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25406A43申请公布日20130731CN103225406ACN103225406A21申请号201310175676X22申请日20130513E04G21/0220060171申请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地址410004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井湾路20号72发明人谢小红何昌杰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代理人邓建辉54发明名称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在地面混凝土施工中不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用施工缝将地面按一定尺寸分为若干块,相邻块间隔浇筑,待先浇筑混凝土经过较大。
2、的收缩变形后,再将地面连接浇筑成一个整体。本发明是一种能大大缩短地面施工工期,显著增强地面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地面的使用性能,的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51INTCL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1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1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25406ACN103225406A1/4页21一种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其特征是在地面混凝土施工中不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用施工缝将地面按一定尺寸分为若干块,相邻块间隔浇筑,待先浇筑混凝土经过较大的收缩变形后,再将地面连接浇筑成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
3、述的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其特征是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无缝施工设计11、施工前进行无缝施工设计,无缝施工设计的关键是对跳仓间距的设计,即对采用无缝施工的混凝土地面的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和找平层分别进行跳仓间距的计算,具体方法是运用地基上混凝土板的平均伸缩缝间距计算公式,计算出不留伸缩缝的间距,也就是跳仓施工的跳仓间距式中E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H混凝土板的厚度;CX下层结构的水平阻力系数;混凝土线膨胀系数;T混凝土综合温差即水化热温差,收缩当量温差,环境温差代数和;P混凝土的极限拉伸;12、在计算出每层混凝土跳仓间距后,结合实际柱网情况确定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
4、工的最终跳仓间距;13、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时保证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天;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步骤选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使混凝土在满足强度要求、减小水化热温差、减小混凝土收缩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22、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主要从坍落度、和易性、水灰比、砂率、含气量、坍落度损失和强度方面反复试验调整,经现场检验后确定混凝土的最终配合比,同时确定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参数及性能指标;23、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02CM范围内;24、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低于300K。
5、G/M3,其中最低水泥用量不低于220KG/M3,配制防水混凝土时最低水泥用量不低于260KG/M3,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45;25、单独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时,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预应力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5;26、当采用矿渣粉作为掺合料时,应采用矿渣粉和粉煤灰复合技术,混凝土中掺合料总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50,矿渣粉掺量不得大于掺合料总量的50;27、配制的混凝土除满足抗压强度、抗渗等级常规设计指标外,还考虑满足抗裂性权利要求书CN103225406A2/4页3指标要求;。
