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瓜落蔓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黄瓜落蔓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90229.7 (22)申请日 2016.11.01 (73)专利权人 云南维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50026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金龙街 道轩家社区宋家河6居民小组 (72)发明人 韩维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51)Int.Cl. A01G 9/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黄瓜落蔓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瓜落蔓器, 包括卷 绳筒及 “” 型支架,。
2、 卷绳筒包括卷绳筒本体和圆 盘形挡板, 卷绳筒本体上绕有提升绳, 提升绳上 连接三角形提升架;“” 型支架一侧设置有长条 形支撑杆, 与长条形支撑杆相同的一侧在圆盘形 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圆轮, 长条形支撑杆的下端设 置有第二圆轮, 第二圆轮上设置摇手, 第一圆轮、 第二圆轮之间绕有皮带, 第二圆轮上设置有圆轮 通孔, 长条形支撑杆上设置长条通孔, 固定销同 时穿过圆轮通孔和长条通孔将第二圆轮的位置 锁住。 本实用新型的黄瓜落蔓器省去了繁重的人 工劳作, 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日常使用中 可根据黄瓜的采光需要随时落蔓, 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506941。
3、 U 2017.09.22 CN 206506941 U 1.一种黄瓜落蔓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卷绳筒以及与所述卷绳筒两端活动连接的 “” 型支架, 所述卷绳筒包括卷绳筒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卷绳筒本体两端的圆盘形挡板, 所述 卷绳筒本体上以螺旋的方式绕有使得所述卷绳筒在所述 “” 型支架上旋转的提升绳, 所述 提升绳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固定黄瓜蔓的三角形提升架; 所述 “” 型支架一侧设置有长条 形支撑杆, 所述长条形支撑杆与所述卷绳筒本体垂直设置, 与所述长条形支撑杆相同的一 侧位于所述长条形支撑杆的上端在所述圆盘形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圆轮, 所述长条形支撑杆 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轮配合的第二。
4、圆轮, 所述第二圆轮通过摇手与所述长条形支撑 杆连接, 所述摇手能在所述长条形支撑杆上转动, 所述第一圆轮、 第二圆轮之间绕有皮带, 所述第二圆轮上设置有圆轮通孔, 所述长条形支撑杆上位于所述第二圆轮位置处设置与所 述圆轮通孔配合的长条通孔, 固定销同时穿过所述圆轮通孔和长条通孔将所述第二圆轮的 位置锁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瓜落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绳筒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 所述提升绳的螺旋型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瓜落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盘形挡板大于所述卷绳筒本 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瓜落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 “” 型支架的中部位置处设置 有。
5、挂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瓜落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绳为非弹性塑料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瓜落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角形提升架由木质材料制 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瓜落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 “” 型支架由金属材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06941 U 2 一种黄瓜落蔓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瓜种植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黄瓜落蔓器。 背景技术 0002 大棚蔬菜的种植中, 蔓类蔬菜的种植有一项不可或缺的工序落蔓, 适时落蔓, 降低植株的高度, 是实现温室蔓类蔬菜高产、 高效、 优质栽培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
6、 一般大 棚黄瓜每年需五次落蔓, 落蔓方式主要是人工落蔓和半自动落蔓。 0003 人工落蔓劳动强度最大、 最繁琐, 用工最多, 非常费工、 费时、 费力。 据统计: 每年因 人工落蔓所产生的工时费以及人工落蔓操作时发生的断苗、 歇蔓而影结瓜采瓜的综合损 失, 不但直接影响到大棚黄瓜种植的经济效益, 而且增大了管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省时省工节约成 本的黄瓜落蔓器。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 一种黄瓜落蔓器, 包括卷绳筒以及 与所述卷绳筒两端活动连接的 “” 型支架, 所述卷绳筒包括卷绳筒本体以。
