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及其压饼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及其压饼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03963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4.09 CN 103039638 B (21)申请号 201310009205.1 (22)申请日 2013.01.11 A23F 3/06(2006.01) A23P 1/12(2006.01) (73)专利权人 林清矫 地址 362400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参内圆潭 工业区 (72)发明人 林清矫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代理人 洪渊源 (54) 发明名称 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及其压饼方法 (57) 摘要 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及其压饼方法, 该茶 叶压饼机包括主架体和控制该压。
2、饼机运行的控制 装置, 该主架体上设有循环转动的闭合的第一链 条以及驱动该第一链条转动的驱动机构 ; 该主架 体上设有进料工位、 压茶工位以及卸料工位, 该第 一链条上固定设有至少一组的用于压制茶叶的模 具, 每一组模具包括三个的且位置对应该三个工 位的模具, 且每一组模具中相邻的两个模具之间 的行程相等。通过该压饼机以及茶叶压饼方法所 制得的茶叶的品质不亚于手工制作的茶叶品质, 且它能够自动地连续地进行茶叶的生产, 有效地 降低了人力投入量、 生产劳动量以及劳动强度, 生 产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 另外, 该压饼机结构简 单, 故障率低, 设备价格较低, 适用于普通厂商使 用。 (51)In。
3、t.Cl. 审查员 姚宇博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039638 B CN 103039638 B 1/2 页 2 1. 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 包括主架体和控制该压饼机运行的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架体上设有循环转动的闭合的第一链条以及驱动该第一链条转动的驱动机构 ; 该主架体上依次设有进料工位、 压茶工位以及卸料工位, 该第一链条上固定设有至少 一组的用于压制茶叶的模具, 每一组模具包括三个模具, 三个该模具的位置对应上述三个 工。
4、位, 且每一组模具中相邻的两个模具之间的行程相等 ; 每一个该模具包括顶部敞口的壳体以及一上下移动的下模芯, 下模芯装配于该壳体 内, 且该下模芯固定装配有推杆, 该推杆贯穿该壳体底部 ; 该进料工位设有用于推动辅助该 下模芯复位的复位机构 ; 该压茶工位设有上模芯, 该上模芯顶部固定连接有压茶气 / 油缸, 该上模芯和该下模 芯之间形成置茶腔, 该模具的侧壁设有连通该置茶腔的第一通孔, 该下模芯顶面设有进气 槽, 该第一通孔连通该进气槽, 该下模芯设有装配于该进气槽的防塞盖, 该防塞盖与该下模 芯连接的表面设有若干出气沟槽, 该压茶工位还装配有为该第一通孔供应热气的供气机 构 ; 压茶工位装。
5、配有用于检测模具的位置的检测器, 该检测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 卸料工位装配有卸料气 / 油缸, 该卸料气 / 油缸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设有用于向下推动 所述推杆的卸料推架, 该卸料气 / 油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 上述主架体上设有辅助轨道, 所述模具的壳体外侧壁上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轮轴, 两 轮轴的两端均分别装配有轮子, 所有该轮子滚动连接该辅助轨道。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架体上设有两条 平行布置的同步运行的所述第一链条, 每一该第一链条均通过一个的主动齿轮和至少一个 的从动齿轮装配于该主架体上 ; 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 该电机。
6、连接所述控 制装置, 该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 该传动杆两端分别固定装配有一通过第二链条连接该主 动齿轮的第一齿轮, 该传动杆的端部还装配有通过第三链条连接该电机的输出端的第二齿 轮。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料工位装配有定 量释放茶叶的进料斗, 该进料斗的出料口正对所述模具的进料口。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复位机构固定装配 于所述进料斗内, 该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气/油缸, 该复位气/油缸的缸杆贯穿该进料斗的出 料口, 该复位气 / 油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茶叶。
