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7242670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681743.3

申请日:

20180509

公开号:

CN208462387U

公开日:

201902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45/00

主分类号:

A01D45/00

申请人:

浙江环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闻焕宏,竺林坤,嵇旭辉

地址: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发展大道1488号1幢11层西

优先权:

CN201820681743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开设有安装腔和第一安装槽,安装腔位于第一安装槽的上方,安装腔的内底壁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当第二齿条的组合结构在最下方时,逆时针转动螺杆带动凸轮转动,使凸轮带动棉杆向第一弧形杆内运动,凸轮和第一弧形杆对棉杆进行固定,向上运动的第二齿条将棉杆拔出,反向转动螺杆带动凸轮恢复原位,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的第二弧形杆将棉杆顶动倾斜,使棉杆倒向同一方向,放置规律,此组合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弯腰,保护操作者身体,同时可以将棉杆轻松拔出,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上开设有安装腔(2)和第一安装槽(3),安装腔(2)位于第一安装槽(3)的上方,所述安装腔(2)的内底壁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安装腔(2)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的转轴连接有圆盘(4),所述圆盘(4)的侧壁边缘处通过第二连接杆(5)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6),第三连接杆(6)远离第二连接杆(5)的一端活动贯穿安装腔(2)的底壁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槽(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齿轮(7),所述齿轮(7)啮合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12),所述第一齿条(8)靠近齿轮(7)的侧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9),第一连接板(9)位于第三连接杆(6)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齿条(8)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中活动插接有第一长杆(10),第一长杆(10)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顶壁连接,所述第一长杆(10)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顶壁和第一齿条(8)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齿条(12)上开设的第二通孔内活动插接有第二长杆(13),第二长杆(13)的下端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底壁连接,所述第二长杆(13)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底壁和第二齿条(1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齿条(12)远离齿轮(7)的侧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5)和第一弧形杆(16),第二连接板(15)位于第一弧形杆(16)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15)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位于第二连接板(15)下方的一段固定套接有与第一弧形杆(16)匹配的凸轮(18),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下端连接有底座(19),所述底座(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轮子(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12)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7)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操作杆(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操作杆(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5)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3),第二安装槽(23)位于螺杆(17)的右侧,所述第二安装槽(23)内活动插接有第四连接杆(24),所述第四连接杆(24)位于第二安装槽(23)内部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23)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5),所述第四连接杆(24)位于第二安装槽(23)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杆(26),所述第二弧形杆(26)内圈的最后端位于凸轮(18)最前端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7)位于第二连接板(15)上方的一段固定套接有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杆(16)的内圈侧壁和凸轮(18)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背景技术

当棉花收获完成以后,需要将棉杆拔起,准备来年用地,棉杆拔出时,用双手对棉杆进行固定,将棉杆向上拔起,固定棉杆的过程需要弯腰作业,频繁的进行操作,容易给作业人员的腰部造成损伤,而且,由于棉杆的根系较发达,棉杆较硬,拔出时非常费力,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专门拔棉杆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开设有安装腔和第一安装槽,安装腔位于第一安装槽的上方,所述安装腔的内底壁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的转轴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侧壁边缘处通过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贯穿安装腔的底壁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槽的内部;

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靠近齿轮的侧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三连接杆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齿条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中活动插接有第一长杆,第一长杆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槽的内顶壁连接,所述第一长杆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的内顶壁和第一齿条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上开设的第二通孔内活动插接有第二长杆,第二长杆的下端与第一安装槽的内底壁连接,所述第二长杆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的内底壁和第二齿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齿条远离齿轮的侧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板和第一弧形杆,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弧形杆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位于第二连接板下方的一段固定套接有与第一弧形杆匹配的凸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轮子。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操作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操作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位于螺杆的右侧,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活动插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位于第二安装槽内部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四连接杆位于第二安装槽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杆,所述第二弧形杆内圈的最后端位于凸轮最前端后方。

优选的,所述螺杆位于第二连接板上方的一段固定套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杆的内圈侧壁和凸轮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左手握第二操作杆推动装置整体向前运动,右手握第一操作杆,当第二齿条的组合结构在最下方时,逆时针转动螺杆带动凸轮转动,使凸轮带动棉杆向第一弧形杆内运动,凸轮和第一弧形杆对棉杆进行固定,向上运动的第二齿条将棉杆拔出,反向转动螺杆带动凸轮恢复原位,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的第二弧形杆将棉杆顶动倾斜,使棉杆倒向同一方向,放置规律,此组合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弯腰,保护操作者身体,同时可以将棉杆轻松拔出,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结构剖视图。