7、及设置于所述卷 绳筒本体两端的圆盘形挡板, 所述卷绳筒本体上以螺旋的方式绕有使得所述卷绳筒在所述 “” 型支架上旋转的提升绳, 所述提升绳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固定黄瓜蔓的三角形提升 架; 所述 “” 型支架一侧设置有长条形支撑杆, 所述长条形支撑杆与所述卷绳筒本体垂直 设置, 与所述长条形支撑杆相同的一侧位于所述长条形支撑杆的上端在所述圆盘形挡板上 设置有第一圆轮, 所述长条形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轮配合的第二圆轮, 所述 第二圆轮通过摇手与所述长条形支撑杆连接, 所述摇手能在所述长条形支撑杆上转动, 所 述第一圆轮、 第二圆轮之间绕有皮带, 所述第二圆轮上设置有圆轮通孔, 所述长条形支。
8、撑杆 上位于所述第二圆轮位置处设置与所述圆轮通孔配合的长条通孔, 固定销同时穿过所述圆 轮通孔和长条通孔将所述第二圆轮的位置锁住。 0006 优选地, 所述卷绳筒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所述提升绳的螺旋型沟槽。 0007 优选地, 所述圆盘形挡板大于所述卷绳筒本体。 0008 优选地, 所述 “” 型支架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挂钩。 0009 优选地, 所述提升绳为非弹性塑料绳。 0010 优选地, 所述三角形提升架由木质材料制成。 0011 优选地, 所述 “” 型支架由金属材料制成。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 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繁重的人工劳作, 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
9、力, 在日常使用中可根 据黄瓜的采光需要随时落蔓, 非常方便。 0014 在提升绳的自由端连接的用于固定黄瓜蔓的三角形提升架, 可以很好保护护黄瓜 秧不会受伤, 能使叶片均匀分布, 保持合理位置, 维持最佳叶片系数, 提高光合效率, 从而可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506941 U 3 以使生长势加强, 结瓜期延长。 001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简单, 制造成本低, 可以多年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黄瓜落蔓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8 图3为卷绳筒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
10、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此 外, 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 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 请参照图1图2, 本实用新型的黄瓜落蔓器, 包括卷绳筒以及与该卷绳筒两端活动 连接的 “” 型支架1,“” 型支架1由金属材料制成。 卷绳筒包括卷绳筒本体3以及设置于卷 绳筒本体两端的圆盘形挡板2, 圆盘形挡板2大于卷绳筒本体3。 卷绳筒本体3上以螺旋的方 式绕有使得该卷绳筒在 “” 型支架1上转动的提升绳4, 提升绳4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固定 黄瓜蔓的三角。
11、形提升架5, 三角形提升架5由木质材料制成, 提升绳4为非弹性塑料绳。 0021 在 “” 型支架1一侧设置有长条形支撑杆6, 长条形支撑杆6与卷绳筒本体3垂直设 置, 与长条形支撑杆6相同的一侧位于长条形支撑杆6的上端在圆盘形挡板2上设置有第一 圆轮7, 在长条形支撑杆6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圆轮7 配合的第二圆轮8, 第二圆轮8通过摇 手10与长条形支撑杆6连接, 摇手10能在长条形支撑杆6上转动。 0022 第一圆轮7、 第二圆轮8之间绕有皮带9, 第二圆轮8上设置有圆轮通孔12, 长条形支 撑杆6上位于第二圆轮8位置处设置与圆轮通孔12配合的长条通孔13, 固定销11同时穿过圆 轮通孔12。
12、和长条通孔13将第二圆轮8的位置锁住。 0023 结合图3, 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佳方案, 在卷绳筒本体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提升绳4的 螺旋型沟槽14, 在 “” 型支架1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挂钩15。 0024 使用过程中, 将长条形支撑杆6固定在地面上支撑整个结构, 如果条件适合, 将挂 钩15挂在黄瓜种植大棚的顶端。 需要落蔓的时候, 将黄瓜黄瓜蔓固定在三角形提升架5上, 转动摇手10, 使得第二圆轮8通过皮带带动第一圆轮7 旋转从而带动卷绳筒本体3旋转, 从 而使得三角形提升架5上升或下降, 将黄瓜蔓提升或下落到适合的位置后, 将固定销11同时 插入圆轮通孔12和长条通孔13将第二圆轮8的位置。
13、锁住, 实现对黄瓜的落蔓。 0025 上述的黄瓜落蔓器省去了繁重的人工劳作, 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日常使用 中可根据黄瓜的采光需要随时落蔓, 非常方便。 0026 在提升绳的自由端连接的用于固定黄瓜蔓的三角形提升架, 可以很好保护护黄瓜 秧不会受伤, 能使叶片均匀分布, 保持合理位置, 维持最佳叶片系数, 提高光合效率, 从而可 以使生长势加强, 结瓜期延长。 0027 同时还结构简单, 操作简单, 制造成本低, 可以多年重复使用。 0028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506941 U 4 述的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 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50694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6506941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6506941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6506941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