7、压饼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供气机构包括供气 管, 该供气管的出气口插入所述第一通孔 ; 所述热气为水蒸气。 6.一种茶叶压饼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茶叶压饼方法的实施使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 述的自动化茶叶压饼机, 该茶叶压饼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 A. 进料工序 : 将茶叶放入进料斗中, 启动所述压饼机, 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 复位气 / 油缸的缸杆向下推动下模芯使其处于模具的壳体的底部, 进料斗将定量的茶叶放入置茶腔 内 ; B. 压茶工序 : 第一链条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 进料工位的模具移动至压茶工位, 检测器检测到模具经过时, 控制装置即发出指令使得模具的移动速度下降为。
8、设定速度, 模 具匀速移动至上模芯的正下方, 上模芯在压茶气 / 油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模具顶部的敞 口处 ; 供气机构向模具方向移动, 且供气管插入第一通孔内并向模具吹入设定量的水蒸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39638 B 2 2/2 页 3 水蒸气经进气槽和出气沟槽进入置茶腔 ; 上模芯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将茶叶压制成型 ; 上模 芯向上运动离开该模具 ; C. 卸料工序 : 第一链条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继续转动, 压茶工位的模具移动至卸料工 位, 卸料架在卸料气 / 油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并推动推杆使得下模芯向下运动直至将成型 茶被推出 ; 在步骤 C 进行的同时, 进料工位和压茶。
9、工位分别同时进行着上述的进料工序和 压茶工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39638 B 3 1/4 页 4 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及其压饼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茶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特别是指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及其压 饼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紧压茶, 是以黑毛茶、 老青茶、 做庄茶以及其它适合制毛茶的茶叶为原料, 经过渥 堆、 蒸、 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 目前制作紧压茶都是通过手工生产或者机械辅助的半 自动化生产实现的, 这样的生产方式劳动量大、 劳动强度高、 人力投入量大、 生产成本高且 生产效率十分的低下, 难以实现连续的自动化生产, 这严重制约着紧。
10、压茶的量产和推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及其压饼方法, 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紧压茶 的生产劳动量大、 劳动强度高、 人力投入量大、 生产成本高且生产效率十分的低下, 难以实 现连续的自动化生产等问题。 0004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 包括主架体和控制该压饼机运行的控制装置, 该主架体 上设有循环转动的闭合的第一链条以及驱动该第一链条转动的驱动机构 ; 该主架体上依次 设有进料工位、 压茶工位以及卸料工位, 该第一链条上固定设有至少一组的用于压制茶叶 的模具, 每一组模具包括三个模具, 三个该模具的位置对应上述三个工位, 且每。
11、一组模具中 相邻的两个模具之间的行程相等 ; 每一个该模具均包括一可上下移动的下模芯, 该进料工 位设有用于推动辅助该下模芯复位的复位机构 ; 该压茶工位设有上模芯, 该上模芯顶部固 定连接有压茶气 / 油缸, 该上模芯和该下模芯之间形成置茶腔, 该模具的侧壁设有连通该 置茶腔的第一通孔, 该压茶工位还装配有可为该第一通孔供应热气的供气机构。 0006 更进一步改进地, 上述主架体上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同步运行的上述第一链条, 每一该第一链条均通过一个的主动齿轮和至少一个的从动齿轮装配于该主架体上 ; 该上述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 该电机连接上述控制装置地设置, 该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 。
12、该传动杆两端分别固定装配有一通过第二链条连接该主动齿轮的第一齿轮, 该传动杆的端 部还装配有通过第三链条连接该电机的输出端的第二齿轮。 0007 上述模具包括顶部敞口的壳体, 上述下模芯装配于该壳体内, 且该下模芯固定装 配有推杆, 该推杆贯穿该壳体底部地设置 ; 该下模芯顶面设有进气槽, 上述第一通孔连通该 进气槽地设置, 该下模芯设有装配于该进气槽的防塞盖, 该防塞盖与该下模芯连接的表面 设有若干出气沟槽。上述卸料工位装配有卸料气 / 油缸, 该卸料气 / 油缸的动力输出端固 定设有用于向下推动上述推杆的卸料推架, 该卸料气 / 油缸连接上述控制装置地设置。上 述主架体上设有辅助轨道, 上。