图中:第一连接杆1、安装腔2、第一安装槽3、圆盘4、第二连接杆5、第三连接杆6、齿轮7、第一齿条8、第一连接板9、第一长杆10、第一弹簧11、第二齿条12、第二长杆13、第二弹簧14、第二连接板15、第一弧形杆16、螺杆17、凸轮18、底座19、轮子20、第一操作杆21、第二操作杆22、第二安装槽23、第四连接杆24、第三弹簧25、第二弧形杆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1,第一连接杆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操作杆22,方便移动整个装置,第一连接杆1上开设有安装腔2和第一安装槽3,安装腔2位于第一安装槽3的上方,安装腔2的内底壁连接有蓄电池,安装腔2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电机、外部开关和蓄电池通过导线组成一条串联电路,电机上的转轴连接有圆盘4,圆盘4的侧壁边缘处通过第二连接杆5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6,第三连接杆6远离第二连接杆5的一端活动贯穿安装腔2的底壁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槽3的内部;

第一安装槽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齿轮7,齿轮7啮合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12,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12平行设置,第一齿条8靠近齿轮7的侧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9,第一连接板9位于第三连接杆6的正下方,第一齿条8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中活动插接有第一长杆10,第一长杆10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顶壁连接,第一长杆10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顶壁和第一齿条8的上端连接,第二齿条12上开设的第二通孔内活动插接有第二长杆13,第二长杆13的下端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底壁连接,第二长杆13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底壁和第二齿条12的下端连接,第二齿条12远离齿轮7的侧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5和第一弧形杆16,第二连接板15位于第一弧形杆16的上方,第二连接板15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7,螺杆17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操作杆21,方便转动螺杆17,螺杆17位于第二连接板15上方的一段固定套接有限位块,方便确定螺杆17转动的圈数,螺杆17位于第二连接板15下方的一段固定套接有与第一弧形杆16匹配的凸轮18,第一弧形杆16的内圈侧壁和凸轮18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固定效果更好,第二连接板15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3,第二安装槽23位于螺杆17的右侧,第二安装槽23内活动插接有第四连接杆24,第四连接杆24位于第二安装槽23内部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23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5,第四连接杆24位于第二安装槽23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杆26,第二弧形杆26内圈的最后端位于凸轮18最前端后方,第一连接杆1的下端连接有底座19,底座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轮子20。

工作原理:启动电机通过第二连接杆5带动第三连接杆6做上下周期运动,当第三连接杆6向下移动时通过顶动第一连接板9带动第一齿条8向下移动,第一齿条8通过带动齿轮7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条12的组合结构向上移动,当第三连接杆6向上移动时,在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4的作用下,第一齿条8、第二齿条12的组合结构均恢复原位,左手握第二操作杆22推动装置整体向前运动,右手握第一操作杆21,当第二齿条12的组合结构在最下方时,逆时针转动螺杆17带动凸轮18转动,使凸轮18带动棉杆向第一弧形杆16内运动,凸轮18和第一弧形杆16对棉杆进行固定,此时棉杆顶动第二弧形杆26,使第四连接杆24向第二安装槽23内部移动,向上运动的第二齿条12将棉杆拔出,反向转动螺杆17带动凸轮18恢复原位,在第三弹簧25的作用下第四连接杆24伸出带动第二弧形杆26恢复原位,第二弧形杆26将棉杆顶动倾斜,使棉杆倒向同一方向,放置规律,此组合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弯腰,保护操作者身体,同时可以将棉杆轻松拔出,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681743.3 (22)申请日 2018.05.09 (73)专利权人 浙江环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 道发展大道1488号1幢11层西 (72)发明人 闻焕宏 竺林坤 嵇旭辉 (51)Int.Cl. A01D 45/00(2018.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 拔棉杆装置, 包括第一连接杆, 第一。

2、连接杆上开 设有安装腔和第一安装槽, 安装腔位于第一安装 槽的上方, 安装腔的内底壁连接有蓄电池, 所述 安装腔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 当第二齿条的组合 结构在最下方时, 逆时针转动螺杆带动凸轮转 动, 使凸轮带动棉杆向第一弧形杆内运动, 凸轮 和第一弧形杆对棉杆进行固定, 向上运动的第二 齿条将棉杆拔出, 反向转动螺杆带动凸轮恢复原 位, 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的第二弧形杆 将棉杆顶动倾斜, 使棉杆倒向同一方向, 放置规 律, 此组合结构,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无需弯腰, 保护操作者身体, 同时可以将棉杆轻松拔出, 省 时省力,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