6、有条件时,使用温度应力试验机进行抗裂混凝土配合比的优选;3、施工技术准备31、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约定和施工规范要求,明确混凝土的质量验收标准;32、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制定钢筋、模板、混凝土专项施工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以及成品保护措施;33、综合结构、建筑、设备和电气图纸,全面考虑装修预埋件以及设备管线的预留预埋,避免事后剔凿;4、模板安装41、用刷脱模剂的槽钢模分仓,槽钢的安装位置须与分仓缝重合,并拉通线校直,检查其标高是否符合要求,确保钢模表面标高即为完成面标高,以方便混凝土浇筑时滚筒施工和机械镘作业;42、靠墙四周,无法支模的部位墙面根据墙上弹出的面层标高水平墨线拉线进行局部找平;5、钢。
7、筋绑扎安装钢筋按分仓设计所分块独立绑扎,块内钢筋为不截断连续绑扎方式,对预留搭接钢筋校正;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确保截面有效高度;6、混凝土拌制61、严格执行同一配合比,保证原材料不变即同产地、同规格和主要性能指标接近、水灰比不变;62、控制好混凝土搅拌时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1520S;63、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运输道路的距离、砂石含水率变化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情况,及时适当地对原施工配合比即水灰比进行微调,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7、混凝土浇筑71、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并检查保护层垫块是否放好,完成对钢筋、管线预留预埋隐蔽工程验收;72、合理安排调度,保证。
8、混凝土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施工冷缝,混凝土运输时间控制在规定时间内,以免坍落度损失过大,而影响混凝土的均一性;加强混凝土进场检验,目测混凝土外观质量,有无泌水离析,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质量;8、混凝土振捣81、混凝土振捣从中间向边缘振动,振点按“梅花形”布点,并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振捣棒移动间距为200MM,对施工缝和预留空洞薄弱环节应充分振动,以确保混凝土密实,对设备基础等钢筋密集的部位不得出现漏振、欠振或过振,并在振捣过程中及时排除泌水;82、掌握好混凝土振捣时间,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显著下沉和大量气泡上冒时即停止,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每个点1520S;。
9、83、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内部微裂缝,对施工缝处等薄弱环节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即当混凝土浇筑后即将凝固时再振捣,掌握好二次振捣的时间间隔为2H;84、控制好混凝土浇筑之间的间歇时间,作到连续而有序的作业;在混凝土振捣中,权利要求书CN103225406A3/4页4不得碰撞各种埋件,不得振捣模板和钢筋;粘在钢筋上的砂浆和混凝土轻轻碰落;9、混凝土平整91、地面水平在混凝土浇筑基本到位时,使用较重的钢辊宽于模板05M以上的钢制长辊于钢模上多次反复滚压,以保证混凝土面水平;滚压作业时,砼工应事先去除钢模上之异物,以免影响地面的平整度;在无法使用钢辊作业的部位,采用长靠尺作出混凝土完成面;混凝土的。
10、水平标高则由水平仪随时检测确认;混凝土平整度控制在5MM范围;92、去除泌水混凝土面水平完成后,使用橡胶管去除多余泌水;10、混凝土机械收面101、待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并赶平后,利用加装圆盘的机械镘进行至少两次的提浆作业,提浆过程中及时进行泌水处理,操作纵横交错进行,以退磨方式为主,避免产生脚印;102、待圆盘施工至一定程度后,取下圆盘进行机械镘抹平及压光作业,操作纵横交错进行,机械镘角度应逐渐加大;103、待混凝土初凝时,根据地坪的实际情况采用机械镘反复紧光,运行时机械镘刀由前向后、左右反复、每趟压搓,反复3遍以上,以获得初步平整光洁的表面效果;机械镘的运转速度和机械镘角度的变化视砼混凝土。
11、地坪的硬化情况作调整;11、混凝土养护111、无缝混凝土地面的实现混凝土养护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加强混凝土地面的保湿养护;112、混凝土尽早养护,以便使混凝土有充足的养护时间;113、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和麻袋,与洒水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方案;114、在混凝土压实抹平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边角接茬严密压实,然后在外覆盖2层麻袋,养护之前和养护过程中都要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115、对混凝土地面宜采用动态养护,即现场监测已浇混凝土块体内温度及应力在各龄期的变化,通过测试的实际数据及时调整养护方案,达到对混凝土地面温控防裂的目的;12、大面积重载耐磨钢筋混凝土地面施工121、混凝土浇筑和振。
12、捣同上述的第7条和第8条;122、撒耐磨材料待混凝土初凝,分段或分仓将2/3规定用量的耐磨材料先撒在边角、阳光暴晒和风口部位,再由前往后依次均匀铺撒于混凝土面层上;混凝土初凝的标准在浇捣混凝土45小时后,目测混凝土表面基本无泌水或用“指压测试法”留下35MM印记;123、粗打磨及抹平(123、1)、待耐磨材料充分润湿后,即进行加装圆盘的机械镘作业,横向、纵向按序打磨各一次,墙、柱边角部位用木抹子搓平;(123、2)、耐磨材料均匀分布于基层混凝土表面并保证地面水平;(123、3)、抹平时间由混凝土面层硬度决定,平均1H打磨1次,机械镘应由前向后,左右反复运行,圆盘每运转1圈机械镘移动约半盘宽度,。