13、述模具的壳体外侧壁上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轮轴, 两轮轴的 两端均分别装配有轮子, 所有该轮子滚动连接该辅助轨道地设置。 0008 上述压茶工位装配有用于检测模具的位置的检测器, 该检测器连接上述控制装置 说 明 书 CN 103039638 B 4 2/4 页 5 地设置。 0009 上述进料工位装配有可定量释放茶叶的进料斗, 该进料斗的出料口正对上述模具 的进料口地设置。上述复位机构固定装配于上述进料斗内, 该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气 / 油缸, 该复位气 / 油缸的缸杆可贯穿该进料斗的出料口地设置, 该复位气 / 油缸连接上述控制装 置地设置。 0010 上述供气机构包括供气管, 该供气管的出气口。
14、可插入上述第一通孔地设置 ; 上述 热气为水蒸气。 0011 一种茶叶压饼方法, 该茶叶压饼方法的实施采用上述的自动化茶叶压饼机, 该茶 叶压饼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 0012 A. 进料工序 : 将茶叶放入进料斗中, 启动上述压饼机, 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 复位 气 / 油缸的缸杆向下推动下模芯使其处于模具的壳体的底部, 进料斗将定量的茶叶放入置 茶腔内 ; 0013 B. 压茶工序 : 第一链条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 进料工位的模具移动至压茶工 位, 检测器检测到模具经过时, 控制装置即发出指令使得模具的移动速度下降为设定速度, 模具匀速移动至上模芯的正下方, 上模芯在压茶气 /。
15、 油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模具顶部的 敞口处 ; 供气机构向模具方向移动, 且供气管插入第一通孔内并向模具吹入设定量的水蒸 气, 水蒸气经进气槽和出气沟槽进入置茶腔 ; 上模芯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将茶叶压制成型 ; 上模芯向上运动离开该模具 ; 0014 C. 卸料工序 : 第一链条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继续转动, 压茶工位的模具移动至卸 料工位, 卸料架在卸料气 / 油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并推动推杆使得下模芯向下运动直至将 成型茶被推出 ; 在步骤 C 进行的同时, 进料工位和压茶工位分别同时进行着上述的进料工 序和压茶工序。 0015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
16、点 : 本发明 的自动化茶叶压饼机能够很好地模拟手工制作紧压茶的工艺, 通过该压饼机以及茶叶压饼 方法所制得的茶叶的茶饼外观、 形状及品质均不亚于手工制作的茶叶的外观、 形状及品质, 且它能够自动地连续地进行茶叶的生产, 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投入量、 生产劳动量以及劳动 强度, 生产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生产成本也明显得到降低 ; 另外, 该茶叶压饼机结构较为 简单, 故障率低而维修也较为简单, 设备价格较低, 适用于普通厂商使用, 且适应所有需压 制茶饼的茶类 (如普洱茶、 黑茶、 黄茶、 白茶等) ; 此外, 它占地面积小, 便于使用者的置放安 排。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压饼机主视结。
17、构示意图。 0017 图 2 为该压饼机的模具布置的俯视机构示意图。 0018 图 3 为该压饼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4 为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5 为图 4 中的局部 X 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039638 B 5 3/4 页 6 0021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参照图 1、 图 2、 图 3, 一种自动化茶叶压饼机, 包括主架体 1 和控制该压饼机运行 的控制装置, 该主架体 1 上设有循环转动的闭合的第一链条 11(第一链条 11 的运动方向 如图 1 中的标记 V 所示) 以及驱动该第一链条 11 转动。
18、的驱动机构 12 ; 该主架体 1 上依次设 有进料工位 A、 压茶工位 B 以及卸料工位 C, 该第一链条 11 上固定设有一组的用于压制茶叶 的模具 13(第一链条 11 上也可以设置多组的模具 13) , 每一组模具 13 包括三个模具, 三个 该模具 13 的位置对应上述三个工位 (每一个工位均分配有一个模具 13) , 且该组模具 13 中 相邻的两个模具 13 之间的行程相等 ; 该进料工位 A 装配有可定量释放茶叶的进料斗 a1, 该 进料斗 a1 的出料口正对上述模具 13 的进料口地设置。每一个该模具 13 包括均一可上下 移动的下模芯131, 该进料工位A设有用于推动辅助该。
19、下模芯131复位的复位机构a2 ; 上述 复位机构 a2 固定装配于上述进料斗 a1 内, 该复位机构 a2 包括复位气 / 油缸 a21, 该复位 气 / 油缸 a21 的缸杆 a22 可贯穿该进料斗 a1 的出料口地设置, 该复位气 / 油缸 a21 连接上 述控制装置地设置 ; 该压茶工位 B 设有上模芯 b1, 该上模芯 b1 顶部固定连接有压茶气 / 油 缸 b2, 该上模芯 b1 和该下模芯 131 之间形成置茶腔 b10, 该模具 13 的侧壁设有连通该置茶 腔 b10 的第一通孔 130, 该压茶工位 B 还装配有可为该第一通孔 130 供应水蒸气的供气机 构 b3, 该供气机。
