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65035.3 (22)申请日 2017.06.28 (73)专利权人 严跃华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南 岭桂芳园16-C1101 (72)发明人 严跃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韦恩肯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4375 代理人 黄昌平 (51)Int.Cl. A01B 77/00(2006.01) A01G 17/00(2006.01) G05D 27/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 (5。
2、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香种苗培植土壤 改良及湿温调控器, 属于沉香种植技术领域。 其 包括调控器主体和探测装置, 探测装置包括设置 在调控器主体下方的长直圆筒以及设置在长直 圆筒内的传感器, 长直圆筒的上方筒壁封闭而中 部和下部筒壁上均设有通孔, 传感器包括温度传 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调控装置主体内设有水箱、 混合箱以及多个营养液储箱, 调控装置主体上还 设有喷洒头, 混合箱通过水泵与喷洒头连接, 水 箱还连接有延伸至长直圆筒内的泄水管, 管路及 泄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调控装置主体内还设有 控制单元, 调控器主体上还设有通向长直圆筒内 的取样通道。 本新型能够简单有效的监控土壤的 。
3、养分及温湿度情况, 并对土壤状况进行自动调 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895160 U 2018.01.19 CN 206895160 U 1.一种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调控器主体和探测装 置, 所述探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调控器主体下方的长直圆筒以及设置在长直圆筒内的传感 器, 所述长直圆筒的上方筒壁封闭而中部和下部筒壁上均设有通孔, 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 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调控装置主体内设有水箱、 混合箱以及多个营养液储箱, 所述水 箱内设有加热器, 所述水箱设有连接外部水管的接口, 所述水箱和多个营养液储箱均通过 管路与所述混。
4、合箱连接, 所述调控装置主体上还设有喷洒头, 所述混合箱通过水泵与所述 喷洒头连接, 所述水箱还连接有延伸至所述长直圆筒内的泄水管, 所述管路及泄水管上均 设有电磁阀, 所述调控装置主体内还设有控制单元, 所述传感器、 加热器、 电磁阀和水泵均 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连接, 所述调控器主体上还设有通向长直圆筒内的取样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直 圆筒为聚乙烯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控 装置主体内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无线通信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香种苗培植土。
5、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直 圆筒的长度不小于50厘米。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895160 U 2 一种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香种植技术领域, 特别是指一种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 调控器。 背景技术 0002 沉香是一种生长于热带地区的乔本植物, 其能够分泌出含有特殊香味的树脂, 因 而是一种名贵中药。 0003 目前, 随着人们对沉香的需求越来越大, 野生沉香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 要, 因此, 目前的市售沉香大都是人工种植的品种。 在沉香种植过程中, 沉香种苗的栽培至 关重要, 但是, 目前。
6、对沉香种苗的栽培方式还比较原始, 尤其缺乏有效地土壤养分及温湿度 调节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 器, 其能够简单有效的监控土壤的养分及温湿度情况, 并对土壤状况进行自动调节。 0005 基于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 其包括调控器主体和探测装置, 探测 装置包括设置在调控器主体下方的长直圆筒以及设置在长直圆筒内的传感器, 长直圆筒的 上方筒壁封闭而中部和下部筒壁上均设有通孔, 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调 控装置主体内设有水箱、 混合箱以及多个。
7、营养液储箱, 水箱内设有加热器, 水箱设有连接外 部水管的接口, 水箱和多个营养液储箱均通过管路与混合箱连接, 调控装置主体上还设有 喷洒头, 混合箱通过水泵与喷洒头连接, 水箱还连接有延伸至长直圆筒内的泄水管, 管路及 泄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调控装置主体内还设有控制单元, 传感器、 加热器、 电磁阀和水泵 均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 调控器主体上还设有通向长直圆筒内的取样通道。 0007 可选的, 长直圆筒为聚乙烯材质。 0008 可选的, 调控装置主体内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相连的无线通信模块。 0009 可选的, 长直圆筒的长度不小于50厘米。 0010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
8、果在于: 0011 1、 本实用新型通过探测装置可以实时探测土壤的温湿状况, 并可以通过取样通道 方便的监控土壤的养分情况。 0012 2、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箱、 混合箱以及多个营养液储箱可以自行配置营养液, 并通 过喷洒头对沉香种苗进行营养液喷洒。 0013 3、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水箱内的加热器对水温进行调节, 使水温维持在合适的温 度, 从而促进种苗的生长。 0014 4、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长直圆筒从水箱中直接向地下灌注温水, 从而快速调节土 壤温度。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895160 U 3 0015 总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够简单有效地监控土。
9、壤的养分及温湿度 情况, 并对土壤状况进行自动调节, 改善并保障沉香种苗的生长环境, 促进沉香种苗健康生 长, 极大地改进了沉香种苗的培植技术, 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重要改进。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的一种结构示意 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0、中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的一种结构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 并 参照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 一种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 其包括调控器主体1和探测装置, 探测 装置包括设置在调控器主体下方的长直圆筒2以及设置在长直圆筒2内的传感器, 长直圆筒 2的上方筒壁封闭而中部和下部筒壁上均设有通孔21, 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 器, 调控装置主体1内设有水箱、 混合箱以及多个营养液储箱, 水箱内设有加热器, 水箱设有 连接外部水管的接口, 水箱和多个营养液储箱均通过管路。
11、与混合箱连接, 调控装置主体上 还设有喷洒头11, 混合箱通过水泵与喷洒头11连接, 水箱还连接有延伸至长直圆筒内的泄 水管, 管路及泄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调控装置主体1内还设有控制单元, 传感器、 加热器、 电磁阀和水泵均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 调控器主体上还设有通向长直圆筒2内的取样通道。 0021 使用时, 先在沉香种苗的附近地面上钻孔, 然后将本实施例调控器的长直圆筒插 在孔中便可完成对本装置的布置。 布置后, 长直圆筒内的传感器会实时监测土壤的温湿情 况, 此外, 通过调控器主体上的取样通道, 还可以使用长柄取样匙方便地从孔中捡取土壤样 本以进行养分分析。 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 本实。
12、施例装置可以自行调配营养液以对沉香种 苗进行喷洒, 此外, 当土壤温度过低时, 还可通过直接向地孔中注入温水的方式改善土壤温 度, 当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 注水的温度不能过于超出土壤温度, 以防伤害沉香种 苗。 0022 可选的, 长直圆筒为聚乙烯材质。 该材质无毒无害并且耐腐蚀, 不会对沉香种苗的 生长造成有害影响。 0023 可选的, 调控装置主体内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相连的无线通信模块。 无线模块可以 将土壤状况及时发送给种植者, 便于种植者对土壤状态的监控。 0024 可选的, 长直圆筒的长度不小于50厘米。 长直圆筒越长越有利于监测到土壤深层 的真是状况, 此外, 上述实施例将。
13、长直圆筒的上部筒壁设置成封闭形式也是为了放置筒内 空间与外界连通, 造成筒内温度和湿度失实。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895160 U 4 0025 总之, 本沉香种苗培植土壤改良及湿温调控器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够简单有效 地监控土壤的养分及温湿度情况, 并对土壤状况进行自动调节, 改善并保障沉香种苗的生 长环境, 促进沉香种苗健康生长, 极大地改进了沉香种苗的培植技术, 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 重要改进。 0026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 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 并 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 以上 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 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 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 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因此,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省略、 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89516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895160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89516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