13、若运行时遇凹凸部分,将机械镘在凹凸处前后左右移动即可;权利要求书CN103225406A4/4页5124、补撒耐磨材料(124、1)、待打磨后的耐磨材料硬化至一定阶段时,进行第二次铺撒耐磨材料作业,用量为规定用量的1/3;(124、2)、耐磨材料撒布均匀,重点补撒较湿润的低洼处,并控制表面颜色均匀一致;125、打磨、抹平及磨光(125、1)、待补撒的耐磨材料充分吸收水分后,再进行至少两次加装圆盘的机械镘作业,机械镘作业纵横向交错进行;(125、2)、取下机械镘的圆盘,采用机械镘刀进行压光及抹平工作;(125、3)、根据耐磨面层的硬化情况,不断调整机械镘刀的运转速度和与地面的角度;(125、4)。
14、、采用机械镘刀对耐磨面层进行磨光作业,纵横向交错进行,运行时机械镘刀由前向后、左右反复、每趟压搓,反复3遍以上,以获得初步平整光洁的表面效果;126、表面修饰及养护126、1、镘光机作业后面层仍存在抹纹较凌乱,为消除抹纹最后采用薄钢抹子对面层进行有序、同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126、2、耐磨地坪施工56小时后喷洒养护剂养护,用量为02升/M2;或面覆塑料薄膜防止引起开裂;126、3、耐磨地坪面层施工完成24小时后即拆模,注意不得损伤地坪边缘。权利要求书CN103225406A1/11页6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地面施工工法,特别是涉。
15、及一种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背景技术0002对于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地面混凝土施工中设置永久性伸缩缝、沉降缝和后浇带,存在的缺点是地面施工工期长,地面结构的整体性不强,地面的使用性能不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大大缩短地面施工工期,显著增强地面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地面的使用性能,的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在地面混凝土施工中不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用施工缝将地面按一定尺寸分为若干块,相邻块间隔浇筑,待先浇筑混凝土。
16、经过较大的收缩变形后,再将地面连接浇筑成一个整体。0005本发明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00061、无缝施工设计000711、施工前进行无缝施工设计,无缝施工设计的关键是对跳仓间距的设计,即对采用无缝施工的混凝土地面的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和找平层分别进行跳仓间距的计算,具体方法是运用地基上混凝土板的平均伸缩缝间距计算公式,计算出不留伸缩缝的间距,也就是跳仓施工的跳仓间距00080009式中0010E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0011H混凝土板的厚度;0012CX下层结构的水平阻力系数;0013混凝土线膨胀系数;0014T混凝土综合温差(水化热温差,收缩当量温差,环境温差代数和);0015P混凝土的极限拉。
17、伸;001612、在计算出每层混凝土跳仓间距后,结合实际柱网情况确定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的最终跳仓间距;001713、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时保证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天;0018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001921、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说明书CN103225406A2/11页7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步骤选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使混凝土在满足强度要求、减小水化热温差、减小混凝土收缩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002022、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主要从坍落度、和易性、水灰比、砂率、含气量、坍落度损失和强度方面反。
18、复试验调整,经现场检验后确定混凝土的最终配合比,同时确定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参数及性能指标;002123、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02CM范围内;002224、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低于300KG/M3,其中最低水泥用量不低于220KG/M3,配制防水混凝土时最低水泥用量不低于260KG/M3,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45;002325、单独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时,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预应力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5;002426、当采用矿渣粉作为掺合料时,应采用矿渣粉和粉煤灰复合技术,。
