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机炉具芯.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726576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7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347864.7

申请日:

20120718

公开号:

CN202635496U

公开日:

201301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F26B23/02

主分类号:

A23F3/06,F26B23/02

申请人:

华昌根,叶宗青

发明人:

华昌根,叶宗青

地址:

323300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妙高镇大毛头村翁山46号

优先权:

CN201220347864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涌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茶机炉具芯,包括箱体、燃烧槽、油箱,其中油箱设于燃烧槽之内,油箱侧壁开有出油的小孔,油箱上设有通向燃烧槽外部的油管,油管内端伸入并盘旋在油箱内部;其中燃烧槽侧壁开有通气孔;其中箱体设于燃烧槽外并与燃烧槽开口处呈密封连接,箱体底部设有气接头,气接头与鼓风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采用高温雾化、加热油料气化与本机下部供应的空气充分混合,通过强力风幕使燃烧区与气化混合区软隔离,混合气进入燃烧区燃烧。燃烧效益高,性能稳定,供热快,产热量大,更有利于应用到茶叶加工装置上,加热方法简单,无烟雾及有毒气体产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茶机炉具芯,包括箱体(1)、燃烧槽(2)、油箱(3),其特征是:所述油箱(3)设于燃烧槽(2)内,油箱(3)侧壁开有出油的小孔(7),油箱(3)上设有通向燃烧槽(2)外部的油管(9),油管(9)内端伸入并盘旋在油箱(3)内部;所述燃烧槽(2)侧壁开有通气孔(6);所述箱体(1)设于燃烧槽(2)外并与燃烧槽(2)开口处呈密封连接,箱体(1)底部设有气接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机炉具芯,其特征是:所述油管(9)内端出口的侧壁上开有出油孔(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机炉具芯,其特征是:所述小孔(7)有两排,分别设于油箱(3)的左右侧壁下部分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机炉具芯,其特征是:所述通气孔(6)有两排,分别设于燃烧槽(2)的左右侧壁上部分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机炉具芯,其特征是:所述通气孔(6)的位置高于油箱(3)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机炉具芯,其特征是:所述燃烧槽(2)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大挡风板(4),大挡风板(4)的顶部与燃烧槽(2)的开口处紧密连接,大挡风板(4)底部与油箱(3)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机炉具芯,其特征是:所述燃烧槽(2)内壁设有一组位于各个通气孔(6)旁边的小挡风板(5),每一块小挡风板(5)向侧边倾斜并遮挡通气孔(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茶炉,尤其是一种以油作油料的茶机炉具芯。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喜爱的饮品,炒茶是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传统的炒茶工艺是采用柴或煤作为热源,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柴或煤的燃烧都要排放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对加工中的茶叶会产生污染,降低了茶叶的质量;柴或煤的燃烧值不高,升温速度较慢,不利于长时间保持茶叶加工所需要的恒温;使用柴需要大量消耗木材,不利于对生态的保护且生产成本较高,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茶机炉具芯,采用油作为热源,加热方式简单,升温速度快,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烟雾和有毒气体排放少,能够提高茶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茶机炉具芯,包括箱体、燃烧槽、油箱,其中油箱设于燃烧槽之内,油箱侧壁开有出油的小孔,油箱上设有通向燃烧槽外部的油管,油管内端伸入并盘旋在油箱内部;其中燃烧槽侧壁开有通气孔;其中箱体设于燃烧槽外并与燃烧槽开口处呈密封连接,箱体底部设有气接头,气接头与鼓风机相连接。油料在燃烧槽内燃烧时对油箱内部加热,油料在油箱内部的盘旋部分的油管流动时,油料升温从油管排出后在油箱内雾化,雾化后的油料从小孔排出后进一步升温并气化,气化后的油料与通气孔进入的空气混合,从而油料可以充分燃烧,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废气中污染成分的含量,而且产热量大,升温快。

其中油管内端出口的侧壁上开有出油孔。油管内端出口设有多个出油孔,这样可以加快油料雾化的速度。

其中小孔有两排,分别设于油箱的左右侧壁下部分处。该结构可将油箱内的油均匀地流到燃烧槽内。

其中通气孔有两排,分别设于燃烧槽的左右侧壁上部分处,这样外部空气从油料槽的两侧进入,并充分与燃烧油接触。

通气孔的位置高于油箱顶部,防止油经过燃烧槽进入箱体之内。

燃烧槽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大挡风板,大挡风板的顶部与燃烧槽的开口处紧密连接,大挡风板底部与油箱侧壁之间设有间隙。向下倾斜的大挡风板使气体往下流动,大挡风板底部与油箱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使热气从间隙处往外流通。