3、页 附图2页 CN 208462387 U 2019.02.05 CN 208462387 U 1.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包括第一连接杆(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连接杆(1)上开设有安装腔(2)和第一安装槽(3), 安装腔(2)位于第一安装槽(3)的上方, 所 述安装腔(2)的内底壁连接有蓄电池, 所述安装腔(2)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上的 转轴连接有圆盘(4), 所述圆盘(4)的侧壁边缘处通过第二连接杆(5)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 杆(6), 第三连接杆(6)远离第二连接杆(5)的一端活动贯穿安装腔(2)的底壁并延伸至第一 安装槽(3)的内部; 所述第一安装槽(3)。

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齿轮(7), 所述齿轮(7)啮合第一齿条(8)和第 二齿条(12), 所述第一齿条(8)靠近齿轮(7)的侧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9), 第一连接板(9) 位于第三连接杆(6)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齿条(8)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中活动插接有第一长杆 (10), 第一长杆(10)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顶壁连接, 所述第一长杆(10)活动套接有 第一弹簧(11), 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顶壁和第一齿条(8)的上端 连接, 所述第二齿条(12)上开设的第二通孔内活动插接有第二长杆(13), 第二长杆(13)的 下端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底壁连接, 所述第二长杆。

5、(13)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14), 第二弹 簧(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底壁和第二齿条(12)的下端连接, 所述第二齿条 (12)远离齿轮(7)的侧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5)和第一弧形杆(16), 第二连接板(15)位于 第一弧形杆(16)的上方, 所述第二连接板(15)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7), 所 述螺杆(17)位于第二连接板(15)下方的一段固定套接有与第一弧形杆(16)匹配的凸轮 (18), 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下端连接有底座(19), 所述底座(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轮子 (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其特征在。

6、于: 所述第一 齿条(8)和第二齿条(12)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 (17)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操作杆(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连接杆(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操作杆(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 连接板(15)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3), 第二安装槽(23)位于螺杆(17)的右侧, 所 述第二安装槽(23)内活动插接有第四连接杆(24), 所述第四连接杆(24)位于第二安装槽 (23)内部。

7、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23)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5), 所述第四连接杆 (24)位于第二安装槽(23)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杆(26), 所述第二弧形杆(26)内圈的 最后端位于凸轮(18)最前端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 (17)位于第二连接板(15)上方的一段固定套接有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弧形杆(16)的内圈侧壁和凸轮(18)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62387 U 2 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

8、动化拔棉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棉花收获完成以后, 需要将棉杆拔起, 准备来年用地, 棉杆拔出时, 用双手对棉 杆进行固定, 将棉杆向上拔起, 固定棉杆的过程需要弯腰作业, 频繁的进行操作, 容易给作 业人员的腰部造成损伤, 而且, 由于棉杆的根系较发达, 棉杆较硬, 拔出时非常费力, 劳动强 度大, 作业效率低, 因此需要一种专门拔棉杆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9、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包括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开设 有安装腔和第一安装槽, 安装腔位于第一安装槽的上方, 所述安装腔的内底壁连接有蓄电 池, 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上的转轴连接有圆盘, 所述圆盘的侧壁边缘 处通过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 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贯穿安 装腔的底壁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槽的内部; 0006 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齿轮, 所述齿轮啮合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 所述第一齿条靠近齿轮的侧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 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三连接杆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齿条上开设的第一。

10、通孔中活动插接有第一长杆, 第一长杆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槽的 内顶壁连接, 所述第一长杆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 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的内 顶壁和第一齿条的上端连接, 所述第二齿条上开设的第二通孔内活动插接有第二长杆, 第 二长杆的下端与第一安装槽的内底壁连接, 所述第二长杆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 第二弹簧 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的内底壁和第二齿条的下端连接, 所述第二齿条远离齿轮的侧壁 连接有第二连接板和第一弧形杆, 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弧形杆的上方, 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 所述螺杆位于第二连接板下方的一段固定套接有与第一 弧形杆匹配的凸轮,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连。

11、接有底座, 所述底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轮子。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设置。 0008 优选的, 所述螺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操作杆。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操作杆。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第二安装槽位于螺杆的 右侧, 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活动插接有第四连接杆, 所述第四连接杆位于第二安装槽内部的 一端与第二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所述第四连接杆位于第二安装槽外部的 一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杆, 所述第二弧形杆内圈的最后端位于凸轮最前端后方。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462387 U 3 0。

12、011 优选的, 所述螺杆位于第二连接板上方的一段固定套接有限位块。 0012 优选的, 所述第一弧形杆的内圈侧壁和凸轮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左手握第二操作杆推动装置整体向 前运动, 右手握第一操作杆, 当第二齿条的组合结构在最下方时, 逆时针转动螺杆带动凸轮 转动, 使凸轮带动棉杆向第一弧形杆内运动, 凸轮和第一弧形杆对棉杆进行固定, 向上运动 的第二齿条将棉杆拔出, 反向转动螺杆带动凸轮恢复原位, 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的第二弧形杆将棉杆顶动倾斜, 使棉杆倒向同一方向, 放置规律, 此组合结构, 操作简单, 使 用方便,。