19、混凝土中掺合料总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50,矿渣粉掺量不得大于掺合料总量的50;002527、配制的混凝土除满足抗压强度、抗渗等级常规设计指标外,还考虑满足抗裂性指标要求;有条件时,使用温度应力试验机进行抗裂混凝土配合比的优选;00263、施工技术准备002731、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约定和施工规范要求,明确混凝土的质量验收标准;002832、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制定钢筋、模板、混凝土专项施工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以及成品保护措施;002933、综合结构、建筑、设备和电气图纸,全面考虑装修预埋件以及设备管线的预留预埋,避免事后剔凿;00304、模板安装003141、用刷脱模剂的槽钢模分仓,槽钢的安。
20、装位置须与分仓缝重合,并拉通线校直,检查其标高是否符合要求,确保钢模表面标高即为完成面标高,以方便混凝土浇筑时滚筒施工和机械镘作业;003242、靠墙四周,无法支模的部位墙面根据墙上弹出的面层标高水平墨线拉线进行局部找平;00335、钢筋绑扎安装0034钢筋按分仓设计所分块独立绑扎,块内钢筋为不截断连续绑扎方式,对预留搭接钢筋校正;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确保截面有效高度;00356、混凝土拌制003661、严格执行同一配合比,保证原材料不变即同产地、同规格和主要性能指标接近、水灰比不变;003762、控制好混凝土搅拌时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1520S;003863、混凝土搅拌站根据。
21、气温条件、运输时间、运输道路的距离、砂石含水率变化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情况,及时适当地对原施工配合比即水灰比进行微调,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00397、混凝土浇筑说明书CN103225406A3/11页8004071、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并检查保护层垫块是否放好,完成对钢筋、管线预留预埋隐蔽工程验收;004172、合理安排调度,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施工冷缝,混凝土运输时间控制在规定时间内,以免坍落度损失过大,而影响混凝土的均一性;加强混凝土进场检验,目测混凝土外观质量,有无泌水离析,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质量;00428、混凝土振捣004381、混凝土振捣从中间向边缘振动,振点按“梅。
22、花形”布点,并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振捣棒移动间距为200MM,对施工缝和预留空洞薄弱环节应充分振动,以确保混凝土密实,对设备基础等钢筋密集的部位不得出现漏振、欠振或过振,并在振捣过程中及时排除泌水;004482、掌握好混凝土振捣时间,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显著下沉和大量气泡上冒时即停止,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每个点1520S;004583、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内部微裂缝,对施工缝处等薄弱环节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即当混凝土浇筑后即将凝固时再振捣,掌握好二次振捣的时间间隔为2H;004684、控制好混凝土浇筑之间的间歇时间,作到连续而有序的作业;在混凝土振。
23、捣中,不得碰撞各种埋件,不得振捣模板和钢筋;粘在钢筋上的砂浆和混凝土轻轻碰落;00479、混凝土平整004891、地面水平在混凝土浇筑基本到位时,使用较重的钢辊宽于模板05M以上的钢制长辊于钢模上多次反复滚压,以保证混凝土面水平;滚压作业时,砼工应事先去除钢模上之异物,以免影响地面的平整度;在无法使用钢辊作业的部位,采用长靠尺作出混凝土完成面;混凝土的水平标高则由水平仪随时检测确认;混凝土平整度控制在5MM范围;004992、去除泌水混凝土面水平完成后,使用橡胶管去除多余泌水;005010、混凝土机械收面0051101、待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并赶平后,利用加装圆盘的机械镘进行至少两次的提浆作业。
24、,提浆过程中及时进行泌水处理,操作纵横交错进行,以退磨方式为主,避免产生脚印;0052102、待圆盘施工至一定程度后,取下圆盘进行机械镘抹平及压光作业,操作纵横交错进行,机械镘角度应逐渐加大;0053103、待混凝土初凝时,根据地坪的实际情况采用机械镘反复紧光,运行时机械镘刀由前向后、左右反复、每趟压搓,反复3遍以上,以获得初步平整光洁的表面效果;机械镘的运转速度和机械镘角度的变化视砼混凝土地坪的硬化情况作调整;005411、混凝土养护0055111、无缝混凝土地面的实现混凝土养护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加强混凝土地面的保湿养护;0056112、混凝土尽早养护,以便使混凝土有充足的养护时间;005。
25、7113、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和麻袋,与洒水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方案;0058114、在混凝土压实抹平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边角接茬严密压实,然后在外覆盖2层麻袋,养护之前和养护过程中都要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0059115、对混凝土地面宜采用动态养护,即现场监测已浇混凝土块体内温度及应说明书CN103225406A4/11页9力在各龄期的变化,通过测试的实际数据及时调整养护方案,达到对混凝土地面温控防裂的目的;006012、大面积重载耐磨钢筋混凝土地面施工0061121、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同上述的第7条和第8条;0062122、撒耐磨材料0063待混凝土初凝,分段或分仓将2/3规定用量。