燃烧槽内壁设有一组位于各个通气孔旁边的小挡风板,每一块小挡风板向侧边倾斜并遮挡通气孔,这样使从通气孔进入的空气向一侧分散,使空气与燃烧油接触更加充分,而且燃烧的火焰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采用高温雾化、加热油料气化与本机下部供应的空气充分混合,通过强力风幕使燃烧区与气化混合区软隔离,混合气进入燃烧区燃烧。燃烧效益高,性能稳定,供热快,产热量大,更有利于应用到茶叶加工装置上,加热方法简单,无烟雾及有毒气体产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燃烧槽2、油箱3、大挡风板4、小挡风板5、通气孔6、小孔7、气接头8、油管9、出油孔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这种茶机炉具芯,包括箱体1、燃烧槽2、油箱3,油箱3设于燃烧槽2之内,油箱3侧壁开有出油的小孔7,油箱3上设有通向燃烧槽2外部的油管9,油管9内端伸入并盘旋在油箱3内部,油管内端出口的侧壁上开有出油孔;其中燃烧槽2侧壁开有通气孔6;其中箱体1设于燃烧槽2外并与燃烧槽2开口处呈密封连接,箱体1底部设有气接头8,气接头8与鼓风机相连接。

其中油箱3侧壁两排用于出油的小孔7,分别设于油箱3的左右侧壁下部分处;燃烧槽2侧壁两排通气孔6的位置高于油箱3顶部,防止油经过燃烧槽2进入箱体1之内;燃烧槽2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大挡风板4,使气体往下流动;大挡风板4的顶部与燃烧槽2的开口处紧密连接,大挡风板4底部与油箱3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使热气往外流通;燃烧槽2内壁设有一组位于各个通气孔6旁边的小挡风板5,每一块小挡风板5向侧边倾斜并遮挡通气孔6,使气体向一侧分散。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油或汽油等作为油料,油料在燃烧槽2内燃烧时对油箱3内部加热,油料在油箱3内部盘旋部分的油管9流动时,油料升温从油管9排出后在油箱3内雾化,雾化后的油料从小孔7排出后进一步升温并气化,气化后的油料与通气孔6进入的空气混合,从而油料可以充分燃烧,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废气中污染成分的含量,而且产热量大,升温快。而且在通气孔6中的出气端设有大挡风板4和小挡风板5,大挡风板4使通入的气体向下流动,使空气与油料充分接触,而小挡风板5使通入的气体向一侧分散,使气体均匀地与油料接触,使油料燃烧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采用高温雾化、加热油料气化与本机下部供应的空气充分混合,通过强力风幕使燃烧区与气化混合区软隔离,混合气进入燃烧区燃烧。燃烧效益高,性能稳定,供热快,产热量大,更有利于应用到茶叶加工装置上,加热方法简单,无烟雾及有毒气体产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茶机炉具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茶机炉具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茶机炉具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机炉具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机炉具芯.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3549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02 CN 202635496 U *CN202635496U* (21)申请号 201220347864.7 (22)申请日 2012.07.18 A23F 3/06(2006.01) F26B 23/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华昌根 地址 323300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妙高镇大 毛头村翁山 46 号 专利权人 叶宗青 (72)发明人 华昌根 叶宗青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33241 代理人 周涌贺 (54) 实用新型名称 茶机炉具芯 (57) 摘要 一种茶。

2、机炉具芯, 包括箱体、 燃烧槽、 油箱, 其 中油箱设于燃烧槽之内, 油箱侧壁开有出油的小 孔, 油箱上设有通向燃烧槽外部的油管, 油管内端 伸入并盘旋在油箱内部 ; 其中燃烧槽侧壁开有通 气孔 ; 其中箱体设于燃烧槽外并与燃烧槽开口处 呈密封连接, 箱体底部设有气接头, 气接头与鼓风 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 操作简单, 采用高温雾化、 加热油料气化与本机下部供应的 空气充分混合, 通过强力风幕使燃烧区与气化混 合区软隔离, 混合气进入燃烧区燃烧。燃烧效益 高, 性能稳定, 供热快, 产热量大, 更有利于应用到 茶叶加工装置上, 加热方法简单, 无烟雾及有毒气 体产生, 减少对环境。