13、 无需弯腰, 保护操作者身体, 同时可以将棉杆轻松拔出, 省时省力,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结构剖视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结构剖视图。 0017 图中: 第一连接杆1、 安装腔2、 第一安装槽3、 圆盘4、 第二连接杆5、 第三连接杆6、 齿 轮7、 第一齿条8、 第一连接板9、 第一长杆10、 第一弹簧11、 第二齿条12、 第二长杆13、 第二弹 簧14、 第二连接板15、 第一弧形杆16、 螺杆17、 凸轮18、 底座19、 轮子20、 第一操作杆21、 第二 操作杆22、 。

14、第二安装槽23、 第四连接杆24、 第三弹簧25、 第二弧形杆2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0 一种省时省力的半自动化拔棉杆装置, 包括第一连接杆1, 第一连接杆1的上端连 接有第二操作杆22, 方便移动整个装置, 第一连接杆1上。

15、开设有安装腔2和第一安装槽3, 安 装腔2位于第一安装槽3的上方, 安装腔2的内底壁连接有蓄电池, 安装腔2的内侧壁连接有 电机, 电机、 外部开关和蓄电池通过导线组成一条串联电路, 电机上的转轴连接有圆盘4, 圆 盘4的侧壁边缘处通过第二连接杆5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6, 第三连接杆6远离第二连接杆 5的一端活动贯穿安装腔2的底壁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槽3的内部; 0021 第一安装槽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齿轮7, 齿轮7啮合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12, 第 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12平行设置, 第一齿条8靠近齿轮7的侧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9, 第一连 接板9位于第三连接杆6的正下方, 第一齿条8上开设的第一。

16、通孔中活动插接有第一长杆10, 第一长杆10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顶壁连接, 第一长杆10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1, 第一 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顶壁和第一齿条8的上端连接, 第二齿条12上开设的 第二通孔内活动插接有第二长杆13, 第二长杆13的下端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底壁连接, 第二 长杆13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14, 第二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3的内底壁和第二齿 条12的下端连接, 第二齿条12远离齿轮7的侧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5和第一弧形杆16, 第二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462387 U 4 连接板15位于第一弧形杆16的上方, 第二连接板15上。

17、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7, 螺杆17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操作杆21, 方便转动螺杆17, 螺杆17位于第二连接板15上方的一 段固定套接有限位块, 方便确定螺杆17转动的圈数, 螺杆17位于第二连接板15下方的一段 固定套接有与第一弧形杆16匹配的凸轮18, 第一弧形杆16的内圈侧壁和凸轮18的侧壁上均 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 固定效果更好, 第二连接板15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3, 第二 安装槽23位于螺杆17的右侧, 第二安装槽23内活动插接有第四连接杆24, 第四连接杆24位 于第二安装槽23内部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23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5, 第四连接杆 24位于第二安装。

18、槽23外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弧形杆26, 第二弧形杆26内圈的最后端位于凸 轮18最前端后方, 第一连接杆1的下端连接有底座19, 底座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轮子20。 0022 工作原理: 启动电机通过第二连接杆5带动第三连接杆6做上下周期运动, 当第三 连接杆6向下移动时通过顶动第一连接板9带动第一齿条8向下移动, 第一齿条8通过带动齿 轮7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条12的组合结构向上移动, 当第三连接杆6向上移动时, 在第一 弹簧11和第二弹簧14的作用下, 第一齿条8、 第二齿条12的组合结构均恢复原位, 左手握第 二操作杆22推动装置整体向前运动, 右手握第一操作杆21, 当第二齿条12的组。

19、合结构在最 下方时, 逆时针转动螺杆17带动凸轮18转动, 使凸轮18带动棉杆向第一弧形杆16内运动, 凸 轮18和第一弧形杆16对棉杆进行固定, 此时棉杆顶动第二弧形杆26, 使第四连接杆24向第 二安装槽23内部移动, 向上运动的第二齿条12将棉杆拔出, 反向转动螺杆17带动凸轮18恢 复原位, 在第三弹簧25的作用下第四连接杆24伸出带动第二弧形杆26恢复原位, 第二弧形 杆26将棉杆顶动倾斜, 使棉杆倒向同一方向, 放置规律, 此组合结构,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无需弯腰, 保护操作者身体, 同时可以将棉杆轻松拔出, 省时省力,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 效率。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46238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8462387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8462387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