26、的耐磨材料先撒在边角、阳光暴晒和风口部位,再由前往后依次均匀铺撒于混凝土面层上;混凝土初凝的标准在浇捣混凝土45小时后,目测混凝土表面基本无泌水或用“指压测试法”留下35MM印记;0064123、粗打磨及抹平0065(123、1)、待耐磨材料充分润湿后,即进行加装圆盘的机械镘作业,横向、纵向按序打磨各一次,墙、柱边角部位用木抹子搓平;0066(123、2)、耐磨材料均匀分布于基层混凝土表面并保证地面水平;0067(123、3)、抹平时间由混凝土面层硬度决定,平均1H打磨1次,机械镘应由前向后,左右反复运行,圆盘每运转1圈机械镘移动约半盘宽度,若运行时遇凹凸部分,将机械镘在凹凸处前后左右移动即可。
27、;0068124、补撒耐磨材料0069(124、1)、待打磨后的耐磨材料硬化至一定阶段时,进行第二次铺撒耐磨材料作业,用量为规定用量的1/3;0070(124、2)、耐磨材料撒布均匀,重点补撒较湿润的低洼处,并控制表面颜色均匀一致;0071125、打磨、抹平及磨光0072(125、1)、待补撒的耐磨材料充分吸收水分后,再进行至少两次加装圆盘的机械镘作业,机械镘作业纵横向交错进行;0073(125、2)、取下机械镘的圆盘,采用机械镘刀进行压光及抹平工作;0074(125、3)、根据耐磨面层的硬化情况,不断调整机械镘刀的运转速度和与地面的角度;0075(125、4)、采用机械镘刀对耐磨面层进行磨光。
28、作业,纵横向交错进行,运行时机械镘刀由前向后、左右反复、每趟压搓,反复3遍以上,以获得初步平整光洁的表面效果;0076126、表面修饰及养护0077126、1、镘光机作业后面层仍存在抹纹较凌乱,为消除抹纹最后采用薄钢抹子对面层进行有序、同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0078126、2、耐磨地坪施工56小时后喷洒养护剂养护,用量为02升/M2;或面覆塑料薄膜防止引起开裂;0079126、3、耐磨地坪面层施工完成24小时后即拆模,注意不得损伤地坪边缘。008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相比,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具有以下。
29、特点00811、施工缝间距、分块尺寸远远大于目前有关规范在钢筋混凝土地面施工中分仓设缝要求。00822、地面施工中取消了永久性伸缩缝、沉降缝和后浇带,采用分块跳仓浇筑方式,可说明书CN103225406A5/11页10以大大缩短地面施工工期。00833、混凝土配制中采用“双掺技术”,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而且利用了废料、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00844、在混凝土中加入合成纤维,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添加合成纤维的混凝土由于纤维的乱向分布于混凝土中,可作为抗裂钢丝的替代,比普通混凝土的抗拉抗折性能有较大提高,大大减少混凝土的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混凝。
30、土的抗裂性,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00855、混凝土耐磨地面是待混凝土初凝(混凝土初凝的标准一般在浇捣混凝土45小时后,目测混凝土表面基本无泌水或用“指压测试法”留下35MM印记),分段(仓)将规定用量的耐磨材料均匀铺撒于混凝土面层上,通过打磨、抹平及磨光实现的。00866、综合考虑设计、材料、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提高了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00877、施工工艺简单,无需特殊的技术措施,选用常规建筑材料及机具设备,易于推广运用。0088本发明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大面积楼地面的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找平层的施工,特别适用于对楼面、地面使用性能要求高的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
31、筑等工程,同时还适用于工厂厂房、物流中心、仓库、高交通量的车库、停车场等有较重荷载和耐磨等特殊要求的地面。0089综上所述,本发明突破规范要求,大大缩短地面施工工期,显著增强地面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地面的使用性能,该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推广和应用该项技术有利于提高国内钢筋混凝土楼地面的施工水平。附图说明0090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0091图2是本发明的钢筋砼基层支模大样图。具体实施方式0092正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说明。0093参见图1,本发明的工艺原理是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工法是在传统的留置后浇带和伸缩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施工技术,指在地面混凝。
32、土施工中不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用施工缝将地面按一定尺寸分为若干块,相邻块间隔浇筑,待先浇筑混凝土经过较大的收缩变形后,再将地面连接浇筑成一个整体。这种跳仓浇筑采用了短距离释放应力的办法应对较大的收缩,待混凝土经过早期较大的温差和收缩后(710天),各仓浇筑连接成整体,应对以后较小的收缩。即“先放后抗,抗放兼施,以抗为主”的辩证控制原则。0094本发明的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0095具体施工步骤如下00961、无缝施工设计009711、施工前进行无缝施工设计,无缝施工设计的关键是对跳仓间距的设计,即说明书CN103225406A106/11页11对采用无缝施工的混凝土地面的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和。
