 12 和 14 的侧视示意图。 0039 图 7 是与图 1 到图 6B 的实施例相似的带有连结部 18 的一对相同的筷子 12 的侧 视示意图, 并且图示出了如果不通过诸如构件 16 之类的保持构件或另一种用于稳定住连 结部 18 的方法将其保持就位, 则连结部中的任何松动或材料的柔性会允许筷子 14a 和 14b 在连结部 18 处旋转分离开。 0040 图 8A 是筷子 12 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其中, 形成连结部 18 的主沟槽 32a 和 32b 被侧向凹痕 58a 和 60a 以及 58b 和 60b 改型和扩增, 该侧向凹痕 58a 和 60a 以及 。

39、58b 和 60b 分别形成了如图 8B 中所示的具有宽度 75a 和 75b 的侧向止挡部 66a 和 68a 以及 66b 和 68b, 用于减少图 7 中所图示的筷子的相对旋转, 使得在长期使用期间不再需要诸如 保持构件 16( 图 4 中所图示 ) 之类的保持构件来实现连结部 18 的可操作性。图 8B 是用于 说 明 书 CN 105358018 A 9 6/7 页 10 该实施例的分离开的筷子 14a 和 14b 的沟槽 32a 和 32b 以及周围元件的放大分解透视示意 图, 而图 9 是用于其附接的这对筷子 12 的连结部 18 和周围元件的透视示意图。 0041 图 10A 。

40、是筷子 14a 和 14b 的上部的前视示意图, 这些筷子 14a 和 14b 可由单片材 料制成, 其中, 它们是可容易地沿弱化线 50 分开的, 而图 10B 是组装好的筷子 12 的连结部 18的侧向示意图, 其中, 筷子14b被以虚线示出, 用于清楚地标记出筷子14a的细节。 图10C 和 10D 是在图 9 和图 10B 中标示的位置处贯穿连结部 18 截取的横截面示意图。浅的成角 度的倾斜侧向凹痕 58a 和 60a 分别形成在筷子 14a 的表面 44a 和 42a 上, 并且浅的成角度 的倾斜侧向凹痕 58b 和 60b 分别形成在筷子 14b 的表面 44b 和 42b 上,。

41、 这些侧向凹痕分别 始于沟槽 32a 和 32b 的斜向相对端, 并且终止于其大致的中点处, 从而分别在筷子 14a 的沟 槽 32a 的中点附近临近于表面 44a 和 42a 形成侧向止挡部 66a 和 68a, 并且在筷子 14b 中 的沟槽 32b 的中点附近分别临近于表面 44a 和 42a 形成侧向止挡部 66b 和 68b。当组装筷 子以形成连结部 18 时, 侧向凹痕 58a 和 60a 装配到筷子 14b 中的主沟槽 32b 中, 侧向凹痕 58b 和 60b 装配到筷子 14a 中的主沟槽 32a 中, 并且侧向止挡部 66a 的表面与侧向止挡部 68b 的表面邻接, 且侧向。

42、止挡部 66b 的表面与侧向止挡部 68a 的表面邻接, 使得它们将形成 将该组件保持在一起的互锁单元。侧向止挡部的邻接表面压在一起并防止连结部 18 出现 不这样做就会出现 ( 如图 7 中所示 ) 的旋转分离。基部构件也可具有位于沟槽的侧部或底 部的互锁相对的有棱表面或其它粗糙的表面 ( 附图中未示出 ), 用于进一步稳定住该连结 部。此外, 沟槽和基部构件的尺寸可被选择成当被连结到一起时获得摩擦配合。 0042 如上文中所述, 沟槽 32a 和 32b 分别以角度 38a 和 38b 形成, 角度 38a 和 38b 为与 平行于筷子 14a 和 14b 的长度的轴线 40a 和 40b。

43、 成约 15到约 30。侧向凹痕以与轴线 40a 和 40b 成角度 72a 和 72b 地形成, 使得当通过将相对的沟槽 32a 和 32b 放置在一起而将 筷子 14a 和 14b 连结为组件 12 时, 在筷子 14a 与 14b 之间形成具有合成角度 74( 图 8B 和 图 9) 的连结部 18, 该合成角度 74 等于角度 38a 和 38b 与角度 72a 和 72b 之和。 0043 因此, 角度 72a 和 72b 分别是选择侧向止挡部 66a 和 66b 以及 68a 和 68b 的宽度 (75a 和 75b) 所获得的合成角度。例如 : 对于 6mm 宽的筷子而言, 具有。

44、 17的选定角度 19 并且侧向止挡部 66a 和 66b 以及 68a 和 68b 的选定宽度为 1.2mm 导致角度 72a 和 72b 为约 3.5 度。 0044 角度 38a 和 38b、 72a 和 72b、 以及 74a 和 74b 以及筷子厚度 36a 和 36b 影响基部构 件 33a 和 33b 的宽度 76a 和 76b。沟槽 32a 和 32b 的宽度 39a 和 39b 约等于基部构件 33a 和 33b 的宽度 76a 和 76b。 0045 如图 8、 10A、 10B、 10C、 和 10D 中所图示, 侧向凹痕 58a、 60a、 58b、 和 60b 以及沟。

45、槽 32a 和 32b 的配合表面、 基部构件 33a 和 33b 以及侧向止挡表面 66a、 66b、 68a、 和 68b 可在 组合方向上是略为回切的, 由此增大了将组装好的对保持在一起的互锁结构的强度。替代 方案包括用于紧密的摩擦配合的略小的凹口或者一系列网格状的棱和槽等。沿着沟槽 32a 和 32b、 基部构件 33a 和 33b、 以及回切的侧切表面 66a 和 66b 以及 68a 和 68b 的组装方向 上的前缘 78a 和 78b、 80a 和 80b、 82a 和 82b、 84a 和 84b、 86a 和 86b、 以及 88a 和 88b 可以是 成角度的或切成圆弧的以。

46、便于连结部 18 的组装。 0046 图 11A 是在图 10B 中所图示的位置处、 沿着沟槽 32a 看到的透视示意图, 并且更为 清楚地图示了该实施例中的沟槽和基部构件的倾斜的回切表面。图 11B 是在图 10B 中所图 说 明 书 CN 105358018 A 10 7/7 页 11 示的位置处、 沿着沟槽 32a 看到的横截面示意图, 并且图 11C 是在图 10B 中所图示的位置 处、 沿着沟槽 32a 看去的横截面示意图。 0047 该实施例中的保持构件与上文中所述并且在图 1-6 中所图示的那些保持构件相 似。 0048 本发明的前述描述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被展示出来, 且。

47、并非意在是穷举 性的或者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 并且显然, 根据上述教导, 可做出许多改 型和变型。 对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 以便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从而使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按照适于预期的具体用途的情况来最好地利用处于多种实施例中并 且具有多种改型的本发明。 意图是, 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以附于此处的权利要求加以限定。 说 明 书 CN 105358018 A 11 1/11 页 12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12 2/11 页 13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13 3/11 页 14 图 3 。

48、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14 4/11 页 15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15 5/11 页 16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16 6/11 页 17 图 6A 图 6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17 7/11 页 18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18 8/11 页 1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19 9/11 页 20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20 10/11 页 21 图 10A 图 10B 图 10C 图 10D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21 11/11 页 22 图 11A 图 11B 图 11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58018 A 2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