3、的污染。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一种茶机炉具芯, 包括箱体 (1) 、 燃烧槽 (2) 、 油箱 (3) , 其特征是 : 所述油箱 (3) 设于 燃烧槽 (2) 内, 油箱 (3) 侧壁开有出油的小孔 (7) , 油箱 (3) 上设有通向燃烧槽 (2) 外部的油 管 (9) , 油管 (9) 内端伸入并盘旋在油箱 (3) 内部 ; 所述燃烧槽 (2) 侧壁开有通气孔 (6) ; 所 述箱体 (1) 设于燃烧槽 。

4、(2) 外并与燃烧槽 (2) 开口处呈密封连接, 箱体 (1) 底部设有气接头 (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机炉具芯, 其特征是 : 所述油管 (9) 内端出口的侧壁上开有 出油孔 (9-1)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机炉具芯, 其特征是 : 所述小孔 (7) 有两排, 分别设于油箱 (3) 的左右侧壁下部分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机炉具芯, 其特征是 : 所述通气孔 (6) 有两排, 分别设于燃 烧槽 (2) 的左右侧壁上部分处。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茶机炉具芯, 其特征是 : 所述通气孔 (6) 的位置高于油箱 (3) 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

5、4所述的茶机炉具芯, 其特征是 : 所述燃烧槽 (2) 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 的大挡风板 (4) , 大挡风板 (4) 的顶部与燃烧槽 (2) 的开口处紧密连接, 大挡风板 (4) 底部与 油箱 (3) 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机炉具芯, 其特征是 : 所述燃烧槽 (2) 内壁设有一组位于各 个通气孔 (6) 旁边的小挡风板 (5) , 每一块小挡风板 (5) 向侧边倾斜并遮挡通气孔 (6)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35496 U 2 1/3 页 3 茶机炉具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茶炉, 尤其是一种以油作油料的茶机炉具芯。 背景技术 00。

6、02 目前,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喜爱的饮品, 炒茶是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一道重要 工序, 传统的炒茶工艺是采用柴或煤作为热源,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柴或煤的燃烧都要排 放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 对加工中的茶叶会产生污染, 降低了茶叶的质量 ; 柴或煤的燃烧 值不高, 升温速度较慢, 不利于长时间保持茶叶加工所需要的恒温 ; 使用柴需要大量消耗木 材, 不利于对生态的保护且生产成本较高, 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茶机炉 具芯, 采用油作为热源, 加热方式简单, 升温速度快,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烟雾和有毒气体 排放少, 能够。

7、提高茶叶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 这种茶机炉具芯, 包括箱体、 燃烧 槽、 油箱, 其中油箱设于燃烧槽之内, 油箱侧壁开有出油的小孔, 油箱上设有通向燃烧槽外 部的油管, 油管内端伸入并盘旋在油箱内部 ; 其中燃烧槽侧壁开有通气孔 ; 其中箱体设于 燃烧槽外并与燃烧槽开口处呈密封连接, 箱体底部设有气接头, 气接头与鼓风机相连接。 油 料在燃烧槽内燃烧时对油箱内部加热, 油料在油箱内部的盘旋部分的油管流动时, 油料升 温从油管排出后在油箱内雾化, 雾化后的油料从小孔排出后进一步升温并气化, 气化后的 油料与通气孔进入的空气混合, 从而油料可以。

8、充分燃烧,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废气中污染成 分的含量, 而且产热量大, 升温快。 0005 其中油管内端出口的侧壁上开有出油孔。油管内端出口设有多个出油孔, 这样可 以加快油料雾化的速度。 0006 其中小孔有两排, 分别设于油箱的左右侧壁下部分处。该结构可将油箱内的油均 匀地流到燃烧槽内。 0007 其中通气孔有两排, 分别设于燃烧槽的左右侧壁上部分处, 这样外部空气从油料 槽的两侧进入, 并充分与燃烧油接触。 0008 通气孔的位置高于油箱顶部, 防止油经过燃烧槽进入箱体之内。 0009 燃烧槽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大挡风板, 大挡风板的顶部与燃烧槽的开口处紧密 连接, 大挡风板底部与油箱侧壁。