33、找平层分别进行跳仓间距的计算,具体方法是运用地基上混凝土板的平均伸缩缝间距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引自王铁梦著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第165页,计算出不留伸缩缝的间距,也就是跳仓施工的跳仓间距00980099式中0100E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0101H混凝土板的厚度;0102CX下层结构的水平阻力系数;0103混凝土线膨胀系数;0104T混凝土综合温差(水化热温差,收缩当量温差,环境温差代数和);0105P混凝土的极限拉伸;010612、在计算出每层混凝土跳仓间距后,结合实际柱网情况确定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的最终跳仓间距;010713、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时保证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
34、少于7天;0108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010921、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步骤选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使混凝土在满足强度要求、减小水化热温差、减小混凝土收缩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011022、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主要从坍落度、和易性、水灰比、砂率、含气量、坍落度损失和强度方面反复试验调整,经现场检验后确定混凝土的最终配合比,同时确定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参数及性能指标;011123、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02CM范围内;011224、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低于300KG/M3,其中最低水泥用量不低于220。
35、KG/M3,配制防水混凝土时最低水泥用量不低于260KG/M3,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45;011325、单独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时,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预应力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5;011426、当采用矿渣粉作为掺合料时,应采用矿渣粉和粉煤灰复合技术,混凝土中掺合料总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50,矿渣粉掺量不得大于掺合料总量的50;011527、配制的混凝土除满足抗压强度、抗渗等级常规设计指标外,还考虑满足抗裂性指标要求;有条件时,使用温度应力试验机进行抗裂混凝土配合比的优选;0。
36、1163、施工技术准备011731、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约定和施工规范要求,明确混凝土的质量验收标准;011832、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制定钢筋、模板、混凝土专项施工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以及成品保护措施;011933、综合结构、建筑、设备和电气图纸,全面考虑装修预埋件以及设备管线的预说明书CN103225406A117/11页12留预埋,避免事后剔凿;01204、模板安装012141、用刷脱模剂的槽钢模分仓,槽钢的安装位置须与分仓缝重合,并拉通线校直,检查其标高是否符合要求,确保钢模表面标高即为完成面标高,以方便混凝土浇筑时滚筒施工和机械镘作业;012242、参见图2,靠墙四周,无法支模的部位墙。
37、面根据墙上弹出的面层标高水平墨线拉线进行局部找平;01235、钢筋绑扎安装0124钢筋按分仓设计所分块独立绑扎,块内钢筋为不截断连续绑扎方式,对预留搭接钢筋校正;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确保截面有效高度;01256、混凝土拌制012661、严格执行同一配合比,保证原材料不变即同产地、同规格和主要性能指标接近、水灰比不变;012762、控制好混凝土搅拌时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1520S;012863、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运输道路的距离、砂石含水率变化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情况,及时适当地对原施工配合比即水灰比进行微调,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01297、混凝土浇筑013071、。