20、构 b3 包括供气管 b31, 该供气管 b31 的出气口可插入上述第一通孔 130 地 设置 ; 上述压茶工位 B 装配有用于检测模具 13 的位置的检测器 b4, 该检测器 b4 连接上述 控制装置地设置 ; 本发明的自动化茶叶压饼机能够很好地模拟手工制作紧压茶的工艺, 通 过该压饼机以及茶叶压饼方法所制得的茶叶的茶饼外观、 形状及品质均不亚于手工制作的 茶叶的外观、 形状及品质, 且它能够自动地连续地进行茶叶的生产, 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投入 量、 生产劳动量以及劳动强度, 生产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生产成本也明显得到降低 ; 另外, 该茶叶压饼机结构较为简单, 故障率低而维修也较为简单, 。
21、设备价格较低, 适用于普通厂商 使用, 且适应所有需压制茶饼的茶类 (如普洱茶、 黑茶、 黄茶、 白茶等) ; 此外, 它占地面积小, 便于使用者的置放安排。 0023 继续参照图1、 图3, 更进一步改进地, 上述主架体1上设有两条平行布置的同步运 行的上述第一链条11, 每一该第一链条11均通过一个的主动齿轮111和至少一个的从动齿 轮 112 装配于该主架体 1 上 ; 该上述驱动机构 12 包括电机 121 和传动机构 122, 该电机 121 连接上述控制装置地设置, 该传动机构 122 包括传动杆 123, 该传动杆 123 两端分别固定装 配有一通过第二链条 14 连接该主动齿轮。
22、 111 的第一齿轮 124, 该传动杆 123 的端部还装配 有通过第三链条 15 连接该电机 121 的输出端的第二齿轮 125。 0024 参照图 4、 图 5, 更为具体地, 上述模具 13 包括顶部敞口的壳体 132, 上述下模芯 131装配于该壳体132内, 且该下模芯131固定装配有推杆133, 该推杆133贯穿该壳体132 底部地设置 ; 该下模芯 131 顶面设有进气槽 134, 上述第一通孔 130 连通该进气槽 134 地设 置, 该下模芯 131 设有装配于该进气槽 134 的防塞盖 135, 该防塞盖 135 与该下模芯 131 连 接的表面设有若干出气沟槽 136。。
23、上述卸料工位 C 装配有卸料气 / 油缸 c1, 该卸料气 / 油 缸 c1 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设有用于向下推动上述推杆 133 的卸料推架 c2, 该卸料气 / 油缸 c1 连接上述控制装置地设置。上述主架体 1 上设有辅助轨道 16, 上述模具 13 的壳体 132 外侧壁上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轮轴 137, 两轮轴 137 的两端均分别装配有轮子 138, 所有该 轮子 138 滚动连接该辅助轨道 16 地设置。 说 明 书 CN 103039638 B 6 4/4 页 7 0025 继续参照图 1、 图 2、 图 3, 一种茶叶压饼方法, 该茶叶压饼方法的实施采用上述的 自动化茶叶压饼机,。
24、 该茶叶压饼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 0026 A. 进料工序 : 将茶叶放入进料斗 a1 中, 启动上述压饼机, 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 复 位气 / 油缸 a21 的缸杆 a22 向下推动下模芯 131 使其处于模具 13 的壳体 132 的底部, 进料 斗 a1 将定量的茶叶放入置茶腔 b10 内 ; 0027 B. 压茶工序 : 第一链条在驱动机构 12 的驱动下转动, 进料工位 A 的模具 13 移动 至压茶工位B, 检测器b4检测到模具13经过时, 控制装置即发出指令使得模具13的移动速 度下降为设定速度, 模具 13 匀速移动至上模芯 b1 的正下方, 上模芯 b1 在压茶气。
25、 / 油缸 b2 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模具 13 顶部的敞口处 ; 供气机构 b3 向模具 13 方向移动, 且供气管插 入第一通孔 130 内并向模具 13 吹入设定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经进气槽 134 和出气沟槽 136 进入置茶腔b10 ; 上模芯b1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将茶叶压制成型 ; 上模芯b1向上运动离开该 模具 13 ; 0028 C.卸料工序 : 第一链条在驱动机构12的驱动下继续转动, 压茶工位B的模具13移 动至卸料工位 C, 卸料架在卸料气 / 油缸 c1 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并推动推杆 133 使得下模芯 131 向下运动直至将成型茶被推出 ; 在步骤 C 进行的同时, 进料工。
26、位 A 和压茶工位 B 分别同 时进行着上述的进料工序和压茶工序。 0029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 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 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说 明 书 CN 103039638 B 7 1/5 页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39638 B 8 2/5 页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39638 B 9 3/5 页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39638 B 10 4/5 页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39638 B 11 5/5 页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39638 B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