9、之间设有间隙。 向下倾斜的大挡风板使气体往下流动, 大挡 风板底部与油箱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使热气从间隙处往外流通。 0010 燃烧槽内壁设有一组位于各个通气孔旁边的小挡风板, 每一块小挡风板向侧边倾 斜并遮挡通气孔, 这样使从通气孔进入的空气向一侧分散, 使空气与燃烧油接触更加充分, 而且燃烧的火焰更加均匀。 0011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 操作简单, 采用高温雾化、 说 明 书 CN 202635496 U 3 2/3 页 4 加热油料气化与本机下部供应的空气充分混合, 通过强力风幕使燃烧区与气化混合区软隔 离, 混合气进入燃烧区燃烧。燃烧效益高, 性能稳定。

10、, 供热快, 产热量大, 更有利于应用到茶 叶加工装置上, 加热方法简单, 无烟雾及有毒气体产生,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2 为图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 0014 图 3 为图 2 沿 A-A 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4 为图 2 沿 B-B 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5 为图 4 中 C 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 0017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7 为图 6 中 D 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 箱体1、 燃烧槽2、 油箱3、 大。

11、挡风板4、 小挡风板5、 通气孔6、 小孔7、 气接头 8、 油管 9、 出油孔 9-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 0021 参照附图 : 这种茶机炉具芯, 包括箱体 1、 燃烧槽 2、 油箱 3, 油箱 3 设于燃烧槽 2 之 内, 油箱 3 侧壁开有出油的小孔 7, 油箱 3 上设有通向燃烧槽 2 外部的油管 9, 油管 9 内端伸 入并盘旋在油箱3内部, 油管内端出口的侧壁上开有出油孔 ; 其中燃烧槽2侧壁开有通气孔 6 ; 其中箱体 1 设于燃烧槽 2 外并与燃烧槽 2 开口处呈密封连接, 箱体 1 底部设有气接头 8, 气接头 8 与鼓风机相。

12、连接。 0022 其中油箱 3 侧壁两排用于出油的小孔 7, 分别设于油箱 3 的左右侧壁下部分处 ; 燃 烧槽 2 侧壁两排通气孔 6 的位置高于油箱 3 顶部, 防止油经过燃烧槽 2 进入箱体 1 之内 ; 燃 烧槽 2 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的大挡风板 4, 使气体往下流动 ; 大挡风板 4 的顶部与燃烧槽 2 的开口处紧密连接, 大挡风板 4 底部与油箱 3 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使热气往外流通 ; 燃烧槽 2 内壁设有一组位于各个通气孔 6 旁边的小挡风板 5, 每一块小挡风板 5 向侧边倾斜并遮挡 通气孔 6, 使气体向一侧分散。 0023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油或汽油等作为油料, 油料在燃。

13、烧槽 2 内燃烧时对油箱 3 内部 加热, 油料在油箱 3 内部盘旋部分的油管 9 流动时, 油料升温从油管 9 排出后在油箱 3 内雾 化, 雾化后的油料从小孔7排出后进一步升温并气化, 气化后的油料与通气孔6进入的空气 混合, 从而油料可以充分燃烧,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废气中污染成分的含量, 而且产热量大, 升温快。而且在通气孔 6 中的出气端设有大挡风板 4 和小挡风板 5, 大挡风板 4 使通入的气 体向下流动, 使空气与油料充分接触, 而小挡风板 5 使通入的气体向一侧分散, 使气体均匀 地与油料接触, 使油料燃烧更加均匀。 0024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 操作简单, 采用高温雾化。

14、、 加热油料气化与本机下部供 应的空气充分混合, 通过强力风幕使燃烧区与气化混合区软隔离, 混合气进入燃烧区燃烧。 燃烧效益高, 性能稳定, 供热快, 产热量大, 更有利于应用到茶叶加工装置上, 加热方法简 单, 无烟雾及有毒气体产生,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说 明 书 CN 202635496 U 4 3/3 页 5 0025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 但是, 本专业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了解, 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说 明 书 CN 202635496 U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35496 U 6 2/4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35496 U 7 3/4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35496 U 8 4/4 页 9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35496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