38、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并检查保护层垫块是否放好,完成对钢筋、管线预留预埋隐蔽工程验收;013172、合理安排调度,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施工冷缝,混凝土运输时间控制在规定时间内,以免坍落度损失过大,而影响混凝土的均一性;加强混凝土进场检验,目测混凝土外观质量,有无泌水离析,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质量;01328、混凝土振捣013381、混凝土振捣从中间向边缘振动,振点按“梅花形”布点,并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振捣棒移动间距为200MM,对施工缝和预留空洞薄弱环节应充分振动,以确保混凝土密实,对设备基础等钢筋密集的部位不得出现漏振、欠振或过振,并在振捣过程中及时排除泌水;0。
39、13482、掌握好混凝土振捣时间,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显著下沉和大量气泡上冒时即停止,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每个点1520S;013583、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内部微裂缝,对施工缝处等薄弱环节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即当混凝土浇筑后即将凝固时再振捣,掌握好二次振捣的时间间隔为2H;013684、控制好混凝土浇筑之间的间歇时间,作到连续而有序的作业;在混凝土振捣中,不得碰撞各种埋件,不得振捣模板和钢筋;粘在钢筋上的砂浆和混凝土轻轻碰落;01379、混凝土平整013891、地面水平在混凝土浇筑基本到位时,使用较重的钢辊宽于模板05M以上的钢制长辊于钢模上多次反复滚压,以保。
40、证混凝土面水平;滚压作业时,砼工应事先去除钢模上之异物,以免影响地面的平整度;在无法使用钢辊作业的部位,采用长靠尺作出混凝土完成面;混凝土的水平标高则由水平仪随时检测确认;混凝土平整度控制在5MM范围;说明书CN103225406A128/11页13013992、去除泌水混凝土面水平完成后,使用橡胶管去除多余泌水;014010、混凝土机械收面0141101、待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并赶平后,利用加装圆盘的机械镘进行至少两次的提浆作业,提浆过程中及时进行泌水处理,操作纵横交错进行,以退磨方式为主,避免产生脚印;0142102、待圆盘施工至一定程度后,取下圆盘进行机械镘抹平及压光作业,操作纵横交错进。
41、行,机械镘角度应逐渐加大;0143103、待混凝土初凝时,根据地坪的实际情况采用机械镘反复紧光,运行时机械镘刀由前向后、左右反复、每趟压搓,反复3遍以上,以获得初步平整光洁的表面效果;机械镘的运转速度和机械镘角度的变化视砼混凝土地坪的硬化情况作调整;014411、混凝土养护0145111、无缝混凝土地面的实现混凝土养护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加强混凝土地面的保湿养护;0146112、混凝土尽早养护,以便使混凝土有充足的养护时间;0147113、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和麻袋,与洒水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方案;0148114、在混凝土压实抹平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边角接茬严密压实,然后在外覆盖2层麻袋,养护之前和。
42、养护过程中都要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0149115、对混凝土地面宜采用动态养护,即现场监测已浇混凝土块体内温度及应力在各龄期的变化,通过测试的实际数据及时调整养护方案,达到对混凝土地面温控防裂的目的;015012、大面积重载耐磨钢筋混凝土地面施工0151121、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同上述的第7条和第8条;0152122、撒耐磨材料0153待混凝土初凝,分段或分仓将2/3规定用量的耐磨材料先撒在边角、阳光暴晒和风口部位,再由前往后依次均匀铺撒于混凝土面层上;混凝土初凝的标准在浇捣混凝土45小时后,目测混凝土表面基本无泌水或用“指压测试法”留下35MM印记;0154123、粗打磨及抹平。
43、0155(123、1)、待耐磨材料充分润湿后,即进行加装圆盘的机械镘作业,横向、纵向按序打磨各一次,墙、柱边角部位用木抹子搓平;0156(123、2)、耐磨材料均匀分布于基层混凝土表面并保证地面水平;0157(123、3)、抹平时间由混凝土面层硬度决定,平均1H打磨1次,机械镘应由前向后,左右反复运行,圆盘每运转1圈机械镘移动约半盘宽度,若运行时遇凹凸部分,将机械镘在凹凸处前后左右移动即可;0158124、补撒耐磨材料0159(124、1)、待打磨后的耐磨材料硬化至一定阶段时,进行第二次铺撒耐磨材料作业,用量为规定用量的1/3;0160(124、2)、耐磨材料撒布均匀,重点补撒较湿润的低洼处,。
44、并控制表面颜色均匀一致;0161125、打磨、抹平及磨光说明书CN103225406A139/11页140162(125、1)、待补撒的耐磨材料充分吸收水分后,再进行至少两次加装圆盘的机械镘作业,机械镘作业纵横向交错进行;0163(125、2)、取下机械镘的圆盘,采用机械镘刀进行压光及抹平工作;0164(125、3)、根据耐磨面层的硬化情况,不断调整机械镘刀的运转速度和与地面的角度;0165(125、4)、采用机械镘刀对耐磨面层进行磨光作业,纵横向交错进行,运行时机械镘刀由前向后、左右反复、每趟压搓,反复3遍以上,以获得初步平整光洁的表面效果;0166126、表面修饰及养护0167126、1、。
45、镘光机作业后面层仍存在抹纹较凌乱,为消除抹纹最后采用薄钢抹子对面层进行有序、同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0168126、2、耐磨地坪施工56小时后喷洒养护剂养护,用量为02升/M2;或面覆塑料薄膜防止引起开裂;0169126、3、耐磨地坪面层施工完成24小时后即拆模,注意不得损伤地坪边缘。0170本工法采用的主要材料见表61。0171表61主要材料表01720173本工法采用的主要设备见表62。0174表62主要设备表说明书CN103225406A1410/11页150175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及要求震动棒ZN50平板振动机ZF5510机械镘HM66型,镘刀三片,镘刀调整角度015切断机GQ50。
46、调直机GT4/8弯曲机GW40水准仪DSZ30176本工法质量标准0177本工法除严格遵循以下标准和规范外,还应执行项目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的文件及要求017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017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018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018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018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0183质量控制措施01841、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及钢筋定位的准确性,宜采用制作的钢筋马凳或定型生产的纤维砂浆块。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马凳或保护层垫块的位。
47、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应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保护层厚度尺寸的施工质量保证率。构件底面的垫块应至少1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01852、根据设计跳仓间距,分块跳仓施工,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01863、入式振捣棒需变换其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放在拌和物内平拖。泵送下料口应及时移动,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和物将其推向远处。01874、混凝土层除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板振捣器振捣外,还应采用辊筒来回碾压提浆、机械镘整平。01885、在炎热气候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
48、局部气温不应超过40。应尽可能安排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速混凝土的内部温升。01896、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抹面压平工序中,严禁向混凝土表面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01907、现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在整个潮湿养护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温说明书CN103225406A1511/11页16度与气温的差别及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速率。0191本发明的效益分析如下01921、社会效益0193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无缝地面工程的实施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不仅能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而且对改善地面结构性能,提高地面。
49、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多层面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技术的实施,能够提升国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楼地面的施工水平。01942、经济效益019521可显著缩短地面施工工期,减少管理费用,降低工程造价。019622由于跳仓分块的尺寸远远大于现行有关规范的分仓设缝要求,采用钢模可降低模板用量,施工方便快捷,仅需租赁费用及安装费用,节约了周转材料费用及人工费和机械费。019723施工简便,无常规后浇带困难的打毛清理工作,节约人工。019824适量添加粉煤灰,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成本。0199本工法的工程应用实例02001、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0201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工程展厅重载耐磨地面总面积为40000M2,地面构造从上至下依次为(1)5厚混凝土加非金属骨料,随打随磨光;(2)95厚C25细石混凝土(内掺合成纤维),4双向150钢筋;(3)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我单位采用本工法,槽钢支模,机械提将、抹平压光,施工简单快捷,不仅高效的完成了施工任务,还在地坪平整度、洁净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赢得了业主、监理、质监等单位和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经现场观测,展厅地面无可见裂缝,裂缝控制取得了成功。节约切缝及打胶人工及材料费用约407万元。02022、百力轮胎厂房0203温州百力轮胎厂房工程炼胶车间地面为144M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